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宇宙探秘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第四节宇宙探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2.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
2、过程与方法致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进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我国载人航天成就在体现我国的综合实力及提升国际地位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教学重点:宇宙膨胀学说哈勃利用望远镜拍摄了仙女星云的照片,推算出仙女星云的距离为225万光年,远远超出银河系范围。
人类探索宇宙的辉煌历程。
(四)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回顾了人类了解宇宙的过程。
能不能谈谈你们的感受?当然,还有一些关于宇宙的知识,同学知道的或者不知道的,课堂上没来得及进行交流的,课后大家可以再继续探讨。
但20世纪初,美国威尔逊山天文台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口径的2.5米天文望远镜。
1923年10月6日,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利用这台望远镜拍摄了仙女星云的照片,推算出仙女星云的距离为225万光年,远远超出银河系范围。
随着仙女星系以及其他河外星系的发现,人们从恒星世界走入星系世界,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又大大地跨进了一步。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还在不断的完善着,在这其中起着及其重要作用是的观测工具的改进和更新,以及人类在宇航技术方面的努力,它们把人类了解的空间不断的向外延伸。
如我们熟知的在宇宙空间工作的哈勃望远镜,它不断的向地面传输空间照片,对人类了解浩瀚的宇宙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美国1969年,尼尔·阿姆斯特朗等三位航天员,乘坐“阿波罗11号”,第一次登上了月球。
1971年,前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宇宙空间站“礼炮号”,从地球以外的地方来认识宇宙,探索它的奥秘。
7.4宇宙探秘一、探索历程托勒玫-----地心说哥白尼-----日心说二、宇宙是个有层次的天体系统,有自己的过去和未来。
海复初中“15/20/10”集体备课导学案第七单元宇宙探秘第 1 课时总第个教案主备人:高春花审核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科学历程,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2、过程与方法:感受以文献资料为主的科学发展史的科学探究过程,培养积极探索宇宙和热爱科学的科学素养!3、情感与价值观:认识人类探索宇宙的艰难历程,体会我国载人航天成就在体现我国的综合科技实力及提升国际地位中的重要作用!【课前准备】《导学案》P15预习导学一、新课导入: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带着中国人的千年企盼,梦圆浩瀚太空。
中国人登月计划的实现指日可待!讨论:人类飞天梦想的实现和对宇宙奥秘的继续探索充分说明了什么?归纳:科学的认识宇宙、和平利用宇宙。
过渡:今天,我们沿着人类宇宙探密的历程,感受人类认识宇宙的艰难、成果和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二、新课程序:探究活动一:根据教材图7-17概貌了解和讨论我们的宇宙。
指导学生由近及远的认识宇宙,并简要介绍银河系、太阳系的有关知识。
探究活动二:组织学生讨论,从“古人看天”和从“地心说”到“日心说”说明了什么?练习巩固一:1、远古时代,人们根据自己的视觉感受,得出了“天圆地方”的宇宙形状。
为此,建立了托密勒的学说。
2、创立“日心说”,对宇宙有一个正确、深刻认识的科学家是()A、托密勒B、哥白尼C、牛顿D、布鲁偌探究活动三:恒星也在运动。
探究活动四:太空中有无数的星系。
讨论归纳: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由近及远的;2、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系统。
探究活动五:“量天尺”的单位有哪些?练习巩固二:牛郎织女两星相距12 l.y.,试计算牛郎织女两星相距多少AU?探究活动六:宇宙从何而来?组织学生充分..讨论:1、什么是多普勒效应?2、天文学家哈勃发现了什么?这一发现又说明了什么?3、宇宙科学家认定的宇宙起源理论是什么?如何科学的、全面的理解?练习巩固三:1、科学家通过探索,发现星系正在远离我们而去,科学家的依据是()A、测量到星系到地球的距离在变大B、观察到星系正在离开地球运动C、根据测到的星系光谱的波长在逐渐变大D、科学家们自己的理解和设想2、目前,大多数科学家对宇宙的起源和形成原因普遍认同是由于()A、宇宙急剧膨胀B、板块的分裂移动C、混合气体的凝聚D、一开始就具有的阅读:生活、物理、社会讨论:中国人实现了飞天梦,我们有哪些感想?我们又能够为祖国的航天科学做些什么?三、课堂小结:【当堂检测】《导学案》P24 1-8。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四、宇宙探秘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宇宙探秘》。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了解宇宙的组成,掌握宇宙中有哪些星体,以及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宇宙的组成,知道宇宙中有哪些星体。
2. 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宇宙的组成,宇宙中有哪些星体。
难点: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美丽的星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是什么?宇宙中有哪些星体?2. 课堂讲解:(1)讲解宇宙的组成:宇宙由物质、能量、暗物质和暗能量组成。
(2)讲解宇宙中的星体:星体包括恒星、行星、黑洞等。
