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患者早期、强化他汀治疗的热点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48
他汀类药物应注意什么他汀类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常见的他汀类药物包括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洛伐他汀等。
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准确的使用他汀类药物。
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用药说明书或医嘱的剂量和时间进行规范用药。
一般情况下,他汀类药物需要每天服用并坚持长期用药,以达到持续降低胆固醇水平的效果。
同时需要注意,不要随意减少或停止药物的使用,以免影响疗效。
其次,需要注意他汀类药物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他汀类药物禁忌于妊娠、哺乳期和对该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
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时,需要注意是否有肝脏疾病或食道胃反流病等胃肠道问题,这些疾病可能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此外,一些他汀类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例如与某些抗生素、降血糖药、抗真菌药等联用时可能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风险。
因此,在用药前需要告知医生所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合理调整用药方案。
此外,还需要注意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肝功能异常、肌肉痛、乏力等。
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肝酶升高,一般在用药后数周内发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黄疸等症状。
肌肉痛是他汀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常表现为肌肉酸痛、乏力甚至肌肉损伤。
在用药期间如出现肌肉疼痛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此外,也有报道他汀类药物与肝肌病、肾功能异常、神经系统问题等相关。
如果发生任何不适或不良反应,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此外,还需要注意他汀类药物的取药途径。
他汀类药物属于处方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一般情况下,需要到医院或合法药店凭处方购买,不要随意在网上或其他非法途径购买,以免购买到伪劣或过期药物,产生安全隐患。
最后,需要定期进行相关的检测和复查。
使用他汀类药物需要定期监测血脂水平、肝功能以及肌酸激酶等指标。
一般情况下,初始用药后1-3个月需要进行首次监测,之后根据情况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复查。
如出现不良反应或病情不稳定,需要更加频繁地进行相关的检测。
规范他汀类药物的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在降低高危患者的主要冠脉事件、心梗和死亡等方面的作用十分肯定,但许多高危患者尚未接受上述药物治疗,因此临床上应积极推广使用他汀类药物。
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和等危症、心血管危险因素及血脂水平决定是否需要降脂治疗,如需用药,要先判定治疗目标值。
根据患者LDL-C或TC水平与目标值的差距,考虑单用一种他汀的标准剂量是否可达到治疗要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危险分层、合并症和合并用药)选择合适的药物。
如果血LDL-C水平和目标值相差较远,可选择他汀与其他降脂药联合应用。
另外,新指南从国情出发,未采用强化降脂的概念,对为了追求提高LDL-C降低程度而一味增大药物剂量持审慎态度。
最近有研究表明,虽然强化降脂可减少心血管事件,但与降低患者死亡率无明确关系。
TNT试验[6]在应用1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的开放标签试用期后,患者的平均LDL-C水平<130 mg/dl者随机接受10 mg/d(5006例)或80 mg/d(4995例)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患者随访年。
结果显示,与阿托伐他汀10 mg组相比,阿托伐他汀80 mg组主要心血管事件绝对危险降低%,相对危险降低22%(P=,但总死亡率两组无差异。
此外,阿托伐他汀80mg组肝酶异常发生危险增加6 倍。
试验中出现了5例横纹肌溶解(其中80 mg组2例)。
对于80 mg阿托伐他汀的安全性及其是否适用于广泛人群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关注调脂治疗的安全性指南还特别强调了调脂治疗的安全性问题,认为需要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调脂药物中首先要关注的是他汀类药物。
许多临床试验充分证明,他汀类药物是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最有效调脂药物。
众多长期大规模研究已证明他汀治疗是安全的,但并非全无不良反应,因为在临床实践中患者合并症和合并用药情况远比临床试验中复杂,因此在临床试验中可能会低估他汀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肝酶异常及肌肉毒性。
ASCVD的降脂治疗:早期、强化和联合三原则导读: ESC/EAS⾎脂异常指南主席、⽇内⽡⼤学医院François Mach教授在报告中指出,欧洲指南强调了降低低密度脂蛋⽩导读胆固醇(LDL-C)治疗的三个基本原则,即通过降低LDL-C来实现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管疾病(ASCVD)风险的⽐例降低取决于LDL-C的绝对降低幅度;LDL-C⽔平“越低越好”,降低LDL-C的强度要依据风险及基础LDL-C⽔平。
ESC/EAS⾎脂异常指南主席、⽇内⽡⼤学医院François Mach教授在报告中指出,欧洲指南强调了降低低密度脂蛋⽩胆固醇(LDL-C)治疗的三个基本原则,即通过降低LDL-C来实现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管疾病(ASCVD)风险的⽐例降低取决于LDL-C 的绝对降低幅度;LDL-C⽔平“越低越好”,降低LDL-C的强度要依据风险及基础LDL-C⽔平。
Mach教授结合最新指南总结指出,当今降脂治疗应以降低ASCVD风险为⽬标:(1)尽早治疗,早期减少低密度脂蛋⽩暴露,可预防动脉粥样斑块形成; (2)强化降脂治疗,即从理想⽬标到“消除LDL-C”的治疗;(3)联合治疗(他汀+依折麦布+/-PCSK9抑制剂)。
ESC/EAS指南强调了ASCVD风险分为极⾼危、⾼危、中危和低危。
Mach教授指出,指南明确了ASCVD风险越⾼给予更强的降脂⼲预。
Mach教授介绍,与2016年指南相⽐,新指南基于对现有关于降脂治疗带来⼼⾎管风险获益证据,对于不同⼼⾎管风险的患者,强调更⾼强度的降LDL-C治疗。
⽐如对于极⾼危患者的⼆级预防,推荐LDL-C较基线⽔平降幅>50%,以及LDL-C<1.4 mmol/L。
对于中危⼈群,将LDL-C<2.6 mmol/L作为靶⽬标。
对于低危⼈群,将LDL-C<3.0 mmol/L作为靶⽬标。
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胆固醇的建议Mach教授分析指出,降低LDL-C的药理学策略部分强调了LDL-C绝对降低决定了ASCVD风险降低的概念。
