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治疗腱鞘炎的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54.68 KB
- 文档页数:1
小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172例诊疗体会摘要: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以我院2016年6月到2019年7月间收治的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172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86例,采用小针刀进行治疗;对照组86例,采用封闭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采用小针刀治疗的86例观察组患者中,总有效率为100%;采用封闭疗法治疗的86例对照组患者中,总有效率为84.88%。
结论:小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创伤性小,恢复快,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针刀;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诊疗体会狭窄性腱鞘炎可发生于多个部位,而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其主要表现为腕部桡骨茎突处疼痛且该处活动因疼痛受到限制。
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拇指或者腕部的频繁活动,拇指相关性组织在桡骨茎突腱鞘里受到反复损伤及摩擦,从而发生增生、水肿等无菌性炎症反应。
目前,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方法有局部封闭、小针刀、药物贴敷、针灸等,而小针刀和局部封闭法较为常用。
本文以我院2016年6月到2019年7月间收治的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172例作为观察对象,研究小针刀对于该病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全部患者共计172例,其中男性患者84例,女性患者88例。
观察组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44例,年龄区间为25~76岁,平均年龄49.12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患病5.3个月,单侧75例,双侧11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44例,年龄区间为26~76岁,平均年龄49.16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患病5.2个月,单侧74例,双侧12例。
两组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二)诊断依据1.桡骨茎突处出现肉眼可见的隆起,并伴随有疼痛,疼痛可放射至前臂及拇指处,在腕部或者拇指进行活动时,疼痛加重,使腕部及拇指活动受限;2.压迫桡骨茎突处可出现明显压痛,触摸过程中有时可发现结节,结节触感较硬;3.握拳尺偏结果显示阳性。
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观察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的手部疾病,常常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狭窄部位或注射激素,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因此,我们在临床中尝试使用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20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范围为32~62岁,平均年龄为49.3岁。
2. 实验方法:对患者进行针刀治疗,首先使用无菌手术消毒液对治疗区域进行消毒,然后用30号短针在皮下注射0.5%利多卡因,麻醉治疗区域,待麻醉药起作用后使用无菌的手术刀在治疗区域切开皮肤5mm,然后使用直径为2mm的尖锐单纤维针到达肌腱狭窄部位,在肌腱上进行切割和穿刺,直到肌腱畅通,然后缝合切口,进行休息和观察。
3. 治疗周期:对患者进行1次性治疗,每周进行1次复查,观察疗效。
二、结果本研究共治疗20例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17例治疗效果显著,3例治疗效果一般,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
