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3例胆瘘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33例胆瘘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33例胆瘘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33例胆瘘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肝胆手术胆瘘的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肝胆手术胆瘘的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对肝胆手术胆瘘的外科治疗方式、预后行回归性分析,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将医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64例肝胆手术后并发胆瘘的治疗方式和预后等病历记录进行回归性分析,对比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症状好转时间、住院时间、综合疗效及死亡率,分析肝胆手术胆瘘病例的外科治疗要点及注意事项。结果手术疗法患者症状好转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非手术疗法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手术疗法总有效率高达92.59%,非手术疗法仅为72.97%,差异显著(P<0.05),死亡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肝胆手术胆瘘患者实施外科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综合疗效,且死亡率较低。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surgical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biliary fistula in patients with biliary fistula. Methods 64 cases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hospital in January 2015 ~2016 year in September from medical records after concurrent biliary fistula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were recorded and regression analysis,comparison of nonoperative and operative treatment of symptoms improved time,hospitalization time,efficacy and mortality,surgical trea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of biliary fistula cases and precautions. Results Surgical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symptoms improved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patients with non operative therapy,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Conclusion Surgical treatment of hepatobiliary fistula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efficacy and lower mortality. Key words:Hepatobiliary Surgery;Biliary fistula;Surgical treatment;Prognosis;Clinical analysis 膽瘘是肝胆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1]。一旦发生胆瘘,将会有胆汁溢入腹腔并且在肝下的间隙寄居,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可引发胆汁性腹膜炎,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也危及其生命安全。胆瘘初期可表现为胆汁化学刺激,随后可导致感染,诱发细菌性腹膜炎,甚至并发败血症,导致休克乃至死亡[2]。由此可知,对肝胆手术病例并发胆瘘的原因、治疗方式以及预后进行深入分析能够为此类患者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合理的参考及有用的信息。鉴于此,本研究特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64例肝胆手术后并发胆瘘患者的病历记录进行调查,以期为临床提供此类患者的治疗要点及技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通过对医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64例肝胆手术后并发胆瘘患者病历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展开,均于肝胆术后并发胆瘘,经临床检查确诊,年龄≤80岁,病历记录清晰完整,排除存在胆道异常等情况者,已继发其它类型并发症者,如胆汁性腹膜炎、细菌性腹膜炎、败血症者,罹患恶性肿瘤者,随访期间非正常死亡者。64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4.5±10.6)岁,肝胆手术类型:单纯胆囊切除术30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迷走胆管损伤后胆瘘的诊治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迷走胆管损伤后胆瘘的诊治分析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迷走胆管损伤后胆瘘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迷走胆管损伤后胆瘘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胆瘘发生的原因、治疗过程、转归,并分析预防迷走胆管损伤后胆瘘的措施。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迷走胆管损伤后胆瘘的发生率约为0.62%,其中3例经保守治疗治愈,2例2次开腹手术,无死亡病例,5例发生迷走胆管损伤后胆瘘均存在术中解剖关系不清。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迷走胆管损伤胆瘘发生率较低,一旦发生要及时进行处理,术中仔细操作,辨清解剖结构有助于减少迷走胆管损伤后胆瘘的发生。 标签:胆瘘;迷走胆管;腹腔镜;胆囊切除 迷走胆管存在是胆道系统变异的形式之一,迷走胆管的解剖位置异常容易导致在胆囊切除过程中发生损伤,导致胆瘘的发生,虽然临床的发生率较低,但是迷走胆管损伤导致的胆瘘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处理颇为棘手。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共发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迷走胆管损伤后胆瘘5例,现对其诊治过程及损伤原因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12例,其中发生迷走胆管损伤后胆瘘5例,男2例,女3例,年龄39~62岁,平均(47.0±6.5)岁,原发病为胆囊结石4例,慢性胆囊炎1例。 1.2?临床表现 4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右腹部腹膜炎体征,伴有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胆汁样液体,每日引流量约为150~350 mL,1例患者术中未留置腹腔引流管,4例患者均经逆行ERCP逆行胆道造影明确诊断,患者术后出现右腹部腹膜炎体征,伴发热,经B超检查证实右上腹及胆囊窝积液,B超引导穿刺穿出胆汁样液体确诊。 1.3?治疗 4例腹腔留置引流管患者严密观察患者腹部体征变化及引流管引流量,其中3例腹膜炎体征局限于右上腹,胆汁引流量约100 mL/d,腹膜炎体征无扩大趋势,无发热等感染征象,保守治疗;1例患者腹腔引流管引流量持续300 mL/d,观察48 h患者腹膜炎无减轻趋势,给予开放手术治疗。1例患者术后右腹部腹膜炎伴发热,B超穿刺证实为胆瘘,术后48 h内开放手术治疗。 2?结果 本组资料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迷走胆管损伤胆瘘发生率为0.62%,其中迷走胆管位于胆囊窝1例,位于胆囊三角4例,5例患者中3例采取保守治疗保留引流管1个月后引流量减少,拔除引流管后窦道自愈,2例患者开放手术治疗患者迷走胆管位于胆囊三角处,其中1例合并胆囊管汇合与右肝管,2例患者行迷走胆管缝合后治愈,5例患者均未发生肝叶或肝段萎缩。 3?讨论 胆道是体内变异最多的系统之一,肝内外胆道具有多种形式的解剖变异,如胆囊管的汇合位置异常,胆囊管过短,副右肝管的出现及迷走胆管的出现等。较大的胆管变异在手术中容易被发现,损伤的机率相对较小,而迷走胆管是变异情况最为复杂的胆管变异,迷走胆管的与胆道汇合的位置较为复杂,胆总管、胆囊、

