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举杯祝福《举杯祝福》教案1湘艺版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举杯祝福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歌曲《举杯祝福》,感受歌曲炽热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感受、合作探究、创编表现来体验歌曲民族特色,把握音乐节奏、情绪,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意识。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流畅而富于弹性的声音大胆地演唱《举杯祝福》。
能说出调号的概念,认识G大调在五线谱上的唱名位置。
2学情分析我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音乐基础较差,经过七年级的学习,同学们的识谱、视唱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有了提高,但他们把握音乐的情绪和表现音乐的欲望还应加强训练,有待提高;歌曲的旋律、节奏容易掌握,但要有感情地演唱、表现歌曲还有一定难度;学生对教材中的音乐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各环节都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关注学生变声期的嗓音保护。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唱歌曲《举杯祝福》,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教学难点:能积极投入到音乐活动中以及歌曲节奏、情绪和声音的把握。
4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青春舞曲》,同学们在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2、导语:同学们,刚才播放的是什么歌曲?它是哪个民族的?3、师: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文化艺术底蕴深厚、历史悠久。
生:说一说新疆有哪些民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疆民歌。
板书课题:《举杯祝福》原名《一杯酒》这是一首乌孜别克族民歌。
(二)聆听感受师范唱,生边听边思考:歌曲表现怎样的情绪?节奏有何特点?(情绪:热情欢快节奏:明快具有律动感)典型节奏学习。
(三)走进新疆,了解乌孜别克族师:在学唱之前,我们一起走进新疆的乌孜别克族,去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音乐舞蹈。
(课件出示图片)(四)学唱歌曲1、教师弹琴或放音乐伴奏,学生随乐小声唱歌谱。
歌曲是什么调?生自学调号、G大调。
教师指导。
2、放音乐,学生边划拍边学唱。
师:你发现歌曲有什么特点?生回答。
师提示: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哪些乐句旋律相同?(四个乐句;一二乐句相同;旋律还大量运用了同音反复。
《举杯祝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举杯祝福》,并设计参与多形式的表现音乐。
2.学会乌孜别克族民间音乐典型的节奏,感受其欢快活泼的特点。
3.初步认识都它尔、弹布尔、手鼓等乌孜别克族民间乐器。
教学重、难点1.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举杯祝福》,并设计、参与多种形式的表现音乐。
2.学会乌孜别克族民间音乐典型的节奏。
教材分析《举杯祝福》是一首新疆乌孜别克族民歌。
乌孜别克族民间音乐曲调优美、节奏明快。
乌孜别克族的乐器种类很多,其中都它尔、热瓦甫、弹布尔等弹拨乐器和手鼓、撒帕依等打击乐器较有代表性。
歌曲中运用了较多的附点音符,情绪显得非常欢快、活泼。
歌曲的结构比较工整,相同的地方较多,但情绪不尽相同,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才能表达歌曲丰富的情感。
另外,还要注意乌孜别克族音乐的典型节奏“”,表现出音乐的欢快活泼。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欢迎大家又来到我们的音乐课堂,希望今天的45分钟在音乐的陪伴下你能收获幸福与快乐。
我们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就像56多鲜艳的花儿,分布在各个地方,点缀着我们这片神州大地。
每个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民歌。
首先就让咱们唱一首湖南民歌,《浏阳河》,虽然我们浏阳的第四届浏阳河音乐节“一起来唱浏阳河”活动已结束,但作为土生土长的浏阳人,我们的传唱活动永远不过时,那就带上我们对母亲河浓浓的爱唱起来吧。
2、师:我已经陶醉在大家优美的歌声里,来点掌声鼓励一下自己吧。
3、师:同学们,今天我想带领大家去一个可以放开胸怀、放开歌喉、酣畅淋漓地尽情歌唱的地方——新疆。
这里我们也不陌生,七年级时,我们曾经一起唱着《青春舞曲》感受着新疆的维吾尔族人民的热情、好客,让我们再一起唱着这首作品吧。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文化艺术底蕴深厚、历史悠久。
除了维吾尔族,今天我们将去居住在这里的另一个民族——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和维吾尔族目前唯一的区别就是:乌孜别克族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国外的乌孜别克族使用的是俄文,中国的乌孜别克族使用的是维吾尔文;维吾尔族有自己的文字,他们使用自己的民族的文字维吾尔文。
举杯祝福1教学目标1、学习和演唱歌曲《举杯祝福》。
2、培养学生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的能力以及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歌曲《举杯祝福》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以及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2学情分析这是一首乌孜别克族民歌,学生对于民歌的兴趣比较低,大多数都喜欢唱流行音乐,所以本节课主要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兴趣。
