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谁流得更快一些教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32.01 KB
- 文档页数:3
《谁流得更快一些》教课方案执教:北碚区旭日小学郑小波教材内容: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第三课(70-71 面)教课目标:1、科学看法: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遇到液体黏度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进行展望并用比较实验进行考据;理解公正实验,初步设计比较实验 .3、感情、态度、价值观:比较实验中,为保证公正,需要保持除变量以外的其余条件相同 .教课要点:简单设计比较实验,知道液体可以流动,不一样黏度的液体流动速度不一样样.教课难点:设计比较实验,理解公正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教课准备:1、教师演示资料: 1 小杯水、 1 小杯油、 1 小杯洗洁精、固体与液体的比较维恩图2、四人小组资料: 1 块玻璃、 3 个分别装着水、油、洗洁精的滴瓶、一张实验记录表、若干面巾纸教课过程:一、直接导入,揭露课题:师:同学们,我们知道水可以流动、油可以流动,其余液体也可以流动. 它们流动得相同快吗?今日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三种液体,它们是:水、油、清洗剂.大家猜猜谁流得更快一些?(揭题:谁流得更快一些)为何?小组内一致想法后填写实验记录单并全班交流.(学生自己猜想后小组内一致建议,培育学生小组合作意识.)2、设计流动竞赛(1)要想知道刚刚的猜想和事实能否符合,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就是让这三种液体像运动员赛跑相同公正地比一比谁流得更快一些. 那么,该如何比公正呢?(2)提示小组谈论,并提出谈论注意事项.(3)小组谈论,教师巡视并参加各组谈论.(4)学生自由发布,(依据学生交流指引得出公正比较的原则:同时流动,同一起点,同一倾斜度,相同的量. )侧重交流将三种液体滴在同一平面上流动竞赛的方法.(教师抓住学生发言中有益于指引至公正实验条件的词句,指引学生得出公正实验的条件,同时以运动员赛跑作比喻,能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公正竞赛的重要性.)3、确立在玻璃片上流动的竞赛方法谈论过渡:同学们不单想到了这么多种方法,还总结出了这些公正竞赛的条件,老师供给了一致竞赛场所,我们如何让三种液体在玻璃板上公正地进行流动竞赛呢?.(1)若以前交流有学生说到此方法,就让这组学生演示.(2)若以前无学生说到此方法,则立刻从四个公正实验的条件出发开始商讨.二、小组实验,做好观察记录:师:实验以前,老师先提出几点温馨提示:(1)、为了保证明验的正确快速,我们要学会合作,分工明确.(2)、完成 3 次实验,建议每种液体滴两滴,实验后一定把玻璃片用纸擦干净 .(3)、作好实验记录 . (介绍实验记录单的填写方法)(实验记录单中鼓舞学生可以用自己喜爱的方式画出液体流动的过程,更有效地体现出实验的过程性和公正性.)2、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3、全班交流,报告 .4、实验的结果和我们的猜想能否相同呢?(明的确验的重要性)5、为何相同是液体,水、洗洁精和油的流动速度会不一样呢?6、因此,液体流动快慢跟液体的黏度相关.7、师:今日我们利用老师供给的实验资料和XX组的实验方案得出了这样的结果,其实同学们刚刚说的方法也可以,大家课后可以找到相关的实验器械,在做到这四条(实验条件)的基础上试一试,看能否成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实验方案并不是不行行,而是由于课堂上只有这些实验器械才没有采纳他们的方法,可以在课后去完成 .从而鼓舞学生勇敢设计实验方案踊跃性,培育自觉进行实验研究的意识.)四、比较液体与固体的异同点.1、出示以填写部分固体液体异同点的维恩图,此刻你对液体有了什么新的认识?2、教师依据学生回答增添. (有黏性)3、滴一滴三种液体中黏性最大的洗洁精在手指上感觉一下它的黏性.4、告诉学生下课后利用手上的洗洁精洗手.(既让学生感觉到了洗洁精的黏性,也培育了学生注意实验卫生的习惯.)板书设计:谁流得更快一些实验条件水油洗洁精同时流动猜: 1 2 3同一条线13 2相同的量实验结果: 1 2 3相同倾斜角度黏度。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水和空气第三课《谁流得更快一些》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通过前面一课《水和食用油的比较》学生已经认识到液体是会流动的。
在本课中,学生要对不同液体的流动快慢进行比较。
本课的公平实验,主要是让学生在保持玻璃倾斜度相同(受力大小一致)、液体多少一致、玻璃片表面光滑程度一致的情况下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液体自身的黏度会影响它的流动速度。
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进行预测并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理解公平实验,为保证公平,需要保持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公开的、民主的讨论有助于辨识实验的准确性;小组内分工合作对开展实验是十分重要的。
2、谁流动得快?师:(出示洗洁精)洗洁精是液体吗?它是否具有水和油的共同特点?它们都会流动,它们流动的速度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你们推测,谁会流得更快一些?二、实验探究:液体流动比赛1、设计实验方案组内成员交流:如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最好进行一场公平的液体流动的比赛。
请各位同学担任本次比赛的裁判,想想可以怎样比。
预设学生方案:1)将它们分别倒到另外的杯子里,看谁先倒完2)让他们从倾斜的木板或者玻璃片上流下来3)先吸到吸管里再看谁先从管子里流完4)搅动杯子,看水和油的流动快慢5)……全班交流比赛方法:1)先让学生提出不同的比赛方法,然后让学生讨论哪个方法最好,为什么?(学生会根据操作的可行性倾向于用玻璃片做实验)2)确定实验方案后,再让学生充分讨论如何做到“公平”。
提醒学生关注:同样大小的液滴、同样的高度往下流……3)取同样多的液体,引出滴管的使用。
2、小组实验活动1)请各小组根据确定的方案进行流动比赛,做好记录。
2)提示学生注意分工合作,并在重复实验前用抹布抹干净玻璃片。
