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第四节 宇宙探秘 同步测试
- 格式:docx
- 大小:40.97 KB
- 文档页数:9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7.4宇宙探秘【知识梳理】一、从“地心说”到“日心说”1.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提出了以地球为宇宙中心的地心说,他认为天上的日月星辰都绕着人类所居住的地球旋转。
2.十六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创世之作《天体运行论》,创立了日心学说。
3.牛顿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使人们第一次用统一的理论来认识神秘的天体运动。
二、星空世界1.星空中相对位置似乎是不变的星星被称为恒星。
2.地球等大小行星、彗星等绕太阳运行,构成太阳系。
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轨道半径从小到大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其中,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称为类地行星;木星和土星称为巨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称为远日行星。
3.千亿计像太阳这样的恒星(系)、弥漫物质构成银河系。
4.一千亿个类似于银河系、仙女星系的星系构成了宇宙。
5.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6.星体间距离的丈量(1)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称为一个天文单位。
1个天文单位=1.496×1011m(2)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称为1光年(l.y.)。
1l.y.=9.461×1015m三、宇宙的来历1.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2.20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宇宙在膨胀。
【易错点】1.恒星不是绝对不动,只是和其他天体的相对位置近似保持不变。
2.光年、天文单位属于长度单位。
但光年也可以间接体现光传播的时间。
如甲乙两个恒星相距约1光年,可知光从甲恒星传播到乙恒星的时间约为1年左右。
【规律总结】1.宇宙中物体尺度大小:宇宙>星系>恒星系>星球>国家>城市>建筑物>生命体>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统称核子)>夸克>电子2.原子的结构和太阳系的异同点:(1)相同点:①都是质量较小的物体围绕质量很大的中心物质旋转。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四宇宙探秘寒假预习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B. 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C. 地球绕太阳运动,说明太阳是宇宙的中心D. 质子、原子、电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2.若把原子、原子核、电子看成球体,按尺度从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A. 原子原子核电子B. 电子原子核原子C. 原子核原子电子D. 原子电子原子核3.关于小粒子和大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 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 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排斥力C.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没有空隙D. 用鼻子嗅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表明分子在运动4.关于小粒子和大宇宙,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恒星是绝对不动的B. 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C. 电子、原子、新冠病毒是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列的D. 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5.物理学拓展了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宏观宇宙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见的物质都是由几个分子组成的B. 冬天大雪纷飞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C. 宇宙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D. 汤姆生发现了质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核是可分的6.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空间尺度的数量级,从小到大排列的是()A. 原子核、夸克、原子、分子、地球、太阳系、银河系B. 夸克、原子核、原子、分子、地球、太阳系、银河系C. 原子核、夸克、分子、原子、地球、银河系、太阳系D. 夸克、原子核、分子、原子、地球、银河系、太阳系7.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
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其命名为2019−nCoV,把它和电子、原子核、分子等粒子一起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以下排列正确的是()A. 新型冠状病毒分子原子核电子B. 分子新型冠状病毒原子核电子C. 分子原子核新型冠状病毒电子D. 新型冠状病毒分子电子原子核8.“夸父计划”是我国的一个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又称为“空间风暴、极光和空间天气”探测计划,由于2012年将是太阳活动高峰年,2012年至2014年太阳活动将会很强烈,因此“夸父计划”三颗卫星计划在这个时间内发射.下列有关太阳及太阳活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太阳大气从内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B. 太阳活动将诱发台风和火山爆发C. 太阳活动时两极及高纬度地区可能出现极光D. 太阳活动将可能使无线电短波通信短暂中断9.下列粒子中,空间尺度最小的是()A. 夸克B. 分子C. 质子D. 原子核10.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第4节宇宙探秘同步练习3 (新版)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第4节宇宙探秘同步练习3 (新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第4节宇宙探秘同步练习3 (新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四节宇宙探秘一、选择题1.科学家通过探索,发现星系正在远离我们而去,科学家的依据是() A.观测到星系正在向离开地球的方向运动B.测量到星系到地球的距离变大C.观测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即谱线红移D.科学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设想2.下列有关宇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宇宙是由许许多多个星系组成的C.宇宙中各个物体都是静止的D.宇宙中像地球一样的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像太阳一样的天体不是由物质组成的3.发动天文学领域革命,创立“日心说"理论的科学家是 ( )A.托勒密 B.哥白尼 C.哈勃 D.多普勒4.“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并认为()A.目前宇宙仍在不断地膨胀B.目前宇宙膨胀已结束并开始收缩C.目前宇宙已处于既不膨胀也不收缩的稳定状态D.宇宙膨胀早已结束,目前处于静态5.下列各星球中,属于卫星的是( )A.地球 B.月球 C.水星 D.太阳6.小明在学习了“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雪花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宇宙的中心C.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D.电子的尺度比原子的尺度大7.