三、讨论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方法简单、疼痛小、创伤少、并发症少,并且并不需要进行术后的严格护理,因此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针刀治疗的原理是通过刺激肌腱,发挥疏通作用,缓解狭窄情况,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但是,针刀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较严重的肌腱炎症、复发性腱鞘炎患者不宜采用针刀治疗,且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消毒和创伤的护理。
四、结论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患者可以快速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不会给患者带来过多的痛苦和困扰。
但是,需要在临床操作中精心操作,调整治疗策略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小针刀治疗狭窄性指腱鞘炎42例临床体会目的:观察小针刀闭合松解治疗狭窄性指腱鞘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用弧形针灸刀闭合钩割狭窄性指腱鞘(弹响指)炎门诊病人42例,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经治疗临床治愈40例,好转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5.2%。
结论:本病一般保守疗法收效甚微,采用小针刀闭合松解狭窄性指腱鞘炎,是现代医学微创疗法与中医针灸经络理论相结合的治疗方法,简单易行,疗效确切。
标签:弧形小针刀;狭窄性指腱鞘炎(弹响指);闭合性松解掌骨头与掌指关节的掌侧,有一浅沟,手指鞘状韧带构成一狭窄骨纤维管[1],该管长1.2~2cm,厚约1mm,拇指屈肌腱和指浅、深屈肌腱均通过此管进入拇指或其他手指,此骨纤维管又名指腱鞘。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表现早期,仅于晨起或工作劳累后,感到手指活动不便,掌指关节掌侧酸痛。
晚期可有绞锁或弹响,检查时可摸到手掌相当于掌骨头部有压痛或有结节,手指伸展时,该结节随之移动,伴弹响感。
故本病又称弹响指或板机指。
1.2 临床病例弹响指42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35~70岁;男20例,女22例;拇指18例,中指10例,食指7例,无名指4例,小指3例。
指关节屈疼痛。
符合狭窄性指腱鞘炎[2]的临床诊断。
1.3 诊断①有手指损伤或劳损史;②手指掌面指横纹处疼痛或压痛;③手指伸屈功能障碍;④结合手指的弹响或绞锁现象;⑤手掌相当于掌骨头部有压痛或结节,该结节随手指伸展而上下活动。
1.4 鉴别诊断①屈曲位绞锁者,要与肌腱本身挛缩,瘢痕粘连,指关节僵直相鉴别;②伸直位绞锁者,要与相应的伸肌腱挛缩,瘢痕粘连,指关节伸直位僵直,肌腱本身失去神经支配相鉴别。
1.5 治疗方法具体操作:①体位:五指伸直分开;②进针点:拇指在掌指横纹中点(对应于掌指关节的横纹)处;食指在掌指横纹与中掌横纹中点(拇指与食指之间的掌横纹)处;中、无名、小指均在掌指横纹与远掌横纹中点(后溪穴所在的掌横纹)处;③选好进针点,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④麻醉:局麻,用2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5%利多卡因0.5~1ml进进行局麻;⑤选用小弧形针灸刀[3]治疗。
采用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背景: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常见的手部疾病之一,影响生活质量。
传统治疗方法
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副作用。
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间就诊于我院的35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进行针刀治疗。
术前测量患者手腕活动度、疼痛程度及感觉异常情况。
手术采用局部麻
醉下进行,制定合理切口,清除炎症组织、皮腱束和增生韧带等结构,切断截短炎症缘源,并将针刀插入切口进行腱鞘松解和释放,观察手术过程中的出血、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
情况。
术后给予处理创面及疼痛、肿胀等相关的生活护理并定期随访。
结果:手术中35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时间平均为31分钟。
手术后无长期并发症,仅
有3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期肿胀及疼痛,经过相应处理后逐渐恢复。
术后2周内,27例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手腕关节活动度恢复、感觉异常和紧张感明显改善。
并拍摄患者手部
