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恶性间皮瘤
- 格式:docx
- 大小:83.77 KB
- 文档页数:13
弥漫性恶性间皮瘤应该如何预防?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弥漫性恶性间皮瘤应该如何预防,常见预防措施有哪些。
以及弥漫性恶性间皮瘤应该如何护理,弥漫性恶性间皮瘤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等方面内容。
*怎样预防弥漫性恶性间皮瘤:
*一、预防
1、急救(缓解措施):直到今日,对恶性胸膜间皮瘤尚
夫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经过某种方法治疗,国内外均有少数病人活过5年,最长者达22年,大多数人认为可能与肿瘤自然生存
时间和分期有关。
按Butchart分期,恶性胸膜间皮瘤分为四期。
根据临床表现,Ⅰ期上皮型恶性胸膜间皮瘤有可能长期生存,故建议为这些病人作根治性胸膜肺切除术。
对Ⅱ、Ⅲ和Ⅳ期上皮型及其他病理类型的病例,无论治与不治,采用根治性或姑息性手术及使用化疗和放疗疗效与否,治疗后的生存曲线基本相同,其平均生存时间为18个月,约10%病例活过了3年。
*以上是对于怎样预防弥漫性恶性间皮瘤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那么,下面再看下弥漫性恶性间皮瘤的护理方法,弥漫性恶性间皮瘤的常见护理措施。
*弥漫性恶性间皮瘤常见护理方法:
*一、护理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3、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怎样预防弥漫性恶性间皮瘤,弥漫性恶性间皮瘤的护理方法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相关资料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弥漫性恶性间皮瘤”可以找到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
腹膜间皮瘤【概述】腹膜恶性间皮瘤,又称原发性腹膜间皮瘤,是起源于腹膜上皮和间皮组织的肿瘤。
本病较胸膜间皮瘤少见,男性略高于女性。
病因与石棉接触有关,其发病与接触的间隔很长,常在30年以上。
良性间皮瘤常为单发,多位于输卵管、子宫顶部的腹膜,其他部位少见。
恶性间皮瘤往往为弥漫性、覆盖全部或部分腹膜【诊断】1.病史提问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胀和消化道功能紊乱,腹痛可表现为多样化,但腹痛的顽固性是其共同特点。
腹水的发生率很高,在90%以上,在一个可长可短的腹痛期后,突然出现腹水,但腹水也可在早期单独出现。
腹水量多且顽固。
全身情况在较长时期内很少变化,食欲可保持,消瘦不明显,无发热,有时可发生自发性低血糖症。
可伴有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胸膜间皮瘤症状。
2.体检发现腹部膨隆,或呈蛙腹,移动性浊音阳性;腹部触诊可触及大小不等的单个或多个肿块,一般压痛不明显。
如伴有胸膜间皮瘤,则可发现胸水的阳性体征。
3.实验室检查B超和CT检查,可发现薄片状肿物图象和腹水。
腹水为渗出液,也可为血性。
腹水中透明质酸如增高至120ug/ml,对诊断很有帮助。
腹水中找到新生物性间皮瘤细胞具有诊断价值,也可对腹水中间皮细胞染色体进行分析,有助于诊断。
腹腔镜检可见腹膜表面满布结节和斑块,活检病理检查可证实诊断。
需注意与结核性腹膜炎、腹膜转移瘤相鉴别。
【治疗措施】一般放疗和化疗的效果均不满意。
近年有些报道用阿霉素治疗有50%病例延长了生存期限,但也有报告认为无效。
也有人主张用免疫治疗,尚需进一步观察。
一般在诊断后1~2年内死亡。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间皮瘤与间质瘤怎么区分?
导语:肿瘤就是令所有人躲避的恶魔,几乎一说患有肿瘤就鸡犬不宁。
肿瘤有恶性和良性,良性的肿瘤还好说要是患有恶性的整个家庭都会有像暴雨来临之
肿瘤就是令所有人躲避的恶魔,几乎一说患有肿瘤就鸡犬不宁。
肿瘤有恶性和良性,良性的肿瘤还好说要是患有恶性的整个家庭都会有像暴雨来临之前那种压抑。
今天小编来给大家讲讲间皮瘤与间质瘤,为何会患有这种肿瘤的原因?如何来治疗和区分这两种肿瘤?
