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技术协议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8
机械加工夹具技术协议书甲方(委托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承接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明确甲乙双方在机械加工夹具技术开发及使用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就机械加工夹具技术协议达成如下协议:一、项目概述1.1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项目内容:乙方为甲方设计、制造机械加工夹具,具体要求如下:1.2.1 夹具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1.2.2 技术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1.2.3 使用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技术要求2.1 乙方应根据甲方提供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和制造,确保夹具的精度、耐用性和可靠性。
2.2 夹具应满足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并通过甲方的技术验收。
三、项目期限3.1 设计及制造周期:______天,自______年___月___日起至______年___月___日止。
3.2 如因甲方原因或不可抗力导致项目延期,时间相应顺延。
四、项目费用及支付方式4.1 项目总费用:人民币________元(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支付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 支付时间:4.3.1 首付款:合同签订后______日内支付人民币________元;4.3.2 中期款:项目完成______%后支付人民币________元;4.3.3 尾款:项目验收合格后______日内支付人民币________元。
钣金模具制造技术协议书
2023年8月1日
甲方:深圳市XX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XX区
法定代表人:XX
乙方:XX公司
地址:深圳市XX区
法定代表人:XX
为了确保乙方在使用甲方设计研发的钣金模具制造技术时能够获得所需的技术支持,特此签订本技术协议书:
第一条合作内容
1.1乙方将使用甲方提供的钣金模具制造技术,甲方承诺将提供优质的技术支持;
1.2乙方将负责购买钣金模具制造原材料并依据甲方提供的技术指南承担制造任务,甲方将会向乙方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
1.3甲方负责为乙方提供必要的技术引导,包括但不限于模具设计、材料选择及加工工艺指导等;
1.4乙方为甲方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样品,以便甲方能够及时有效的提供技术支持;
1.5双方就本技术协议书内容协商,若有未尽事项,根据双方同意的细则进行相关解释。
第二条技术服务
2.2双方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协议项下的技术服务收费,双方可以协商同意相关收费标准及方式;
2.3甲方负责对提供的技术服务结果进行评估,并定期及修改;
2.4双方就甲方提。
设备制造技术协议书甲方(技术提供方):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技术接受方):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拥有先进的设备制造技术,并愿意将该技术提供给乙方使用,乙方愿意接受甲方提供的技术并支付相应的技术使用费,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技术内容1.1 甲方同意向乙方提供以下设备制造技术:- 设备型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技术规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工艺: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甲方应保证所提供的技术是成熟、可靠、符合行业标准的,并保证乙方能够正常使用该技术进行设备制造。
第二条技术交付2.1 甲方应在本协议签订后____天内,向乙方提供完整的技术文件,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图纸、操作手册、质量标准等。
2.2 甲方应协助乙方进行技术培训,确保乙方技术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技术。
第三条技术使用费3.1 乙方应向甲方支付技术使用费,具体金额为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技术使用费的支付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条保密条款4.1 双方应对本协议内容及甲方提供的技术文件保密,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披露。
4.2 保密期限为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至技术有效期满后五年。
第五条知识产权5.1 甲方保证所提供的技术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
5.2 如因甲方提供的技术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而引起的法律纠纷,甲方应负责解决并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责任。
