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导管扩张分级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2.88 KB
- 文档页数:2
外科:乳腺导管扩张症外科:乳腺导管扩张症刘焕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硕士孙靖中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乳腺导管扩张症( MDE)最初由,loodgood于1923年提出,文献报道中,MDE有许多名称,如浆细胞性乳腺炎、粉刺性乳腺炎、导管周围乳腺炎、乳腺分泌性疾病、乳腺静脉曲张样瘤等。
Dixon认为这些命名只是反映了该病不同阶段的表现,将其命名为导管周围乳腺炎(乳管扩张症)较为合理。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本病在乳腺疾病中所占比例国外为0.3%~2.0%,国内为4.0%~5.0%。
Geschickter对3107名非癌性乳腺疾病的女性患者进行分析,发现72例(2.3%)患有MDE,40岁以上占2/3,年龄最高为72岁。
宋希林报告273例(1971~1994年),年龄12~80岁,平均为38.5岁。
单吉贤等报告,该病好发于30~40岁经产、非哺乳期妇女,另一高发年龄为绝经后的老年妇女。
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其发生可能与先天性乳头畸形或发育不良、导管退行性变管壁松弛、肌上皮细胞收缩无力、腺体萎缩退化导致分泌物淤积、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关。
国内外文献报告,本病与细菌感染(尤其是厌氧菌感染)、怀孕及哺乳、吸烟有关。
有作者认为导管扩张是MDE的最初病理改变,炎症是继发的,随后出现导管内容物通过破坏受损的扩张导管壁渗出,刺激乳管周围组织,引起浆细胞、淋巴细胞为主的多种炎性细胞浸润的剧烈炎症发应。
有报道认为导管周围炎症是主要改变,炎症引起导管弹力支持层的破坏,导致导管扩张。
临床上,年轻患者多以疼痛或炎性肿块等导管周围炎表现为主,而老年患者多以乳头回缩或无触痛肿块等导管扩张表现为主,这种临床特点也证实上述观点,但这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待商榷。
二、临床表现乳痛是常见的早期症状,尤其多见于年轻患者,可为唯一症状或在炎性肿块出现之前发生。
据相关报道,乳痛与导管扩张的程度呈正比。
本病的首诊表现主要为乳房肿块,占82.4%。
超声对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诊断王佳【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9例乳腺导管扩张症患者声像图资料,归纳总结并分析.结果 39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42岁,均以自述扪及乳房肿块为主诉入院(伴乳头溢液10例,局部皮肤红肿2例,瘘管形成1例,表面皮肤破溃1例,无伴随症状20例).肿块同侧淋巴结肿大6例,皮髓质分界清.肿块位于中央区(乳头旁或乳晕旁)31例,外上象限6例,内上象限2例.声像图上,表现为低回声团块27例,囊实性回声8例,单纯性囊性回声者4例.肿块纵横比>1者36例,≤1者3例.CDFI可及0~Ⅰ级血流信号者32例,未及血流信号者7例.结论超声对乳腺导管扩张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特异性不高,需在临床工作中与纤维腺瘤等疾病相鉴别.【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6(014)003【总页数】2页(P56-57)【关键词】超声;乳腺导管扩张症;诊断【作者】王佳【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河南郑州45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乳腺腺体层,在皮下脂肪层下方,回声比皮下脂肪层强,声像图表现因其内分布的脂肪、纤维组织的量不同而变化,乳腺导管从乳晕呈放射状进入腺体层,宽度一般<3 mm,哺乳期增宽。
乳腺导管扩张症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乳腺炎症类疾病。
好发于育龄期妇女,临床表现多变。
多表现为乳晕旁可扪及肿块,伴(或不伴)乳房胀痛、乳头溢液、皮肤破溃等。
超声声像图多表现为导管内径增宽,内透声或内可及强弱回声漂浮,或异常增宽导管内可及实性团块。
超声作为乳腺疾病较好的筛查工具,对乳腺导管类疾病准确性较高,但特异性较差。
1.1 一般资料:入组患者均为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扩张者。
均为女性,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42岁。