下面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地球是由物质组成的 B.分子是微观世界中的最小微粒C.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D.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中8.2004年6月8日下午13时左右,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可以看到“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如图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在 ( )A.甲 B.乙 C.丙 D.丁9.下列关于宇宙“黑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黑洞”是密度旋大的天体B.“黑洞”是宇宙中黑色的空间C.其他星体对“黑洞”没有引力D.以上说法都不对10.以下关于“黑洞”、“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黑洞的引力极强,除光以外任何物质都不能从该处逃逸B.“黑洞"是恒星在衰亡过程中发生爆炸后留下的密度极大的天体C.扫地时.扬起的尘埃就是分子D.雾天,我们看到空气中的水雾就是一个个水分子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B.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C.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太阳的一颗行星D.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星系在逐渐靠近我们12.关于宇宙产生的看法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宇宙没有起源,天然而形成的B.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C.宇宙肯定是恒星的湮灭造成的D.宇宙产生于气候的变化13.织女星离地球的距离约为24.5 1.y.,我们在地球上所看到的织女星的星光是织女星( )A.现在所发的光 B.约24.5h前所发的光C.约24.5d前所发的光 D.约24.5y前所发的光14.关于宇宙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银河系的中心是宇宙的中心 D.宇宙找不到中心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排斥力B.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C.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中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所以平常物体不带电二、填空题16.太阳是________系的一颗________星,地球是________的一颗________星,月球是_______的一颗_________星.17.1846年,科学家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预测出_________星外还存在着一颗未知的行星.不久科学家在预测的轨道上发现了这颗行星,并将其命名为_________.18.20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________,在物理学中叫做_________效应.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19.浩繁的星空,天体之间相距遥远,例如,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个天文单位(AU),1AU=1.496×1011m,若不考虑地球大气层等因素对太阳光传播过程的影响,那么,太阳光可以看成是沿__________方向传播到地球的,你每天接收到的太阳光大约是_______s前从太阳上发出的.20.八大行星中,最大的是_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卫星最多,我们的地球有__________颗自然(非人造)卫星,它就是________.21.已知光的速度是每秒行走300000km,经历一年时间光行走_________km,已知光从银河系的一边射出,当光到达对边时所经历的时间是70000年,则银河系的范围是________km.22.地球绕太阳的半径约为1.496×1011m,则地球绕太阳转动的速度是__________m/s.数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23.牛顿在宇宙科学上的贡献是________.月亮绕地球旋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人能站立在地球上不飞出地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在庞大的太阳系家族中,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八大行星以及数以万计的小行星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它们沿着自己的轨道万古不息地绕太阳运转着.同时,太阳又慷慨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温暖着太阳系中的每一个成员,促使它们不停地发展和演变,请你查找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国际天文联合会2006年8月24日通过的新的行星定义,太阳系有几大行星?名称分别是什么?(2)太阳与地球相距多少千米?太阳光传到地球需要多长时间?参考答案1.C 2.B 3.B 4.A 5.B 6.C 7.B 8.D 9.A 10.B11.A 12.B 13.D 14.D 15.B16.银河恒太阳系行地球卫17.天王海王星18.谱线“红移”多普勒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19.直线 498.67(填495—500均可,结果小数位数不限)20.木星水星土星 1 月球21.9.46×1012 6.62×101722.2.98×104 2×3.14×1.496×1011m/365×24×3600s23.万有引力正确解释了为什么行星绕太阳转而不脱离太阳月亮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人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24.(1)八大行星,名称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1.496×108km 500s。
7.3探索更小的微粒——7.4宇宙探秘姓名:_____________ 日期:____月____日等第:________()1、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的观点始于汤姆孙发现了A. 电子B. 质子C. 中子D. 分子()2、在近代原子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有下列观点:①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原子都是实心球体; ③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
1911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原子,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绝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如图所示。
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否定上述观点中的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3、如图所示是电子显微镜下的一些金原子。
下列有关金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这些金原子是保持静止不动的B. 人们可以用光学显微镜发现金原子有进一步的结构C. 金原子之间有间隙,说明金原子间只有斥力D. 从其排列方式上可以推断,金原子间有很大的作用力()4、如图所示,关于氢原子的模型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5、微观粒子与宇宙天体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很相似B. 宇宙天体、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运动C. 天体之间、分子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D. 宇宙天体、分子的运动都没有规律()6、土星的第六颗卫星简称“土卫六”,它的表面覆盖了厚厚的大气层,地表有山脉、湖泊、河流,被认为是与地球最为相似的星球.“土卫六”离地球最近时,距离地球约为1.3×1012m,假如小雨此时站在“土卫六”上,能用望远镜看到地球上的景象,他看到的是A. 地球上106个小时前的景象B. 地球上1个多小时前的景象C. 地球上现在的景象D. 地球上1个多小时后的景象()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摩擦起电没有创造电荷而是原子核的转移B. 原子是由质子和核外电子组成的C. 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D. 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星系在逐渐远离我们()8、关于宇宙起源,根据大多数宇宙科学家的认定,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亿年的一次大爆炸 ②大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③大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④宇宙温度下降至一定程度,逐步形成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及恒星、行星等。