第六条违约责任6.1 如甲方未能按时提供技术文件或技术培训,应向乙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为技术使用费的____%。
6.2 如乙方未按时支付技术使用费,应向甲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为未支付金额的____%。
第七条协议的变更与解除7.1 本协议的任何变更或补充,应经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确定。
智能制造战略合作协议范本专业版6篇篇1智能制造战略合作协议范本专业版协议双方为了共同推动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自动化生产,在公平、平等的基础上,达成如下协议:一、协议范围本协议适用于智能制造领域的合作,包括但不限于智能设备研发、智能生产线建设、智能工厂建设及智能制造方案的开发。
二、合作方式1.双方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2.双方将根据合作协议约定的内容,明确各自的合作责任和义务。
3.双方将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及时沟通合作进展和问题解决。
4.双方将严格履行合作协议,共同维护合作关系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三、合作内容1.双方将合作开展智能设备的研发,共同推动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
2.双方将合作开展智能生产线的建设,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双方将合作开展智能工厂的建设,实现智能化管理和生产。
4.双方将合作开发智能制造方案,为客户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四、合作目标1.双方将共同推动智能制造技术在生产制造领域的广泛应用。
2.双方将共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3.双方将共同推动生产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实现智能制造。
五、合作期限本协议自双方共同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三年,到期后双方可以根据需要续签。
六、合作方式1.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应当保持诚信,共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
2.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应当尊重对方的合法权益,切实履行各自的合作责任。
3.双方应当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合作进展的顺利进行。
七、责任条款1.双方应当严格履行合作协议中规定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合作顺利进行。
2.双方应当合作共同推动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共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如有违反合作协议的行为,双方应当按照协议约定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
八、争议解决如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发生争议,应当友好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的,应当依法通过仲裁或诉讼解决。
本协议经双方签字盖章确认后生效,合作双方均应严格遵守协议约定的内容。
智能制造战略合作协议范本3篇篇1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鉴于甲乙双方拥有共同的发展愿景和战略合作基础,为共同推动智能制造领域的长期发展,经过友好协商,达成以下战略合作协议:一、合作背景与目标1. 合作背景:双方看好智能制造领域的巨大潜力与发展前景,愿意共同探索、实践并推广智能制造技术与服务。
2. 合作目标:通过本次战略合作,双方共同提升智能制造技术和服务水平,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业务快速发展,实现共赢。
二、合作内容及方式1. 智能制造技术研发合作:双方共同投入研发资源,开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共同申请科研项目,共同拥有知识产权。
2. 市场份额拓展合作:双方互相支持,共同拓展市场份额,互相推荐优质客户资源,共同举办市场推广活动。
3. 产业链整合合作:双方共同探讨并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共同打造智能制造生态圈,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4. 人才交流与合作:双方开展人才交流,共同培养智能制造领域的人才,互相推荐优秀人才资源。
5. 甲乙双方通过本次战略合作,将共同设立工作小组,明确工作小组的职责和运作机制,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
三、合作期限1. 本协议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年。
2. 双方可在协议期满前____个月,经协商一致后续签本协议。
四、合作保障措施及风险控制1. 双方应遵守协议约定,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
