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治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案
- 格式:docx
- 大小:37.37 KB
- 文档页数:1
酒精肝中医辨证经验
西医:
本病为长期大量饮酒而导致的肝脏疾病。
本病常与乙肝丙肝病毒合并存在,起到叠加的致病作用,更易肝硬化和肝癌。
中医:
本病属于伤酒,酒癖,酒臌,酒疸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为酒毒湿热之邪,导致脾胃受损,脾失健运,痰湿内停,肝气不疏,肝瘀气滞,肝肾同源,肝病久郁伤及肾脏,肾气化失司,水湿壅盛而成。
(1)湿热内蕴:(早期)
腹胀纳呆,腹泻乏力,肝区不适,偶有黄疸水肿,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茵陈30g,栀子12g,大黄10g,金钱草30g,龙胆15g,柴胡12g,车前子20g,虎杖20g,泽泻20g,木通15g,当归15g,生地15g,枳实15g,丹参20g。
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2)痰湿阻滞:(中期)
纳呆乏力,肝区疼痛,黄疸腹水,肝掌蜘蛛痣,神昏振颤,舌黯红苔黄腻,脉弦涩。
茵陈30g,栀子15g,大黄15g,虎杖25g,山楂20g,丹参30g,浙贝15g,青皮12g,枳实12g,醋元胡15g,生鳖甲(先下)30g,生牡蛎(先下)30g。
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3)水湿蕴停:(晚期)
肝掌蜘蛛痣,肝腹水,心悸气短,脘腹胀痛,神昏振颤,唇甲色
淡,舌淡暗有瘀斑苔滑腻,脉细涩。
制附子15g,水蛭10g,大腹皮30g,茵陈30g,猪苓30g,丹参30g,黄芪50g,葛根25g,溪黄草30g,垂盆草30g,马鞭草30g,生牡蛎(先下)30g,生鳖甲(先下)30g,生龟板(先下)30g。
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中医辨治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案【摘要】酒精性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其失代偿期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挑战之一。
中医以辨证施治为核心,针对不同的症状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针灸治疗和中药调理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酒精性肝硬化,促进肝脏功能恢复和病情缓解。
合理的饮食调理也是治疗的重要方面,帮助患者减轻肝脏负担,促进康复。
通过对中医治疗的疗效评估,可以看到中医在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方面的潜力和优势。
展望未来,中医将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效果。
总结来看,中医辨治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有其独特的优势,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全面有效的治疗选择。
【关键词】中医, 酒精性肝硬化, 失代偿期, 针灸, 中药, 饮食调理, 疗效评估, 展望未来, 总结, 治疗挑战, 辨证1. 引言1.1 疾病背景酒精性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主要由长期酗酒引起。
酒精长期作用于肝脏,会导致肝细胞坏死、肝脏结构破坏,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在肝硬化的失代偿期,肝脏功能逐渐减弱,出现腹水、黄疸、肝性脑病等严重症状,患者容易发生肝功能失代偿,危及生命。
酒精性肝硬化的治疗在临床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常常只能缓解症状,难以根治。
中医的辨证治疗在这一领域中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辨证治疗强调疾病的整体性和个体差异性,从调整体内的阴阳失衡、气血不畅等方面入手,通过中药、针灸、良好的饮食调理等手段来改善肝脏功能及症状,以达到治疗肝硬化的目的。
本文将从中医辨证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医在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治疗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治疗挑战酒精性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疾病,其失代偿期的预后通常较差。
治疗这一阶段的挑战在于病情已经发展到了较为严重的程度,肝脏功能已经受损严重,而且患者常常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腹水、肝性脑病等。
此时的治疗,除了需要对肝脏功能进行支持和修复外,还需要同时处理并发症,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提高生存率。
中医辨治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案1. 引言1.1 背景介绍酒精性肝硬化是由长期、大量饮酒引起的一种慢性肝病,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肝脏疾病。
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酒精直接毒性对肝脏细胞的损害、维生素缺乏及代谢产物对肝脏的影响等。
失代偿期是酒精性肝硬化最严重的阶段,临床病情较为严重,疗效较难确定。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之一,在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具有独特优势。
中医辨治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原则主要包括益气活血、清热解毒、健脾利肝等。
中医辨证施治的具体方法则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症候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达到调理机体、恢复肝功能的目的。
