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7章 第4节《宇宙探秘》学案1(新版)苏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4
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宇宙探秘》教学案例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这节课内容多数知识牵涉到的具体内容,超出了初中物理知识范围,教师以往采用的教学方式往往依靠单方面讲授和展示课件,而忽视了本节课内容对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学。
课本抓住两条线索:一条是从对宇宙整体理解上按照由近及远的次序,勾勒不同阶段人类所认识的宇宙大小;另一条线索是按时间的顺序展示了人类对宇宙结构演化等更深入的认识历程。
同时展现人类认识过程是与思维和科学仪器同步发展的过程。
(二)教学对象分析初二的学生好奇心强,对于宇宙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大多比较零碎。
为了让学生形成一种整体观,我采用“历史追溯法”,让学生“回到过去”设身处地的思考,以探究宇宙的发展历程为线索,鼓励学生上网查找宇宙的相关知识,在探索宇宙的不同阶段提出问题,引导同学去认识宇宙,感受人类在探索宇宙奥秘中经历的艰难曲折,以及在克服重重困难后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三)教学环境分析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我打破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光靠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的方式,采取多媒体环境下教学,充分借助多媒体和网络的作用,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一方面使知识内容呈现开放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自主进行知识建构。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阅读,知道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地心说、日心说和大爆炸理论,初步了解宇宙起源理论。
知道太阳系的组成。
2 初步了解物质世界主要物体的大致尺度,知道常用的天文单位。
常识性了解宇宙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未来。
过程与方法3 体会人类在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中的科学态度,重视观察和科学推理。
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 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知道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培养学生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
5 大致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进展,体会我国载人航天成就对我国的综合科技实力及提升国际地位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四、宇宙探秘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宇宙探秘》。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了解宇宙的组成,掌握宇宙中有哪些星体,以及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宇宙的组成,知道宇宙中有哪些星体。
2. 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宇宙的组成,宇宙中有哪些星体。
难点: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美丽的星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是什么?宇宙中有哪些星体?2. 课堂讲解:(1)讲解宇宙的组成:宇宙由物质、能量、暗物质和暗能量组成。
(2)讲解宇宙中的星体:星体包括恒星、行星、黑洞等。
(3)讲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从古代的天圆地方说到现代的航天技术,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3. 课堂互动:(1)提问:宇宙中有哪些星体?(2)提问: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是怎样的?4. 例题讲解:通过一些与宇宙相关的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与宇宙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完成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宇宙的组成:物质、能量、暗物质、暗能量宇宙中的星体:恒星、行星、黑洞等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天圆地方说→航天技术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宇宙的组成。
答案:宇宙由物质、能量、暗物质和暗能量组成。
2. 请列举宇宙中的几种星体。
答案:恒星、行星、黑洞等。
3. 请简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答案:从古代的天圆地方说到现代的航天技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美丽的星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奥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物理下册 7.4 宇宙探秘学案苏科版7、4、宇宙探秘【课前预习】1、科学家把称为分子,分子直径数量级为 m。
2、物质是由大量组成的,分子间有。
3、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4、分子动理论内容:【课堂重点】〖学习过程〗探究活动一:组织学生讨论,从“古人看天”和从“地心说”到“日心说”说明了什么?探究活动二:恒星也在运动。
探究活动三:太空中有无数的星系。
讨论归纳: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由近及远的;2、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系统。
探究活动四:1、宇宙从何而来?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宇宙科学家认定的宇宙起源理论是什么?如何科学的、全面的理解?2、“量天尺”的单位是什么?〖要点归纳〗1、哥白尼“日心说”;2、宇宙起源。
〖当堂反馈〗1、远古时代,人们根据自己的视觉感受,得出了“天圆地方”的宇宙形状。
为此,建立了托密玫的学说。
2、创立“日心说”,对宇宙有一个正确、深刻认识的科学家是()A、托密玫B、哥白尼C、牛顿D、布鲁偌【课后巩固】1、宇宙是一个的天体结构系统。