如因违约造成损失,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2. 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应保护彼此的商业秘密,未经对方许可,不得泄露、使用或向第三方转让。
3. 双方应定期进行合作进展的评估和沟通,及时解决合作过程中的问题。
4. 双方应对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充分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五、争议解决1. 本协议的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
2. 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合同签订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钢结构制做技术协议一、协议背景双方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就钢结构制做技术达成以下协议,以确保项目的高质量完成。
二、协议内容1. 材料准备1.1 供应商应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合格的钢材,并向受让方提供相关材质证书。
1.2 受让方应对所提供的钢材进行品质检验,如有质量问题应及时联系供应商进行处理或更换。
2. 制造工艺2.1 制造过程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制作出符合需求的钢结构。
2.2 制造工艺包括但不限于压力切割、焊接、表面处理、防腐涂装等。
2.3 焊接工艺应满足焊接接头的强度要求,严禁出现焊缺、气孔、裂纹等质量问题。
2.4 防腐涂装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钢结构的长期耐久性。
3. 检测与验收3.1 制作完成后,供应商应对钢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测,确保其质量合格。
3.2 受让方有权要求对钢结构进行验收,如发现不符合协议要求或存在质量问题,供应商应及时进行整改或更换。
4. 安装4.1 安装前,供应商应提供安装图纸和操作规范,并与受让方共同确认。
4.2 安装工程师应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确保安装过程安全可靠。
4.3 安装期间应遵守相关安全规范,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5. 售后服务5.1 供应商应提供一定时期的免费维修保养服务,具体时限双方可协商确定。
5.2 如出现意外情况,供应商应积极响应并提供相应紧急维修措施。
6. 保密条款6.1 双方应对协议内容和合作过程中获取的商业机密进行保守,严禁泄露给任何第三方。
6.2 如有泄密情况发生,泄密方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7. 协议终止7.1 如双方协商一致,或因不可抗力等因素,本协议可提前终止。
7.2 终止后,双方应进行结算,并保证已完成的工作符合协议中的要求。
三、协议生效本协议经双方签署后生效,并在协议期限内有效执行。
四、争议解决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因协议执行引起的任何争议。
若协商无果,可向当地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解决。
本协议一式两份,供双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智能制造战略合作协议范本5篇篇1甲方:____________ 科技有限公司地址: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联系方式:电话:________ 邮箱: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 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地址: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联系方式:电话:________ 邮箱:________鉴于甲乙双方均致力于智能制造领域的研发、生产及服务,具有共同的市场愿景和合作潜力,为共同推动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达成以下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基于智能制造领域的共同认知,希望通过本协议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共同推动智能制造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提高双方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二、合作内容与范围1. 技术研发合作:双方共同进行智能制造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制造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与改进等。
2. 产品推广与市场开拓:双方共同推广智能制造产品,共同开拓市场,扩大市场份额。
3. 人才培养与交流:双方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共同培养智能制造领域的人才。
4. 产业链合作:双方共同探索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模式,共同构建智能制造产业链。