(3)讲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从古代的天圆地方说到现代的航天技术,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3. 课堂互动:(1)提问:宇宙中有哪些星体?(2)提问: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是怎样的?4. 例题讲解:通过一些与宇宙相关的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与宇宙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完成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宇宙的组成:物质、能量、暗物质、暗能量宇宙中的星体:恒星、行星、黑洞等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天圆地方说→航天技术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宇宙的组成。
答案:宇宙由物质、能量、暗物质和暗能量组成。
2. 请列举宇宙中的几种星体。
答案:恒星、行星、黑洞等。
3. 请简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答案:从古代的天圆地方说到现代的航天技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美丽的星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奥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宇宙探秘
“鹊桥相会”。
你能从
转。
以后的许多科学家利用更先进的观测仪器,经过了
我们知道天体之间相距很遥远,用我们常用的长度单位来描述它们之间距离,显得人类最先了解的是与地球并称为“八大行星”的:水星、金星、火星、
天文学家伽里略亲自动手制作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第一艘载人航天试宙的过程。
能不能谈谈你们
2.1AU=1.496×10m 1 l.y=9.461×10m
.关于宇宙的起源,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并认为(
B.。
《7.4宇宙探秘》导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宇宙天体的结构2、知道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关系3、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简史导学过程:【情景导入】同学们称看一些图片:“东方红一号”、“神州十号发射”、“嫦娥奔月”、“鹊桥相会”。
你能从以上的每一张图片得到怎样的信息?“嫦娥奔月”、“鹊桥相会”等美丽的神话故事,是我们的祖先向往着浩瀚的星空,对于地球以外世界的想象。
“东方红一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神州五号”的发射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展开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从古代人类向往宇宙,到实现飞天梦,人类一直在探索着宇宙。
【合作探究】活动1、古代对宇宙的理解观察课本图7-21、7-22和7-23,了解古代我国和西方科学家对宇宙的理解。
我国古人对宇宙的理解:1.盖天说:“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2.浑天说:——汉•张衡“天之包地,如壳之裹黄”西方古代科学家对宇宙的理解:3. 托勒玫的地心说:4. 哥白尼的日心说:总结:人类对宇宙的理解是由到,托勒玫的“”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哥白尼的“”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回答:1、宇宙中的星体到底是怎样的呢?2、恒星是不是静止的?3、银河系是由什么组成的?4、散布在宇宙中的星系约有多少个?5、它们之间的距离远不远?总结:人们观察发现,绝大部分星的相对位置似乎不变。
我们称这些星为。
用精密的天文仪器观察它们实际也是的。
太阳是系中数千亿颗恒星中的一颗普通的。
与银河系紧靠的是星系,它距我们超过200万光年。
地球是太阳的,月亮是地球的。
【自主学习】1、光年l.y.: 1 l.y.= m2、天文单位AU:.1AU= m【自主学习】宇宙大爆炸阅读课本《宇宙从何而来》,了解大爆炸宇宙模型。
大爆炸宇宙模型:总结:宇宙是一个有系统。
当前绝大部分宇宙科学家都认定:宇宙是来源于“原始火球”——诞生于“”。
【自主评价】1、人类对宇宙的理解是由及的;哥白尼提出了;紧靠银河系的星系是。
7.4宇宙探秘导学目标:1.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2.通过对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的展示,培养执着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3.大致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进展,体会我国在载人航天、登月工程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对体现我国综合国力及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重要作用。
【课前阅读】一、人类探索宇宙的艰难历程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提出了大地是球形的证据。
公元前27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提出地球绕太阳运转的理论,却没有人相信。
在欧洲,基督教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
公元2世纪,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为代表)说,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和行星,都是围绕着地球转动的。
这种“地心说”正符合“上帝创世说”的需要,为它提供了“科学依据”。
《圣经》成了当时检验真理的标准,谁要是宣传和《圣经》不同的观点,谁就是“异端邪说”,谁就亵渎了“神灵”,谁就要受到宗教法庭的严厉制裁。
因此,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科学真理的传播被禁锢了。
到了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哥白尼完成了这部著作后,犹豫了36年才拿出出版。