胸膜间皮瘤属于双向性分化的肿瘤,也就是既有良性的,也有恶性胸膜间皮瘤,肿瘤生长缓慢,包膜完整,良恶性的判断应依靠病理检查的镜下情况而定,所以您的情况应根据病理结果确定良恶性。
建议您手术治疗,手术切除肿物送病理检查以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期间注意休息及保暖,进食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避免剧烈运动及受凉感冒。
这种病情是需要你通过手术切除后给予病理检查的,你可以给予观察治疗的效果的,给予观察的列卫是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的商品名,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变期、加速期或α-干扰素治疗失败后的慢性期患者。
用于治疗不能切除和/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的成人患者。
间皮瘤有两种,1.胸膜间皮瘤是胸膜原发肿瘤,有局限型(多为良性)和弥漫型(都是恶性)之分。
其中弥漫型恶性间皮瘤是胸部预后最坏的肿瘤之一。
以上的内容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间皮瘤和间质瘤患病的圆心以及治疗的方法,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就应该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规律。
饮食方面要多吃清淡的,少吃辛辣油腻的东西,多买点水果吃,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胸膜间皮瘤胸膜间皮瘤指起源于脏层、壁层、纵隔及横膈胸膜的肿痛,较为罕见,一般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两种:①局限型间皮瘤:多为良性,生长较缓慢,一般无症状,多在X线检查时发现,大小不等、表面光滑或有结节,范围局限、质地均匀。
潜在恶性者,常有胸腔积液,手术切除后易复发。
②弥漫型间皮瘤:是主要的胸膜原发肿瘤,多为恶性,发病与使用石棉类物质有关,如石棉粉尘的吸入。
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故不易诊断,可有胸闷、气促、胸痛、消瘦和咳嗽,少数有咯血。
中晚期往往有大量胸腔积液,积液较粘稠,抽吸液体后又很快再积液。
疾病后期可以出现恶液质、呼吸衰竭等。
【宜】(1)宜多吃具有抗胸膜间皮瘤、增强免疫作用的食物,如沙虫、海蜇、海龟、梭子蟹、青蟹、文蛤、乌贼、黄鳝、针鱼、青鱼、黄颡鱼、虾、甲鱼、鸭、鹅血、猪肺、鲎等。
(2)宜多吃有化痰止咳作用的蔬菜、瓜果,如荠菜、白菜、金针菜、油菜、芥菜、香葱、马兰头、茼蒿、茭白、山药、芋艿、萝卜、胡萝卜、香菇、磨菇、白果、无花果、罗汉果、甘蔗、核桃、橄榄、薏米、百合、猕猴桃、李、梨、荸荠、松子、菱等。
【忌】(1)忌烟、酒。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3)忌肥腻、粘滞性易生痰的食物。
(4)忌油煎、熏烤等燥热动血食物,如熏肉、火腿等。
肺癌肺癌全称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占第二位。
多发于40岁以上,男性居多。
发病与长期吸烟,接解煤焦油、石棉等职业,大气污染以及肺内慢性疾病有关。
肺癌的常见症状有:咳嗽、阵发性刺激性呛咳、无痰或少量泡沫白腻痰;咯血或痰中带血丝、血块;胸闷、胸痛,呈压迫感或钝痛,具体部位难以描述;气促;发热。
后期出现压迫和转移症状:侵犯胸膜可引起胸痛和胸腔积液;侵犯心包造成心包积液;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带麻痹、声音嘶哑;压迫上腔静脉和奇静脉使胸部静脉怒张,颈面部水肿、皮肤暗紫色、视力模糊、头晕头痛;侵及颈交感神经丛出现霍纳氏综合征:眼睑下垂、眼球凹陷、瞳孔缩小、患侧无汗和感觉异常;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压迫臂丛神经,同侧上肢烧灼样放射性疼痛和局部感觉异常、营养性萎缩。
胸膜间皮瘤的病理表现及其预后评估1. 胸膜间皮瘤的定义胸膜间皮瘤是一种罕见但致命的肿瘤,它起源于胸膜间皮细胞,可发生在胸膜的任何部位,如胸膜腔、胸膜表面和胸膜脏层等。
胸膜间皮瘤可分为恶性和良性两种类型,其中恶性胸膜间皮瘤也被称为间皮瘤状间皮肉瘤。
2. 胸膜间皮瘤的病理表现2.1 恶性胸膜间皮瘤恶性胸膜间皮瘤通常呈现以下病理特征:•间皮增生及浸润:肿瘤细胞以间皮细胞为起源,可形成不规则的团块,浸润并破坏正常胸膜组织。