随着中医在酒精性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对中医辨治在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并对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临床实践的启示进行探讨,有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和促进患者康复。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中医辨治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可行性及疗效,进一步探讨中医药在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方面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机制。
通过分析和总结患者的个案,评估中医辨证施治对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为中医药在肝病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临床指导。
1.3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这类患者常常由于长期酗酒、饮食不良、生活方式不健康等因素导致肝脏功能逐渐受损,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
这些患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肝功能明显异常,腹水、腹胀、黄疸、肝功能代偿失调等临床症状明显,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带来极大困扰。
通过对这类患者的研究,可以更直观地了解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特点、病情发展规律及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探索中医辨治方法提供客观依据。
研究对象的选择对于本研究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中医辨治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践基础。
肝硬化的中医辨治作者:李朝晖肝硬化有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中医病名为“积聚”,失代偿期肝硬化有腹水者中医病名为“鼓胀”。
积聚是由于人体正气亏虚,脏腑失调,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而成,以胁下结块,或痛或胀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鼓胀则是在积聚的基础上,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腹部膨隆,胀大如鼓,有移动性浊音,可伴有腹部积块,或齿衄、鼻衄,或在颈部、胸部及上肢出现红痣血缕,手掌赤痕等,或神疲乏力、纳差、便溏,或出现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皮肤瘀斑等症状。
下面我为大家谈谈肝硬化(积聚和鼓胀)的中医辨证及治疗。
积聚(肝硬化代偿期)的中医辨治积聚主要分为湿热内阻、肝脾血瘀、肝郁脾虚、脾虚湿盛、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证六种证型。
1、湿热内阻:主要表现为皮肤目睛黄染,黄色鲜明如橘,恶心或呕吐,口干口苦,胸脘痞闷,纳差,或腹胀,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粘滞不畅,胁肋灼痛。
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治则:清热利湿,通腑泄下。
方予茵陈蒿汤加栀子柏皮汤。
大黄(后入)10g、栀子(打碎)12g、黄柏9g、郁金9g、茵陈30g、赤芍30g、枳壳20g、茯苓20g、砂仁(去壳)6g、车前子(包煎)12g、泽泻15g、炙甘草10g2、肝脾血瘀:主症为胁肋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手掌赤痕,颈部、胸部及上肢出现红痣血缕;胁下积块;面色晦暗。
舌质暗紫,有瘀斑点,脉沉而涩。
治则:活血化瘀、通络软坚。
方予膈下逐瘀汤加四逆散加减。
柴胡15g、当归10g、川芎10g、桃仁10g、赤芍20g、乌药15g、延胡索15g、牡丹皮15g、五灵脂10g、红花10g、枳壳20、香附12g、炙山甲10g、地鳖虫10g、炙甘草6g3、肝郁脾虚:胁痛;性情急躁,善叹息;口干苦,或咽部有异物感。
纳差、食后胃脘胀满;便溏、腹胀、嗳气;乳房胀痛。
舌淡红,苔白或黄。
脉弦细。
治则:疏肝理气、活血健脾。
方予柴胡疏肝散加四君子汤加减。
柴胡24g、川芎10g、枳实20g、白芍30g、香附12g、白术25g、茯苓20g、陈皮8g、党参30g、炙甘草10g4、脾虚湿盛:纳差或食后胃脘胀满;便溏或黏滞不畅;腹胀;气短,乏力;恶心或呕吐;自汗;口淡不欲饮;面色萎黄。
中医辨治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案酒精性肝硬化是指因饮酒过度而引起的肝脏疾病。
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代偿期、失代偿期和晚期三个阶段。
其中,失代偿期是最危险的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肝脏已经无法完成自身的功能,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腹水、消化道出血等。
本文结合典型案例,介绍中医辨治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病案资料:患者,男性,56岁,因肝脏硬化住院。
既往史:患者长期饮酒,多次因肝脏疾病住院治疗,已经进入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腹水、肝功能不全等多种并发症。
中医诊断:肝肾阴虚、血瘀痰湿、脾气不足。
治疗方案:1. 益肝壮肾法由于饮酒过度是导致患者患上酒精性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需要利用中药调理肝肾。
以熟地黄、山药、丹参、当归、川芎等组成的益肝壮肾方,可以增强肝肾的营养,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帮助肝脏修复功能。
2. 祛瘀化痰法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容易出现血瘀、痰湿等症状,因此需要采用祛瘀化痰的方法。
用青皮、枳实、香附、陈皮等组成的方剂,可以消散血瘀、化痰止咳,有利于改善身体状况。
3. 健脾、利水法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常常出现消化不良、腹泻、腹水等症状,所以需要用健脾、利水的方法来缓解。
用白术、泽泻、茯苓、薏苡仁等药材组成的方剂,可以利尿排除多余水分,增强脾气功能,达到填精补气的作用。
注意事项:1. 患者在治疗期间必须戒酒,严格控制日常饮食,避免过度饮食造成肝脏负担。
2. 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肝功能、电解质等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 患者要避免剧烈运动、情志波动等刺激,避免加重肝脏负担,保证良好的心理状态。