书一出版,即遭到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激烈反对。
他们宣布太阳中心说是“异端邪说”,烧了哥白尼的书,残酷迫害传播哥白尼学说的人。
意大利思想家布鲁诺宣传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思想。
教会将布鲁诺送进监狱,罪名是反对《圣经》。
布鲁诺坚强不屈,最后却被送到火弄场上活活烧死。
真理的声音是元法烧毁的。
在布鲁诺死后9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出版了《新天文学》一书,第一次指出行星运动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太阳的位置在椭圆形的一个焦点上。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站在威尼斯的圣马尔谷教堂塔楼上,第一次用望远镜观测浩瀚的天空,发现了哥白尼假设的天文事实,有4个卫星在绕木星不停地转动。
伽利略也因此受到迫害。
德国科学家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英国科学家牛顿又进一步证明了行星围绕太阳运行是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宇宙的秘密。
20242025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第4节宇宙探秘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为目标,设计了这次幼儿园的科学活动——《宇宙探秘》。
一、设计意图本次活动的设计方式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探索式学习法,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讨论和动手操作,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索精神。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宇宙星空图片、地球仪、太阳系模型等。
2. 学具:彩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通过播放宇宙星空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宇宙的美丽景象,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向幼儿介绍宇宙的基本概念,让他们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3. 小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围绕宇宙的奥秘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4. 动手操作: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用彩纸、彩笔、剪刀和胶水等材料制作自己心中的宇宙作品,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 作品展示: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收获,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自信心。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活动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们在家中与家长一起观察星空,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教案:苏科版八下物理第七章第四节宇宙探秘一、教学内容1. 宇宙的组成:介绍宇宙由物质、能量、星系、星云等组成,以及宇宙的广阔无垠和神秘莫测。
2. 恒星的一生:讲解恒星的诞生、成长、衰老和死亡的过程,以及恒星死亡后可能形成的中子星、黑洞等。
3. 黑洞:介绍黑洞的定义、性质和黑洞的辐射现象。
4. 宇宙大爆炸理论:讲解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提出、证据以及其对宇宙起源和演化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宇宙的组成和恒星的一生,提高学生对宇宙的认识。
2. 掌握黑洞的定义和性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理解宇宙大爆炸理论,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黑洞的定义和性质,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证据和意义。
2. 教学重点:恒星的一生,宇宙的组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笔记本、课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1)介绍宇宙的组成,讲解恒星的一生,引导学生了解恒星的诞生、成长、衰老和死亡过程。
(2)讲解黑洞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黑洞的辐射现象。
(3)介绍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提出、证据以及其对宇宙起源和演化的影响。
3.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恒星的一生、黑洞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宇宙大爆炸理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 随堂练习:出示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宇宙的组成2. 恒星的一生3. 黑洞4. 宇宙大爆炸理论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恒星的一生。
2. 请解释黑洞的定义和性质。
3. 请阐述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证据和意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讲解过程中,通过讲解恒星的一生、黑洞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宇宙大爆炸理论,让学生了解了宇宙的组成和演化过程。