•细胞形态多样性:肿瘤细胞可呈现上皮样细胞、纤维样细胞等不同形态,核分裂活跃。
•纤维素和胶原沉积:胸膜间皮瘤常伴有大量的纤维素和胶原沉积,形成纤维包膜和纤维结节。
•弥漫性生长:恶性胸膜间皮瘤常呈弥漫性生长模式,累及胸膜表面、腔内和脏层。
2.2 良性胸膜间皮瘤良性胸膜间皮瘤较为罕见,其病理表现与恶性胸膜间皮瘤相比差异明显,主要特征包括:•良性细胞形态:良性胸膜间皮瘤的细胞形态相对规则,细胞排列紧密。
•边界清晰:良性胸膜间皮瘤通常有较为明确的边界,未浸润正常胸膜组织。
•核分裂活动少:良性胸膜间皮瘤的核分裂活动较恶性病变明显减少。
3. 胸膜间皮瘤的预后评估恶性胸膜间皮瘤往往具有较差的预后,患者的生存期通常较短。
预后评估的主要指标包括肿瘤的分期和分级。
3.1 分期胸膜间皮瘤的分期通常采用国际统一的TNM分期系统。
TNM分期主要依据以下指标进行评估:•T(原发肿瘤):评估肿瘤的大小及侵犯范围。
•N(淋巴结转移):评估淋巴结是否受累。
•M(远处转移):评估其他部位是否存在转移灶。
根据T、N和M的不同组合,可将胸膜间皮瘤分为不同的分期,例如:•I期:原发肿瘤局限于胸膜腔的一侧,未侵犯淋巴结和远处器官。
•II期:原发肿瘤侵犯对侧胸膜、淋巴结或远处器官。
•III期:原发肿瘤侵犯对侧胸膜和(或)淋巴结,但未远处转移。
•IV期:原发肿瘤远处转移至其他器官,如肺、肝等。
3.2 分级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分级常采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提出的分级系统。
间皮瘤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间皮瘤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间皮瘤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间皮瘤如何诊断鉴别,间皮瘤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间皮瘤常见检查:常见检查:血红蛋白、血沉方程K值、血小板检查项目、胸部平片、胸部CT检查、胸部MRI、腹水检查、胃肠道疾病的超声检查、CT检查、腹部MRI检查*一、检查血红蛋白降低、血沉加快、大部分病人伴血小板数增多,个别报道血小板高达1000*109/L,提示预后不良。
血清癌胚抗原在某些病人升高,血清胎儿蛋白一般正常。
血清IgG、IgA或IgM 升高,原因尚不明,此外还可有血清抗利尿激素增高、溶血性贫血、高凝状态、高钙血症、低血糖等。
1、X线胸片胸部后前位像和侧位像可清楚显示患侧胸腔积液,常占一侧胸腔的50%。
约半数以上病人除了胸腔积液外,胸片上还可见到沿胸膜侧壁呈现波浪形生长的多发胸膜团块影以及弥漫性胸膜结节性增厚可伴有胸膜钙化。
这些为恶性弥漫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线索。
同侧肺被肿瘤组织包裹,纵隔移向有肿瘤一侧,患侧胸腔变小,病情晚期X线胸片示纵隔增宽,心包渗液使心影扩大,可见软组织影和肋骨破坏。
2、胸部CT 可以显示肿瘤的大小及范围。
了解肿瘤是否超越同侧胸腔边界,进犯纵隔结构,或侵袭膈肌及膈肌下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典型表现为:可显示患侧胸廓缩小、胸膜显著增厚、胸腔积液,少数病例可见胸膜斑。
此外胸部CT还能清楚显示沿胸膜表面大块不规则形肿块,有的肿瘤沿叶间裂生长并延伸到纵隔内、横膈上,也可以经后纵隔长入对侧胸腔。
部分病例尚可见到肺表面结节,结节内可有不规则钙化。
最后在胸部CT上沿胸壁和肿瘤的边缘还可见到致密的钙化斑和线样钙化。
胸部CT有时可见肿瘤长出骨性胸廓,破坏肋骨以及胸壁软组织块影。
3、MRI 作为CT的补充以确定肿瘤的范围及是否能够切除。
MRI的矢状面图像可以清楚地显示纵隔及膈肌侵袭情况。
4、胸穿是最初很有帮助的诊断方法。
间皮瘤的胸腔积液多为淡黄色渗出液不同于腺癌相关的血性胸腔积液。
间皮瘤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间皮瘤的治疗方法,治疗间皮瘤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间皮瘤应该吃什么药。
*间皮瘤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目前虽有多种方法治疗弥漫性间皮瘤,但尚无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不同的病人、不同的医疗条件,选择治疗的方法有很大不同,但经过某种方法治疗,国内外均有少数病人活过5年,最长者达22年,大多数人认为可能与肿瘤自然生存时间和分期有关。
