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模因论视角下英语新词构词特点分析

语言模因论视角下英语新词构词特点分析

语言模因论视角下英语新词构词特点分析

周聪慧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大量的英语新词应运而生.模因论是一种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其核心是“模因”.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本身就是模因,词汇模因则是最为积极活跃的语言模因.词汇模因通过各种构词方式得以被创造、复制和传播,其中传统构词法是英语新词构成最主要的途径.从模因论的角度分析最能反映社会文化发展的英语新词构词的模因特点,能帮助我们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了解英语新词的形成,并加深对英语新词产生规律和特点的认识.

【期刊名称】《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9(000)001

【总页数】5页(P64-68)

【关键词】英语新词;模因论;构词;模因特点

【作者】周聪慧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30

语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英语新词汇源源不断地涌入社会的各个领域,使得英语表达日益生动和丰富。英语新词构成的途径很多,目前对于英语新词构词的研究,大多是从词汇学的角度研究新词产生途径、构词特点和方法、了

解新词构词规律,从模因论角度对英语新词构词的研究还比较少。近年来,模因论逐渐成为语言学领域的一个热点,它是一种研究文化进化发展规律的新理论。语言是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词汇作为语言中最活跃、最敏感的因素,是反映社会文化发展的“晴雨表”。运用模因论研究反映社会文化发展的英语新词,研究其构词的模因特点,将能帮助我们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了解英语新词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一、语言模因论与英语新词构词

模因论的核心是模因(meme)。Meme一词是由牛津大学的新达尔文主义倡导者理查德· 道金斯(Richard Dawkins)于1976年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 中提出的。如同生物进化中生命基因能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文化发展中也存在类似于基因的具有复制文化信息的复制因子即模因(meme)。Meme最初有多种译法, 如“文化基因”、“觅母”、“密母”、“谜米”等。“将meme,译成‘模因’,是有意让人们联想它是一些模仿现象,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1]“Dawkins创造的meme具有两个含义:一是‘文化传播单位’,一是

‘模仿单位’。”[1]7在Dawkins提出的理论基础上,他的学生布莱克摩尔(Blackmore)把Dawkins理论进一步完善,初步确定了模因论的理论框架。Blackmore在《模因机器》(The Meme Machine)一书中指出“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了”。

[2]“模因主要寓于语言之中,语言本身就是模因。任何字、词、语句乃至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可以成为模因。”[3]因此,通过人们相互模仿使用而传播开来的英语新词就是一种词汇模因。

“从模因论视角观察,构词法是词汇模因的存活机制。词汇模因通过各种构词方式得以被创造、复制和传播。”[4]英语新词最主要是通过传统的构词法形成,传统的构词法主要有合成法(composition/compounding)、派生法

(derivation/affixation)、拼缀法(blending)、缩略法(shortening)、类推法

(analogy)、转换法(conversion)及逆序造词法(back-formation)。新词在复制传

播的过程中,新词的构词方式也同时得已复制传播,并被进一步地应用于更多新词的

生成,以满足人们言语交际的需要。通过传统构词法生成并得以复制与传播的新词

构成新词模因,与此同时,被模仿使用并得以传播的传统构词法也成为了构词模因,因此它的复制与传播也必将能用语言模因论来解释。本文将尝试用“语言模因论”这一新兴理论,根据近年来Chinadaily网站每日更新的英语新词语料,从一个新的角度对这些英语新词主要使用的构成方式——传统构词法的特点作一探讨和分析。

二、英语新词构词的模因特点

(一)英语新词构词的基本模因特点

在英语词汇的发展中,传统构词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生成庞大的常用词汇基

础上, 它还不断被复制传播, 应用于社会各领域的新词生成。显然,传统构词在新词

生成中的运用恰恰体现出构词模因最基本、最核心的“模仿”特点。但是,“模因

的传播能力是不同的,某些信息更易于引起人们的注意, 更易于被人们记住, 更易于

被传递给别人,成为模因, 而另一些则从来得不到传播, 成不了模因。”[5]模因要被人们普遍接受和模仿,一般具有实用性、合理性、时尚性或权威性这四种特性或其

中的一种特性。[5]传统构词法之所以在新词产生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除了模因最

基本的“模仿”特点,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传统构词法体现了模因的“实用性”。以合成法为例:

合成是“把英语里两个能独立的单词合在一起,从而组成一个语义另有所指的新词”[6]。合成法是英语新词构词中最简单实用的构词法,其生成能力最强。合成法

使用方法灵活简便,为了满足表达新事物的需求,通过把两个旧词结合既能组成一个

具有新语言意义的表达,由此而生成的合成词在英语新词中的数量最多,如,house slaves(房奴),child slaves(孩奴),monitor shopping(浏览器购物),silver

industry(银色产业),digital surgery(数码整容),snail mail(蜗牛邮件),flash play(闪

玩)等等。合成法的实用性特点除了体现在这种简单易行的构词法,容易被记忆、模仿和使用以外,合成词的意义简单易懂,只要基于对组合在一起的源词理解,加上一些联想就能很快推断出新词的意义。如:TV face (电视脸),TV和face都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词语,把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再结合生活中人们看电视时的脸部表情加以联想,很快就能理解电视脸的意思,即长时间盯着电视屏幕的那种过于放松的脸部表情,如张着嘴,目光呆滞等。又如,bus look(公车表情)这个新词,它是用普通的两个词bus 和look组合起来形成,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让人很自然地联想起乘公交车时乘客脸上显露出的漠然的表情。运用合成法构成的反映社会新事物,新现象的词汇还有:couchsurfing (沙发冲浪),它是当前很潮流的一种旅行方式,旅游达人借用朋友家的沙发过夜,住上几天后再换到另一朋友家,不用花钱就可以穷游世界。还如网络购物的简便快捷衍生出的一个新的群体代名词hands-chopping people(剁手族)等等。

从以上这些合成词,可以看出合成法这种构词模因简单、实用,其构词形式灵活,构词能力强,由此生成的合成词的意义容易理解。这些模因特点使得合成法容易被人们接受和模仿,并不断地被复制和传播使用于创造新词。