3重点难点学习和演唱歌曲《举杯祝福》。
培养学生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的能力以及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课前欣赏课前欣赏《大阪城的姑娘》,提起学生对新疆歌曲的热爱和兴趣。
并引入问题1、同学们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你知道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吗?谁能列举一些吗?2、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少数民族的风俗和民情。
活动2【讲授】看图片认民族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几位姑娘,看看她们是哪个民族的?活动3【练习】填一填如果把她们的身影镶嵌在她们生活的美丽的大自然中,你会给她们配上什么景色呢?1.蒙古族(草原)2.朝鲜族(鸭绿江长白山)3.藏族(珠穆朗玛峰)4.乌孜别克族(沙漠)活动4【讲授】认一认,记一记认识新疆的几个常见民族乐器。
活动5【练习】学唱歌曲带着问题初听歌曲,听出歌曲的情绪、速度以及典型节奏分别是什么?情绪欢快、速度稍快典型节奏听音乐用刚才所拍的典型节奏为音乐伴奏用“来”随着录音小声哼唱歌曲,哼唱的过程中找出歌曲中有没有旋律相同的句子。
把旋律相同的句子用“来”唱一下小声跟录音唱歌词,然后找出歌曲中你认为难唱的句子。
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活动6【活动】演一演观看舞蹈《达板城的姑娘》各小组用从录像上学的动作为歌曲《举杯祝福》编个舞蹈,并在练习一下同学们在原地表演自己编的舞蹈活动7【讲授】小结优美的舞蹈,好听的民歌,再加上迷人的自然风光和鲜美诱人的瓜果,新疆可真是一个好地方。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一首歌唱新疆的歌曲《新疆好》,在欣赏歌曲的同时,大家看一段美丽的新疆风光,让我们跟着画面到新疆去旅游一番吧。
初中音乐举杯祝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举杯祝福》,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
2. 通过歌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
1. 歌曲《举杯祝福》的歌词及旋律。
2. 中国的传统节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歌曲《举杯祝福》的歌词及旋律。
2. 难点:歌曲中的音阶跳跃及节奏变化。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引出歌曲《举杯祝福》。
2. 新课教学:教师讲解歌曲的歌词及旋律,让学生跟唱,体会歌曲的美妙。
3. 歌曲分析:教师分析歌曲的结构,讲解歌曲中的音阶跳跃及节奏变化,让学生理解歌曲的特点。
4. 练习:教师带领学生练习歌曲,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举杯祝福》的重要性和美妙之处。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举杯祝福》。
2. 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并能说出歌曲《举杯祝福》所对应的节日。
3.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有所提高,音乐素养有所提升。
六、教学延伸:
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歌曲《举杯祝福》,并演唱给家人听。
2.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音乐活动,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我相信学生会对歌曲《举杯祝福》有更深入的了解,也会对中国传统节日有更深的认识。
同时,学生的音乐素养也会得到提高。
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全册教案(湖南湘艺版教学设计) 第—单元举杯祝福教学目标:1、能认真的聆听本单元中的三首歌曲,能轻声跟唱(唱歌祖国)(举杯祝福)两首歌曲,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含义,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通过学习,掌握肯定的音乐知识:弱起小节、进行曲以及二三段题结构形式。
教学重点:1、认真的观赏歌曲(唱歌祖国)并能哼唱,为下一节背唱该歌曲做好打算。
2、掌握二段体、三段体的结构形式。
教学难点:认真聆听歌曲,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以及演唱歌曲的情绪。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音像材料等等。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观赏歌曲(爱我中华)并播放中国风景建筑图片,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提起他们的兴趣。
并引出今天的课题举杯祝福!2、讲授新课A、(唱歌祖国)1〕初步观赏歌曲(唱歌祖国),讲解谱面上的音乐知识。
ab、常见节奏型:大附点、小附点、大切分、小切分、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二八等等〔回忆〕。
c、新的音乐符号:D.S.反复记号d、弱起小节: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叫做弱起小节〔或称为不完全小节〕。
2〕带问题观赏歌曲〔不同版本〕问题:a、歌曲表达了何种感情?表现了中国人民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自豪感,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唱歌和赞颂。
b、歌曲演唱情绪?坚决、有力、豪迈、雄壮、赞美。
3〕音乐体裁a、进行曲:源于军队中用来统一步伐、表现雄壮军威、鼓舞士气的队列音乐,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曲或器乐曲。
听起来雄壮有力而又有行进感。
常用2拍子和4拍子。
