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案例——中粮包装
- 格式:doc
- 大小:196.50 KB
- 文档页数:12
第1篇一、引言中粮集团(COFCO)是我国最大的农产品、食品和饮料加工及贸易企业之一,拥有庞大的产业链和全球化的业务布局。
在发展过程中,中粮集团面临各种法律风险和挑战,其中一些案例具有典型性和启示意义。
本文将以中粮集团的法律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应对策略以及经验教训,以期为我国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提供借鉴。
二、案例一:中粮集团与美国嘉吉公司的贸易纠纷1. 案件背景2014年,中粮集团与美国嘉吉公司(Cargill)就玉米贸易合同发生纠纷。
双方于2011年签订了玉米进口合同,约定中粮集团从嘉吉公司进口玉米。
然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嘉吉公司未能按照约定时间提供玉米,导致中粮集团遭受损失。
2. 案件过程(1)协商解决:在纠纷发生后,中粮集团与嘉吉公司进行了多次协商,试图通过友好协商解决纠纷。
(2)仲裁:协商无果后,中粮集团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提起仲裁。
(3)仲裁结果:CIETAC最终判决嘉吉公司赔偿中粮集团损失。
3. 经验教训(1)加强合同管理:企业应加强对合同的管理,确保合同条款明确、合法,避免因合同纠纷造成损失。
(2)了解国际贸易规则:企业应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提高在国际贸易中的风险防范能力。
(3)选择合适的争议解决方式:在发生纠纷时,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争议解决方式,如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
三、案例二:中粮集团与某饲料企业的商标侵权纠纷1. 案件背景2015年,中粮集团发现某饲料企业在其产品上使用与中粮集团注册商标相似的标识,涉嫌商标侵权。
中粮集团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2. 案件过程(1)起诉:中粮集团向法院提起商标侵权诉讼。
(2)证据收集:中粮集团收集了大量证据,证明被告商标侵权。
(3)审理:法院审理了此案,并最终判决被告赔偿中粮集团经济损失。
3. 经验教训(1)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防止他人侵权。
(2)提高员工法律意识: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法律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其他二审行政判决书【案由】行政行政行为种类其他行政行为【审理法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1.01.12【案件字号】(2020)京行终7079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孔庆兵吴斌刘岭【审理法官】孔庆兵吴斌刘岭【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知识产权局【当事人】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知识产权局【当事人-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知识产权局【代理律师/律所】李雨辰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李雨辰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李雨辰【代理律所】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结果】二审维持原判【原告】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被告】国家知识产权局【权责关键词】证据维持原判【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经审理查明:原审法院查明的事实属实,且有诉争商标档案、引证商标档案、被诉决定、商标评审阶段证据材料、诉讼阶段证据材料及当事人陈述等在案佐证,本院对此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商标法第三十条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凡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或者同他人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已经注册的或者初步审定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由商标局驳回申请,不予公告。
商标近似,是指商标的文字字形、读音、含义或者图形的构图及颜色,或者其各要素组合后的整体结构相似,或者其立体形状、颜色组合近似,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或者认为其来源存在某种特定联系。
截至本案审理终结,引证商标仍为有效注册商标,可以用于评述诉争商标。
鉴于中粮公司在原审阶段明确表示认可诉争商标指定使用的商品与引证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属于类似商品,且在二审诉讼中对此未再争议,本院经审查予以确认。
本案中,诉争商标由汉字“五星副牌”构成,“副牌”使用在“葡萄酒”等商品上显著性较弱,故诉争商标的显著识别部分为“五星”。
引证商标由汉字“五星”及图构成。
食品标签上的陷阱
晓娜
【期刊名称】《中国健康月刊》
【年(卷),期】2006(000)006
【摘要】有谁知道我们还可能《上了生活方式的当》?当这本“上当书”出现之后,我们才恍然大悟,怪不得自己对生活存在着这么多的困惑,原来是上了生活方式的当。
笔者精心地摘编了“食品标签上的陷阱”一节,看过之后,让我们告别上当。
【总页数】2页(P56-57)
【作者】晓娜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55.5
【相关文献】
1.食品标签中的陷阱 [J], 匡长祥;
2.机关与陷阱篇(上) [J], 约修亚_RK;
3.以中欧日货币合作,破局“美元陷阱”(上) [J], 孟刚
4.有效预防网络上的诱人陷阱 [J], 罗璇
5.那些瞄上老年人的诈骗陷阱 [J], 王树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当我们进入包装时代
佚名
【期刊名称】《开放潮》
【年(卷),期】2003(000)001
【摘要】2002年12月2日,当红女星周迅在成都参加福彩开奖活动时被喝倒彩,有人直着嗓子喊道:“简直一点儿都不漂亮,个子还那么矮!”“这个就是周迅哟!长得不咋样,该不是冒牌货嘛!” 以前就听目击者说过周迅其实很“娇小”。
几年前,张曼玉在北京的某胡同里拍《宋庆龄》,我也听到前面的围观者似乎很不满意:长得很一般嘛,哪有电影里风情万种?
