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竞赛
- 格式:docx
- 大小:87.75 KB
- 文档页数:6
高一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氧气C. 河水D. 矿泉水答案:B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是()A. 光能B. 热能C. 电能D. 机械能答案:B3.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NaOHB. HClC. H2SO4D. NH4Cl答案:A4. 根据化学式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物质由氢元素和硫元素组成B. 该物质由2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C. 该物质由氢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 该物质由2个氢分子、1个硫分子和4个氧分子构成答案:C5.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B. 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C.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D. 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答案:D6.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HClB. NaOHC. NH4ClD. H2SO4答案:A7. 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A. NaClC. H2SO4D. NaOH答案:A8.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CO2B. H2OC. NaClD. HCl答案:A9.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 O2B. H2OC. NaCl答案:A10.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纯水B. 空气C. 纯氧D. 纯氢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1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氢气:_________- 二氧化碳:_________- 氯化钠:_________- 硝酸:_________答案:H2, CO2, NaCl, H2SO4, HNO312. 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NaOH:_________- HCl:_________- H2SO4:_________- NH4Cl:_________- FeCl3:_________答案:氢氧化钠,盐酸,硫酸,氯化铵,氯化铁13.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氧化钙:_________- 氧化镁:_________- 氧化铝:_________- 氧化铜:_________答案:CaO, MgO, Al2O3, Fe2O3, CuO14. 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CO:_________- SO2:_________- SO3:_________- NO2:_________- Cl2:_________答案: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15.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碳酸钠:_________- 碳酸氢钠:_________- 碳酸钙:_________- 碳酸铵:_________答案:Na2CO3, NaHCO3, CaCO3, K2CO3, (NH4)2CO3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6. 已知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6H12O6,求该化合物的摩尔质量。
高一化学竞赛的知识点总结高一化学竞赛必备的知识点总结化学竞赛是我们经常会参加的一种活动,高一的化学竞赛是十分有趣的,不仅能提高自己对化学这门科目的兴趣,还能进一步吸收新知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重要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一化学竞赛知识一、化学反应的速率(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计算公式:v(B)==①单位:mol/(L•s)或mol/(L•min)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重要规律: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二、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
即v正=v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① 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yBzC,x+y≠z )高一化学考点知识一、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影响规律: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2)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3)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也减小,V正减小,V逆也减小,但是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大的方向移动。
第I卷(选择题,共7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4组连线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BCD考生答案:参考答案:B2.[3分]A只有①不正确B②⑤不正确C只有③④正确D全部正确考生答案:参考答案:A3.下列物质的名称分别是试综合上述命名规律,分析思考后回答的名称是[3分] A三硫代碳酸钾B多硫代碳酸钾C过硫碳酸钾D超硫代碳酸钾考生答案:参考答案:A4.为探索月球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迹象,首先分析月球岩石是否含有碳氢化合物。
科学家氘盐酸(即DCl的溶液)处理岩石样品,收集放出的气体分析,结果发现了一些碳氘化合物。
据此推断所得的碳氘化合物是由氘盐酸与岩石中的那种物质反应的产物[3分]A岩石中的碳酸盐B岩石中的碳酸氢盐C岩石中的碳化物D岩石中的碳氢化合物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5.现有三种物质的量浓度与体积都相等的溶液,若以不同的顺序将它们中的两种混合起来,出现沉淀后过滤,再将滤液与第三种溶液混合,最终所得的溶液[3分]A一定呈碱性B可能呈酸性C可能呈中性D一定呈中性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6.[3分]A酸B漂白剂C氧化剂D还原剂考生答案:参考答案:D7.[3分]A小于10sB10sC大于10sD无法判断考生答案:参考答案:A8.一定温度下向饱和KOH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K,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
