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智能手表MCU比较:意法半导体何以独食?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1
十大主流MCU单片机公司节选自:电子发烧友网,陈翠,2018年5月22日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又称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或者单片机,是把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 Unit;CPU)的频率与规格做适当缩减,并将内存(memory)、计数器(TImer)、USB、A/D转换、UART、PLC、DMA等周边接口,甚至LCD驱动电路都整合在单一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为不同的应用场合做不同组合控制。
诸如手机、PC外围、遥控器,至汽车电子、工业上的步进马达、机器手臂的控制等,都可见到MCU的身影。
不同位数的MCU的用途以下让我们来盘点一下全球十家主流MCU公司,分别是:瑞萨电子、恩智浦、微芯科技、意法半导体、英飞凌、德州仪器、赛普拉斯、三星、东芝及芯科。
1、Renesas瑞萨是MCU领域的王者,由瑞萨、NEC、三菱这三家公司组成,在车机市场是第一的市场份额,用的都是用瑞萨自己的架构。
2、NXP + FreescaleNXP的单片机是基于80C51内核的单片机,嵌入了掉电检测、模拟以及片内RC振荡器等功能,这使51LPC在高集成度、低成本、低功耗的应用设计中可以满足多方面的性能要求。
3、Microchip + AtmelMicrochip单片机是市场份额增长最块的单片机。
它的主要产品是16C系列8位单片机,CPU采用RISC结构,仅33条指令,运行速度快,且以低价位著称,一般单片机价格都在一美元以下。
Microchip单片机没有掩膜产品,全都是OTP器件(近年已推出FLASH型单片机)。
Microchip强调节约成本的最优化设计,使用量大、档次低、价格敏感的产品。
公司有自己架构的单片机,叫PIC,体积小,功耗低,精简指令集,抗干扰性好,可靠性高,有较强的模拟接口,代码保密性好,大部分芯片有其兼容的FLASH程序存储器的芯片。
•嵌入式应用MCU业务被证明是半导体产品市场上一项赚钱的业务。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iSuppli的统计,仅仅在中国,目前嵌入式应用MCU市场每年都有2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
因此,在半导体业务增速放缓,经济大环境并不乐观的情况下,大多数拥有MCU业务的公司都在加强该项业务。
而在此过程中,MCU厂商的策略各有不同。
CortexM3拓展消费和工业市场或将形成三足鼎立局面毫无疑问,基于ARMCortex-M3的MCU产品目前在嵌入式MCU市场掀起了一股热潮。
多家MCU企业已经推出或计划推出基于该核心的MCU。
例如,意法半导体、恩智浦、Atmel 和东芝半导体等企业已推出多款基于ARMCortex-M3的MCU。
德州仪器通过收购Luminary,获得了基于该核心的产品。
此外,富士通微电子等企业将于2010年推出基于ARMCor-tex-M3的MCU。
由于基于ARMCortex-M3核心的微控制器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和中等性能等特性,可以替代目前工业市场和消费电子市场中一些16位MCU,因此,ARMCortex-M3的重点市场是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等通用市场。
从目前的市场推广情况看,虽然意法半导体落后于Luminary推出基于ARMCortex-M3的MCU,但它仍是业内第一家推出基于该核心MCU的主流半导体公司。
而且,意法半导体的产品线较为齐全,到目前为止已推出70多款产品,涵盖高中低各档次应用,产品功能也日益完善,因此在市场上已陆续赢得多项设计。
总体来说,意法半导体产品市场推进速度最快,未来应该是ARMCortex-M3MCU的一个主要供应商。
恩智浦在意法半导体之后推出ARMCortex-M3MCU产品。
虽然未能抢得先机,但由于恩智浦ARMCortex-M3MCU基于最新的Cortex-M3R2修订版内核,因此其产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例如,R2修订版内核增加了高度集成的功率控制。
