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机油消耗过高故障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车用柴油机的常见故障诊断方法车用柴油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动力装置之一,它的耐用性和经济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各种故障也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柴油机的性能。
因此,为了延长车用柴油机的使用寿命,及时发现和解决故障是必须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车用柴油机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
一、机油消耗量大柴油机机油消耗量增大是常见的故障之一。
如果发现车用柴油机机油消耗量增大,首先应检查以下几个部分:1. 检查柴油机的气缸垫片:如果气缸垫片破裂或者老化,就会导致柴油机机油消耗量增加。
2. 检查柴油机的活塞环:如果活塞环严重磨损或者损坏,也会导致柴油机机油消耗量增加。
3. 检查柴油机的各个密封件,如果密封件出现老化或者缺损,会导致机油的泄漏。
二、柴油机出现异响当车用柴油机在运行时出现异响,尤其是在加速、减速或者急转弯时,需要及时检修。
1. 检查柴油机的散热器:维修人员应仔细检查柴油机的散热器是否有异物或者损坏,并及时清理或更换。
2. 检查柴油机的排气系统:如果排气系统状况不好,就会导致柴油机出现异响。
因此,维修人员应该检查排气系统是否有异物或者容易磨损的零部件,并及时更换。
三、柴油机温度过高当车用柴油机在运行时,温度增加超过正常范围时,需要检查以下几个部分:1. 检查冷却水量:维修人员应检查冷却水是否足够,并且放掉水中的杂质。
2. 检查冷却器:如果冷却器损坏或者堵塞,就会导致柴油机温度过高。
因此,维修人员应该清洗或更换冷却器。
3. 检查柴油机冷却风扇:当冷却风扇损坏或者不工作时,也会导致柴油机温度过高。
因此,维修人员应确保冷却风扇可以正常工作。
四、柴油机动力不足如果车用柴油机突然出现动力不足的情况,需要检查以下几个部分:1. 检查油路:检查油料是否过旧、过脏、油泵也要检查是否正常工作。
2. 检查柴油机的进气系统:如果柴油机的进气管道堵塞或者密封松动,就会导致柴油机动力不足。
因此,维修人员应该检查进气系统是否正常。
发动机机油消耗过多的原因分析及正确的检查与排除方法近段时间来,在市场服务过程中频频出现用户反映机油消耗高时相关服务站不做检查与分析,造成故障原因未查清,盲目更换四配套,造成用户产生抱怨。
即使用户误判断,服务站也未能与用户做良好的沟通工作,给终端市场服务造成较大影响。
针对用户反映机油消耗高时测量方法强调如下:用户报修进入服务站,应首先向用户了解发动机机油消耗高的详细情况,如用户机油加入量多少,用户使用机油现状,行驶多少公里消耗多少机油量,怎么来检查机油量的等等;然后对发动机进行外部检查有无渗漏,拆解空滤器、进气管道;详细检查空滤器、进气管内壁、包括缸盖进气道涡流口是否有灰尘。
同时启动发动机检查有无冒蓝烟,动力不足的情况,气泵出气口有无窜油现象,增压器有无渗油和窜油现象。
以上方面检查结束未发现异常现象时,可安排用户进行机油耗试验,必要时派员跟车查清原因。
此内故障表现形式为:用户车辆在行使一段里程后检查发动机油底壳内的机油量时,油面高度从上刻线下降到下刻线的速度较快。
用户应更具使用发动机型号,选择正确的机油标号。
a.自然吸气的发动机使用的机油标号为CC或CD级。
建议此型号的发动机使用CD级机油;b.国Ⅱ增压中冷发动机使用的机油标号为CF级;c.国Ⅲ增压中冷电控发动使用的机油标号为CF级或CF以上级别。
正确的检查机油量的方法:1、现将车辆停放在路面状况相对水平、平整的路面。
2、停车10分钟后,再拔出油标尺观察机油在油标尺上下刻度之间的位置,来判定油底壳内的机油量是否需要添加。
切记停车后立即拔出油标尺检查油底壳内的机油量,此时检查结果不能真实的反映油底壳内的机油量。
3、如油底壳内的机油量已经低于油标尺的下刻线就需要及时添加机油。
先拧开加油口盖,再加注适量的和油底壳内同一牌号、级别的机油。
等待10分钟后,再检查加注的机油量是否符合要求,油面高度应在油标尺上刻线和中刻线之间。
切记加注的机油量不可过多,油面高度超出油标尺上刻线,发动机在此状态下工作,会造成发动机呼吸器口有机油串出、排气管冒蓝烟现象。
