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肺炎的特征是什么
- 格式:docx
- 大小:4.58 KB
- 文档页数:2
老年人间质性肺炎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老年人间质性肺炎症状,尤其是老年人间质性肺炎的早期症状,老年人间质性肺炎有什么表现?得了老年人间质性肺炎会怎样?以及老年人间质性肺炎有哪些并发病症,老年人间质性肺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老年人间质性肺炎常见症状:厌食、消瘦、啰音、发绀、稽留热、呼吸急促、肺弥散功能障碍*一、症状多为隐袭性发病,渐进性加重的劳力性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症状,通常伴有干咳、易疲劳感。
主要体征为浅快呼吸、以双下肺为著的爆裂音、唇指紫绀及杵状指(趾),晚期可出现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厚,常死于呼吸衰竭或(和)心力衰竭。
*二、诊断1.病史、职业史ILD中约1/3致病原因已明确,其中以职业环境接触外源性抗原占相当比重,所以病史、职业史可能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要详细收集职业、爱好、用药等过去史资料。
2.临床表现多为隐袭性发病,渐进性加重的劳力性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症状,通常伴有干咳、易疲劳感。
主要体征为浅快呼吸、以双下肺为著的爆裂音、唇指紫绀及杵状指(趾),晚期可出现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厚,常死于呼吸衰竭或(和)心力衰竭。
3.胸部影像学检查胸片的早期异常征象有磨玻璃样阴影、肺纹理增多,常易被忽视。
病变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广泛网格影、网状结节影、结节状影等,晚期呈蜂窝肺样改变,病变常累及两侧肺野。
4.计算机体层扫描(CT),尤其是高分辨率薄层CT(HRCT)有助于分析肺部病变的性质、分布及严重程度,还可显示肺内血管、支气管、胸膜-肺界面的异常征象,主要征象分为四种类型:1、不规则线状阴影,呈网状、放射状;2、囊状型,呈多个大小不一的薄壁囊腔,直径范围为2~50mm;3、结节型,结节直径为1~10mm;4、磨玻璃样改变。
5.肺功能检查特征性改变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
如肺总量、肺活量和功能残气量减少,不伴有气道阻力的增加,CO弥散量下降,轻症患者于休息时可无低氧血症,但运动负荷时或重症患者通常存在低氧血症,PCO2可正常或降低,终未期可出现Ⅱ型呼吸衰竭。
支气管肺炎的年龄特征及不同阶段的防护支气管肺炎,简称肺炎,是指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以及肺泡部分发生炎症的疾病。
它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尤其对于儿童和老年人来说是很严重的健康问题。
在不同的年龄段,支气管肺炎的发生和预防措施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重点介绍支气管肺炎在不同年龄段的特征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一、婴幼儿期(0-2岁)婴幼儿期是支气管肺炎的高发期,主要原因是其自身的免疫力较弱。
此阶段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频繁发热、咳嗽、呼吸急促、鼻塞、鼻涕、食欲下降等。
为了保护婴幼儿免受支气管肺炎的侵害,以下是几项关键的防护措施:1. 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大量的抗体和免疫细胞,可以提高婴儿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机会。
2. 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封闭的空间中,可有效减少病菌的传播。
3. 室内卫生和消毒:定期清洁室内物品、玩具等,可以减少细菌繁殖的机会,预防感染。
4. 避免接触病毒:尽量避免婴幼儿接触患有感染病的人群,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5. 注意保暖:婴幼儿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弱,需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引发支气管肺炎。
二、学龄儿童期(3-12岁)学龄儿童期是支气管肺炎的高发期之一。
儿童在这个阶段,免疫系统逐渐成熟,但仍然容易受到支气管肺炎的侵害。
以下是几项适用于学龄儿童的防护措施:1. 接种疫苗:学龄儿童应按照国家疫苗接种计划定期接种相应的疫苗,如肺炎球菌疫苗,以提高免疫力。
2. 手卫生: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特别是在进食前、咳嗽后和接触公共场所后,应及时用肥皂和水洗手。
3. 避免二手烟:二手烟中的有害物质可损害儿童呼吸道,增加支气管肺炎的风险。
家长应避免在室内吸烟,创造良好的环境。
4. 加强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儿童的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呼吸道感染。
5. 室内空气流通:定期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降低呼吸道感染的概率。
三、成人期(13岁及以上)在成人期,随着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支气管肺炎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并不意味着成人就完全没有感染的风险。
浅谈重症肺炎的临床特征和死亡危险因素重症肺炎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严重程度较轻和普通肺炎相比更高。
该病通常在老年人、免疫系统、婴儿和基础健康状况较差的患者中很常见。