肝胆手术后胆瘘临床治疗体会

肝胆手术后胆瘘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对肝胆手术后胆瘘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30例于2012年1月~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肝胆手术后胆瘘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对症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持续治疗6w 后,全部肝胆手术后胆瘘患者均获得治愈,治愈率为100%,没有患者出现新的并发症,7例单纯腹腔引流治疗2w内痊愈,3例再次手术患者2w内治愈,7例行生长激素和腹腔引流治疗患者2w内治愈,全部3例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以及腹腔引流患者2w内均获得治愈,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2w内治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w内治愈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瘘的主要引发原因为肝胆手术损伤,保证引流的畅通性,使梗阻及时获得解除,并对患者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腹腔引流以及应用生长激素、腹腔引流能够在短期内取得较高治愈率。 标签:肝胆手术后胆瘘;治疗方法;治疗效果 作为肝胆手术后的较为普遍的一种并发症,肝胆手术后胆瘘能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并加大患者的痛苦,本次研究特就肝胆手术后胆瘘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30例于2012年1月~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肝胆手术后胆瘘治疗的患者,其中,女性患者占9例,男性患者占21例,患者年龄范围居于23~79岁,年龄平均值为(47.8±4.3)岁。3例患者行肝外清创手术,4例患者行肝叶切除手术,5例患者行胆肠Roux-en-y吻合手术,2例患者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6例患者行开腹胆囊切除术,10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所选患者手术完成后均出现弥漫性或者局限性腹膜炎症,有大量胆汁自患者伤口或者腹腔引流管流出,。对全部患者进行CT以及B超检查,结果显示5例患者胆道造影剂外泄,16例患者右膈下积液,9例患者十二指肠腹膜后间隙积液、积气。19例患者手术完成3d内出现胆瘘,7例患者术后1w出现胆瘘,4例患者术后2w出现胆瘘。4例患者拔T管后胆瘘,7例患者胆囊管残端瘘,8例患者胆总管空肠吻合口瘘,6例患者胆总管切口瘘,17例患者肝创面胆管瘘。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腹胀、腹痛等。 1.2方法确保胆管引流以及腹腔引流的通畅性,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同时进行并发症以及感染防治。对腹腔引流患者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禁食并应用抗菌素,确保引流管的通畅性。若患者胆瘘现象严重,则需立即采取手术治疗方式[1]。13例患者行单纯腹腔引流治疗,若患者出现胆瘘现象后若原来没有进行腹腔引流,则进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该操作需在B超指导下进行,若原来即行腹腔引流,则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性;6例患者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对8例患者进行生长激素应用和腹腔引流治疗,即在进行腹腔引流的同时,每日皮下注射8U生长激素,持续应用1~2w;3例患者同时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以及腹腔引