下列叙述中合理的是[3分]AKOH溶液浓度增大,并放出B溶液中KOH的质量分数不变,有放出C总溶液的质量增大,有放出D总溶液的质量不变,有放出考生答案:参考答案:B9.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分]A原子半径:W>Z>Y>X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XC相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气态氢化物溶液pH:X>Z>WD四种元素的单质中,W单质的熔、沸点最高考生答案:参考答案:C10.正硼酸()是一种片状结构白色晶体,层内的分子通过氢键相连(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3分]A正硼酸晶体属于原子晶体B分子的稳定性与氢键有关C分子中硼原子最外层为8e—稳定结构D含1mol的晶体中有3mol氢键考生答案:参考答案:D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二个选项符合题意,只选一个正确选项,得2分,多选或选错该小题得0分。
高一化学竞赛试题(选拔赛)高中化学(总分值100分考试时刻90分钟)一、选择题(一至二个正确答案60分)1.绿色化学提倡化工生产应提高原子利用率。
原子利用率表示目标产物的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之比。
在以下氮肥的制备反应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A.NH.+H Z O+CO F NH.HCO,B. 2NH? + CO 2 旦二绷匸並0 + CO(NH2)215~30IvIPaC.8NH3+3C1:=N=+6NH1C1D.NH^+HCl 二NH.C12.在一左容器中盛A升Cl=和H:的混合气体,用电火花引燃后,复原到原状态,发觉混合气仍为A升,用足SNaOH溶液吸取引燃后气体,结果气体被完全吸取。
由以上可知,原混合气体中C1:和比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 )A. n(Cl:) :n(H:)=l B、n(ClJ :n(Hj VI C、n(Cl=) :n(H;) >1 D、任意值3.经实验测得某一溶液由K*、Al3\ SO广、NO「四种离子组成,其中K\ Al9*. SO广个数比可能是( )A. 1: 1: 2B. 2: 4: 7C. 2: 1: 2D. 1: 1: 104.甲试管中盛有0. 5mol/L Na=C03溶液10mL,慢慢往试管中加入1 mol/L的盐酸7. OmL:乙试管中盛有lmol/L的盐酸7. OmL,慢慢往试管中滴加0. 5mol/L Na:CO,溶液10mL,那么甲、乙两试管中产生的CO:物质的量大小关系为( )(A)甲二乙(B)甲〉乙(0甲<乙(D)无法确泄5.实验室用KC10,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KC10s+6HCl=KCl + 3C" +3H:0假设生成71g氯气,那么被氧化的氯化氢( ) Ax 73g B、?X36・5g C、3X36.5g D、X36.5g6.铠(Tl)是某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与铝同族,位于第6周期。
T广与Ag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Tl3-4-2Ag_Tr+2Ag\以下推断正确的选项是( )A. IT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B. T1能形成+3价和+ 1价的化合物C. T广的氧化性比A1"弱D. T1*的还原性比血强7.C。
高一化学竞赛试卷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蛋白质、纤维、蔗糖、聚乙烯、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B .研制乙醇汽油(汽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乙醇)技术,可以降低机动车辆尾气中有害气体排放C .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的利用、玉米制乙醇都涉及到生物质能的利用D .石油、煤、天然气、可燃冰、植物油都属于化石燃料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某溶液,下列情况会使配制结果偏低的是 A .未冷却即转移、定容 B .未洗烧杯及玻璃棒 C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D .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3.X 、Y 、Z 和R 分别代表四种元素,如果a X m +、b Y n +、c Z n -、d R m -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 、b 、c 、d 为元素的核电荷数),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a -b =n -m B .b -d =n +mC .a -c =m -nD .c -d =m +n4.氯化钡有剧毒,致死量为0.3g ,万一不慎误服,应大量吞服鸡蛋清及适量解毒剂,此解毒剂是A .AgNO 3B .CuSO 4C .MgSO 4D .Na 2CO 35.铁和铁的合金是生活中常用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条件下,铁粉可与水蒸气反应 B .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只含金属元素 C .铁与盐酸反应,铁的合金不与盐酸反应D .在空气中,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① 钠、氢气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 ② 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绿色的氯化铜③ 液氯就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退色 ④ 久置的氯水,因氯气几乎完全挥发掉,剩下的只有水 A .① B .①② C .①④ D .①②③④7.反应C(s)+H 2O(g)CO(g)+ H 2(g)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H 2使体系压强增大 B .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倍C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 2使体系体积增大D .增加C 的量8.下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 A .微粒半径Na +<K +<Cl -<S 2- B .稳定性HI>HBr>HCl>HF C .酸性H 4SiO 4<H 3PO 4<H 2SO 4<HClO 4 D .碱KOH>Ca(OH)2>Mg(OH)2>Al(OH)39.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 32克氧气中原子个数为2N A B .标准状况下, 1mol H 2O 的体积为22.4L C .常温常压下, 1molH 2的质量为2克D .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 的MgCl 2溶液中,含有的Cl -数为N A 10.制取漂白液的化学方程式是:Cl 2+2NaOH =NaCl +NaClO +H 2O ,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 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A .1:1B .1:2C .2:1D .3:2二、填空题11.原电池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