重症肺炎可能造成肺部损伤、呼吸严重受限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本文将简单阐述重症肺炎的临床特征和死亡危险因素。
临床特征重症肺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如发热、咳嗽、气短和呼吸困难。
患者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甚至呼吸暂停,喉咙痛和喉部水肿也是常见症状。
血氧饱和度通常也会降低,尤其是在严重病例中。
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腹泻、乏力和肌肉疼痛等全身症状。
除了呼吸道症状外,化验结果也可以揭示患者的具体病情。
他们的白细胞计数可能会升高,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和血清降钙素原等)也会升高。
死亡危险因素重症肺炎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很多,包括但不限于:1. 年龄:年龄是影响重症肺炎死亡率的一大因素。
老年人很容易发展为严重呼吸道症状,导致高死亡率。
2. 基本健康状况:基本健康状况较差的人患上重症肺炎的死亡率也较高。
这包括存在长期健康问题(如冠心病、糖尿病等)或免疫系统受损的人(如接受化疗或器官移植的人)。
3. 病原体的类型:通过分离病原体,可以判断重症肺炎患者的死亡率。
许多病原体,如厌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肉毒杆菌等,会导致严重的肺部感染。
4. 非肺部感染:除了肺部感染外,重症肺炎患者也可能同时患有非肺部感染,如腹泻、膀胱炎和血液感染。
5. 多器官功能衰竭:肺炎可能会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如急性心血管功能衰竭和肾功能衰竭,这也会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
总之,重症肺炎的确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需要尽早寻求医疗帮助。
医生需要针对患者特定的检查和测试结果,设计合适的治疗方案。
预防措施包括良好卫生习惯、疫苗接种和避免与已知感染的人接触。
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炎患者的发病原因和临床治疗措施,减少死亡率,提高诊治水平,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我社区收治57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发病诱因、临床特点、治疗措施。
结果:老年肺炎冬春季发病,基础疾病和并发症,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病程长,病死率高。
57例中治愈21例,好转32例,死亡4例。
结论:临床上应高度重视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合理治疗措施,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改善其生存质量。
【关键词】老年;肺炎;临床特点;治疗【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391-02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疾病,多发病。
可由疾病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老年肺炎指的是65岁以上老年人所患肺炎。
不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肺炎均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肺炎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由于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呼吸系统防御功能下降,老年肺炎患者常无明显呼吸系统症状,临床症状多不典型,病程进展快,易发生漏诊、错诊,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增高,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其生活质量,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
老年肺炎常缺乏明显呼吸系统症状,症状多不典型,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漏诊,错诊,据文献报道,病理证实为肺炎但临床未能诊断的漏诊率为3.3%—61.4%,而临床诊断为肺炎但无相应病理所见的“误诊率”为10.8%—39.3%。
为了增加对老年肺炎的认识,提高诊断率和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57例老年肺炎的临床资料,探讨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社区内科收治老年肺炎患者57例,男27例,女22例;年龄62-80岁,平均(67.31±5.23)岁,合并基础疾病主要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病等。
老人不发烧不咳嗽竟是肺炎
发烧和咳嗽都是自身发出的危险信号,是自身免疫系统在与病毒作斗争。
但是老年人的免疫力已经退化,肺炎往往很不典型,相当一部分老人患肺炎根本不发烧,有的老人只是气喘,还有的老人一声都不咳嗽。
甚至有的人什么事情都没有,只是饭吃得少了或者精神不那么好。
生理上看,由于老年人的上呼吸道黏膜和腺体萎缩,黏液、唾液分泌减少,黏膜—黏液系统的防御功能下降,病原体易在上呼吸道定植,并且繁殖,成为老年肺炎发生的病原学条件。
同时,老年人由于脑活动性的衰退,遇有异物时出现吞咽运动的时间比年轻人明显延长,而吞咽反射是防止异物进入下呼吸道的重要防御机制。
因此,老年人上呼吸道病原体吸入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年轻人。
哪些老人容易被肺炎盯上?