【发现】5例胆道结石术后胆瘘治疗分析1

【关键字】发现 5例胆道结石术后胆瘘治疗分析(1) 作者:张兆明陈立新孙卫东 【摘要】胆道系统结石,是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在行胆囊结石胆囊切除,肝外胆道结石胆总管切开取石后,致胆瘘、胆汁性腹膜炎,需再手术并不少见。术中胆道损伤、胆囊三角区解剖不清是胆瘘的解剖基础,由于胆囊三角区局部充血水肿,炎症粘连,分离难度大,致使有炎症的胆总管损伤,另外,解剖变异,迷走胆管的存在,术中探查不仔细,胆囊切除不完全,造成胆瘘等。本病临床表现以胆道系统结石术中发现有胆汁渗出,或术后腹腔引流管中有胆汁引出,或术后胆汁性腹膜炎,出现绞痛、发热、休克等症状。本病经确诊,大都需再次手术,行“T”管胆总管引流或空肠胆总管吻合,通畅引流胆汁是有效的治疗措施。 1临床资料 我院于1998年至XX年曾有5例胆道系统结石致术后胆瘘、胆汁性腹膜炎,现分析报告如下: 例1:患者女性,35岁,因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施行胆囊摘除术。关腹前再次回看时,发现近三角区胆囊床有胆汁渗出,量较少,仔细探查发现是迷走胆管,并经解剖胆囊后证实,结扎后,预防性留置腹腔引流管,术后无腹痛,无胆汁引出。 例2:男性,66岁,因右上腹反复疼痛,疼痛放射右肩部伴有黄疸,经“B”超检查提示胆总管增宽,胆总管结石。临床诊断:胆总管结石伴阻塞性黄疸,施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检查胆总管触及包块,切开取出一枚结石,置T管、腹腔引流管各一根,术后两管均有胆汁流出,一周后腹腔引流管无引流物,无腹痛,无发热,正常恢复出院。 例3:女性,52岁,因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二年,来院行单纯胆囊摘除术,术后上腹剧烈疼痛伴发热,黄疸,经保守治疗后腹膜炎症状加重,“B”超提示腹腔内渗液较多,考虑内出血,施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为胆汁,检查发现胆囊管结扎线松动,有胆汁漏出,证实为术后胆漏,冲洗腹腔,引流痊愈出院,随访无并发症,恢复良好。 例4:女性,47岁,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行胆囊摘除术,术中见一枚结石胆囊颈部嵌顿,并与胆总管粘连,胆囊三角区水肿,分离后见胆总管有胆汁渗出,考虑胆总管裂口较小,水肿明显,行胆总管修补,腹腔引流,术后腹痛加剧,引流管内胆汁较多,出现发热、脉搏增快、休克症状,再次进腹,行胆总管“T”管引流,四周后拔除。 例5:男性,31岁,因胆囊结石行胆囊摘除术,因手术切口较小,加之麻醉欠佳,术中发现手术野有胆汁流出,探查后见近肝门左右肝管汇合处横断,远端胆总管已切断、毁损,无法再行肝管吻合,行胆肠Roux-y吻合。 2讨论 胆道术后致胆瘘,需要再次手术并不少见,术中胆道损伤、胆囊三角区解剖不清是胆瘘的发病基础。本组胆瘘,例1,是由胆道先天异常、解剖变异所致,术中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后,无任何并发症。例2,为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处理正确,术后引流通畅,未造成严重