X光片及超声图,显示手骨及软组织均未见明显异常。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手部仪器损伤。
结论: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短时间手术、术后
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的方法讨论〔通用6篇〕篇1: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的方法讨论拇指狭窄性腱鞘炎又名“弹响指”“扳机指”,可发生于不同年龄,多见于妇女及手工劳动者。
患者由于患指关节周围疼痛和手指屈伸活动受限而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对此病症以往多采用中草药外洗、外敷、按摩以及部分药物封闭治疗等保守疗法治疗,但其疗程长而且病情易反复,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而需采用手术切除腱鞘滑车,松解狭窄腱鞘,而手术创伤较大,术后也易复发黏连。
作者自-01~-12采用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108例,因其损伤小、操作简单、疗效肯定,颇受患者欢送。
现就此疗法的临床应用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08例中男24例,女84例;年龄16~72岁,平均36.6岁;左侧23例,右侧74例,双侧11例;病程最长5年,最短2个月。
临床表现均有拇指掌指关节疼痛、压痛及硬结。
其中有拇指屈伸弹响、弹跳征者90指,闭锁者9指,余指无明显弹响及弹跳。
其中98例承受过理疗及封闭治疗,口服活血祛淤中药等非手术治疗,病症虽改善但很快复发。
X线摄片均无骨质异常。
2? 治疗方法患者仰卧或坐位,掌心朝上置治疗台上,腕背垫一软枕。
患者患指伸直,术者以拇指仔细触摸硬结之近端,让患者轻轻屈指,硬结挪动停顿或受阻处为狭窄腱鞘的近端(A点),继续被动屈指,术者感手下有弹响或弹跳,即增粗之腱鞘通过狭窄处,嘱患者伸指,硬结挪动受阻处为狭窄腱鞘的远端(B点)。
用龙胆紫标记并连接AB两点,线段AB即为狭窄腱鞘的长度,亦是要松解处。
常规消毒皮肤、铺巾、戴无菌手套,以1%利多卡因部分浸润麻醉。
用朱氏4号针刀从AB中点直刺入皮下,刀口线与AB线平行(或与手指纵轴平行)。
此时术者以左手拇指指甲沿AB线段垂直下切按于狭窄之腱鞘上,术者右手持刀,将刀刃紧靠左手拇指指甲并沿指甲向远近端纵行切割,深度达滑液鞘脏层(肌腱以上),切割时针刀有打破感或落空感。
切通后,再纵行疏通剥离2~3下,横行剥离2~3下,检查手指屈伸自如后,出针按压,创可贴外敷。
谈小针刀治疗拇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目的:谈小针刀治疗拇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效果、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方法:通过治疗52例拇指狭窄性腱鞘炎,3周后随访观察复发率。
结果: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是100%和94.23%。
结论:小针刀符合外科微创手术特点,具有创伤小,痛苦少,见效快,无需住院,不易复发的优点,值得门诊广泛应用。
标签:小针刀;拇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拇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劳损疾病,多发于手工劳动者,糖尿病等病人。
长期手指疼痛,活动困难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同时引起病人心理焦虑。
我院骨科门诊采用小针刀治疗拇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52例,随访52例,100%有效。
94.23%完全治愈,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基本资料52例:女42例,男10例,右手36例,左手16例,非糖尿病人47例,糖尿病人5例,家庭主妇31例,饭店职工10例,文秘5例,会计5例,乒乓球教练1例,年龄35~54岁,平均41岁,病程1~6个月,平均4个月。
1.2病情等级按狭窄性腱鞘炎的病情程度将其分为Ⅰ°~Ⅲ°。
Ⅰ°:掌指关节掌侧局限性疼痛并有压痛,但不出现弹响,可主动屈伸活动。
Ⅱ°:患指屈伸时产生弹响,但活动后减弱或消失,可完成主动屈伸活动。
Ⅲ°:患指屈伸时出现频繁的弹响或绞索现象,主动屈伸活动明显受限[1]。
本组患者Ⅱ°32例,占61.54%,Ⅲ°患者20例,占38.46%。
1.3 治疗方法患者平卧位,患手置于手术台架上,扪及掌指横纹疼痛结节,嘱患者尽量伸直拇指,用记号笔标记结节位置,然后屈曲拇指致拇指疼痛,或弹响,记号笔标记结节位置。
两点的连线为手术施针区,在施针线上定2点将其分成3等分,络合碘消毒手术区三遍,1%利多卡因局部打个皮丘麻醉满意后,逐点进针,每点切2~3刀,待有突破感退针。
保持切割方向在一直线上。
操作完后,检查拇指有无弹响征,若无弹响征,手术成功,否则还需继续触诊了解狭窄位置,然后补针,直至狭窄的腱鞘壁完全切开松解。