【总页数】1页(P4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06
【相关文献】
1.无溶剂复合技术将推动我国软包装进入绿色环保新时代——访“陕西北人”无溶剂复合事业部销售总监高级工程师鲁谦 [J], 顾莹一
2.蔬菜分级包装技术规范出台电商卖蔬菜进入包装规范时代 [J], 思雨
3.无溶剂复合技术将推动我国软包装进入绿色环保新时代——访“陕西北人”无溶剂复合事业部销售总监鲁谦 [J], 毛予菲;顾莹一;管勇毅
4.艾司科助力包装印刷企业进入互联网时代 [J], 吴强
5.白卡纸价进入万元时代,印刷包装企业如何应对? [J], 刘轶平;王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食品包装作为食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
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包装质量,甚至使用不合格的包装材料,给消费者带来了安全隐患。
本文将通过对一起因食品包装不符合国家标准而引发的法律纠纷的案例分析,探讨包装法律问题。
二、案情简介2019年,某市消费者李女士在某超市购买了一箱某品牌苹果。
回家后发现,苹果包装盒上标注的保质期为12个月,但打开包装盒后,发现苹果已出现腐烂现象。
李女士认为,该品牌苹果的包装不符合国家标准,遂将生产该品牌苹果的公司(以下简称“某食品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损失。
经调查,某食品公司生产的苹果包装盒确实存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问题。
根据《食品安全法》和《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相关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不得使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而某食品公司使用的包装材料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不符合国家标准。
三、法院判决法院审理认为,某食品公司生产的苹果包装不符合国家标准,存在安全隐患,侵犯了消费者李女士的合法权益。
根据《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判决某食品公司赔偿李女士购买苹果的费用、检测费用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人民币5000元。
四、案例分析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如下:1. 包装材料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根据《食品安全法》和《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食品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不得使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本案中,某食品公司使用的包装材料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不符合国家标准。
2. 食品安全责任: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的食品质量负责。
本案中,某食品公司生产的苹果包装不符合国家标准,存在安全隐患,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消费者权益保护: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享有安全保障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益。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食品公司是一家从事食品生产的企业,其产品包括各种零食、糕点等。
2019年,该公司生产的某款糕点在市场上销售,但在消费者购买后发现包装标签存在多处违规情况。
消费者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经调查,该公司的包装标签确实存在多项违规行为。
二、案件分析1. 违规情况(1)标签内容不完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食品包装标签应当标明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和地址、成分或者配料表、营养标签、生产许可证编号等信息。
然而,该食品公司的包装标签中缺少生产许可证编号、营养成分表等重要信息。
(2)标签信息不准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三条规定,食品包装标签中的信息应当真实、准确。
该食品公司的包装标签中,生产日期与实际生产日期不符,保质期也与实际不符。