7.4“宇宙探秘”质量检测练习题一、单选题1.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科学家们用一系列高能物理实验证实了大量微小粒子的存在.下列微粒按空间尺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A. 原子、原子核、夸克、质子B. 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C. 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D. 质子、夸克、原子核、原子2.中国科技馆有一个“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演示仪”,如图甲所示.年,卢瑟福和了的助手利用高速的粒子轰击金箔,穿过金箔的粒子在荧光屏上呈现出亮点.年,卢瑟福根据大量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乙中所示的四种模型中与卢瑟福的原子模型最为相似的是()A. B. C. D.3.下列各物体的尺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地球太阳银河系B. 银河系太阳地球C. 银河系地球太阳D. 太阳银河系地球4.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在电子、质子和中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C.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宇宙的中心D.固体的分子间只存在吸引力,所以凝聚在一起,有固定的外形和体积5.在物理学中,“匀变速”意味着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假设一个物体只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作用,则关于该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C. 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D. 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6.水这种物质有三种状态,当它具有一定形状时的名称是()A. 江河中的水B. 水蒸气C. 海中的咸水D. 冰块7.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科学发现是( )A. 用肉眼观察到的星座图B. 星系谱线红移现象C. 哥白尼太阳中心学说D. 托勒玫地球中心说8.地球的卫星是()A. 太阳B. 火星C. 水星D. 月球9.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A.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B. 液体难以被压缩是因为液体分子间只有斥力C. 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D. 摩擦起电其实是产生了新的电荷10.如果把分子看成是球形的话,那么一般分子直径大约是()A. 几个埃B. 几个微米C. 几个毫米D. 几个厘米11.小宇在学习了“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 PM2.5引发雾霾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 如图,教材中用类比的物理思想方法说明宇宙在不断膨胀C.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D. 分子间吸引力和排斥力不能同时存在12.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B. 雾霾是由于固体分子不停运动形成的C. 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D. 炭笔画出的连续的线放大后不连续,说明分子间有空隙13.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 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固体分子间空隙较小,分子间作用力较大B.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C. 物理学家汤姆孙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指出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非常相似D. 宇宙天体、分子的运动都是没有规律的14.根据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微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同一物体在固态时,比在液态和气态时所含的分子数目多B. 玻璃容器不会渗水说明固体分子一个挨一个排列,毫无间隙C. 液态蜡在凝固时,凹陷下去,说明液态蜡分子的间距比固态小D. 固态物质的分子比较固定地在原位置轻微振动,液态物质分子运动较剧烈,没有固定位置,气体物质的分子可以随意移动15.“双星伴月”天文现象中的月球属于()A. 恒星B. 行星C. 卫星D. 彗星二、填空题16.天文学家________ (选填“托勒密”或“哥白尼”或“哈勃”)提出了日心说;利用仪器观察星系发出的光,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此现象说明宇宙在________.17.要使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它发射的时候的速度必须等于或大于________km/s,并且小于________km/s;要使卫星脱离地球引力不再绕地球运行,从而在太阳系中飞行,须使它的发射速度等于或大于________km/s;要使它飞到太阳系以外的地方去,它的发射速度必须等于或大于________km/s.(填速度的具体值)18.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19.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其中太阳是一颗________,(选填“恒星”、“行星”或“卫星”);如图所示,我们在一只气球上画一些小圆点,充气使气球不断膨胀,观察此过程中各个小圆点之间的距离变化,来模拟________。
7.4 宇宙探秘1.在太阳系中,太阳是A.彗星B.卫星C.行星D.恒星2.“玉兔号”月球车成功着陆月球,表明我国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下列对月球的描述错误的是A.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大B.月球表面有环形山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和水D.月球体积比地球大3.关于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和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不可再分B.对分子运动的研究只能借助光学显微镜C.伽利略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进行了大量天文观测,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D.构成宇宙的星系有的是运动的,有的是静止的4.下图中的大圆、中圆、小圆分别表示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层次关系的是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