(二)英语新词构词的强势模因特点

“根据模因保真性、多产性、长寿性等特性, 按其传播力度可分为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强势模因就是复制的保真度高、被复制的机会多、传播的范围广、存活的时间长的模因。弱势模因则相反。”[7] 在英语新词产生的众多途径中,传统构词法一直以来都是新词生成最主要的来源,它作为一种构词模因能够在新词生成的各种方式中被选择并被长期广泛使用传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具备强势模因的特点,而且它还是一种稳定强势模因。以传统构词法中的派生法为例:

派生法,即在词根的基础上添加前缀或后缀。它的保真度高,用法不变而且在传播过程中,词缀一般不发生意义和形式上的改变;其次,这种构词法使用简便,它的高复制

率在英语词汇中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2013《牛津英语字典》十大年度词汇中的新词phubber (低头族),它就是运用派生法用动词phub+er构成。后缀-er,它的意义和用法很稳定,用于动词或名词的后面,表示执行者。英语新词中的thresholder(刚迈入成人门槛的年轻人)、text-killer( 短信终结语)、supertasker(一心二用的高素质人群)、screenager(屏幕少年)、thumbstopper(划屏终结者)、feaster( 贪吃型暴食者)都是使用后缀-er构成。又如后缀-ness,它主要用在形容词后面构成名词,表示性质和状态。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喜欢宅在家中上网,由于长时间盯着小屏幕看而导致近视,即“屏幕近视”,用于表达这种现象的新词是用screen sighted+ness派生而来;“过度连接”是通讯方式与互联网结合后导致的一种焦虑状态,一种社会病,这个新词的英语表达则是用 over-connected+ness而成。由于语言使用者对新词词干部分的旧词模因和词缀模因都很熟悉,通过派生法生成的新词,意义容易推断和理解。这种构词法简单易学,通过对派生法的使用规律和词缀的了解,语言使用者很容易就能把派生法运用于新词的生成,以满足言语交际的需要。

派生法使用的稳定强势词缀模因常用的有几百个,但是随时代发展,新语言表达的出现,许多弱势的词缀模因渐渐变成强势模因,如前缀cyber-,web-,后缀-phobia,-holic等等。派生法词缀模因的这种变化也体现出模因的一特点——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的强与弱是相对的,在模因的优胜劣汰中弱势模因与强势模因是会相互转化的。但是传统构词法目前仍然保持很强的构词生成能力,保持着稳定的强势模因特点在新词发展中展现其强有力的构词能力。

(三)英语新词构词的复合模因特点

根据模因论,模因在复制与传播过程中主要有两种形式,即简单模因和模因复合体(Memeplexes)。简单模因即单个模因;如果几个简单模因相互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能被同时复制传播的组合时,它就构成了一个模因复合体。“这样复合而成的模

因比单个的模因更具影响力、复制性和多产性。”[4]在英语的新词产生的过程中,

一些新词并不能被简单的归于是由某一种构词法生成。“作为一种复制因子,模因

也遵循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规律,模因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生存竞争”。[8] 当单个构词模因不具有竞争优势时,它会选择与其他的构词模因组合在一起形成模因复合体,从而提升了组合在一起的各个构词模因的竞争力。传统构词的复合模因特点在

新词中体现得很明确。

合成法构词模因为了保持并进一步提高竞争力,会经常和类比法构成模因复合体。

例如:为了满足表达的需要,从人们很熟悉的合成词White collar(白领)和Blue collar(蓝领),类比生成生活中很多其他的“领”,如Gray-collar (灰领主要是技术员)、Black-collar (矿工和石油工人的黑领)、Pink-collar (秘书及文职人员的粉领)、Green-collar (环保主义人士的绿领)、Gold-collar (专业人士或者具备稀缺技能的金领)、Dog-collar (狗领工人:牧师,神父)、Open-collar (在家办公的开领)、Frayed-collar (收入低微、入不敷出的破领)、Steel-collar (钢领:机器人)、No Collar(虽有高学历但却没有工作的无领)以及Orange-collar(电商相关从业者的橙领)。又如,合成词Ice Bucket Challenge(冰桶挑战)是2014年国外一度风靡的活

动之一,由此活动又衍生了很多类似的活动,为了表达随后而出现的这些活动,模仿

Ice Bucket Challenge类比生成了Book Bucket Challenge(书桶挑战)、Rice Bucket Challenge(米桶挑战)。再如,从office rage(办公设备出问题引起的办公室怒气)类比出web rage(因网速太慢而引起的网怒)、desk rage(工作压力太大而引起的桌怒)、road rage(驾驶员的路怒)、air rage(空怒,即乘客或空乘人员引发的捣乱或暴力行为)、screen rage(屏怒)、checkout rage(收银台怒)以及checkout line rage(收银台排队怒)。

如今,教育问题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父母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从关注孩子一举一动的,出现问题帮助孩子扫除障碍的 helicopter parent(直升机父母)类比出

lawnmower parent(割草机父母,即不等困难出现就先走在孩子前面扫除障碍的父母)、snowplough parent(为孩子扫除成功路上一切障碍的扫雪机父母)和hotel parent(孩子离家后仍然做孩子那一份饭的宾馆父母);同时,父母的教育方式也大

不相同,热播剧《虎妈猫爸》中的tiger mom(虎妈)和cat dad(猫爸)就引发中国家长对教育方式的思考,对于采取不同教育方式的羊妈、鹰爸、狼爸的英文表达,就是

类比虎妈猫爸的英文表达生成了 sheep mom、eagle dad和wolf dad。

派生法和类比法也常常会构成模因复合体,使得派生法的构词能力大大地提高。2013年,互联网上出现了风靡社交媒体的各类“自拍”,selfie一词被评为2013年牛津字典年度词汇。 selfie一词最早是于2002年出现在一个澳大利亚论坛上,是

由self加上-ie构成。2013年selfie一词流行传播开来后,-ie便成为一个新强势词缀模因。模仿selfie的派生法构词特点,运用后缀-ie派生类比出新词legsie(腿部

自拍)、belfie(臀部自拍)、helfie(头发自拍)、welfie(锻炼自拍)、drefie(喝醉自拍)、shelfie(书架自拍)、stealthie(偷拍)、rubbish selfie(风靡突尼斯的“垃圾自拍”)等等。又如vacation一词意为“度假”,从该词提取-cation作为后缀派生类比出

