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商务英语中商务文化的差异性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4
论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商务活动已经跨越国界,因此商务英语的翻译在国际贸易和商务交流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商务英语的翻译常常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导致误解和沟通障碍。
本文将就论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展开讨论。
文化差异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认知、价值观和习惯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源自于语言、宗教、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方面。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对语言的表达和理解产生了直接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可能存在差异。
商务英语中的一些词语、习惯用语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和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不同。
中国人对于“四合院”可能有深刻的情感认知,而外国人却可能不了解其意义,这就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不同文化的人们会因为不同的价值观和习惯而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情感色彩,这种情感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也会表现出来。
在西方国家,礼貌用语通常会比较直接和简洁,而在东方国家,礼貌用语可能会更为客套和繁琐,这就需要翻译人员根据不同的文化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
文化差异也会对商务英语翻译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造成影响。
不同文化之间的修辞手法和语言风格有所不同,这就需要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灵活运用不同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在西方国家,商务英语中通常使用较为正式和规范的语言风格,而在东方国家,商务英语则可能更多地运用委婉和含蓄的修辞手法。
翻译人员需要根据不同文化的语言特点进行恰当的处理,从而更好地传达原文的语言风格和修辞特点。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还可能对礼仪和礼节产生影响。
不同文化对于礼仪和礼节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翻译人员需要尊重并理解不同文化的礼仪规范。
在一些西方国家,商务合作中对于沟通的直接和简洁要求较高,而在一些东方国家,商务合作中则更注重对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尊重和关怀。
翻译人员需要根据不同文化的特点调整翻译的风格和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和情感。
谈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摘要:商务英语翻译是一种语际转换。
它不仅包括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涉及不同商业文化之间的沟通。
进行国际商务英语翻译时必须特别注意文化差异,必须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文化差异思维方式Abstract: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is a Interlingual conversion. It not only includes the conversion of linguistic signs, but also involves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different commercial cultural.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must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cultural differences, must find a relevant point between foreign culture and national culture.Key Words: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cultural differences ;mode of thinking一、引言商务英语翻译是在持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进行商业交流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
忠实性是所有英语翻译中最基本的指导原则,特别是对于商务英语来说,准确地理解和翻译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商务英语词句,对不同文化的商务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化在翻译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因此,从事国际商务的翻译人员必须了解掌握本国与异国的民族文化差异,并设法使这些差异在传译过程中消失,同时在译入语中找到准确的词语,使异国文化在译入语中再现。
二、导致文化差异的因素1.中西方文化意象的不同对翻译的影响。