把它和电子、原子核、分子等粒子一起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以下排列正确的是A. PM2.5、分子、原子核、电子B.分子、PM2.5、原子核、电子C.分子、原子核、PM2.5、电子D.分子、原子核、电子、PM2.56.如图所示,人类探秘宇宙,通过肉眼观察获得的研究成果是()7.下列粒子中,空间尺度最小的是()A.夸克B.分子C.质子D.原子核8.关于粒子和宇宙,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仅存在吸引力,不存在排斥力B.在质子、电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C.根据银河系的直径大约为8万光年,可知光年是时间单位D.科学家在研究物质内部结构时,常应用建立“模型”的方法9.小明经常进行错题整理,在他的错题本中有部分是这样整理的:①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是异种电荷互相吸引;②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大小无关;③1千克的铁比1千克的木头重;④谱线“红移”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⑤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产生了电荷;⑥用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其硬度大;⑦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带负电的原子核和带正电的电子组成.请你来帮他检查一下,以上的结论中归纳有错误的是()A. ①②④⑦B. ①③⑤⑦C. ①③⑥⑦D. ①②③⑤⑦10.关于宇宙和粒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天体之间和分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力B.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相似C.人类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探索将不断深入D.用光年表示宇宙时间,用纳米量度分子大小11.1911年,物理学家用巧妙的实验方法收集到原子内部的信息,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20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低频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我们而去.(填“接近”或“远离”)12.位于贵州省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被誉为“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
7.4宇宙探秘一、填空1.古代的人们主要是利用来观察星空,绘制星图。
在观察了太阳、月球、行星等天体的位置变化的基础上,人们总结了日月运动的许多规律,建立了的学说。
2.16世纪后,等发动了天文学领域的一场革命,创立了“日心说”,牛顿创立了理论,科学家借助望远镜系统对宇宙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3.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除地球外还有、、、、、、、。
4.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系中的普通的一员,而太阳又是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
5.银河系主要是由和集合而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太阳只是银河系中数以千亿计星体中的一颗普通的。
6、我国的宇航员________第一个走向太空。
二、选择7.1光年最接近于 ( )A.9.461×108m B.9.461×1010m C.9.461×1012m D.9.461×1015m8.关于宇宙大爆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宇宙起源于一个比较稳定的“原始火球”B.“原始火球”的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C.“原始火球”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升高D.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密度无限大,但温度不是很高9.人们规定1个天文单位是 ( )A.地球到月球之间的平均距离B.地球到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C.太阳到月球之间的平均距离D.地球到月球之间距离与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之和10.科学家们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 )A.星系在离我们而去 B.星系在向我们靠近C.星系保持不动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11.关于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顺序关系,可能发生日食的是 ( ) A.太阳、月球、地球 B.太阳、地球、月球C.地球、太阳、月球 D.以上都可以12.晴朗的夜空,天上高悬的月亮,从人们对天体的分类上说月亮属于 ( ) A.恒星类 B.星系类 C.卫星类 D.行星类13.织女星离地球的距离约24.51.y.,我们在地球上所看到的织女星的星光是织女星( ) A.现在所发的光B.约24.5h前发的光C.约24.5d前所发的光D.约24.5y前所发的光14.关于宇宙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银河系的中心是宇宙的中心D.宇宙找不到中心15.关于宇宙起源,根据大多数宇宙科学家的认定,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①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2)大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3)大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④宇宙温度下降至一定程度,逐步形成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及恒星、行星等,正确的排序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三、计算16、太阳为我们地球提供着巨大的能量,说出太阳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八年级物理(下)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第四节宇宙探秘一、选择题1.科学家通过探索,发现星系正在远离我们而去,科学家的依据是( ) A.观测到星系正在向离开地球的方向运动B.测量到星系到地球的距离变大C.观测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即谱线红移D.科学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设想2.下列有关宇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宇宙是由许许多多个星系组成的C.宇宙中各个物体都是静止的D.宇宙中像地球一样的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像太阳一样的天体不是由物质组成的3.发动天文学领域革命,创立“日心说”理论的科学家是( ) A.托勒密B.哥白尼C.哈勃D.多普勒4.“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并认为( )A.目前宇宙仍在不断地膨胀B.目前宇宙膨胀已结束并开始收缩C.目前宇宙已处于既不膨胀也不收缩的稳定状态D.宇宙膨胀早已结束,目前处于静态5.下列各星球中,属于卫星的是( ) A.地球B.月球C.水星D.太阳6.小明在学习了“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雪花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宇宙的中心C.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D.电子的尺度比原子的尺度大7.下面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地球是由物质组成的B.分子是微观世界中的最小微粒C.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D.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中8.2004年6月8日下午13时左右,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可以看到“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如图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在( )A.甲B.乙C.丙D.丁9.下列关于宇宙“黑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黑洞”是密度旋大的天体B.“黑洞”是宇宙中黑色的空间C.其他星体对“黑洞”没有引力D.以上说法都不对10.