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197例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是手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常见于女性和50岁以上的人群,主要表现为手指逐渐变得僵硬、疼痛和活动范围受限。
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开、物理治疗和注射激素等,但是存在许多副作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逐渐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本文针对197例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患者进行了小针刀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一、患者基本情况本次研究共纳入197例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其中女性占90.9%,男性占9.1%,平均年龄为56.32岁。
患者病程平均为12.6个月,最长达2年。
二、治疗方法小针刀治疗采用微创技术,通过针刀在患者皮肤上作微小切口,将针刀引入患部病变区域,利用高频电流对患部进行割除和凝固,达到疾病治疗和疼痛缓解的目的。
三、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小针刀治疗对于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有明显的疗效。
1. 疾病治愈率和显效率治疗结束后,197例患者中有174例(88.3%)明显改善,疾病治愈率为41.6%,显效率为46.7%。
2. 疼痛缓解率3. 生活质量评分治疗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和临床评分发现,患者的生活质量显着提高(P<0.05)。
四、不良反应在本次研究中,有2例患者出现治疗后轻微的疼痛和红肿,但在随访期内均未出现其他副作用。
五、总结综合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和改善生活质量,且治愈率和显效率较高。
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可以作为对传统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的一种选择。
但是,由于研究对象仅为单中心研究,缺乏对照组,因此还需要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以验证其安全性和疗效。
小针刀治疗手指腱鞘炎的护理体会作者:过晓力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02期【中图分类号】R274.9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2-0086-01小针刀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的一种针灸用具。
其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针、锋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是与软组织松解手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并为世人所重视。
小针刀疗法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是在切开性手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方法形成的。
小针刀疗法操作的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轻松的切割,剥离等不同开工的刺激,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
其适应症主要是软组织损伤性病变和骨关节病变。
小针刀疗法的优点是治疗过程操作简单,不受任何环境和条件的限制。
治疗时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织的损伤也小,且不易引起感染,无不良反应,病人也无明显痛苦和恐惧感,术后无需休息,治疗时间短,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
手指腱鞘炎,又称扳机指或弹响指,以拇指为多发,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多发于手工劳动者、办公室文员、甚至年龄较小的“网虫”,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生活,给患者造成痛苦。
1 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采用小针刀共治疗手指腱鞘炎112例,获得有效跟踪96例。