(3)标签设计不符合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食品包装标签的设计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该食品公司的包装标签设计过于简单,没有使用标准的字体和颜色,违反了相关规定。
2. 违规原因(1)公司管理不善。
该食品公司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对生产、包装等环节的监管不到位,导致包装标签存在多项违规行为。
(2)员工素质不高。
公司员工对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足,未能按照规定进行包装标签的制作和审查。
(3)外部环境因素。
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忽视了包装标签的重要性,导致违规行为发生。
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食品包装标签应当标明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和地址、成分或者配料表、营养标签、生产许可证编号等信息。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三条:食品包装标签中的信息应当真实、准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四条:食品包装标签的设计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四、案例分析1. 案例性质本案属于食品安全领域案件,涉及食品包装标签的违规行为。
中粮包装:如何让“上帝”一直享受“我”的服务?或者:中粮包装:如何用别样的魅力留住客户?张祖安《北大商业评论》研究部总监中粮包装:如何让“上帝”一直享受“我”的服务? (1)让人羡慕的高端客户群(二级标题) (2)创新的营销模式(二级标题) (3)模式起源于降低风险(二级标题) (4)精耕细作式的客户关系管理(二级标题) (6)分好客户级别并开发它(三级标题) (6)培养客户并提升它(三级标题) (6)监测风险并控制它(三级标题) (7)与客户打成一片(二级标题) (8)重视文化和使命的力量(二级标题) (9)“非国企”文化(三级标题) (10)关键的领军人物(三级标题) (10)来自集团高层的信任(三级标题) (11)在今天,不管在哪个行业,“顾客是上帝”已成共识。
但问题是,“上帝”太难伺候了:有时候,买了产品,却不给报酬;有时候,口味变化,移情别恋;有时候,与销售员日久生情,远走高飞;有时候,面对竞标,坐地压价。
那么,如何让“上帝”成为企业的专有资源,并且一直享受“我”的服务?在对中粮包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包装)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中粮包装的高端客户中,前五大客户的合作均超过九年,与加多宝集团、海天调味食品、美的电器、上海庄臣、松下集团等与中粮包装的业务往来都在十年之上。
门槛低,入行容易,小公司遍布全国,互相竞相压价,是包装行业的整体情况。
那么,在走钢丝般的市场环境中,为什么中粮包装与客户的友谊之花能够常开不败?中粮包装是中粮集团旗下主要包装业务的公司。
在2005年,中粮包装发展方向还不是很明确,麦肯锡咨询公司曾经建议中粮集团砍掉此项业务。
如今,中粮包装已经成为中粮集团重要的九大业务板块之一,是中粮集团在包装领域实施投资与管理的专业化业务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金属包装企业。
纵观企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中粮包装的成功正是来源于其在行业独具一格的整体服务营销模式,而支持这个模式的,是其精耕细作的客户管理机制,全新全意服务客户成功的文化,以及核心高管团队的使命感。
在中粮这所大学里与中粮共同成长案例分析一、外部经济环境分析1、1994年中国宏观经济状况自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中国经济由一个阶段性的相对缓慢增长阶段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阶段。
当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高达124为历年来最高值。
国民生产总指数也达到113.2,GDP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大幅增长,国内需求旺盛。
由于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外资金大举进入,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轮新的投资热潮。
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货膨胀有加剧趋势,人民币存货款利率居高不下。
2、马口铁行业情况马口铁,正式名称为电镀锡薄钢板,英文名为TINPLATE,是一种厚度在0.5MM以内经过专门处理的超薄冷轧钢板。
由于表层镀锡可以防腐,故被广泛用于食品包装材料。
在中国,当时马口铁还是一种稀缺材料,主要用于食品,饮料,罐头的包装及瓶盖另罐头类食品出口和内销量都很大,国内对马口铁的需求呈增长趋势,仅中国食品出口包装每年就需要各类马口铁20多万吨,加之不断增长的国内需求,每年总需求达到60多万吨以上,而且还有增长趋势。