新词haycation(农场假期)、mancation(只有男性参加的度假)、staycation(家中

度假)、pre-cation(入职前休假)、statuscation(实时播报假日)、fakeation(假装

度假);从alcoholic (嗜酒成癖的)和workaholic (工作狂)的构词,运用表示对某件

事情非常热衷,无法自拔的后缀-holic派生类比出新词shopaholic(购物狂)、talkaholic(话唠)、beerholic (嗜好啤酒成癖)、colaholic (嗜好可口可乐成癖)、movieholic( 嗜好电影成癖)、teleholic (嗜好看电视成癖)以及近年出现的aquaholics(嗜水狂);此外,模仿citizen(市民)的构词,运用后缀-izen 派生类比出新词 netizen(网民)、antizen(蚁族即80后大学生低收入的群体)、globizen (环球

村民)等等。

合成和派生是英语传统构词法中最主要的两种方式,它们常常与类比法构成复合模

因运用于新词的构成。除此之外,新词中也有许多通过拼缀法和类比法构成的新词,如infortainment(information+entertainment新闻娱乐化)、

edutainment(education+entertainment寓教于乐的软件)、

agritainment(agriculture+entertainment农家乐)等等。

合成、派生和拼缀法作为多产的构词模因,“当它们与类比法组成模因复合体时,类比法本身具备的构词方式灵活形象、词义鲜明、能产性高的特点也可以得到更好的体现,从而增强了整个模因复合体的竞争力。”[4]英语新词形成中的构词模因复合体性质,不仅使得单个构词模因本身的特点得以明确体现,并且通过模因复合体呈现出更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由此生成的大量英语新词,为英语词汇提供了越来越多新鲜的血液,日益丰富英语词汇,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发展。

结语

语言是文化传播的载体,语言本身就是模因。词汇是语言要素中最活跃、最有时代意义的要素,因此词汇也是一种最活跃的语言模因。反映社会新事物、新现象和新思想的英语新词汇最主要的生成途径就是传统构词法,每一种传统构词都是一种模因,它的实用性,多产性和长寿性的特点使它一直作为一种稳定的强势模因在新词构成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单个的构词模因为了在竞争中不被淘汰,或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会通过与其他构词法相结合组成模因复合体,从而大大提升构词能力。通过模因论对传统构词法的模因特点进行分析,我们能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更深入的了解传统构词法的特点和优势,更清晰地了解传统构词法的复制和传播在英语新词的创造过程中所发挥的尤为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关文献】

[1]莫爱屏,蒋清凤. 语用、模因与翻译[J].山东外语教学,2014,35(5):3-8.

[2]Blackmore,S.The Meme Machin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99.

[3]谢朝群,何自然.语言模因说略[J].现代外语,2007,30(1):30-39.

[4]王红.模因论视角下英语新词产生方式[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244-246.

[5]陈琳霞,何自然. 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38(2):108-114.

[6]丁立福,赵正国. 奥巴马新词初探[J]. 上海翻译,2009,(1):62-64.

[7]何自然,陈新仁.语言模因理论与应用[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23.

[8]杨婕.模因论与新闻流行语[J].山东外语教学,2007,28(1):17-21.

网络英语新词的构词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 本文首先概述了新词的发展并给出了其定义,然后探索了网络英语新词出现的背景及原因,接着文章又从语义特征和构词两方面概括网络英语新词的特点。本文的第五部分结合实例列举了网络英语新词的七种常见构词形式,即合成法、派生法、截短法、首字母拼音法、拼缀法、旧词新义、创新法。第六部分提出了一种特殊的新词——表情符号,并从定义、分类、构词形式三方面对其进行讨论。最后,本文还预测了网络英语新词的三种发展趋势。 关键词:网络英语新词;特点;构词;发展趋势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neologism and gives a definition to it. Then, it explores the background and the reasons of the appearance of Internet English neologisms. Next, it genel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et English neologisms from two perspectives of meaning and formation. In the fifth part of this paper, it illustrates seven common ways of formation of these neologisms combined with examples, i.e., compounding, affixation, clipping, acronymy, blending, by adding new meanings to existing words, coinage. The sixth part introduces a new special form of neologism: emoticon, which are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 i.e.,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and formation. Finally, it anticipates thre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the Internet English neologisms. Keywords:Internet English neologisms; characteristic; formation; development tendency

英语新词

一、英语新词产生的原因 1. 政治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来,世界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可避免 地给英语语言增添了不少新词。[ 1 ]10由于苏联、美国两大军事集团的长期对峙,形成了诸如cold war (冷战) 、armrace (军备竞赛) 、NATO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Warsaw Pact (华沙条约组织) 、Superpower (超级大国) 、The Third World (第三世界)等新词。2001年美国的“9. 11”事件带来了terrorism (恐怖主义) 、Chechen (车臣武装) 、Taliban (塔利班组织) 、United Nations Protection Force (联合国维和部队)等。西方国家元首上台后各自执行的特色政策也给英语带来了一些新词, 如Blairism (布莱尔的政策) 、Bushism (布什的政策) 。美国国内的政治动荡也产生了许多新词,像sit - in (静坐示威) 、swim - in (游泳示威) 、teach - in (宣讲会) 、be - in (颓废派的社交集会) 、ride - in (乘车示威)等。另外,妇女解放运动同样产生了一些新词: chairwoman (女主席) 、feminism(男女平等主义) 、male chauvinist (大男子主义) 、girlcott(抵制)等。 2. 经济的发展。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及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到来,