老年肺炎患者中70%~90%有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存在,有些疾病跟肺炎是“好朋友”。
1)糖尿病、肿瘤患者等抵抗力下降;2)长期卧床患者、中风患者,这些人群常常有病菌误吸到呼吸道可引起肺炎;3)风湿类疾病、器官移植等需要服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药物,这些药物会降低免疫力容易发生肺炎。
作为家属要密切关注老人身体的细微变化,发热咳嗽表现不一定很明显,但浑身无力、精神萎靡表现很显著。
还需注意的是,老人发高烧大部分都是得了肺炎,普通的感冒老年人基本不发烧,所以老人发烧要及时到呼吸科内科就诊。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编辑版word。
老年肺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策略郭坤明长久以来,肺炎一直被认为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问题。
早在一百多年前,Osler就曾很有哲理的把肺炎比作是“老年人的朋友”。
目前,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肺炎均是老年人重要的致死原因之一,被认为是老年的自然终点。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我们必将面临巨大挑战。
一、老年肺炎的流行病学老年人肺炎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老年肺炎的发病率大约是青年人的10倍,50%以上的肺炎患者是>65岁的老年人。
美国1995年的统计结果表明,肺炎列死亡顺位的第6位,而在老年人升至第四位,在感染性疾病中位列第一。
在因肺炎死亡的患者中,89%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
70岁以上者肺炎病死率成百倍地增加,从20岁起,每10年病死率增加约10%。
北京医院资料显示,60岁以上尸检中存在肺炎者45%。
根据发病地点的不同,老年肺炎分为3种,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长期护理中心(long-term care facility, LTCF)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HAP)。
老年肺炎增加了LTCF获得性肺炎,其发病率、严重程度和预后等方面界于CAP和HAP之间。
发病率为69~115/1000居住者,是CAP的2~3倍。
吸入性肺炎在老年患者中很普遍。
专门针对老年肺炎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并不多见,目前已知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5岁;存在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糖尿病、充血性心衰、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疾病等;咽喉部寄植菌增加;可见或隐性的吸入;纤毛黏液系统功能下降;宿主防御机能减退;营养不良;集体居住;近期住院;气管插管或留臵胃管;健康状态较差;吸烟和近期手术等。
慢性基础疾病是老年肺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99%肺炎老年人患有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
通常情况下难以区分是基础疾病还是年龄因素本身在肺炎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另外,年龄相关的肺脏结构、功能的改变和横膈位臵的变化也是老年肺炎主要的危险因素,使气道净化能力下降,影响了肺的天然防御机制。
老年肺炎的鉴别诊断老年人群体由于免疫系统和器官功能下降,更容易受到感染疾病的影响。
其中,老年肺炎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疾病之一。
老年肺炎的鉴别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类型的肺炎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探讨老年肺炎的鉴别诊断方法,希望能帮助医务工作者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老年肺炎。
老年肺炎的定义老年肺炎是一种以肺部感染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老年人群中,由于免疫力减弱、基础疾病多、活动能力下降等因素,易患肺炎。
老年肺炎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老年肺炎的临床表现老年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
老年患者由于潜伏期较长、症状不典型,往往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老年肺炎的鉴别诊断方法1.临床表现鉴别:老年肺炎与其他肺部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炎、肺栓塞等)的区别在于症状的特点。
需注意老年肺炎患者发热常常较高,伴有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2.影像学鉴别:通过胸部X光、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肺部病变的位置、大小和密度,从而辅助鉴别老年肺炎的类型。
3.实验室检查鉴别:包括血常规、血生化、血培养等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老年肺炎的病原体类型,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老年肺炎的治疗策略老年肺炎的治疗应根据具体病原体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基础疾病采取相应的支持疗法。
