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 格式:pdf
- 大小:290.05 KB
- 文档页数:13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6.11.15•【字号】•【施行日期】2016.11.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粤教高函〔2016〕 253号各高职院校:为加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织和管理,确保项目建设取得成效,促进高职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特制订《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如遇问题,请及时向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反映。
联系人:XXX雄,电话:(020)37627715。
附件: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广东省教育厅2016年11月15日附件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以下简称专业资源库)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根据《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资金管理办法》(教财厅函﹝2016﹞28号)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6年省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粤教高函﹝2016﹞121号)精神,确保项目建设取得成效,结合国家、省有关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业资源库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坚持“应用驱动、共建共享、学校为主、社会参与”的原则,以“能学、辅教”为基本功能定位;整合优质高职教育资源,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全省高职院校相同或相近专业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实施提供范例和优质资源;为社会学习者提供资源和服务,增强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能力,为形成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条件和保障。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高职类立项建设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3.01.22•【字号】粤教高函[2013]13号•【施行日期】2013.01.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高职类立项建设项目的通知(粤教高函[2013]13号)各高等职业院校:按照《关于做好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粤教高函[2012]80号)要求,省教育厅组织了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高职类项目申报评审工作。
现将立项建设项目予以公布,并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立项建设项目经学校培育建设、申报、评审等程序,确定立项建设55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717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以上为立项建设项目,经省教育厅组织验收通过后,正式公布为省级项目,并授予相关称号。
项目建设期自2012年6月起计算。
二、建设要求(一)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
有关高职院校应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加大投入,以建设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联合依托单位从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改革校外实践教学模式、建设专兼结合指导教师队伍、建立开放共享机制、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等方面,加强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项目建设期为2年。
(二)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
有关高职院校应按照《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12]2号)、《关于组织开展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和2012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工作的通知》(粤教高函[2012]170号)等文件要求,做好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
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申请书申请人:联系电话:传真:电子邮箱:学校网址:粤高职外语教指委制二O一三年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本人自愿申报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认可所填写的《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下简称为《申请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申请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广东省教育厅或其授权(委托)单位、以及本人所在单位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
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恪守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
研究过程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成果真实,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声誉和公信力,不以项目名义牟取不当利益。
3.遵守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有关管理规定以及广东省财务规章制度。
4.凡因项目内容、成果或研究过程引起的法律、学术、产权或经费使用问题引起的纠纷,责任由相应的项目研究人员承担。
5.项目立项未获得资助项目或获得批准的资助经费低于申请的资助经费时,同意承担项目并按申报预期完成研究任务。
6.同意广东省教育厅或其授权(委托)单位有权基于公益需要公布、使用、宣传《项目申请·评审书》内容及相关成果。
项目主持人(签章):_________________年月日一、简表二、立项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1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1表格不够,可自行拓展加页;但不得附其他无关材料。
下同。
四、教学改革基础五、广东省高职教育外语教指委评审小组意见活页(自此往下不得出现申请者的个人身份信息,否则申请书作废)课题名称:。
广东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1.03.21•【字号】粤教工委[2011]5号•【施行日期】2011.03.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广东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通知(粤教工委〔2011〕5号)各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教育局,各县(市、区)教育局,各高等学校、省属中等职业学校:为深化我省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和《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去年8月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印发的《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有关精神,决定在我省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经论证、评审,从各地区、各学校申报的教育改革试点项目中甄选出125个改革目标明确、政策措施具体、支持力度大、示范性强的项目,同意其列入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此外,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列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15个项目也自动列入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这140个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涵盖了人才培养模式、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教育改革发展重点领域;涉及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教师队伍、学校治理模式、教育交流合作、教育信息化等教育改革发展关键环节。
现将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下达给你们,并就改革试点的组织实施提出以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切实加强对改革试点工作的领导开展教育综合改革,是促进我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关键途径,事关教育事业发展全局,事关经济社会一系列重大战略目标实现,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各试点地区、试点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切实做好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组织领导工作。
附表1:2O13年广东省高职教育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指南一、自由申报项目1.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开展校企所(工业园)协同创新平台研究与实践2. 高职院校化工类教师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与开展企业技术服务的实践与研究3. 终身教育背景下的中高职衔接、化工类一体化专业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4. 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衔接研究与实践要求:申报学校必须已经或正在计划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人才培养合作,必须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制定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5. 高职教育化工类优质课程评价实践研究要求:申报学校必须熟悉国内外高职院校优质课程评价理论与实践,通过开展调研和实践研究,提出优质课程评价的指标体系。