其中男25例,女71例,年龄16~69岁,由于严格掌握了手术适应症,加之整个治疗过程“医、护、患”的密切配合,使术后近远期效果均佳。
2 护理方法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因小针刀治疗是在没有麻醉状态下进行的,加之患者对针刀技术了解甚少,故会产生怀疑、焦虑、恐惧、紧张等心理,因此术前要向患者耐心详细地介绍小针刀的治疗效果,操作方法和过程及优越性,使患者能够主动密切配合。
2.1.2 常规术前准备:备好各种型号针刀,细心检查针体,若有异常停止使用。
施术处局部皮肤清洗,进针点用指甲掐印标记,整个手术过程应严格无菌操作,术毕局部盖无菌纱布,并适当使用手法推拿,对颈部及腰部推拿且忌粗暴,针刀未经消毒(我院使用的是高压消毒灭菌法,针刀在清洗过程中切勿用刷子刷,防止钝化及划痕)不可重复使用。
针刀治疗手部狭窄性腱鞘炎【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469-01手部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腱鞘疾病。
亦称弹响指,扳机指,表现为患指局部疼痛,伸屈受限,当勉强伸直可发出弹响声,掌指关节掌侧压痛及可扪黄豆粒大结节。
作者自2000-2012年用小针刀治疗手部狭窄性腱鞘炎20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患指205例,双手发病18例,左手发病54例,右手发病115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5年。
治疗前均有患指疼痛、活动受限,经口服药物、热敷、按摩、封闭等治疗无效病史。
体检时可在远侧掌横纹处扪及黄豆粒大小结节,早期压痛,无活动受限,中期有弹响,活动受限,晚期指间关节无法屈曲。
2 治疗方法:针刀松解术:2.1 工具:平口小针刀,刀口宽0.8~1mm。
2.2 定点:a2-4指屈指肌腱起始点掌远横纹与指近横纹之间触及的硬结两端做标志或患指伸屈时硬结运行的最远端及最近段做标志。
b.拇指屈指肌腱鞘起止点拇指掌指关节横纹(指根横纹)正中硬结两端做标志或患指伸屈时硬结运行的最远端及最近段做标志。
标志中间为进针点。
2.3 消毒与麻醉皮肤常规消毒,戴手套,盖无菌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
2.4 针刀操作消毒的小针刀刀口线与肌腱走行方向一致,刀体于掌面垂直,从进针点快速进皮,再匀速进入,当针刀尖探得中等硬实感即为抵达腱鞘,再略微进针(约0.3毫米),刺入腱鞘,微有落空感,刀口线不变,控制在该深度,向上下压低针尾,沿腱鞘纵轴方向平推针刀,切割腱鞘狭窄部位至两标志点,松解狭窄,切割时有切断绊索感或咔咔声,即为正常信号。
直至绊索感消失,将针刀提至到皮下,令患者屈伸手指,如仍有轻度弹响,再以上法松解外加横行剥离。
其松解程度以扳机征消失、指间关节活动自如为准,此时患指伸屈可恢复正常。
取出针刀并以消毒敷料包扎伤口。
嘱6小时后作患指屈伸运动,1日3次,3天内保持清洁,以防感染。
针刀治疗屈指肌腱鞘炎86例体会目的:报告针刀治疗屈指肌腱鞘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1组:局封后针刀闭合术;2组:局封。
结果:1组总有效率93%;2组总有效率72。
3%。
结论:针刀加局封,疗效显著高于单纯局封组。
关键词:屈指肌腱鞘炎针刀局封Acupotome cured 86 patients of the tendinous sheath inflammation of bend finger muscle Objective: To report the clinical effective that the acupotme cured 86 cases of the tendinous sheath inflammation of the bend finger muscle. Methods: 1.In the first group, after localblocking, acupotome operation; 2.In the second group, local blocking. Results: 1.in the first group, the all effective rate are 93%; 2.In the second group, the all effective rate are72.5%.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first group is more notable than second group.【Key words】tendinous sheath inflammation of bend finger muscle acupotome local blocking临床资料:本文屈指肌腱鞘炎86例,其中男39例,女47例,男女比例1:1.18,年龄16-58岁,平均39岁。
病史最长5年,最短一周。
针刀治疗腱鞘炎--痛苦小,效果好(真人解剖)针刀必备现代化的社会,电脑、电视、手机各种现代化的电子设备为人们带来了方便和快捷。
有了这些设备,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做很多事情。
很多人因此运动少了,和这些电子设备作战的时间多了起来。
除了用脑,就是用手。
