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地图概述及其数学基础
- 格式:pdf
- 大小:12.25 MB
- 文档页数:103
地图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导论一.地图的定义与基本特征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依据特定的数学法则,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将地理信息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客观现象的数量、质量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的基本特征:地理信息的载体——多样性数学法则的结构——(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图形的形状变化和尺寸变化)符号系统的运用——(地理信息的图形借助地图符号,地图是符号的模型)二、地图的功能与分类1.地图的功能:(1).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分为直接(从图中直接反映)和间接信息(分析)组成,(2).地图的传递功能将制图者和用图者联系起来,统一在地图信息的传递过程中(3).地图的模拟功能所需表示的对象,在众多特征中抽取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进行实物的模拟(4).地图的认知功能用图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图形进行联想和推演和各种分析2.地图的类型(1)按尺度划分:大比例尺地图:大于比例尺1:10万的地图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万~1:100万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1:100万(2)按区域划分(了解)A.星球图、地球图B.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C.国家图、行政区图D.局部区域图(3)按照地图的图型划分普通地图(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不偏重哪一个要素,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专题地图(各自学科体系进行层次细分,构成地图的主要内容)(4)按地图的维数划分平面地图和立体地图(5)按其他指标分类按用途按语言种类按历史年代按出版和使用方式三、地图学1.地图学的概念: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2.地图学的学科体系(了解)3.地图学的相关学科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一、地球体与大地坐标系1.大地坐标系:大地坐标系是指描述地球表面空间位置的数学参照系。
2.大地水准面: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3.参考椭球:与某个区域的大地水准面最佳拟合的地球椭球4.坐标系分类:天文坐标系、大地坐标系5.我国的大地坐标系4.我国的高程系统:1956黄海高程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二、地图投影 1.地图投影的概念: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不可展的地球曲面运用特定的数学方法展示到平面上,最终在地表面点与地图平面点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书482.地图投影变形:(类型)书51(1)长度(距离)变形:(2)面积变形:(3)角度(形状)变形 3.地图投影的分类(一)按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分类: (1)几何投影:源于透视几何原理,以几何特征为依据,将地球面的经纬网投影到平面上或可以展成平面的圆柱面和圆锥面等几何面上从而有(1)方位投影(2)圆柱投影(3)圆锥投影(2)非几何投影:通过数学解析方法,不借助辅助投影面,根据制图的特定要求选择合适的投影条件,求出投影公式,来确定平面与球面之间点与点的函数关系(1)伪方位投影(2)伪圆柱投影(3)伪圆锥投影(4)多圆锥投影(二)按投影变形性质分类 (1)等角投影(球面上小范围的地物轮廓投影后,仍保持形状不变,角度想等) (2)等积投影(面积相同)(3)任意投影(长度,面积,角度变形同时存在)4.地图投影的选择(64)(一)投影选择的依据1.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形状和范围2.比例尺3.地图的内容4.出版方式(二)世界地图投影方式的选择1.多圆锥投影2.圆柱投影三、地图的比例尺与分幅计算1.主比例尺:对地球半径缩小的比率2.复式比例尺:每一条纬线(或经线)单独设计一个直线比例尺,将各直线比例尺组合起来就成为复式比例尺。
七年级第一章地图知识点地图是一种很常见的资料工具,它展示了天下万物的地理形态及其他概况。
对于学习地理的人来说,地图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作为学习地理的第一步,我们必须从学习地图开始。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会讨论地图的知识点,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世界。
1. 什么是地图?简单来说,地图就是用一种符号系统表示出地球表面的地理信息的图形。
后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地理学的发展,地图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不仅有二维地图,也有三维地图。
然而,无论是什么样的地图,它都充满了奥秘,带给我们了解世界的乐趣。
2. 地图的分类地图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图分类:2.1 按照比例尺分类按照比例尺的大小,地图可以分为大比例尺地图和小比例尺地图。
大比例尺的地图表示范围比较小,但细节表现到位;小比例尺的地图表示范围就相对广大一些。
2.2 按照投影方式分类地球是一个球体,可是平面上展示出来的地图却是一个扁平的图形。
投影是将这个扁平的地图图形制作出来的过程。
地图投影的方式很多,例如等距投影、等面积投影和等角度投影等。
2.3 按照内容分类按照内容的不同,地图可以分为政治地图、物理地图、气候和天气地图、经济地图等等。
每种类型的地图都能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我们所关注的事情。
3. 地图符号的含义地图上的符号是用来代表不同地理元素的。
地图上的符号类型很多,常见的有点符号、线符号、区域符号等等。
下面是几个代表性的符号及其含义:3.1 点符号点符号用来代表一个地理要素,如城市、港口等等。
点符号的大小、粗细、颜色等都会影响到地图的可读性。
3.2 线符号线符号通常用来代表地图上的道路、铁路等线性要素。
线符号的类型、线宽、颜色、纹理等属性也都会影响到地图的表现效果。
3.3 区域符号区域符号通常用来代表一块面积上的信息,如一个国家、地区、城市等等。
区域符号的填充方式、边界、颜色等属性也都是重要的。
4. 地图的常见错误尽管地图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但是有时候地图上也可能会出现错误。