利用该技术,恩智浦ARMCortex-M3MCU功耗可以达到业界最低。
四大主流智能电表方案大PK
计量,作为电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图中也醒目的标注出了。
当然,作为智能电表,我们对它有了更多要求,而它如何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
需求呢?首先,它必须要有一颗坚强的芯MCU。
智能电网框图
控制单元MCU 比较
作为智能电表的大脑,MCU 一直都是最重要的模块,它负责着采样数据的
处理、显示,也负责着对外数据流的交换,可以说它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智能电
表的性能。
从目前主要的智能电表方案来看,所用的MCU 基本都包括了液晶
显示接口,RTC 实时时钟,各类通信接口,如RS485,PLC,无线模块等,当然针对不同价位的方案,配置也略有差异。
下面看下主要半导体厂商的MCU
产品:
1) 飞思卡尔,针对低、中、高端智能电表要求,飞思卡尔有
S08MZ、S08GW 系列,MCF51EM 系列,以及Kinetis K30 系列。
飞思卡尔提供了8 位和32 位的微控制器解决方案,特别是MZ 系列微控制器,是专门为
中国智能电网的新标准定制的。
2)意法半导体,同样也是8 位和32 位的MCU 解决方案。
STM8L 低功耗系
列主攻低端市场,STM32 系列以及可以配置的微处理器SPEAr 系列负责中高
端市场。
3) 德州仪器,MSP430 系列,是超低功耗的16 位微控制器方案。
4) 爱特梅尔,从6 脚Atmel tinyAVR 到megaAVR, AVR XMEGA, 32 位AVR、Cortex-M3、ARM7 以及400MHz ARM9 等众多8 位和32 位微控制器。
意法半导体车规mcu意法半导体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商之一,其在汽车行业的产品包括车规微控制器(MCU)。
车规MCU是专门设计和制造用于汽车电子系统中的微控制器。
它具有高可靠性、低功耗和高集成度的特点,能够满足汽车行业对硬件和软件的严苛要求。
首先,车规MCU在汽车电子系统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它可以控制各种汽车系统,如引擎控制单元(ECU)、制动系统、车载娱乐系统等。
它能够实现对车辆的各种功能进行精确的控制和管理,从而提高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
其次,意法半导体的车规MCU采用了先进的制造工艺和技术。
它们具有高集成度和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能力,能够处理复杂的算法,并实现高效的电源管理和系统集成。
此外,它们还采用了先进的保护和诊断功能,能够提供可靠的故障检测和管理。
意法半导体的车规MCU还具有低功耗的特点。
它们采用了高效的电源管理技术,能够实现低功耗运行,并延长电池寿命。
这样可以减少车辆能耗,提高燃油经济性,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意法半导体的车规MCU还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它们经过严格的可靠性测试,能够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正常运行。
意法半导体还采用了可靠的故障检测和保护机制,能够提供可靠的故障诊断和管理,并保护车辆免受损坏。
最后,意法半导体的车规MCU能够提供灵活的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支持。
它们支持多种开发工具和软件平台,并提供丰富的外设接口和通信接口,方便开发人员进行应用开发和系统集成。
总之,意法半导体的车规MCU在汽车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具有高可靠性、低功耗和高集成度的特点,并能够提供灵活的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支持。
