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11.2 化学肥料(第1课时)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16.00 KB
- 文档页数:2
山阳县色河九年制九年级化学学科导学案主备人:吴良兵审核人: 授课班级(1)(2)备课组:数理化编号: 学•习内容第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第2课时化肥的简易鉴别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初步学握氮、磷、钾三类化肥的简单区别;认识镀盐能与碱发生反应的性质进而掌握不同氮肥的鉴别方法;2、学会利用不同物质间性质上的差异來鉴别物质的方法;3、感受和体会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保持和增强学习化学的强烈欲望;激发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
重点:氮、磷、钾三类化肥的简单区别;氮肥的简易鉴别;难点:鞍盐的性质及不同氮肥的鉴别;时间分配导课3分、合作探究25分、小结2分、巩固提高10分学习过程学案(学习过程)导案(学法指导)复习回顾: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化肥简介,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常见的化肥有哪些?氮、磷、钾肥的主要作用各是什么?2、你怎么看待使用化肥与农药?合作探究:1、初步区分常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1)比较氮肥(碳酸氢讓、氯化讓)、磷肥(磷矿粉、过磷酸钙)、和钾肥(硫酸钾、氯化钾)的外观、气味和在水中的溶解性,归纳它们的性质填写于课本83页表中;(2)实验鞍盐的化学相似性质,并以此探究上述氮肥、钾肥的不同、将探究结果填在课本83页表格中;(3)结合上述探究实验结果,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2、结合课本83页资料卡片学习认识氮肥的简易鉴别方法,将相关的原理用方程式表示出来。
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展示纠错:将上述合作探究的结果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导入方法: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提出相关的问题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合作探究:1、(1)教师演示实验并关注学生的认真观察;鼓励学生发言说出归纳出三类化•肥的有关性质;(2)、教师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得出的结论;(3)、发动学生积极思考,归纳出三类化肥的区别方法;当堂检测:1・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A 、硫酸钾 B 、硝酸钱 C 、磷矿粉 D 、氯化钾2•尿素、磷矿粉、氯化镀等3种化肥,按下列顺序的方法,能将 他们区别开的是()A 、看状态、溶解性B 、溶解性、闻气味C 、看颜色、与碱混合D 、闻气味、与碱混合3•氨水、碳酸氢钱、磷酸钙可以用哪种方法区别它们()A 、只看外观B 、溶解性C 、只与碱混合D 、只闻气味 4.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右图所示。
九年级化学下册11.2《化学肥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下册11.2《化学肥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化学下册11.2《化学肥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课题2 化学肥料教材分析本课题分为两部分,一是化肥简介,简要介绍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这部分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有利的一面,以常用的氮、磷、钾肥为例,进一步具体介绍氮、磷、钾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展现化学价值。
另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所带来的问题—-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从环境角度简单提及了农药的使用,让学生了解到科学发展已经解决的问题,同时了解科学发展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部分以活动与探究和资料的形式分别探索和介绍了氮、磷、钾肥的区分及不同氮肥的鉴别。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学习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2)学会自学,提高自己组织语言的能力。
(3)善于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
(4)学习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维护人体健康而好好学习化学的决心。
教学重点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学难点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教学方法自学,学生讲解,实验,分析,归纳,应用实际。
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
学生用具: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天平、铁片、酒精灯、三角架、试管;药品:氯化铵、碳酸氢铵,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铵、熟石灰。
诊断评价
C.不破坏土壤结构
D.肥效长
6.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
A.KCl
B.NH4HCO3
C.NH4Cl
D.Ca(H2PO4)2
7.林强家里种的花出现叶子发黄的现象,老师告诉他需要施氮肥,他应该施用以下肥料中的
( )
A.NH4HCO3
B.Ca3(PO4)2
C.KCl
D.K2SO4
8.农村常用的化肥有氮肥、磷肥、钾肥,农家肥草木灰也可起到化肥的作用,草木灰的主要
成分是()
A.NH2Cl
B.K2CO3
C.Ca(H2PO4)2
D.NH4HCO3
9.硝酸铵(俗称硝铵)是一种常见的氮肥,易溶于水,易潮解而结块,受热易分解,遇碱放出
氨气,在高温或受猛烈撞击时易爆炸。
贮存或使用硝铵时正确的是 ( )
A.露天敞口贮存
B.在阴凉处密封贮存
C.结块进用铁锤砸碎
D.与熟石灰混合施用
10.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右图所示。
(1)硝酸铵属化学肥料中的 (填序号):