按Butchart分期,恶性胸膜间皮瘤分为4期。
根据临床表现,Ⅰ期上皮型恶性胸膜间皮瘤有可能长期生存,根据病变侵袭范围选择胸膜剥脱切除术或胸膜连同累及的组织整块切除(胸膜肺切除术、胸膜胸壁切除术等)。
对Ⅱ、Ⅲ和Ⅳ期上皮型及其他病理类型的病例,无论治与不治,采用根治性或姑息性手术及使用化疗和放疗疗效与否,治疗后的生存曲线基本相同,其平均生存时间为18个月,约10%病例活过了3年。
目前的趋势是将外科手术、化疗、放疗以及支持治疗等措施综合起来,即争取行肿瘤减量术,以便行组织间放疗或外部放疗。
放疗后再辅以化疗。
以控制胸腔积液的再生速度和减轻胸部疼痛症状。
1.姑息性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病人的胸腔积液,穿刺吸出后很快又会出现,用化学药剂注入胸膜腔内,造成胸膜粘连,大多数病人的胸腔积液得到控制,这样胸膜固定术如果失败或在拟行诊断性开胸的病人,应考虑做胸膜剥脱术。
恶性胸膜间皮瘤可以沿穿刺孔、置胸管的通道及开胸切口播散,但所引起的皮下沉积物很少引起症状,因此不必治疗,倘若给予病人治疗,这些皮下结节还可以作为观察疗效的指标。
恶性胸膜间皮瘤病人的胸痛是最难处理的症状,在晚期特别严重,终日持续不停,对放疗无反应,应给予足够镇静止痛剂,包括鸦片类制剂以减轻疼痛,安度生命的最后时刻。
2.外科治疗传统的手术方法有:壁/脏层胸膜切除和胸膜全肺切除。
这两种方法被认为是肿瘤多联治疗中的减瘤方法。
用上述任意一种手术方法完成肿瘤减灭术使得辅助性放化疗的局部效果最大化。
恶性间皮瘤不能吃什么,恶性间皮瘤的注意事项文章目录*一、恶性间皮瘤的饮食和注意事项1. 恶性间皮瘤的饮食注意事项2. 恶性间皮瘤的其他注意事项*二、恶性间皮瘤的简介*三、恶性间皮瘤的高发人群和危害恶性间皮瘤的饮食和注意事项1、恶性间皮瘤的饮食注意事项 1.1、犯物发物要记清,莫吃鸡鱼牛羊肉,辣椒大蒜和酒精,猪肉可以随便吃,母猪头蹄不能用,南瓜橘子和葡萄,吃了痛痒会更凶,激光手术不要做,禁忌封闭和冷冻,常吃海带有好处,以上所述要记清。
1.2、起疹子不能吃海鲜。
疹子的分布麻疹先耳后颈部,次及而额,再及躯干、四肢,手足心可见疹子;风疹由面部及躯干,手足心无疹子;幼儿急疹由颈、面部及躯干、四肢,手足心无疹子;猩红热由颈部、面部及躯干、四肢,全身难以分清健康皮肤,但口唇周围呈苍白圈;水痘由头面及躯干、四肢,呈向心性分布。
1.3、可以口服药物治疗抗组胺类药:可做为常规应用,一般多采用既有抗组胺作用,又有镇静效果的苯海拉明、非那根、扑尔敏、赛庚定等内服。
钙剂: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片口服有一定疗效。
常常与抗组胺类药伍用。
维生素类:往往使用维生素C或B12与抗组胺类药联合治疗,可望获得较好效果 ,可以洗澡。
1.4、选配温性的食物,如姜茶,姜糖汤,姜皮汤;舌苔薄黄,示有热象,则饮食宜清淡,选配冬瓜汤,绿豆汤,番茄和绿叶菜汤,并宜忌油腻荤菜。
发热期间食欲很差,服用抗风湿药物也会引起胃肠道反应,不思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宜给半流质,如面条,更米,大米粥等,多食新鲜水果,新鲜蔬菜等,多饮清凉饮料,以生津止渴,补充体液。
2、恶性间皮瘤的其他注意事项 2.1、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疲劳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可更好的恢复。
2.2、继续服用药物,做好护理。
2.3、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不要恐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恶性间⽪瘤的免疫组化鉴别诊断标记物间⽪瘤是⼀种罕见癌症,其中恶性胸膜间⽪瘤是最常见的类型(81%),除胸膜外,间⽪瘤也可以发⽣在其他部位,如腹膜(9%)、⼼包膜和睾丸鞘膜。
恶性胸膜间⽪瘤通常难以治疗,因为⼤多数患者在发病时为晚期,中位总⽣存期⼤约是1年,5年总⽣存率约为10%,罕见治愈,主要发⽣在暴露于⽯棉的⽼年男性。
间⽪瘤的组织学亚型包括上⽪样(最常见)、⾁瘤样、双相(混合)上⽪样和⾁瘤样。
上⽪样组织学患者的预后⽐混合或⾁瘤样组织学的患者更好。
由于恶性胸膜间⽪瘤患者常有明显的症状,所以患者经常表现为⽆远处转移。
恶性间⽪瘤的诊断及鉴别很难在形态学上完成,免疫组化作为⼀个不可或缺的辅助⼯具,发挥了重要的作⽤。
诊断及鉴别要点主要体现在: 1.反应性间⽪增⽣和恶性间⽪瘤的鉴别; 2.上⽪样恶性间⽪瘤与癌的鉴别诊断; 3.⾁瘤样恶性间⽪瘤与⾁瘤的鉴别诊断。
1.反应性间⽪增⽣和恶性间⽪瘤的鉴别 1.1 GLUT1⽤于反应性间⽪增⽣和恶性间⽪瘤的鉴别诊断,在恶性间⽪瘤中胞膜染⾊,上⽪样型、⾁瘤样型及混合型中均有表达,反应性间⽪增⽣阴性。