随着汽车电子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的需求增加,意法半导体的车规MCU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为汽车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DSP、MCU、CPLD、ARM、FPGA芯片的区别1,单片机小型电脑处理器,最小可以到8个脚,价格便宜,最便宜2块钱2,PLC可变逻辑控制器,主要用在工业控制,里面是类似一个加强的单片机。
对输入输出均有做处理(抗干扰能力、带负载能力都增强).例如抗干扰,增加带负载驱动能力3,DSP 数字信号处理芯片,这个用途可做信号处理,例如图像处理,数据采集处理,它比单片要快很多,比单片机功能要强大4,FPGA、CPLD可变逻辑控制,这个做逻辑处理控制,小型的CPLD是没有中央处理器的,大型可以嵌入系统,功能在单片机之上,适合做大型的数据处理,逻辑控制。
其价格不便宜。
但是他和单片机有本质的区别。
例如单片机有内嵌外设AD,DA转换等,CPLD则需要通过控制其他外设IC。
要想诠释清楚,也非三言两语能道明,还是多看看书本吧学习可以以单片机为先,其次是FPGA,CPLD,DSP。
PLC比较简单,学会前面后面只要了解一周一般都会了一家之言,欢迎指证: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处理器采用哈弗结构,工作频率较高,能大幅度提高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执行效率。
MCU:微控制器,主要用于控制系统,工作频率一般来说比DSP低,硬件上具有多个IO端口,同时也集成了多个外设,主要是便于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至于ARM处理器,个人认为是MCU的高级版本,ARM本身只是一个内核,目前已经有多个版本。
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后两者都是可编程器件,CPLD目前一半采用FLASH技术,而FPGA采用SRAM技术,这就决定了FPGA需要采用特定的配置技术。
同时FPGA的规模要比CPLD大得多,但CPLD应用起来相对要简单的多.DSP主要用做运算,如语音,图像等信号的运算处理,但基本不用做控制.MCU,FPGA,ARM主要用做控制,MCU低价低功耗,但门限很少,结构简单,不能实现复杂控制.ARM控制能力较强,但运算能力相对较弱。
智能手表处理器大对比:STM32 or MTK?来源:我爱方案网[导读] 2013年开始可穿戴设备开始大热,尤其是智能手表,成了各家厂商的香饽饽,均将目光瞄准了这一领域。
在智能手表中处理器的选择尤为重要,因为每一家厂商做出来的产品定位都是不同的,有的定位为一款独立的,而有的定位为配件,因此我们来观察下不同的处理器。
关键词:智能手表MTKSTM322013年开始可穿戴设备开始大热,尤其是智能手表,成了各家厂商的香饽饽,均将目光瞄准了这一领域。
在智能手表中处理器的选择尤为重要,因为每一家厂商做出来的产品定位都是不同的,有的定位为一款独立的,而有的定位为配件,因此我们来观察下不同的处理器。
智能手表在处理器的选型上,两大方案平分天下:高频率的MTK平台 VS 低功耗的MCU 平台。
先看低功耗的STM 32平台STM 32系列基于专为要求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应用专门设计的ARM Cortex-M3内核。
按性能分成两个不同的系列:STM32F103“增强型”系列和STM32F101“基本型”系列。
增强型系列时钟频率达到 72MHz,是同类产品中性能最高的产品;基本型时钟频率为36MHz,以16位产品的价格得到比16位产品大幅提升的性能,是16位产品用户的最佳选择。
两个系列都内置32K到128K的闪存,不同的是SRAM的最大容量和外设接口的组合。
时钟频率72MHz时,从闪存执行代码,STM32功耗 36mA,是32位市场上功耗最低的产品,相当于0.5mA/MHz。
搭载这款处理器的智能手表以Pebble为代表。
用户想要一个这样的手表,它能够无缝连接其它设备,连续运行几天无需充电,用户可享受智能手表的全部好处,而无需担心性能和电池使用寿命。
STM32 F2即是实现这所有可能的关键器件,待机时间约7天。
除了先进信号处理应用所需的32位处理和处理能力外,STM32微控制器架构还提供实时响应、出色的能效、高集成度外设和存储器,满足嵌入式应用最严格的要求。
国产MCU与意法半导体等大厂的差距在哪里?
