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治疗屈指肌腱腱鞘炎
- 格式:ppt
- 大小:812.50 KB
- 文档页数:19
小针刀治疗腱鞘炎疼不疼
什么是腱鞘炎?
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疾病,主要表现为腕部、手指、手掌等部位的疼痛和肿胀。
腱鞘炎通常由于反复的运动或姿势不正确造成,也可能与年龄、体重、劳动强度等因素有关。
小针刀治疗腱鞘炎
小针刀是一种微创手术工具,可用于治疗腱鞘炎。
小针刀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医生通过小针刀切开腱鞘,以减轻炎症和压力,并帮助受伤部位更快地愈合。
小针刀手术的优势
•微创性: 小针刀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有效减少术后疼痛和并发症。
•准确性: 小针刀手术可精确切除患部组织,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影响。
•高效性: 小针刀手术通常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患者能够快速回到正常生活和工作中。
小针刀手术的注意事项
•术前需告知医生有关过敏史、疾病史等信息。
•术后需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恢复训练,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使用受伤部位。
小针刀治疗疼痛感受
对于患有腱鞘炎的患者而言,小针刀手术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疼痛感受。
在手术期间,局部麻醉可以减轻疼痛,术后医生通常会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和建议,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受,并促进愈合。
小针刀治疗腱鞘炎的疼不疼取决于个人的承受能力和术后恢复情况。
大部分患者在术后能够感受到疼痛的减轻和功能的康复,但在术后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不适感,需注意休息和医嘱,避免过度使用手部。
结语
小针刀治疗腱鞘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恢复功能。
虽然手术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疼痛感受,但通过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恢复
和治疗,患者通常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感受到改善。
若怀疑患有腱鞘炎,请尽早就诊医生,以便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地促进溃疡愈合、避免病情复发[6]。
笔者认为,PU 临床特点较为明显:PU 患者自觉明显迟钝、溃疡初期大多没有典型表现,且整体病程较长,仅部分患者临床有腹痛症状表现,且即便有腹痛症状也没有明显的规律。
本次研究中的两组患者入院时临床症状表现记录分析可见,多数患者仅有腹部隐痛或胀痛的表现,且由于患者年龄普遍较大,合并有很多其他内科疾病,更易发生误诊。
电子胃镜等检查手段是提升确诊率的关键。
3.2 老年消化溃疡临床治疗:当前,医学界学者与专家一致认为Hp 阳性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表现,因而Hp 可作为PU 临床检查诊断的首要指标,确诊为PU 后,应首选抑酸疗法与Hp 根治疗法。
本次研究中用到的埃索美拉唑为奥美拉唑中左旋异构体与单一S 型异构体类药物,口服进入人体后可短时间提升血药浓度,且血药浓度稳定而持久,可更好地作用于病灶部位,实际用药治疗之时,需结合患者年龄、合并症及病情实际、药物耐受力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调节用药量,以增强药物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除使用埃索美拉唑治疗PU 之外,还联合呋喃唑酮与阿莫西林共同治疗,有效对抗Hp 阳性,结果显示,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联合埃索美拉唑共同治疗PU 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1] 张鹤鸣,李菊兰,袁涛,等.老年消化性溃疡96例临床特点[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5):1048-1050.[2] 骆桂红.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老年消化性溃疡的关系[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167-168.[3] 林军祥,胡晓燕.联合用药治疗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20例[J ].