步伐节奏:强弱交替出现,速度为步行速度的节奏就是步伐节奏。
b、举例:我们比拟熟悉的进行曲类的作品。
〔并观赏其中的几首〕(义勇军进行曲)(运发动进行曲)(拉德茨基进行曲)(土耳其进行曲)(军队进行曲)以(运发动进行曲)为例,说明其行进感,是一种步伐节奏。
4〕曲式结构:带再现的三段曲体形式:A﹢B﹢A三段体的另一种形式:A+B+CB、(举杯祝福)1〕观赏歌曲,并讲解谱面上的音乐知识。
初中音乐湘文艺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演唱:举杯祝福》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
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指导学生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举杯祝福》。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体验合作方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和习俗的热爱。
2学情分析
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应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题材、形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
1.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民间音乐较有特点,学生凭借日常生活实践即可说出一二,所以我把这一课的引入方式设计为听音乐,师生总结。
2.基于学生对新疆音乐已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而且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很感兴趣,愿意参与音乐实践,加上学生中有学过新疆舞的,也有演奏过乐曲《新疆之春》的,因此我设计诸如这样的教学环节:学说一两句新疆问候语;学唱一两首新疆歌;学做一两个新疆舞典型动作;学打一两个新疆音乐典型节奏;学哼唱一两段新疆音乐主题等等。
3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乌兹别克族的民俗风情,学唱歌曲《举杯祝福》。
难点:歌曲长音时值、换气、声音的控制上。
为突破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课前的准备有:钢琴、多媒体,小黑板、乌孜别克族的资料。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举杯祝福教学设计篇一:《举杯祝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举杯祝福》2、学会用乌孜别克族民间音乐典型的节奏为歌曲伴奏,会唱第一乐段曲谱。
3、增加学生对少数民族风情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举杯祝福》。
2、歌曲附点及切分节奏的演唱。
三、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等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律动进教室教师带领学生随《掀起你的盖头来》律动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探索发现学习新知1、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音乐文化,同学们想一想,你听过或者学过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呢?(生答)你能唱两句吗?师:那你知道我们刚才进教室时听到的那首《掀起你的盖头来》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吗?师总结:对,这首歌曲是新疆维吾尔族的,新疆是由多民族汇集的歌舞之乡。
除了新疆维吾尔族,还有哈萨克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等很多民族。
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了解新疆的乌孜别克族吗?那就随老师的大屏幕一起走进乌孜别克族,领略那里的风土人情。
(播放乌孜别克族风土人情课件)2、赏乌孜别克族族风土人情师:我们领略了乌孜别克族的风土人情,他们的音乐文化也具有独特的魅力。
下面我们来听一首乌孜别克族的歌曲,听一听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让你想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呢?3、聆听歌曲谈感受师: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谁来说?你想到了怎样的场景呢?你觉得乌孜别克族的人们在干什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那你们说的到底对不对呢?让我们别听音乐边看歌词,找出正确的答案。
4、听歌曲感受情绪师:歌曲描绘了怎样的场景呢?(祝愿祖国繁荣富强,为祖国妈妈举杯祝福呢)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心情来学习这首歌曲呢?(生:激动、欢快等)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再次感受这种热闹的场景,同时听一听歌曲的伴奏中出现了哪种打击乐器的声音?5、聆听范唱听辨打击乐器1、加入三角铁师:你听到了哪种打击乐器的声音?(三角铁)老师也听到了三角铁的声音。
《举杯祝福》音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流畅富于弹性的声音大胆地演唱歌曲。
2.用肢体动作体验,感受音乐。
3.简单了解乌兹别克族的民族特点
4.把握好本节课的主要的节奏类型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学唱歌曲,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难点
用不同的表演方式来展示才艺
三、教学过程
(一)律动导入
全班起立,一边拍掌,一边演唱歌曲《青春舞曲》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跟着老师来学唱一首新疆的民歌《举杯祝福》(二)聆听感受
1.播放歌曲《举杯祝福》,听完之后说说这首歌曲表现的情绪?节奏有何特点?这首歌曲是哪个民族的?
