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去势和完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对比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81.52 KB
- 文档页数:2
论著雄激素全阻断与单纯雄激素受体阻滞剂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比较吴士良 那彦群 金杰 薛兆英 郭应禄摘要! 目的 了解雄激素全阻断方法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睾丸切除加氟他胺治疗C 、D 期前列腺癌患者23例,并与单纯应用氟他胺治疗的23例进行对照。
结果 雄激素全阻断疗法在降低PSA 及缩小前列腺体积上优于对照组。
有效率(完全缓解率加部分缓解率)治疗组为65%,对照组为39%。
结论 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雄激素全阻断治疗更合理,也更有效。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癌 雄激素全阻断 氟他胺A comparison between maximal androgen blockade and simple retarder of androgen receptor in the treat ment of proststic carcinoma W U Shiliang,N A Yanqun ,JIN Jie,et al.I nstitute of Urology ,Beij ing M edical University ,Beij ing 100034Abstract ! Objective T o test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max imal androgen blo ckade in the treatment of prostatic carcinoma. Methods from M ay 1995to Jan.1997,23cases of stage C or D prostatic carcino ma w ere treated with max imal andro gen blockade (castration+flutamide)and another 23w ith a retar der of androg en recepto r (flutamide alone). Results M ax imal androgn blockade was found to be more effectiv e in the decrease of PSA level and the prostatic volume.A complete or partial response to maximal androgen blockade was observed in 65%,being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 hat in flutamide alone (39%). C onclu sions max imal androgen blockade was believed to be more effective and feasible in the treatment of pr o static car cinoma.Key words ! Prostatic neoplasms Car cinoma M ax imal androgn blockade Flutamide作者单位:100034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北京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为评价雄激素全阻断疗法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作用,自1995年5月~1997年1月对46例C 、D 期前列腺癌患者进行了雄激素全阻断治疗与单纯雄激素受体阻滞剂氟他胺治疗的对比研究。
文章编号:1005-619X(2014)10-0923-02DOI 编码:10.13517/m.2014.10.038浓度在0.5h后达到高峰值。
若治疗效果不佳,可在注射15min后再次进行注射,注射所使用最大剂量应小于2mg。
采用我院自制的宫腔填塞纱条,纱条大小为8cm×2m,共为4层。
在使用前先将其放入碘酒中进行浸泡,之后挤干碘酒,术中针对带胎盘剥离后术者可一手放于腹部固定宫底,一手握卵圆钳按照顺序将纱条填塞入宫腔,并按照从上到下一次填塞纱条,且保证不留出空隙,避免因填塞不均匀后受力不均匀情况,有利于宫腔出血顺利从宫颈流出。
术后进行缝合时,注意不能将纱条缝合到子宫。
术后24h将纱条取出,并采用统计方法统计具体出血量情况,取出前先给予患者静滴缩宫素,促进宫缩,便于顺利取出纱条。
实施消毒后,采用卵圆钳将纱条缓慢从宫口牵出,并注意观察是否有出血情况发生,以及取出纱条的完整性。
术后常规给予患者静滴抗生素3d进行治疗,防止发生感染。
统计2h以及24h的平均出血量情况。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数据资料采用SPSS 10.5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治疗效果甲组止血有效率为83.3%(25/30),其余患者采用子宫以及髂内动脉切除、结扎子宫动脉等方法止血治疗;乙组止血治疗有效率为97.5%(39/40),仅1例患者出血量高于2000mL,采用子宫切除术将子宫切除。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乙组止血有效率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止血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2h、24h平均出血量情况(表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乙组患者的2h、24h平均出血量均明显少于甲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讨论随着当前剖宫产实施率不断增加,各种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也不断增加,严重危及产妇生命健康,其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为产后出血。
晚期前列腺癌的雄激素阻断医治【摘要】探讨间歇性雄激素阻断医治与持续性雄激素阻断医治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映。
方式65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分为两组,A组34例行间歇性雄激素阻断(IAB)医治,B组31例行持续性雄激素阻断(CAB)医治,比较两组在疾病进展时间和不良反映方面的不同。
结果A组中位随访时间为个月,B组中位随访时间为个月。
A、B组疾病进展率别离为%和%,两组比较不同有统计学意义(P=)。
A、B组疾病中位进展时间别离为个月、个月,两组比较不同有统计学意义(P=)。
在有骨转移患者中,A、B组疾病中位进展时间别离为个月、个月,两组比较不同有统计学意义(P=)。
在无骨转移患者中,A、B组疾病中位进展时间别离为个月、个月,两组比较不同有统计学意义(P=)。
不良反映发生率别离为A组发生潮热症状%、乳腺肿痛%、骨质疏松%。
B组发生潮热症状%、乳腺肿痛%、骨质疏松%。
两组比较不同有统计学意义:潮热症状P=,乳腺肿痛P=,骨质疏松P=。
结论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IAB医治可以延缓病变的进展,减少雄激素阻断致使的不良反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作为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首选医治。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雄激素阻断不良反映[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intermittent androgen blockade (IAB )versus total continuous androgen blockade(CAB )in the treatment of late prostate The study included 65 patients with late prostate patients (group A )received IAB,and 31 patients (group B )received time to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side effect rates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2 The median follow-up was months in group A and months in group disease progression rate was % in group A and % in group B,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 groups (P=).The median time to disease progression was months in group A and months in group B,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 groups (P= ).In patients with skeletal metastasis,the median time to disease progression was months in group A and months in group B,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 groups (P= ).In patients without skeletal metastasis,the median time to disease progression was months in group A and months in group B,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 groups (P= ).Side effect rates were found in more patients of group B than in group A,including hot flash (% vs %,P=),gynecomastia (% vs %,P=),osteoporosis (% vs %,P= ).Conclusion IAB is the first choice of endocrine treatment for late prostate cancer.[Key words]prostatic neoplasm; androgen blockade;side effect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最多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雄激素阻断是已失去根治机缘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首选医治方式。