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2):2218-2219.[4] 张嘉刚.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酒精型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7):3253-3254.[5] 温建军.消化性溃疡治疗方案的临床选择[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1):4137-4138.[6] 程京阳.老年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及其与复发的关系[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9):669-670.中医中药文章编号:1006-6233(2014)05-0836-03小针刀治疗屈指肌狭窄性腱鞘炎疗效观察∗刘英民, 赵雪竹∗∗(河北省迁西县人民医院, 河北 迁西 064300)摘 要院目的:探讨小针刀治疗屈指肌狭窄性腱鞘炎的治疗效果。
小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104例疗效观察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康复医学科 黄宾 摘要:目的:小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104例疗效观察;方法:104例屈指肌腱窄性腱鞘炎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小针刀治疗;结果:94例治疗一周内或一周症状全部消失,一例治疗十天后症状全部消失,9例治疗一周后疼痛消失,仍有弹响,二周后弹响消失。
总有效率100%;结论:小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创伤小,功能恢复好,不影响手的功能和美观。
病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针刀,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疗效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又称“扳机指”,指发生于手指屈肌肌腱纤维管内的炎症性病变。
由于手指频繁伸曲,屈指肌腱和腱鞘因机械性摩擦而引起的慢性无菌性炎性改变。
1. 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常见于家务劳动及手工操作者,中老年妇女多见。
任何手指均可发病,但以拇指、中指和环指最多见。
主要表现为患指屈伸受限,在患指掌侧,指横纹处疼痛或伴有肿胀,随着腱鞘狭窄的加重和肌腱受压后呈葫芦状膨大,膨大部分将难以或不能滑动通过狭窄的腱鞘,则手指停留在伸直位或屈曲位,出现交锁现象。
2.体征 患指掌骨头的局部压痛处可触及一结节状物,手指屈伸时可感到结节状物滑动,但常因腱鞘狭窄而受阻,继续用力时可突然滑过,类似扣动扳机,伴有弹响或弹跳,疼痛明显,故本病又称扳机指、弹响指、弹拨指等。
3治疗1)早期无“扳机指”时非小针刀疗法多可奏效,如减少手部活动、口服非甾体消炎药及红外线激光等物理因子治疗,一旦出现“扳机指”后则上述治疗则效果不明显。
我科收集了2014年4月一2015年3月收治的 104例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32-68岁之间,经过非小针刀疗法十天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而来我专科门诊,94例治疗一周内或一周症状全部消失,一例治疗十天后症状全部消失,9例治疗一周后疼痛消失,仍有弹响,二周后弹响消失。
2) 具体方法 患者手掌心向上平放于治疗台上,在患指掌侧指横纹触到硬结处,或压痛点处定进针点。
小针刀治疗腱鞘炎原理
小针刀治疗腱鞘炎的原理是通过微创技术,利用细长的针刺入患者的腱鞘炎病变区域,并运用特殊的操作技巧,刺激和破坏腱鞘炎的结缔组织,从而促进炎症的吸收和修复。
具体而言,小针刀治疗腱鞘炎的操作步骤如下:
1. 麻醉:在治疗前,医生首先会给患者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疼痛感。
2. 定位:通过超声、X线等影像技术,医生准确定位腱鞘炎的病变部位。
3. 穿刺:医生使用精细的小针刀,将针刺入腱鞘炎的病变区域。
通常情况下,穿刺的方向与患者的腱鞘走行方向相符。
4. 洗涤:医生将药物或生理盐水等溶液经由针管注入腱鞘炎的病变区域,通过冲刷作用去除炎症产物,促进炎症的吸收。
5. 刮切:医生使用小针刀在病变区域刮削破坏炎症周围的结缔组织,促进新的组织生长和修复。
小针刀治疗腱鞘炎的原理是通过刺激炎症区域,促进新的组织生长和修复。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微创性、操作简单、风险较低等优点,常常被用于腱鞘炎的非手术治疗。
谈小针刀治疗拇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目的:谈小针刀治疗拇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效果、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方法:通过治疗52例拇指狭窄性腱鞘炎,3周后随访观察复发率。