1.2 仪器与方法:应用Toshiba Aplio XG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线阵频率8~14 MHz。
乳腺导管扩张怎么治疗能治好吗
*导读:乳腺导管扩张怎么治疗?能治好吗?乳腺导管扩张的
情况,对于女性的身体影响是非常大的,患者在工作及家庭压力下,症状也会更加严重,因此建议这部分患者需要安心静养,并且到医院乳腺外科进行专业的检查和治疗,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并发症!……
乳腺导管扩张怎么治疗?能治好吗?女性乳腺导管扩张后,就会导致导管排泄方面的阻碍,此时会引发炎症、增生,乳腺导管内部的分泌物增多,还可能会出现乳腺的退行性变化,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还应该控制雌激素的分泌。
*乳腺导管扩张怎么治疗能治好吗
乳腺导管扩张后就会伴随着炎症的反应,可能会出现乳头中心凹陷反应,另外随着扩张进一步恶化,导管内的分泌物积累,还可能会出现乳腺导管上皮破裂,出现明显的肿块,甚至是组织的黏连,患者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然后看看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的乳腺内感染比较严重,并且已经出现明显的肿块,最好是进行手术将其切除,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尽可能保留乳腺的形态及功能,对于乳腺内部出现脓肿的患者需要行排脓治疗,通过引流手术将脓液排除,并且在抗生素的应用下还需要切除瘘管。
乳腺导管扩张的混着还可以同时进行重要的治疗,但是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的治疗用药都是不同的,所以如果患者有
条件的话,还是应该去正规的中医医院进行检查,然后对症用药的,康复后也要注意做好乳腺的保健,每天进行相应的按摩。
乳腺导管扩张怎么治疗?能治好吗?乳腺导管扩张的早期,患者需要进行按摩及预防浓重的形成,尤其是哺乳期的女性更需要注意预防乳汁的淤积,否则会形成乳腺炎、乳腺囊肿,增加治疗难度,患者要注意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将细胞乳腺炎的发生!
想知道如何预防疾病?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生病了吃什么好?生病了怎么护理吗?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马上知道!。
乳腺导管扩张怎么治两大主要治疗
*导读:乳腺导管扩张在中医上叫粉刺性乳痈,它是非哺乳期的最常见的一种非细菌性炎症。
目前能够治愈这疾病的也是相对比较多的,也就是说这种病也是常见的,那么乳腺导管扩张怎么治?……
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乳腺良性疾病,又称之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常被误诊为乳腺炎、乳腺结核或乳腺癌等疾病,此病大多发生于30岁以上的非哺乳期女性,乳腺导管扩张怎么治,想知道的女性们就往下看吧。
*乳腺导管扩张怎么治两大主要治疗
1.中医治疗
(1)药方:牡蛎、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生谷麦芽各30克,生山楂、芡实、柴胡、郁金、延胡索、苁蓉、仙灵脾、路路通各9克。
这个药方是针对女性的乳头凹陷有粉刺样的分泌物且气味臭秽,或伴有乳晕部微痛的肿块。
只要坚持服用该方,乳腺导管扩张的症状才有可能得以缓解。
(2)药方:白花蛇舌草50克,蒲公英30克,瓜萎、丹参、半枝莲、赤芍生地、生黄芪各15克,银花、黄苓、连翘、皂角刺各12克,炙僵蚕9克,对于女性的乳晕部肿块增大且胀痛的,伴有波动感,突然开始怕冷、发热、头痛,就应该及时服用该方,
以清热解毒,祛瘀消肿。
(3)药方:白花蛇舌草30g克,全瓜蒌丹参、蒲公英、虎
杖各15克,当归12克,夏枯草留行子、桃仁、赤芍、银花、连翘莪术、生山楂各9克,主要针对女性全身及局部炎症反应减轻,局限性肿块溃破,脓性不断溢液,形成了瘘管,服用该方以起到清热消肿,活血祛瘀的作用。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治疗乳腺导管扩张有效方法。
对于女性阶段发展的不同情况采取不一样的手术治疗。
早期适宜乳管切除术;乳晕下肿块且伴有乳腺导管周围炎者适宜乳腺区段切除术;病变广泛,肿块过大适宜单纯乳腺切除术。
超声乳腺导管增宽的标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对超声乳腺导管增宽的标准进行概述和解释说明。
乳腺导管增宽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其在临床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通过超声技术,我们可以准确评估导管是否存在异常扩张,并据此做出鉴别诊断以及进一步处理建议。