早期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降脂原理及心肌保护作用李军胜;刘岐涛【期刊名称】《海峡药学》【年(卷),期】2016(028)004【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降脂原理及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均为我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药物加辛伐他汀1日20mg治疗(对照组,n=40)与常规药物加辛伐他汀1日60mg治疗(观察组,n=40)降脂及时心肌保护作用展开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TC、TG等血脂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LDL-C、TG、TC均降低,HDL-C均有增高,但观察组降低和增高幅度更为明显(P<0.05).两组疗前CK-MB、CK、hs-CRP无差异(P>0.05),疗后均有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为昱著(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早期强化治疗,可发挥显著的降脂作用,且具理想的心肌保护效果.【总页数】2页(P179-180)【作者】李军胜;刘岐涛【作者单位】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石嘴山753000;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石嘴山75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4【相关文献】1.028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他汀类药物强化或常规降脂疗效比较 [J], 袁志敏;刘运德2.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J], 叶飞;刘志忠;常芸;段宝祥;邵杰;陈绍良;徐兢;尤威;朱中生;张俊杰;林松;田乃亮3.早期、强化和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ACS--聚焦他汀类药物的抗炎机制 [J], 李建军4.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行PCI患者术后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 [J], 陈春红;肖暖;张晶;王艳飞;张芳;张兰芳5.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炎症-凝血网络的影响 [J], 卢清玉;刘庚;张伶;耿学峰;郭云飞;杨勇;常宇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他汀的三个注意事项他汀是一类用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的药物,常用于控制高胆固醇和高血脂的患者。
虽然他们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非常有效,但是使用他汀也需要一些注意事项。
以下是关于他汀的三个注意事项:1. 使用他汀时要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他汀与某些药物,尤其是一些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具有相互作用的潜在风险。
例如,与他汀一起使用利用肝脏同一种酶来代谢的药物,可能会导致他汀在体内的浓度增加,增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他汀药物之前,应告知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以便医生能够进行合理的评估和调整药物的用量。
2. 他汀可能会引起肌肉痛和肌肉损伤:一些患者在使用他汀药物后会出现肌肉痛、肌肉无力和肌肉损伤等不良反应。
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肌肉坏死、横纹肌溶解和肾功能损害。
因此,使用他汀期间必须密切监测肌肉症状,如果发生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告知医生。
此外,患者在使用他汀期间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运动,以减少肌肉损伤的风险。
3. 他汀可能对肝脏功能产生负面影响:一些患者在使用他汀药物后可能会发生轻度的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肝酶水平升高。
在临床试验中发现,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甚至出现肝损害。
因此,在使用他汀期间,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并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
如果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或临床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除了上述三个主要的注意事项外,还有一些其他次要的注意事项需要考虑:- 他汀药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泻或便秘等。
若出现此类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并根据医生建议调整用药方式。
-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他汀药物,因为他们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 他汀药物一般需要长期使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进行血脂和血液指标的监测。
- 遵循医生的用药指导并按时用药,不要自行调节药物剂量或停药,以免影响疗效。
总之,尽管他汀药物在降低胆固醇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非常有效,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一定的注意事项。
龙源期刊网
高龄老人服用他汀注意六点
作者:郭艺芳
来源:《百姓生活》2019年第06期
他汀是目前最为有效的降脂药物,也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
不过,如果年龄很大(≥80岁),服用这类药物,需要注意以下6个问题。
1.综合考虑合并用药、肝肾功能状态等情况。
由于许多老人会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要重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心血管病患者常用的维拉帕米、胺碘酮等,可增加他汀不良反应的风险,必要时应更换药物、减小剂量并加强监测。
与此同时,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全面评估治疗方案,优先保证疗效确切且能够改善预后的药物,停用或缓用那些疗效不确切或仅能改善症状的药物。
2.注意低剂量原则。
高龄老年患者较少发生严重的高胆固醇血症,主要原因是他们的饮食摄入胆固醇量减少、肝脏合成胆固醇能力减弱。
因而,多数高龄老人经过较低剂量的他汀治疗,即可使血脂达标。
3.高龄老人常伴有甲状腺功能减退,此类患者对他汀的耐受性更差。
服用前,应注意检查甲状腺功能,必要时予以药物治疗。
4.及时调整,做好监测。
在监测肝肾功能和肌酸激酶的前提下,合理调整他汀的用量。
当出现肌肉乏力、酸软、疼痛、僵直,运动时或运动不久后肌肉痉挛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并尽快复查血清肌酸激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