A.钾肥 B.氮肥 C.磷肥
(2)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 (填序号):
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
(3)硝酸铵能与强碱反应,其中与烧碱反应的方程式为:NH4NO3+NaOH=NaNO3+NH3↑+X,
则X的化学式是:;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避免与 (填“酸”或“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减低肥效。
作
业
设
计
书面作业:教材P82页3题
教
后
反
思。
《化学肥料》◆模式介绍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
它是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定律和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1、讲授既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又要应尽可能的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发生联系;2、讲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3、讲授应具有启发性;4、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
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确、简练,条理清楚、通俗易懂,尽可能音量、语速要适度,语调要抑扬顿挫,适应学生的心理节奏。
讲授法的优点是教师容易控制教学进程,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
教材分析本课题是第十一单元的最后一个课题,可以看作是酸碱盐知识的一个延伸和拓展。
学习过程中既复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又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一是化肥简介,介绍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二是化肥的简易鉴别,介绍利用物理和化学性质初步鉴别几种常见化肥的方法。
◆思路说明引入新课(植物生长所需)→化肥的定义→常见化肥介绍(氮、磷、钾、复某某)→农药化肥对环境的影响(善待自然)→化肥的简易鉴别(学生互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并能举例。
3、通过观察和探究常见的化肥,了解化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对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
2、了解常见化肥在使用和贮藏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化学是有用的,同时了解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在化学发展某某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简单鉴别;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2 化学肥料导学目标知识点: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课时:1课时导学方法:自学—实验—分析—归纳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农作物生长需求量最大的营养元素是、、。
2、常见的氮肥:常见的磷肥:常见的钾肥:二、课堂导学:1、氮、磷、钾肥的种类、作用及缺乏症状(1)概念:化肥中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肥料。
如磷酸二氢铵:NH 4H 2PO 4。
磷酸二氢钾:H 2PO 4等。
(2)特点:能同时均匀供给作物几种养分,充分发挥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效成分高。
注意:不合理使用化肥可能会形成:1、土壤污染2、水污染3、大气污染 3、[活动与探究]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1)比较氮肥(氯化铵、碳酸铵)、磷肥(磷矿粉、过磷酸钙)和钾肥(硫酸钾、氯化钾)的外观、气味和在水中的溶解性,归纳它们的性质。
(2)取研细的氮肥(硫酸铵、氯化铵)、钾肥(硫酸钾、氯化钾)各0.5g,分别放在铁片上灼烧(如右图所示),观察现象。
再取上述化肥各少量,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否嗅到气味?)一看;液态______;灰白色粉末为_____二闻;碳酸氢铵(碳铵)有较强的氨气味三溶;_____大多数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四反应;____ __能与碱反应放出具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可检验铵态氮肥。
5、氮肥的简易鉴别氮肥中的氨水是液态,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据此可直接将它们与其他氮肥相区别。
其他常见肥料可按下列步骤鉴别:5、铵根离子的检验取样,向样品中加入NaOH 或Ca(OH)2微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证明样品中含NH 4+。
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内容。
课堂练习:1、常用的含氮化肥有______,含磷化肥有______,含钾化肥有______。
2、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钾肥的是( ),属于磷肥的是( ),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2SO 4 B.NH 4NO 3 C.Ca(H 2PO 4)2 D.NH 4H 2PO 43、下列化肥中,既能促进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又能促进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的是 ( )A. (NH 4)2SO 4B. NO 3C. CO(NH 2)2D. NH 4H 2PO 44、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 ) A.硫酸钾 B.磷矿粉 C.氯化钾 D.硝酸铵5、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类,又可作化学肥料的是 ( ) A.氨水 B.熟石灰 C.氯化铵 D.磷酸钙课外练习:1、下列物质可以直接做肥料施用的是( ) A. 磷酸钙 B. 氨水 C. 氢氧化钾 D. 硝酸2、下列化肥不能与熟石灰混合施用的是( )A. 氯化钾B. 