三、解决问题:黏度影响流动快慢1、实验结果都相同吗,什么原因导致实验结果不一致?2、液体的流动快慢跟什么有关?(黏度)3、酸牛奶和纯牛奶,谁流得快?为什么?学生根据它们不同的黏度预测它们的流动快慢,然后老师可进行演示实验验证。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谁流得更快一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液体黏度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进行预测并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理解公平实验,为保证公平,需要保持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公开的、民主的讨论有助于辨识实验的准确性;小组内分工合作对开展实验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简单设计对比实验,描述并简单解释液体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影响。
教学难点:设计对比实验,理解公平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教学准备:1、教师演示材料:水、油、洗洁精 课件2、四人小组材料:1小杯水、1小杯油、1小杯洗洁精、1块玻璃、3根滴管、一张实验记录表、若干面巾纸,一张固体与液体的维恩图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 谈话:在上一节课里,同学们认识哪两种液体?(板书:水、食用油)今天老师带来另外一种液体——洗洁精(板书:洗洁精)。
2、贴标签比赛:用肉眼辨别水、食用油、洗洁精。
3、请学生汇报自己是怎么分辨水跟洗洁精的?4、贴错的同学可以再次粘贴标签。
5、问题:水、食用油、洗洁精有什么共同点吗?6、师:那他们流动的速度是否一样快呢?谁会流得更快一些?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谁会流得更快一些。
(板书课题)二、观察实验,探究新知(一)初步猜测,制定方案1、猜测水、食用油、洗洁精流动的快慢情况是怎样的?谁流动的最快,谁流动的较快,谁流动的最慢?并说说自己的猜测理由。
2、请学生当裁判,为水、食用油、洗洁精设想一种比赛方法。
3、小组交流方法并汇报。
4、请学生在这么多方法中选择一种公平可行的比赛方案。
①学生小组讨论。
②学生再次汇报比赛方案,比赛规则。
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并引用生活实例概括出本次比赛的规则要点。
(二)实验探究,汇报交流1、教师出示温馨提示。
2、组长领取材料,学生动手做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3、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4、谈话:在实验中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5、得出结论 :液体流动的快慢与它们的黏度有关。
《谁流得更快一些》教学设计教材内容: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第三课(70-71面)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液体黏度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进行预测并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理解公平实验,初步设计对比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比实验中,为保证公平,需要保持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
教学重点:简单设计对比实验,知道液体能够流动,不同黏度的液体流动速度不一样。
教学难点:设计对比实验,理解公平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教学准备:1、教师演示材料:1小杯水、1小杯油、1小杯洗洁精、固体与液体的对比维恩图2、四人小组材料: 1块玻璃、3个分别装着水、油、洗洁精的滴瓶、一张实验记录表、若干面巾纸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我们知道水可以流动、油可以流动,其他液体也可以流动。
它们流动得一样快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三种液体,它们是:水、油、洗涤剂。
……大家猜猜谁流得更快一些?(揭题:谁流得更快一些)为什么?小组内统一想法后填写实验记录单并全班交流。
(学生自己猜测后小组内统一意见,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
)2、设计流动比赛(1)要想知道刚才的猜测和事实是否相符,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就是让这三种液体像运动员赛跑一样公平地比一比谁流得更快一些。
那么,该怎样比公平呢?(2)提示小组讨论,并提出讨论注意事项。
(3)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各组讨论。
(4)学生自由发表,(根据学生交流引导得出公平比较的原则:同时流动,同一起点,同一倾斜度,相同的量。
)着重交流将三种液体滴在同一平面上流动比赛的方法。
(教师抓住学生发言中有利于引导至公平实验条件的词句,引导学生得出公平实验的条件,同时以运动员赛跑作比喻,能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公平比赛的重要性。
)3、确定在玻璃片上流动的比赛方法评价过渡:同学们不仅想到了这么多种方法,还总结出了这些公平比赛的条件,老师提供了统一比赛场地,我们怎样让三种液体在玻璃板上公平地进行流动比赛呢?。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谁流得更快一些》教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谁流得更快一些》教案一、教材分析首先我先说教材,《水和空气》在课程标准中属于物质世界的范畴。
学生通过水以及水和食用油的比较前两节课的研究已经认识到液体是会流动的。
在本课中学生要对水、食用油、洗洁精三种液体的流动速度进行比较,加深对液体基本属性流动的认识。
本课的公平实验,主要是让学生在保持滴流板倾斜度相同、液体多少一致、物体表面光滑程度一致的情况下比较,让学生认识到液体自身的黏度会影响它的流动速度。
本节课只有一个活动,就是通过在滴流板上比赛三种液体流动的快慢,得出结论,内容比较简单。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以及知识储备上已经形成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刚接触科学学科几个月的时间,对其相关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能力还不够熟练,特别是在设计实验方案、控制相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方面,还显得不够成熟,因此在本课以及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重点培养。