于是患腱鞘炎的人也相对增多,但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用小针刀治疗腱鞘炎。
1腱鞘与腱鞘炎腱鞘就是套在肌腱外面的双层套管样密闭的滑膜管,是保护肌腱的滑液鞘。
它分两层包绕着肌腱,两层之间一空腔即滑液腔,内有腱鞘滑液。
内层与肌腱紧密相贴,外层衬于腱纤维鞘里面,共同与骨面结合,具有固定、保护和润滑肌腱,使其免受摩擦或压迫的作用。
腱鞘炎是一种手指内的一种炎症。
因为手指内的腱鞘如果过于频繁的运动,用力相对过猛的话,肌腱在不断的刺激下会引发炎症。
目前小针刀治疗腱鞘炎是非常有效可行的一种方法。
2腱鞘炎的分类腱鞘炎的分类方法很多,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有两种。
(1)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腱鞘炎起病缓慢,逐渐加重,出现腕部拇指一侧的骨突(桡骨茎突)处及拇指周围疼痛,拇指活动受阻,在桡骨茎突处有压痛及摩擦感,有时在桡骨茎突有轻微隆起豌豆大小的结节。
若把拇指紧握在其他四指内,并向腕的内侧(尺侧)作屈腕活动,则桡骨茎突处出现剧烈疼痛。
在急性期,局部可有肿胀。
当肿大的肌腱通过狭窄的腱鞘这一“隧道”时,拇指在屈仲时,会发生响声,对此又有“弹响指”之称。
(2)屈指肌腱腱鞘炎多发生于拇指与中指。
患指屈伸功能障碍,清晨醒来时特别明显,活动后能减轻或消失。
疼痛有时向腕部放射。
掌指关节屈曲可有压痛,有时可触到增厚的腱鞘、状如豌豆大小的结节。
当弯曲患指时,突然停留在半弯曲位,手指既不能伸直,又不能屈曲,像被突然“卡”住一样,酸痛难忍,用另一手协助扳动后,手指又能活动,产生像扳枪机样的动作及弹响,故也有“扳机指”之称。
3针刀治疗腱鞘炎针刀与其说是一种“刀”,倒不如说其是一种“针”,其直径在0.8-1.0mm,在针尖端为一刃口,可对病变组织进行精细的切割,进而达到治疗的作用。
探讨弓弦理论指导下传统针刀治疗德奎尔万腱鞘炎的专科专病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关于探讨弓弦理论指导下传统针刀治疗德奎尔万腱鞘炎的专科专病的护理研究的心得体会。
方法:对70例针刀治疗患者实施专科的护理观察和分析研究,主要措施包括:治疗前后的心理指导、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评估、治疗时的各项用物、环境、患者等相关的准备工作,治疗中的护理观察研究,治疗后的功能康复锻炼及离院后自主功能锻炼随访等。
结果:70例患者经弓弦理论下传统针刀治疗后专项护理观察后,分析总结发现临床症状及自觉症状全部消失,统计治愈率为100%无一例并发症。
结论:基于弓弦理论下传统针刀治疗德奎尔万腱鞘炎的专科专病护理加上治疗过程护理人员与治疗者的严密合作,及时配合术者的各种需求,治疗后对患者的心理及术后反应密切关注与观察护理并及时追踪提供不间断的健康教育与康复功能锻炼的指导与监督,控制每个环节,保证各个环节准确有效的进行既能较大的提高针刀治疗效果和缩短疾病的康复过程。
减轻患者的痛苦及负担,使患者更早的恢复正常生活。
[关键词]:传统针刀治疗;弓弦理论;德奎尔万腱鞘炎:专病专科护理;护理效果分析及体会德奎尔万腱鞘炎就是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由于拇指或腕部活动频繁使拇短伸肌和拇长展肌腱在桡骨茎突部腱鞘内长期相互反复摩擦导致该处肌腱与腱鞘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局部出现渗出水肿和纤维化鞘管壁变厚肌腱局部变粗造成肌腱在腱鞘内的滑动受阻而引起的肌腱周围的组织发炎并肿胀,主要症状是腕关节拇指侧的疼痛。
疼痛可波及到拇指及前臂。
可伴有腕关节肿胀。
抓握或捏按等动作常会使疼痛加重。
在活动时,可能会听到咔嚓声或感觉拇指被抓住感。
主要表现为桡骨茎突部隆起疼痛腕和拇指活动时疼痛加重局部压痛,不能提重物,腕和拇指活动稍受限桡骨茎突处明显压痛,有时可触及硬结节。
握拳尺偏试验(Finkelstein征)阳性。
本病多见于中年以上女多于男,好发于家庭妇女和手工操作者(如纺织工人木工和抄写员等)。
小针刀治疗屈指肌狭窄性腱鞘炎临床观察屈指肌狭窄性腱鞘炎又名扳机指、弹响指,以拇指与食指屈肌腱多发。
属祖国医学“伤筋”“筋痹”的范畴。
本人自2011 年开始采用针刀松解术共治疗30例此病,效果显著,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30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23例;年龄在35岁-65岁之间,病史在2个月~3年不等,患病部位以拇食指多见,其中拇指18例,食指12例。
症状以单纯性疼痛者及弹响者10例,出现交锁征者20例。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的诊断标准制定。
①有手部劳损病史。
多见于妇女及手工劳动者,好发于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
②手指活动不灵活,局限性酸痛,晨起或劳累后症状明显。
③掌指关节掌侧压痛,可触及结节,指屈伸活动困难,有弹响或交锁现象。
2治疗方法2.1体位:坐位或仰卧位,掌心向上平放治疗台上。
2.2定点:拇指掌指关节横纹近端0.5cm硬结压痛处,以龙胆紫做标记。
2—4掌远横纹与指近横纹指间压痛点或可触到的条索状硬结压痛处以龙胆紫做标记。