GLUT1在肺癌中呈⾼表达,故不能⽤于区分肺癌和恶性间⽪瘤。
1.2 IMP3:⽤于反应性间⽪增⽣和恶性间⽪瘤的鉴别诊断,在恶性间⽪瘤中强胞浆染⾊,上⽪样型、⾁瘤样型及混合型中均有表达,反应性间⽪增⽣阴性。
1.3 其他常⽤反应性间⽪增⽣和恶性间⽪瘤的鉴别标记物:Desmin、EMA、Ki-67等。
2.上⽪样恶性间⽪瘤与癌的鉴别诊断 上⽪样恶性间⽪瘤的鉴别诊断主要是肺癌,包括肺腺癌和肺鳞癌,此外还有可能来源于肾、乳腺和卵巢等远位转移癌。
2.1 上⽪样恶性间⽪瘤最好的标志物为Calretinin、WT1、D2-40和MC等。
2.2 其他来源的癌 2.3 新标志物 MUC4:可⽤于上⽪样型间⽪瘤和肺癌的鉴别诊断,上⽪样型间⽪瘤阴性,肺癌阳性。
图1. A和C均为上⽪样间⽪瘤HE染⾊,B和D为对应的MUC4免疫组化染⾊,均为阴性,其中B可见正常⽀⽓管上⽪作为阳性内对照。
间皮瘤治疗成功的案例间皮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通常发生在胸膜、腹膜或心包等处。
它的治疗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因为它的发病率较低,且对治疗的要求较高。
然而,我们最近成功治愈了一位患有间皮瘤的患者,这是一例非常成功的案例。
患者是一名50岁的男性,他在体检时发现了胸腔积液,经过一系列检查后被确诊为间皮瘤。
这对于患者和家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因为间皮瘤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癌症。
然而,我们的团队决心帮助这位患者战胜疾病,我们制定了一套全面的治疗方案。
首先,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包括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通过这些检查,我们确认了肿瘤的类型、位置和分期,为后续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接下来,我们采用了多学科的治疗模式,由肿瘤科医生、放射科医生、外科医生和护理人员等组成的团队共同参与治疗。
这种治疗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每个专业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方面,我们采用了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案。
手术切除是治疗间皮瘤的首选方法,通过手术可以彻底清除肿瘤组织,降低复发的风险。
术后,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化疗和放疗,以杀灭残留的癌细胞,预防病情的恶化。
整个治疗过程中,我们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经过数月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显著改善。
肿瘤的体积明显减小,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也逐渐恢复正常。
更重要的是,患者的身体状况明显好转,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能力。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治疗案例,也为间皮瘤的治疗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不仅向医学界证明了间皮瘤是可以治愈的,也给其他患者带来了希望。
我们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将能够战胜间皮瘤,重获健康和幸福。
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为医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这个案例能够对广大患者有所启发,让他们不再害怕间皮瘤,勇敢面对疾病,相信医学的力量。