药物去势和手术去势对前列腺癌患者性激素的影响摘要:目的探究药物去势与手术去势对前列腺癌患者性激素的影响。
方法择选我院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所收治的5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药物组与手术组,药物组予以药物去势治疗,手术组予以手术去势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性激素水平进行观察与比较。
结果治疗一个月后,两组患者的T指标水平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T水平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一个月的LH、FSH与术前相比,显著上升,而药物组则反之;经治疗后,手术组与药物组的E2、P指标水平均比治疗前低,但药物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临床上,不管是对前列腺癌患者予以药物去势,还是手术去势,都将对其性激素带来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前列腺癌;药物去势;手术去势一旦患有前列腺癌疾病,将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是十分有必要的。
通常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采取去除雄性激素的治疗方案,而通过药物去势或者是手术去势,均能达到这一效果[1]。
以下笔者将对我院所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予以两种治疗方式,且对其性激素的影响加以分析,具体情况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中共有前列腺癌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通过直肠指检、直肠超声以及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检查,最终均确诊为前列腺癌;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均分为两组,即药物组与手术组,每组各25例。
药物组年龄在57~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5±5.6)岁;Gleason评分小于等于6分者10例,大于等于7分者15例。
手术组年龄在56~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2±6.1)岁;Gleason评分小于等于6分者11例,大于等于7分者14例。
在临床资料的对比上,组间无显著差异,存在可比性。
手术去势间断联合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临床疗效分析刘澜涛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去势间断联合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临床疗效分析。
方法:收集我院自 2014.12-2015.12收治的72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7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28),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趋势联合抗雄激素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抗雄激素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清PSA变化、EORTCQLQ-C30及QLQ-PR25评分,以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 time)以及总生存时间(OS time)。
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血清PSA水平均有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更为显著,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EORTCQLQ-C30及QLQ-PR25评分更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FS time 、OS time较对照组更长,差异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去势间断联合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晚期前列腺癌能有效延缓病情发展,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前列腺癌;手术去势;抗雄激素药物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发病率直线上升。
据2011年统计,我国50岁以上男性人群前列腺癌发病率超过0.3%[1],已成为泌尿外科继膀胱癌、肾癌之后第三大恶性肿瘤[2]。
前列腺癌起病隐匿,当出现临床症状时多已是疾病晚期,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产质量造成了极大威胁。
雄激素阻滞治疗是现阶段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方式,为探讨手术去势间断联合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收集我院自 2014.12-2015.12收治的72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论述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自 2014.12-2015.12收治的72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直肠指诊、全身核显像、前列腺MRI、病理学检查结果均满足晚期前列腺癌的诊断标准[3]。
晚期前列腺癌采用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究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使用间歇性雄激素阻塞治疗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50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一组25例。
对照组患者实施持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对比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使用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效果十分明显,令人满意。
【关键词】晚期前列腺癌;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73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3-0187-02前列腺癌近年来发病率显著上升,该疾病属于男性恶性肿瘤中致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到男性人群身体健康[1]。
受到患者病情、前列腺癌分期影响,该疾病主要采取放疗、雄激素阻断等方式进行治疗,由于临床上对前列腺癌筛查工作开展时间较晚,因此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属于晚期,给治疗带来较大的影响。
相关研究证实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前列腺癌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在本次研究中,针对本院的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进行深入研究,分析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以下是详细内容。
1.资料和方法1.1 资料选择2013年1月到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进行研究,从中随机抽出病例数50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一组25例。
对照组患者实施持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前列腺癌,参与本次研究者均为首次治疗,在开展研究前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患者中,年龄范围:60岁~84岁,平均年龄值为:77.9±3.5岁,Gleason评分:2~4分者5例、5~6分者6例、7~10分者14例;观察组患者年龄范围:62岁~85岁,年龄平均值为:77.8±3.4岁,Gleason评分分别为:2~4分者4例、5~6分者6例、7~10分者15例。
手术去势间断联合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去势间断联合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临床疗效。
方法:抽取我院在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按照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比卡鲁胺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手术联合比卡鲁胺给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中,相较于药物联合抗雄激素药物,手术去势间断联合抗雄激素药物的疗效差异不大。
【关键词】手术去势间断;晚期前列腺癌;抗雄激素药物;【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5-0074-02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使得前列腺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
