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良性肿瘤影像学表现
- 格式:docx
- 大小:37.86 KB
- 文档页数:3
乳腺纤维瘤,是女性乳腺最常见的良性瘤,大约占乳腺肿瘤的75%左右,发病年龄常见于18-35青春女性,表现为圆形肿快,肿快边界清晰,光滑,很容易被推动,生长缓慢,有时多年无变化,可不必过于担心,手术可切除肿瘤,但是有10%-20%的患者,手术后复发,为防止复发,可配合中药治疗.在目前的西药化疗药物中,由于疗效差及毒副作用反应大,在晚期的癌症或肿瘤中已甚少应用,近年来,中医药治疗乳腺纤维瘤已获得值得关注的疗效,尤其是本发明中草药热敷,治疗乳腺纤维瘤在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方面发挥了特色.1.热敷方剂:川芎100克、莪术100克、桂枝100克、香附100克、青皮300克、不留100克、通草100克、皂角50克、樟脑50克、夏枯草500克,黄药子500克,甘草100克。
注:将药背心装好药后,提前两小时,用酒将背心喷潮,酒可加速药物成份分解,提高药物的有效成分进入人体血液中,使乳腺纤维瘤体周围药物浓度增加,.大大提高乳腺纤维瘤的治愈率.乳腺纤维瘤患者治疗时,将药背心穿上,在将热敷背心穿上,这时乳腺纤维瘤患者就可以躺在床上,打开电源开关,开始治疗,温度可调,乳腺纤维瘤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均衡调节温度高低,十几分钟后温度开始上升,使身体温度保持在39-40度左右就可以,热敷30-70分钟,一天做热敷1-3次.30天一疗程,3-6疗程可治愈.2.口服方剂:川芎100克、蒲公英300克,莪术100克、黄芪200克、夏枯草500克、红藤500克、甘草100克。
上药研细末,每天口服3次,一次30克。
3.药茶方剂:黄芪20克、当归10克、枸杞10克、蒲公英10克、夏枯草10克,山楂5克、陈皮5克、甘草5克。
全天饮此茶,不饮别的水。
因人各异,对症治疗才有疗效。
乳腺纤维瘤临床表现乳腺纤维腺瘤是乳房内常见的良性肿瘤,少数患者可能恶变,多见于青壮年妇女,可为单发或多发,单侧或双侧乳房均可受累,肿块可发生于乳房任何部位,多为无痛性乳房内肿物,生长缓慢,一般如指头大小、卵圆形、表面光滑、质硬韧、包膜完整、边界清楚、容易活动,肿块大小多为1-2cm,一般不超过3cm,偶可见巨大者,X线检查可表现肿块密度增高,呈分叶状,边界光滑完整;B超检查可见圆形或椭圆形实性低回声区,内部为均匀的弱光点,边界清楚,肿物后方回声增强;细胞学检查见肿块内细胞排列均匀,细胞大小不等,细胞团中常有双极裸核细胞存在。
乳房肿块良性与恶性怎么鉴别引言1.1乳房肿块定义:是女性乳房疾病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也是患者就医时最常见的主诉。
部分可触及的乳房肿块由患者自己发现,还有一部分是在例行的乳房体检中发现。
不论是乳房的炎症、肿瘤、损伤,还是发育异常均可表现为乳房肿块。
1.2乳房肿块良性与恶性有那些疾病?通常分为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
良性病变包括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结核等。
恶性病变包括乳房肉瘤、乳腺癌。
还有存在良性、恶性之间的包括恶性叶状肿瘤,其上皮成分可表现为良性增生,而间质成分则有明显核分裂及异型性。
1.3乳房肿块常见疾病及特征性临床表现有那些呢?(1)、急性乳腺炎是乳房和乳腺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常见症状有局部硬块、胀痛和发红,可伴有寒战、发热和全身酸痛等。
哺乳妇女多见,往往发生在产后3~4周。
体格检查可有患侧淋巴结肿大、压痛,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感染严重者,可导致乳房组织大块坏死,甚至并发脓毒症。
(2)、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乳房肿块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随着肿瘤增大,可引起乳房局部隆起。
若累及Cooper韧带,可致肿瘤表面皮肤凹陷,即所谓“酒窝征”。
邻近乳头或乳晕的癌肿因侵入乳管使之缩短,可把乳头牵向癌肿一侧,进而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
