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及尿流改道的现状
- 格式:pptx
- 大小:90.60 KB
- 文档页数:17
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后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吴梦华;宋健;赵继懋;丰琅;张道新【摘要】对于肌层浸润性及部分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尿流改道术是其治疗标准.目前尿流改道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主要是回肠代膀胱术,当然手术的选择不能仅仅考虑肿瘤方面的因素,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同样影响了手术方式的选择.近年来对于术后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关注越来越多,临床中又尚无统一的评价标准.本文旨在回顾分析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对其进行总结,以便给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质量.【期刊名称】《现代泌尿外科杂志》【年(卷),期】2017(022)011【总页数】4页(P886-889)【关键词】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回肠代膀胱;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作者】吴梦华;宋健;赵继懋;丰琅;张道新【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北京 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北京 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北京 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北京 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北京 1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1膀胱癌是最常见的尿路上皮恶性肿瘤,位列男性好发肿瘤的第7位,女性为第17位,每年新发病例33万,约3万人死于膀胱癌,膀胱癌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至目前为止,对于膀胱癌的诊治,目前已经有了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并且已广泛得到了业界人士的共识。
近年来,患者术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HRQOL已经被认为是一项很重要的膀胱癌术后评价指标,对于某些患者来说,HRQOL可能和生存期长短一样重要[1-3]。
由于不同尿流改道(urinary diversion,UD)术后的生活质量评价主观性较强,随访评价标准又各不相同,目前的研究仍未确切指出哪种手术方式更具优势,缺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
膀胱癌尿流改道手术的应用现状易贤林;程继文【摘要】膀胱癌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致死性疾病,其标准治疗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膀胱全切后需行膀胱重建及尿流改道。
输尿管腹壁造口术、回肠通道术、原位新膀胱重建术仍是目前尿流改道的主要术式,但仍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
回肠通道术(经典的Briker尿流改道术)简便易行,并发症少,是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方式;原位新膀胱重建术更接近生理排尿,是相对理想的改道方式;输尿管腹壁造口术适用于不能耐受复杂手术、有肿瘤转移的患者。
人工或组织工程膀胱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7(057)004【总页数】3页(P108-110)【关键词】膀胱癌;尿流改道;进展【作者】易贤林;程继文【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14膀胱癌是我国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1]。
美国男性中,膀胱癌发病率在所有癌症中排第四位,这还不包括膀胱原位癌数据在内,为80岁以上男性的第四位死因。
美国癌症协会预测美国2015年新发膀胱癌人数超过70 000人,占所有新发肿瘤的7%[2]。
我国90%以上膀胱癌组织类型是移行细胞癌,大部分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NM分期中的Tis、Ta、T1),但有14%~45%的患者最终发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NM分期中的T2以上)[1]。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致死性疾病,其标准治疗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膀胱全切后需行膀胱重建及尿流改道,但二者尚无统一的标准化术式。
自Hayes于200多年前首次对膀胱全切患者行尿流改道以来,尿流改道术一直在不断的改进。
现就尿流改道的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尿流改道手术大致经过不可控性尿流改道皮肤造口术、可控性尿流改道术和原位新膀胱术三个阶段的发展。
1.1 不可控性尿流改道皮肤造口术 1811年Hayes首次行膀胱全切后输尿管双侧腹直肌外侧皮肤造口术,输尿管皮肤造口术较此后出现的Bricker术等肠道代膀胱流出道术,具有操作更简便、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对腹腔内脏干扰少、无电解质紊乱等优点,适用于有远处转移、全身状态不能耐受手术、肠管无法利用等姑息性膀胱全切患者。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术式的选择分析【摘要】目的研究患有膀胱膀胱肿瘤或者囊肿的病患在经过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如何正确选择尿流改道术的研究分析和比较结果。
方法在我院2005年3月至2012年7月运用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使用尿流改道术的患者共70名进行调查,其中利用旧式回肠膀胱切除手术的共有40人,采用新一代切除手术的有30人,将对两种尿流改道手术的术后结果以及患者是否存在并发状况予以探究。
结果 70名患者都没有出现手术过程或过后的死亡现象。
旧式回肠膀胱切除手术出现酸碱反映、血浆晶体渗透压失衡、肛肠梗塞等后期症状的有8人,而采用新式回肠膀胱切除手术出现以上情况的只有5人,其中三人需要医护人员按压腹部或者导管排尿,还有两人在术后当夜不能自主控制排尿。
膀胱检查过后也未出现复发现象。
结论采用新一代回肠膀胱切除手术的患者比采用不可控制性切除术的患者具有更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应该考虑到患者的实际病情来选择适合患者身体情况的尿流改道术,保证患者能尽快恢复,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关键词】膀胱全切术;尿流改道术;回肠膀胱切除手术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79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767-02采用根治性的膀胱全面切除手术可以用来治疗皮肤肌底层膀胱癌或者膀胱肿瘤,以及可以用于病情危急或者反复持续复发的病患。
在膀胱被切除以后选择合适的尿流改道手术能够保证患者身体尽快恢复,并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
在过去的7年间我院采用根治性的膀胱全面切除手术治疗患者的膀胱疾病,并采用两种回肠膀胱切除手术为患者进行尿液引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在将对这些病患治疗及恢复情况做一项系统性研究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用参与手术的患者70名,其中男性患者36名,女性患者34名,最小年龄为33岁,最大年龄为68岁,平均年龄大小为50.3岁。
