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改革探
- 格式:pdf
- 大小:279.13 KB
- 文档页数:4
第23卷第2期2009年4月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Henan College of Finance &Tax a tion Vol .23.No .2Apr .2009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庞华杰(—),男,河南郑州人,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改革初探庞华杰(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警体部,河南郑州450053)[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实践;教学改革[摘 要]传统体育课的项目设置对学生来说是强制性的,学生没有选择权,其结果是导致学生对体育课既没有学习兴趣,也没有真正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
体育课“1+1+x ”的教学改革,建立了新的项目设置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发挥体育教师的专长,顺应了高职院校体育课改革的发展潮流,提高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应予以推广。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793(2009)02-0089-03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社会对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身体健康要求,较之其他普通高校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
顺应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满足社会的需求,树立新观念,积极加快高职体育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拓宽知识技能,是高职院校体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一、“1+1+x ”教学改革的依据2002年8月,教育部教体艺〔2002〕13号文件规定,从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所有普通高校中施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的第8条规定“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
第9条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与探析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和就业方向,探讨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中进行实用身体,对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终身体育观为出发点,增强体育课的吸引力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标任务训练手段1 高职院校职业体育教育的必要性(1)高等职业学院是培养新时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素质职业技能的人才基地。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要将完善身心健康和增强职业体职作为投身现代化建设的自我需要和必备条件,自觉积极地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努力锻炼身体,塑造健全的体格。
要达到此目的,首先要认清职业体育教育的必要性,在课内、课外体育锻炼中,达到身心全面健康。
(2)职业体能素质是学生在基本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所必须具备的专业体能素质。
技术人员及其他人员要有适合劳动的体能才能就业,体能是技能的基础。
结合专业特点教学,这不是什么新课题。
但满足于按传统模式上课,满足于少数尖子运动员成绩提高,不是体育教学改革的目的。
体育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使更多的毕业生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需求,使广大学生的体能能够满足于不同行业、不同专业对他们的需要。
(3)体育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要求,必须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而服务,这就确定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不能仅仅模仿普通高校的体育教育模式进行。
但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还是沿袭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
所以高职院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时,应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上,充分体现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体育与专业服务为一体的特点。
2 确定高职体育教学的目标任务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是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学生学习体育、锻炼身体的良好时机。
我们要根据课程的目标和课程的自身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基础课,限定选项课和非限定选项课(课外活动),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开放性等特征,形成课内外一体化大课程体系。
浅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改革探索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已成必然趋势。
虽然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已经出现了一些顺应教育改革的体育教育新理念,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
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应从改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配备、教学评价等五方面教学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改革探索高职院校体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国民体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却是高等教育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之一。
高职院校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习惯,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影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1.对教学目标的认识不足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要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专项课大都根据体育项目的技术特点,按照职业体育的培养路径,向大学生传授相关的技术与技能。
虽然有的课程已经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兴趣,与以前的体育课程相比有了较大进步,但是,教学的目标还是没有明确,造成了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职业化的培养,从而不利于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2.教学内容过多过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必修课的内容过多过杂,可以说是中小学体育教学小而全特点的延续。
如果当前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依然按照那种模式培养,其后果必然造成学生的全面不发展。
同时,由于参与的运动项目多,频繁的变化会使学生穷于应对,这必然不符合体育运动技术的发展规律。
3.体育教学模式陈旧多年来,体育教学一直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讲解——示范——分组练习——巡回指导——教学比赛——总结讲评”。
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传授技术和技能为主,重视学生身体的发展,虽然它的教学过程规范,有利于学生掌握技术,但却缺乏针对学生个性和特长及适应不同单元、不同课型的合理教学模式,因此无法满足学生通过运动获得情感体验、愉悦身心的需要。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探析[摘要]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掀起了以各运动项目为主干教材的选项体育课之风。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但是,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遇到了许多新问题,本文对昆明市3所高职院校进行了调查分析,从教师队伍建设、体育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对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1 前言改革开放3o年以来,高职院校体育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有力地推动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选项课与选修课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不同体育需求,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发展了学生的体育特长,活跃了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
随着高职院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现代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指导思想也不断得到更新,所提出的一系列新的指导思想,如“素质教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健康第一”,是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思想繁荣与发展进步的标志。
然而,高职院校体育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仍然还很淡薄,锻炼习惯尚未养成,终身体育能力与体育文化素质较差,体质健康状况不佳。
因此,本文通过这些年来云南省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省广播电视大学和云南省科技信息职业学校的体育改革实践,提出新时期边疆省高职院校体育的改革及发展思路,为新时期边疆省高职院校体育纵深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云南省国防职业技术学院学生140人,体育教师11人;云南省广播电视大学学生90人,体育教师7人;云南省科技信息职业学校学生70人,体育教师4人。
2.2研究方法2.2.1问卷调查法男生176人,女生146人。
2.2.2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的书籍和论文,并进行了归类整理。
2.2.3数理统计法根据研究的目的与要求,将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