英语语言中便相应地涌现出不少与之相适应的新词。世界上出现了大量新的经济贸易组织,比较著名的有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世界贸易组织) 、Organization of Petrol Exporting Countries (石油输出国组织) 、EEC ( 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欧共体)等。世界经济危机、通货膨胀及工商业的发展又出现了stagflation (经济滞胀) 、added - value tax (增值税) 、revenue sharing(国库分享)等。欧盟为了加强经济联盟,决定实行欧盟各国内统一的货币政策,因而产生了新词Euro (欧元)和Euroland (用欧元的国家) 。银行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的需要,采用了Electronic Fund Transfer (电子货币交换系统) ,储户取款时也可在银行专设的Automatic Teller Machine (自动取款机)上进行,无需银行职员的服务。随着网络经济的出现,英语中也增添了一些相关的新词,主要有cyber - economy (电子经济) 、cyber - commerce (电子商务) 、cyber - shopp ing (网上购物) 、cyber - money (电子货币) 、e - tail (电子零售业)等。 3. 科技的发展。 20世纪后半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兴学科层出不穷,各种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知识 宝库,与此同时也造就了许许多多的英语新词。例如:

语言模因论视角下英语新词构词特点分析

语言模因论视角下英语新词构词特点分析 周聪慧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大量的英语新词应运而生.模因论是一种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其核心是“模因”.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本身就是模因,词汇模因则是最为积极活跃的语言模因.词汇模因通过各种构词方式得以被创造、复制和传播,其中传统构词法是英语新词构成最主要的途径.从模因论的角度分析最能反映社会文化发展的英语新词构词的模因特点,能帮助我们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了解英语新词的形成,并加深对英语新词产生规律和特点的认识. 【期刊名称】《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9(000)001 【总页数】5页(P64-68) 【关键词】英语新词;模因论;构词;模因特点 【作者】周聪慧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30 语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英语新词汇源源不断地涌入社会的各个领域,使得英语表达日益生动和丰富。英语新词构成的途径很多,目前对于英语新词构词的研究,大多是从词汇学的角度研究新词产生途径、构词特点和方法、了

解新词构词规律,从模因论角度对英语新词构词的研究还比较少。近年来,模因论逐渐成为语言学领域的一个热点,它是一种研究文化进化发展规律的新理论。语言是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词汇作为语言中最活跃、最敏感的因素,是反映社会文化发展的“晴雨表”。运用模因论研究反映社会文化发展的英语新词,研究其构词的模因特点,将能帮助我们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了解英语新词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一、语言模因论与英语新词构词 模因论的核心是模因(meme)。Meme一词是由牛津大学的新达尔文主义倡导者理查德· 道金斯(Richard Dawkins)于1976年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 中提出的。如同生物进化中生命基因能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文化发展中也存在类似于基因的具有复制文化信息的复制因子即模因(meme)。Meme最初有多种译法, 如“文化基因”、“觅母”、“密母”、“谜米”等。“将meme,译成‘模因’,是有意让人们联想它是一些模仿现象,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1]“Dawkins创造的meme具有两个含义:一是‘文化传播单位’,一是 ‘模仿单位’。”[1]7在Dawkins提出的理论基础上,他的学生布莱克摩尔(Blackmore)把Dawkins理论进一步完善,初步确定了模因论的理论框架。Blackmore在《模因机器》(The Meme Machine)一书中指出“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了”。 [2]“模因主要寓于语言之中,语言本身就是模因。任何字、词、语句乃至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可以成为模因。”[3]因此,通过人们相互模仿使用而传播开来的英语新词就是一种词汇模因。 “从模因论视角观察,构词法是词汇模因的存活机制。词汇模因通过各种构词方式得以被创造、复制和传播。”[4]英语新词最主要是通过传统的构词法形成,传统的构词法主要有合成法(composition/compounding)、派生法 (derivation/affixation)、拼缀法(blending)、缩略法(shortening)、类推法

对网络英语新词特点的分析

对网络英语新词特点的分析 摘要随着网络向人们传播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的同时,网络英语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日常英语的表达,且产生了大量的英语词句在网络中流行,形成了不同于传统英语模式的英语新词。本文尝试对网络英语新词的分布及构成特点加以总结归纳,并分别从构词和语义角度来分析网络英语新词的特点。 关键词网络英语;新词;构词;语义 在这信息化的时代,网络使英语词汇的激增,形成了具有自身语言规范特点的网络英语。关注与研究网络英语的语言规范和特点,探讨其中的某些规律应该是我们英语教学工作者的任务和责任。 1 新词出现的原因及分布 1.1原因 新字和新词的出现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以英语作母语或第二语言的国家遍及全球各洲,而各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和社会环境大有区别,这就必然会出现不同的表达形式和用语;另一方面,这些语汇中不少会被逐渐吸收进经典的英语辞典中,成为语言的一部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走进了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网络进行实时交流。这样网络创造了自己的语言,产生了特有的新语体,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网络用语,而且富有独特的语言魅力,使我们网络交流更有时代特色。 1.2分布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英语新词汇的分布遍地开花,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经济类: e-shopping:网上购物e-market:电子市场;政治类: e-campaigning:电子竞选,e-precinct:电子选区;娱乐生活类:e-life:网络生活blog博客。 综上可见,网络英语新词已经成为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网络英语新词构成特点 网络英语新词汇的构成或由一些常用词派生,或通过些常用词重新合成,或赋予些常用词新意而形成。这些网络新词的语义具有生动贴切、简练明了的特点,在网络交流中更能表达人们的思想或观点,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网络英语的构词特点及发展趋势

网络英语的构词特点及发展趋势 摘要:网络英语是互联网与时代发展的产物。了解网络英语的构词特点及发展趋势,可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有助于人们之间的交流,有助于语言教学。 关键词:网络英语;构词特点;英语词汇 网络英语是互联网与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互联网与时代的发展促进了因特网语言的发展,网络英语应运而生,网络英语具有英语语言的特点,构词灵活,词汇丰富,语义无限,呈现了许多的新观点,拓展了人们的知识结构,并日益完善,逐渐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语言现象。 一、网络英语的构词特点 网络英语由语言衍生而来,是语言的一部分,因而具有语言的特点,网络英语的构词特点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几类。 1.复合构成的网络新兴词汇。复合式的构词是英语词汇中最常见、构词数量最多的方法。在网络英语词汇中,新兴的词汇大部分是依照这样的方式构成的。复合词就是将两个或多个单词中的一个或多个字母相组合,形成具有新含义的英语单词,这样构成的单词既容易被接受,也容易被推广。如vegeteal,veg是vegetable(蔬菜)的前半部分,teal是steal(偷)的后半部分,合在一起就是“偷菜”,它是指近些年风靡中国的“偷菜”游戏。其他合成词如circusee(circus马戏团+see观看)“围观”,antizen(ant蚂蚁