1.2 文章结构为了更好地介绍并阐明超声乳腺导管增宽的标准,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阐述。
首先,在第二部分我们将概述超声乳腺导管增宽的标准,包括其定义、重要性以及典型指标等方面内容。
其次,在第三部分我们将进一步解释说明导管增宽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给出鉴别诊断和处理建议。
最后,在第四部分我们将总结和提炼主要观点,展望未来超声乳腺导管增宽标准发展的可能趋势,并给出个人意见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超声乳腺导管增宽标准进行全面概述和解释说明,使读者能够了解该疾病的诊断标准和相关知识,并从中获得更深入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的启示。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为乳腺导管增宽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临床实践水平的提高。
2. 超声乳腺导管增宽的标准概述2.1 增宽标准定义超声乳腺导管增宽是指在超声检查中观察到乳腺导管的直径明显增大。
一般情况下,正常的乳腺导管直径应该小于3毫米。
当导管直径超过这个范围时,就可以被判定为超声乳腺导管增宽。
2.2 增宽标准的重要性超声乳腺导管增宽是一种可疑的异常表现,可能与乳腺疾病有关。
因此,了解和掌握超声乳腺导管增宽的标准对于早期发现并诊断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和比较患者的超声影像结果以及确定是否存在导管增宽,医生可以更好地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3 典型的增宽指标根据医学研究和实践经验,一些典型的指标被用来描述超声乳腺导管增宽。
其中包括:导管内径大于或等于3毫米、导管壁呈现不规则增厚、局部有结节形成等。
此外,导管增宽的程度和范围也是评估指标之一,例如:导管增宽长度大于3厘米或者超过一定比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乳腺导管局限性扩张的症状有哪些
导语:乳腺导管局限性扩张,主要的病发人群集中在四十岁以上的妇女,一间有着不入账而死的人,通常会患上该种病症,现在的环境越来越严重,人们的
乳腺导管局限性扩张,主要的病发人群集中在四十岁以上的妇女,一间有着不入账而死的人,通常会患上该种病症,现在的环境越来越严重,人们的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男性的患病率增高,同时女性的患病率也很高,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乳腺导管局限性扩张的症状有哪些。
非哺乳期或绝经期妇女,常有哺乳障碍史。
病变常限于一侧,但亦有两侧乳腺同时受累者。
乳头溢液有时为本病的首发症状,且为惟一体征。
多个部位压迫乳腺,均能使分泌物自乳头溢出,病变常累及数目较多的乳管,也可占据乳晕的一大半。
乳头溢液常为间歇性,时有时无。
以上临床表现不是所有病人都按其发展规律而出现,即其首发症状不一定是先出现乳头溢液或急性炎症表现,可能是先出现乳晕下肿块,也可能出现经久不愈的乳晕旁瘘管。
另外,根据本病的病理改变和病程经过,临床表现可分为3期。
急性期
(1)早期:
症状不明显,可有自发性或间隙性乳头溢液,只是在挤压时有分泌物溢出,溢液呈棕黄色或血性、脓性分泌物,此症状可持续多年。
(2)发展:
乳晕范围内皮肤红、肿、发热、触痛。
腋下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并有压痛。
全身可有寒战、高热等表现。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乳腺导管扩张症30例临床报告
高东宸;张栋
【期刊名称】《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年(卷),期】2000(7)5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方法对我院 1990年至 1999年收治的30例乳腺导管扩张症患者 ,进行一般情况、治疗及预后的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结果本组病例平均发病年龄 42岁 ,首发症状以乳腺肿块和乳头溢液多见 ,病变多位于乳晕周围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结论乳腺导管扩张症为非感染性炎症 ,病史长、易反复 ,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
【总页数】2页(P328-329)
【关键词】乳腺导管扩张症;临床特点;鉴别诊断;治疗
【作者】高东宸;张栋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5.8