高一化学竞赛模拟试卷(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50分)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3COOH B.Cl2C.NH4NO3D.SO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实力确定大于弱电解质溶液。
B.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能导电的物质叫做电解质。
C.强电解质确定是离子化合物。
D.CaCO3在水中的溶解性小,但CaCO3是强电解质。
3.在离子方程式:RO3n-+6I-+6H+=R-+3I2+3H2O,则RO3n-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 B.+4 C.+5 D.+64.确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化学方程式为:NH4NO3= HNO3+N2+H2O,在反响中被氧化与被复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A. 5∶3 B.5∶4 C. 1∶1 D.3∶55.若a A m+与b B n-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构造一样,则有( )关系。
A.a-m=b+n B.a+b=m-n C.a-b=m-n D.a+m=b-n6.在确定条件下,分别以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取氧气,当制得同温、同压下一样体积的氧气时,三个反响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 )A. 1∶1∶1 B. 2∶2∶1 C.2∶3∶1 D. 4∶3∶27.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和Ba OH2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HCO3-+OH-=H2O+CO32-B.2 HCO3-+Ba OH2=BaCO3+2H2O+CO32-C. HCO3-+Ba2+ +OH-=BaCO3↓+H2OD.2 HCO3-+Ba2+ +2OH-=BaCO3↓+2H2O+CO32-8.某二价金属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混合物跟足量盐酸反响,消耗H+ 和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该混合物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 B.1∶2 C. 1∶3 D. 1∶49.把2.1g的CO与H2组成的混和气体和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马上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固体的质量增加( )A.2.1克B.3.6克C.7.2克D.无法确定10.经试验测得,把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逐滴滴入CuSO4溶液中,两者体积比为1.5∶1时(残存在溶液中的Cu2+极少,可认为全部转入沉淀中),所生成沉淀的化学式是( )A.Cu(OH)2B.Cu(OH)2·CuSO4C.2Cu(OH)2·CuSO4D.3Cu(OH)2·CuSO411.下列状况下,生成CO2质量一样的是( )A.质量一样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响B.物质的量一样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响C.物质的量浓度一样、体积一样的盐酸与过量Na2CO3和NaHCO3反响D.质量一样、质量分数一样的盐酸与过量Na2CO3和NaHCO3反响12.有以下仪器:①温度计②滴定管③容量瓶④托盘天平⑤量筒。
高一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 NaB. MgC. ClD. Fe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原子间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B. 原子核的裂变C. 原子核的聚变D. 电子的转移3.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摩尔数,正确的选项是:[化学方程式略]4.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电解质?A. HClB. NaClC. KOHD. 酒精5.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这是因为:A. 金属的还原性B. 金属的氧化性C. 金属的活泼性D. 金属的腐蚀性6.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Ca(OH)2C. H2OD. MgO7.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分解反应的是:A. N2B. CaCO3C. H2OD. CO28. 根据题目所给的溶液浓度和体积,计算溶液的质量分数,正确的选项是:[溶液浓度和体积数据略]9. 下列操作中,不符合实验室安全规范的是:A. 使用酒精灯时,使用火柴点燃B. 实验室内禁止饮食C.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台D. 使用有毒化学品时,佩戴防护装备10. 根据题目所给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确定元素的名称,正确的选项是:[原子结构示意图略]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族被称为卤素。
12. 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 中,每4个分子反应会生成____个水分子。
13.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____。
14. 根据题目所给的溶液的pH值,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溶液pH值略]15. 金属与非金属接触处易形成____。