当时中国每年的能生产马口铁10万吨,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40-50万吨马口铁,进口马口铁基本价格为CIF700美元/吨,加上各类税收与费用,马口铁的实际销售价格为775.29美元/吨。
虽说在马口铁的生产过程中有一定的专利技术,全其主要生产工艺已经普及,所以任何企业在决定进入马口铁行业时都不会遇到太大的技术壁垒,只要投入相应的资金,主可以建成马口铁厂,由于建立马口铁厂需要较大规模的先期资金投入,一条马口铁生产线的建设周期大约1-2年,这使得行业内的企业面临一定的退出壁垒。
3、竞争对手情况中国到1994年为止只有三家马口铁厂,这三家马口铁厂分别为武汉钢铁公司,中山马口铁厂,上海第十钢铁厂,潜在生产能力10万吨、6万吨与0.5万吨,实际年生产能力供不应求为10万吨左右。
这三个马口铁厂由于其本身原料及工艺的差距,生产出的马口铁成品一般只能代工业杂罐和千罐类使用无法直接供应制造食品饮料所需的一级马口铁。
中国包装总公司与北京交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佚名
【期刊名称】《包装财智》
【年(卷),期】2011(000)012
【摘要】11月22日,中国包装总公司与北京交通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北京交通大学举行。
根据该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培养、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等方面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将根据我国包装和运输领域的创新发展需求,共建技术研发中心或联合实验室;将充分利用双方的资源优势,共同申报并合作承担国家、行业和地区的科技发展项目。
【总页数】1页(P7-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5
【相关文献】
1.西门子:点燃未来——西门子与北京交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J], 高红斌
2.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与北京交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J],
3.重庆市统计局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J], 陈阳
4.省林草局和中国铁塔四川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J], 靳伟(文/图);马睿(文/图)
5.西门子与北京交通大学签署人才培养合作协议 [J], 鲁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0个例子 - 7个案例本文将提供10个关于不同领域的实际生活案例。
以下是其中的7个案例:案例1:互联网安全在2017年,全球范围内爆发的WannaCry勒索软件攻击事件是一个典型的互联网安全案例。
该攻击通过加密用户文件并要求赎金支付以解密文件,导致数万个计算机受到影响。
案例2:气候变化巴黎气候协定是一个涉及全球各国的重要案例,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该协定的目标是确保全球平均温度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并努力将其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
案例3:人工智能AlphaGo与世界围棋冠军对弈的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在解决复杂问题方面的巨大潜力。
AlphaGo通过机器研究和深度神经网络,能够分析围棋棋局并做出最佳决策。
案例4:食品安全2013年,中国爆发的“瘦肉精”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广泛关注。
该事件揭示了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促使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加强食品生产和销售的监管。
案例5:人权保护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是一个重要的人权保护案例。
这一制度剥夺了非洲原住民的自由和平等权利,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和抵制行动,最终导致该制度的废除。
案例6:环境保护阿根廷的马德普拉塔港码头扩建项目是一个引发环境保护争议的案例。
该项目计划在敏感生态环境下进行,引发了公众和环保组织的抗议和诉讼。
案例7:知识产权苹果公司与三星公司之间的长期专利侵权诉讼案是一个知识产权领域的重要案例。
这场官司涉及各种技术专利,包括智能手机设计和功能,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辩论。
以上是10个例子中的7个案例,涵盖了互联网安全、气候变化、人工智能、食品安全、人权保护、环境保护和知识产权等不同领域。
