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系统优化运行效果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35.66 KB
- 文档页数:3
关于注水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措施摘要:随着老油田的持续上产、老油田含水率的逐渐上升,开发方式的变化、地面工程的调整改造以及新领域的扩展等,水系统的工作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目前注水系统综合效率普遍较低直接影响着注水系统能耗,据统计注水耗电已经占据联合站系统耗电的60%左右,通过分析其影响因素采取优化措施,提高注水系统效率,对油田生产节能降耗工作意义明显。
关键词:注水系统提高效率优化注水现阶段各大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后期,随着采出液含水率的不断上升,采油过程中消耗能量的对象也逐渐发生变化,在高含水采油期,能量绝大部分消耗在“水”上。
按照现在“注好水、注够水、精细注水、有效注水”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提高注水系统效率,降低注水系统能耗,对夯实老油田稳产基础有着重要意义。
一、注水系统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此公式反映了油田注水地面系统平均运行效率及系统能量损失情况,由此可分析造成能量损失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一)电机选择不合理影响注水系统效率注水系统中电机选择不合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与注水泵相匹配的电机,出现选择功率过大,浪费电能,无功功率损失过大,增加注水成本。
(二)注水泵选择不合理造成能量损失目前国产注水泵大部分注水效率只有70%左右,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致使注水泵的规格、型号不能匹配。
注水泵管压差值过大,极大的造成能量损失,影响注水效率。
(三)注水系统管网能量损耗在注水系统管道中由注水干线、注水支线构成,一般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实际管道单元长度、内径、沿程摩阻系数,这些部分造成大量的管网损耗,降低注水效率。
部分陈旧的注水系统运行时间达到30年左右,不能满足现在对精细注水的要求,达不到注水量、注水压力的精细化标准,严重影响注水效率。
此外,注水系统管理机制不健全,没有定期进行管线酸洗、扰动等维护制度措施,当出现事故时,不能合理的对整个注水系统进行调控,造成许多注水系统管理上的漏洞,将直接降低整体注水系统的工作效率。
187对于液化类的石油以及乙烷之类的气体,都具有易燃易爆的性质,爆炸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底部泄漏造成的,本文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对液化烃球罐注水系统的技术进行了进一步创新,达到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1 注水的作用以及它的最小点1.1 注水的作用液化烃的储罐液体的管道一般都是设置在球罐的底部,长时间容易造成积水现象的产生,特别是在气温低的情况下,防冻措施若是没有做好,管道容易造成冻裂的现象,从而引发液体泄漏,在发生漏液现象时,要向储罐内进行注水,注水能让阀门管道在流出的时候是水,而不是液体烃,方便维修人员进行抢修,因为水的密度要比液态烃的大,当水注入球罐的时候,水会自动沉入底部,液化烃就会处在水的上面,在泄漏时水的流出能为维修人员延长时间,让维修人员对火源进行切断,这就大大降低了火灾分离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危险结果的误差。
另外,目前注水的作用的在工业中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还有待提高,并且在工作中,还会占用大量的空间,所以,这些注水的作用不利于在工业中的大量运用[1]。
1.2 注水点最小工作压力液态烃产物主要包含氢气以及来自反应器流出物气流的甲烷和乙烷烃,去掉内部作为循环气体产生的物质。
向球罐进行注水就会产生压力,需要提供足够的压力进行克服阻力,让水能够顺利的注入球罐里面,所以,将注水系统中的最小压力也要考虑到球罐内的操作压力,将球罐中的液态烃所形成的静压力,对管道的输送会具有摩擦阻力,液态烃产物主要包含氢气以及来自反应器流出物气流的甲烷和乙烷轻烃,去掉内部作为循环气体产生的物质。
对于注水点也要做到一定的控制,要根据液态烃的内部情况进行注水。
通过研究可知不同的组成液体饱和度的蒸汽压差有着较大的差异性。
因此,在对饱和蒸气压进行计算时应该对存储罐中的物料的组成、性质、特点进行详细的计算,只有明确其结构组成,才能保证注水系统的最小工作压力能够保证物料正常运营的需求。
通常来说注水泵的最小工作压力必须能够满足液态烃的最大饱和蒸汽压,因此,液态烃的组成对注水泵的最小工作压力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
油田集输系统及注水系统优化探讨摘要:随着外输管道阻力的增大,导致输油泵与注水泵在使用中难免会存在高能耗、低效率的问题。
提高集水井技术水平,可以提高油田生产管理水平,从而提高油田开发的综合效益,确保原油安全高效供应。
文章对油田集输系统及注水系统优化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油田;集输系统;注水系统一、油井软件计量技术全面实施在线油井测量是解决问题的“钥匙”。
某油田85%的油井为抽油井,其余油井为电泵井和螺杆泵井。
