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之一比大小》第2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156.50 KB
- 文档页数:2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课时几分之一的比大小人教新课标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课时——几分之一的比大小,人教新课标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使用人教新课标版的数学教材,这一课时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数的大小比较。
我们会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以及不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以及不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不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教学重点则是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课件、分数卡片、实物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课时的内容。
例如:“如果有2个苹果,你吃了一个,朋友吃了一个,我们还剩几个苹果?”2. 讲解与演示:我会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们介绍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将两个同分母的分数放在一个数轴上,通过比较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来判断它们的大小。
3. 随堂练习:在讲解之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4. 拓展延伸:我会通过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
例如:“如果有一个苹果,你吃了一半,朋友吃了一半,我们还剩几个苹果?”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和不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1/4 和 1/22. 3/8 和 5/83. 2/5 和 3/5答案:1. 1/4 < 1/2,因为它们的分母相同,而1/2的分子比1/4的分子大。
2. 3/8 < 5/8,因为它们的分母相同,而5/8的分子比3/8的分子大。
3. 2/5 < 3/5,因为它们的分母相同,而3/5的分子比2/5的分子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学生们在本课时中的表现进行反思,看看他们是否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以及不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课时几分之一的比大小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并掌握几分之一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2. 能够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能用符号表示出来。
3. 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分数比较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1. 通过直观教具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分数大小的比较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分享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重点1. 分数的意义及其表示方法。
2. 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3. 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1. 分数大小的比较及其符号表示。
2. 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分数卡片。
2. 直观教具(如水果、蛋糕等可分割的物品)。
3. 白板和笔。
4. 学生自备的学习用品(如尺子、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1. 复习分数的基本概念,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分数的理解。
2. 展示一些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并引入分数大小的比较。
第二阶段:探究与讲解1. 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直观教具比较分数的大小。
3.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阶段:练习与应用1. 让学生进行个人练习,巩固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2. 分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分数比较的概念。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进行解答。
3.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直观教具的示意图,标明各个分数。
2. 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出分数大小的比较结果。
3. 列出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和步骤。
4. 画出实际问题的示意图,展示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设计一个实际问题,用分数表示并比较大小。
3. 写一篇关于分数大小的学习心得。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二课时几分之一的比大小》人教新课标一. 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课时“几分之一的比大小”是该册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理解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规律。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并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能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部分,并且已经学会了如何读写分数。
但是,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规律,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进一步巩固。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2.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规律,并能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时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和小组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发现并掌握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规律。
3.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分数比较练习,巩固所学的方法和规律。
4.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化记忆。
5.拓展:设计一些拓展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相同的,分母大的反而小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比较大小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
单元 第三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课题几分之一比大小课时 第2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93页例3,“做一做”,练习二十二第3题。
课时 目标1、进一步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对分数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探究、交流的成功体验。
教学 重点 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 难点 理解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少。
板书 设计几分之一比大小2141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少教学环节 教学流程 复 备一、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师;孩子们,动画片西游记你们看过吗?(出示课件)瞧,唐僧师徒四人正在赶往西天取经的路上,突然,他们看见前面有一个大西瓜(出示课件),猪八戒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师傅要求他答对问题就能吃西瓜。
猪八戒想请三六班的同学们帮忙,愿意吗?(课件出示: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的,请写出来)生一起练习师:在大家的帮助下,八戒顺利过关,于是就和悟空分起西瓜来。
师:那么,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分数,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
揭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创设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画片《西游记》里的情境,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好!二、动手操作,探1、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比大小。
师(出示课件):贪吃的八戒说“我肚皮大,我要吃这本节课让学生利用>索交流。
个西瓜的四分之一”悟空说“好,我只吃这个西瓜的二分之一”它们俩谁吃的多?为什么?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得出二分之一大于四分之一。
2、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比大小。
先分一分,在涂上颜色,直观看到三分之一大于四分之一。
3、(课件出示: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八分之一的图组)你能比较出这几个分数的大小吗?(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111->->-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一份就越248少。
4、完成书上“做一做”分数表示的意义来比大小,虽然比较耗时一些,但学生对于分数意义的理解却更深入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二课时几分之一的比大小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够灵活运用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分数。
-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中的分数表示什么意思吗?2. 探究新知-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 提问:你们能想出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吗?请小组内讨论并分享。
3. 巩固练习- 出示一些分数比较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讲解解题思路。
- 提问:你们能告诉我你们是如何比较这些分数的大小的吗?4. 拓展提高- 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比较方法解决。
- 提问:你们能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吗?5. 总结反思-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 提问:你们能总结一下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吗?四、作业布置1. 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分数,并记录下来。
五、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列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分数的概念、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等。
2. 用图表或图示展示分数的比较过程。
六、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环节,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教学目标。
重点关注的细节:探究新知环节在探究新知环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