柴油机的几个主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大功率的柴油机,但是在日常的工作中,经常会发生柴油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发生故障,导致电力生产的非正常中断,因此本文就简单介绍几个大功率柴油机常见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一,柴油机机油损耗过大,主要原因为,机油渗漏,曲轴前后油封损坏、油底壳出现裂纹、油底壳与机体结合面密封损坏以及正时齿轮室密封不良等,都会使机油漏失,耗量增加;曲轴箱气阻,在柴油机工作时,总会有一部分废气从气缸间隙中窜入曲轴箱,严重时会使曲轴箱内的机油上窜到燃烧室和气缸盖罩,甚至产生机油飞溅,导致机油耗量增加。
因此,使用中应保持通气孔畅通;负压阀片不变形、粘连或装错;通风管不能弯折;不能用木塞代替设有通气孔的加油螺塞。
二,柴油机机油平面上升,在日常保养期间,有时会发现油底壳油位上升的现象。
引起这类故障的原因一般有两个:一是柴油机冷却液漏入油底壳中。
如汽缸盖或汽缸体的水堵泄漏或产生裂纹、汽缸垫水孔损坏、缸套的橡胶水封损坏等,都会使冷却系的水泄漏到油底壳中;二是燃油的渗漏。
象输油泵的泄漏、活塞环失效、活塞或缸套出现裂纹拉伤、喷油泵柱塞严重磨损等情况,将会使燃油系的柴油渗漏到油底壳中。
三,柴油机机油压力低,机油泵出油量不足引起压力偏低。
机油泵经长期使用磨损后,齿轮或转子的径向及端面间隙增大,泵的出油量就会减少,从而造成机油压力下降。
机油泵安装时应先灌满机油,以免泵内有空气而吸不上油。
另外,机油泵与吸油盘的连接处必须密封,否则,也会降低油泵的出油量,导致油压偏低。
四,柴油机机油压力高,主要原因为,机油牌号不对。
如冬季使用了夏季所使用的润滑油,这样不仅使柴油机启动困难,而且影响润滑系的正常工作,因此,要根据不同季节合理选择;限压阀和回油阀弹簧压力调整过大,使开启压力过高。
这样不仅会增加润滑油的消耗,可能还会涨破油管,应按技术要求调整阀门的压力。
五,机油温度过高,主要原因为,冷却系有故障,如缸体、缸盖水套的水垢太多、太厚,散热不良,发动机温度升高,引起机油热负荷加重,从而使油温过高。
柴油机润滑系统的几个故障及检修处理方法一、机油温度过高的故障故障现象:从表面来看,是从油底壳通气塞处向外冒机油,或者是机油产生蒸气,如是向外冒机油,会呈现泡沫状,这种故障会造成机油压力过低,润滑效果下降。
产生这种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1.冷却用水温度过高,引起机油温度过高。
所以发生这种机油温度过高会同时发生冷却系统的其他故障。
针对这种情况,应通过解决水冷却系统故障来处理,水冷却故障处理好了,机油温度过高故障也就基本消失了,不过,要注意同时更换机油,因为机油受到高温后,粘性下降,润滑效果不良,使机油温度过高不能完全消除。
2.机油泵过度磨损,使得泵油量不足够,润滑不充分,机件硬摩擦过重,产生高温,引起机油温度过高,这种故障发生的特点是,随着机器使用次数或时间的延长,温度会越来越高,发生这种故障时,应及时更换机油泵。
3.发动机长时间超负荷。
发生这种故障要及时停止作业,因为作为一个完整的发动机系统,如果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不仅会发生机油温度过度,还会发生机件整体温度过高,机件磨损速度急剧加快,发动机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造成整体发动机快速报废,这样的发动机损坏,一般是难以通过更新个别零件甚至系统来解决的。
4.轴承配合间隙过小,发生这种故障的原因是,轴承间隙过小,使得机油不能足量渗入轴承间隙是,不能形成均匀的油膜,发生大面积的钢性直接摩擦,产生高温,发生这种故障多是新修理机器,刚换上的轴承间隙过小,最好是重新装配轴承,不过这种故障的严重程度会随着使用次数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如果形成的温度不是很高,可不予修理,但要注意单次使用时间不要过长。
5.油底壳油量不足,或者机油过脏、杂质多、机油滤清器堵塞。
这时应及时补充机油,或更换机油,清除机油滤清器堵塞物或更换机油滤清器。
6.气缸密封性差、高温气体窜入曲轴箱加温机油。