情绪热情欢快地
节奏欢快
民族乌兹别克族
2.展示幻灯片,从民族简介,民族乐器,民族服饰,音乐舞蹈这
几个方面简单地认识一下乌兹别克族的民族特点。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找出活泼并具有舞蹈感的节奏
2.节奏练习
3.教师弹琴,同学们跟着琴声用la 来模唱旋律
4.教师教唱歌曲,学生跟着教师学唱
5.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用不同的方式为歌曲伴奏(拍掌,拍铃鼓等)
6.提问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想喝上一杯酒?生:回答。
请同学们认真的观察一下歌曲哪个词语是意为“一杯酒”的意思。
生:回答
四、创编歌曲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改编歌词。
最后全班同学把改编后的歌曲演唱一遍
五、编创与展示
1.为歌曲选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演
2.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圈,在教室边唱边舞结束本节音乐课
六、课堂小结。
举杯祝福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举杯祝福》并设计表演唱的形式。
2、学会新疆乌孜别克族等民间音乐典型的节奏。
3、能用肢体动作体验,并与歌曲结合进行创编和展示。
2重点难点
重点: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举杯祝福》。
难点:练习节奏小附点、小切分,并参与表演歌曲。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1、新疆维吾尔族的舞蹈图片。
2、一起复习《青春舞曲》。
3、显示课题《举杯祝福》。
活动2【活动】聆听感受
思考:歌曲是哪个民族?表达的情感?(以填空的形式完成)
《举杯祝福》是一首新疆(乌孜别克族)民歌。
乌孜别克族人们往往喜欢用他们特有的民族乐器演奏音乐,载歌载舞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活动3【讲授】走进新疆——乌孜别克族
1、介绍乌孜别克族的民族服装。
(图片)
2、乘着歌声的翅膀走进新疆的乌孜别克族!去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
(图片)
活动4【讲授】学唱歌曲
1、动动手,动动口。
(板书典型节奏)
活动一:师边念边打,生模仿。
活动二:全班分两组比赛。
2、节奏下加歌谱,歌词的学唱。
3、学唱歌曲。
活动5【活动】延伸与拓展
民族音乐特点。
活动一:了解并学习简单的新疆舞蹈动作。
活动二:歌曲编配动作并练习。
活动三:表演歌曲。
(为歌曲设计表演的形式并展示)活动6【作业】总结
1、歌曲的启迪。
2、总结,学生在歌声中走出教室。
举杯祝福音乐教案教案标题:举杯祝福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举杯祝福这一传统文化活动,并理解其在社交场合中的意义。
2. 学习并掌握与举杯祝福相关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1. 举杯祝福的文化背景和意义介绍。
2. 举杯祝福相关的音乐欣赏和分析。
3. 学习演奏与举杯祝福相关的乐器。
4. 学习演唱与举杯祝福相关的歌曲。
5. 进行举杯祝福音乐表演。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举杯祝福的文化背景和意义。
音乐欣赏与分析:2. 选择一些与举杯祝福相关的音乐作品,如《干杯》、《友谊地久天长》等,进行音乐欣赏。
3. 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理解音乐与举杯祝福的联系。
乐器学习:4. 介绍与举杯祝福相关的乐器,如吉他、钢琴等。
5. 学习基本的乐器演奏技巧,如弹奏和弦、演奏简单的旋律等。
歌曲学习:6. 选择一首与举杯祝福相关的歌曲,如《祝福》、《友谊地久天长》等。
7. 学习歌曲的歌词、曲调、节奏等,并进行集体或个人的演唱练习。
音乐表演:8. 将学习到的音乐技巧和歌曲进行整合,编排一段举杯祝福音乐表演。
9. 学生分组进行排练,并在班级或学校的活动中进行表演。
评估与反思:10. 对学生的音乐表演进行评估,包括技巧的掌握、表演的准确性和整体效果等。
11.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表演经验,分享感受和体会。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或故事等介绍举杯祝福的文化背景和意义的资源。
2. 与举杯祝福相关的音乐作品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3. 乐器学习的教材和乐器资源。
4. 与举杯祝福相关的歌曲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5. 表演排练和评估的场地和设备。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举杯祝福相关的音乐作品和文化资料。