因此,根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以及教学内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到液体都是会流动的,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预测并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理解公平实验,为保证公平,需要控制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公开的、民主的讨论有利于辨识实验的准确性;小组内分工合作对开展实验是十分重要的。
三、教法、学法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小组讨论法、全班交流法,实验探究法进行教学。
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的办法,发展学生的思维;通过实验探究法,指导学生学会规范的实验要注意它的公平性,也就是要学会设计一个除变量之外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实验,这是今后实验科学性的保证。
四、教学过程为达到教学目标,本课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1)利用秋季运动会引出水、食用油、洗洁精的流动比赛。
(2)设计流动比赛方案。
(3)流动实验(4)液体和固体的比较。
教科版科学三上《谁流得更快一些》教案2一. 教材分析《谁流得更快一些》是教科版科学三上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速度的概念和影响速度的因素。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速度的定义,以及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运动和静止的概念,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运动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尚不熟悉,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科学的探究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如何设计实验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自主探究速度的概念和比较方法。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实例分析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速度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速度计、计时器、实验器材(如小车、斜坡等)。
2.课件:相关图片、视频、动画等。
3.实验材料:各小组准备相关实验材料,如纸杯、水、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如赛车、跑步等,引导学生关注物体的运动速度。
提问:“你们觉得什么样的运动速度快?什么样的速度慢?”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介绍速度的概念,讲解速度的计算方法。
通过示例,让学生明白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全班交流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影响速度的因素,巩固所学知识。
谁流得更快一些-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液体的流动规律,能够观察和描绘液体的流动情况。
2.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锻炼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遵守实验规则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观察与实验,掌握液体的流动规律。
2.难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进行科学探究。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导入本节课内容。
请学生看黑板上的题目“谁流得更快一些”并思考问题:“我们要研究什么?有什么好方法?”2.通过引示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自己发散想象,从而为后续内容做好准备。
2.实验操作1.准备一支玻璃管、一瓶墨水和一杯水。
将玻璃管的一头放入墨水瓶中,另一头放在杯子中,观察液体的流动情况。
2.让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注意液体的流动规律。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感受液体的流动轨迹和速度差异。
3.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让学生通过图像和文字表述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3.实验总结1.总结实验结果。
让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液体流动规律的差异。
2.分享和讨论。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和体验,并进行回答问题和讨论。
4.课堂作业1.课后通过图像或文字表达你对本实验的看法以及你所得出的实验结论。
2.给出实验结论的具体例子。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液体的流动规律,了解到观察和实验的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同时,学生也能够学会如何对实验进行总结和表达。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思维和教育规律,培养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教科版科学三上《谁流得更快一些》教案一. 教材分析《谁流得更快一些》是一节科学实验课,通过让学生比较不同容器的液体流动速度,引导学生探究液体流动速度与容器形状的关系。
本节课内容较为简单,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关于液体和固体的基本知识,对于液体流动速度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实验操作和观察细节方面可能还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液体流动速度的概念,知道液体流动速度与容器形状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液体流动速度的实验方法,了解液体流动速度与容器形状的关系。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推理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究液体流动速度与容器形状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不同形状的容器,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2.准备不同颜色的液体,如红色、蓝色、绿色等。