4. 患者治疗期间应该遵从医生的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做好护理工作,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总之,中医辨治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针对不同的症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加强饮食、运动、生活方式的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恢复肝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环球中医药2016年9月第9卷第9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eptember 2016,Vol.9,No.91141 ㊃医案析评㊃作者单位:100053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王伟明);中日友好医院(王磊㊁彭越);北京中医药大学(苏全新㊁彭建中)作者简介:王伟明(1988-),博士,住院医师㊂研究方向:针药结合临床与基础研究㊂E-mail:wangweiming1a1@升降散加味辨治肝硬化失代偿期一案王伟明 王磊 苏全新 彭越 彭建中【摘要】 升降散”在中医临床受许多医家青睐,其已广泛用于包括消化系统疾病在内的多个系统疾病的治疗中,适证使用可获肯定预期疗效㊂但以其为加减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者少见,本文以升降散为组方基础治疗1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患者症状㊁体征和辅助检查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存活超过5年,且未见不良反应㊂提示以上含升降散调理气机㊁疏肝健脾补肾等思想的合方,对肝硬化失代偿期也有一定疗效,且疗法安全,临床适证或可选用㊂【关键词】 升降散; 辨证论治; 肝硬化失代偿期; 验案【中图分类号】 R657.3+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6.09.0371摇验案患者,女,58岁,主因 间断胃腹胀满3年余”于2011年8月14日就诊㊂患者3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部㊁腹部胀满不适,伴呕血,颜色先为咖啡色,后为鲜红色,量约1000mL,后出现不成形黑便约300g,入急诊诊断为 肝硬化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㊁脾大㊁失血性贫血”,先以禁食㊁补液㊁抑酸㊁降门脉压㊁抗感染㊁输血等保守治疗,病情略有缓解,但之后间断发作腹胀㊁呕血和黑便7~8次,遂住院先后以 胃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㊁脾切除治疗(术中取左肝外叶行病理检测,结果:肝脏呈结节性肝硬化改变),吐血㊁黑便停止,但仍间断胃腹部胀满不适,伴食欲减退㊁周身乏力㊁尿少,血清白蛋白降低(具体不详),血清谷丙转氨酶㊁谷草转氨酶升高(具体不详),经多次门诊㊁住院中西医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专科医生建议其行 肝移植术”,患者拒绝㊂患者自幼因母婴传播致乙肝病毒感染,来诊时HbsAg㊁HbeAb 和HbcAb 阳性,HBV⁃DNA<5.0×102IU /mL,否认其他疾病史㊂就诊时症见胃腹部胀满,周身乏力,腰膝酸困,食欲差,无呕血黑便,无皮下㊁牙龈出血,尿少,烦躁多梦,大便1天1次㊁溏稀,患者面色晦暗,身体消瘦,双下肢水肿,腹胀大,舌黯红,苔薄黄,舌边有瘀斑,左脉沉弦数,右脉沉弱㊂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血生化:血清白蛋白33.60g /L㊁谷丙转氨酶69U /L㊁谷草转氨酶75.5U /L㊁直接胆红素35.9μmol /L,总胆红素45.0μmol /L,余未见明显异常;腹部B 型超声示:肝实质弥漫性改变㊁回声增粗;脾脏缺如(脾切除术后);门静脉内经约2.5cm,考虑肝硬化㊁门静脉高压㊁腹腔积液㊂西医诊断:肝硬化失代偿期㊂中医诊断:臌胀(肝脾肾失调,瘀水互结)㊂治则:理气疏肝㊁健脾补肾㊁化瘀利水㊂处方:蝉蜕6g㊁僵蚕10g㊁片姜黄6g㊁柴胡6g㊁黄芩10g㊁川楝子10g㊁生黄芪30g㊁炒山药30g㊁炒薏苡仁30g㊁生杜仲30g㊁续断10g㊁桑寄生30g㊁赤芍10g㊁丹参10g㊁茜草10g㊁白茅根10g㊁冬瓜皮30g㊁芦根10g㊁龟板10g㊁鳖甲10g㊂30剂,水煎服,1剂/天,分2次口服㊂2011年9月14日二诊:患者诉乏力㊁腰膝酸困减轻,尿量增多,睡眠转安,便质变干,食欲仍差,仍下肢水肿,腹胀大,舌脉同前㊂上方减炒山药㊁炒薏苡仁,加车前子包煎30g㊁焦三仙各10g㊂30剂,水煎服,1剂/天,分2次口服㊂之后,以上方为主加减治疗,患者诸不适症状逐渐缓解,至2014年9月14日复诊,复查血常规㊁血生化未见明显异常㊂乙肝病毒感染及复制情况结果同前,腹部B 型超声:肝脏内部回声弥漫性增粗㊁增强,分布欠均匀,肝右叶最大斜径17.7cm,肝包膜欠光滑;脾脏缺如(脾切除术后);门静脉内经约2.1cm㊂仍守前法,处方:蝉蜕6g㊁僵蚕10g㊁片姜黄6g㊁柴胡6g㊁黄芩10g㊁川楝子10g㊁生黄芪30g㊁生杜仲30g㊁续断10g㊁桑寄生30g㊁赤芍10g㊁丹参10g㊁茜草10g㊁龟板10g㊁鳖甲10g㊂30剂水煎服,1剂/天,分2次口服㊂之后,守理气疏肝㊁健脾补肾㊁化瘀软坚法加减治疗,至2015年11月27日复诊,患者未见明显不适,血常规㊁生化常规未见明显异常,HbsAg㊁HbeAb 和HbcAb 阳性,HBV⁃DNA<5.0×102IU /mL,腹部B 型超声:肝右叶最大斜径约14.5cm,肝包膜光滑,实质回声欠均匀;脾脏缺如(脾切除术后);门静脉内径约1.8cm㊂仍守前法加减巩固治疗㊂按 肝硬化失代偿期属中医 臌胀”范畴,中医认为其多为感触毒邪(如肝炎病毒)㊁虫邪(血吸虫等),或情志所伤,或酒食不节,或黄疸㊁积聚失治,致内伤肝脾,伤肝则气机郁滞,伤脾则湿聚水停;毒邪不去,日久迁延,则入络及血㊁入里伤肾,入络则血瘀脉阻,伤肾则耗损先天㊂同时,气㊁水㊁血也相因为病,气滞㊁水停㊁血瘀互相影响,久则邪气郁结而正1142 环球中医药2016年9月第9卷第9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eptember2016,Vol.9,No.9气日衰㊂该患者为老年女性,自幼染受毒邪㊁病程日久,肝受邪困㊁化火扰神,则见烦躁多梦㊁左脉沉弦数;木郁克土,致运化不行㊁四肢失养㊁肌肤失荣,则见胃腹部胀满㊁食欲差㊁大便溏稀㊁周身乏力㊁身体消瘦㊁面色晦暗;久病及肾,腰腑失养㊁水液不行,则见腰膝酸困㊁尿少㊁双下肢水肿㊁右脉沉弱;久病入络,血瘀不行,则见舌黯红苔薄黄,舌边有瘀斑,综合舌脉症,病属臌胀,证属肝脾肾失调㊁瘀水互结㊂故治疗以理气疏肝㊁健脾补肾㊁化瘀利水为大法㊂药以蝉蜕㊁僵蚕㊁片姜黄,取升降散之意以升降气机,并伍柴胡㊁黄芩㊁川楝子理气疏肝以统帅诸药,生黄芪㊁炒山药㊁炒薏苡仁健脾益气长养后天,生杜仲㊁续断㊁桑寄生补肾强腰充补先天,赤芍㊁丹参㊁茜草凉血活血,和龟板㊁鳖甲散瘀通络以软坚,白茅根㊁冬瓜皮㊁芦根利水消肿㊂之后各诊,随症状起伏,以升降散为底方化裁,患者不适症状逐渐缓解,服药至今,前后共5年余,患者症状改善,肝硬化程度㊁门静脉高压程度均好转㊂2摇讨论肝硬化是各种原因引起肝细胞广泛变性和坏死,导致肝内血液循环障碍,肝脏功能减退,肝脏变形㊁变硬而成[1],一旦发病,往往会逐渐进展,至失代偿期,则会出现肝功能衰竭㊁门静脉高压和包括肝性脑病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㊁腹水等在内的诸多并发症[2]㊂此期预后不佳,约70%~ 