1.1 地图的基本特征和定义1.2 地图的内容和分类1.3 地图的功能和应用1.4 地图学及其发展趋势1.1 地图的基本特征和定义1:1850万一、引言结论一、引言思考二、地图的基本特征地图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呢?地图投影地球椭球面地图平面B , L x ,y二、地图的基本特征1、地图的数学基础分析1、地图的数学基础地球表面旋转椭球面地图平面大地水准面地图投影B,LB,L x,y 二、地图的基本特征B,L 不规则曲面不规则曲面规则曲面地图平面二、地图的基本特征1、地图的数学基础二、地图的基本特征1、地图的数学基础结论:解决曲面和平面矛盾的数学法则构成了地图的数学基础,这是地图的第一个基本特性。
二、地图的基本特征缩小、简化了的地图表面与实地复杂现实之间的矛盾。
二、地图的基本特征分析二、地图的基本特征2、使用了特殊的符号与注记符号化:就是对地面物体或现象的“抽石桥水泥桥铁桥铁索桥砖石房高层房框架结构水泥混合定位、定性、定量科学性1、能分类分级地表示复杂的事物和现象。
2、表示实地形体虽小,但有重要意义的物体。
3、表示事物的质量和数量特征。
4、表示地面上被遮盖的物体。
5、表示无形的现象。
表示实地形体小,但有重要意义物体这棵单独的树,由于有特殊的方位意义,得到保留。
表示无形的现象表示事物的质量和数量特征二、地图的基本特征3、实施了地图概括(制图综合)制图综合内容取舍形状化简制图综合清晰易读明显的一览性、有使用价值。
从大比例尺地图到小比例尺地图,在内容上也有取舍。
这是一幅气候专题地图。
在这个图上只表示了境界、居民地、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而没有表示出交通和地貌。
二、地图的基本特征地图的综合法则结论:二、地图的基本特征地图的综合法则二、地图的基本特征地图的综合法则二、地图的基本特征总结: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综合法则三、地图的定义三、地图的定义基本定义三、地图的定义现代定义。
《地图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地图与地图学1.1 地图学导学地图学是一门研究地图制作、地图内容、地图使用和地图分析的学科。
它涉及地图的历史、理论、技术和应用。
地图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地图的符号、投影、制图综合、地图表示和地图分析等。
1.2 地图的基本特征和定义地图是一种图形表示,用于展示地球表面或任何其他对象的空间特征和属性。
地图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空间特征:地图展示对象的空间分布和位置关系。
- 符号系统:地图使用符号和色彩来表示不同的地理特征和属性。
- 投影:地图将地球的三维表面转换为二维平面,需要使用特定的投影方法。
- 缩放比例:地图的缩放比例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1.3 地图的内容和分类地图的内容包括地理特征、行政区划、道路、水系、地貌、植被、人口等。
地图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例如:- 根据表示内容:普通地图、专题地图。
- 根据比例尺: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小比例尺地图。
- 根据投影方式:方位投影地图、圆柱投影地图、圆锥投影地图。
1.4 地图制作的基本方法地图制作包括以下基本方法:- 调查和收集资料:通过实地调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收集地图制作所需的地理信息。
- 制图综合:对收集到的地理信息进行综合和简化,以适应地图的比例尺和表示要求。
- 地图设计:确定地图的投影、符号系统、色彩方案和布局。
- 地图绘制:使用计算机辅助制图软件或手工绘制地图。
1.5 地图学的发展历史地图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古代、中世纪、现代和当代四个阶段。
在古代,地图主要用于导航和探险。
中世纪时期,地图制作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形式。
现代地图学的发展始于19世纪,随着测量技术和印刷技术的发展,地图制作变得更加精确和规模化。
当代地图学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图制作和分析。
1.6 地图学及其发展趋势地图学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数字化:地图制作和分析逐渐转向数字化,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进行。
(完整版)地图学基础知识地图学:第一章:现代地图学概论地图定义:按照严密的数学法则,并使用特定的符号系统把空间事物抽象地表示在平面或者球面上,并且其还具有传输事物信息的一种图形地图的基本特性:1、严密的数学法则2、科学的地图概括3、特定的符号系统地图的组成要素:1、数学要素确定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骨架”作用,大地控制点、比例尺、经纬网2、地理要素地图根据制图要求表达的内容(内容要素),自然要素:水系、地形、土质植被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交通线,用图形表示,“图形要素”3、辅助要素图名图号、图例、文字说明等4、现代地图还包括技术设备和技术操作地图的功能1、信息载负功能2、信息传输功能3、客观模拟功能4、认知与感受功能现代地图分类(一)按地图功能和内容分类按地图功能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专用地图、特种地图按地图内容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主要方法)普通地图:同等详细程度全面表示地面上主要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可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
专题地图: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二)按地图比例尺分类大比例尺地图(>=1:10万),地市规划中比例尺地图(大于1:100万,小于1:10万),国家或省级规划小比例地图(1:100万以及更小比例尺),教育普及第二章:制图框架与成图方法一、地图成图方法:实测成图法、编绘成图法地理空间信息特征:空间特征、时间特征以及属性特征大地水准面:假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面静止时的平均水面,并假设此面穿过穿过大陆与岛屿,连续扩展形成处处与铅垂线成正交的闭合曲面大地水准面高低起伏,地球内部物质密度不均,起伏不定的重力等位面,又称地球物理表面平均海水面为椭球体面,地球数学表面地理坐标系:空间参照系是测量空间点坐标位置的一种度量衡制地球表面点坐标的确定包括两方面内容:1、地面点在地球椭球体面上的投影位置,采用地理坐标系2、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采用高程系天文经纬度:天文经度:首子午面与过观测点的子午面所夹的二面角,天文纬度:过某点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大地经纬度:大地经度L:过参考椭球面上某一点的大地子午面与首子午面之间的二面角大地纬度B:大地纬度是指过参考椭球面上某一点的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地心经纬度:地心经度等同于大地经度,地心纬度是指参考椭球体面上的任意一点和椭球体中心连线与赤道面的夹角地图学中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