外科治疗肝胆手术胆瘘的效果分析

外科治疗肝胆手术胆瘘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8-08-17T14:19:38.21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上第9期作者:宋子龙 [导读] 肝胆外科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为胆瘘,在处理上存在有较大难度。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中医院150400 【摘要】目的:分析外科治疗肝胆手术胆瘘的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选取380例,其中有2例患者出现胆瘘现象,对胆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寻找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结果:2例肝胆术后出现胆瘘现象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痊愈,治愈率为100%,没有出现其它并发症。结论:肝胆外科手术后胆瘘的原因多种多样,为了有效挽救患者生命,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临床上要积极寻找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 【关键词】肝胆外科;胆瘘;原因;防治措施 肝胆外科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为胆瘘,在处理上存在有较大难度,处理过程中稍有不慎便会引发严重后果,导致医疗纠纷出现,需要临床外科对其进行高度重视[1-2]。本研究主要针对肝胆外科手术后胆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寻找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应对,以此来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于200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380例,患者平均年龄(55.03±3.29)岁,男性280例,女性100例。其中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胆瘘现象,患者均通过放置腹腔引流管将胆汁引出,诊断时,将其临床表现、手术病史、各种影像学检查、腹腔穿刺结果作为依据,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肝胆手术后,患者出现弥漫性、局限性腹膜炎表现,或者有较多异常胆汁从伤口或者腹腔引流管流出,研究中有1例患者在术后3天之内发现胆瘘,还有1例在术后4-7天发现胆瘘。 1.2方法 治疗方法:先对研究中的2例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嘱咐患者禁食,其中有1例患者没有拔除腹腔引流管,便继续采用引流管对胆汁进行引流,给予其生长抑素、抗炎、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有1例患者已经将腹腔引流管拔除,便采用B超声波进行引导穿刺,再次对其进行置管引流处理,引流早期采用负压引流方式,观察到引流量显著减少之后,将引流方式改为常压引流。对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的过程中,要对其腹膜炎症状和引流情况进行仔细观察。有1例患者将管道拔除之后,进行B超声波进行引导穿刺操作时,发现其腹膜炎严重程度增加,并且有黄疸出现,便再次对其进行手术治疗[3]。 2.结果 本研究中2例肝胆术后出现胆瘘现象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痊愈,治愈率为100%,没有出现其它并发症。 3.讨论 在本院胆瘘发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胆瘘出现的原因进行总结,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1)T管:T管型号、粗细、材质以及放置技巧等均可能导致肝胆术后胆瘘现象出现,为此,选择T管时,要严格遵循“最短”“最直”的原则,注意掌握缝合时的相关技巧,避免胆瘘现象出现。(2)副胆管遗漏与损伤:胆管副肝管有局部粘连与解剖变异等现象存在,进而促使解剖不清楚,对胆囊管进行处理时,很容易切断开口位置较低的右侧肝管,并且通常情况下,手术过程中很难将其及时发现。(3)受到疾病因素或者体质因素的影响:患者自身因素很可能促使其在肝胆术后出现胆瘘现象,常见的包括患者合并有心肺功能障碍或者糖尿病出现,组织生长愈合能力较差等。(4)对肝裂伤进行处理时,没有结扎创面较粗的肝管,或者没有对其进行严密缝合处理。本研究中,1例患者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术后胆瘘出现的主要原因为胆囊发生急性炎性,有严重损伤或者残留损伤存在于胆囊管,胆囊管进行钳夹操作时没有夹紧;有1例患者行肝叶切除术治疗,术后胆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肝断面胆管没有结扎,肝断面胆管血运有阻碍出现,肝胆引流梗阻[4]。针对以上各种引发术后胆瘘的原因,临床上要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医生要对局部解剖充分熟悉,手术过程中确保有清晰的手术视野,手术动作轻柔;仔细解剖结扎可疑组织,防止有遗漏现象出现;将T管妥善固定好,防止其脱落或者误拔;给予患者充分营养支持,适当处理合并症或者肿瘤患者;进行胆肠吻合时,确保良好对合吻合组织,并对其进行规范缝合处理,确保吻合口的大小合适。在手术治疗中,护理人员要严格遵照医嘱采用两联抗生素抗感染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并且同时期还要给予其生长抑素治疗,以此来将患者的胆汁、胃液分泌量减少。在应用生长抑素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用药反应进行认真观察,了解其是否有过敏、恶心、呕吐与头晕等不良反应出现。在对患者进行静脉高营养时,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做好感染预防准备。引流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确保患者各引流管道通畅,妥善固定好引流管,尤其要注意在患者睡觉或者活动时,防止其出现打折、脱落等现象。护理人员还要严格遵照医嘱,对其腹腔采用生理盐水进行持续性的冲洗,并且连接低负压吸引,以此来将胆汁给腹膜带来的刺激减轻,缓解疼痛[5]。在对腹膜进行冲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渗液、渗血等现象出现,一旦发现异常,便要及时联系医生进行处理。综上所述,肝胆外科手术后胆瘘的原因多种多样,为了有效挽救患者生命,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临床上要积极寻找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张雄杰.肝胆手术胆瘘的外科治疗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4):132-133. [2]张效禹.肝胆手术胆瘘的外科治疗的观察与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4):8740-8741. [3]候英英.对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05):38-39. [4]杜海霞.肝胆手术后并发胆瘘患者的护理措施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2):231-232. [5]孙道辉.对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9):146-147.