95%患者会在5年内死亡[3]㊂常规西医非手术疗法包括一般治疗(去除病因㊁饮食作息调摄)㊁并发症治疗㊁保护肝细胞治疗和抗纤维化治疗等[1]㊂虽可延缓病情进展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一般不能改善肝脏病理性硬化,也很难逆转肝脏失代偿状态㊂本案中经前期评估,需肝脏移植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通过中医药治疗,生存期已超过5年,不适症状和相关体征均有显著改善,提示中医药对其有较好疗效,能延长患者生存期㊂中医药可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消化道症状和全身症状,保护肝功能㊁减轻黄疸㊁消减腹水㊁降低门静脉高压,在以往文献[4⁃7]中已得到证实㊂如覃伟华等[4]使用柔肝化纤颗粒(黄芪㊁薏苡仁㊁虎杖㊁黄精等)联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较单纯服用阿德福韦酯片组,在改善患者纳差㊁乏力㊁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和全身症状,改善肝功能和减轻黄疸上,治疗组疗效更优㊂许岩[5]使用益气活血清化利水中药(生黄芪㊁白术㊁赤芍㊁郁金等)联合常规西药疗法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相较常规西药治疗组,除一般情况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外,在消减腹水㊁降低门静脉高压上的疗效亦更优㊂上述结论与本案结果一致,可显示中医药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㊂相比以上中医药联合西医常规干预进行治疗的文献,本案采用的是中医药疗法,所获疗效能更准确体现中医药的效力㊂另外,以往文献中,虽有报道显示单纯中药能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不适症状,但很少发现硬化之肝脏经单纯中医治疗后,影像学中有明显改善,而本案患者病变肝脏的硬化程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B型超声所示),同时,治疗后肝脏门静脉高压程度也随之减轻㊂中医界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病机有基本一致的共识,认为其主要是肝㊁脾㊁肾失调,导致气滞水停血瘀[8]㊂故治疗上,多见补虚㊁利水㊁活血化瘀和理气各法,处方则以健脾活血利水药物为主组成的复方最多,在药物选择上,最常用药物有茯苓㊁白术㊁丹参㊁黄芪㊁大腹皮等[9]㊂另外,在可检索到的肝硬化失代偿期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研究文献中,无或很少有不良反应的报告,提示中医疗法安全㊂ 升降散”在中医临床受许多医家青睐,其已广泛用于包括消化系统疾病在内的多个系统疾病的治疗中[10],适证使用可获肯定预期疗效㊂但以其为加减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者少见,在本案处方中,以升降散为组方基础,并合柴胡㊁黄芩㊁川楝子等疏肝药为组方核心,联合健脾㊁补肾,佐以化瘀利水㊁软坚散结之法,所选各药与文献中虽有出入,但所用治法仍是遵循该病的基本病机,目的仍是达到疏肝㊁健脾㊁补肾㊁理气㊁利水㊁化瘀的作用,故最终获效,且未见不良反应㊂提示以上含升降散调理气机㊁疏肝健脾补肾等思想的合方,对肝硬化失代偿期也有一定疗效,且疗法安全,临床适证或可选用㊂需注意的是,本患者只是治疗个例,就诊时已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经治疗后虽症状改善,但血清HbsAg与治疗前并无差异,门静脉高压程度亦未恢复正常㊂因此,仍需对升降散相关中药的适证人群和效力做进一步研究㊂参考文献[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86⁃1997.[2] 张俊霞,闫杰,魏阳,等.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对肝硬化并发症治疗常识的认知现况调查[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5,9(3):401⁃404.[3] Fattovich G,Bortolotti F,Donato F.History of chronic hepatitisB:special emphasis on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prognostic factors[J].J Hepatol,2008,48(2):335⁃352.[4] 覃伟华,王振常,黄晶晶,等.柔肝化纤颗粒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疗,2014(14):126,157. [5] 许岩.益气活血清化利水法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6] 蒋元烨.活血化瘀解毒利水法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7] 高志超.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24例[J].河南中医,2009,29(8):792⁃794.[8] 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50⁃251.[9] 高星亮.中医药治疗鼓胀的文献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10] 吴崑璧.升降散现代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收稿日期:2015⁃12⁃10)(本文编辑:蒲晓田)。
中医辨治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案酒精性肝硬化是由长期酗酒所致的慢性肝脏疾病,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它对个体健康和社会经济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在酒精性肝硬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医有着丰富的辨证施治经验,可以通过中医的针灸、中药治疗等手段缓解症状、改善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一、病例描述患者,男,52岁,因反复酗酒,反复腹胀、食欲不振、恶心、体重减轻6kg,查肝功能异常4年余。