结果: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是100%和94.23%。
结论:小针刀符合外科微创手术特点,具有创伤小,痛苦少,见效快,无需住院,不易复发的优点,值得门诊广泛应用。
标签:小针刀;拇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拇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劳损疾病,多发于手工劳动者,糖尿病等病人。
长期手指疼痛,活动困难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同时引起病人心理焦虑。
我院骨科门诊采用小针刀治疗拇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52例,随访52例,100%有效。
94.23%完全治愈,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基本资料52例:女42例,男10例,右手36例,左手16例,非糖尿病人47例,糖尿病人5例,家庭主妇31例,饭店职工10例,文秘5例,会计5例,乒乓球教练1例,年龄35~54岁,平均41岁,病程1~6个月,平均4个月。
1.2病情等级按狭窄性腱鞘炎的病情程度将其分为Ⅰ°~Ⅲ°。
Ⅰ°:掌指关节掌侧局限性疼痛并有压痛,但不出现弹响,可主动屈伸活动。
Ⅱ°:患指屈伸时产生弹响,但活动后减弱或消失,可完成主动屈伸活动。
Ⅲ°:患指屈伸时出现频繁的弹响或绞索现象,主动屈伸活动明显受限[1]。
本组患者Ⅱ°32例,占61.54%,Ⅲ°患者20例,占38.46%。
1.3 治疗方法患者平卧位,患手置于手术台架上,扪及掌指横纹疼痛结节,嘱患者尽量伸直拇指,用记号笔标记结节位置,然后屈曲拇指致拇指疼痛,或弹响,记号笔标记结节位置。
两点的连线为手术施针区,在施针线上定2点将其分成3等分,络合碘消毒手术区三遍,1%利多卡因局部打个皮丘麻醉满意后,逐点进针,每点切2~3刀,待有突破感退针。
保持切割方向在一直线上。
操作完后,检查拇指有无弹响征,若无弹响征,手术成功,否则还需继续触诊了解狭窄位置,然后补针,直至狭窄的腱鞘壁完全切开松解。
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的方法讨论〔通用6篇〕篇1: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的方法讨论拇指狭窄性腱鞘炎又名“弹响指”“扳机指”,可发生于不同年龄,多见于妇女及手工劳动者。
患者由于患指关节周围疼痛和手指屈伸活动受限而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对此病症以往多采用中草药外洗、外敷、按摩以及部分药物封闭治疗等保守疗法治疗,但其疗程长而且病情易反复,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而需采用手术切除腱鞘滑车,松解狭窄腱鞘,而手术创伤较大,术后也易复发黏连。
作者自-01~-12采用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108例,因其损伤小、操作简单、疗效肯定,颇受患者欢送。
现就此疗法的临床应用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08例中男24例,女84例;年龄16~72岁,平均36.6岁;左侧23例,右侧74例,双侧11例;病程最长5年,最短2个月。
临床表现均有拇指掌指关节疼痛、压痛及硬结。
其中有拇指屈伸弹响、弹跳征者90指,闭锁者9指,余指无明显弹响及弹跳。
其中98例承受过理疗及封闭治疗,口服活血祛淤中药等非手术治疗,病症虽改善但很快复发。
X线摄片均无骨质异常。
2? 治疗方法患者仰卧或坐位,掌心朝上置治疗台上,腕背垫一软枕。
患者患指伸直,术者以拇指仔细触摸硬结之近端,让患者轻轻屈指,硬结挪动停顿或受阻处为狭窄腱鞘的近端(A点),继续被动屈指,术者感手下有弹响或弹跳,即增粗之腱鞘通过狭窄处,嘱患者伸指,硬结挪动受阻处为狭窄腱鞘的远端(B点)。
用龙胆紫标记并连接AB两点,线段AB即为狭窄腱鞘的长度,亦是要松解处。
常规消毒皮肤、铺巾、戴无菌手套,以1%利多卡因部分浸润麻醉。
用朱氏4号针刀从AB中点直刺入皮下,刀口线与AB线平行(或与手指纵轴平行)。
此时术者以左手拇指指甲沿AB线段垂直下切按于狭窄之腱鞘上,术者右手持刀,将刀刃紧靠左手拇指指甲并沿指甲向远近端纵行切割,深度达滑液鞘脏层(肌腱以上),切割时针刀有打破感或落空感。
切通后,再纵行疏通剥离2~3下,横行剥离2~3下,检查手指屈伸自如后,出针按压,创可贴外敷。
小针刀治疗指屈肌腱窄性腱鞘炎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分析小针刀指屈肌腱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来诊的指屈肌腱窄性腱鞘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
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小针刀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针灸疗法。
比较小针刀与传统针灸治疗指屈肌腱窄性腱鞘炎的疼痛评分,患指主动活动度,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
