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祖国60周年征文:衣食住行话巨变!
- 格式:docx
- 大小:17.45 KB
- 文档页数:2
庆祝建国60周年征文-六十年巨变六十年辉煌(精选5篇)第一篇:庆祝建国60周年征文-六十年巨变六十年辉煌庆祝建国60周年征文:六十年巨变六十年辉煌龙舞神州,腾飞中国,新中国的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伟大的中华民族正以昂扬的姿态昂首阔步积极的走向世界。
让我们打开新中国的成长日记,倾听她述说新中国不断壮大的历程。
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地区,随着一声巨响,硕大的蘑菇云腾空升起。
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世界震惊了!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是脆弱的,但自从原子弹研制成功以后,中国的国防力量达到了质的飞跃。
从此,新中国的国防力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地发展起来了。
面对强国的挑战,我们挺直了腰杆,因为了祖国强大的国防力量作为我们最坚强的后盾。
东方睡狮醒了,她的吼声震惊了世界!XX年,三峡大坝正式竣工,毛泽东同志“高峡出平湖”的伟大预言实现了!三峡工程是世纪性的工程,兴建三峡大坝是中国好几代人的梦想。
早在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先生就提出了利用三峡水力和电力的设想。
广大的水利工作者对三峡大坝的兴建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经过四十多年的论证和两年的施工准备,1994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三峡大坝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它的建成不仅惠及了数以百万的人民群众,它还标志着中国的建筑水平站到了世界的最前沿。
它证明了中国人的能力,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优秀的民族。
“XX”,一个吉祥的数字,就在这一年,中国人圆了自己的百年奥运梦。
多少年前,我国田径运动员刘长春孤独一人,远赴大洋彼岸,奥运会赛场上第一次有了中国人的身影。
多少年后的今天,我们把奥运会迎进了家门。
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肤色,讲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在“One world,one dream”的召唤下,齐聚一堂,共铸梦想。
短短半个月的奥运会,我们用多年的心血精心打造。
百亿元的庞大投资,我们建造世界上最一流的运动场,规模空前的志愿者队伍,我们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我们把奥运会办的有声有色。
感悟祖国的变化祖国(5篇)第一篇:感悟祖国的变化祖国感悟祖国的变化祖国,我为你骄傲母亲,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那么神圣,那么亲切。
我知道祖国是我们的伟大母亲,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欢乐和幸福都与祖**亲的安危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我感到身在祖国温暖的怀抱中是多么的骄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从课堂上和书本上越来越多地了解到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她有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阔疆土,有着有口皆碑的中华文化,有着饮誉海外的“四大发明”,有绵延万里的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壮丽的北京故宫,无与伦比的苏州园林,还有丰富的宝藏和秀丽的风光……五千年的历史,像一首古老的诗篇,也像一幅长长的画卷,展现着祖**亲饱经沧桑的脸和那坚强不屈的身躯。
为了祖国的光明和富强,不知有多少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使祖国挣脱铁链,获得新生;又有多少爱国志士,与祖国同甘苦共命运。
“国家兴亡,匹夫有则”曾是先辈们的豪言壮语,面对破碎的河山,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前赴后继,为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每当我看到五星红旗升起,耳听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时,总会感到热血沸腾,有股发自内心的呼喊:祖国,我为你骄傲。
五十多年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算不了什么,但是,就在这短短的五十多年里,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真可谓一日千里。