有3年前曾因肝脏疾病入院治疗(其他医院),过去有史肝硬化肝性脑病。
体检:肝区轻度疼痛,面色黄染,腹水加重,全身皮肤粗糙、苍白、短而黯,两目眶稍凹,舌胖、边齿痕,脉为弦细数。
化验:血总胆红素40.2umol/L,血白蛋白31.7g/L,血红蛋白108g/L,血小板计数60×10^9/L,血清蛋白2.17g/L。
二、中医辨证施治1. 辨证分型根据患者的病情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可以初步归纳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为肝肾不足型、脾虚湿阻型。
2. 辨证施治针对肝肾不足型,中医可采用温补肝肾、祛湿化痰的中药治疗,如桂枝茯苓丸、六味地黄丸等。
同时结合针灸治疗,选用足三里、肝俞、三焦等穴位,通过调理气血、强肝护肾。
对脾虚湿阻型,中医可采用补脾化湿、祛痰化瘀的中药治疗,如理中丸、香砂六君子汤等。
同时可以采用濡丝灸、耳穴埋压等方法,促进体内阳气上升、寒湿气消,从而改善肝功能、缓解症状。
三、治疗效果经过3个月的中医治疗,患者的症状有了明显好转。
腹胀、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减轻,体重稳定。
肝功能指标明显好转,血清蛋白、总胆红素等指标达到了正常范围。
体检结果显示,肝区疼痛明显减轻,腹水得到缓解。
面色红润,精神状态良好,舌红苔少,脉有弦有规。
四、讨论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以疏肝理气、温肾补脾、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原则。
中药、针灸、艾灸等方法结合使用,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需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需要患者自身配合戒酒,避免酗酒,减轻肝脏负担,促进康复。
中医辨治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案作者:翟金海符玉章花海兵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9年第06期摘要:本文介绍采用中医药辨治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案例,说明部分失代偿期肝硬化经中医辨证治疗后,肝纤维化可有效逆转,肝功能可恢复正常,显示中医治疗肝硬化的优势。
关键词: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中医疗法中图分类号:R259.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9)06-0114-02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a medical case of decompensation period of alcoholic liver cirrhosis treated by TCM differentiation treatment. It was indicated that after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reatment liver fibrosis degree of part of decompensation period could be reversed,and liver function can return to normal, which showed the advantages of TCM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liver cirrhosis.Keywords: alcoholic liver cirrhosis; decompensation period; TCM therapy臨床上,部分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经中医辨证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肝功能恢复正常。
兹结合案例介绍如下。
1 ;典型病例患者,男,62岁,2017年3月21日因腹胀不适,于外院查胸腹盆增强CT示“右侧少量胸腔积液,肝硬化,腹腔大量积液,胆囊炎”;血生化检查示:碱性磷酸酶362 IU/L,谷氨酰转肽酶818.1 IU/L,谷草转氨酶83.6 IU/L,谷丙转氨酶19.9 IU/L,总胆红素37.2 μmol/L,直接胆红素37.2 μmol/L,白蛋白28.6 g/L;“肝纤四项”检查示:层黏蛋白341.0 ng/mL,透明质酸681.6 ng/mL,Ⅲ型胶原721.3 ng/mL,Ⅳ型胶原673.3 ng/mL。
中医辨治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案酒精性肝硬化是由长期酗酒引起,严重危及患者的健康。
肝硬化的失代偿期是疾病的最后阶段,病情严重,需要有效的中医辨治方案来缓解症状,延缓疾病的进展。
下面将介绍一位患有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病例,以及中医的辨治方案。
希望对广大患者有所帮助。
一、病例简述患者张某,男,58岁,体弱多病,长期酗酒。
近一年来出现明显的腹水,乏力,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多次因为腹水而到医院排水,同时伴有黄疸、肝功能异常等症状。
最近一次就诊时,医生给出了肝功能衰竭,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诊断,并告知需要进行肝移植。
患者自觉病情严重,但对手术心存顾虑,希望寻求中医的治疗方法。
二、中医辨治1. 辨证中医认为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主要属于中医的“疮疡”范畴,其病机主要包括肝气郁滞,气血不畅,湿热蕴结等。
张患者长期酗酒,导致了肝气郁滞,肝阳上亢,气血不畅,形成肝肾阴虚,脾胃湿热的病机,所以在辨证上主要为肝肾阴虚,脾胃湿热。
2. 治疗方案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主要目的在于清热解毒,疏肝理气,益肝肾,活血化瘀。
对于张患者的情况,制定了以下的治疗方案:(1)清热解毒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如黄连,黄芩等,以清肝火,解毒散结。
(2)疏肝理气使用柴胡,郁金等中药,疏肝理气,舒展郁结。
(3)益肝肾给予补益肝肾的中药,如当归,熟地等,以滋养肝肾,强化体质。
(4)活血化瘀选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三七,红花等,以活血化瘀,清除病灶。
以上的治疗方案是综合考虑张患者的病情,采用中药内服和外治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张患者缓解症状,延缓疾病的进展。
三、康复治疗除了中药的治疗方案之外,患者还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包括饮食调理、情绪调节、生活作息等方面的改变。