16.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写出其电子式:[化合物化学式略]17. 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有____、____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8. 简述如何鉴别硬水和软水,并说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高一化学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电子云是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轨迹C.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D. 原子的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2.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 氧(O)B. 钠(Na)C. 镁(Mg)D. 铝(Al)3. 化学键的形成与下列哪一项无关?A. 原子的电子排布B. 原子的核电荷数C.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D. 原子的半径4.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氯化钠(NaCl)B. 氧化镁(MgO)C. 水(H2O)D. 氢氧化钠(NaOH)5. 根据化学计量学,1摩尔物质的质量等于:A. 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B. 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C. 该物质的摩尔质量D. 该物质的原子质量单位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等于元素原子的_________。
7.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三个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和洪特规则。
8.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和化学能。
9. 根据路易斯理论,共价键的形成是因为原子之间共享_________。
10.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2. 描述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
13. 解释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并给出一个例子。
14. 简述摩尔概念及其在化学中的重要性。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5. 已知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求1摩尔该化合物的质量。
16. 给定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2H2 + O2 → 2H2O,计算在标准状况下,生成1摩尔水需要消耗多少摩尔的氢气和氧气。
五、实验题(每题15分,共30分)17.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
高一年级化学竞赛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N2 B.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OC.体积相同、密度不相等的CO和C2H4 D.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H22.用固体NaOH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在烧杯中溶解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B.样品中含有少量Na2O杂质C.容量瓶使用前未干燥 D.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3.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为 ( ) A.Cu2+、Fe3+、OH-、K+ B.Ba2+、Cl-、OH-、Na+C.Cl-、H+、Na+、HCO3- D.NO3-、Na+、Fe2+、H+4.等体积的NaCl、MgCl2、AlCl3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AgNO3溶液正好是完全反应,则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2:3 B.3:2:1 C.1:1:1 D.6:3:25.用98%、密度为1.84g/cm3的浓H2SO4配制lmol/L的稀硫酸100mL,现给出下列可能用到仪器:①100mL 量筒;②10mL量筒;③50mL烧杯;④托盘天平;⑤100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按使用仪器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②③⑦⑤⑥ B.②⑤⑦⑥ C.①③⑤⑦④⑥ D.④③⑦⑤⑥6.在硫酸氢钠和硫酸钾的混合液中,当c(Na+)=0.2 mol/L、c(K+)=x mol/L、c(SO42-)=y mol/L时,x与y的关系是( )。
A.x=y-0.2B. x=2y-0.2C.x=2y-0.4D. x=2y7.1 mol过氧化钠与2 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 )A.Na2CO3 B.Na2O2 Na2CO3 C.NaOH Na2CO3 D.Na2O2 NaOH8、用如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9、“因此接触点上的材料应该具有耐高温、能导电的性质。
【高中化学竞赛题目】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高一化学竞赛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详情中国化学会“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是普及化学知识,鼓励青少年接触化学发展的前沿、了解化学对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意义、学习化学家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以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爱好和创造精神;探索早期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的思想、方法和途径;促进化学教学新思想与新方法的交流,推动大学与中学的化学教学改革,提高我国化学教学水平;选拔参加一年一度的国际化学竞赛的选手。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暨冬令营是全国高中学生最高水平的化学赛事,它与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接轨,是中国高中学生的化学“全运会”。