前列腺癌已经成为我国老年男性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前列腺癌发病隐匿,加上其早期无特异性症状,使得大部分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发生癌细胞转移或者是浸润,进而失去治愈的机会。
目前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以雄激素剥脱治疗为治疗方法,通过此疗法以抑制癌细胞生长,从而达到治疗和减慢疾病发展的目的,提高患者生存率。
在这里抽取我院门诊病例和住院病例中筛查出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的8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具体报告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我院门诊病例和住院病例中筛查出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的8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2~89岁,平均年龄(69.6±10.7)岁,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年龄42~88岁,平均年龄(68.9±11.2)岁,观察组41例,年龄43~89岁,平均年龄(68.8±11.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9 年第 6 卷第 24 期2019 Vol.6 No.2451对比分析药物去势、手术去势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王 晴(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区,江苏 盐城 224000)【摘要】目的 分析药物去势和手术趋势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来医院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手术去势,实验组的患者采用药物去势,分析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方式去势后的生活质量的变化。
结果 两组患者在去势后,生活质量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性功能受影响较大(P <0.05),但二组患者的健康状况均有所提升(P <0.05)。
实验组患者药物去势后,在随访的半年内,其机体功能有一定程度恢复,而经手术去势的对照组在观察期内生活质量下降趋势没有改变。
结论 无论是药物去势,还是手术去势,均会使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但前者去势对于患者生活质量造成的不好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恢复,更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药物去势;手术去势;晚期前列腺癌;生活质量影响【中图分类号】R73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24.51.01属于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的前列腺癌占我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六位,该癌症病因复杂,病死率较高,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
因前列腺癌患者依赖雄激素,内分泌去势疗法是晚期前列腺癌治疗的首选方案[2]。
临床常见的是手术去势法和药物去势法,前者是切除双侧睾丸,后者是间歇性雄性激素阻断疗法。
相比于前者,后者在维持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上有一定的好处。
因而本研究中,笔者将我院在2016年2月~2018年2月接收的晚期前列腺癌病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药物去势,对照组采用手术去势,观察两种疗法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详情如下。
手术去势联合间歇性雄激素全阻断疗法治疗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PCA)的临床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去势联合间歇性雄激素全阻断疗法治疗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PCA)的临床价值分析。
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医院接收的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PCA)患者中抽取出符合入选标准的100名,将这10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施药物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手术去势联合间歇性雄激素全阻断疗法治疗的则为观察组,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100%)、生活质量评分(83.73±2.63)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88%)、生活质量评分(72.57±2.54),(P<0.05)上述观察指标数据具有可比性。
结论对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患者,给予其手术去势联合间歇性雄激素全阻断疗法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促进疾病好转,提升生活质量,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手术去势;间歇性雄激素全阻断疗法;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临床价值前列腺癌【1】已经成为危害男性生命健康的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往常的对于该疾病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取得的效果不理想,现探讨手术去势联合间歇性雄激素全阻断疗法治疗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PCA)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医院接收的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PCA)患者中抽取出符合入选标准的100名,将这10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中,年龄区间在48-78岁,平均年龄为(64.38±2.25)岁,病程在0.5-4年,平均病程(2.15±0.63)年;观察组患者中,年龄区间在45-80岁,平均年龄为(64.19±2.16)岁,病程在1-4年,平均病程(2.57±0.13)年。
本次研究在获得伦理会与科室的同意后实施,入选本次研究的标准:不得患有严重的肝肾功能疾病、传染疾病、恶性肿瘤;对于本次研究的各个过程知情且自愿参与,符合本次研究中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PCA)疾病的临床诊断,患者的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同时也给予支持意见;医护人员将此次收集的患者资料使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处理,所有的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晚期前列腺癌应用单纯去势与完全雄激素阻断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作者:姚伟付文娟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11期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单纯去势与完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86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43例,A组患者行单纯去势治疗,B组患者行完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比较两组预后效果。
结果两组治疗后预后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未转移癌症治疗中,A组患者DSS与PFS明显长于B组(P关键词:晚期前列腺癌;单纯去势;完全雄激素阻断;疗效前列腺癌一般具有较强的雄激素依赖性,针对该种疾病特性,前列腺癌临床治疗中多行内分泌治疗,抗雄激素单药治疗、单纯去势治疗、完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及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等方法应用较多,各种方法对前列腺癌的预后影响各有不同[1]。
本文选取86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比较了单纯去势与完全雄激素阻断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0月收治的86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5~85岁,平均年龄为(68.2±7.2)岁,术前行穿刺活检确诊为晚期前列腺癌,排除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及心血管重症患者等。
86例患者中有28例GI-eason评分为2~7分,58例评分为8~10分,术前血清检查发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指标为2.2~446.0ng/ml。
按照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A组患者给予单纯去势治疗(单纯双侧睾丸切除术),B组患者行完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其中42例患者服用比卡鲁胺药物,剂量为50mg/次,用药2次/d,另21例患者给予氟他胺药物治疗,剂量为250mg/次,用药3次/d。
1.3预后效果评价标准[2] 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为期74个月的随访,随访时间从手术实施当日开始,截止到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