癌细胞堵塞淋巴管可导致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有时患者还可出现乳房疼痛、乳头血性溢液等。
(3)、乳腺增生是乳腺正常发育和退化过程失常导致的一种良性乳腺疾病,多发生于30~50岁女性,致病原因主要是内分泌功能紊乱。
主要临床表现为乳腺疼痛、结节状态或肿块,部分病人合并乳头溢液。
如何鉴别乳房肿块的良性与恶性?2.1发病特点:(1)、肿块生长速度良性肿块一般生长速度缓慢,病程一般从一年到数年时间,病情稳定。
而恶性肿块一般生长迅速,短则数月即可能生长如拳头大小;(2)、肿块发生部位良性乳房肿块常为单侧或双侧多发性肿块,而恶性乳房肿块常为单侧单发性肿块;(3)、伴随症状良性肿块其中部分肿块伴有周期性胀痛或触痛,月经前期发生或加重,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
乳腺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一、乳腺炎性疾病(一)急性乳腺炎(acute mastitis)急性乳腺炎常见于分泌期乳腺,特别是初产妇产后3~5周内。
病原菌常为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
感染途径主要是病原菌从乳头皲裂处逆导管侵入。
急性乳腺炎病理改变从单纯炎症开始,到严重乳腺蜂窝组织炎,最后可形成乳腺脓肿。
临床表现为发病前有乳头皲裂现象,或有乳汁郁积,继而出现乳腺病变局部红、肿、热、痛与硬节。
全身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差、头痛发热,甚至寒战高热。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影像学表现】X线:X线表现为乳腺内界限模糊片状致密影,皮肤增厚,皮下脂肪显示较乱,有过多淋巴管与血管阴影,并出现条索状结缔组织模糊影。
有时可伴有泥沙样钙化灶。
USG:乳腺失去正常结构声像图,炎症局部呈不均质点状或块状混合回声,其周围增厚,边缘不清。
皮肤也增厚。
【诊断、鉴别诊断及比较影像学】根据产妇哺乳病史及局部、全身典型炎症表现,一般临床即可作出诊断。
影像学检查目在于了解有无脓肿并发与观察病变吸收情况。
乳腺炎易与炎性乳癌混淆,后者多在哺乳期外发生,边界不规则,第1 页常有浸润。
急性乳腺炎影像诊断首选超声。
B超不仅能准确判断病变部位、范围,而且操作非常便利,病情需要时可在床边检查。
(二)乳腺脓肿(abscess of breast)多数乳腺脓肿是继发于急性炎症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所致,少数乳腺脓肿源于囊肿感染。
脓肿可位于乳腺不同部位,常单发,也可多发。
脓肿局部波动感明显。
脓肿可向外破溃,亦可穿入乳管,自乳头排除脓液。
有时脓肿可破入乳腺与胸大肌之间疏松组织中,形成乳腺后脓肿。
【影像学表现】X线:X线表现为轮廓清晰锐利、密度增高类圆形或不规则阴影,中心部分无结构,周围水肿区密度淡。
在浅表形成脓肿时,临近皮肤增厚。
USG:乳腺内单发或多发边界清晰低声或无回声区,壁较厚,且不整齐。
病变后方回声增强。
【诊断、鉴别诊断及比较影像学】根据急性乳腺炎现史与典型局部体征,结合影像学发现脓肿存在,即可确定诊断。
乳腺叶状肿瘤良恶性的超声图像特点分析
乳腺叶状肿瘤是乳腺常见的一种病变,其包括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
超声检查是诊断乳腺病变常用的影像学技术之一,因其非侵入性、无放射性和成本低廉等特点,成为临床首选的无创检查方法。
良性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图像特点主要表现为肿物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结构均匀柔软,并且可以再次确定纤维腺瘤的声学特征,常呈椭圆形或者圆形。
其中,纤维腺瘤通常呈椭圆形或者圆形,边缘规则,质地柔软,弹性良好,在超声图像上表现为低回声,有较强的后方回声。
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中,良性乳腺叶状肿瘤血流速度较慢,呈环状血流分布。
而恶性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图像特点则不同于良性乳腺叶状肿瘤。
恶性肿瘤的边界通常较模糊,形态也常常不规则且大小变化不定,肿瘤周围常常存在低回声影;肿瘤内部的结构通常不规则,有时出现背景散在强回声,或者内部存在坏死、钙化、透明液体等不同的成分。