1.细菌性老年肺炎:常用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治疗。
2.病毒性老年肺炎:目前尚缺乏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以支持疗法为主。
3.真菌性老年肺炎:可选择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但需根据具体真菌类型选择药物。
预防老年肺炎的重要性老年肺炎的预防是关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个人卫生,保持室内外清洁,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2.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素质。
3.及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预防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
结语老年肺炎的鉴别诊断对于治疗和预防该疾病至关重要。
医务工作者应当加强对老年肺炎的认识,提高对患者的警惕性,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老年肺炎73例临床特点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炎临床特点,以便提高其诊治水平。
方法:对73例老年肺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老年肺炎发热、胸痛、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统症状较少,但精神神经症状、消化道症状、气促等非典型症状明显增加,白细胞计数和嗜中性粒细胞分类多不高;痰培养细菌谱中病原菌前4位依次为:假单胞菌8株(18.0%),克雷伯菌属12株(27.0%),大肠埃希氏菌8株(18.0%),葡萄球菌属7株(16.0%)。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最敏感的药物为万古霉素;对大肠埃希氏菌及克雷伯菌敏感药物为B一内酰胺类抗生素和酶抑制剂联合制剂;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头孢吡肟及B一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
肺部CT多为支气管肺炎伴胸腔积液,合并基础疾病较多,治疗时间长。
结论:老年肺炎具有独特临床特点;应根据痰培养合理选择抗生素,以防止药物耐药率上升。
【关键词】老年肺炎临床特点抗生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肺炎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显著上升,其诊治日益受到重视。
老年肺炎缺乏特异临床表现,为了防止诊断延误或治疗措施失当,掌握老年肺炎临床特点,根据痰细菌谱变化合理选择抗生素尤为重要。
通过本文旨在提高老年肺炎诊治水平,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2009年1月~2011年5月共收治老年肺炎73例,其中男52例,女21例,年龄为60~87岁,平均68.6岁。
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肺炎诊断标准。
其中咳嗽咳痰或胸痛18例(0.29)并以黄白痰和白黏痰为主;发热11例(0.21);气促14例(0.17);嗜睡或躁动等表现者16例(0.14);有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者14例(9.2)。
肺部体征以湿罗音为主29例,其次呼吸音减弱19例,无明显异常15例,心律失常10例。
1.2 基础疾病及并发症所有病例均有基础疾病,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例,冠心病16例,糖尿病12例,高血压7例,脑血管疾病17例,肿瘤14例;55并发症有55例,其中呼吸衰竭6例,心功不全8例,水电解质紊乱21例,消化道出血4例,肺性脑病4例,肾功能不全10例,感染性休克2例。
老年人支原体肺炎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老年人支原体肺炎症状,尤其是老年人支原体肺炎的早期症状,老年人支原体肺炎有什么表现?得了老年人支原体肺炎会怎样?以及老年人支原体肺炎有哪些并发病症,老年人支原体肺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老年人支原体肺炎常见症状:乏力、食欲不振、食欲减退、胸痛、鼻塞、周身不适*一、症状1.症状本病起病缓,潜伏期一般为2~3周,约1/3病例无症状,初发症状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其中有些病例发生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有的以耳鼓膜炎的形式出现,而以肺炎最重,在家庭流行中约1/3成员发展为肺炎,约1/2为气管炎,10%仅为咽炎,常有畏寒,发热,体温多在38~39℃,伴有咳嗽,咽痛,头痛,乏力,全身不适等,持久性阵发性剧咳是其突出表现,无痰或仅有少量黏液性痰,无咯血,但偶有痰中带血者,胸骨后及两季肋部疼痛,多持续数周,不伴气急及呼吸困难;可有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少数患者可有游走性大关节痛,多形性红斑,溃疡性口腔炎,结膜炎和鼻窦炎,发热可持续2~3周,热度恢复正常后可遗有咳嗽达6周左右,伴有明显乏力,倦怠,少数病例可出现肺外并发症,可累及任何器官,有时比肺炎本身更具严重性,在临床上易被忽视和误诊。
2.体征可见鼻塞,流涕,咽部充血,耳鼓膜充血,水肿,约15%为鼓膜炎,颈部淋巴结可肿大,可见多形性皮疹,少数病例有斑丘疹,红斑或唇疱疹,可无胸部体征或仅有少许湿啰音,尤其是老年患者,体征尤为不典型,10%~15%病例发生少量胸腔积液或胸膜摩擦音。