3.准备计时器、滴管、实验记录表等实验器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提问:“你们知道液体流动速度吗?液体流动速度与什么有关呢?”引导学生思考液体流动速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2.呈现(5分钟)向学生展示不同形状的容器和液体,引导学生观察液体流动的现象,并提出问题:“你们觉得液体流动速度会受到容器形状的影响吗?”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个容器和一种颜色的液体。
要求学生用滴管将液体滴入容器中,并用计时器记录液体流出容器的时间。
学生需要重复实验三次,求平均值,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讨论液体流动速度与容器形状的关系。
引导学生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5.拓展(10分钟)提问:“你们还能想到其他影响液体流动速度的因素吗?”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可能的因素,如液体温度、液体粘度等。
谁流得更快一些【教课目标】科学看法: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遇到黏度的影响.过程与方法:进行展望并用比较实验进行考据;理解公正实验,为保证公正,需要保持除变量以外的其余条件相同 .感情、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公开的、民主的谈论有助于辨别实验的正确性;小组内分工合作对展开实验是十分重要的 .【教课要点】简单设计比较实验,描述并简单解说液体流动的快慢遇到黏度影响. 【教课难点】设计比较实验,理解公正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教课准备】给每组的资料: 1 小杯水、 1 小杯油、 1 小杯洗洁精、 1 块玻璃、 3 个滴管(或吸管或塑料勺)、一张实验记录表 .给每个学生的资料:一张维恩图.【教课过程】一、设计流动竞赛1.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主要科学看法: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一样 . (并展现上节课的维恩图)水会流动,油会流动,它们流动的快慢相同吗?2.其余液体也会流动 . 比方洗洁精,这也是一种液体 . (师出示三种液体)这三种液体流动速度相同吗?假如不一样样,你们推测,谁会流得更快一些?3.有什么方法证明?师指引:假如要证明自己的猜想能否正确,最好进行一场公正的液体流动的竞赛.4.设计“流动竞赛” 的方案,小组内成员交流:如何做才能保证流动竞赛是公正的?哪个方法最好,为何?谈论后确立一个竞赛方法.5.全班交流竞赛方法,环绕“保证竞赛的公正、可行”进行谈论,鼓舞生生怀疑,完美竞赛规则 .二、实验、思虑1.请小构成员依据自己选择确立的方案进行流动竞赛,并记录. (师要提示学生重复做几次实验)2.全班交流,报告,包含:一共进行了几次实验,实验的结果如何,每次实验的结果都相同吗,大概是什么原由以致实验结果不一致等 .3.思虑:液体的流动快慢跟什么有关?三、液体、固体比较1.老师让学生关注以板书的水和食用油的维恩图记录,明确水和油拥有的共同特色,并思虑洗洁精能否相同拥有这些特色 .2.总结:三种液体的相同点,固体拥有吗?固体和它们对比,有哪些不一样?师生谈论交流,完成固体和液体比较的维恩图记录 .3.谈论交流,对于“水是如何一种液体” ,我们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谁流得更快一些》教学设计教材内容: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第三课(70-71面)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液体黏度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进行预测并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理解公平实验,初步设计对比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比实验中,为保证公平,需要保持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
教学重点:简单设计对比实验,知道液体能够流动,不同黏度的液体流动速度不一样。
教学难点:设计对比实验,理解公平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教学准备:1、教师演示材料:1小杯水、1小杯油、1小杯洗洁精、固体与液体的对比维恩图2、四人小组材料: 1块玻璃、3个分别装着水、油、洗洁精的滴瓶、一张实验记录表、若干面巾纸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我们知道水可以流动、油可以流动,其他液体也可以流动。
它们流动得一样快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三种液体,它们是:水、油、洗涤剂。
……大家猜猜谁流得更快一些?(揭题:谁流得更快一些)为什么?小组内统一想法后填写实验记录单并全班交流。
(学生自己猜测后小组内统一意见,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
)2、设计流动比赛(1)要想知道刚才的猜测和事实是否相符,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就是让这三种液体像运动员赛跑一样公平地比一比谁流得更快一些。
那么,该怎样比公平呢?(2)提示小组讨论,并提出讨论注意事项。
(3)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各组讨论。
(4)学生自由发表,(根据学生交流引导得出公平比较的原则:同时流动,同一起点,同一倾斜度,相同的量。
)着重交流将三种液体滴在同一平面上流动比赛的方法。
(教师抓住学生发言中有利于引导至公平实验条件的词句,引导学生得出公平实验的条件,同时以运动员赛跑作比喻,能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公平比赛的重要性。
)3、确定在玻璃片上流动的比赛方法评价过渡:同学们不仅想到了这么多种方法,还总结出了这些公平比赛的条件,老师提供了统一比赛场地,我们怎样让三种液体在玻璃板上公平地进行流动比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