5. 知识产权保护与合作: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归属及保护事项进行明确约定,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1. 成立合作工作组:双方成立专项合作工作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共同推进合作项目。
2. 资源共享:双方共享各自的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共同推动合作项目的进展。
3. 合作经费筹措:双方按照项目需求共同筹措合作经费,确保合作项目的顺利进行。
4. 成果分享:合作项目的成果由双方共享,具体分享比例及方式由双方另行协商确定。
四、合作期限与终止条件1. 合作期限: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____ 年。
2. 终止条件:双方可协商一致终止本协议,也可在协议期满后续签。
若一方违反本协议约定,另一方有权提前终止本协议。
压力容器制造技术协议书范本甲方:(公司名称)
乙方:(公司名称)
鉴于甲方具有压力容器制造技术,乙方希望通过与甲方合作,获得相关技
术支持,现双方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将向乙方提供压力容器制造技术支持,包括但不限于工艺流程、
设备选型、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技术指导。
二、乙方在获得技术支持后,应按照甲方提供的技术要求和标准,进行压
力容器的制造,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要求。
三、甲方有权对乙方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四、乙方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任何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时,应及时报告甲方
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五、双方应保护对方的商业机密,未经对方许可,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或泄
露技术信息。
六、本协议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年,到期后如有需要可协商续签。
七、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__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___。
汽车零部件产品开发技术协议7篇篇1一、协议背景鉴于甲方拥有并希望合作开发XXXX型号汽车零部件产品,乙方具备相关的技术能力和经验,双方本着平等、自愿、互利的原则,达成以下技术合作协议,共同遵守执行。
二、合作内容1. 甲方提供XXXX型号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初步设计方案和市场需求信息。
2. 乙方根据甲方提供的信息,进行产品技术设计、优化和测试。
3. 双方共同确定最终的产品设计方案,并进行试制、验证和测试。
4. 乙方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产品培训,确保甲方能够独立完成产品的生产、安装和调试。
三、技术资料与知识产权1. 乙方在合作过程中产生的技术资料、图纸、试验报告等,均属于乙方所有,但甲方有权在合作期间使用。
2. 双方共同开发的产品设计方案,其知识产权归双方共同所有。
3. 乙方应对其提供的所有技术资料、产品设计方案等保密,未经甲方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透露。
四、合作期限与费用1.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XX年。
2. 甲方应支付乙方合作费用共计XX万元,支付方式为分期付款,具体支付时间和金额详见附件。
3. 若因甲方原因提前终止合作,甲方应支付乙方已完成工作部分的费用;若因乙方原因提前终止合作,乙方应退还甲方已支付的费用。
五、保密条款1. 双方应对合作过程中所知悉的对方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保密,未经对方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透露。
2. 本保密条款在协议终止后仍然有效。
六、违约责任1. 若一方违反本协议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2. 若一方未按照约定支付费用,应按照未支付金额的一定比例支付违约金。
七、争议解决1. 本协议的解释、履行和争议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2. 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争议;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八、其他1. 本协议未尽事宜,可由双方另行协商,签订补充协议。
2.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机械制造协议三篇《合同篇一》合同编号:____________甲方(以下简称“甲方”)与乙方(以下简称“乙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就甲方委托乙方进行机械制造的事宜,经充分协商,达成如下协议:一、制造内容1.乙方根据甲方的委托,为甲方制造包括但不限于____________(具体产品名称、型号、数量等)的机械产品。
2.乙方应按照甲方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制造,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甲方的要求。
二、时间和进度1.乙方应在本协议签订后__个工作日内开始制造,并在__个工作日内完成制造工作。