急性胆囊炎病人的护理要点

一、胆囊结石的临床表现 1.胆绞痛 病人常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睡眠中体位改变时,由于胆囊收缩或结石移位加上迷走神经兴奋,结石嵌顿在胆囊壶腹部或颈部,胆囊排空受阻,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强力收缩而引起绞痛。疼痛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呈阵发性,或者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可伴恶心、呕吐。部分病人因痛剧而不能准确说出疼痛部位。首次胆绞痛出现后,约70%的病人一年内会复发。 2.右上腹隐痛 多数病人仅在进食过量、吃高脂食物、工作紧张或休息不好时感到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或者有饱胀不适、嗳气、呃逆等,易被误诊为“胃病”。 3.胆囊高积液 胆囊结石长期嵌顿或阻塞胆囊管但未合并感染时,胆囊黏膜吸收胆汁中的胆色素。分泌黏液性物质,形成胆囊积液。积液呈透明无色,又称为白胆汁。 4.其他 (1)部分引起黄疸,较轻; (2)小结石可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内成为胆总管结石;

(3)胆总管的结石通过Oddi括约肌嵌顿于壶腹部导致胰腺炎,称为胆源性胰腺炎; (4)因结石压迫引起胆囊炎症并慢性穿孔,可造成胆囊十二指肠瘘或胆囊结肠瘘,大的结石通过瘘管进入肠道引起肠梗阻称为胆石性肠梗阻; (5)结石及长期的炎症刺激可诱发胆囊癌。 二、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 1.多见于肥胖、中年以上、经产妇 2.右上腹绞痛,放射痛 3.恶心、呕吐、厌食 4.右上腹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 5.Murphy氏征阳性 6.体温升高,有腹膜炎存在 7.血白细胞升高

三、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

四、护理措施 1.疼痛护理 2.降温护理 3.维持有效呼吸 4.T管引流护理 5.维持体液平衡 6.营养支持 7.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8.提供相关知识9.心理护理 (一)维持有效呼吸 1、加强观察 2、采取合适体位 3、禁食和胃肠减压 4、解痉止痛 5、氧气吸入 (二)T管护理 1、妥善固定防止扭曲或受压 2、避免举重物或过度活动 3、淋浴,塑料薄膜保护伤口处 4、引流管伤口每日换药一次,敷料渗湿及时更换,周围皮肤涂氧化锌软膏保护 5、每日更换引流袋,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 (三)出血 1、卧床休息:防止肝断面出血 2、改善凝血功能:维生素k1 3、加强观察:引流血液增多100ml,持续3小时腹胀、腹围增大,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配合抢救和护理