结果经过治疗,两组均有改善,但小针刀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指主动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小针刀治疗指屈肌腱窄性腱鞘炎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腱鞘炎,小针刀,封闭治疗指屈肌腱窄性腱鞘炎,又称为“扳机指”,好发于中老年妇女,好发部位在患者的中指,无名指,食指[1],目前临床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有,传统针灸疗法及小针刀治疗。
本临床观察旨在探究小针刀治疗指屈肌腱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详情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骨伤科2020年1月-2023年1月来诊的指屈肌腱窄性腱鞘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
实验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20-50岁,中位年龄(34.6±1.8)岁;病程8天-3月;发病部位:拇指,中指,食指分别为,13例,8例,9例;左手12例,右手18例。
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0-50岁,中位年龄(30.2±1.5)岁;病程7天-3月,发病部位:拇指,中指,食指分别为,15例,6例,9例;左手9例,右手21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发病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手指屈伸活动障碍,晨起及劳累后加重。
掌指关节的掌侧压痛,可触及结节,可有弹响音[2]。
1.3方法:对实验组进行小针刀治疗,对对照组进行传统针灸治疗。
1.3.1实验组方法患者取平卧位,患侧手臂伸直,手心向上,用拇指触摸剑鞘上的结节,压痛点,让患者主动屈伸指指关节及掌指关节,可感到硬结在指下滑动,活动时可出现弹响和不能屈伸,用记号笔在结节痛点出做标记。
小针刀闭合松解治疗狭窄性指腱鞘炎的疗效摘要:狭窄性指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的手部疾病,常见于手掌侧指腱鞘,主要表现为手指屈伸运动受限、疼痛、肿胀等症状。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存在术后创伤大、恢复慢等缺点,因此新型微创手术治疗方法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对小针刀闭合松解治疗狭窄性指腱鞘炎的疗效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总结了其优势和局限性。
狭窄性指腱鞘炎(steno s i ng tenosynovitis)是一种常见的手部疾病,又称腱鞘炎或者扳机指,主要表现为手指屈伸运动受限、疼痛、肿胀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目前对于狭窄性指腱鞘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药物治疗,如局部注射类固醇、物理治疗等,而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开放手术、内窥镜手术和微创手术等。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存在术后创伤大、恢复慢等缺点,因此新型微创手术治疗方法逐渐受到关注。
一、小针刀闭合松解的治疗原理小针刀闭合松解治疗狭窄性指腱鞘炎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小切口直接切除引起腱鞘狭窄的病理组织,减轻腱鞘炎症的程度,从而解除肌腱的机械阻塞和压迫,使手指屈伸运动恢复正常。
手术过程如下:患者选取适当的麻醉方式后,医生用小针刀在患处做出微小切口,直接切开引起狭窄的病理组织,然后将切口处缝合。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变部位的位置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和切除范围,以确保手术效果。
二、小针刀闭合松解的优势1. 微创:小针刀闭合松解是一种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切口小、出血少,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
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小针刀闭合松解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2. 术后恢复快:小针刀闭合松解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疤痕轻微,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影响较小。
3. 高效:小针刀闭合松解手术直接切除引起狭窄的病理组织,可以迅速减轻腱鞘炎症的程度,解除机械阻塞和压迫,使患者手指屈伸运动迅速恢复正常。
