123相反数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12
1.2.3 相反数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相反数的意义.2、掌握求一个已知数的相反数方法.3、体验“数形结合”思想.教学重点:相反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教学过程一、预习交流:(看书)1、把5,2,-5,-2四个数画在数轴上,请观察它们表示的点具有的特征是(思考)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2的点有_________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_;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5的点有_________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_;换成2.5和—2.5试试,怎么样?二、合作探究:1、(归纳)从上面问题可以看出,一般地,如果a是一个正数,那么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a的点有两个,即一个表示a,另一个是,它们分别在原点的左边和右边,我们说,这两点关于原点对称.2、相反数的概念像2和—2、5和—5、2.5和—2.5这样,只有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3、例题1)3.5的相反数是,−11和是互为相反数,的相反数是73.24.52)a和互为相反数,也就是说,—a是的相反数例如a=7时,—a=—7,即7的相反数是—7.a=—5时,—a=—(—5),“—(—5)”读作“-5的相反数”,而—5的相反数是5,所以,—(—5)=5你发现了吗,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一个“—”号,这个数就成了原数的3)简化符号:-(+0.75)= ,-(-68)= ,-(-0.5 )= ,-(+3.8)= ,+(-8)=_________.4)0的相反数是.(思考)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和原点有什么关系?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分别在原点的_______________,且和原点的距离.当堂练习: 第1、2、3题小结: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五、作业:1、课本3T。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
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
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
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
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
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1.2.3 相反数教学目标1,掌握相反数的概念,进一步理解数轴上的点与数的对应关系;2,通过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的特征,培养归纳能力;3,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
重点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难点相反数的概念教学环节导学过程学习过程二次备课自主探究问题1:请将下列4个数分成两类,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分类4,-2,-5,+2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分法,只要能说出道理,都要难予鼓励,但教师要做适当的引导,逐渐得出5和-5,+2和-2分别归类是具有较特征的分法。
(引导学生观察与原点的距离)思考结论:教科书第13页的思考再换2个类似的数试一试。
归纳结论:教科书第13页的归纳。
以开放的形式创设情境,以学生进行讨论,并培养分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归纳能力,渗透数形思想体验对称的图形的特点,为相反数在数轴上的特征做准备。
深化相反数的概念;“零的相反数是零”是相反数定义的一部分。
强化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几何意义尝试应用给出相反数的定义问题2:你怎样理解相反数定义中的“只有符号不同”和“互为”一词的含义?零的相反数是什么?为什么?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总结。
规律:一般地,数a的相反数可以表示为-a思考: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和原点有什么关系?练一练:教科书第14页第一个练习补偿提高问题3:-(+5)和-(-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你能化简它们吗?学生交流。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3《相反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第三小节《相反数》是整个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为学习绝对值、有理数乘法等知识打下基础,而且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相反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以及了解相反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面对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正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发现和探索。
但同时,他们也可能因为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反数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相反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能运用相反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相反数的定义及其求法。
2.教学难点:相反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学生对相反数概念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相反数的含义。
2.利用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相反数的概念。
3.运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通过课后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生活实例,如电梯上升和下降,引出相反数的概念。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理解相反数的定义。
3.课堂讲解:详细讲解相反数的含义,以及如何求一个数的相反数。
4.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上台演示,加深对相反数概念的理解。
5.巩固练习:设置适量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他们对相反数的掌握程度。
“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模版一、引起注意问题1.如图,D、B两点分别在原点的左、右两边,但是它们与原点的距离有什么关系?2.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2的点有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与原点的距离是5的点有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
3.画一条数,在数轴上标出下列各数:一3,4,0,3,一1,5,一4,一54.请将下列4个数分成两类,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分类-2,-5,+2,5体验对称的图形的特点,为相反数在数轴上的特征做准备以开放的形式创设情境,以学生进行讨论,并培养分类的能力二、呈现目标1、通过一系列探求活动,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体验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
2、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提供情境1.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2.概念的理解:(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分别在原点的两旁,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2)一般地,数a的相反数是 , 不一定是负数。
(3)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号,就表示这个数的相反数,如:-3是3的相反数,-a是a的相反数,因此,当a是负数时,-a是一个正数-(-3)是(-3)的相反数,所以-(-3)=3,于是(4)相反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而不是指一个种类。
如:“-3是一个相反数”这句话是不对的。
规律:一般地,数a的相反数可以表示为-a思考: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和原点有什么关系?。
深化相反数的概念;“零的相反数是零”是相反数定义的一部分强化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几何意义四、提供指导. 两人一组,一人任说一个有理数,请同伴说出它的相反数2. 填空(1)-5.8是的相反数,的相反数是-(+3),a的相反数是,a-b的相反数是,0的相反数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相反数的认识,深入理解互为相反数的意义,并能利用相3-1-221-3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