因此,其主要开展抽油井的软件测量技术。
抽油井软件测量技术主要采用功率图法油。
通过功率图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实现了油井容积的自动测量。
功率图法经历了从拉丝法到有效行程法的发展过程;理论技术也从定性到定量发展。
最后,结合泵漏、泵满度、气体影响等因素,将其发展成为目前油井测量技术的综合诊断技术。
性能谱测量的技术原理是将泵系统看作复杂的振动系统。
在一定的边界条件和启动条件下,通过将外部激励(地板动力卡)转换为泵动力卡,建立钻探系统的力学数学模型,将给定系统的泵性能图分割为不同的部分。
计算井底搅拌条件,分析泵功率图,确定泵的有效扬程,计算基础的有效位移。
选取直井、斜井、出砂井、供液不足井、间歇油井、高气井等多种复杂井况,对不同储层类型进行了功率图计量先导试验。
目的是将液量计算模型与实际生产相结合,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数学模型,提高计算精度。
在有效冲程、丰满度、气体影响、原油物性等因素的影响下,对数学模型进行了优化和完善,自动测量的相对误差小于±10%,满足生产要求。
在油井产量自动测量的基础上,开发了集测量方法、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于一体的油井自动测量与监控系统,实现了油井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工况监测、数据采集等功能,具有油井故障诊断和报警、自动生成报告等功能。
抽油机井上安装有载荷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能够自动测量抽油机的载荷和位移数据。
数据传输到远程终端设备(RTU),传输方式可以是无线传输或有线传输。
油田注水节能降耗措施研究及效果预测【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油田注水节能降耗措施及其效果预测。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接着对油田注水节能降耗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节能技术在降低注水能耗中的应用。
在效果预测与分析部分,对节能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最后在对节能降耗效果进行评估,给出了研究展望和结论总结。
通过本文研究,可以为油田注水节能降耗提供参考,促进节能技术在油田注水中的应用,实现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能耗的降低。
【关键词】油田注水、节能、降耗、措施、研究、效果预测、建议、评估、展望、结论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油田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涌现出了一系列涉及注水节能降耗的新技术和方法。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油田注水节能降耗措施研究及效果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油田注水节能降耗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索应用节能技术降低注水能耗的可行性,并对效果进行预测和分析,为实施节能降耗措施提供建议,有助于提高我国油田注水生产的效率和节能减排水平。
结束。
1.2 研究目的油田注水是提高油田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带来了能源消耗和环境压力。
为了解决油田注水过程中的能耗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油田注水节能降耗措施的研究和实施,提高注水过程的能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当前油田注水节能降耗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2. 研究各种节能技术在油田注水领域的应用情况以及效果;3. 预测采用节能措施后的能源消耗情况,评估节能降耗效果;4. 提出针对油田注水节能降耗的实施建议,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将有助于提高油田注水过程的能效,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1.3 研究意义油田注水作为常用的增产技术,对于提高油田产能具有重要意义。
注水过程中存在能耗较高的问题,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类指标1、含水上升率,2、含水上升速度,3、综合递减率,4、自然递减率,5、水驱储量控制程度6、水驱储量动用程度,7、水驱指数,8、存水率,9、水驱油效率,10、累积亏空体积存水率、注入倍数增长率、水驱指数、注水利用率、吨油耗水量分析、吸水指数(注水强度(相对吸水指数)、地层吸水能力现场分析法--—-视吸水指数分析)、无因次采液油曲线、油田含水变化规律等。
第三章油田开发基础油田开发基础知识是采油工进行油水井管理和动态分析所必备的。
本窜主要包括油田开发和油田动态分析方面的基础知识,介绍了采油工在油水瞬管理中经常遇到的油田开发主要技术指标、动态分析的基础概念以及油田并发常用图幅的编制和应用。
第一节名词术语1.什么叫开发层系?把油田内性质相近的油层组合在一起,用同一套井网进行开发,叫开发层系。
2.什么叫开发方式?可分哪两大类?开发方式指依靠哪种能量驱油开发油田.开发方式分依靠天然能量驱油和人工补充能量驱油两种.3.什么叫井网?油、水、气井在油气田上的排列和分布称为井网。