2、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由及的。
3、关于宇宙的起源,宇宙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约年的一次。
4、科学家通过探索,发现星系正在远离我们而去,科学家的依据是()A、测量到星系到地球的距离在变大B、观察到星系正在离开地球运动C、根据测到的星系光谱的波长在逐渐变大D、科学家们自己的理解和设想5、目前,大多数科学家对宇宙的起源和形成原因普遍认同是由于()A、宇宙急剧膨胀B、板块的分裂移动C、混合气体的凝聚D、一开始就具有的教学反思:。
7.4 《宇宙探秘》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初步了解物质世界主要物体的大致尺度,知道常用的天文单位.2.过程与方法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大致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进展,体会我国载人航天成就在体现我国的综合实力及提升国际地位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二、教学重难点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三、教学资源多媒体四、教学设计自主空间一、引入图片:“嫦娥奔月”、东方红一号、神州五号发射.你能从以上的图片得到怎样的信息?从古代人类向往宇宙,到实现飞天梦,人类一直在探索着宇宙.对于地球上的万物,我们的古人认为是由“盘古开天”形成的,天圆地方;后来随着农业作物的生产,地域间进行贸易,交通发展起来,人们逐步发现地球是圆的;天文学的发展,在观测天体的运动规律基础上,对地球的了解越来越多……二、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地心说(托勒密)托勒密发表了他的13卷巨著《天文学大成》,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确立了地心说.地为球形,且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其他天体都绕着地球转动—地心说这一学说从表面上解释了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的现象日心说(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长期的观测、研究,1543年,在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中系统地提出了日心说.太阳居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沿着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他对星空,尤其是对行星的运动状况做了将近40年的观测计算,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说.意大利学者布鲁诺进一步认为,太阳只是无数恒星中的一颗,仅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这一认识使哥白尼日心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三、量天尺的单位我们知道天体之间相距很遥远,用我们常用的长度单位来描述它们之间距离,显得不够用了.在天文学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天文单位( AU )——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 1 AU = 1.496×1011m光年(l.y.)——光在真空中一年所经过的路程; 1 l.y. = 9.461×1015m 光年约是天文单位的1014倍.四、人类探索宇宙的辉煌历程.美国1969年,尼尔·阿姆斯特朗等三位航天员,乘坐“阿波罗11号”,第一次登上了月球.1971年,前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宇宙空间站“礼炮号”,从地球以外的地方来认识宇宙,探索它的奥秘.我国人们努力的探索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75年11月26日,发射“返回型遥感卫星1号”,并于三天后回收成功;1981年9月20日,成功地实现了“一箭多星”得发射;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1999年11月20日,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在太空中绕地球14圈后,安全返回.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在太空遨游115.5小时,。
教案:苏科版八下物理第七章第四节宇宙探秘一、教学内容1. 宇宙的组成:介绍宇宙由物质、能量、星系、星云等组成,以及宇宙的广阔无垠和神秘莫测。
2. 恒星的一生:讲解恒星的诞生、成长、衰老和死亡的过程,以及恒星死亡后可能形成的中子星、黑洞等。
3. 黑洞:介绍黑洞的定义、性质和黑洞的辐射现象。
4. 宇宙大爆炸理论:讲解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提出、证据以及其对宇宙起源和演化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宇宙的组成和恒星的一生,提高学生对宇宙的认识。
2. 掌握黑洞的定义和性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理解宇宙大爆炸理论,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黑洞的定义和性质,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证据和意义。
2. 教学重点:恒星的一生,宇宙的组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笔记本、课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1)介绍宇宙的组成,讲解恒星的一生,引导学生了解恒星的诞生、成长、衰老和死亡过程。
(2)讲解黑洞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黑洞的辐射现象。
(3)介绍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提出、证据以及其对宇宙起源和演化的影响。
3.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恒星的一生、黑洞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宇宙大爆炸理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 随堂练习:出示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宇宙的组成2. 恒星的一生3. 黑洞4. 宇宙大爆炸理论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恒星的一生。
2. 请解释黑洞的定义和性质。
3. 请阐述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证据和意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讲解过程中,通过讲解恒星的一生、黑洞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宇宙大爆炸理论,让学生了解了宇宙的组成和演化过程。
宇宙探秘
点
鹊桥相会”
人类认识宇宙是怎样的过程?