【相关文献】
1.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诊断和治疗附85例报告 [J], 邵玉国;胡修全;吴志祥
2.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诊治(附32例报告) [J], 宋文华;刘弋;马红丽
3.浆细胞性乳腺炎致乳腺导管扩张症40例报告 [J], 赵远;黄雁萍
4.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诊断与治疗:附59例报告 [J], 季流;宋文华;邹杰;王宜轩;刘小
五;马靖靖
5.乳腺导管扩张症6例报告 [J], 程官汉;胡建敏;李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右侧乳腺导管扩张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导读:右侧乳腺导管扩张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导管排泄障碍、异常激素刺激以及感染都会导致右侧乳腺导管扩张。
……
右侧乳腺导管扩张的病因目前并没有准确的说法,很多专家认为此疾病和导管排泄障碍、异常激素刺激以及感染等因素有关。
中、老年人是疾病的高发人群,很多人认为退行性改变,和乳头发生内陷或畸形等有关。
今天,小编就对右侧乳腺导管扩张的病因做了一下归纳,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导管排泄障碍
先天性的乳头畸形、凹陷、不洁,外来毛发、纤维等原因会导致乳孔闭塞,导管发育不正常,乳腺结构异常,引起上皮增生、发炎、受损等。
导管排泄受阻,则是溢乳期发展到肿块期的罪魁祸首。
而导管内堆积过多的分泌物也会导致导管扩张。
还有一些中、老年女性,因为卵巢功能衰退,乳腺导管会出现退行性变,管壁变得松弛等原因,都会导致导管内堆积大量的分泌物,使得管腔扩张引发右侧乳腺导管扩张。
*异常激素刺激
性激素刺激出现异常时,导管上皮分泌也随之出现异常,导管会出现明显的扩张。
如果仅仅是因为阻塞,并没有异常激素刺激促使上皮分泌的话,就不会导致右侧乳腺导管扩张疾病。
*感染
右侧乳腺导管扩张疾病可能会受到厌氧菌感染和乳晕部感染影响。
根据研究发现,此疾病在发展到后期的时候,乳腺导管分泌物不但会刺激导管扩张,还会可溢出管外,在分解后形成一下化学物质,使得附近其他组织出现化学性刺激和抗原反应。
一、乳腺导管扩张症是怎么回事?乳腺导管扩张症(dilation of mammary duct)是一种并不少见的病程冗长、病变复杂而多样化的慢性乳腺病,常见于中、老年女性,高峰年龄为50-60岁。
曾被命名为“静脉扩张肿”、“浆细胞性乳腺炎”、“粉刺性乳腺炎”等,被命名为“乳腺导管扩张症”是因为Haagensen和Stout根据其病理特点认为,浆细胞浸润仅是本病后期的一种炎症反应,其始发病变及其病理特征是以乳腺导管扩张为其基本病变。
近来有学者认为浆细胞性乳腺炎不是乳腺导管扩张症的必然过程,浆细胞性乳腺炎有其特征性的形态和临床表现,而将其作为乳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
二、乳腺导管扩张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一、发病原因其病因目前尚无一致认识,可能和导管排泄障碍、异常激素刺激、感染等因素有关。
1、导管排泄障碍:(1)如先天性乳头畸形、凹陷、不洁或外来毛发、纤维等引起乳孔堵塞,导管发育异常,乳腺结构不良,导致上皮增生、炎症、损伤等引起导管狭窄、中断或闭塞。
导管排泄不畅,常是溢乳期发展到肿块期的主因。
(2)导管内分泌物积聚,引起导管扩张。
(3)部分中、老年妇女,由于卵巢功能减退,乳腺导管呈退行性变,管壁松弛,肌上皮细胞收缩力减退,导致导管内分泌物积聚而管腔扩张引起本病。
2、异常激素刺激:异常的性激素刺激能促使导管上皮产生异常分泌,导管明显扩张。
一般来说,单有阻塞存在而无异常激素刺激促使上皮分泌,不致发生导管扩张。
3、感染:可能与厌氧菌感染或乳晕部感染有关。
Adai(1933)在较详细的研究后发现,本病发展到后阶段,乳腺导管分泌物不仅刺激导管扩张,而且可以溢出管外,经分解后产生化学物质,引起周围组织的化学性刺激和抗原反应,引起管周以浆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并定名为“浆细胞性乳腺炎”。
三、乳腺导管扩张症症状有哪些?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非哺乳期或绝经期妇女,常有哺乳障碍史。
病变常限于一侧,但亦有两侧乳腺同时受累者。
女人这地儿流水必是大病之兆女性在哺乳期、部分女性在孕期或流产后,乳头会因为分泌乳汁,有液体从乳头流出,这是一种生理现象。
但是,如果你并不在这几个时期,你的乳房在受挤压的时候或者自动流出液体,这多半是乳房疾病在作祟。
★乳头出水背后的4大乳房疾病★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导管扩张症又称浆细胞性乳腺炎,是非哺乳期的最常见的一种非细菌性炎症。
乳头出水是乳腺导管扩张症最主要的症状。