如今,改革开放为祖国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我们伟大的祖国以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由于祖国的强大,香港和澳门才回到祖国的怀抱;由于祖国强大,全世界水电工程规模最大的长江三峡工程才得以建成;由于祖国的强大,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得以在北京举行;由于祖国强大,中国奥运健儿金牌零的突破到雅典奥运会金牌列世界第二;由于祖国强大,“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得以成功发射,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送航天员进入太空的国家,神舟六号成功发射和胜利返回,更是显示了祖国科技的进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这一系列的成功,不正证明了今天祖国的强大和繁荣吗?祖国,我真为你感到无比骄傲。
祖国变化的作文祖国变化的作文(精选28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祖国变化的作文(精选2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祖国变化的作文篇1星移斗转,岁月如梭,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快60周年了,这60周年里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进行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
从简陋的楼房到美丽的高楼大厦;从物质匮乏的情景到现在的丰衣足食,变化多大啊!听爷爷奶奶说:“他们那个年代实施计划经济,什么都是按计划进行的,吃饭要饭票,吃肉要肉票,穿衣要布票,连买包快食面都要粮票。
现在实施市场经济,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物产丰富,当你走进市场,琳琅满目的海鲜让你挑个够;当你走进商场,各式各样、样式新颖的衣服随你挑;当你走在街上,随处可以看到“安德鲁森”、“澳联”、“向阳坊”面包店。
”二三十年前,爷爷奶奶刚进城,住的房子是租的,只有二十几平方米,既当厨房又当客厅又当卧室。
一家四口人挤在一起,多不方便呀!现在爷爷奶奶住的房子既宽敞又明亮,奶奶常常对我说:“几十年过去了,现在从吃的住的用的样样满足,祖国的变化真大啊!你们这一代人可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啊!”望着祖国新变化,盼着祖国快发展!我懂得了:祖国会越变越繁荣,作为接班人的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学本领,长大更好地报效祖国。
祖国变化的作文篇2星辰中微弱的迷离,躲藏挺拔的火焰,得以在细小的生命掂起最后一丝贪婪,然后就叹着气,迈向新的潜能和昂贵中去了,即使这些能量和碎片办不到,但还是经诵传说,一鼓作气地跑到了最前面。
你会发现,那些流光溢彩的结构,架起的是一颗时刻在奔跑的赤子之心,也只不过是散漫着龙的悠久印记的中国人“罢了”。
我们,只不过是中国,只不过是慢慢拨开的香槟酒瓶盖,抿嘴近五千年的微笑,历史仍在进行。
中国,正以空气的速度覆盖世界,闪亮的图标一次次点亮,要攀得过国际热点,比得过任何一个争论的发言权。
谈中国的衣、食、住、行——从衣食住行看中国近六十年的发展【活动教育】谈中国的衣、食、住、行——从衣食住行看中国近六十年的发展衣食住行是一个人的基本需要。
人是生活在社会上的,他的各种活动都会受到社会的发展水平和主流认识的影响,他的生活离不开社会。
那么人们在衣食住行这些方面的需要和得到的满足无可非议的一定会受到社会的限制和影响,那么反过来我们就可以通过研究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变化来管窥社会的发展变化,在这里我就通过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的发展变化来谈一下中国从建国至今的巨大变化。
一,人们穿着的变化(1)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
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
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
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
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
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
(2) 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
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
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
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
后来,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
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
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
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
祖国60年变化作文祖国60年变化作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祖国60年变化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祖国60年变化作文1一轮明月爬起来,升上天空,又落下来,太阳高高地挂上了天空,照耀着大地,小鸟在红旗上飞来飞去,好像在为国庆的到来而欢唱。
盼星星,盼月亮,又终于盼来了一年一度的国庆节。
“妞妞,准备好了吗?要出发了!”听,是妈妈在叫我。
知道我们去哪里吗?我们要去外公家度过国庆节这美好的假期。