原发性腹膜癌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原发性腹膜癌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原发性腹膜癌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原发性腹膜癌如何诊断鉴别,原发性腹膜癌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原发性腹膜癌常见检查:常见检查:浆膜腔积液病原体*一、检查:1.细胞学检查:经腹腔镜穿刺或阴道后穹隆穿刺抽取腹水进行细胞学检查,恶性肿瘤常为阳性。
2.腹膜活检:腹膜活检对腹膜肿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采用腹腔镜直视下活检,亦可剖腹探查腹膜活检。
3.免疫组化:免疫组化特征与卵巢浆液性癌相似,粘蛋白测定及席夫过碘酸染色均阳性,不产生透明质酸。
Wick等测定腹膜浆液癌免疫组化指标,单抗角蛋白、上皮细胞膜抗原、CA125抗原、LeuM1、B72.3抗原、癌胚抗原、淀粉酶、LN1、LN2、MB2、S-100蛋白及胎盘碱性磷酸酶测定均为阳性。
Zhou等报道全部病例EMA和S-100蛋白阳性,75%病例CAl25阳性,88%呈CD15阳性,38%胎盘碱性磷酸酶阳性。
4.B超:诊断依靠的主要检查,能提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及性质等,有助于鉴别卵巢癌与腹膜癌。
5.CT检查:可清晰显示肿块,腹水,淋巴结转移。
6.腹腔镜检查:可以清楚的窥见病变的性质、大小、部位以及有无腹腔播散,并可吸取腹腔液和活检做相应检查。
*以上是对于原发性腹膜癌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原发性腹膜癌应该如何鉴别诊断,原发性腹膜癌易混淆疾病。
*原发性腹膜癌如何鉴别?:*一、鉴别:1.腹腔结核:血清CA125是源于体腔上皮的各种组织所共有抗原,术前检查血清CAl25对鉴别腹腔结核有帮助。
2.卵巢癌腹膜转移:两者主要区别是PPC双侧卵巢实质内无肿瘤浸润,免疫组化无助于与卵巢上皮性癌的鉴别。
3.弥漫性腹膜恶性间皮瘤:症状、体征、疾病程度多相似,多发生于男性,多有石棉接触史。
间皮瘤细胞具有活跃的产生透明质酸的功能,测定患者血清或腹水中的透明质酸水平有助于鉴别诊断,CA125水平一般不升高。
弥漫性恶性间皮瘤【概述】胸膜间皮瘤有预后较好的良性纤维性间皮瘤和弥漫型恶性胸膜间皮瘤,后者被认为是胸部预后最坏的肿瘤,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
【诊断】有渗出性胸水,特别有接触石棉史的病人都应考虑恶性胸膜间质皮瘤的诊断。
胸部CT可确定诊断,胸部CT检查可判断胸膜钙化或骨结构有否破坏。
当肿瘤侵犯膈肌和胸壁时,磁共振的显像较CT为好(图1)。
虽然胸水细胞涂片、胸穿胸膜活检和胸水细胞块切片可以作出恶性的诊断,但不能鉴别胸膜转移性腺癌和恶性间皮廇。
图1 磁共振:右下胸壁恶性胸膜间皮瘤左下肺下叶背段脏层也有恶性胸膜间皮瘤(手术证实)如果在过去10年中开发了3种技术,比较肯定的有助于对恶性间皮瘤作出诊断。
这3种技术是以高碘酸-希夫液做组织化学染色,以角朊和癌胚抗原作免疫过氧化物酶检验和电子显微镜检查。
为进行这些检查,活检标本必须立刻用中性福乐马林液固定,另一小块肿瘤活检标本注定在戊二醛液中供作电镜检查使用。
高碘酸-希夫染色(PAS)是惟一可靠的组织化学方法,它能辨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腺癌,虽然各种转移性腺癌的特性不相同,但在淀粉酶消化后出现强阳性空泡,即可诊断为腺癌而非恶性胸膜间皮瘤。
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是使用抗体作用于角朊蛋白和癌胚抗原(CEA),此法也有效地区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于转移性腺癌。
对癌胚抗原作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染色一般很淡可不着色。
相反,腺癌染色中等和很浓。
此外,以免疫过氧化物酶对角朊作研究,也显示间皮瘤与腺癌有明显的差别。
目前已发现8个标志可作鉴别用:肿瘤合并糖蛋白72(B72.3),Leu-Mi,Vimentin,血栓调治素,粘蛋白成分,癌抗原阳性对腺癌有100%的特殊性和敏感性。
由于癌胚抗原检验常有假阴性,故最好选用二个肿瘤标志,一般使用CEA和B72.3。
如两者阳性对腺癌有100%的特殊性和88%的敏感性;如两者均阴性,对间皮瘤有100%的特殊性和97%的敏感性。
电子显微镜检查对辨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性腺癌也有用途。