因乳腺导管扩张症导致乳头流的“水”多半是棕色的,少数为血色,脓性。
乳腺导管扩张症好发于40岁以上非哺乳期或绝经期妇女。
除了乳头溢液出水之外,在乳腺导管扩张症急性发作期,还会出现乳晕范围内皮肤红、肿、发热、触痛;腋下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并有压痛;全身可有寒战、高热等表现。
★乳管内乳头状瘤乳管内乳头状瘤多见于40-50岁妇女,常单个或多个发生在近乳头的扩张乳管中,瘤体一般较小,其血管丰实,极易出血。
乳管内乳头状瘤临床主要表现是乳头溢液出水;其“水”为血色。
乳管内乳头状瘤的肿瘤小,常不能触及,因此,多因为乳头出血而被发现。
乳管内乳头状瘤属良性肿瘤,但6-8%的病例可发生恶变。
★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是乳腺最常见的疾病,部分乳腺增生不用特别治疗,但是,有些乳腺增生病尤其是囊性增生病是需要规范治疗的。
少数乳腺增生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为自发溢液,也有少者挤压乳头可见有血性溢液或者乳白色溢体溢出、草黄色或棕色浆液性溢液。
★乳腺癌乳腺癌患者有5%~10%有乳头溢液,但以乳头溢液为唯一症状仅1%。
乳腺癌所导致的溢液出水性状可以多种多样,如血性,浆液性,水样或无色。
乳腺癌原发于大导管者或形态属导管内癌者合并乳头溢液较多见,如导管内乳头状瘤恶变,乳头湿疹样癌等均可以有乳头溢液。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多数人认为乳腺癌甚少伴发乳头溢液,而且即使出现溢液都几乎在出现肿块之后或同时出现,不伴肿块者甚少考虑为癌。
但近来研究表明,乳头溢液是某些乳腺癌,特别是导管内癌较早期的临床表现,而且在未形成明显肿块之前即可单独存在。
乳腺导管扩张患者的健康教育一、乳腺导管扩张的基础知识什么是乳腺导管?乳腺导管是乳房的主要构成组织之一,也称乳腺管、输乳管。
它是乳汁的分泌管道。
每个乳腺导管一端连接一个乳腺叶,另外一端走向乳头,在近乳头处输乳管膨大成输乳管窦,也称壶腹,能储存乳汁,其末端变细,开口于乳头。
乳房腺体由15~20个乳腺小叶组成,乳腺导管共15~20根,乳腺小叶和乳腺导管均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
乳腺导管扩张是什么原因引起的?(1)乳腺导管排泄障碍:先天性乳头畸形、乳头凹陷、乳头不清洁、纤维等引起堵塞,乳腺结构不良,乳腺导管发育异常,炎症、损伤等引起乳腺导管闭塞、狭窄、中断。
乳腺导管排泄不畅是溢乳期发展到肿块期的主要原因。
中老年妇女由于卵巢功能减退,乳腺导管呈退行性变,导致乳腺导管内分泌物积聚而管腔扩张也可引起本病。
(2)感染:与厌氧菌感染或乳晕部感染有关。
部分学者较详细地研究后发现,本病发展到后期可引起管周以浆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即浆细胞性乳腺炎。
(3)异常激素刺激:异常激素刺激能促使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异常分泌,乳腺导管明显扩张。
单有堵塞存在而无异常激素刺激促使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分泌,不易发生乳腺导管扩张。
患乳腺导管扩张的信号有哪些?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可以发生乳头自发性或间歇性溢液,但只是在挤压时有分泌物溢出,溢液呈棕黄色或血性、脓性分泌物,此症状可持续数年。
病情发展后乳晕范围内皮肤可出现红、肿、热、痛,腋下可触及增大的淋巴结并有压痛,全身可有寒战、高热等表现。
此急性炎症样症状不久即可消退。
病情进一步发展,在乳晕区内形成肿块,肿块边界不清,似乳腺脓肿,肿块大小不一,有时肿块自然破溃而形成脓瘘。
脓肿破溃经久不愈,或愈合后又重新有新的小脓肿形成,使炎症持续发展。
本期病程长短不一,从数月到数年或更长时间。
当病情反复发作后,可出现一个或多个边界不清的硬结,多位于乳晕范围内,扪之质地坚实,与周围组织粘连,以致乳腺导管短缩,牵拉乳头回缩。
高频超声对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诊断价值
张丹;黄蕾;杜菲;贾俊叶
【期刊名称】《河北医药》
【年(卷),期】2016(000)005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乳腺导管扩张症的高频超声表现,了解超声对该疾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30例乳腺导管扩张症患者的高频超声表现资料进行分析,并与手术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
结果本组30例患者中声像图表现为1型者2例,2型者7例,3型者16例,4型者5例;部分伴有瘘管形成。
3型声像图表现中10例及4型5例与手术结果相符。
结论应用高频超声进行乳腺检查,对导管内肿瘤的诊断准确率相对较低,但对单纯性导管扩张和导管炎的诊断较为准确。