商务英语的认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商务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工具,在商业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商务英语不仅是一种语言技能,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能够帮助商务人员在商务场合中更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
本文将从商务英语的定义、特点、应用领域、学习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对商务英语进行全面的认识。
一、商务英语的定义和特点商务英语是一种专门用途英语,是指在商务场合中使用的英语。
它与普通英语不同,具有以下特点:1.专业性强:商务英语涉及的领域包括商业谈判、商业文件、商业报告、商业沟通等,需要使用专业的商务词汇和表达方式。
2.文化差异大:商务英语涉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会对商务英语的运用产生影响。
3.注重沟通效率:商务英语注重沟通效率,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句式和表达方式。
二、商务英语的应用领域商务英语在商业活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商业谈判:商务英语是商业谈判中最重要的沟通工具之一,能够帮助商务人员更好地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意图,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2.商业文件:商务英语在商业文件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商业信函、合同、协议、报告等。
3.商务沟通:商务英语在商务沟通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电子邮件、电话、视频会议等。
三、商务英语的学习方法学习商务英语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和商务知识,同时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以下是一些学习商务英语的方法:1.多听多说:多听商务英语方面的录音资料,如商务谈判、商业报告等,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多说商务英语,练习口语表达,提高口语能力。
2.积累词汇和表达方式:积累商务英语方面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熟悉常用的商务术语和句式。
3.阅读和写作:阅读商务英语方面的文章和书籍,提高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练习写作,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4.参加培训课程:参加专业的商务英语培训课程,系统地学习商务英语知识和技能。
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差异及应对策略一.商务英语的翻译特点1.1商务英语特殊词汇。
商务英语处于不同环境的服务对象会涉及不同的领域,其中所包含的专业词汇也就有所不同,这也对翻译者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
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丰富的词汇量,比如current price现价;market price市价;buying price 买价;selling price 卖价;retail price零售价; wholesale price批发价,这些由简单词汇构成的新单词表示的含义也有所改变,这就要求翻译者在掌握这些单词含义的前提之下,还要了解不同单词组合在一起所代表的专业词汇,这样才能够使翻译的准确性和优美性并存,比如在英语单词open的应用过程之中就有着很明显的体现,普通英语中open会被翻译成“打开”,但是在国际贸易环境中,比如hold an offer open“保持发盘有效”,单词open的翻译就可以译作“有效的”,在国际贸易英语中也更为恰当。
1.2商务英语句式的特定性。
在开展国际贸易时,外贸函电往来较为频繁。
在函电中涉及的商务合同都是以英文内容来展现的,国际贸易组织对国际商务合同的要求十分严格,而且对其中的一些具体的细节也有着严格的规定,以此来保证商务合同的准确性、规范性和严谨性,避免贸易双方在签订合同之后出现纠纷。
所以这种合同的严谨性,也就要求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合同的格式规范有着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也要进行较为严谨的表达,比如为了保持商务英语中翻译严谨和可靠性通常会有一些固定的搭配。
比如as per attached list见附页,unless otherwise stated 除非另有规定,这样翻译在外贸英语函电中是较为标准的。
1.3商务英语语言具有准确和简洁的特点。
国际商务贸易交易过程之中,时间是十分重要的。
效率这个词经常被提及,商务英语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在保证商务礼仪的前提条件之下,不断提升翻译的效率。
商务英语谈判的文化差异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商务英语谈判已成为企业开展国际业务的重要环节。
然而,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拥有独特的文化背景,这些文化差异在商务英语谈判中可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理解和应对这些文化差异对于谈判的成功至关重要。
文化差异在商务英语谈判中的体现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语言的使用习惯和理解方式各不相同。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直接、明确的表达被视为高效和诚实;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更受推崇。
这种差异可能导致在谈判中产生误解。