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上,恶性乳腺叶状肿瘤常常表现为混杂血流或者强回声信号,而且血流速度也常常较快。
总之,根据超声图像的特点,良性和恶性乳腺叶状肿瘤可以区分开来。
虽然超声图像不能完全确定病变的性质,但是通过观察肿瘤的形态、边界、内部结构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等多种特征,结合患者的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可以对该病进行初步识别和判断,并提供重要的依据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帮助。
乳腺肿瘤一般是良性的吗?乳腺肿瘤这种疾病的症状是非常多的,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再加上肿瘤严重程度不同,所以症状都是不一样的,通常情况下,患者会出现乳腺疼痛,也有的患者不会有太剧烈的疼痛,有些患者会出现钝痛感,乳腺会出现牵拉感等等,一旦患上乳腺肿瘤疾病,患者需要到医院检查,了解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然后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
★乳腺肿瘤良性和恶性的区别:乳腺肿瘤良性肿瘤和乳腺肿瘤恶性肿瘤在字面上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两者的病情确是有着天地之差,两种病情的轻重伤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虽然两种病情在医生方面都会建议切术的办法治疗,但是切除的部位以及切除的方法也有着很大的不同。
首先从字面上和大家剖析一下乳腺肿瘤的良性肿瘤和乳腺肿瘤的恶性肿瘤。
若是简简单单的只成为乳腺肿瘤时,那么多半是良性的状态。
在早期的时候不会有很明显的临床症状。
或者可能仅仅是患者会稍微感觉到一些轻微的乳房隐痛的情况。
但是慢慢加重趋势的时候,那么疼痛就会放射到同侧的肩部以及臀部位置。
而乳腺的肿瘤快也会位于外上象限最为多见。
那乳腺肿瘤恶性肿瘤又有怎样的概念呢?乳腺肿瘤恶性肿瘤的疾病在医学上简称乳腺癌,这是一种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为其发病率占全身各种的恶性肿瘤中的很大比例,所以乳腺肿瘤恶性肿瘤的疾病在妇女的众多疾病中仅仅次于子宫癌的位置。
不过乳腺肿瘤恶性肿瘤已经深深的成为了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病因那么从症状来讲,乳腺肿瘤良性肿瘤和乳腺肿瘤恶性肿瘤之间都有怎样的区别和体征呢?首先乳腺肿瘤恶性肿瘤通常都有伴随着乳腺肿块来进行确诊,高达百分之八十的乳腺癌患者,也就是乳腺肿瘤恶性肿瘤的患者都是以乳腺肿块开来进行的确诊治疗的。
其次在非妊娠期的女性却从乳头中流出来一些类似于血液、浆液或者是乳汁甚至是脓液的现象都应该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再三就是一般乳腺肿瘤恶性肿瘤的患者在皮肤上也会有相应的改变。
即在乳腺的皮肤上出现了许多小点状的凹陷,好像橘子皮一样的组织。
第四就是患者的乳头和乳晕的地方也会出现异常的状况。
乳腺癌影像学表现乳腺癌影像学表现1。
X线表现乳腺癌在X线片上的表现可归纳为主要征象和次要征象两大类。
主要征象包括小于临床测量的肿块,局限致密浸润,毛刺和恶性钙化;次要征象包括皮肤增厚和局限凹陷(酒窝征),乳头内陷和漏斗征,血运增加,阳性导管征以及彗星尾征等。
(1)小于临床测量的肿块:肿块是乳腺癌的最常见、最基本的X线征象。
约70%的乳腺癌患者在X线片上能清晰显示肿块影,但其显示率随乳腺本身类型及病理类型而异。
脂肪型乳腺的显示率高,而在年轻致密的乳腺中,因腺体组织掩盖,显示率较低。
癌瘤的密度在多数情况下比较致密,比同等大小的良性肿块密度高。
肿块的形状多呈类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
肿块的边缘多数可见轻微或明显的毛刺或浸润,或两者兼有。
(2)局限致密浸润:当乳腺某一区域的密度异常增高,或两侧乳腺比较发现不对称的较致密区,即为局限致密浸润。
此征象在多数情况下为良性病变,如增生、慢性炎症等,但约1/3系癌瘤所致,特别是小叶癌。
(3)钙化:钙化作为乳腺癌的一个主要X线征象,它不仅可帮助对乳腺癌的确诊,而且约有4%~10%的病例,钙化是诊断乳腺癌的唯一阳性依据。