+citizen市民)“蚁民”,eggcalm(egg蛋+calm平静)“淡定”,staycation(stay停留+vacation假期)“不出远门在家度假”,smilence(smile微笑+silence沉默)“笑而不语”,netizen(net 网络+citizen市民)“网民”,cewebrity(web网络+celebrity名人)“网络名人”,online goods“网上商品”,website“网站”,webzine(web网络+magazine杂志)“网络杂志”等,这些新兴网络英语词,地道准确,在词、外形、读音上都比较符合英文的习惯,体现了中英文的双重审美观点,被广大网民喜爱、运用并传播着,充实、壮大着英语词汇对伍。 2.中英珠璧联合法构成的网络新词。中英珠碧联合法是指将中文的一个字(或词)的汉语拼音的一部分(或全部)与一个英文单词的一部分(或全部)合并到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单词。如no z-turn “不折腾”,z-turn的前半部分是汉字“折(zhe)”的汉语拼音首字母,后半部分是英文单词turn(转动,流转),z-turn即为“折腾”。其他如:+u“加油”;qu4“去死”;i服了u“我服了你”;幸福ing“幸福中”。2010年中国最流行的词——给力,意思是“给劲、带劲”,可以解释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用于生活中的很多领域。网友就直接将“给力”这个词音译成“gelivable”,前半部分是汉语拼音“geili(给力)”的谐音,后半部分是英语形容词“able(具有...能力的)”,该词一出现,便蹿红网络,很多外国朋友也愿意用“gelivable”这个单词来表达中国“给力”的含

语言模因现象探析

语言模因现象探析 本文旨在探讨语言模因现象,分析其定义、特点、形成原因以及不同语言中的表现形式和对语言的影响。语言模因现象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语言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语言模因的定义和特点 语言模因是指在社会交际过程中,一种具有特定形态、语义或语用的语言单位或表达方式,通过模仿、复制和传播,逐渐成为一种广泛流行的语言现象。它既包括词语、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也包括语音、语调、语速等语言要素。 语言模因具有以下特点: 1、复制和传播:语言模因是通过复制和传播来传承和发展的,这种复制和传播过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普遍性。 2、变异和创新:语言模因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变异和创新,这种变异和创新是语言发展的常态,也是语言模因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 3、跨语言和跨文化:语言模因现象不仅限于一种语言,它可以跨越不同语言和文化进行传播和发展。

二、语言模因的形成原因 语言模因的形成原因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原因:某些语言模因可能是历史事件或文化传统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历史传承性。 2、文化原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群体对语言的使用和理解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导致不同文化间的语言模因现象。 3、社会原因: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因素也可能影响语言模因的形成和发展。 4、语言内部原因:语言的内部规律和特点,如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规律,也可能促进某些语言模因的形成和发展。 三、语言模因在不同语言中的表现形式 不同语言中,语言模因的表现形式可能存在差异。以下以汉语、英语和法语为例,探讨语言模因在不同语言中的表现形式。 在汉语中,语言模因现象主要表现为成语、谚语、歇后语等。这些语言单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交际中不可或缺的语言模因。例如,“水滴石穿”这个成语,表达了持之以恒、勤奋努力的

语言学 常见英语构词法

Conversion词性转化法 1.基本概念: 词性转化法英语中有些单词,词形不变, 词性却可以由一种转化成另一种。这就是转化。单词转换后的意义往往与未转换前的意义有密切的联系。也叫做“零位后缀派生法”或“零位派生法”;是指有一种词性转化为另一种词性往往与之前的意义联系密切。 2.分类: A.名词转化为动词 ①表示物品、器具和地点的名词转化为动词,表示把……放人,或置于……之中。如:The books have already been shelved. ②表示人物称呼的名词转化为动词表示具有这类人的典型特征。如:Whenever I am sick, my mother doctors me and nurses me carefully. ③表示人体各部分的名词几乎都可以转化为动词,通常用来表示工具。如:He tried very hard to elbow his way to the front. ④表示动物,植物及其典型动作的名词转化为动词时,有很强的隐喻含义。如:The company has branched out all over the world. ⑤表示物质和实物的名词转化为动词通常表示结果,具有“使……成为”,或“把……变成”的含义.如:Where can we cash some money? ⑥抽象名词转化为动词。如:We are angered by his unruly behavior. ⑦表示时间的名词转化为动词。如:He has been dating the pretty girl for about five years. B.形容词转化为名词 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完全转化(full conversion), 另一类是部分转化(partial conversion) ①完全转化:完全转化为名词的形容词具有名词的全部特征,能作不可数名词表示抽象概念,能加s构成复数,加s’构成所有格,也可以用形容词来修饰。如:black,black→the black →the blacks’ tradition→the injured black 一些表示有某些特征或表示有某种信仰,某一国籍或某一组织的人称名词很多来自形容词,如:American, Catholic, Christian, Socialist等;有些则是短语的修饰成分,经过缩略后变成名词,如:shorts=short trousers; a wrong=a wrong thing. ②部分转化: 部分转化为名词的形容词通常不具有名词的全部特征,一般带有定冠词,作为复数来表示一个整体,如一类人或物。与完全转化为名词的形容词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多数无词尾变化,不能表示多数;无所有格;仍存在形容词特征,可用副词修饰,有比较级和最高级。如: The young should take good care of the old. He is always interested in the new. We are trying our hardest to finish the task before the deadline C.其它词类的转化 除了以上词类的转化外,还有其它词类的转化。虽然这些转化涉及各类词,但是构成的词类数量有限。如: How long does it take to go to Beijing and back? (名词→副词) Stupid! Don’t do that again! (形容词→感叹词) Easy come, easy go.(形容词→副词) I don’t have one; neither do I want.(形容词→连词) Take your hand off mine! (副词→介词) Why did you first talk to him? (数词→副词)