妹妹一上车就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像只快乐的小鸟,街道上铺满了五星红旗,在一座座的闽南红砖特色的临街建筑物下,它们是多么的闪耀,显得无比的精神、灿烂。
一到外公家,妈妈和外公闲话家常,爸爸在厨房帮外婆的忙,我和妹妹及表哥在庭院的空地打排球,打得满身大汗才进屋里享受丰盛的佳肴。
边吃妈妈及外公边跟我们聊起了改革开放后的变化,妈妈说在她们很小的时候偶尔吃上一顿用肉炒的菜真是一次莫大的奢侈,哪有像现在要吃刚摘下来的新鲜水果,鱼虾要吃欢蹦乱跳的,鸡鸭要吃刚杀的,而且重视起健康和防治疾病,又开始重视回归大自然,多吃水果和蔬菜。
“那时的房子都是瓦房,哪里有什么高楼大厦呀!”外公说他小时候在船里长大的,是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条件的好转,才上岸盖了间砖石房,屋四周用石头固定、屋檐用红砖砌成,面积只有五十多平方米,客厅跟卧室连着放了一张餐桌以及几把椅子、摆上一张床和衣柜就显得拥挤了,没有专用的厨房,只能在屋檐下简单砌了一个烧煤炭的炉灶;以前看电视只能是电视台播什么就看什么,要想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要等日子、等时间,现在不仅可以看直播,还能点播,看比赛不会漏掉精彩的进球、可以反复观看自己喜欢的镜头。
那时候除了过年才能购置一件新衣服,穿的衣服都是人家送的,还有补丁在上面,哪像现在我们每个人的衣物都塞满了各自专用衣柜;以前出行都是步行,能有辆自行车已是梦想,不管多远多累都要坚持,现在出门都有小轿车接送;以前在哪个地方迷路了,只能找人问路,一路走一路问,既不方便又耽误时间。
新中国的变化作文
【篇一: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变化】
祖国即将迎来她的60华诞。
回想起过去60年的日月沧桑,我们的祖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亲眼看到我所生活的建湖县城,也和全国各地一样,发生了日新月异变化。
过去的人民路,疤痕累累,凹凸不平,到晚上8点,因没有路灯,路上死一般的寂寞,偶尔有几个人匆匆走过,总是提心掉胆,生怕在伸手不见五指的路上撞到什么东西。
如今,那丑陋的水泥路已经变成舒适平坦的柏油路面,路边的楼房上都挂上了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晚上的道路不再是漆黑无比,而是亮如白昼。
每到假期时间,到了晚上8点,就变成了黄金时间,往往晚上都比白天热闹许多。
过去,向阳路上尘土飞扬,一些公交车开过,地上的沙子和灰尘就被卷起,放起烟幕。
一阵大风刮来,这里的沙尘便随着风姐姐去“漫游世界各地”,使人睁不开眼。
也正因为这样,免不了发生许多交通事故。
如今的向阳路可美了,一幢幢大楼拔地而起,两旁的梧桐树向我们招手,五彩的鲜花向我们点头。
还有,西塘河风光带成了人们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场所,美丽的双湖公园正在建筑当中……。
5·12大地震展现了我们的齐心,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见证了我们的能力,神七太空漫步创建了我们的未来!我相信,未来的祖国会变得更加美丽,更加繁荣昌盛。
建国六十周年的变化作文建国六十周年的变化作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建国六十周年的变化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949年10月1日,在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五星红旗在天安门上空冉冉升起,这也代表一个经过100多年英勇斗争的民族站了起来。
20xx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在这六十周年当中,我们国家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听奶奶说,她们小时侯家里生活条件很清贫,吃的都是粗粮和咸菜,由于家里兄弟姐妹比较多,有时还吃不饱饭,零食就更加没有了,不象我们现在有肯德基、麦当劳、比萨、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有时候吃剩下的饭菜还得倒掉。
奶奶说,我们现在的生活真是幸福啊!奶奶还说她们小时候穿的都是平布做的衣服,不是蓝色就是黑色,衣服破了就打补丁,老大衣服穿小了老二接着穿,一个传一个,“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们那个时期的同龄人都有过的愿望,不象我们现在的孩子家家生活条件优越,每个人穿得都很好,都有多套样式和质地都很好而且四季分明的衣物。
现在的我们都不知道打补丁的衣服是什么样子了,和奶奶小时候的生活比起来,我们的生活不知道要比她们幸福多少倍。
还有我们现在优越的生活还体现在通讯工具上。
以前奶奶在乡下的时候,如果想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戚说点什么事,只能通过写信的方式,或者去邮局打电话,当时还得接通邮电局的接线员,再转接至某个地方,得打上好几个电话而且要等很长时间才能接到。
而今天每一个人手里都有不止一个手机,无论走到哪里都与对方近在咫尺。
我们还可以通过电脑视频跟千里之外的亲人通话,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效率。
现在祖国这种幸福、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回报社会。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祖国还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中国衣食住行的变化]衣食住行看新中国之变化篇一: 衣食住行看新中国之变化衣食住行看新中国之变化今年是建国六十周年。
六十年,一甲子的岁月。
这六十年,是不寻常的六十年;这六十年,是让人荡气回肠的六十年。