了解古代我国和西方科学家对宇宙的
1 300余年。
认为银河系就是整个宇宙,现在我们知道在银河系外还有很多星
宇宙起源于一个原始火球,在原始火球里,
得无法想像,这种状态极不稳定,最终,原始火球发生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
宇宙的爆
2003
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发射成功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
刘伯明和景海鹏乘坐“神舟七号”飞船,
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升空,。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第4节《宇宙探秘》
学案1(新版)苏科版
四、宇宙探秘一、学习目标:①了解宇宙天体的结构②知道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关系③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简史二、导学流程:xx年7月22日,我国长江流域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如期而至,重庆、安徽、四川、浙江等地全都观赏到了美丽的日冕现象,在日全食的时间,整个全日带就像是黑夜,古时候人感到恐慌,认为太阳被天狗吃掉了,而现在我们为能遇到这样的机会感到幸运和无比的激动,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吗?关于宇宙的奥秘,你知道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宇宙奥秘吧!活动一:阅读课本P34-35页,了解历史上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
1、“地心说”是由_____________提出的,他的观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心说”是由_____________提出的,他的观点是:
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上网查阅相关视频资料,了解星空世界,学生交流汇报
对宇宙天体的认识: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活动三: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充满艰辛和曲折的,哥白尼等人为坚持“真理”不惜以生命为代价,随着牛顿的万有引力的创立以及望远镜的问世,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就更远更深了,同学们已经知道太阳
有八大行星,那么你知道哪颗离太阳最近?哪颗离太阳最远吗?赶快上网查询资料吧!离太阳由远及近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活动四:我们知道太阳是恒星,行星是绕恒星运动的,那么恒星就真的不动吗?宇宙中的恒星只有太阳一个吗?宇宙中的星系约有多少个呢?分析:我们知道象太阳这样的恒星在银河系中有二千多亿颗,而象银河系这样的星系在宇宙中也有1千亿个,那么这些星系叫什么名字?又是什么样子呢?赶快查询资料吧!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五:阅读课本P36页,了解长度单位之----光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1光年,1光年=_____________m活动六:阅读课本P37页,了解宇宙是如何形成的。
科学家根据谱线“ ”现象提出了宇宙产生于一次
________________学说。
活动七:人类在持之以恒的探索着宇宙,从嫦娥奔月到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再到神州五号、六号、七号的遨游太空,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不仅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也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智慧和胆识,同学们认识他们(航天员)吗?他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各星球中,属于卫星的是( )、
A、地球
B、月球
C、水星
D、太阳
2、浩瀚的宇宙非常巨大而遥远,人们在研究宇宙时常用“光年”作为距离的单位,1光年等于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那么,1光年约等于( )、
A、9、41015m
B、9、41012m
B、151015m
D、3、151012m
3、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并认为( )、
A、目前宇宙仍在不断地膨胀
B、目前宇宙膨胀已结束且开始收缩
C、目前宇宙已处于既不膨胀也不收缩的稳定状态
D、宇宙膨胀早已结束,目前处于静态
4、浩瀚的宇宙由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星系团……组成,按尺寸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银河系、星系团、太阳系、地月系
B、星系团、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C、星系团、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
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星系团
二、填空题:
5、宇宙间是分广阔的,单是地球所在的银河系的尺度就有10万光年,已知宇宙中有10万个银河系,宇宙的尺度至少有光年。
6、关于宁宙起源,人们较为支持的是理论,原始火球在不断膨胀的过程中逐渐冷却下来,形成今天还在膨胀着的宇宙。
三、简答题:
7、你学过本章之后接触到一系列的名词:水滴、月亮、太阳、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夸克、分子、质子、原子、请你将它们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好。
8、如图所示分别为太阳系和原子结构的模型,请你指出两者之间的相似点或不同点。
(只需列举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