在所谓临床“隐性”乳腺癌中,至少有50%~60%是单独凭借钙化而做出诊断的。
乳腺癌的钙化多表现为成簇细砂粒状或针尖状钙化,可在肿块内或在肿块外,也可看不到肿块,只见成簇的钙化。
(4)毛刺:毛刺征为乳腺癌的一个重要X线征象,通常见于肿块或浸润区的边缘。
X线上,毛刺的形态表现为多种多样,它可表现为较短小的尖角状突起,或呈粗长触须状、细长状、伪足状、火焰状、不规则形等。
有的病例毛刺较细小,须用放大镜或放大摄影观察才能识别出。
(5)皮肤增厚和局限凹陷(酒窝征):乳腺癌中的皮肤增厚可能是由于癌瘤越过浅筋膜浅层及皮下脂肪层而直接侵犯皮肤,或由于血运增加、静脉淤血及淋巴回流障碍等原因所造成。
在出现皮肤增厚的同时,还可同时伴有邻近的皮下脂肪层致密、混浊,并出现粗糙网状交叉的索条阴影,悬吊韧带增宽、增密,浅筋膜浅层也显示局限增厚、致密。
乳腺良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乳腺良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要点是:①患者多为40岁以下的青年女性,无明显自觉症状。
②影像学表现为类圆形肿块,边缘光滑、锐利,可有分叶。
③肿块一般表现为密度或信号均匀,在X线、CT、超声检查可见有较粗的钙化。
④CT及MRI增强扫描,大多数纤维腺瘤表现为缓慢渐进性强化。
纤维腺瘤本身所构成的X线征象与其他良性肿瘤相似,常常难以区别。
纤维腺瘤与乳腺癌鉴别要点是:①乳腺癌边缘不光滑,有毛刺。
②乳腺癌的钙化多为簇状细小钙化。
③CT及MRI增强扫描,乳腺癌信号强度趋向于快速明显增高且快速减低。
④乳腺癌患者年龄多在35岁以上,有一定的临床症状。
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乳房纤维腺瘤虽属良性,但有恶变可能(上皮部分恶变为癌,结缔组织恶变为肉瘤),一旦发现,应手术切除。
手术可在局麻下施行。
显露肿瘤后,连同其包膜整块切除。
切下的肿块必须常规地进行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
乳管内乳头状瘤乳管内乳头状瘤可见于任何年龄的成年女性,以40~50岁发病者最多。
75%病例发生在大乳管近乳头的膨大部分。
瘤体一般很小,带蒂而有绒毛,且有很多壁薄的血管,故极易出血。
临床特点是乳头有时出现血性溢液(通常呈鲜红色),但肿块不易摸到。
如在乳头附近触到樱桃大小、质软、可被推动的肿块,轻压可从乳头排出血性液体,则诊断多可确定。
患乳一般不痛;但较大的肿瘤堵塞乳管时,可致疼痛。
一旦积血排出,则肿块变小而疼痛消失。
这种现象可反复出现。
一般认为乳管内乳头状瘤属良性,但6%~8%病例会发生恶变,故应争取早期手术切除。
如能触及肿块,可先找到患病乳管的排血出口,用细探针插入管内,然后沿探针切开乳管,找到肿瘤,予以切除;如未及肿块,可沿探针楔形切除该乳管及其周围的腺组织。
对年龄大的患者,可考虑行单纯乳房切除术。
切下的肿瘤都应常规进行病理检查,如有恶变应施行乳癌根治术。
乳腺良性肿瘤影像学表现
乳腺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之一,也是常见的良性病变发生的部位之一。
乳腺良性肿瘤是乳房内细胞增生的结果,通常并不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
良性肿瘤包括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囊肿等,这些病变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来确定诊断。
乳腺良性肿瘤在影像学上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乳腺超声检查:超声是评估乳腺病变的重要手段之一。
乳腺良性肿瘤在超声上通常呈现为圆形或卵圆形的结节状病灶。
其内部呈等或稍高回声,边界清晰,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分界明显。
当压迫超声下病灶移动时,良癌或异常恶变的病灶多会固定不动,对于鉴别乳腺恶性肿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2. 乳腺X线摄影:乳腺X线摄影主要包括乳腺平片和乳腺钼靶摄影。
乳腺良性肿瘤在X线摄影上通常呈现为圆形或卵圆形的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晰,没有钙化灶和不规则的影像学征象。