2.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或校园的举杯祝福活动,进行现场音乐表演。
教学反思:1. 教案内容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学习需求。
2. 学生对举杯祝福音乐的兴趣和参与度如何。
举杯祝福【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举杯祝福》【教学目标】1、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举杯祝福》,并设计演唱的形式。
2、学会乌孜别克族民间音乐典型的节奏。
3、初步认识都它尔、弹布尔、手鼓等乌孜别克族民间乐器。
4、初步了解乌孜别克族的风俗人情。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课件、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谁能一口气说出五到十个自己知道的民族?(说不上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2、听辩(老师演唱几首少数民族歌曲,同学们听是哪个民族的?如:壮族的《唱山歌》;傣族的《快乐的泼水节》;藏族的《天路》;回族的《宁夏川》)二、新课1、播放歌曲《举杯祝福》,听听是哪个地区的?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老师介绍乌孜别克族。
(新疆是个多民族的地区,除了维吾尔族外,还有哈萨克族,俄罗斯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等。
这首歌曲就是乌孜别克族民歌。
以后看到这样的小帽我们就可以知道乌孜别克族了。
)3、欣赏乌孜别克族的服饰4、介绍新疆民歌的突出特点。
(切分音,下滑音)5、用打击乐器模仿切分音。
6、教师范唱歌曲。
(感受歌曲的情绪和切分音的特点)7、学习歌曲旋律。
8、学习歌词(理解“别比亚拉”:表示欢呼声,原意是一碗酒)9、完整演唱。
(强调结束句的拍子:“哎”唱四拍半)10、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歌曲处理1、介绍民族代表乐器。
(重点认识都它尔,弹布尔和手鼓)2、用打击乐器模仿节奏。
3、学习新疆舞蹈基本步伐。
(教师示范后,学生模仿)4、表演唱。
(请同学上台演唱,其他同学部分用打击乐器伴奏,部分伴舞)【小结】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到新疆去走了走,看了看,学习了新疆乌孜别克族的民歌,领略了乌孜别克族的舞蹈。
相信大家一定很喜欢乌孜别克族,请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亲自到乌孜别克族去转转,亲身体会他们发热情好客。
歌曲复习表演课----举杯祝福课型:复习、综合课授课时间:XX年10月27日上午第二节教具:钢琴音响录音设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学过的歌曲,让学生巩固对学过的歌曲相关知识的掌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通过歌表演活动,培养学生演唱技能。
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音乐的表达,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歌曲的音准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板书设计:复习表演课1、复习学过的歌曲(1)《举杯祝福》主题:歌曲《举杯祝福》是一首新疆乌孜别克族民歌,原名为《一杯酒》。
曲式结构为一段体,E羽调式。
全曲由四个方整的乐句组成,每个乐句四小节。
歌曲在节奏上活泼而欢快,具有舞蹈性;在旋律上,除个别地方作了五度大跳和三度小跳外,几乎全是级进,并大量地运用了同音反复,使整个歌曲既欢快热情,又优美流畅,充分表现了乌孜别克族人民对繁荣的祖国和美好生活的衷心祝福。
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设计学生活动教学反思一、组织教学集中学生注意力,进行音乐课堂礼式,了解学生出缺席情况二、直接导入复习课,介绍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三、授课过程(-)复习歌曲《举杯祝福》1、歌曲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音准和节奏等知识性错误纠正2、音乐符号认识连音线装饰音:前倚音歌曲表达的青少年怎样的思想感情?3、歌曲曲谱视唱注意:节奏音准纠正背常曲谱师生接龙4o学习节奏型XXXXX反复拍击为歌曲伴奏(二)跟伴奏复习1、教师播放歌曲伴奏录音。
2、依次进行复习。
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三)上台练习。
要求:上下场动作快而轻排练队形加表演(四)复习了一首曾经的流行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四、结语:本课主要复习了的歌曲《举杯祝福》,并且进行了演唱的实践,同学们的勇气十足,表现的非常勇敢,但说实话进步是有的,但离舞台的要求还是有点远,人生的大舞台上我们已经跨越了关键的一步,相信我们继续努力,取得成绩。