恶性胸膜间皮瘤区别于肺、乳腺癌和上胃肠道来源的腺癌是它表面的微绒毛细而长,且有分支,张力丝较丰富,无微绒毛的小根和片装体;来源于卵巢和子宫内膜的转移性腺癌具有内在的组织变形,包括丰富的粘蛋白小滴、大量纤毛、密集的核颗粒,这些变化在间质瘤是不存在的,腺癌的绒毛短且粗。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病理诊断问题仍有争论。
虽然恶性间皮瘤与软组织肉瘤在一起分类,但只有20%组织学上是纯粹的肉瘤。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33%~50%其组织学上是上皮型或管状和乳头状,而其他30%为上皮和肉瘤混合型,大多数病理学家确信只有肉瘤或混合组织的病人,才能诊断为恶性胸膜间皮瘤。
综合特殊染色和电子显微镜检查资料,有经验的病理学家也愿意对上皮型的病人,作出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
【治疗措施】直到今日,对恶性胸膜间皮瘤尚夫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经过某种方法治疗,国内外均有少数病人活过5年,最长者达22年,大多数人认为可能与肿瘤自然生存时间和分期有关。
按Butchart分期,恶性胸膜间皮瘤分为四期(表1)。
根据临床表现,Ⅰ期上皮型恶性胸膜间皮瘤有可能长期生存,故建议为这些病人作根治性胸膜肺切除术。
对Ⅱ、Ⅲ和Ⅳ期上皮型及其他病理类型的病例,无论治与不治,采用根治性或姑息性手术及使用化疗和放疗疗效与否,治疗后的生存曲线基本相同,其平均生存时间为18个月,约10%病例活过了3年。
表1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分期1.姑息性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病人的胸水,穿刺吸出后很快又会出现,用化学药剂注入胸膜腔内,造成胸膜粘连,大多数病人的胸水得到控制,这样胸膜固定术如果失败或在拟行诊断性开胸的病人,应考虑做胸膜剥脱术。
恶性胸膜间皮瘤可以沿穿刺孔、置胸管的通道及开胸切口播散,但所引起的皮下沉积物很少引起症状,因此不必治疗,倘若给予病人治疗,这些皮下结节还可以作为观察疗效的指标。
恶性胸膜间皮瘤病人的胸痛是最难处理的症状,在晚期特别严重,终日持续不停,对放疗无反应,应给予足够镇静止痛剂,包括鸦片类制剂以减轻疼痛,安渡生命的最后时刻。
2.外科治疗目前已有各种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外科措施,首先是扩大性胸膜肺切除术,即根治性切除被累及的部分胸壁、全肺、膈肌、纵隔和心包。
此术式只适用于Ⅰ期功能上皮型恶性胸膜间皮瘤病例。
严重心肺功能损害是此术的禁忌证。
在第4肋间做一标准的后外侧开胸切口,将坚韧而增厚的壁层胸膜和肿瘤结节一起,钝性从胸壁剥离,此操作会引起广泛出血,可压迫、电灼和缝扎仔细彻底止血。
然后,将纵隔胸膜从肺门的顶部分开,切除气管旁淋巴结。
在前面,于肺尖水平,结扎乳内动脉和静脉,从前胸壁切除与这些血管和胸膜一起的所有可见淋巴结。
在后面,切除食管旁和气管隆突区的淋巴结。
从左侧后面相应部分切开心包。
此时要决定先切肺或先切除膈肌,此顺序取决于肿瘤侵犯的部位及其延伸的范围。
横断肺门和血管及支气管,处理方法像在任何心包内(扩大性)全肺切除一样。
胸膜下部不像膈肌那样低位,可在游离胸膜后,在胸膜下部皱褶外切除膈肌。
为充分暴露,一般要在同侧8~10肋间作第2个切口。
因术中置病人于侧卧位,在切除膈肌后,肝脏倾向于由上向纵隔移位,压迫下腔静脉,导致心跳和血流障碍。
切除膈肌后,其缺损可用Maxlex网或涤沦硅质材料修复,也有人用硬脊膜修复。
无论采用任何材料和技术,都必须做到严密不漏,以防止血液或胸水由胸农会流入腹腔;应该用连续缝合法,将膈肌的替代物牢固缝合膈的残余边缘,使腹内脏器不能突入或疝入胸腔内。
关胸前应连接胸管于吸引器负压吸引。
扩大性胸膜肺切除术的手术死亡率为10%~25%,但疗效并不比胸膜切除术好,故不建议广泛应用。
第二个外科治疗措施为胸膜切除术,此术非根治性,因肿瘤常累及其下面的肺脏。
此手术并不能改善恶性胸膜间皮瘤病人的生存时间,但似乎能控制胸水,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此外,恶性胸膜间皮瘤所引起的胸痛,有时在切除胸膜后能缓解,对怀疑为恶性静膜间皮瘤的病例,拟作诊断性开胸活检时,应考虑同时做胸膜切除术。
有大量胸水,而化学性胸膜固定术失败的病例,也可考虑做胸膜切除术。
由上所述,胸膜切除术是姑息性手术,其目的是切除壁层胸膜和部分脏层胸膜,以预防胸水复发及减轻胸痛症状。
一般治第6肋间作后外侧切口开胸,钝性或锐性游离壁层和部分被肿瘤累及的脏层胸膜,分别从胸壁和肺脏分开后摘除,此操作会引起因热传导造成脊髓或臂神经丛受损,在脊柱旁及胸腔顶切除肿瘤时,最好使用高频氩气刀。
特别要小心留住胸腔顶部及纵隔区的神经和血管,尽可能切除肿瘤组织,减少其容积,有利于术后放疗和化疗。