【总页数】3页(P724-726)
【作者】张丹;黄蕾;杜菲;贾俊叶
【作者单位】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妇幼保健院超声科;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妇幼保健院超声科;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妇幼保健院超声
科;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妇幼保健院超声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1
【相关文献】
1.高频超声多普勒诊断乳腺导管扩张症 [J], 何德良;陈香艳;唐德国;宋宏贤
2.高频超声诊断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临床价值评估 [J], 迪力拜尔·阿不都尼牙孜; 马
衣拉·阿比提
3.高频超声诊断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临床价值评估 [J], 迪力拜尔阿不都尼牙孜; 马衣拉阿比提
4.高频超声诊断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临床价值 [J], 杨丽宏
5.乳腺导管扩张症的高频超声表现 [J], 庄华;彭玉兰;罗燕;陈红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导管扩张分级标准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乳腺导管扩张则是乳腺癌的前期病变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乳腺导管扩张的检测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其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是乳腺导管造影(ductography)。
然而,不同医院和医生对乳腺导管扩张的分级标准并不一致,这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种较为通用的乳腺导管扩张分级标准,以供临床参考。
一、乳腺导管扩张的定义
乳腺导管扩张是指乳腺内导管的扩张和变形,主要是由于导管内部的病理变化所致。
乳腺导管扩张通常是乳头溢液的原因,而乳头溢液是指单侧或双侧乳头分泌物的异常增多或改变。
乳头溢液的颜色和性质不一,可能是清澈的、黄色的、绿色的、棕色的、血性的、脓性的等等。
二、乳腺导管扩张的分级标准
根据乳腺导管扩张的程度和类型,可以将其分为四个等级:
1. 乳腺导管扩张级别0:无乳头溢液,无导管扩张。
2. 乳腺导管扩张级别1:有乳头溢液,但导管未扩张。
3. 乳腺导管扩张级别2:有乳头溢液,导管扩张但未超过3毫米。
4. 乳腺导管扩张级别3:有乳头溢液,导管扩张超过3毫米。
三、不同级别的乳腺导管扩张的临床意义
1. 乳腺导管扩张级别0:无乳头溢液,无导管扩张。
这种情况
一般不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但需要定期随访。
2. 乳腺导管扩张级别1:有乳头溢液,但导管未扩张。
这种情
况可能是乳头炎、乳头刺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一般不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但需要定期随访。
3. 乳腺导管扩张级别2:有乳头溢液,导管扩张但未超过3毫米。
这种情况可能是导管内部有病理变化所致,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乳腺超声、乳腺造影等。
如果病理检查结果为良性,可以选择手术切除或保守治疗;如果为恶性,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个人意愿决定手术方式和治疗方案。
4. 乳腺导管扩张级别3:有乳头溢液,导管扩张超过3毫米。
这种情况一般是乳腺癌的前期病变,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乳腺超声、乳腺造影、乳腺核磁共振等。
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
四、结论
乳腺导管扩张是乳腺癌的前期病变之一,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乳腺导管扩张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的乳腺导管扩张分级标准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检查和治疗方案。
当然,本标准仅供参考,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