2.如因乙方原因导致制造进度延误,乙方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三、质量保证1.乙方应对所制造的机械产品承担质量保证责任,保证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____________(具体保质期限)。
2.如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乙方应在接到甲方通知后__个工作日内进行修复或更换。
四、价格和支付1.乙方向甲方的机械产品价格为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元整(小写):____________元。
2.甲方应在本协议签订后__个工作日内向乙方支付合同总价款的__%,即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元整(小写):____________元。
3.剩余的__%款项,甲方应在乙方完成制造并经甲方验收合格后支付。
五、保密条款1.除非依法应当向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本协议外,双方应对本协议的内容和签订过程予以保密,未经对方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披露。
2.乙方应对甲方的技术资料、商业秘密等予以保密,不得泄露给第三方。
六、违约责任1.如乙方未按照约定时间完成制造工作,甲方有权解除本协议,并要求乙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为合同总价款的__%。
2.如甲方未按照约定时间支付款项,乙方有权解除本协议,并要求甲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为合同总价款的__%。
七、争议解决本协议的签订、履行、解释及争议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如发生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多功能耐久试验台制造技术协议书1 试验台名称:多功能耐久试验台2 数量:1台3 试验台型号:非标4 试验台用途:用于汽车液压制动系统产品实验室,模拟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总成在不同环境温度状态下的耐久试验及性能试验。
5 使用环境电源:380V,50HZ;气源:0.6Mpa;温度:室温;湿度:15%--80%RH。
6 试验台结构6.1可采取立式结构或卧式结构,但应该满足人机操作合理性,便于试件安装,方便维修,整机结构协调,外观造型美观。
6.2试验台材质6.2.1 面板、箱体内胆采用1.0mm的不锈钢亚光板。
6.2.2 箱体骨架采用工业铝合金型材,截面尺寸应满足设备的强、刚度要求。
6.3 试验台电、气、液元件、传感器6.3.1 电器元件采用SIEMENS产品、电器接插件采用Phoenix或Weidmullee公司产品。
6.3.2 气压元器件采用SMC、FESTO公司产品。
真空泵采用德国BUSCH公司产品。
液压元器件采用德国REXROTH产品。
力传感器、放大器采用德国HBM公司产品。
6.3.3工业计算机、采集卡、端子板采用研华公司产品。
6.4试验台工作室空间尺寸6.4.1试验台分两个工作室6.4.1.1第一工作室为主工作室:安装试验产品件,宽度不小于500mm。
(可提出合理的设计布局)6.4.1.2第二工作室为助力器进气温度调控工作室。
助力器推杆与加力源的连接在此室内(助力器推杆长度L=50~400mm)。
第二工作室尺寸在保证试验件连接合理占用空间的同时,应该与第一工作室的外形匹配。
6.4.1.3 两个工作室的防护门关闭后应密封,开启方向应便于试验件安装及设备维护。
6.4.1.4 当助力器进气温度没有要求时,第二工作室的温度与第一工作室相同(在两工作室隔板上设置两个通风孔强制通风,并在两通风孔处安装两块具有良好保温性能方便拆卸的盖板)。
6.4.1.5 两工作室应各安装一个压差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并设置不影响工作室温度的通气孔。
6.5 试验台工位布置6.5.1 试验台第一工作室工位布置应满足四个工位试件安装和拆卸(试件的轴线间距约350mm),液压系统排气应方便、合理。
输出液压接口可布置在隔板对面的箱壁(侧壁)上,每个工位应有不少于四个液压输出接口(按用户要求制作)。
6.5.2 试件通过可方便更换的安装板安装在两个工作室之间的隔板上。
6.5.3试件安装板应满足不同助力器后壳体螺钉安装尺寸(如60×80、72×72、60×70、70×100等,并可扩展)的要求。
安装板的结构及尺寸应满足两个工作室的密封及方便安装。
6.6 工作室工作温度6.6.1 第一工作室:温度范围:-70℃----+150℃温度控制精度≤0.5℃,温度偏差≤±2℃,示值显示精度≤0.1℃,工作室温度均匀度≤2℃。
降温速度:常温→-40℃≤50min;升温速度:常温→+150℃≤40min工作状态时箱体保温性好,外表面温度与室温温差<5℃6.6.2 第二工作室:温度范围:-10℃----+120℃温度控制精度≤1℃,温度偏差≤±2℃,示值显示精度≤0.1℃, 工作室温度均匀度≤2℃。
降温速度:常温→-10℃≤50min;升温速度:常温→+150℃≤40min。
工作状态时箱体保温性好,外表面温度与室温温差<5℃。
6.6.3第一工作室与第二工作室之间要求隔热。
两个工作室各使用独立控温系统。
6.7 制冷系统:采用水冷系列压缩机,完好运行时间50000小时以上。
6.8 液压系统6.8.1 液压系统耐压强度不小于30Mpa,系统无泄露。
传感元件量程为0-25 Mpa,6.8.2 液压检测检测系统精度不小于0.1%FS,分辨率不小于0.001 Mpa。
6.9 真空系统6.9.1采用风冷式、能够连续运行的真空泵,绝对压力小于200Pa,排量不小于160m3/ h,真空系统无泄漏。
6.9.2 真空度在可设定的范围内可自动调节控制,真空度显示精度0.001 Mpa。
6.9.3 真空检测系统精度不小于0.1%FS。
分辨率不小于0.0001 Mpa。