中国化学会自1984年以来,连续组织了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活动,这些活动对普及化学知识,激励中学生接触化学发展的前沿,了解化学对科学技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意义,学习化学家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以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创造精神,探索早期发现和培养优秀学生的思路、途径和方法,促进化学教学新思想与新方法的交流,推动大学与中学的化学教学改革,提高我国化学教学水平,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从1987年开始,在全国化学竞赛的基础上,选拔成绩优异的学生参加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
参加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的选手为普通高中学生。
年龄在来年国际竞赛前小于20岁。
决赛选手名额为每个省、市、自治区5名。
中国化学会自1984年以来,连续每年组织了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活动。
这些活动对提高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帮助青少年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对促进化学教学的改革,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参加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获一等奖的学生不超过总人数的1%,可获得大学保送生资格。
化学竞赛活动越来越受到广大青少年的重视,每年都有近10 万名高中学生报名参加“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活动。
高一化学竞赛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共5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研究结果表明,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许多实际气体很接近理想气体()。
A. 高温、低压B. 低温、高压C. 高温、高压D. 低温、低压2.设NA为阿伏加徳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 L SO3含有NA个SO3B. 1 mol·L-1的NaOH溶液中,所含Na+总数为NAC. 1.9 g H3O+中含有1.1 NA个质子D. 1 mol Cl2通入热的NaOH溶液中(主产物是NaCl、NaClO3),转移电子数为NA个3.将0.54 g FeO完全溶解在50 mL 1 mol/L的H2SO4中,然后加入K2Cr2O7溶液25 mL,恰好使溶液中的Fe2+全部氧化为Fe3+, Cr2O72-离子全部还原为Cr3+,则K2Cr2O7的浓度为( )。
A. 0.05mol/LB. 0.1mol/LC. 0.2mol/LD. 0.3mol/L4.在硫酸氢钠和硫酸钾的混合液中,当c(Na+)=0.2 mol/L、c(K+)=x mol/L、c(SO42-)=y mol/L 时,x与y的关系是( )。
A.x=y-0.2B. x=2y-0.2C.x=2y-0.4D. x=2y5.关于碱金属盐的叙说错误的是( )。
A. 少数锂盐、铍盐属于共价化合物B. 碱金属离子均无色,若有色都是阴离子引起的C. 多数碱金属易形成复盐D. 碱金属正盐的热稳定性都很好,难分解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有1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6.标准状况下,将22.4 L NO2、NH3、O2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稀硫酸后,溶液质量增加29.6 g,气体体积缩小为3.36 L,且剩余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30.2B. 33.1C. 34.4D. 37.67.已知下列两个反应,前者比后者更易发生:(1)NH3+H+=NH4+ (2)2NH3+Ag+=[Ag(NH3)2]+(银氨络离子),欲从银氨溶液中转化出大量Ag+,适宜的试剂是( A. HNO3 B. NaOH C. H2SO4 D. HCl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谓临界温度(Tc)就是在加压下使气体液化所需的最低温度B. 临界温度越低,越难液化C. 强极性分子具有较大的分子间作用力,故较易液化D. 任何气体分子的液化,在降低温度或增加压力的条件下能实现9.纳米是长度单位(1 nm=10-9 m),物质的颗粒到纳米级时,具有特殊性质。
例如,将单质铜制成“纳米铜”时,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
下列对“纳米铜”与铜片的比较,正确的是(0A.“纳米铜”比铜片的金属性强B.“纳米铜”比铜片更易失电子C.“纳米铜”与铜片的还原性相同D.“纳米铜”比铜片的氧化性强10.经测定,某溶液中含有NO3-、HS-、SO32-、Cl-、CO32-和Na+,加入足量的Na2O2,待反应完全后,再加入过量的盐酸。
最后溶液中存在上述六种离子中的()。
A. 2种B. 3种C. 4种D. 5种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过量的碳酸氢钠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HCO+Ba2++OH-==== BaCO3↓+H2OB.氨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2NH3·H2O + SO2 ==== 2NH+ SO+ H2O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2ClO-+CO2+H2O CaCO3↓+2HClOD.将2 mol/L AlCl3溶液和7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2Al3++7OH-===== Al(OH)3↓+ AlO+2H2O12.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Na2CO3、MgCl2、NaHCO3、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后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中出现沉淀;另取样加入稀H2SO4也出现白色沉淀,并放出气体。
据此分析,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肯定有BaCl2 ②肯定有MgCl2 ③肯定有NaHCO3 ④肯定有Na2CO3 ⑤肯定没有MgCl2A. ①②③B. ②④C. ①③⑤D. ①③13.将NH3和HCl气体分别置于一根120 cm的玻璃管两端,并使其自由扩散,则两气体在离NH3的什么位置相遇而出现白烟()。
A.71.3 cmB. 81.3 cmC. 91.3 cmD. 101.3 cm14.原子的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中的质子数是2n2-1 。
有关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n为正整数)()。
A.X能形成化学式为X(OH)3的碱 B.X肯定能形成化学式为NaXO3的含氧酸钠盐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肯定为奇数D.X可能与元素Y形成Y3X2型化合物15.为了除去NO、NO2、N2O4对大气的污染,常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吸收处理(反应方程式:3NO2+2NaOH→NaNO3+NaNO2+H2O;NO2+NO+2NaOH→2NaNO2+H2O)。