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饮酒,戒除各种刺激性食物,保持情绪稳定,适当的运动,规律的生活作息等。
四、疗效评估经过3个月的综合中医治疗和康复治疗,张患者出现了一定的好转。
肝功能的指标有所改善,黄疸、腹水等症状有所减轻,体力也恢复了一些。
中医辨治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案酒精性肝硬化是由长期滥用酒精导致的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它会导致肝脏组织发生纤维化和硬化,严重影响肝脏功能。
一旦进入失代偿期,患者的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
中医对于酒精性肝硬化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病情。
本文将结合一位患有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的案例,介绍中医辨治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方法和疗效。
病史回顾患者李某,男性,60岁,曾长期酗酒,且饮酒量大。
6个月前,患者开始感觉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并且出现黄疸。
经医院检查明确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
患者此前曾接受过西医治疗,但疗效不佳。
中医辨证患者就诊时,表现为面色黄、眼结膜黄染、口苦口干、胁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大便黄色、小便黄浊、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细。
根据患者的上述症状,结合脏腑辨证的思想,中医辨识出患者属于肝胆湿热蕴结型的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关键是清热解毒、疏肝理气、化痰导滞。
针对患者的病情,中医选用了一系列治疗方法。
1. 中药治疗中医选用了疏肝解郁、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养肝护肝的中药进行治疗。
如黄芪、茯苓、柴胡、丹参、山楂、大黄等药物,配合使用能够清热解毒的药物,以及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的药物。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选用了穴位如肝俞、太冲、足三里等,通过针灸来疏肝理气,清热解毒。
针灸疗法一方面可以调节患者的生理功能,另一方面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3. 中医推拿中医推拿按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改善肝脏的血液循环,促进肝脏的修复。
通过推拿按摩患者的腧穴、经络,可以达到调节气血、疏通经络的目的,从而有利于改善肝脏的功能。
疗效评估经过3个月的中医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面色不再黄,眼结膜也逐渐恢复正常颜色,食欲明显好转,乏力感减轻,体重逐渐增加。
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也明显好转,肝功能指标有所下降。
中医辨证治疗酒精性脂肪肝
我国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为4.34%,其中酒精性脂肪肝占0.94%。
博粹堂老中医说,本病多为过食肥甘厚味,酗酒或缺乏运动所致,致使肝失疏泄,湿热蕴结,瘀血不化,中医辨证施治,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一、肝胃不和型:症见肝区胀痛,肝脏肿大,脘闷食少,或有恶心,腹胀,舌苔薄白,舌质淡,脉弦。
治宜疏肝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常用中药:柴胡、香附、佛手、枳壳、丹参、枳实、姜黄、郁金、法夏、陈皮、茯苓、厚朴,泽泻、山楂、荷叶。
二、肝胆湿热型:症见肝区胀痛,肝脏肿大,脘闷食少,口苦口干,恶心,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弦。
治宜清热利湿,方用小柴胡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减。
常用中药:法半夏、黄芩、大枣、泽泻、草决明、竹茹、枳壳、黄连、茯苓、陈皮、郁金、丹参、姜黄,荷叶,生姜,甘草。
三、脾虚湿盛型:症见乏力,纳少,餐后腹胀,或伴胸闷,恶心,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连有齿印,脉濡细。
治宜健脾化湿,方用六君子合平胃散加减。
常用中药:木香、党参、茯苓、白术、陈皮、苍术、大枣、泽泻、胆星、山楂、扁豆,甘草、砂仁,荷叶。
对于无明显症状而B超或CT检查有脂肪肝者,可用疏肝降脂法,常用柴胡、何首乌、草决明、姜黄、郁金、山楂、泽泻、佛手、丹参、枳壳、荷叶等,水煎服,或制成丸药应用,均可获效。
温馨提示:脂肪肝是一种可逆性疾病,只要能控制病因,病情就会改善和康复。
当然长期持续发展下去,也会导致肝硬化。
因此发现疾病,要及早治疗,以防病情迁延。
中医辨治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案酒精性肝硬化是一种由于长期酗酒引起的肝脏疾病,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
在中医看来,酒精性肝硬化属于肝病范畴,病因主要是长期饮酒所致,临床表现以肝功能异常和肝脏结构改变为主要特征。
在酒精性肝硬化的失代偿期,患者往往伴有严重的全身症状和肝功能的衰竭,病情较为严重。
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常采用中药治疗为主,并辅以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手段,以调理患者的体内环境,减缓病情发展,延缓病情恶化。
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表现包括腹水、黄疸、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患者常常因腹水引起的腹胀不适、黄疸导致的皮肤黄染等症状困扰,对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中医看来,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是气血阴阳失衡所致,需要调理患者的体内环境,以达到改善肝脏功能和减轻症状的目的。
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治疗手段。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主要手段,中药可以通过调理患者的气血阴阳,改善肝脏功能,减轻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常用的中药包括茵陈蒿、柴胡、茯苓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利水、益气健脾等功效的药物。