术毕置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
3.化学治疗蒽环类药剂被认为对恶性胸膜间皮瘤有效,其次是顺铂、丝裂霉素、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甲氨蝶呤、长春花碱酰胺等,目前多采用、蒽环类为主的综合化疗。
近年来,统计国内外以阿霉素为主的化疗方案,总有效率为20%左右,其中较好的是阿新碱(CAO);不含蒽环类的各种治疗方案总的有效率为21%,其中较好的是丝裂霉素加顺铂(MP)。
顺铂加大剂量甲氨蝶呤。
化疗持续到病情不加剧为止。
4.放射治疗外部放疗对恶性胸膜间皮瘤很失望,但扩大性体外放疗被认为有效,能缓解某些病例的胸痛及控制胸液,但对疾病病本身并无疗效。
体外照射40Gy以上有姑息性疗效,50~55Gy照射缓解率为67%,少数病人生存5年以,但几乎所有病人仍死于复发或转移。
腔内放疗对少数恶性胸膜间皮瘤有某些反应,且少数病人长期疗效,看来有一线希望。
主要用同位素是放射性金,它与覆盖浆膜腔的细胞有亲合性,特别适合于治疗弥漫性肿瘤,例如间皮瘤。
其主要治疗效果是由于β质粒的放射性,它的穿透力达2~3mm,对早期肿瘤最有效,但很难发现早期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病例。
早年应用胶体198金注入胸膜腔内,有活过5年的少数病例,由于防护困难,目前已很少应用。
综合治疗和手术中照射或同位素132I、192Ir、32P植入腔内以及术后体外放疗加化疗等措施,均无远期治愈者。
5.综合治疗近年来,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在胸膜肺切除信后及CAP方案化疗(环磷酰胺600mg/m2,阿霉素60mg/m2,,顺铂75600mg/m2,连续用5个疗程,每疗程间隔时间为3周)。
术后在原来肿瘤的部位或残余肿瘤的位置作55Gy的体外照射。
分析53例接受综合治疗的病人,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17%,手术死亡率5.8%。
平均生存时间16个月(1~8年)。
31例上皮型病人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50%和2%;混合型和肉瘤型病人的1、2年术后生存率为45%及7.5%,无一例活过25个月。
局部纵隔有淋巴结转移者生存时间较无淋巴结转移者短,上皮型纵隔淋巴结阴性者,其5年生存率为45%,故早期进行治疗十分重要。
【病因学】所有种类的石棉纤维,几乎都与间皮瘤的发病机制有关,但自给自足纤维的危险性并不相同,最危险的是接触青石绵,危险性最小的是接触黄石棉。
第一次接触石棉致发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0~40年,间皮瘤的发病率与接触石棉的时间和严重程度成正比。
大气中如毛沸石含量增加,人们吸入这种硅酸沸石的粉末,也可引起间皮瘤。
也有报道接触放射线后引起胸膜间皮瘤的病例,从接触放射线到发现患胸膜间皮瘤的时间为7~36年,平均16年。
亚硝胺、玻璃纤维、氢氰酸、氧化钍、铍及其它肺部疾病(如结核和化学物质及脂质吸入性肺炎),均可导致胸膜间皮瘤。
【病理改变】在恶性间皮瘤早期,肉眼可见在正常或不透明的脏层或壁层胸膜上有众多白色或灰色颗粒和结节或薄板块,随着肿瘤的发展,胸膜表面愈来愈变厚,长满结节,肿瘤结节向四方伸延,连续成片,包囊肺脏使其窖越缩越小并使受累侧胸壁塌陷。
在晚期,肿瘤可累及膈肌、肋间肌、纵隔结构、心包及对侧胸膜。
尸检病人有50%发现有血源性转移,但临床很少提及。
恶性间皮瘤有两种病理解剖类型:①单个纤维性胸膜间皮瘤。
从脏层胸膜生长,平板或肉茎状,肿瘤引起临床症状是由于它们扩大发展,挤压胸内结构使其移位,如能早期诊断,可作手术治疗。
②广泛扩散的间皮瘤。
此类型侵犯肺叶,浸润膈肌、肋间肌,可通过纵隔胸膜而累及心包和大血管。
恶性间皮瘤的显微镜所见有其特色,即在单个的肿瘤结节或肉眼外观相同的肿瘤结节,都有各种明显不同的组织成分。
恶性璋皮瘤的病理组织学分型有上皮型、纤维(间质)型和混合型三种。
上皮型肿瘤细胞的上皮有各种不同的结构,例如乳头状、管状、管乳头状、带状功片状。
多角形上皮细胞有很多长而纤细,表面有分支的微绒毛,桥粒,成束的弹力细丝和细胞间腔(图2)。
纤维型细胞类似纺锤状,平等构形,有蛋形或细长形的细胞核,核仁发育良好(图3)。
混合型兼有上皮型和纤维型两种组织结构。
从一个肿瘤块取活检时,从各个不同的部位取的标本愈多,则愈像是混合型。
图2 恶性上皮型胸膜间皮瘤(左)及恶性胸膜间皮癌(右)图3 恶性纤维型间皮瘤男81岁,胶原束和各种非典型细胞膜【临床表现】恶性胸膜间皮瘤病人男性多于女性(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