6. 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重点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改革和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习评价改革。
7. 高职院校化工类教师与化工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技术开发与应用创新实践研究。
8. 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外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实践研究。
化工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融通制度研究与实践。
9.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化工类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研究与实践。
化工类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
10. 高职院校在化工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
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研究与实践。
11. 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12. 高职院校提高化工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13. 高职教育化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研究与实践14.化工专业试行高职教育专业导师制,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15. 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创新创业训练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开展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16. 以化工类学生学习为中心的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实践与探索17.高职院校以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化工教育教学模式,大力开发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实践研究,开展化工仿真教学实践研究。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5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结题验收结果(第一批)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东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15.09.11
•【字号】粤教高函〔2015〕197号
•【施行日期】2015.09.1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5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结题验收结果(第一批)的通知
粤教高函〔2015〕197号各高职院校:
根据《关于开展2015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粤教高函〔2015〕134号),经校级结题验收、省级审核和公示等程序,同意韩光道主持的《高职院校全员协同型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创新》等30个项目通过结题验收(详见附件)。
现将验收结果予以公布。
请有关高职院校结合实际,加大项目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附件:2015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结题验收结果(第一批)
广东省教育厅
2015年9月11日
附件。
粤科职院教字[2011]20号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十二五”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为深化内涵建设,更好地创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切实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0〕8号)》、《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规划纲要、《关于实施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粤教高[2009]76号)以及教高〔2006〕1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特制定我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教学质量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和教学工作在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围绕优化调整专业结构,重点培育和建设体现区域特色的专业,创新教学管理制度等,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和完善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力争获得标志性成果,凸现办学特色,提高学校人才培养水平和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总体思路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工作部署,紧紧抓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为高职教育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注意吸收借鉴国家一期示范性院校建设的成果,围绕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紧密对接珠海产业集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以特色建设为重点,采取项目管理、试点先行和分层管理等方法,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教学工作要实现从基础规范建设、外延建设向内涵建设、特色建设为主转变。
粤教高函〔2012〕202号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的通知各高等职业院校:根据《关于做好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粤教高函〔2012〕80号)精神,经学校申报、专家评审等程序,确定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职教集团运行机制创新与实践》等193个项目作为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进行立项,现予以公布,并就有关事项一并通知如下:一、省财政将对部分项目进行资助,项目经费使用按相关资金管理办法和学校财务制度执行,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有关高职院校应对省财政资助项目按照1:1的比例进行配套资助,对非资助项目按不少于3万元的标准进行资助,资助资金应足额及时到位,确保项目研究、改革与实践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
学校对立项项目资助情况,将作为下一年度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名额分配、评审立项的重要依据。
二、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实行项目管理,日常管理和结项主要由学校教改项目管理部门负责。
2012年度立项项目自2012年12月开始计算,建设期为2-3年。
其中,2013年1月15日前,学校教改项目管理部门组织项目开题,并提交调整过的项目申请书(含资金预算)和开题报告书。
项目实施期间,每年底,学校教改项目管理部门提交项目年度报告书和教改项目管理报告。
项目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结题申请,学校教改项目管理部门组织专家组进行结题论证,并提交学校项目管理报告、结题验收登记表和项目相关成果材料;省教育厅将视情况需要对项目结题验收情况进行检查。
项目管理不到位,未按时提交相关材料,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且又未作说明的,将撤销项目立项,三年内项目负责人不得再申报新的项目,同时减少项目承担学校的申报名额。
三、项目负责人应按申请书承诺的要求完成项目工作。
各项目承担学校应为项目研究与实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并加强项目管理工作。
如需调整项目研究内容或研究计划,应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经学校教改项目管理部门签署意见后报省教育厅高教处备案批准。
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
本人自愿申报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案改革项目,认可所填写的《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案改革项目》(以下简称为《申请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申请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广东省教育厅或其授权(委托)单位、以及本人所在单位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
.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恪守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
研究过程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成果真实,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广东省高等教育教案改革项目的声誉和公信力,不以项目名义牟取不当利益。
.遵守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案改革项目有关管理规定以及广东省财务规章制度。
.凡因项目内容、成果或研究过程引起的法律、学术、产权或经费使用问题引起的纠纷,责任由相应的项目研究人员承担。
.项目立项未获得资助项目或获得批准的资助经费低于申请的资助经费时,同意承担项目并按申报预期完成研究任务。
.同意广东省教育厅或其授权(委托)单位有权基于公益需要公布、使用、宣传《项目申请·评审书》内容及相关成果。
项目主持人(签章):唐建兰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