六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心灵和感受的角度来讲,衣食住行就如一对对孪生兄弟,他们有着共同的品质,又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格,他们共同构成了我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又共同擎起我心灵之上那片让人想往的蔚蓝的天。
风雨兼程,一路高歌,2009年10月1日我们即将要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60个生日。
建国60年,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历史性的大跨越,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单是从百姓最普通的衣、食、住、行中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穿衣60年从穿衣保暖到高档名牌建国60年,我国的“穿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我,在记忆里,那时候衣服的色彩仅有灰、黑、蓝三种颜色,样式简单,布料粗糙,翻开以前的老照片,清一色的灰色底调大家都会哑然失笑。
记得我小时候的衣服都做得很大,这样才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温暖而朴实。
在建国60年中,人们对服装的要求可谓越来越高,人们更加的去追求个性、时尚、流行、品牌。
衣服已不再仅仅为了保暖,更多的是为了彰显个人的性格与品位。
衣服已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标志,更彰显出当时人民的物质和精神追求。
饮食60年从吃不饱到“吃”文化说到吃,勾起我的回忆:70年代初期,我们一家5口靠父母微薄的工资维持生活,生活十分贫困,一年四季只能吃大路菜。
不是逢年过节,就难得吃上顿肉,家里来了贵客,父母才肯起大早,拿上“肉票”去排长队买肉,那时副食供应不足,全城4个肉食店每天只卖几百斤肉,每次买肉若是能买上一块膘头好的肉算幸运的了。
一个星期天,我去红卫路肉食店买肉,称肉的“肥猪头”给我砍了一块红赤赤的“槽头肉”,回到家里惹得母亲好是生气,从此,我再不在红卫路肉食店那买肉了。
必备品。
过去农民吃的啥?一日三餐瓜菜代。
如今农民讲养生,生活水平大提高。
老人讲,田土包到户,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种菜的积极性,近年来,国家对农业实行补贴扶持政策,农民种粮不但免缴皇粮国税,而且还有良种补贴、养猪补贴、免疫补贴、学杂生活费补贴&&,促进了食品类的快速发展。
如今百姓谷仓是谷豆齐全,尽人所需。
人民群众的饮食质量和档次也越来越高越精,餐馆、茶吧、甚至用水宜生好水养生都渐成大众时尚。
衣着的变化也十分明显。
过去衣着打扮无论男女老幼,服饰几乎呈清一色的蓝、灰、白,做工粗糙款式简单。
现在,求美尚美爱美的原始本性得以浑然天成的自然流露,穿着打扮日渐丰富多彩,蝙蝠衫、连衣裙不再是洪水猛兽,西装领带、夹克衫不视为小资情调。
头饰、围巾、金银首饰、化妆护肤、美容健身成为时尚潮流。
近些年来,我多次亲历了家乡父老带着纯朴的感情振臂高呼党英明的场景,着实让我在感动不已的同时,深深感悟:人,必须感恩生活。
衣食住行说变化---读《辉煌六十年》有感大湖中心小学六(3)班王鑫宇读了《辉煌六十年》这本书,我为祖国取得了巨大成就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辉煌六十年》这本书叙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49年到2009年的光辉历程。
书中通过六十件不平凡的故事,说明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祖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
就拿我家衣食住行的变化来说吧!听奶奶说,她年轻时,衣服、鞋子都是自己一针一线手工缝制出来的;爸小时候穿的虽然不用自己缝,但买布还得凭布票,而且都是粗布衣服,一件衣服要穿很多年呢;现在可好了,我自己一个人的衣服就一大柜子。
怪不得奶奶常说,以前人因为衣服太少而烦恼,现代人因为衣服太多而烦恼。
听爷爷说,他小时候,家里生活非常困难,一年到头都吃地瓜干。
爸爸读中学时,一个星期回家带一次米、地瓜和咸菜,学校食堂只帮他们蒸饭,没有炒菜。
现在我们学校的食堂餐餐三菜一汤,晕素搭配。
寄宿生早餐还有免费的鸡蛋、牛奶、馒头吃,真是天差地别!难怪爷爷总是说:“现在生活真是大变样了,天天鸡鸭鱼肉换着样吃。
过去是什么能吃就吃什么,现在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爷爷奶奶以前住的是两间土瓦平房,既阴暗又潮湿,要是刮风下雨,屋里经常漏雨,根本无法睡个安稳觉。
爸爸结婚后,在镇上盖了一幢两层楼房,既宽敞又明亮,但家里除了一台彩电外,再也没有其他的家用电器了。
去年我家又在城里买了一套一百多平米的商品房,电脑、空调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小区环境优美舒适,简直像个花园!我们这一代人真是太幸福了!过去村里的路是烂泥路,晴天时沙土飞扬,满身灰尘;下雨时泥泞不堪,一步三滑。
近几年,政府实施了“村村通”道路工程,昔日的烂泥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摩托车也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外出办事可方便了。
建国六十年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太多太多,数也数不清呀!如“两弹一星” 发射成功,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神洲飞船”遨游太空,奥运梦想成为现实等等,太多感人的事件令我们骄傲。
感怀祖国60周年征文:衣食住行话巨变!
感怀祖国60周年征文:衣食住行话巨变!