以下关于“黑洞”、“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黑洞的引力极强,除光以外任何物质都不能从该处逃逸B.“黑洞”是恒星在衰亡过程中发生爆炸后留下的密度极大的天体C.扫地时.扬起的尘埃就是分子D.雾天,我们看到空气中的水雾就是一个个水分子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B.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C.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太阳的一颗行星D.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星系在逐渐靠近我们12.关于宇宙产生的看法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宇宙没有起源,天然而形成的B.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C.宇宙肯定是恒星的湮灭造成的D.宇宙产生于气候的变化13.织女星离地球的距离约为24.5 1.y.,我们在地球上所看到的织女星的星光是织女星( )A.现在所发的光B.约24.5h前所发的光C.约24.5d前所发的光D.约24.5y前所发的光14.关于宇宙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银河系的中心是宇宙的中心D.宇宙找不到中心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排斥力B.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C.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中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所以平常物体不带电二、填空题16.太阳是________系的一颗________星,地球是________的一颗________星,月球是_______的一颗_________星.17.1846年,科学家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预测出_________星外还存在着一颗未知的行星.不久科学家在预测的轨道上发现了这颗行星,并将其命名为_________.18.20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________,在物理学中叫做_________效应.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19.浩繁的星空,天体之间相距遥远,例如,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个天文单位(AU),1AU=1.496×1011m,若不考虑地球大气层等因素对太阳光传播过程的影响,那么,太阳光可以看成是沿__________方向传播到地球的,你每天接收到的太阳光大约是_______s前从太阳上发出的.20.八大行星中,最大的是_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卫星最多,我们的地球有__________颗自然(非人造)卫星,它就是________.21.已知光的速度是每秒行走300000km,经历一年时间光行走_________km,已知光从银河系的一边射出,当光到达对边时所经历的时间是70000年,则银河系的范围是________km.22.地球绕太阳的半径约为1.496×1011m,则地球绕太阳转动的速度是__________m/s.数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23.牛顿在宇宙科学上的贡献是________.月亮绕地球旋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人能站立在地球上不飞出地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在庞大的太阳系家族中,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八大行星以及数以万计的小行星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它们沿着自己的轨道万古不息地绕太阳运转着.同时,太阳又慷慨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温暖着太阳系中的每一个成员,促使它们不停地发展和演变,请你查找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国际天文联合会2006年8月24日通过的新的行星定义,太阳系有几大行星?名称分别是什么?(2)太阳与地球相距多少千米?太阳光传到地球需要多长时间?参考答案1.C 2.B 3.B 4.A 5.B 6.C 7.B 8.D 9.A 10.B11.A 12.B 13.D 14.D 15.B16.银河恒太阳系行地球卫17.天王海王星18.谱线“红移”多普勒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19.直线498.67(填495—500均可,结果小数位数不限)20.木星水星土星 1 月球21.9.46×10126.62×101722.2.98×1042×3.14×1.496×1011m/365×24×3600s23.万有引力正确解释了为什么行星绕太阳转而不脱离太阳月亮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人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24.(1)八大行星,名称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1.496×108km 500s。
第七章四、宇宙探秘一、选择题1.如图1所示,能正确反映太阳系、银河系、宇宙三者之间大小关系的是( )图12.描述宇宙天体间的距离,最常用的单位是( )A. 年B.光年C.纳米D.千米3.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宇宙是无边的、膨胀的C.地球是太阳系的行星之一D.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组成的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宇宙的探索在不断深入.以下所述的航天器或星体中距离地球最远的是( )A.执行导航任务的北斗系列卫星B.月球上行走的“玉兔”月球车C.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站D.“天眼FAST”探测到的太阳系外的脉冲星5.如图2所示,2019年4月10日人类首张黑洞照片的问世,除了帮助我们直接确认了黑洞的存在外,还证实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下列关于宇宙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图2A.地球是太阳系内的一颗行星B.太阳和太阳系最终会走向“死亡”C.宇宙处于普遍的膨胀之中D.太阳是宇宙的中心6.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摩擦起电的实质就是创造了电荷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其中恒星是绝对不动的C.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挤压后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二、填空题7.自16世纪后,哥白尼创立了“”(选填“地心说”或“日心说”), (填人名)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8.随着科技的进步,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论和宇宙无边界的设想,正逐步得到证实.如图3所示,a、b、c、d四点分别表示处女座、大熊座、牧夫座和长蛇座四大星系离银河系的距离与它们的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由图可知: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可推知宇宙处在之中.图39. 在分子、电子、太阳系、地球中,空间尺度最大的是,最小的是.10.宇宙在膨胀,我们可以用如图4所示的实验来理解这一事实:在一只气球上粘一些小塑料粒,这些小塑料粒可看成宇宙中的;对气球打气,当气球膨胀时,任意两个塑料粒间的距离都在增大;这里主要运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是(选填“等效法”“类比法”或“转换法”).图411.宇宙大千世界,从宏观到微观,从天体到原子,似乎都有那么多惊人的相同规律.如图5所示是太阳系模拟图,行星们在各自的固定轨道上围绕恒星太阳运转,卢瑟福提出的的核式结构模型与此十分相似,其中,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绕核运动的就相当于行星.图5答案1.D2.B3.A4.D5.D6.D7.日心说牛顿8.越大膨胀9.太阳系电子10.天体类比法11.原子电子。