采用旧式回肠膀胱切除手术的有34名,采用新式回肠膀胱切除手术的有36名。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术式的选择分析作者:公洪伟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目的研究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术的选择标准和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了70例由于膀胱肿瘤而采取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患者,其中37例患者行回肠膀胱术,33例患者性回肠新膀胱术。
然后分析了这两种尿流改道术的适应证和并发症。
结果本次研究的70例患者均未出现围手术期死亡。
在回肠膀胱术组中,有7例患者出现肠梗阻、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近期并发症;而回肠新膀胱术组中有6例患者出现近期并发症。
在回肠新膀胱术中,出现尿失禁患者有2例,需间接导尿或压腹排尿的患者有3例,其余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均可自行排尿。
采用膀胱镜进行术后复查,没有发现尿道肿瘤复发。
结论相对接受非可控性尿流改道者,接受原位新膀胱术患者有着较高的生活质量。
然而临床治疗中,具体尿流改道方式还需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选择,尽可能的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尿流改道术;术式选择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反复复发或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方法就是根治性膀胱全切术[1]。
然而患者在膀胱全切后选择的尿流改道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2]。
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70例由于膀胱肿瘤而采取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患者。
现做如下报告:1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本次研究收集到的患者资料共7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32例;最小年龄为32岁,最大年龄为73岁,平均52.8岁。
本组患者有37例患者行回肠膀胱术,33例患者行回肠新膀胱术。
临床表现有无痛性肉眼血尿,或者尿路刺激症状。
在术后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病理检查,有62例患者为高级尿路上皮癌,5例患者为鳞状细胞癌,1例肉瘤,2例腺癌。
本组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根治性膀胱全切术。
1.2 方法回肠膀胱术:在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在和回盲部相距10cm-15cm的位置,取一段约20cm长的带系膜使其从回肠袢游离出来。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尿流改道方式的比较
徐航杰
【期刊名称】《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年(卷),期】2018(038)010
【摘要】膀胱癌是目前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肌层浸润性及部分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金标准,目前国内常见的尿流改道方式主要为回肠膀胱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及输尿管皮肤造口术,这些方式各有优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术者对术式的熟练程度进行选择.【总页数】4页(P2261-2264)
【作者】徐航杰
【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哈尔滨1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后两种尿流改道术式的临床疗效比较 [J], 马立强;任传蔚
2.膀胱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后三种不同尿流改道方式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徐宝海;余义;熊丙健
3.国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不同尿流改道方式对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J], 汪鑫;刘志宇;王梁;戴志红;崔昊昱;蔡凯
4.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尿流改道方式的比较 [J], 徐航杰(综述);付宜鸣(审校);
5.膀胱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后三种不同尿流改道方式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徐宝海;余义;熊丙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后两种尿流改道术式的临床疗效比较马立强;任传蔚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年(卷),期】2012(006)019
【摘要】目的比较应用两种尿流改道术式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8例接受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的膀胱癌患者,分为:Ⅰ组,予以回肠膀胱术,共33例;Ⅱ组,予以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共35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Ⅱ组相比,Ⅰ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显著较多(P<0.05);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则明显减少(P<0.05),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中两种尿流改道术式各有利弊,应个体化取舍.
【总页数】2页(P45-46)
【作者】马立强;任传蔚
【作者单位】434305,湖北省公安县藕池中心卫生院;公安县第一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膀胱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后三种不同尿流改道方式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徐宝海;余义;熊丙健
2.膀胱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后不同尿流改道术式临床应用对照研究 [J], 崔增林;张峰;卞建强;张春锋;窦启锋;郑航
3.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后不同尿流改道术式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J], 郭念湘
4.膀胱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后行不同尿流改道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 李伟;田良;刘昊
5.不同尿流改道术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杨建兵;贺艳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