这些案例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示,值得深入研究和讨论。
因包装不善我国每年损失70亿美元
李录萍
【期刊名称】《农产品加工》
【年(卷),期】2003()3
【总页数】1页(P41-41)
【关键词】包装;中国;经济损失;工业体系;国际标准;出口贸易
【作者】李录萍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52.62;F740.4
【相关文献】
1.我国水产品出口因包装问题每年损失数十亿美元 [J], 水淼
2.水果包装讲究多样化;因包装不善我国每年损失70亿美元;诱人的功能型食品包装[J], 海丛;李录萍;王如
3.包装不善:每年损失数百亿 [J], ;
4.中国出口商品包装不善年损失达70多亿美元 [J],
5.国外技术壁垒每年造成我国千亿美元贸易机会损失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案例透视中粮集团资本运作的面纱论坛君本文深入分析中粮并购行动对未来中粮集团整体上市带来的机会、上市之前面临的风险以及上市之后又会为投资者带来哪些机遇。
一、绪论据路透社4月21日消息称,中国最大的国营粮谷进出口公司中粮集团称,股票挂牌上市有助实现公司成为全球市场要角的雄心。
近年来,中粮集团在资本市场上的扩张步伐逐渐加快:中粮集团及下属企业主营业务涵盖了有农产品、食品、地产酒店、银行等领域。
中粮地产董事长宁高宁一贯奉行着通用电气公司前CEO韦尔奇成长法则“要么第一,要么第二,要么你就把它整好,要么就卖掉,要么就关门”的设计理念。
本文将深入分析此次并购行动对未来中粮集团整体上市带来的机会,上市之前面临的风险以及上市之后又会为投资者带来哪些机遇。
二、中粮集团基本情况概述1.中粮集团基本情况为梳理中粮集团资本运作路径,本文首先将概述中粮集团的基本情况。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COFCO)是全球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集农产品贸易、物流、加工和粮油食品生产销售为一体,为接近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提供粮油食品。
立足全球视野满足市场需求,中粮将企业发展与整个世界的粮食、食品的供应和需求形势连在一起,通过国际化战略布局,创造全新商业模式,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真正成为一家布局全球、经营主粮产品的国际化粮油企业。
依托遍及全球的网络和国内仓储物流节点的布局,中粮使粮食得以更高效的生产和流通。
目前,中粮资产超过570亿美元,仓储能力1500万吨,年加工能力8400万吨,年港口中转能力4400万吨。
资产和机构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业务涉及140多个国家。
同时还拥有包括种植、采购、仓储、物流和港口在内的全球生产采购平台和贸易网络,并在全球最大的粮食产地南美、黑海等国家及地区和拥有全球最大粮食需求增量的亚洲新兴市场间建立起稳定的粮食走廊。
目前,中粮在中国拥有177家工厂,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超过5500万吨,230万家终端售点遍布中国952个大中城市、十几万个县乡村。
中粮包装:如何让“上帝”一直享受“我”的服务?或者:中粮包装:如何用别样的魅力留住客户?张祖安《北大商业评论》研究部总监中粮包装:如何让“上帝”一直享受“我”的服务? (1)让人羡慕的高端客户群(二级标题) (2)创新的营销模式(二级标题) (3)模式起源于降低风险(二级标题) (4)精耕细作式的客户关系管理(二级标题) (6)分好客户级别并开发它(三级标题) (6)培养客户并提升它(三级标题) (7)监测风险并控制它(三级标题) (8)与客户打成一片(二级标题) (9)重视文化和使命的力量(二级标题) (10)“非国企”文化(三级标题) (11)关键的领军人物(三级标题) (11)来自集团高层的信任(三级标题) (12)在今天,不管在哪个行业,“顾客是上帝”已成共识。
但问题是,“上帝”太难伺候了:有时候,买了产品,却不给报酬;有时候,口味变化,移情别恋;有时候,与销售员日久生情,远走高飞;有时候,面对竞标,坐地压价。
那么,如何让“上帝”成为企业的专有资源,并且一直享受“我”的服务?在对中粮包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包装)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中粮包装的高端客户中,前五大客户的合作均超过九年,与加多宝集团、海天调味食品、美的电器、上海庄臣、松下集团等与中粮包装的业务往来都在十年之上。
门槛低,入行容易,小公司遍布全国,互相竞相压价,是包装行业的整体情况。
那么,在走钢丝般的市场环境中,为什么中粮包装与客户的友谊之花能够常开不败?中粮包装是中粮集团旗下主要包装业务的公司。
在2005年,中粮包装发展方向还不是很明确,麦肯锡咨询公司曾经建议中粮集团砍掉此项业务。
如今,中粮包装已经成为中粮集团重要的九大业务板块之一,是中粮集团在包装领域实施投资与管理的专业化业务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金属包装企业。