第4课时宇宙探秘【基础巩固】1.下列各物体的尺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太阳系\乒乓球、原子、宇宙、B.乒乓球、太阳系、宇宙、原子C.原子、乒乓球、太阳系、宇宙D.原子、乒乓球、宇宙、太阳系2.下列在宇宙探索过程的一些学说中,既具有科学价值又具有巨大的人文价值的是 ( )A.古人命名了许多星座B.托勒密提出“地心说”C.哥白尼提出“日心说”D.伽莫夫提出“宇宙大爆炸学说”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夸克都能用仪器观察到B.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到夸克为止,不会有比它更小的微粒C.宇宙中所有星球都可以包含在银河系中一D.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宇宙空间的探索都将不断深入4.除太阳外,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 )A.北斗星 B.天狼星C.比邻星 D.月亮5.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水星、金星等都绕着地球转,这种思想的实质是 ( )A.地心说B.日心说C.哥白尼的观点D.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6.微观粒子与宇宙天体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很相似B.宇宙天体、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运动C.天体之间、分子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D.宇宙天体、分子的运动都没有规律7.关于宇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宇宙实际上就是太阳系B.宇宙是物质世界,物质形态呈单一化C.宇宙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D.宇宙即星系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B.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C.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太阳的一颗行星D.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星系在逐渐靠近我们9.关于浩瀚的宇宙,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颗行星B.在太阳系中,太阳是唯一的恒星C.银河系中有众多像太阳这样的恒星D.“海王星”是一颗卫星10.人们规定一个天文单位是 ( )A.地球到月球之间的平均距离B.地球到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C.太阳到月球之间的平均距离D.地球到月球之间距离与地球到太阳之间距离的总和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宇宙是指由太阳、地球、月亮这几个天体所运行的空间B.银河系只有一个恒星——太阳C.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D.太阳系就是由太阳和九大行星组成的系统12.根据大多数宇宙科学家的认定,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①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②大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③大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④宇宙温度下降至一定程度,逐步形成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及恒星、行星等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13.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文后问题.土星是太阳系中最美丽的行星,它是一颗由浓密大气包裹的液体星球,用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它有一个美丽的光环,像一顶巨大的草帽,如图所示,土星光环是由石块、冰块和尘埃组成的.其实,不仅土星有光环,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也有光环,只不过比较稀薄而已.(1)土星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_______组成的.(2)组成土星的物质形态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3)通过阅读短文,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说出一条来.【拓展提优】1.在天文学领域,人们总结了日月运动的许多规律,请在下列科学家与研究成果间用线正确连接.(1)哥白尼地心说(2)牛顿日心说(3)托勒密万有引力理论2.关于宇宙大爆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宇宙起源于一个比较稳定的“原始火球”B.“原始火球”的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C“原始火球”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升高D.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密度无限大,但温度不是很高3.以下关于“黑洞”、“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黑洞的引力极强,除光以外任何物质都不能从该处逃逸B.“黑洞”是恒星在衰亡过程中发生爆炸后留下的密度极大的天体C.扫地时,扬起的尘埃就是分子D.雾天,我们看到空气中的水雾就是一个个水分子4.目前宇宙空间垃圾来自 ( )A.坠落到地面的卫星残骸B.工作寿命中止的航天器、意外或有意爆炸产生的碎片C.“太空实验室”解体在大气层中散落的残骸D.空间太阳能发电站发生的废弃物5.最近研究“地外文明”的天文学家和生物学家一起用计算机模拟出了银河系中两个可能孕育着生命的外星天体,它们被命名为“奥雷里亚”和“蓝月亮”,其中“蓝月亮”更引人注目,据推测,“蓝月亮”是一颗本身不发光,却围绕着一颗巨大的行星运转的固体星,距离地球大约50光年.“蓝月亮”上的一天为240小时.“蓝月亮”上光照良好,有液态水存在,大气密度是地球大气密度的4倍,而中心引力又比地球小很多.“蓝月亮”上的O2浓度是地球上的5倍,CO2的浓度是地球上的30倍,动物、植物种类繁多.请根据上述推测,回答下列问题:(1)“蓝月亮”上的光照最可能来自于离“蓝月亮”最近的_______.(2)“蓝月亮”上的动物大多数善于飞翔,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蓝月亮”上的植物要比地球上的植物生长得高大茂盛得多(不考虑砍伐因素),你认为主要的原因是什么?(4)你认为“蓝月亮”上的平均气温与地球平均气温相比_______(选填“更高”“更低”“差不多”或“难以判断”),你的理由是什么?6.天文观测表明,几乎所有远处的恒星(或星系)都在以各自的速度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越远的星体,远离我们运动的速度(称为退行速度)越大.也就是说,宇宙在膨胀,不同星体的退行速度,和离我们的距离r成正比,即“v=Hr”式中H为一常数,称为哈勃常数(已由天文观察测定).为解释上述现象,有人提出一种理论,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原始火球”发生大爆炸开始形成的,假设大爆炸后各星体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并设想我们就位于其中心,则速度越大的星体现在离我们越远,这一结果与上述天文观察一致.由上述理论和天文观察结果,可估算宇宙的年龄T,其计算式为T=_______.根据近期观察,哈勃常数H=3×10-2m/(s.1.y.),其中,光年(1.y.)是光在一年中行进的距离,由此可估算得宇宙的年龄约为_______亿年.参考答案【基础巩固】1.C 2.C 3.D 4.C 5.A 6.D 7.C 8.A 9.D 10.B 11.C 12.D 13.(1)物质(2)固态液态气态(3)太阳系中有光环的行星有四颗,它们是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拓展提优】1.略2.B 3.B 4.B5.(1)恒星(2)“蓝月亮”上大气密度是地球大气密度的4倍,而中心引力又比地球小得多 (3)①蓝月亮引力较小,有利于植物将水分输送到比地球植物高得多的植物顶端;②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较大,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③光照良好有利于光合作用等等.(4)①更高,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较高,温室效应显著.②差不多,原因是因为蓝月亮同样适宜生物生存.③难以确定,蓝月亮上获得恒星辐射能未知,难以与地球比较,或不知道蓝月亮的运行轨道.6.100。