]教学后记:对学生的要求由易到难,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歌唱祖国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
2、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是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二段体及三段体歌曲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唱方法。
2、对歌曲情绪的处理。
3、个别节奏的掌握及演唱。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如果条件可以,配合国庆典礼的录像,爱国之让学生感受我国繁荣、人民团结、蒸蒸日上的新面貌,激起学生情。
二、寓教于乐1咱们班有会唱这首歌曲的吗?并且找几位同学分别演唱。
2、完整欣赏歌曲,找出几位同学所存在的问题。
3、学习歌曲。
A:老师示范演唱歌曲B:学生跟琴视唱歌曲C:完整演唱歌曲D:及时纠正(1)这首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型(板书),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节奏型在这首歌曲中艺术表现力的优劣,指导学生将附点音符后面的十六分音符向下一拍靠拢是很必要的。
(2)歌中一字多音的地方,学生常唱的软弱无力、缺乏感染力。
如:“祖国”、“家乡”、“人民”。
(3)歌曲中学生的节奏掌握如:“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
”三段都存在演唱第一个字时的八分休止符,每个字对准那一个音符一定要看清、听清、唱清。
(4)要正确掌握歌曲的速度(复习演唱,并练习歌曲中存在的容易出错的附点节奏和休止符节奏,为学习歌曲做铺垫。
进入情境这是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但同学们根据原来欣赏自己学习后避免不了存在很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虚心欣赏跟随老师认真学习。
认真纠正和练习容易唱错的地方附点节奏的掌握休止符节奏的掌握速度的掌握)E:听音乐完整练习演唱歌曲F:处理歌曲的感情第一乐段同时也是第三乐段:雄壮有力,而且平稳流畅,主题思想:歌唱祖国走向繁荣富强。
热情奔放、乐观自豪第二乐段:节奏舒展平稳,旋律优美流畅,因而形成一种浩浩荡荡、昂首挺胸、阔步前进的气势。
举杯祝福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举杯祝福》
【教学目标】
1、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举杯祝福》,并设计演唱的形式。
2、学会乌孜别克族民间音乐典型的节奏。
3、初步认识都它尔、弹布尔、手鼓等乌孜别克族民间乐器。
4、初步了解乌孜别克族的风俗人情。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课件、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谁能一口气说出五到十个自己知道的民族?(说不上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2、听辩(老师演唱几首少数民族歌曲,同学们听是哪个民族的?如:壮族的《唱山歌》;傣族的《快乐的泼水节》;藏族的《天路》;回族的《宁夏川》)
二、新课
1、播放歌曲《举杯祝福》,听听是哪个地区的?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老师介绍乌孜别克族。
(新疆是个多民族的地区,除了维吾尔族外,还有哈萨克族,俄罗斯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等。
这首歌曲就是乌孜别克族民歌。
以后看到这样的小帽
我们就可以知道乌孜别克族了。
)
3、欣赏乌孜别克族的服饰
4、介绍新疆民歌的突出特点。
(切分音,下滑音)
5、用打击乐器模仿切分音。
6、教师范唱歌曲。
(感受歌曲的情绪和切分音的特点)
7、学习歌曲旋律。
8、学习歌词(理解“别比亚拉”:表示欢呼声,原意是一碗酒)
9、完整演唱。
(强调结束句的拍子:“哎”唱四拍半)
10、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歌曲处理
1、介绍民族代表乐器。
(重点认识都它尔,弹布尔和手鼓)
2、用打击乐器模仿节奏。
3、学习新疆舞蹈基本步伐。
(教师示范后,学生模仿)
4、表演唱。
(请同学上台演唱,其他同学部分用打击乐器伴奏,部分伴舞)
【小结】
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到新疆去走了走,看了看,学习了新疆乌孜别克族的民歌,领略了乌孜别克族的舞蹈。
相信大家一定很喜欢乌孜别克族,请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亲自到乌孜别克族去转转,亲身体会他们发热情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