1949年10月1日,伴随着新中国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掷地有声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全国人民载歌载舞,欢呼雀跃,同时,也标志着新中国打开了崭新的一页。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我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声出生于一个地地道道的山西高平的农村家庭,亲身感受到了我的“衣、食、住、行”发生的巨大变化,现将我的亲身经历叙述一下,来共同见证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丰硕成果,以此折射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社会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状况。
“衣”,穿的‘时尚’起来了。
我家五口人,有父、母、哥、姐和我,我最小排老三,从我记事那天起,“轮穿”衣服是当时农村最普遍的一个社会现象,因家庭经济困难,衣服先从我哥穿起,姐姐接着穿,等到衣服破了缝,缝了破,再补好后,那才轮到我“享用”了。
冬天上小学时,我穿的布鞋子几乎都是靠哥哥,姐姐穿完后“光荣退役”,再加层新面料的千层底黑粗老布鞋,据大人讲,这种面料在当时很“流行”,“服役时间长”是它的最显著特点之一,其次是既结实,又耐用,防冻脚,还“时尚”。
要想穿上真正的新布鞋,那只能在过年时才能够真正地享受一下妈妈拉的千层底黑粗布棉鞋,因此很多农村家庭都纷纷效仿,成为当时农村孩子过年“炫耀”的“最佳资本”!记得在初中上学时,我有一裤子已缝补了好多次,比较容易磨损的肘关节,膝盖节,大屁股等地方已补妈妈用缝纫机严严实实“画”了无数次圈了,同学们都戏称为“靶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经济收入不断增长,如今的衣着打扮已不是什么奢望之事,现在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服饰都已非常充裕。
因此,我的“轮穿”经历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儿时的一个美好记忆。
“食”,吃的‘丰盛’起来了。
听大人讲,我们那个年代哺养除了奶水充足的孩子能享受妈妈“纯奶”的哺育待遇外,其余的孩子只能依靠“玉茭面糊糊”维持小生命,富裕点的家庭有时会给孩子贴补一下伙食,增添点“白面糊糊”。
从我记事后,小米稀饭是每家早晚必“享”之餐,外加“水煮菜”少许沾点油,是每个农村家庭必备“大餐”,白面每天最多只能“享用”一次,还是“汤面”,为了节约白面,每家还要把玉米磨成粉末状参和汤里,外加点大白萝卜片和土豆块,一道丰盛的晚餐大功告成,俗称“菜饭”。
据大人讲,这样既能保持不饿,俗称“尖饥”,还能美容养颜。
大米、肉食、饺子在当时也能在过节过年时才能解一下馋。
进入90年中期,白面已渐渐代替了小米稀饭,成为每个家庭的主要食物,大米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寻常百姓家庭的餐桌。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超市万村千乡工程的不断推进,农村普通老百姓也能象城里人一样不受季节限制能够随时随地进入超市随心所欲地购买新鲜蔬菜,享用丰盛大餐。
我村本家年过古稀之年的李合旦老人时常感慨在嘴念叨着:“还是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党的富民政策好,让我能够安享晚年”。
“住”,住的‘宽敞’起来了。
改革开放初期,住房在农村来说相比衣食在日常生活中所占比例并不太重,绝大数农村家庭还是依靠长辈传留下的祖房居住为主,我家五口人,五个挤大炕足矣,冬天煤火取暖和做饭,两不误,一举两得。
当时也只有“万元户”才有能力和资格享受到修建新房的待遇,随着邓小平
同志提出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然后带领大家共同富裕”,“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开放思想的不断深入,农村不少有识之士的年轻人摒弃陋习,离家出门打工渐成时尚,使的一部分人的腰包也逐渐“鼓”了起来,修房盖屋也渐渐成为了农村儿女婚嫁大事。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有许多先富裕起来的家庭也纷纷跳出“龙门”到城里安置新家,享受宽敞明亮的幢式单元楼新居。
现在,我家也同许多老百姓一样,住上了水电暖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城市住房。
“行”,行的‘方便’起来了。
带步工具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是农村常用的马车,也是农村家庭逢年过节探亲访友的必备工具,每年过年串亲戚访好友时,一家人乘座一辆马车,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记得进入90年初期,自行车也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它不仅是许多农村结婚男女必备的“三大件”即: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之一,同时也反应出当时农村的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
记得我上初中时,家里省吃俭用用节约的几十元为我为配备了一辆二手红旗牌轻便小自行车,当时我高兴的彻夜难眠,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坐驱”。
90年代中期,摩托车又席卷农村大地,风靡一时,成为当时年轻人追求时尚的最佳标志,同时,也是未婚男女结婚的必需品。
近几年,取而代之的家庭小汽车已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小汽车的入户不仅大大改善了乘座环境,起到挡风遮雨,追求时尚的效果,同时,还成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亮丽风景线,以此折射出了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各地城乡经济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最好见证和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