2017-2018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第四节宇宙探秘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是()A. 太阳B. 金星C. 火星D. 月球2.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科学发现是( )A. 用肉眼观察到的星座图B. 星系谱线红移现象C. 哥白尼太阳中心学说D. 托勒玫地球中心说3.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A.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 银河系属于太阳系的一部分C.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恒星之一D. 太阳是银河系中的恒星之一4.关于微观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B. 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C.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D. 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5.关于宇宙大爆炸,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万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B. 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温度和密度高得无法想像C. “原始火球”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D. 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所有星系都在背离我们运动6.目前航天飞船的飞行轨道都是近地轨道,一般在地面上方300km左右的轨道上绕地飞行,环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约为90min左右.若飞船在赤道上空飞行,则飞船里的航天员在24h内可以看到的日落次数最接近()A. 2次B. 4次C. 8次D. 16次7.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 太阳是静止不动的C. 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D. 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8.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错误的是()A.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 宇宙是无边的、膨胀的C.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行星之一D. 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9.月球属于太阳系中的()A. 恒星B. 行星C. 卫星D. 彗星10.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A. 自16世纪后,哥白尼创立了“地心说”,牛顿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B. 恒星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太阳是银河系中数以千亿计恒星中的一颗普通的恒星C. 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为“红移”现象.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离我们越来越近D. 我们认识到,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二、填空题(共6题;共13分)11.科学家们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 _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 ________12.宇宙是一个________的天体结构系统.关于宇宙的起源,宇宙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亿年的一次________.13.宇宙大千世界,从宏观到微观,从天体到原子,似乎都有那么多惊人的相同规律.如图所示,是太阳系模拟图,行星们在各自的固定轨道上围绕恒星太阳运转,这与________ 的核式结构模型十分相似,其中,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绕核运动的________ 就相当于行星.14.为了形象地说明宇宙大爆炸,课本上将一个黏有小金属粒的气球看着宇宙,________ 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一小金属粒都在离它远去.这里运用的是主要一种思维方法________ (等效法/类比法/转换法).15.如图所示,当黏有小金属粒的气球膨胀时,任一小金属粒周围的其他金属粒子都在相互________(远离/靠近) ,这个实验可模拟________ (分子的运动/宇宙的膨胀).16.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等构成的,请将太阳系、地球、宇宙、银河系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________ ;构成物理世界的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根据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可知:原子中心的原子核由________ 和中子组成,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________ 绕核运动.三、解答题(共2题;共10分)17.农历十五这天晚上的不同时刻,我们看到月球的运动方向是什么?说明了什么?在农历一个月里晚上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是什么?说明了什么?18.为什么地球会依依不舍地绕着太阳转?四、综合题(共2题;共14分)19.每天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古至今,直至永远,太阳是何等辛苦.何止是太阳,我们看到的月亮和星星,不也是围绕我们地球团团转吗?据此,公元2世纪,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星星围绕地球转动,教会还认为这是上帝为了地球上的人类而特意创造的.请问:(1)日出日落现象是否因太阳绕地球运转而产生?如果不是,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2)1543年,哥白尼提出一个与上述不同的学说,叫什么?20.“嫦娥三号”探月卫星,经多次“刹车制动”实现变轨,最终在月面成功着陆.(1)月球是一颗________ (选填“恒星”、“行星”或“卫星”),月球着陆器不能利用降落伞进行月面着陆,因为月球表面没有________(2)卫星“刹车制动”时,沿运动方向喷射出高温气体,高温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 的.(3)经过漫长的寒冷的月夜之后,“玉兔号”月球车成功苏醒,并传回大量的照片,已知月球自转和绕地球公转周期相同,则月球的一夜大约地球上的________ 天.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解答】解: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是太阳.故选A.【分析】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它是太阳系中的唯一恒星.太阳系由八大行星组成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答案】B【解析】【解答】大爆炸理论最早也最直接的观测证据包括从星系红移观测到的哈勃膨胀、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精细测量、宇宙间氢元素的丰度,而今大尺度结构和星系演化也成为了新的支持证据.以上是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证据.故选B.【分析】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150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的.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提出星系的红移量与星系间的距离成正比的哈勃定律,并推导出星系都在互相远离的宇宙膨胀说.宇宙大爆炸理论不是中学教学的重点,学生对这方面的了解不多,多阅读一些宇宙大爆炸的知识,有助于解答这类习题.3.【答案】D【解析】【解答】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宇宙还包括银河系等其他星系,故A错误;B、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故B错误;C、地球是太阳系中的行星之一,故C错误;D、太阳是银河系中的恒星之一,故D正确.