7.4 宇宙探秘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初步了解宇宙起源理论:地心说、日心说和大爆炸理论。
2.初步了解物质世界主要物体的大致尺度,知道常用的天文单位。
常性了解宇宙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未来.3.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4.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
5.大致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进展,体会我国载人航天成就在体现我国的综合科技实力及提升国际地位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更加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教学难点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教学用具课件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光谱“红移”说明宇宙至今仍在不断的膨胀中5.宇宙的终点(1)开放宇宙体系(2)平衡宇宙体系(3)闭合宇宙体系6.宇宙中的天体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黑洞、星际物质、人造天体7.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8.宇宙有多大?(1)光年:光年是计量天体间时空距离的单位,一般被用于衡量天体间的时空距离,其字面意思是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了一年时间的距离1l.y.=vt=3×108m/s×(365.25×24×60×60)s=9.4607×1015m (2)天文单位(英文:Astronomical Unit,简写AU)是长度的单位,约等于地球跟太阳的平均距离1AU= 1.496×1011m(3)介绍:将一枚硬币放在你的面前。
假设这枚小小的硬币就是我们的太阳,那么另一颗代表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的硬币就应当放在大约563公里之外(4)地球到织女星的距离大约是24.5l.y.地球到牛郎星的距离大约是16l.y.牛郎星到织女星的距离大约是12l.y.(5)谱线红移现象二.探索宇宙1.探索宇宙的工具发展(1)肉眼(2)望远镜(3)卫星(4)探测器2.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1)人造卫星(2)登月飞船(3)空间站在课前进行一些资料的搜集与准备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发现交流:银河系的有关知识,太阳系的有关知识等资料: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八年级物理下册7.4宇宙探秘教案学案新版苏科版7.4(宇宙探秘)学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宇宙天体的结构2.了解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关系3.了解人类探究宇宙的简史二、导学流程2022年7月22日,我国长江流域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如期而至,重庆、安徽、四川、浙江等地全都欣赏到了漂亮的日冕现象,在日全食的时间,整个全日带就像是黑夜,古时候人感到恐慌,认为太阳被天狗吃掉了,而现在我们为能遇到这样的时机感到幸运和无比的冲动,同学们,你们了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吗?关于宇宙的神秘,你了解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宇宙神秘吧!活动一:阅读课本P34-35页,了解历史上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1. “地心说〞是由_____________提出的,他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日心说〞是由_____________提出的,他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上网查阅相关视频资料,了解星空世界,学生交流汇报对宇宙天体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活动三: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充满艰辛和曲折的,哥白尼等人为坚持“真理〞不惜以生命为代价,随着牛顿的万有引力的创立以及望远镜的问世,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就更远更深了,同学们已经了解太阳有八大行星,那么你了解哪颗离太阳最近?哪颗离太阳最远吗?赶快上网查询资料吧!离太阳由远及近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活动四:我们了解太阳是恒星,行星是绕恒星运动的,那么恒星就真的不动吗?宇宙中的恒星只有太阳一个吗?宇宙中的星系约有多少个呢?分析:我们了解象太阳这样的恒星在银河系中有二千多亿颗,而象银河系这样的星系在宇宙中也有1千亿个,那么这些星系叫什么名字?又是什么样子呢?赶快查询资料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活动五:阅读课本P36页,了解长度单位之----光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1光年,1光年=_____________m活动六:阅读课本P36页,了解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家对依据谱线“红移〞现象提出了宇宙产生与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说.活动七:人类在持之以恒的探究着宇宙,从嫦娥奔月到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再到神州五号、六号、七号的游览太空,完成了中国人的飞天梦,不仅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也充分表达了我国人民智慧和胆识,同学们认识他们〔航天员〕吗?他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