在针灸治疗方面,中医常常采用穴位刺激和经络调理的方法,以调理患者的气血,促进机体的恢复。
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拍打等手法来刺激穴位和经络,调理气血的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患者的症状。
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还需要从饮食和日常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调理。
中医强调饮食的调养,建议患者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减轻肝脏的负担。
患者还应该适当进行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紧张,以减轻肝脏的负担。
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方法多样,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手段,以及饮食和日常生活习惯的调理。
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优势在于综合调理患者的体内环境,以达到根本治疗的目的,减缓病情的发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辨治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案酒精性肝硬化是一种由长期大量饮酒引起的肝功能严重损害的疾病,最终导致组织结构的不可逆性变化,使得肝功能减退甚至衰竭。
失代偿期是肝硬化的最终阶段,临床表现为黄疸、腹水、食欲不振、消瘦等严重症状,常常导致患者死亡。
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主要是通过草药的益肝和护肝功效,辅以针灸等技术手段,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患者男性,年龄55岁,长期大量饮酒,经过多次体检后被确诊为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伴有明显的黄疸、腹水、失眠等症状,肝功能明显下降,肝功能指标如肌酐酐比值、氨基转移酶等高于正常数值,尤其是白蛋白水平明显下降。
病情严重,实属难以治疗。
中医治疗该疾病,首先要从饮食与生活习惯方面入手。
该患者应该戒酒、戒烟、避免油腻、重口味食品,多吃蔬菜和水果,定期运动,保持精神愉悦,缓解体内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其次,使用中药进行治疗。
在此病例中,替代治疗方法是药物的益肝和护肝功效。
中医药物中有许多草药可以对肝功能进行调节,以期达到促进代谢和修复的目的。
针灸也可以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根据“肝主疏泄,藏魂”的中医理论,记忆力随着肝气偏弱而受到影响。
因此,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医生可以采用耳穴针灸技术,通过对特定穴位的刺激,调节肝脏的功能状态和生理作用,提高肝脏的自我修复和再生能力,进而恢复肝脏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最后,治疗失代偿期的酒精性肝硬化还需要患者积极配合。
中医治疗是综合治疗,不是单一的药物治疗,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指示,按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并且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在治疗过程中遇到心理问题,也应该尽早与医生沟通,及时解决。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针灸和中药是中医治疗的两种主要手段,能够帮助患者调节肝功能,促进肝脏自身的修复和再生能力,从而达到延缓疾病进展和减轻临床症状的目的。
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戒酒戒烟,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辨治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案
酒精性肝硬化是一种由长期、大量饮酒引起的肝脏疾病,严重时会导致肝功能丧失,进而出现肝硬化失代偿期。
中医有丰富的辨证论治经验,可以通过辨证施治来改善患者的病情。
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腹水、肝性脑病、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等症状。
中医将其归纳为"酒瘾内扰"和"肝气犯脾"两个证型。
"酒瘾内扰"主要表现为酒瘾不止、口渴喜饮食、纳呆少食、色白面乌、自汗、平喘多梦等,舌质淡苔薄白或薄黄、脉细弦。
治疗时可选用黄芩、赤芍、黄连等清热燥湿药物,配合豉饭、瓜蒌、黄鳝等食疗调理,以清热解渴、利湿降火。
"肝气犯脾"主要表现为肝气犯脾、气滞、脾虚不运、食欲不振、大便溏泻、乳房硬块等症状,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
治疗时可选用柴胡、白芍、泽泻等药物,配合山药、白术、枸杞子等食疗调理,以疏肝理气、健脾益气。
中医还强调要避免饮酒、忌口辛辣刺激食物、调整生活作息、保持心情愉快等,有助于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负担。
中医辨治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关键是根据患者的症状特点进行辨证论治,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和食疗,改善肝脏功能,减轻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需个体化且长期坚持,需患者配合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酒精肝病中医治疗一例男,52岁。
腹泻伴右季肋区隐痛半年。
患者约半年前开始每日早餐后腹泻,每天泻4到6次。
为水样,未见脓血,未见不消化物。
两周前觉右季肋区隐痛,在医院查B超“肝胆无异常”,肝功转氨酶略高。
肠镜未见异常。
平素嗜酒,每天半斤以上高度白酒,聚饮时嗜食荤腻。
曾自配葛根芩连汤合保和丸服用略效,效则停,停即发。
舌苔厚腻黑,脉弦滑。
应为肥甘与酒之湿热蕴积,下注为泻,上蒸为厚腻苔。
处酸苦泻热并嘱戒酒并清淡饮食。
乌梅、蜀椒、黄连、焦栀、淡竹叶、通草,水煎服。
服数剂,每日腹泻减少,早餐后必泻,每日一到两次,舌脉依旧。
效不更方,原方继续服用。
另以粉葛根、黄柏、丹皮、焦山楂、滑石、甘草,研细末吞服。
服一月有余,腹泻再减,仅偶发早餐后泻。