改良小针刀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疗效观察目的观察改良小针刀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61例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1例和对照组110例。
观察组给予改良小针刀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仅予局部扶他林乳剂外敷治疗。
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8%高于对照组的6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良小针刀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指临床症状,恢复掌指正常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标签:腱鞘炎,屈指肌腱狭窄性;改良小针刀;中药熏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和手工劳动者,该病发展缓慢,患者初期表现为指关节疼痛、活动不便,如不及时治疗将可能发展为永久性活动不便,从而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1]。
目前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中重度腱鞘炎,且取的较满意效果。
笔者观察改良小针刀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261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和影像检查确诊,均伴有指关节疼痛、麻木、活动不利等症状。
将26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1例和对照组110例,观察组男53例,女98例;年龄35~65岁,中位年龄(58.3±12.5)岁;病程2~25(15.6±5.3)个月;左侧59例,右侧64例,双侧28例。
对照组男39例,女71例;年龄3368岁,中位年龄(55.9±13.1)岁;病程3~24(15.7±6.1)个月;左侧46例,右侧51例,双侧13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疾病分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给予改良小针刀治疗,患指常规消毒后铺巾,采用患指局部麻醉,选择正确的进针点,术者拇指和中指持针柄,食指在针身稍远端将针身持稳,沿原麻醉针孔缓慢进针,待术者能明显感到针下有坚韧感时嘱患者伸屈指关节,此时针刀有微动感,沿肌腱纵轴方向自指远心端向近心端切割约1cm长度,至完全切开狭窄处键膜,后出针,予抗菌消炎处理。
小针刀治疗屈指肌狭窄性腱鞘炎临床观察屈指肌狭窄性腱鞘炎又名扳机指、弹响指,以拇指与食指屈肌腱多发。
属祖国医学“伤筋”“筋痹”的范畴。
本人自2011 年开始采用针刀松解术共治疗30例此病,效果显著,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30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23例;年龄在35岁-65岁之间,病史在2个月~3年不等,患病部位以拇食指多见,其中拇指18例,食指12例。
症状以单纯性疼痛者及弹响者10例,出现交锁征者20例。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的诊断标准制定。
①有手部劳损病史。
多见于妇女及手工劳动者,好发于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
②手指活动不灵活,局限性酸痛,晨起或劳累后症状明显。
③掌指关节掌侧压痛,可触及结节,指屈伸活动困难,有弹响或交锁现象。
2治疗方法2.1体位:坐位或仰卧位,掌心向上平放治疗台上。
2.2定点:拇指掌指关节横纹近端0.5cm硬结压痛处,以龙胆紫做标记。
2—4掌远横纹与指近横纹指间压痛点或可触到的条索状硬结压痛处以龙胆紫做标记。
多在掌远横纹上,而不在指近横纹上。
2.3常规消毒术区皮肤至腕。
2.4针刀操作:局部注射1%利多卡因2ml局麻,术者戴无菌手套,一手将患指伸直,另一手持4号针刀,刀口线与屈指肌腱平行,在硬结压痛点处垂直进针刀。
在针刀穿过硬结及增厚的腱鞘时,可听到“磕嚓”“磕嚓”的声音,当切透腱鞘时有突破感,到达肌腱表面时,“磕嚓”的声音消失,此时,如果硬结、条索还未松解开,弹响仍在,需稍提起针刀做纵行切开剥离,刀锋移动幅度在1cm之内。
一般剥离3-5下,直至刀锋下无横向纤维阻拦即可。
令病人伸屈患指,如活动自如,硬结变小,绞锁或弹响消失,即可出针,如仍有则再做纵行切开疏通剥离3下为止。
术毕出针,外用创可贴贴敷针眼处。
嘱患者24小时后即进行手指屈伸活动。
3疗效观察3.1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治愈:指掌侧部无肿痛,无压痛,屈伸活动正常,无弹响声及绞锁现象;好转:局部肿痛减轻,活动时仍有轻微疼痛,或有弹响声但无绞锁现象;未愈:症状无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