纵观企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中粮包装的成功正是来源于其在行业独具一格的整体服务营销模式,而支持这个模式的,是其精耕细作的客户管理机制,全新全意服务客户成功的文化,以及核心高管团队的使命感。
让人羡慕的高端客户群(二级标题)很难想象,我们平常接触的生活用品,其包装很多来自中粮包装,比如每5罐王老吉凉茶中就有4个空罐是由中粮包装制造,每5个旋开盖中就有2个旋开盖是由中粮包装生产,每5个气雾剂产品中就有1个使用中粮包装提供的空罐,每5个罐装奶粉中就有1个空罐是由中粮包装制造。
在饮料罐、喷雾罐和旋开盖行业,中粮包装产品的市场份额皆为第一名,各占25%、35%、35%,在皇冠盖行业为第二,占12%的市场份额。
2009年,中粮包装在香港成功上市,并实现全年营业额30.67亿元。
中粮包装拥有一批非常稳定的高端客户群。
在包装行业,这是让人非常羡慕的事情。
(如图)图:中粮包装稳定的高端客户群那么,中粮包装是如何让客户成为惺惺相惜的伙伴?其整体服务营销模式真有那么大的魅力吗?创新的营销模式(二级标题)中粮包装的成功来与其全员营销密切相关。
与一般公司强调面向市场不一样,中粮包装更强调服务“上帝”,即“全心全意服务客户成功”。
在这里,公司的董事会、总经理、及技术、采购、品控、生产、财务等人员都是销售员,并且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与客户的相应层面的人无缝对接,为客户提供“点到点”的主动服务。
而客户与中粮包装的感情也与日俱增,甚至“上帝”变“夫妻”,“两情愉悦,恩爱有加”。
在包装行业,这种整体参与的营销模式可谓首创,也显得颇有竞争力。
中粮包装将此称为“整体服务营销模式”。
具体来讲,在与客户签订合同前,技术部门要在产品外观设计、印刷工艺、技术标准等各方面服务客户;而同时,公司的财务人员要做好客户的资信调查,确定是否可以与其合作、可以有怎样的付款条件和资金周转规模等,事前就要考虑风险防范。
在生产阶段,中粮包装的营销、销售和生产团队与客户进行沟通,以确保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及时反应。
在产品交付阶段,则有专人跟单,做到货到人到,及时解决客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规避风险。
模式起源于降低风险(二级标题)上世纪90年代,饮料行业群雄突起,由于企业和市场均不成熟,一些一时赫赫有名的饮料品牌各领风骚三五年后,就销声匿迹了。
而“赊销”几乎成为当时金属包装行业的惯例。
当时的中粮包装所属企业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眼睁睁看着一家家饮料企业关门倒闭,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应收账款无法收回。
受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1998年的中粮包装正处于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缺少订单,工厂开工不足。
而当时风头正健的健力宝则主动来到中粮包装,想与其进行深度合作,但合作前提仍然是“赊账”。
中粮包装管理层根据对市场的深入了解,考虑当时饮料罐市场紧缩,有前景且具规模的饮料品牌不多,同时中粮包装有两条进口设备的折旧很高,订单不足会直接导致亏损。
不做,预算完不成、企业亏损难免;做,质量、交付、信用风险一旦控制不好就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失。
公司管理层经过多次讨论,大家统一了认识,决定背水一战。
由于给健力宝配套空罐的供应商多达四家以上,加之业务发展迅猛。
因此风险控制是当时成败的关键。
那么,如何做好风险控制呢?中粮包装认真分析了此项业务的各个环节,派出了两拨人员。
一拨是技术人员,在健力宝生产企业各灌装点进行技术指导,为公司产品的顺利使用打好基础;一拨是销售人员,长期驻守生产企业总部进行跟单服务,做到货到人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这样,与竞争对手相比,中粮包装能以更快的时间跟踪客户服务,更及时地了解客户财务状况,从而在第一时间实现货款回笼。
同时,中粮包装的管理层、生产、技术和财务根据走访制度和市场情况进行定期拜访,一是深入了解此品牌饮料业务的发展动态,联络感情;二是掌握其资金状况,规避销售风险。
“我们的人员就在对方上班,我们的管理层和财务人员跟他们的管理层和财务人员会进行不定期的沟通,这样,我们就对对方很了解。
现在,有些企业的罐装线就租我们的厂房,或者将厂房建在我们的旁边,像邻居一样,这样的了解就更深了。
而在市场里,我们的业务员会看他们是4月的产品还是3月的产品,还是2月的产品,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库存和货架期,我们会根据我们监测到的各种数据统一进行风险评估,从而降低风险,也更好地为对方服务。
”中粮包装总经理张新说。
1998年至1999年,与健力宝的业务合作基本顺利,中粮包装当年的平均月订单达到了1200万罐。
最重要的是,在后来健力宝因经营不善,面临倒闭时,与其他供应商不同,中粮包装实现了风险控制,收回所有应收款后全身而退。
这在健力宝的供应商中可谓“一枝独秀”。
此举为中粮包装度过历史上又一个困难时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BOX:中粮包装为客户提供了哪些独特的价值?邢以群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浙江大学组织与战略研究所副所长中粮包装通过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增值服务,建立了独特的客户增值体系,从而具有独特的竞争力。