汉英葡三种语言派生法构词的异同

汉英葡三种语言派生法构词的异同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用来交流思想和表达意义的工具,而构词是语言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构词是指通过不同的方法,由已有的词汇组成新的词汇。在语言学中,构词可以分为派生法和复合法等。本文将探讨汉英葡三种语言中派生法构词的异同。 二、汉语的派生法构词 在汉语中,派生法构词是通过添加前后缀、变化词性、重组词素等方法来创造新词的。以“爱”为例,可以通过添加前缀“不”得到“不爱”的相反意思。同时,汉语中还有很多词汇可以通过改变词性而派生出新的词汇,比如“可爱”的动词形式是“可爱化”。此外,汉语中的构词还借助于合成和转换等手段,例如“火车”是由“火”和“车”两个词组合而成。 三、英语的派生法构词 英语中的派生法构词同样广泛运用前后缀、变化词性、重组词素等方式。以“friend”(朋友)为例,通过在前面加上前缀“un-”,可以形成“unfriend”(不友好的)。此外,在英语中还存在名词转动词的情况,如“bear”(熊)可以转化为“to bear”(承受)。 四、葡萄牙语的派生法构词 葡萄牙语中的派生法构词也有其独特之处。葡语通过添加前后缀、变化词性、重组词素等方法进行构词。举例来说,“amor”(爱情)可

以通过添加后缀“-oso”变为“amoroso”(多情的)。此外,葡语中还有 一些名词经过主观化的转换后变成形容词,如“humor”(幽默)可以转 化为“humorístico”(幽默的)。 五、汉英葡派生法构词的异同比较 在汉英葡三种语言的派生法构词中,都有着添加前后缀、变化词性、重组词素等方法。然而,它们也存在一些异同点。 1. 前后缀的使用:汉语中使用前后缀的方式相对较少,更多地是通 过改变词性和重组词素来构词。而英语和葡语中则更常用前后缀的方 法进行构词。 2. 词性转换:在词性转换方面,汉语和英语都比葡语更频繁地进行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之间的转换。葡语中名词转化为形容词的 情况较为常见。 3. 语言特点:汉语注重字义的变化,往往通过改变词性和重组词素 来构词;英语注重词性的变化,通过形态上的变化来构词;葡语则更 强调词形的变化,通过前后缀的添加来构词。 六、结论 通过对汉英葡三种语言派生法构词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它们在构 词方式上虽然有所异同,但都是通过一定的规则和方法创造新的词汇。了解这些异同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不同语言间的差异,丰富语言 学研究的视角。同时,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 掌握和应用这些语言的词汇构成规律。

网络英语新词产生原因及构词特点探析

网络英语新词产生原因及构词特点探析 作者:刘佳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36期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各类新词汇正源源不断地诞生。而英语新词在其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文章深入分析了网络英语新词产生的原因,对其构词特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研究网络英语新词的意义。 【关键词】网络英语新词;构词;原因;探析 目前,人类已经进入了高度信息化时代,网络正向人们传播各种各样的讯息,其中就包括了网络英语。所以,人们日常的英语表达也潜移默化地受到网络英语的影响。许多英语新词就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新词逐步渗透到网络文学、广告、新闻里,它的出现已经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一、网络英语的产生原因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网络上的普及程度也是很广泛的。网络英语新词的产生极大丰富了英语词汇,是英语词汇充满了创新性和幽默感。为它注入一股新鲜血液。那为什么网络英语词汇这么流行呢?为什么如此受到人们的喜爱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互联网和电脑的普及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特网的迅猛发展是形成网络英语新词的客观条件。近年来,电脑已经普及至千家万户,上网的人数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群体。截止2014年4月,中国网民的数量已经达到了5.9亿,这个惊人的数量足以显示网络的广泛度。在网络的世界里,人们可以畅所欲言,这时候就会出现个性的网络语。 (二)生活方式的变迁 与过去相比,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生活节奏正逐步加快,而网络英语新词的显著特征就是时尚、简单、有趣。所以网络英语新词就大量产生了。而且,如果我们面对面交流的话,正常的口语是可以满足需要的,但是网络上的交流多数是通过键盘敲击码字完成的,打出完整的句子或词组就显得浪费时间了,与当下的快节奏生活格格不入。在这种情况下,以年轻人为主题的网民就使用缩略过的词语来代替原来繁琐的语句,来提高上网的速度和效率。如“BTW”来代替“by the way”、“CEO”代替“Chief Executive Officer”、“ASAP”是as soon as possible的意思。这些词汇不仅方便快捷,而且还带来了潮流感和时尚感,是对传统的突破和创新。

英语网络流行语构词特点浅析

英语网络流行语构词特点浅析 摘要:随着電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能够便利地浏览网络,在网络上进行交流,2018年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已经突破了40亿大关。当人们习惯了利用互联网进行各种交流之后,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方言诞生了。学习好英语网络流行语也成为我们英语学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以英文网络流行语为研究对象,运用词汇形态学理论对其构词方法进行分析,找出英语网络流行语的构词方式,从而使得我们能更加了解英语网络流行语的构词特点,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英语;网络流行语;构词方式 1.研究背景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人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带来的便捷服务,它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也影响着人们的语言生活。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网络语言的研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网络语言是计算机在网络通信领域中使用的一种语言形式,从广义上讲是指网络环境中所使用的所有语言。从狭义上讲网络语言是指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中使用的语言。网络语言是一种虚拟空间的社会方言(刘丽,2004)网络语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发展和交流,对其具有现实意义也成为了我们学习英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对其构词方法进行分析,找出其构词规律,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英语网络词汇构词的特点,从而更快速有效地进行学习与吸收。 1.1研究方法 本研究首先收集互联网上生成的英语高频新词然后再运用词汇形态学理论,对英语网络词汇的形态进行分类对其构词方法进行分析。 1.2文献综述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网络流行语。因为网络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网络语言对人们使用的传统语言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网络流行语的频繁使用使其成为新单词涌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学者对网络流行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国外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早于中国。这是因为计算机网络以英语为主要语言,1997年,在哈特福德大学举办了一次关于语言和网络的会议,这是第一次对网络语言进行全面讨论,他们的议题主要针对网络语言问题。六年后,第一次语言和因特网正式会议在西班牙举行。这两个会议是学术界公认的网络流行语研究的里程碑。在David Crystal(2001)的著作“语言与互联网”中,它首先描述了网络术语的定义和分类,讨论了网络术语及其共同特征,并对网络术语进行了比较。他认为网络术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在1995年语言学家Kevin Hunt 和Mick Doherty讨论了网络隐喻,从心理学、计算机技术、历史演变、修辞学等角度分析了网络隐喻的基础和传播效果等等。在