最近业内有资深人士在互联网上发表一篇题为“MCU市场研究报告”的文章,文章列出了国内现有的40余家MCU企业,其中,就有大家熟悉的兆易创新、中颖电子、华大半导体、灵动微电子和东软载波(原海尔集成电路)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很少被听说的企业,而一些从事MCU业务的企业并不在这个名单中。
报告透露,接近半数企业获得了ARM Cortex-M内核的授权,也就是说,这些企业具备开发和生产当今市场主流MCU的能力。
40余家企业中,并没有多少主营MCU的上市公司。
目前,能够看到的有兆易创新、中颖电子和东软载波三家。
其他厂家,比如华大半导体、大唐微电子、同方微电子和贝岭股份,多是大型集成电路上市公司,MCU只是其产品线中一个很小的分支(当然智能卡业务除外)。
中颖电子2017年的财报显示,2016年销售额达到5.18亿元,同比增加25.8%。
从营收结构上看,家电及机电MCU约占60%,其他4个产品线分别占10%。
MCU业务的销售额估计达到3亿元。
中颖电子的发展重点是8位MCU和小家电应用。
兆易创新最新的年报显示,2017年实现营收20.3亿元,同比增长
36.32%,其中MCU业务收入金额约为3.4亿元。
中颖电子和兆易创新的年。
名表品牌的智能腕表与科技创新智能腕表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的重要配件。
而在名表品牌中,许多品牌也加入了智能科技的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功能和便利。
本文将会介绍几个著名名表品牌的智能腕表产品以及他们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努力。
1. RolexRolex作为世界上最知名的奢侈名表品牌之一,追求卓越的工艺和经典的设计,同时也积极融入智能科技的创新。
他们最新的产品系列中,推出了一款名为"Oyster Perpetual"的智能腕表。
这款腕表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和操作系统,能够实现心率监测、步数计数、睡眠分析等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将这些数据同步到手机上进行查看和分析,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2. TAG HeuerTAG Heuer以精密的工艺和运动风格而闻名,然而他们也在智能腕表领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
他们与Google和Intel合作,推出了一款名为"Connected"的智能腕表系列。
这款腕表采用了全触摸屏设计,搭载了Android Wear操作系统,支持多种智能功能,如消息推送、语音助手、导航等。
TAG Heuer的智能腕表产品不仅具备高性能,还保留了品牌一贯的精致和运动魅力。
3. Apple虽然不是传统的名表品牌,但Apple在智能腕表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他们的Apple Watch系列已经成为全球最畅销的智能腕表产品之一。
Apple Watch通过独特的设计和丰富的功能,如心电图监测、GPS导航、运动追踪等,成为了用户们日常生活中的得力助手。
同时,Apple也不断对智能腕表进行升级和改进,推出更多新功能,如血氧监测、睡眠跟踪等,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4. 萧邦作为瑞士钟表制造商的代表,萧邦一直以传统的制表工艺闻名于世。
然而,他们也加入了智能科技的创新,推出了一款名为"Epic X Chrono"的智能腕表。
这款腕表融合了瑞士传统制表工艺和智能科技,拥有精确的计时功能和多项智能功能,如电话通知、健康监测等。
mcu是什么-mcu区别mcu是什么-mcu区别mcu是什么_mcu区别mcu是什么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 ,又称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或者单片机,是把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 Unit;CPU)的频率与规格做适当缩减,并将内存(memory)、计数器(Timer)、USB、A/D转换、UART、PLC、DMA等周边接口,甚至LCD驱动电路都整合在单一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为不同的应用场合做不同组合控制。
诸如手机、PC外围、遥控器,至汽车电子、工业上的步进马达、机器手臂的控制等,都可见到MCU的身影。
mcu区别在20世纪最值得人们称道的成就中,就有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微型计算机,在科学技术界引起了影响深远的变革。
在70年代中期,微型计算机家族中又分裂出一个小小的派系--单片机。
随着4位单片机出现之后,又推出了8位的单片机。