通过这些体系,中粮包装使企业产品和服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化,实现最大的客户价值,同时也提升公司自己的市场价值,实现客户与企业双赢。
这套独特的客户增值体系包括:➢产品服务增值:中粮包装采用“定制营销”模式,充分挖掘与培养客户的需求偏好,按客户的要求“度身定做”包装。
同时,公司还向客户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个性化和专业化服务,客户要求的要做好,客户没有要求的也要替客户想到,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形成价格壁垒,培养贵族。
➢技术增值:利用技术包装中心的优势,中粮包装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设计与对口的技术服务。
售前技术人员会免费向对方提供技术支持,邀请专家参加技术开发研讨会,共同解决技术上的难题,让客户感觉到中粮包装的设计与技术更为专业,促使客户更多产品设计与技术职能转移到中粮包装来,从而实现公司由生产制造企业向服务制造企业的转型。
➢管理增值:中粮包装在向客户输出产品的同时还输出他们的理念和管理方法,一方面促进对方对中粮包装的理念、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另一方面也通过向客户输出中粮先进的管理方法,帮助其提升自身的人员素质和层次。
➢共生营销增值:共生营销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分享市场营销中的资源,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目的的一种营销模式。
中粮包装与在生产、销售和使用上具有一定关联性的上、下游企业实行共生营销,建立双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拓市场,把产品的开发、销售引向深入,一起做大市场蛋糕。
例如,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如马口铁供应商,油漆供应商等,联合开发新的产品,分享研发费用,提高产品的质量或创新“卖点”,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与下游的饮料制造商、化工企业等共同调研终端目标市场,分享顾客信息,降低营销成本,或互打品牌,优势互补,提高营销效率。
➢品牌增值:从价值链增值这一角度分析,一个优良美观的包装不仅会提升产品的质量,而且能增强消费者的信心,因而会成为客户宣扬的资本,让包装成为客户产品的一个重要买点,构成产品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价值顺利转移。
中粮包装为名企业做嫁衣,提高了档次和影响力,成为包装名企业;反之,中粮包装为名产品包装,亦提升了客户的品牌形象,增强了客户对中粮包装的偏爱度,真正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精耕细作式的客户关系管理(二级标题)然而,公司的资源是有限的,特别是董事长、总经理不能事必躬亲,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让任何一个客户漏网?如何全面了解客户需要并满足他们?如何既做朋友,又要监测他们,管控风险?中粮包装机智地破解了这些难题,公司建立了四大营销运作机制,包括客户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客户培养提升与维护机制、风险控制机制、营销员激励机制。
这保障了整体服务营销体系在企业各部门得以有效实施。
分好客户级别并开发它(三级标题)中粮包装把客户分为两类,一类是公司现有客户,一类是公司潜在客户。
前者分为三类:公司级战略客户、公司级一般重点客户、非重点客户;后者又分为两类战略级开发客户和其他潜在客户。
如实行集团化管理,年销售额在一亿元以上或毛利总额2000万元以上的客户,由公司多个利润点供货的客户划为公司级战略客户,如王老吉,中粮包装专门成立“战略客户部”实施管理。
销售规模在细分行业位列前3位或属国际知名品牌在细分行业的直属分支机构为战略级开发客户,中粮包装采取的策略是:管理总部组建专项客户服务团队,实施整体服务营销,一个客户一个策略,进行重点提升、培养与维护管理。
“这项工作短期内很难看出效果,它是一个长期培育的过程,有些效果可能会在三五年以后才能显现,然而一旦获得这样的客户,它又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成长性。
”作为跟踪研究中粮包装十多年的资深管理学者,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邢以群教授认为。
培养客户并提升它(三级标题)张新认为:“只有客户成功,我们才可能成功。
”根据《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中规定的信用等级,中粮包装将公司客户分为小客户、中客户、大客户三类,针对这三类客户分别采取不同营销策略,以使小客户变大,大客户变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