从语用角度来探讨语言的模因现象

从语用角度来探讨语言的模因现象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珍妮·托玛斯认为,说话人偶尔犯点语法错误,遣词造句不符合语法规范,这是被允许的,顶多算是咬文嚼字或者吐字不清,而从语用角度来看,如果不是speaking badly,那就是采用的句法结构和字词不符合语境,给人一种impoliteness or unfriendly 的感觉,这就是语用角度中语言的模因现象的一种表现。这样的情况如果经常发生,会被人怀疑是人格品行不端badly on man。 一、相关概念的基本定义 在详细介绍从语用角度看语言的模因现象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其中基本术语的简单定义。 (一)语用学 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在众多的语用学定义中,有两个概念是十分基本的,一个是意义,另一个是语境,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 (二)模因 模因论(memetics)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

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 二、从语用角度看语言的模因现象的特点 Blackmore(1999)认为,MT 具有选择性。由于其传播能力的差异,致使某些信息更易于被人们所记忆和传递。本文从语用角度出发,研究语言中模因现象。笔者在研究和整理了前人的论述资料之后发现,从语用角度看语言的模因现象,其特点比较突出。主要是因为模因的存亡取决于其功能。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生,也就是说,在学习生活中,词语作为模因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这种背景前提下,我们有必要研究语用角度中语言的模因现象特点。 (一)在交际中发挥积极作用时模因就变得强大 从整体看来,现在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呈现了明显的滑坡式走向,这无疑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极为严峻的困难和挑战。语用语言的学习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关键,而英语语用语言的学习则要从语言的模因效应着手。笔者在分析英语学习体系中发现,模因效应在实际交谈中无处不在。而在交际过程中语

网络英语的主要构词方式及特征

网络英语的主要构词方式及特征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传播,网络逐渐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网络英语作为新媒体技术时代的产物,以它鲜明的特色及影响力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与使用。本文拟对网络英语的构词特征,及其影响进行浅析。 关键词:网络英语;构词特点;影响;一、刖言 在新媒体技术时代,互联网帮助人们突破空间地域上的限制实现在线的即时交流,也实现了各种资源的共享。作为一种网络媒体语言,网络英语以其独特的构词方式被越来越多的网民使用。如今,伴随着网络技术不断提高,网络英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公众越来越多地使用网络英语,不仅增强了其表现力,而且丰富它的了的词汇量,使其更加丰富多彩。网络英语是网络文化的产物。身处网络时代的人们,特别是就读于职业学校的学生们,不断地学习了解网络英语,掌握网络英语的相关知识与特点并用于实际工作中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交际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增强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二.网络英语的分类 网络英语通常可以分为三类。首先是与网络相关的专业术语;其次是用于网络的特殊用语,也可以说是在网络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最后一类是网民在沟通交流和论坛上用的词汇,也就是网语。前两类可以称为网络专业术语,第三类就是网络习惯性用语。本文所讲述的主要是围绕第三类即一切与网络行为有关的英语词汇。

三、网络英语的主要构词方式及特征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传播,网络英语作为一种新型英语逐渐彰显其特有的风格与魅力。一般来说,网络英语有四种构成方式,包括音译法、缩略法、创造新词法和旧词新用法。这些方法都是基于对传统英语词汇的改变或通过合成的方法来创建新的词汇。无论是用哪种方式构成的,新网络词汇都是为满足网络需求而出现的。 (一)网络英语的主要构词方式 L音译法 它是参照英文词汇原有的读法,谐音创造的一种新词汇,或者是用数字或字母来代替该词汇。通常包括数字谐音和字母谐音两种方式。这种构词的方法使原来的单词变得简短创建的新单词具有简单性与生动性, 同时这种构词法也节省了录入的时间。这类词汇在许多的论坛及各个网络聊天室里常常被用到,也特别适合职业院校的学生在网络生活或商务交流的时候使用。首先是数字同音。1=won or one,9=night,4=for。其次是字母同音。例如U=you,UR=your,C=see,B二be等等。 2 .缩略法 缩略是原始单词的缩略或缩小(包括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单词)。 只保留原始单词的一部分,或只取读音保留其原意而创造出来的词汇。可分为字母缩略法、数字与字母混合缩略法。在网络媒体下进行沟通,语言需要简

模因论视角下网络语言中“仿拟”辞格的英汉对比分析

模因论视角下网络语言中“仿拟”辞格的英汉对比分析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正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网络语言,代表了一定的互联网文化,它广泛地出现在聊天、网络论坛(BBS)等各种互联网应用场合,并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在网络语言中,“仿拟”辞格被大量使用。本文拟从模因论的角度对网络语言中“仿拟”辞格进行英汉对比分析。 标签:模因论网络语言仿拟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IT行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随着电脑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容易接触到新技术以及互联网,网络语言也得到了普遍使用。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得到了人们的偏爱。网络语言起初主要是“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达到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交流方式,随后逐渐形成一种特定的语言。网络新词汇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生命力,如果那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人们就可以接受;反之就会被抛弃甚至遗忘。 研究“仿拟”辞格主要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转喻理论、心理空间理论或语用学的关联理论角度进行。本文拟从模因论的视角来分析网络语言中的“仿拟”现象。 二、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代表了一定的互联网文化,它广泛地出现在聊天、网络论坛(BBS)等各种互联网应用场合,并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网络语言是网络人际交流文本中基于网络环境及网民文化背景创造出来的语言。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指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和网络文化中人际交流的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网络文化中人际交流的语言。本文主要分析狭义的网络语言。从网络的语义功能和文化内涵角度讲,网络语言又可以分为三类拟格。仿拟分成两种:第一是拟句,全拟既成的句法;第二是仿调,只拟既成的腔调”(陈望道,1979)。根据交际需要,模仿大家熟知的、现成的词语句篇,而仿造出一个新的词语句篇,这种修辞方式叫做“仿拟”。“仿拟”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它有助于揭示事物相反相承的关系,增强文章的概括力,使语言明快犀利,富于幽默感,具有讽刺意味。仿拟分为三种形式:“仿词”“仿句”“仿调”。“仿词”指“把现成的合成词或成语中的一个语素换成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语素,临时仿造出一个新的‘反义词’或‘相对的词’,这种修辞手法叫‘仿词’,又叫‘反连’或‘抽换’”。“仿句”指“模仿大家熟知的句子形式,表达自己要说明的内容,好像‘旧瓶装新酒’一样”。“仿调”指“摹拟大家比较熟悉的、现成的篇章、格调,表达自己的意思”(李定坤,1994)。王德春在其《修辞学词典》中定义“仿拟”