如果一方过于直接,可能会被另一方认为是粗鲁和无礼;反之,如果一方过于含蓄,可能会让另一方觉得不够真诚或缺乏明确的立场。
价值观的差异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在一些文化中,个人成就和竞争意识被高度重视,谈判中可能更强调个人的利益和目标;而在另一些文化中,集体利益和和谐的关系往往摆在首位,更注重长期的合作和互利共赢。
这种价值观的不同会影响谈判者的策略和期望。
以个人主义为导向的谈判者可能会更积极地争取自身的最大利益,而以集体主义为导向的谈判者可能会更关注整体的合作关系,愿意在一定程度上做出让步以维护和谐。
时间观念的差异同样不容忽视。
有些文化倾向于严格遵守时间安排,将时间视为宝贵的资源,认为准时和高效是至关重要的;而在其他文化中,时间可能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人们可能更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交流的深度,而不是严格按照时间表进行。
在谈判中,如果一方对时间的要求非常紧迫,而另一方则更倾向于慢慢商讨,可能会引发紧张和不满。
非语言沟通的差异也能在商务英语谈判中产生影响。
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等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和重要性。
比如,在某些文化中,保持直接的眼神接触被视为自信和诚实的表现;而在另一些文化中,过多的眼神接触可能被视为不尊重或具有侵略性。
此外,手势、身体姿势等也可能在不同文化中传递不同的信息。
商务礼仪的差异在谈判中也十分明显。
商务英语谈判中商务文化意识的体现商务英语谈判中商务文化意识的体现(一)商务英语谈判中常见的商务文化冲突商务英语谈判是对外贸易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谈判各方的不同文化背景,各国不同的经济、政治传统,以及谈判人员不同的谈判方式、性格特点、行为举止等差异因素,都会造成商务文化冲突。
如果做不到事先对对方的文化背景有基本的了解,而与对方谈判接触,那么就很有可能产生细小或者巨大的文化冲突。
比如说,欧美人的思维习惯比较直接,他们持有较强的时间观念,谈话时喜欢与对方保持一定距离,就事论事直入重点,称呼语相对比较简单,谈话内容比较有幽默感,能够营造愉快的气氛。
相对来说,中国人的思维比较间接,喜欢迂回,注重礼节,与人交谈喜欢保持近距离,且称呼语也比较复杂。
这样一比较就可以看出,两种文化背景相差很明显,要是不多加注意,那么很容易造成不愉快。
[2] 再比如,在中国,向客人敬烟是友好客气的表现,但是当中国的商务人员递上一支烟给外商时,敬烟反而是不礼貌的表现。
因为在欧美国家里不少人反对吸烟,他们没有中国人这样的吸烟习惯。
这些事例都很好的说明,在商务英语谈判中多一些商务文化意识的体现,不仅不会给对方带来不愉快,而且会对谈成生意有很好的推进作用。
[3]所以,在商务谈判中,商务人员应熟悉别国的文化背景,以便在谈判中处于主动的地位。
(二)商务英语谈判中商务文化意识体现的必要性分析众所周知,英汉文化都是比较注重礼貌礼仪的,对于英汉两文化中的礼貌用语,表面看常用礼貌用语基本对应,具有相似的社会交际功能,但是细致分析不难发现,这些礼貌用语存在语用上的巨大差异,这些差异往往是导致商务谈判进展不顺利的根源。
就拿汉语中常用的礼貌用语“谢谢”一词来说,它所对应的英语表达是“thanks”。
第一,英美文化中的“thanks”使用频率比汉语中“谢谢”有更高的使用频率。
在中国文化中,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熟人之间的交流很少说“谢”字,特别是在子女与父母之间、夫妇之间,“谢”字更少。
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差异及应对策略 篇一:论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论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摘要:世界各国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 人情、文化传统等各不相同,对商务英语翻译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英语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工作的 同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准确找到本国文化于异国文化的共同点,使用相应的翻译技巧,使 译文读起来更加流畅,更加容易理解,还要融入异国的文化特色,使读者在阅读中领略不同国家文化的风 采。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商务英语:翻译;应对措施 当今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国际商务活动也更加频繁,因此商务英语在国际交往中尤为重要。
商 务英语是一种专门用途的语言,而商务英语翻译是其一个小小的分支,在复杂的国际商务交际背景下,商 务英语翻译也变得复杂起来。
要做好商务英语翻译,不仅要熟练掌握两国语言技巧,还要深入了解两国文 化差异,能够灵活的的在两种文化之间转换,与此同时,翻译人员还要掌握国际商务知识,适时地了解商 务交际新动向,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语句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对其中的文化差异做 出合理的解释,东西方文化差异很大,涉及了诸多方面,因此,深入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了解东西方文 化内涵,对商务英语翻译有很大的帮助。
一、广泛意义上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1.社会风俗习惯不同 由于中西方国家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民族文化传承不同,导致中西方国家的社会风俗习惯也不相 同,,而社会风俗习惯不同是中西方国家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世代相传,并且已 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社会风俗习惯的差异对商务英语的翻译也有很大的影响,例如,不同的语 言对同一事物的表达是完全不相同的,一些事物在中国某些歌曲或者诗句中具有特殊的含义,但在英语中 却不能表现相同的含义。