肝胆术后胆瘘的动态监测与护理

肝胆术后胆瘘的动态监测与护理 谢卫梅曾文英李智 摘要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后胆瘘的系统动态监测与护理方法。方法:对29例肝胆术后胆瘘患者的原因及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29患者例中,24例非手术治疗,5例再次行开腹手术处理,全部患者治愈出院。结论:对肝胆术后患者预见性地进行病情观察,对患者腹部体征、全身症状的观察、引流液的观察及引流管的护理,对胆瘘的及早发现和处理至关重要,对临床医师决策治疗方案及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胆瘘;动态监测;护理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18.026 胆汁或者含有胆汁的液体持续通过非正常途径流出称为胆瘘[1]。胆瘘是指胆汁经异常通道向异常出口排出的状况,可能起源于肝内外胆管或胆囊,通向某处或多处器官、孔道、体腔或体表,其间存在着一个或多个病理性通道,如及早发现并予处理,大部分患者可避免再次手术,能否及早发现及妥善处理,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我院普外科2000年1月 2011年12月共治疗胆瘘患者29例,通过对胆瘘发生的原因及症状进行分析,并实施动态监测及针对性的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9例,男13例,女16例。年龄23 79岁。其中4例为外院手术后转入我院患者。全部病例都有肝胆手术史,其中肝外伤手术后5例,开腹胆囊切除术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损伤胆管中转开腹手术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1例,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4例,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7例,肝部分切除5例。本组中有23例患者是通过腹腔引流管引出胆汁样液体发现胆瘘,5例拔除T管后患者出现腹痛而诊断胆瘘,1例外院手术患者切口持续1年有胆汁外流。 作者单位:528400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护理部 谢卫梅:女,大专,副主任护师,副护士长1.2治疗方法本组患者有5例胆瘘后行开腹手术处理,其中2例为胆肠吻合术,术后有弥漫性腹膜炎再次手术,1例为肝外伤后左肝管瘘及局部脓肿,2例为肝部分切除术后肝残面感染;余24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痊愈出院,其中4例经皮穿刺置腹腔引流管引流,1例放置鼻胆管引流,5例为拔T管后出现胆瘘,于原窦道重置引流管引流,14例经原有腹腔引流管引流而治愈。有20例患者经腹腔引流管或瘘口用泛影葡胺造影检查明确胆瘘位置及原因。 1.3结果本组29例患者中,24例非手术治疗,5例采取手术治疗。均治愈出院,全部患者均随访6个月 5年,有2例非手术治疗患者分别于半年及3年后因胆管狭窄再次手术。2护理 2.1胆瘘的及早发现及处理胆瘘的治疗主要措施为保持瘘口远端的胆道通畅、引流胆汁和控制感染。漏出的胆汁对腹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同时易并发感染,胆瘘患者多有腹膜刺激症及感染表现。因此,肝胆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全身症状和腹部体征,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如腹痛等,以便及早发现胆瘘。一旦患者肝胆手术后有明显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体温与白细胞升高,腹部检查有腹膜刺激症状,则要高度警惕胆瘘的可能。若胆瘘发生在胆肠吻合口引流管拔除后,患者可表现为腹胀和肠麻痹,应立即重行腹腔引流[2]。 4体会 通过对57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的监护与管理,认为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时,确保人工气道通畅和湿化是关键,吸痰是保持气道通畅的重要手段,应加强气道湿化与无菌吸痰,同时加强拍背和口腔护理,防止冷凝水逆流。抬高床头,并进行体位更换,有利于通气和防止坠积性肺炎及压疮的发生,可有效降低肺部并发症。持续动态观察记录通气效果,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及报警范围,有效保护患者,使通气过程更加安全,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保国主编.实用呼吸机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 [2]王君研.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J].甘肃护理,2009,2(1):40-42. [3]顾朝丽,陈建荣,蔡映云.人工气道护理的临床思维[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25):62-63. [4]姜大升,王东主编.重症病人治疗监护手册[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 [5]王志红,周兰姝主编.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10. (收稿日期:2012-04-10) (本文编辑刘学英) · 34 ·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年第9卷第18期(下半月版)