MCS48系列,特别是MCS51系列单片机的出现,确立了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MCU)的地位,引起了微型计算机领域新的变革。
在当今世界上,微处理器(MPU)和微控制器(MCU)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两个分支。
它们互相区别,但又互相融合、互相促进。
与微处理器(MPU)以运算性能和速度为特征的飞速发展不同,微控制器(MCU)则是以其控制功能的不断完善为发展标志的。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发展出来三个分枝,一个是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另外两个是MCU(Micro Control Unit,微控制器单元)和MPU(Micro Processor Unit,微处理器单元)。
MCU集成了片上外围器件;MPU不带外围器件(例如存储器阵列),是高度集成的通用结构的处理器,是去除了集成外设的MCU;DSP运算能力强,擅长很多的重复数据运算,而MCU则适合不同信息源的多种数据的处理诊断和运算,侧重于控制,速度并不如DSP。
各品牌的智能手环特性比较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环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智能设备之一。
各大品牌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手环产品,而这些产品也各具特色。
本文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各大品牌的智能手环的特性进行比较。
一、品牌简介1.苹果智能手环苹果智能手环是一款由苹果公司推出的智能设备,主要用于监测身体健康状况、管理运动量,同时支持短信、电话等通讯功能。
2.小米手环小米手环是小米公司推出的一款智能手环产品,主要功能包括健康监测、运动数据记录、通知提醒等。
3.华为手环华为手环是华为公司推出的智能手环产品,主要功能包括健康管理、运动记录、心率监测等。
4.Fitbit手环Fitbit手环是美国Fitbit公司推出的一款智能手环产品,主要功能包括健康数据的监控、运动追踪、睡眠监控等。
5.Garmin手环Garmin手环是美国Garmin公司推出的一款智能手环产品,主要功能包括心率监测、运动记录、GPS定位等。
二、健康数据监测健康数据监测是智能手环最基础的功能之一。
不同品牌的智能手环对于健康数据的监测也有不同的方式。
1.苹果智能手环苹果智能手环通过传感器对身体健康数据进行监控,并在手环主屏幕上直接展示相关数据。
同时,苹果智能手环还支持对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2.小米手环小米手环采用高精度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心率相关数据。
此外,小米手环还具有睡眠监测功能,可以记录用户的睡眠质量,并根据结果提供个性化建议。
3.华为手环华为手环通过6轴传感器对用户的运动数据进行监测,并能够对用户的行为进行智能分析。
此外,华为手环还支持心率监测、睡眠监测等功能。
4.Fitbit手环Fitbit手环配备了心率传感器,通过智能算法对用户的心率和步数进行监测。
此外,Fitbit手环还支持对睡眠质量的监测,并可以分析用户的睡眠习惯。
5.Garmin手环Garmin手环具有心率监测、运动记录等功能。
同时,Garmin手环还配备了GPS定位功能,可以准确记录用户的运动轨迹。
四大智能手表MCU比较:意法半导体何以独食?
四款智能手表的MCU规格比较表:包括运作频率、内建快闪存储器/SRAM 容量,接脚数、IC成本、MCU型号以及MCU芯片封装尺寸。
四款智能手表:Basis Science (已经被Intel收购)的Carbon Steel Ed. B1、Pebble的PebbleWatch、高通的Toq,以及三星的Galaxy Gear。
意法半导体何以独食,获得众多智能手表厂商青睐?以Pebble智能手表为例,STM32F20x 系列是基于工作频率高达120MHz的高性能ARMCortex-M3 32位RISC内核。
该系列整合了高速嵌入式存储器,Flash存储器和系统SRAM的容量分别高达1M字节和128K字节,高达4K字节的后备SRAM,以及大量连至2条APB总线、2条AHB总线和1个32位多AHB总线矩阵的增强型I/O与外设。
Pebble智能手表采用ST STM32F205RE 高性能ARM Cortex-M3 MCU
特点:
内核:使用ARM 32位Cortex-M3 CPU,自适应实时加速器(ART加速器)可以让程序在Flash中以最高120MHz频率执行时,能够实现零等待状态的运行性能,内置存储器保护单元,能够实现高达150DMIPS/1.25DMIPS/MHz(Dhrystone 2.1)性能。
意法半导体还提供了Flash、封装引脚和SRAM等较为宽广的支持满足智能手表厂商各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