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裂纹尖端应力场
线弹性断裂力学就是利用弹性力学理论,研究含有裂纹材料应力应变规律及裂纹扩展规律。认为:材料在脆断前基本上是弹性变形、应力应变成线性关系; 但实际上即使高强钢,裂纹尖端也有小范围屈服,可经裂纹长度修正,转变成线弹性问题。
裂纹扩展方式有三种类型,I张开型,II滑开型,III撕开型 张开型,I型是最常见,最危险裂纹扩展方式(一般以张开型为例)
断裂准则 ≥ COD在线弹性与小范围屈服下,与K1c,G1c同样作为断裂判据, 并与其有对应关系: 平面应力 平面应变 即当K1=K1c G1=G1c =
在大范围屈服下 已知 (测出) 已知外载 允许裂纹尺寸a
确定
4.4.2 J积分(从能量角度)
弹塑性下,外力P对试样做功U,形变功U转变为试样弹性应变能 和塑性功,并对裂纹尖端应力应变场产生影响。 形变功差率
根据应力集中,在裂纹缺口附近形成不均匀应力分布,缺口顶端出现应力高峰,且随离裂纹尖端距离增加,应力逐渐降低——定性规律。
1957年Irwin研究受力裂纹体裂纹尖端附近应力应变分布情况,
裂纹长度为2a,无限大平板,得到裂纹尖端附近一点(r,θ) 的应力,位移:
要点:上式具有普遍意义: 1.一个结构中任何裂纹附近的应力分布是相似的,并且只依赖 于r和θ,不同裂纹构件的差别在于K1(应力强度因子)。 2. r很小,裂纹尖端附近才成立 (r→0) 3. K ↑ 至Kc, σ ↑至σc →开裂
③ 平面应变下三向拉伸应力状态对裂纹尖端塑性变形产生 约束,塑性区为平面应力下1/6。
实际塑性区大小要比以上分析要大,主要是由于塑性区应力松驰的结果。
④ 应力松驰使塑性区扩大一倍。 平面应力 平面应变
由于屈服,OG区内超过的应力必须由 邻近的OG区域承担,ABC面积=DBEF 面积。 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比较接近 由于裂纹尖端塑性区的存在,实际线弹 性应力场分布从ABC移至EF,如应按线 弹性问题处理,可将塑性区出现看作相 当于裂纹尺寸稍微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