4.什么叫井网布署?油气田的油、水、气井排列分布方式、井数的多少、井距排距的大小等称为井网布署.5.井网的分布方式分哪两大类?井网的分布方式分为行列井网和面积井网两大类.6.油田注水方式分为哪两大类?油田注水方式分为边外注水和边内注水两大类。
7.什么叫边内注水?在油田含油范围内,按一定的方式布置注水井进行注水开发叫边内注水。
8.边内注水可分为哪几种方式?边内注水按不同布井方式可分为:行列式内部切割注水、面积注水、腰部注水、顶部注水等.9.什么叫配产配注?对于注水开发的油田,为了保持地下流动处于合理状态,根据注采平衡、减缓含水率上升等,对油田、油层、油井、水井,确定其合理产量和合理注水量叫配产配注。
lO.什么叫注采平衡?注入油藏水量与采出液量的地下体积相等(注采比为1)叫注采平衡。
11.什么叫油田开发方案?主要包括鄢些内容?油田开发方法的设计叫油田开发方案。
采油注水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摘要:目前油田大部分已经发展至开发的中后时期,为保障石油供应质量,企业大规模的应用注水工艺技术进行开采,本文就注水工艺技术中应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应用该技术解决相关问题,以不断提升石油的出油率,确保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
关键词:采油;注水工艺;相关问题1采油注水技术原理和步骤采油注水技术,也称为水驱或水驱采油,是一种常用的石油开采方法,用于提高油田的采油效率。
该技术通过注入水来增加油藏中的压力,推动原油流动并提高采收率。
以下是采油注水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注水井的建设:在油田中选择适当的位置,建设专门的注水井。
这些井通常位于油藏中低压区域,以确保注入的水能够有效地传播到油藏中。
水源准备:采用地表水、地下水或再处理后的产水等作为水源。
确保水源质量符合注入要求,不会对油藏和设备造成不良影响。
水处理:进行适当的水处理,以去除悬浮物、溶解物和生物污染物,避免对油藏造成污染或堵塞。
注水井的压裂:有时候需要对注水井进行压裂处理,以增加注水井与油层之间的通透性,提高注水效果。
水注入与分配:通过注水井将处理后的水注入到油藏中。
注入的水通过孔隙和裂缝的连通性,扩展到含油层中,增加油层中的压力,推动原油向生产井流动。
生产井的开放:在采油井中合理选择合适的位置,将压力增大的油推向生产井,通过提高油井的产能,提高采收率。
通过采油注水技术,可以有效利用水资源,增加油藏的压力,改变油藏中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降低油的粘度,并提高原油的产量。
但是,需要注意适当控制注水量和注水压力,以避免引起地层的堵塞和泥垢沉积。
此外,也要密切监测油井和水源的状态,进行合理调整和管理。
需要根据不同油田的条件和特点,以及实际生产情况来选择和优化注水方案,以达到最佳的采油效果。
2采油注水技术存在的问题2.1水质问题水源的质量可能会影响注水效果和油田设备的正常运行。
若水中含有高浓度的固体颗粒、溶解物或含有酸性物质,则可能导致油井堵塞、设备腐蚀等问题。
油田注水系统的节能措施摘要:目前油田开发生产中注水系统消耗量大,整个油田开发系统能耗约占33%~45%。
所以,建设注水工程的重要任务就是提高注水系统运行效率。
在我国油田生产开发的初期阶段,因为注水工作量小,大多选用小排量注水泵,这种泵的运行效率低,耗电指数也高于企业相关要求。
而伴随着原油开采进入中后期,人们提升了对注水量的需求,小排量泵不再能适用于这种需求。
本文提出通过合理进行开发布局规划,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保证原油的稳定生产,实现油田企业节能增效以及原油资源的合理利用。
关键词:油田注水系统;现状;节能措施油田开采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便是注水系统,它可以对地层所需能量进行有效补充,能够提升原油的开采率、对实现油田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油田注水系统能耗巨大,约占总能耗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若需降低油田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就必须加强对改进油田注水系统的优化研究,利用现有的生产力,改进注水耗能,减少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损耗,是促使注水系统设备利用率效率提高、促进油田企业单位节能增效的一项重要举措。
对于提高我国石油企业的能源利用率,引导企业走向技术进步,提高我国石油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1国内油田注水系统的现状分析1.1油田注水系统的建设现状伴随当前国内各大油田多年对投入注水的开发,由于各大油田的油藏具有多样性的特质,所以注水系统的配套设施也各不相同。
根据4注水系统的能力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站系统,以离心式注水泵站系统为主采用高压注水。
二是小站系统,其主要系统为柱塞泵采用低压注水。
污水站处理后的采出水,由污水外输泵将水提升至0.2-L0MPa,经输水干线输送到各注水站点,在各注水站点利用注水菜进行增压后对注水井进行注水。
由于离心式注水泵系统的显著优点为排量大,维修容易,所以其通常应用到注水量大、渗透率高、规模较大的油田中;而柱塞泵的优势是扬程高、效率高、排量小、配套设施简单,所以通常应用到注水量小、注水压力高的中低渗透油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