有一首中国歌曲中唱到“我是一只小小小鸟, 怎么飞也飞不高”主要表达人们对自由 的渴望,但是“快乐的像小鸟”翻译成英文却是“快乐的像只母牛”,完全失去的原有的意义,因此,深入了解 中西方社会风俗习惯的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十分重要。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应对策略[摘要] 针对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存在的文化差异问题,本文主要从文化差异产生因素和文化差异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体现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文化差异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商务英语翻译文化差异应对策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有该民族文化的深厚积淀。
文化是指人们的生存环境,是一个群体独特生活方式的总汇,是人们所创造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习惯及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总和。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和历史背景等,因此,各国的文化是不尽相同的。
当不同民族之间通过不同的语言进行交际时,不论是语言的内涵或外延,都不可避免地渗透着各个民族文化的特征。
而商务英语是企业、商家、集团或国家之间经济贸易往来中使用的语言,它的翻译要求译者能够正确处理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上的差异,将原语中的这种文化信息最大限度地传递到译入语中去。
一、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产生因素1.物质基础和自然环境存在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物质基础不同,就会产生文化差异。
英国是一个岛国,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所以,英语讲“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
同样,英语中的“the west wind”“Casablanca”“Waterloo”“Hollywood”等均具有独特的文化寓意。
自然环境的差异也会导致文化差异,英语单词“zephyr”(西风)反映了英国特有的文化,在英国人的意识中,西风是温暖和煦的,但是在中国西风确不易被人接纳,因为中国人心中的西风是带来寒冷的预兆。
与此相反,中国人有东风送暖之说。
所以,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汽车商标为“东风”,而决不会使用“西风”作为商标。
2.社会意识和历史常识存在差异人们的社会意识主要包括社会阶层的划分,人们对自身的阶级定位,对外民族的态度,宗教意识的强弱,有无种族、性别或地区偏见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状况等。
谈商务英语中商务文化的差异性
作者:黄林林吴超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第05期
[摘要]近20年来,商务英语的教学与研究已经在我国大专院校和外经贸系统掀起热潮。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要有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广泛的商贸知识,随着外商在华投资与日俱增和我国本土企业对外经贸联系的日益加强,不同层次的跨文化商务活动也越发频繁。
本文探讨商务英语中商务文化的差异性,并提出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加强商务文化知识培养的建议。
[关键记号]商务英语商务文化差异性
在我国,商务英语专业是新兴的跨学科的复合型专业,近20年来,商务英语的教学与研究已经在我国大专院校和外经贸系统掀起热潮。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要有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广泛的商贸知识,而且在涉外活动中商务人员不仅要面临与本国不同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及经济环境,还会遇到诸多商务文化冲突。
一、商务文化的重要性
作为WTO 成员国,中国已经融入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
随着外商在华投资与日俱增和我国本土企业对外经贸联系的日益加强,不同层次的跨文化商务活动越发频繁。
人才市场对既懂国际商务规则又能用英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涉外活动的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趋势不断上升。
当前,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基本都依照“英语+ 商务”的模式进行。
这种单一教学模式使学生造成跨文化交际意识缺乏,更谈不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了。
因为在具体的交际实践中,他们会不自觉地借助母语的语言规则,交际习惯,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来表达思想,与不同的文化因素发生交叉与碰撞,于是产生误解和冲突,有时甚至直接影响商务谈判的成功。
涉外商务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取决于许多因素,但能否跨越商务文化障碍是关键,在培养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战略中,培养商务文化知识将成为商务英语教学面临的中心任务。
二、常见的商务文化差异性
1.商务接待
作为商务活动的首要环节,外商接待是商务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
由于各国历史传统文化习俗的差异,商务人员要具有足够的文化敏感性,能够参照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让外商感到礼貌热情又宾至如归。