多在掌远横纹上,而不在指近横纹上。
2.3常规消毒术区皮肤至腕。
2.4针刀操作:局部注射1%利多卡因2ml局麻,术者戴无菌手套,一手将患指伸直,另一手持4号针刀,刀口线与屈指肌腱平行,在硬结压痛点处垂直进针刀。
在针刀穿过硬结及增厚的腱鞘时,可听到“磕嚓”“磕嚓”的声音,当切透腱鞘时有突破感,到达肌腱表面时,“磕嚓”的声音消失,此时,如果硬结、条索还未松解开,弹响仍在,需稍提起针刀做纵行切开剥离,刀锋移动幅度在1cm之内。
一般剥离3-5下,直至刀锋下无横向纤维阻拦即可。
令病人伸屈患指,如活动自如,硬结变小,绞锁或弹响消失,即可出针,如仍有则再做纵行切开疏通剥离3下为止。
术毕出针,外用创可贴贴敷针眼处。
嘱患者24小时后即进行手指屈伸活动。
3疗效观察3.1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治愈:指掌侧部无肿痛,无压痛,屈伸活动正常,无弹响声及绞锁现象;好转:局部肿痛减轻,活动时仍有轻微疼痛,或有弹响声但无绞锁现象;未愈:症状无改善。
局麻下小针刀微创松解术治疗狭窄性腱鞘炎35例体会作者:傅金明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08年第22期2003年2月~2008年4月,笔者采用局麻下小针刀治疗狭窄性腱鞘炎35例,效果较满意。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35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病例,症状符合《临床疾病诊断标准》中狭窄性屈肌腱鞘炎诊断依据。
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25~55岁,病程1个月~2年,病变发生于桡骨茎突3例,拇指17例,示指10例,中指5例。
诊断标准:①当患指弯曲时,突然停留在半弯曲角度状态,若再用力屈指时,可感到患指受阻后突然跳过的现象。
②肌腱的跳动在患指的掌指关节掌侧面处可触及,完成伸屈动作时,同时伴有手指弹响声。
③疾病后期,由于患指肌腱与腱膨胀部分通过增厚的腱鞘产生强烈挤磨声,若肌腱肿胀严重与腱鞘肥厚时,患指主动伸展不便,闭锁感患处可有明显压痛点。
④在作被动伸展时弹响声更甚,所以又有“弹响指”或“扳机指”之称。
治疗方法采用针刀微创松解术治疗。
术前仔细检查触摸施术部位,定位后,用龙胆紫定点、标记,皮肤常规消毒。
在肌腱结节形成处以局麻针探察到狭窄之环状纤维鞘,注射局麻药液局麻。
局麻起作用后,持4号针刀,刀口线与桡动脉、肌腱平行,针刀体与皮肤垂直,病变部位于刀口下方,将针刀刺达狭窄腱鞘病变处(结节形成处)纵行切开,将狭窄的腱鞘完全松解。
出针刀压迫片刻,防止出血,皮下瘀血,贴创可贴即可。
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疼痛消失,活动功能恢复正常。
②显效:疼痛明显减轻,局部无压痛,活动功能基本恢复。
⑨无效:症状及功能无明显改变。
结果治愈29例,显效6例,无效0例。
总有效率100%。
讨论狭窄性屈肌腱鞘炎又称创伤性腱鞘炎,俗称“弹响指”、“扳机指”。
本病多发生在屈肌腱鞘,又以拇、中两指的掌指关节处,其他掌指关节也可发生。
由于手指长期频繁活动或手掌用力过度造成肌腱与腱鞘的增厚、狭窄、纤维化,腱鞘的增厚部分又挤压肌腱,使该部肌腱变细,但肌腱变细部位的两端可稍膨胀,使此段肌腱呈葫芦形。
小针刀疗法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86例体会
田素明;陈凯;朱迎梅;王海燕
【期刊名称】《农垦医学》
【年(卷),期】2002(024)005
【摘要】@@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扳机指或弹响指)是一种常见病,临床多采用局部封闭治疗,对封闭治疗后……
【总页数】2页(P325-326)
【作者】田素明;陈凯;朱迎梅;王海燕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832008;新疆伊犁兵团农四师62团医院外科 835000;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832008;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832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5
【相关文献】
1.自制小针刀松解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应用体会 [J], 徐绩;董相凤;张家富
2.小针刀疗法治疗Ⅱ、Ⅲ度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观察 [J], 苟斌虎;牛时季
3.小针刀疗法治疗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护理 [J], 陈筱旻
4.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1667例体会 [J], 车兆勤
5.小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体会 [J], 王爱华;雷宁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