研究肝胆手术胆瘘的外科治疗效果

研究肝胆手术胆瘘的外科治疗效果 发表时间:2016-08-26T14:01:12.283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3期作者:赵君 [导读] 研究分析外科治疗肝胆手术胆瘘的临床疗效观察。 黑龙江省龙江县第一人民医院 161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外科治疗肝胆手术胆瘘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胆手术胆瘘患者2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的胆瘘特点进行分析,给予患者手术治疗或者引流联合保守治疗,对相应指征进行分析,并记录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的25例肝胆手术胆瘘患者中,20例行保守治疗,占80%,5例再次行手术治疗,占20%,所有患者均痊愈,治愈率为100%;同时,再次手术组和保守治疗组的引流时间分别为(22.2±7.3)、(16.5±4.8)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手术胆瘘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应该将患者的实际情况作为基本依据,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并且与引流治疗相配合,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外科治疗肝胆手术胆瘘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biliary fistula in patients with liver and gallbladder surgery. Methods:the object of the study is selected 25 cases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biliary fistula of May 2014 may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of 2013,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 analysis,and for patients with biliary fistula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give patients treatment or drainage combined with conservative treatment,of corresponding indications were analyzed,and the curative effect was observed. Results:in this group of 25 cases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of biliary fistula patients,20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conservative treatment,accounting for 80%,5 cases again surgery,accounting for 20%,all the patients were cured,the cure rate was 100%;at the same time,again the surgery group and conservative treatment group drainage time respectively(22.2 + 7.3),(16.5 + 4.8)days,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 Conclusion:hepatobiliary surgery of biliary fistula has complex pathogenesis,should be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patient as a fundamental basis to develop targeted therapies,and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of combined,can reduce the rate of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improve the cure rate. [Key words] surgical treatment of biliary fistula in the treatment of liver and gallbladder surgery 胆瘘是肝胆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发生率,约为1%-3%左右,主要指的是因为术中操作使胆道损伤导致胆汁持续性外漏的一种病症,肝胆手术后出现胆瘘,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还容易出现腹膜炎症,不利于术后恢复,并且严重的情况下,还容易导致患者死亡,所以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尤为重要[1]。因此,本文对外科治疗肝胆手术胆瘘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胆手术胆瘘患者25例为研究对象,15例为男性,10例为女性,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为(44.5±5.1)岁,其中10例为肝胆管结石、8例为肝胆肿瘤、7例为肝胆外伤破裂,胆瘘流量为60-900ml,平均流量为(460±140)ml,其中合并胰瘘2例、合并感染3例。 1.2 方法 确诊为胆瘘后,协助患者保持合适的体位,主要为右侧卧位,给予患者营养支持、禁食以及胃肠减压等对症治疗。由于一些患者术后常规留置引流管,应该重视引流管护理,使引流管保持通畅,每天对引流量进行详细记录;对于没有放置引流管的患者,需要重新对患者进行腹腔穿刺,连接负压引流,对患者的引流量和胆瘘特点进行充分评估;对于引流量较大的患者,应该给予引流管持续冲洗,待引流管流出清澈液体后停止;对于胰瘘者,应该给予患者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对病情进行控制。对于10例已经拔出引流管的胆瘘患者,应该在B超的引导下,再次对患者进行穿刺,常规留置引流管,早期行负压引流,在引流量明显减少的情况下,再进行常规引流;对于行保守治疗的患者,应该对患者的腹膜炎症和引流情况进行密切关注,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对于4例拔出T管后出现胆瘘的患者,在B超的引导下对患者进行再次穿刺后,发现存在黄疸,且腹膜炎症有所恶化,再次对患者行手术治疗,手术的过程中,对形成胆瘘的原因进行寻找,其中副肝管瘘1例、胆囊管残端瘘2例,分别结扎瘘管处,其余1例为T管移位瘘,手术的过程中,重新放置引流管,术后运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 2 结果 本组的25例肝胆手术胆瘘患者中,20例行保守治疗,占80%,5例再次行手术治疗,占20%,所有患者均痊愈,治愈率为100%;同时,再次手术组和保守治疗组的引流时间分别为(22.2±7.3)、(16.5±4.8)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胆瘘是肝胆外科手术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其形成原因包括:①患者自身体质和疾病因素;②胆管副肝管出现解剖变异或者发生损伤;③出现吻合口瘘或者胆管壁供血不良;④选择过粗的T管压迫胆总管[2]。临床上在对肝胆术后胆瘘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是对病情进行控制的一个基本前提,并且尽早预防是使胆瘘发生率降低的一个关键环节,通常坚持充分引流的原则,术后处理以保守治疗如预防感染为主,将胆汁流量作为基本依据,确定是否行手术治疗,对于胆汁流量较少或者症状较轻的患者,保守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维持引流通畅是治疗的关键,对于术后没有放置引流管的患者,应该在B超的引导下再次对患者进行穿刺引流,加强引流管护理,对引流量进行记录,直到引流量基本消失或者明显减少为止;对于引流液较浓的患者,应该及时冲洗导管,直到流出清澈液体后再进行引流,冲洗能够稀释胆汁,有助于顺利排出坏死物质,避免腐蚀腹腔组织[3]。同时,对于合并肠瘘或者胰瘘的患者,应该运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联合治疗,其中生长激素能够对组织修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机体免疫力提高,使愈合时间缩短,而生长抑素则可以对胆汁引流量进行控制,并且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对于引流量大、病情严重且合并腹膜炎的患者,应该及时行手术治疗,在手术的过程中,对出现胆瘘的原因进行探查,并及时修补,对胆汁分泌进行抑制[4]。此外,在肝胆外科手术中,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胆瘘尤为重要,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①对于高龄、营养不良或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行肝胆手术前,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病,给予患者营养支持,使患者的营