若打开曲轴箱的通气器,从那里有蓝烟冒出,甚至直接从排气管冒出蓝烟,则可以确定是气缸密闭性能不好,造成机油温度过高,这种故障的产生会同时伴随机器动力输出明显减弱的特征,维修思路是解决气缸的密封性能。
柴油机机油消耗过高故障分析
农用车在使用中,机油消耗量高,排气冒蓝烟现象比较普遍,不仅造成机油的浪费,而且容易造成柴油机结碳严重,造成活塞环粘结、折断、拉缸等事故。
机油消耗量过高直接影响车辆的技术性能,也是评价车辆技术状况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故障表现
(1)油底壳油面下降快,需不断地向油底壳加机油。
(2)排气管冒蓝烟。
特别是低速、空车和低负荷运转时更明显。
(3)排气管排机油。
在低速低负荷时,用眼或用白纸放在排气口上,可以观察到排气管排出大量油粒。
二、故障分析
1.漏失
(1)润滑系统的密封部位,如法兰、管路等处漏机油,或者各结合面密封垫损坏,致使机油外泄严重。
(2)小型柴油机油底壳油量一般在2~3 kg,不少人认为多比少好,机油过高,飞溅加剧,泄漏现象(如损坏油封)增加、蒸发损失大,所以应极力避免这种现象。
(3)曲轴的左、右密封装置,由于检查、保养、维修不及时,不论是紧固螺钉松动,油封的损坏,还是密封填料失效,都会产生泄漏。
只要按说明书规定及时检修,泄漏可基本杜绝。
(4)机油黏度低,不仅润滑不可靠,而且机油耗量会增加。
但黏度高到一定限度后,机油消耗不再下降,反而润滑不利。
因此,每种小型柴油机只有选择合乎规格的机油,才能实现润滑良好,机油耗量又不大。
此外,应经常清洗机油呼吸器、滤油网,使其保持畅通,将进入油底壳的废气及时排除。
(5)带自紧弹簧的油封,如油封的皮碗没有破损,多为油封的弹簧松弛,失去了收缩能力。
这时可将油封的弹簧取下,将弹簧“破劲拆开”,在弹簧大端处去掉适当长度(大约3~5 mm )。
然后将弹簧向松脱劲拧一拧,把小端旋入大端内,再用手向前赶赶劲。
修整好后,把弹簧重新装进油封内,就可解决弹簧松弛导致的漏油。
(6)检查各轴,看轴向移动量是否过大,若过大会因泵油现象引起漏油。
要通过前后轴向移动,看看是否轴向间隙过大。
轴向移动量大,若是轴端固定螺母
松脱,则将螺母予以旋紧。
若原来的轴端盖的密封垫过厚,则适量减薄。
2.烧损
机油进入燃烧室被烧掉,是机油消耗高的主要原因。
(1)缸塞组件、气门组件磨损引起机油烧损。
活塞环卡住、折断、弹力消失、漏光、开口间隙过大,扭曲环位置装错,或四道活塞环开口未错开,均造成活塞环和缸套贴合不良、密封失效,使机油窜入燃烧室被烧掉,造成机油消耗高。
油环技术状态的好坏,对机油耗量影响较大,在气缸失圆的情况,油环的刮油作用会显著下降,而机油耗量急剧上升。
此时,宜采用柔性较好的油环,可使机油耗量减少。
活塞外圆磨损过大、环槽磨损过大、缸套磨损过大、失圆,均会造成活塞缸套间隙过大,使机油窜入燃烧室,造成机油消耗高。
当缸盖回油孔不畅,润滑摇臂的机油回不到油底壳,使存在缸盖上罩壳的大量机油从气门导管进入燃烧室,造成机油消耗过高。
当气门导管与气门杆磨损严重,间隙过大时,也会造成机油从此处大量进入燃烧室,造成机油消耗过高。
当气缸与活塞,活塞环与环槽,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配合间隙超过规定值时,应总成更换或用刷镀法恢复原尺寸。
更换或刷镀时,应保证刚度、表面粗糙度,安装时防止变形。
一般情况下,更换活塞环后很快出现烧机油问题,主要原因有:①活塞环装反;②装环时环本身润滑不匀;③发动机磨合时间太少,并立即投入大负荷运转。
(2)节油阀未装或节流阀孔过大。
当主油道到缸盖摇臂的节油阀未装,或者节流阀孔过大,从主油道到摇臂的油太多,无法全部从缸盖回油孔回到油底壳,而积聚在缸盖上罩壳内,从气门导管进入燃烧室,造成机油消耗过高。
(3)空气滤清器阻塞。
由于空气滤清器在使用中不注意清洁及更换,滤芯由于水及油迹污染而阻塞,进气不畅,空气吸入真空度大,当大于5 5 kPa时,
或者增压的封油系统失效,曲轴箱废气和机油被大量吸入气缸,造成机油耗量过多。
要按期清洁更换空气滤清器滤芯。
3.变质
(1)小型柴油机转速普遍较高,大都在2600~3000 r/min,产生大量的摩擦热,同时,油环的泵油作用也很强,机油温度增加很快,黏度降低,飞溅到气缸表面上油量越多,耗损越大。
依据负荷程度,选择合理转速,风冷柴油机应保证冷却水畅通无阻,使机油温度控制在75~85 ℃左右,减少机油耗损。
(2)机油稀释、变质,降低了机油寿命,也造成机油消耗过高。
油底壳因漏入柴油,机油面升高,使机油出现变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