*二、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征象及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特征性,但其临床症状轻,体征少与相对较重的胸部X线表现不相称是其特点之一,如患者家庭学校有类似疾病发生或流行,病人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起病,阵发性剧咳为突出表现,肺部有各种浸润阴影而体征较少,白细胞计数不高,全身毒血症状较轻,青霉素及头孢菌素治疗无效者,有和此病患者接触史,出现低热,萎靡,无力,食欲减退者应考虑此病。
老年人得了新冠肺炎是什么症状新冠肺炎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症状可在患者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老年人由于免疫功能下降、慢性病存在等因素,更容易被感染并出现严重症状。
下面将介绍老年人得了新冠肺炎的常见症状。
1. 发热:发热是新冠肺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体温可能会突然升高。
这种发热往往持续不退,且难以通过常规的退热药物控制。
2. 干咳:干咳也是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常见的症状。
咳嗽可能会比较剧烈,并伴有胸闷、气促的感觉,咳嗽的程度逐渐加重。
3. 呼吸困难:随着病情的发展,老年人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呼吸困难可能是由于一系列的复杂生理病理改变导致的,如肺部炎症、肺泡水肿等。
4. 胸痛:一些老年人可能会感到胸痛或不适。
胸痛可能是由病毒直接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也可能与肺部炎症、中心性神经系统损伤、肌肉酸痛等因素相关。
5. 乏力和无力: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体力会明显下降,出现乏力和无力的症状。
这可能是因为病毒侵袭或机体防御反应所导致的。
6. 嗅觉和味觉丧失:一些老年人可能会出现嗅觉和味觉丧失的症状。
这种症状可能是由于病毒对神经系统的直接侵袭所引起的。
7. 消化系统症状: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一些人可能会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是由病毒在消化道中存在和复制所引起的。
8. 体重下降: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由于食欲不振、味觉丧失等原因,可能会导致体重下降。
9. 感染其他器官: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也可能导致其他器官的感染。
例如,病毒可能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导致相应器官的病变和功能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得了新冠肺炎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在临床表现上并没有明显的特异性,有些症状可能与其他疾病相似。
因此,如果老年人出现上述症状,特别是有明显的发热、干咳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应该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的活动和接触史,以及其他相关病史,以便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确诊。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老年人肺炎的特征是什么
导语: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是很多疾病的高发人群。
目前,老年人肺炎的发病了非常高,是需要重视的疾病。
因为老年人肺炎是可以治疗的,也是有治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是很多疾病的高发人群。
目前,老年人肺炎的发病了非常高,是需要重视的疾病。
因为老年人肺炎是可以治疗的,也是有治愈的可能,为了保证生活品质,就要积极的采取措施。
对于老年人肺炎很多人不了解,为此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老年人肺炎的特征是什么。
老年肺炎的主要症状和并发症是什么?老年人肺炎的症状往往不典型。
老年肺炎患者常常没有明显的咳嗽、咳痰、发热、胸痛等症状,容易被自己和家属忽视。
较常见的症状是呼吸频率增快或呼吸困难。
全身中毒症状较常见并可较早出现,如乏力,神志淡漠等。
少数老年肺炎患者胃肠道症状较突出,如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厌食、消化不良等。
老年肺炎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并发症多。
这与老年患者原有多种慢性基础疾病有关。
常见的并发症有休克、严重败血症或脓毒血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这些并发症是造成老年肺炎死亡的主要原因。
老年人肺炎易复发要加强预防老年肺炎以细菌性肺炎为主,除了常见的肺炎球菌肺炎外,G-杆菌引起的肺炎也较多见,一般不具有传染性。
由于老年肺炎多为细菌感染引起,其免疫力维持时间短,且病原体种类繁多,因此老年肺炎容易复发。
预防老年肺炎首先应当从平时做起,适量、合理地锻炼身体,如散步、打太极拳、做操或慢跑等,这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功能,还可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增强对气温骤变和寒冷的适应能力;也可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