黑苔退,仍厚腻,脉滑偄。
诉食欲欠佳,四肢酸软沉重。
应为戒酒后反应,湿热久困,脾胃虚弱。
处完带汤加减以健脾利湿。
白朮、怀山药、白蒺藜、陈皮、谷芽、淡竹叶,水煎服。
服数剂略效,因虑脾胃虚弱不耐汤剂涤荡,改散剂吞服。
白朮、怀山药、陈皮、白蒺藜、谷芽、佩兰、六曲、淡竹叶,研细末。
又一月,诸症进一步改善。
腹泻停,右胁下隐痛减轻若是无,四肢软困感减轻,食欲改善还厌油腻。
苔仍厚,脉仍滑。
以升阳益胃汤意以善后。
党参、白朮、羌活、防风、干荷叶、陈皮、鳖甲、牡蛎、赤芍、丹皮、通草、淡竹叶,研细末吞服。
本例为酒精性肝病,发展到何程度因缺乏临床检验,单凭舌脉不好判断。
体格检查未见水肿、肝掌、蜘蛛痣,没有消化道出血病史,应该还未失代偿。
按湿热久蕴论治,以酸苦泻热,酸辛化肝,淡渗利湿取效。
二诊以完带汤意健脾利湿,善后方健脾,羌独等风药以风胜湿,再配鳖甲、牡蛎软坚散结以化肝之硬。
后来没有随访,并不知道远期效果如何。
或许患者仍逃不过失代偿而消化道出血、腹水也未可知。
中医肝病学中如何辨证论治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
在中医肝病学中,对于酒精性肝病的诊治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中医认为,酒精性肝病的发生与饮酒过度密切相关。
酒为湿热之品,长期大量饮酒会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
湿浊蕴结日久,则化热生痰,阻滞气机,进而影响肝胆的疏泄功能。
此外,酒毒还会直接损伤肝脏,导致肝失疏泄,气血失调。
在辨证论治酒精性肝病时,中医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判断,将其分为不同的证型,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证型有以下几种:肝郁气滞型:患者多表现为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舌苔薄白,脉弦。
治疗应以疏肝理气为主,常用方剂如柴胡疏肝散加减。
药物包括柴胡、白芍、枳壳、香附、川芎、陈皮等。
肝郁脾虚型:常见症状有胁肋胀痛,腹胀便溏,食少纳呆,肢体困倦,舌苔白腻,脉弦缓。
治疗宜疏肝健脾,方选逍遥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用药有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等。
肝胆湿热型:主要表现为胁肋胀痛,口苦纳呆,恶心呕吐,身目发黄,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疗需清利肝胆湿热,常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药物有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等。
痰瘀互结型:患者多有胁肋刺痛,固定不移,胁下痞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腻,脉弦涩。
治疗应以化痰祛瘀、软坚散结为主,方剂如膈下逐瘀汤合二陈汤加减。
所用药物有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五灵脂、半夏、陈皮等。
肝肾阴虚型:常见症状有胁肋隐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应滋补肝肾,常用一贯煎加减。
药物有生地、枸杞、沙参、麦冬、当归、川楝子等。
在治疗酒精性肝病时,中医除了使用中药方剂进行内服治疗外,还会采用一些其他的治疗方法。
针灸疗法:通过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肝俞等穴位,以调节脏腑气血,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药食同源”,对于酒精性肝病患者,建议多食用一些具有健脾利湿、清热疏肝作用的食物,如薏米、冬瓜、苦瓜、绿豆等。
中医辨治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案
酒精性肝硬化是由于长期饮酒导致肝脏组织病变,同时引发肝功能减退、肝纤维化等
一系列病变,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肝硬化的失代偿期是指肝功能逐渐衰竭,没有任何治疗
措施能够阻止或逆转病情,通常表现为消瘦、黄疸、腹水等,此时肝脏已经无法正常工作。
中医辨治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既要治疗病因、促进细胞再生,同时也要辅助治疗肝功
能减退、肝炎、胃肠道疾病等多种相关疾病。
病因分析:饮酒长期超量,往往会给肝脏带来毒害,导致肝脏出现坏死、萎缩等病理
性变。
同时,饮酒还会破坏肠胃的黏膜、干扰人体的生理机能,进一步使肝脏毒素积累。
加之长期饮酒也会导致精神压力、营养不良等问题,导致身体各个系统出现各种病症。
中医辨治:饮食调理,解毒排瘀
饮食调理方面:失代偿期患者饮食应当以清淡为主,不要辛辣、高脂、腌制食品等。
多食用青菜、水果等有利于补充人体营养、促进胃肠蠕动的食品。
此外,患者应该适当喝水,多喝清热化痰的药膳,有利于排出体内毒素。
对于失代偿期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应
用止血药和调和胃肠药进行治疗。
同时,应注意防止肝性脑病,控制血氨水平,减轻脑部
损伤。
中草药方面:治疗失代偿期酒精性肝硬化,首先要以解毒为主,许多草药具有清热解
毒的功效,如金银花、菊花等,对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此外,茵陈、橘红、赤芍等
具有活血行气、化瘀消肿的功效,适用于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腹水、疝气等情况。
对于消
化道出血、失眠等并发症,可使用柴胡、酸枣仁等草药。
此外,白芍、绿茶、黄芪、山萸
肉等草药还具有补脾益肾、健胃消痰等功效,可辅助治疗消化不良等相关病症。
针灸理疗方面:中医针灸治疗可调整人体器官功能,促进气血运行,促进细胞再生。
对于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来说,针灸可通过刺激经络,改善肝脏功能,缓解各种并
发症。
一般采用神阙、足三里、太冲、三阴交等穴位进行治疗。
此外,针灸对于肝功能减退、神经衰弱、脾胃不和等相关症状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结论: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早期治疗可以延缓病情恶化,
提高生存质量。
中医辨治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首先要尽可能控制病因,同时要对相关
疾病进行辅助治疗。
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一方面可以使用中草药、针灸等方
式进行治疗,同时也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中医治疗提供更好的治
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