-肝胆外科护理常规

胆囊结石的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全身情况:营养情况、皮肤黄染程度、意识状态。生命体征:T、P、R、BP,有无寒战、发热。 2、动态观察腹部体征:腹痛部位、性质和伴随症状如呕吐等。 3、各种引流管的观察:胃管、腹腔引流管。 4、潜在并发症:出血、胆漏、肝功能障碍、膈下感染。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1、疼痛护理:评估疼痛情况,观察疼痛部位、性质、发作时间、诱因及缓解的相关因数`1`,对诊断明确且剧烈疼痛者,遵医嘱予以消炎利胆、解痉镇痛药物,以缓解疼痛。 2、饮食护理:进低脂饮食,以防诱发急性胆囊炎而影响手术治疗,可进食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 3、皮肤护理:有皮肤瘙痒者可给止痒剂涂擦。 4、病员高热时,密切观察病情,随时监测生命体征,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防止休克症状发生。 5、特殊准备:(1)皮肤准备:腹腔镜手术者要做好脐部清洁处理,指导病人用肥皂水清洗脐部,脐部污垢可用松节油或石蜡油清洁(2)呼吸道准备:LC术中将CO2注入腹腔形成气腹,达到术野皮肤清晰并保证腹腔镜手术手术操作所需空间的目的。CO2弥散入血可致高碳酸血症及呼吸抑制,故术前病人术前应进行呼吸功能锻炼;避

免感冒,戒烟,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利于术后康复。 术后护理 1、体位:麻醉未清醒,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麻醉清醒后,协助病人取半卧位,以减轻腹壁张力,缓解疼痛。 2、LC术后护理 (1)饮食指导:术后饮食指导:术后禁食6小时。术后24小时内饮食以无脂流质、半流质为主,逐渐过渡至低脂饮食。 (2)高碳酸血症的护理:表现为呼吸浅慢、PaCO2升高。为避免高碳酸血症发生,LC术后常规予以低流量吸氧,鼓励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促进机体内CO2排出。 (3)肩背部酸痛的护理:腹腔中CO2可聚集在膈下产生碳酸,刺激膈肌及胆囊床创面,引起术后不同程度的腰背部、肩部不适或疼痛等。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 (4)妥善固定腹腔引流管,保持管道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颜色、量和性状,有异常者及时报告医生。 (5)遵医嘱予以应用抗生素,补充液体,必要时予以止血、缓解疼痛药物。 3、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观察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及引流液情况。若病人出现发热、腹胀和腹痛等腹膜炎表现,或腹腔引流液呈黄绿色胆汁样,常提示发生胆瘘。一旦发现,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压疮、肺部感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