6.9.4 系统设置真空贮能罐,其容积应满足在真空泵停止工作、规定试验真空度为0.08 Mpa、四个真空助力器(每个助力器的最大真空容积按0.01m3计算)均完成一次试验的情况下,真空度下降值应不大于0.008 Mpa。
6.10 加力系统6.10.1 输出力:不小于5000N。
6.10.2 行程:不小于100mm6.10.3 速率:加力速度不小于50000N/s,位移速度不小于400mm/s6.10.4 输入力传感器量程:0-5000N ,测量系统精度≤0.1%FS6.11 加力系统与试验件的连接6.11.1加力系统与试验件的连接支架应有足够的刚性和强度6.11.2加力系统与助力器推杆的连接方式可实现助力器推杆自动回程和拉动回程两种方式,自动回程和拉动回程可自动切换。
6.11.3试验过程中,真空助力器推杆除沿轴线运动外,同时还需要以偏离轴线3.5°max的摆角绕轴线摆动。
由于真空助力器的推杆长度在50~400 mm、行程在10~50 mm之间变动,因此加力装置与真空助力器推杆的连接机构应具有摆角和位置可调节功能。
6.12 位移检测及时间检测系统6.12.1位移传感器量程0~100mm6.12.2位移测量系统精度0.1mm6.12.3时间采用计算机系统时间,精确到0.01S。
6.13 试验参数显示6.13.1主缸输出压力:4×4块数显仪表,精度为2.5级,φ60mm,量程为0-25 Mpa。
6.13.2主缸输出压力用显示屏界面显示。
6.13.3 真空度:数显仪表显示(绝对压力),精度为2.5级。
6.13.4 试验温度:数字仪表显示设定温度、箱内实际温度,计算机显示温度动态趋势。
示值精度不小于0.1℃。
6.13.5耐久试验次数:设定次数(不同温度下的)、实际完成次数(不同温度下的有效次数)。
计算机显示每个工位设定次数(不同温度下的)、实际完成次数。
6.13.6 计算机显示每个工位推杆行程,示值精度不小于0.1 mm。
6.13.7 各种试验参数除仪表显示外,均可实现桌面数字显示对照。
6.14 模拟负载和ABS发生器6.14.1采用八个模拟负载,采用无级自动调节与手动调节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以满足助力器推杆行程要求。
每个模拟负载的调节容积不小于30ml。
6.14.2设置四套ABS发生器,每套ABS发生器单独与某一工位的主缸相联接。
6.15 传感器的安装6.15.1助力器推杆输入力传感器(每个工位设置一个);位移传感器(每个工位设置一个);主缸输出压力传感器(每个工位设置四个);真空传感器(系统设置一个,每个工位设置一个)上述传感器应安装在试验箱的外部,以避免因试验温度变化较大产生的测量误差。
6.15.2推杆输入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应能在不拆卸的条件下从模拟疲劳试验状态切换到非工作状态。
6.16 报警压缩机超压报警压缩机过热报警工作室超温报警主缸输出液压偏离设定范围报警真空泵过热报警试验箱负压报警错误码显示6.17 控制部分6.17.1计算机主机:标准工业控制机(配置不低于:PIV 1G/32M/256M/80G/CDRW)打印机:A4彩喷( HP较新系列)显示器:17英寸工业平板显示器电源:UPS稳压电源操作系统:中文Windows20006.17.2 软件6.17.2.1 人机界面丰富、便于操作,性能稳定有比较高的容错性。
6.17.2.2所有试验参数应能够根据不同产品要求进行设置(如:检测标准号、检测项目、标准检测技术条件、标准技术要求等)。
6.17.2.3 有检测系统校准程序和自校准功能。
6.17.2.4各种性能检测结果(曲线)按比例要求显示在屏幕上,特性曲线根部十倍放大显示,曲线可框选放大,特征点的数量选择可设定,数值可输入,要有特征值结果显示。
检测数据(曲线)便于存储,可脱机打印。
6.17.3 检测记录、报告6.17.3.1检测记录、报告采用中文/英文对照表述。
检测记录以文本形式存储,文件名=产品图号+产品检测日期(年月日和时间)。
检测记录、报告中计量单位采用国际计量单位。
6.17.3.2检测记录内容:产品名称、产品图号、检测时间、检测标准号、标准检测条件、标准技术要求的检测项目、检测设备名称、检测设备型号、检测设备编号、检测设备校准有校期、实际检测试验温度.、试验次数、试验速度、检测结果(检测值和检测曲线)、检测人、备注栏(由检测人填写)。
6.17.3.2检测报告:检测报告=检测报告表头+检测记录中的部分(桌面选择)内容。
6.17.3.3检测曲线:用不同颜色区别检测曲线及附加线。
所有曲线的横、纵坐标的显示范围、分度均采用键盘输入。
特征点的多少(或特征值)可根据需要输入并同时显示特征值。
6.17.4 检测记录、报告的格式由用户另行提供。
6.18测试项目试验台能够实现的测试项目分为两部分:模拟疲劳试验部分和疲劳试验过程中性能检测部分。
6.18.1模拟疲劳试验6.18.1.1动作频率(0-3000次/小时可设定,也可每个工位分别设定)、耐久试验次数(不同温度下的试验次数)、试验总次数可任意设定,并当前显示状态值。
6.18.1.2 推杆位移速率在0--400mm/s、加压速率0-10Mpa/s及推杆加力速率0-50KN/S可任意选择任何一种方式进行设定,并在桌面上可查阅实际值。
6.18.1.3 每个工位可单独动作,当整体循环动作时,四个工位应顺序循环动作。
6.18.1.4每个工位的推杆前进速率(主缸升压0-10MPa所需时间0.4±0.1秒)、停留时间(1.75±0.4秒)、返回速率(主缸降压10-0Mpa所需时间0.15±0.1秒)按要求可分别设定。
动作间隔时间1-10秒可设定。
6.18.1.5 疲劳试验过程中配置ABS模拟系统脉冲压力范围上下限数值0-10Mpa可任意设定,升压脉冲和降压脉冲数量0-100pressure steps、每个pressure step时间间隔Dwell time 0-100ms及升压脉冲和降压脉冲之间的Dwell time 0-100ms可任意设定(参考意大利Fiat标准7-H8000 Test16 ,德国ATE N55338.33 SHEET 200)。
并能够同时显示主缸两腔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曲线。
6.18.1.6常规动作次数、ABS动作次数、中途停止时间、动作频率、试验环境温度等可编辑试验程序,自动循环进行。
6.19 性能检测在常温、高温、低温三种状态及规定的真空条件下,可分别选择不同的工位进行性能检测,并能够同时和分别显示主缸两腔的性能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