但由于跨文化意识的薄弱,不少人就无意识地参照母语文化,并把自己的价值观作为理解的尺度标准,于是造成了文化误解和冲突。
例如,在机场迎接外商时,看到外商就热情欣喜地上前握手,“You must have had a tough journey. Please let me help you with the luggage. ”通常对方会感到吃惊甚至不悦,“No,no. My journey is OK,and I can manage my luggage. ”。
以上简单事例充分说明了忽视文化差异的严重性,我们眼中的热情周到招待,老外却毫不领情甚至生气厌恶。
殊不知,在普遍崇尚“ 独立”精神(independence)的西方社会,人人都习惯以自我为中心(individualism)。
因此,他们视过多地接受别人的建议和帮助为耻辱,更不愿倚老卖老,因为“老”就是无用的代名词。
2.商务洽谈
商务洽谈是经贸活动的重要环节,对经贸活动能否顺利开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传统有很大的差异,在商务洽谈时,往往面临着谈判人员的性格特点、谈判方式、行为举止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所造成的文化冲突。
例如,中国公司的商务人员见到外商时会递上一支烟。
在中国,向客人敬烟是礼貌和友好的表示,而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有不少人反对吸烟,向客人敬烟反而是不礼貌的表现。
由此可见,在商务谈判中,商务人员应熟悉他国的文化背景,把握谈判对手的性格特点,以便在谈判中处于主动的地位。
美国人的性格特点是热情奔放、充满自信,能迅速将谈判引到实质性阶段,而不喜欢那种漫长式的谈判。
日本人则显得讲究礼节、谦虚,但喜欢兜圈子,往往采取间接的谈判方式,以保持选择的灵活性。
而英国人则显得沉稳、讲究仪表,给人以不冷不热的感觉,而且往往颇有架子,这与大英帝国的辉煌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
3.货物的包装设计环节
在进出口贸易中,货物的包装材料选择,图案设计和色彩搭配等方面也面临着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际的考验。
例如,货物的外包装上,信奉伊斯兰教的人不愿看到猪和熊猫的画面,意大利人讨厌菊花,英国人厌恶大象,而日本人不喜欢荷花却偏爱乌龟和鸭子,等等。
在颜色方
面德国人不喜欢红、黑和深蓝色,法国人不喜欢绿色,巴西人不喜欢粉红、绿色和白色,等等。
可见货物的包装不仅要迎合不同消费者的文化心理,更要关注不同文化的偏爱和禁忌。
一外国商家的绿色环保帽子运到中国竟无人问津,而我国一酒厂设计的龙凤呈祥图案的酒瓶包装在西方备受冷落,而拿到东南亚却非常畅销。
这些都是由于对产品出口国家的文化观念缺乏考虑而导致的营销策略失误。
商务文化因素渗透在国际商务活动之中,而且经常会引起文化障碍,造成文化冲突。
因此,涉外商务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外语运用能力,而且必须了解、熟悉异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环境、法律体系、经营习惯以及商业价值观,提高商务文化意识。
这就要求商务英语教学在结合商务专业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同时,还应重视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1.课堂教学导入跨文化意识,注重商务文化教学
教师自身应有较强的目的语商务文化意识,教师除传授必要的语言和专业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让他们深刻理解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
课堂内容结合真实的语言材料,向学生讲解西方国家中称呼语、介绍、访问、宴请、告别等社会交往的文化因素,潜移默化中帮学生提高语言运用形式的正确性,重视语言应用的得体性,从而逐步获得跨文化的敏感性。
2.课堂设计方面,培养学生商务文化差异意识
在课堂设计方面,除了那些专门介绍目的语国家商务文化的课程外,教师应在语言教学的同时,重视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目的语文化意识。
对于那些有一定文化内涵的词,除了讲解该词的语法用途外,还须强调该词的文化内涵及使用场合。
此外,商务英语教学一定要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沉闷局面,展现商务英语的交际特性,教学方法体现灵活性,趣味性和多样性。
例如交替采用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认知法等交际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语言行为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差异,在虚拟的商务活动社区,有助于学生进行跨文化能力的个性化培养。
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潜在优势指导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黄中习.试论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合理定位[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81-83.
[2]冯俊英.商务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探析[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4):58-60.
[3]胡文仲编.跨文化交际概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5-15.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陈建平.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商务文化意识培养[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1,11(4):47-50.
(作者单位:江西南昌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