语言模因和外语教学

语言模因和外语教学 模因论(memetics) 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meme)这个术语在Richard Dawkins(1976)所著的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出现。它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模因(meme)用了与基因(gene)相近的发音,表示“出自相同基因而导致相似”的意思,故模因指文化基因。何自然(2003)将meme译成“模因”,是有意让人们联想它是一些模仿现象,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基因是通过遗传而繁衍的,但模因却通过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模因像病毒,能感染人类的大脑,改变他们的行为,令他们着力宣扬这种模式。对某种事物(如标语口号、时髦用语、音乐旋律、创造发明、流行时尚等)只要有人带个头,大家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跟着模仿起来,传播出去,“炒作”起来,成为“人云亦云”、“人为我为”的模因现象。[1] 1模因的复制和传播 何自然教授认为,“模因是一种信息单位,也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通过模仿的方式而得到传播。”他存在于人的大脑之中,像是大脑的病毒,可以重组人的脑子,使之成为它更佳的栖息地。模因也是一种认知或行为模式,由一个人传输到另一个人。携带模因的人叫宿主,因为宿主继续携带模因,传输过程也叫复制。宿主继续向群体传播模因,进行自我再生产,所以模因也是复制因子[2]。 模因靠复制而生存。当某种思想或信息模式出现,在它被复制或被重复传播之前,它还不算是模因。只有当这种思想或信息模式得以传播、仿制才具有模因性。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了。 模因像病毒那样复制和传播,从一个宿主过渡到另一个宿主,不断变化着形态,但始终保持其固有的性质或相同的模式。我们肉眼看不到病毒如何传染,但我们注意到它可能走的路径和可能导致的症状。模因也是那样,我们无法指出模因是些什么,但当我们看到某种现象出现并得到传播时,我们能够认出那是模因作用所导致。 回顾上世纪的文革就感受到那时的政治模因。因为人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以“小红书”上的语录为引子。不论在什么场合(包括起居饮食的场合)都不可少地举起“小红书”读语录,做政治“秀”,说话、写文章(包括学术著作)也时兴地引用几段(哪怕是牵强附会的)领袖语录。人人都会背诵语录,活学活用。比如下面一段小故事讲的是文革期间一个中学生到公社供销社买钢笔,和营业员发生争执,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转载于《读者》2004年第22期,P27):

英汉网络新词构词方式对比研究

英汉网络新词构词方式对比研究-汉语言文学 英汉网络新词构词方式对比研究 孔筱燕杨廷君 摘要:语言有三大系统: 语法、语音和词汇。其中,语法和语音相对稳定,而词汇则比较活跃。网络流行语是词汇中比较活跃的部分。随着网络的普及,很多与网络有关或是通过网络迅速传播的新词热语应运而生。网络新词以其简单独特、诙谐幽默和富有时代性的特点,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英语和汉语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种语言,在词的构成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本研究从构词法的角度切入,通过对大量英汉网络新词的分析和分类,发现两者相同的构词方式主要有类比构词、缩略构词、谐音构词、借词等;而英语网络新词通常使用的融合构词和创造新词的方式,在汉语中极少出现,这是由两种语言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关键词:英汉网络新词构词方式产生原因共性与个性 一、引言 网络新词是指与现实社会所发生的热点话题或新闻事件紧密相关,通过网络和电视等媒体迅速蹿红,并广为大众所接受和使用的热门词语。本研究所提到的网络新词是广义上的概念,既包括在网络生活中创造的新词,也包括通过网络这一媒介而得到广泛传播和使用的社会热点词语。这些词语往往具有构词独特,新鲜有趣,感情鲜明的特点,能够折射出这个时代语言及流行文化的动态变化。诸如“netizen、group-purchase、给力、被就业”等词语不仅仅是年轻群体的宠儿,也逐渐被一些严肃的官方报刊和学术文章所采用,成为了我们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研究首先分析了网络新词产生的原因,然后通过比较

英汉网络新词的构词方式,找出两者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二、网络新词产生的原因 网络新词之所以能迅速在各种媒体和日常交际中得到广泛使用,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是客观动因,主要是社会生活、经济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使得大量新的事物和社会现象不断产生,而在语言的诸多要素中,唯有词汇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最为密切(张绍全,2010:33)。用以描述这些新的事物和现象的需要是新词产生的土壤。其二是主观动因,主要是语言的经济原则和大众的娱乐心理。在描述一个新事物或新现象时,人们当然可以采用释义法,但是出于大众普遍的化繁为简的心理需求,简洁方便的词汇手段,相比复杂冗长的句法描述,更受大众的青睐。并且这些新词本身往往带有幽默娱乐的特点,更容易通过网络等时下的交流工具广为传播。简而言之,新词的产生反映了人们对于新鲜的表达方式的需求。 三、英汉网络新词构词的主要方式 (一)融合构词 所谓“融合构词”,就是指从两个单词中各截取一部分后,将这两个部分融合在一起构建一个新词,又称“拼缀构词”或“拼合构词”(blending)。这种构词法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期,最初是人们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将业已存在的语言临时拼凑起来,以取得幽默和戏谑的效果,而现在不少词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逐渐失去明显的非正式语体色彩,进入一般词汇(周启强、白解红,2006:178)。融合构词是英语网络新词主要的构成方式之一。我们根据融合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