乳腺钼靶摄影有助于确定病变的性质和定位。
3. 乳腺磁共振成像:乳腺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较为敏感的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乳腺良性肿瘤的定性和定位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良性肿瘤在MRI上呈现为椭圆形或卵圆形的病灶,信号强度均匀,边界清晰。
MRI可以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和血供情况,对于评估肿瘤性质及边缘有无毛糙、弯曲、撕裂、侵犯皮肤或肌肉的程度具有一定的帮助。
4. 乳腺穿刺细胞学检查:穿刺细胞学检查是确定乳腺病变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乳腺良性肿瘤,穿刺细胞学通常显示细胞呈现规则性,胞浆丰满,染色质呈同质性分散。
细胞核通常无或轻度变性,核分裂像少见。
除了以上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外,乳腺良性肿瘤在临床上还常常伴有一些症状和体征,如乳房肿块、乳房疼痛、乳房增大等。
这些症状和体征常常会引起患者的担忧和焦虑,而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确定病变的性质,提供诊断依据,从而帮助患者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总之,乳腺良性肿瘤在影像学上的表现通常为圆形或卵圆形的结节状病灶,内部呈等或稍高回声,边界清晰。
除了影像学检查外,还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穿刺细胞学检查来确定良性肿瘤的性质。
如果发现乳腺异常,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尽早明确诊断,制定出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5. 乳腺造影:乳腺造影是一种用于评估乳腺病变的重要方法。
通过注射乳腺造影剂,可以清晰地显示乳腺的分支结构、血管密度和病变的血供情况。
乳腺良性肿瘤在乳腺造影中通常呈现为边缘清晰的均匀增强区域,没有明显的异常血管影像。
乳腺造影对于鉴别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有一定的帮助。
6. 乳腺计算机断层扫描(CT):乳腺CT是一种通过扫描不
同角度的层面来获取乳腺的影像,可以更好地观察和定位乳腺病变。
乳腺良性肿瘤在CT上通常呈现为锥体状或球形的肿块,密度均匀一致,边界清晰。
7. 核医学影像学检查:核医学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可以通过检测放射性示踪剂的分布来获得体内器官
和组织的信息。
乳腺良性肿瘤在核医学影像学上通常显示为轻度吸收并有适度的放射性示踪剂摄取。
需要指出的是,影像学表现只是对乳腺良性肿瘤进行初步判断的手段,最终的诊断还需要结合临床病史、症状和综合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另外,乳腺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较高的多样性,不同类型的肿瘤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如乳腺纤维腺瘤可呈实性或囊性,乳腺囊肿可呈水样密度等,因此对病变的类型和特点需要结合多种影像学方法来进行判断。
乳腺良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及早发现和明确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影像学检查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可视化的评估工具,对于准确定位和鉴别乳腺良性肿瘤具有重要价值。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乳腺影像学表现仅作为辅助手段,最终的诊断还需要综合考虑病理学检查结果,并由资深的放射科医生进行解读和判断。
如果出现乳腺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