现有由a mol NO、b mol NO2、c mol N2O4组成的混合气体恰好被V L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无气体剩余),则此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为()。
16.已知Fe3+的氧化性与Ag+不相上下。
在含有Cu(NO3)2、Fe(NO3)3和AgNO3的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首先被置换的是()。
A.CuB. AgC. FeD. Fe和B.17.1 mol过氧化钠与2 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
A.Na2CO3 B.Na2O2Na2CO3 C.NaOH Na2CO3 D.Na2O2NaOH Na2CO318.1 L某混合溶液中,溶质X、Y浓度都为0.1 mol·L-l,向混合溶液中滴加某溶液Z(0.1 mol·L-l 氢氧化钠或硫酸溶液),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则X、Y、Z分别()。
A.氯化铝、氯化铁、氢氧化钠B.氯化铝、氯化镁、氢氧化钠C.偏铝酸钠、氢氧化钡、硫酸D.偏铝酸钠、氯化钡、硫酸19.以Y2O3、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可合成一种高温超导物质YBa2Cu3Ox。
现欲合成0.5 mol此高温超导物质,理论上需取Y2O3、BaCO3和CuO的物质的量(mo1)分别为()。
A.0.50、0.50、0.50B.0.50、1.0、1.5C.0.25、1.0、1.5D.1.0、0.25、0.1720.下列反应中,属于液氨的酸碱反应的是( )。
A.NaNH2+NH2Cl=NaCl+N2H4B.CaO+2NH4Cl=CaCl2+2NH3+H2OC.BiN +3NH4Cl=BiCl3+4NH3D.NH4Cl+ NaNH2=NaCl+2NH3题号 1 2 3 4 5答案题号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第Ⅱ卷(共45分)三、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19分21.(6分)填写合适的物质:⑴在Mg(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最终生成的沉淀是⑵在含有浓度大致相当的Cl-、Br-、I-、S2-等离子的混合液中逐滴滴加AgNO3溶液,最先产生的沉淀是⑶HCl能使CH3COONa转化为CH3COOH,H2CO3能使C6H5ONa转化为C6H5OH,CH3COOH 能使NaHCO3转化为H2CO3。
由以上实验事实可知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22.(7分)根据摩尔质量M=,理想气体在恒温下的/P值应该为一个,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
在273K时测得CH3F在不同压力下的值及/P值列表作图,将直线内推到,从图中读出此时的值。
因时,CH3F这一实际气体已十分接近理想气体,所以把从图上所得的值代入理想气体方程式,可求得精确的这种方法叫。
23.(6分)某实验测出人类呼吸中各种气体的分压/Pa如下表所示:气体吸入气体呼出气体79274 7584821328 1546340 3732667 6265⑴请将各种气体的分子式填入上表。
⑵指出表中第一种和第二种呼出气体的分压小于吸入气体分压的主要原因。
四、实验题(14分)24.铝镁合金已成为飞机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含镁3%~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下列两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填写下列空白。
【方案一】〖实验方案〗将铝镁合金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实验步骤〗(1)称取5.4 g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溶于V mL 2.0 mol/L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
则NaOH 溶液的体积V≥。
(2)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
该步骤中若未洗涤固体,测得镁的质量分数将(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方案二】〖实验方案〗将铝镁合金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测定生成气体在通常状况(约20℃,1.01105Pa)的体积。
〖问题讨论〗(1)同学们拟选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实验:①你认为最简易的装置其连接顺序是:A接()()接()()接()(填接口字母,可不填满。
)②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轻轻打开其活塞,一会儿后稀硫酸也不能顺利滴入锥形瓶。
请你帮助分析原因。
③实验结束时,在读取测量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时,你认为合理的是。
A.待实验装置冷却后再读数B.上下移动量筒F,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C.上下移动量筒G,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D.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水平,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2)仔细分析实验装置后,同学们经讨论认为以下两点会引起较大误差: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即使不生成氢气,也会将瓶内空气排出,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大;实验结束时,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小。
于是他们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
②实验前后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分别为V1mL、V2mL。
则产生氢气的体积为____________mL。
五、计算题(12分)25.由CO2、H2O(g)组成的混合气体共a mol,其中CO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
将该混合气体缓慢通过装有1mol Na2O2的真空管,充分反应后,维持1.01×105Pa,120℃收集所得气体,冷却、称量,真空管中固体质量增加y g。
(1)若a=1,则y=____________(用含x代数式表示)。
(2)若a=2,x=0.3时,y=_____________。
(3)若a=2,试讨论:x取值不同时,反应后所得气体成份及y的表达式(不一定填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