碳酸氢铵C. 氨水D. 硝酸钾 3、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NH 4ClB. NH 4NO 3C. H 2PO 4D. NO 34、某花圃所种的花卉缺乏氮和钾元素,如果只可施用一种化肥,应施的是( ) A .NH 4NO 3 B .NO 3 C .Cl D .Ca(H 2PO 4)25. 某同学家中种植的植物比正常的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你认为应该施加下列哪一种化肥;( )A. 氯化钾B. 硝酸钾C. 过磷酸钙D. 尿素6、某星期天,小明同学回家发现自家田里的小麦出现大面积倒伏现象,就向其父母提出了一条合理化建议:明年应在小麦生长期增施抗倒伏的化肥,你认为增施的化肥是( )A .NH 4NO 3B .CO (NH 2)2C .Ca (H 2PO4)2D .Cl7、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NH 4)2SO 4、Na 2CO 3、NO 3,若只用一种试剂将它们一次性鉴别,应选用的试剂为 ( ) A. HCl B. BaCl 2 C. NaOH D. Ba(OH) 28、有4包失去标签的化肥,分别是氯化铵.氯化钾.碳酸钾.磷矿粉,某同学通过以下实验区别(1)各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按顺序编号为甲.乙.丙.丁;(2)观察颜色,甲.乙.丁为白色固体,丙为灰色粉末;(3)在试管中分别加入水,甲.乙.丁全部溶解,丙不溶解;(4)再各取甲.乙.丁少许加熟石灰研磨,乙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甲.丁没有;(5)取甲.丁少许各滴入盐酸,甲有气体产生,丁没有.根据以上实验确定甲;_______乙;______丙;______丁;_____9、某同学发现他家菜园中的蔬菜生长迟缓,便施用了一种氮肥,下图是氮肥包装标签的部分文字。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11.2化学肥料(第一课时)一、导入化学肥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化学肥料的种类和应用。
二、目标•了解化学肥料的定义和分类。
•掌握常用化学肥料的名称及主要成分。
•能够分析和评价化学肥料的优缺点。
三、知识点1. 化学肥料的定义和分类化学肥料是指由含有丰富植物营养元素的化合物制成的肥料。
根据其营养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不同,可以将化学肥料分为以下几类:•氮肥:主要含有氮元素(N),例如尿素、铵盐等。
•磷肥:主要含有磷元素(P),例如磷酸二铵、磷酸一铵等。
•钾肥:主要含有钾元素(K),例如硫酸钾、氯化钾等。
•复合肥:含有多种营养元素,例如复合氮磷钾肥料。
•微量元素肥料:含有微量元素如锌、铜、锰等。
2. 常用化学肥料的名称及主要成分•尿素:主要成分是氮(N),含氮量较高,为46%。
•磷酸二铵:主要成分是氮(N)和磷(P),氮含量为20%、磷含量为40%。
•硫酸钾:主要成分是钾(K),含钾量为50%。
•复合氮磷钾肥料:主要成分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比例有所不同。
3. 化学肥料的优缺点•优点:–营养全面:化学肥料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作用快速:化学肥料能够迅速溶解释放出营养元素,被作物迅速吸收利用。
–控制准确:根据作物的需要和土壤分析结果,可以精确地控制施肥量,提高效益。
•缺点:–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过度使用化学肥料会造成土壤酸化、养分流失,降低土壤肥力。
–对环境污染:化肥过度使用会导致养分过剩,排放到环境中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高成本:相比有机肥料,化学肥料价格较高。
四、学习任务1.根据所学知识,列举3种常用的化学肥料及其主要成分。
2.分析并讨论使用化学肥料的优缺点。
3.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一种适合某种作物的化学肥料配方。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化学肥料的定义和分类,掌握了常用化学肥料的名称和主要成分。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大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1章第2节《化学肥料》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常用化肥的种类、作用、保存及施用时注意事项。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区分N、P、K肥的方法。
3、通过对化肥实物的搜集、化肥知识的调查和课堂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
4、认识化肥及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培养学生重视农业、关心农村、确保农业持续发展的真实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区分N、P、K肥的方法;2、培养学生解决日常鉴别化肥的能力。
(第一部分:认识常见的化肥)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学生各自搜集常见化肥的样品。
创设情景:讲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突飞猛进,基本解决13亿人口吃饭问题的事实,指出化肥在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上所起的作用。
学生活动:1、展示学生各自搜集的常见化肥的样品,由各组代表上讲台展示样品,作简要介绍(教师适当点评)。
2、阅读课文:整理资料,填写下表:常用化肥的名称、化学式及作用类别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名称化学式主要作用缺时的影响(重点,用时稍长些,教师巡回检查、指导、发现问题)3、讨论交流:交流信息资料,互查上述表格所填内容。
(教师深入小组,了解讨论情况,适时指导)。
4、展示图表:各小组代表争相走上讲台,展示图表,简要说明。
再创情景:由学生讲述案例:①细心的农民问我:夏天雷雨过后,田里的庄稼长得特别旺盛。
听说你在学校里学过,你能告诉我其中的秘密吗?②一位老大爷给我讲:70年代刚使用化肥时,生产队里种黄豆,为确保增产,施用了大量尿素。
夏天时,黄豆禾苗生长非常旺盛,农民很高兴。
结果,到了秋天,黄豆的结实率很低。
相反,漏掉施尿素肥的地方,黄豆结实却较丰厚,令人哭笑不得。
学生活动:1、阅读课文:第79页第二、三两段。
2、讨论交流: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在化肥使用方面,你应当给父母作哪些宣传?学生活动:1、小结: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归纳、巩固知识,同位同学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