故选D【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宇宙的真实系统结构同时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4.【答案】D【解析】【解答】解: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故A正确;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故B正确;C、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中有很多的星系,星系中又有很多星体,故C正确;D、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长度单位,故D错误.故选D.【分析】(1)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2)原子的核式结构就像太阳系一样,中间是原子核,周围是绕核转动的电子;(3)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4)光年是天文学中的常用的长度单位.5.【答案】A【解析】【解答】A、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亿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故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温度和密度高得无法想像,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原始火球”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所有星系都在背离我们运动,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关于宇宙的起源,人类提出了很多种解释,其中被人普遍接受的为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起源于“原始火球”,距今约150亿年的一次“原始火球”发生了大爆炸,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我们称之为“原始火球”,“原始火球”不稳定,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大爆炸以后,物质开始向外大膨胀,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6.【答案】D【解析】【解答】24小时内看见日落的次数n=24h/1.5h=16次.故选:D.【分析】在飞船绕地球转动时,每当飞船转动一周则飞船一定会看到一次太阳落山,则可知宇航员在24h 内看到的日落的次数.7.【答案】C【解析】【解答】解:A、宇宙有层次之分,但是无限大的,是由无数天体组成,没有所谓的中心,太阳是宇宙中的一颗恒星,而地球只不过是太阳的一颗行星,所以A错误;B、整个宇宙都是运动的,故B说法错误;C、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所以C正确;D、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所以D是错误.故选C.【分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的构成: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原子核又分为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整个宇宙都是运动的;宇宙有层次之分,是由无数天体组成,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不是宇宙的中心.8.【答案】A【解析】【解答】解: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员,银河系又是宇宙中的一个星系,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此项错误;B、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并不断的膨胀,此项正确;C、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此项正确;D、银河系就是宇宙的一个星系,此项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A.【分析】字典上说:“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它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处在不断的膨胀之中.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员,银河系又是宇宙的一个星系,宇宙由大量的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9.【答案】C【解析】【解答】解:地球、土星为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太阳为能够发光发热的,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而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故选C.【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能够自身发光发热的星体称为恒星,离我们最近的恒星为太阳;同时应记清太阳系里的八大行星.10.【答案】D【解析】【解答】A、哥白尼创立的是日心说,故A错误;B、恒星也在高速地运动,故B错误;C、“谱线红移”说明星系在离我们越来越远,故C错误;D、现在我们认识到,地球和太阳都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故D正确;故选D.【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宇宙的结构系统、不同历史阶段人类探索宇宙所取得的成果、谱线红移及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程等.二、填空题11.【答案】谱线红移;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解析】【解答】解:哈勃最先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这种现象称之为谱线红移现象;说明了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宇宙还在膨胀).故答案为:星系在远离我们(宇宙还在膨胀).【分析】哈勃发现了谱线的红移现象,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12.【答案】有层次;大爆炸【解析】【解答】解:宇宙也是物质构成的,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系统,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起源于距今约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故答案为:有层次;大爆炸.【分析】关于宇宙的起源,人类提出了很多种解释,其中被人普遍接受的为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起源于“原始火球”,距今约137亿年的一次“原始火球”发生了大爆炸,大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大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宇宙温度下降至一定程度,逐步形成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及恒星、行星等.13.【答案】原子;电子【解析】【解答】解: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电子相当于绕太阳运行的行星.故答案为:原子;电子.【分析】卢瑟福提出的核式结构模型为: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及核外绕核转动的一定数目的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14.【答案】金属粒;类比【解析】【解答】解:为了形象地说明宇宙大爆炸,课本上将一个黏有小金属粒的气球看着宇宙,金属粒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一小金属粒都在离它远去,这里运用的是主要一种思维方法类比法.故答案为:金属粒;类比.【分析】“宇宙大爆炸”是根据天文观测研究后得到的一种设想,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大爆炸以后,物质开始向外大膨胀,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15.【答案】远离;宇宙的膨胀【解析】【解答】解:气球膨胀时,任一小金属粒周围的其他金属粒都在相互远离, 把小金属粒看成宇宙中的天体,这个实验可模拟宇宙的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