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湘方言对英语元音发音负迁移的影响[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方言对于英语语音的影响与策略作者:周红来源:《课外语文·下》2017年第05期【摘要】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国十分重视英语教学,但是我们学习英语不能以应付考试为最终目的,而是要将它作为一种日常交流的工具来使用。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活动中,英语发音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大,而且由于多种原因,产生了口音各异的方言。
本文主要探讨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各地方言对于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方言;英语语音;学习影响【中图分类号】H311 【文献标识码】A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风俗文化多样的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文化、风俗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各个民族、各个省市地区风格各异、自成一脉的方言。
由于不同的方言在学生的语言发音上有非常大的影响,难免会对学生英语发音产生影响。
处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发现,很多的地方的方言发音对于英语语音的学习是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的,所以在具体的英语发音教学中,要充分吸收方言发音的技巧和特点,把方言的发音特点和技巧与英语语音的发音特点和技巧结合起来,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计划和方案,让地方方言变成英语语音学习的好帮手。
本文就从陕西方言入手,探索陕西方言在英语语音学习中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陕西方言的发音特点改善和提高英语语音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陕西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中部省份,陕西的方言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原因和历史原因被分为三大部分。
从北到南陕西分为陕北、关中和陕南,相应的方言也分为陕北方言、关中方言和陕南方言。
在这三种方言中,陕北方言主要的特点是鼻音重,由于地理原因,陕北方言和内蒙古、宁夏、甘肃、山西等靠近陕北地区的省份所使用的方言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关中方言即比较正统的陕西话,主要在关中一带使用,即便如此各个地区还是有不同的发音特色。
翻过秦岭来到陕南,由于陕南地区与四川省距离较近,所以陕南方言与四川方言非常接近,可以进行无障碍交流。
详析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详析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导语:学习迁移是指学习一种知识、技能对学习另外一种知识、技能产生的某种影响。
这种迁移既包括正迁移又包括负迁移。
下面是一篇详析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的文章,欢迎阅读。
正迁移对事物起积极促进作用,而负迁移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干扰妨碍作用。
我们知道,汉语对英语学习既有正迁移作用又有负迁移作用。
例如,汉语已有语法的学习对英语同类语法学习的理解,汉语语言知识的积累对更好地理解英语大有裨益;同时,汉语对英语学习又有一定的干扰作用,即它的负迁移作用。
以下从语音、语法、词汇、句法、文化交流及篇章等方面讨论一下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并探讨一下最大限度减少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面影响的一些策略。
1.语音汉语的读音是由拼音构成的音节组成,拼音分声母和韵母,而英语单词的读音则是由音素构成的音节组成,音标又可划分为元音和辅音。
事实上,英语中的元音就相当于汉语拼音中的韵母;辅音则相当于汉语拼音中的声母。
但英语中的双元音,在汉语中却没有韵母与之相对应,这就造成了英语中双元音[ai]易读成汉语中的ai等音;汉语里的t、k、p不送气也不爆破出声,而英语里的[t]、[k]、[p]要送气爆破却不出声。
因此,中国学生在学习这几个音标时,往往会把它们发成“特”、“克”、“泼”等音。
无意之中加上了一个音。
为此,要克服汉语拼音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影响,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发音规则,还应该强调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让学生在练习中跟磁带拼读,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彻底排除汉语拼音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干扰作用。
2.词法汉语与英语在词汇和语法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汉语是表意文字;英语是词形变化的文字(inflectional)。
汉语中的名词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而英语里的名词却有可数与不可数之分,可数名词又有单、复数的变化。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名词的时候,由于受汉语负迁移的影响,很容易混淆可数与不可数名词的概念,常常会犯诸如将不可数名词加上复数,而可数名词却不加复数的错误。
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论文目录一、前言 (2)二、迁移学说及方言情况基本介绍 (2)(一)迁移学说基本介绍 (2)1.迁移学说的基本概念 (2)2.迁移现象形成的原因 (3)(二)方言语音特点基本介绍 (3)三、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 (4)(一)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语音影响 (4)(二)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语调影响 (5)四、学生学习应对策略分析 (7)1.明确学习目标,从根本上端正思想态度,克服情感因素的障碍 (7)2.系统学习英语发音发音方法,切实落实正音工作 (7)3.采用科学的方法,做好听音训练和模仿训练 (8)五、结语 (9)参考文献 (9)致谢 (10)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一、前言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自然界中个体之间交流的最高形式;是人类思想和意识形态的独特载体;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前进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21世纪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已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交流语言,在我国进行的各种国际合作交流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例如2010年我国上海举办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正是我国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表现;而就东北地区而言,2009年在哈尔滨举办的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更是为当地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国际交流的机会,显示了英语交际的重要性。
但是对于许多在校大学生来讲,学习英语至少已有六年的时间,但实际掌握、运用情况并不是很理想。
究其本质,最大因素是母语(这里指汉语普通话)和各地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影响。
本文将依据语言学习迁移理论,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经过对现有资料、文献的查阅及通过方言的语音特点研究,将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主要方面做出细致分析对方言语音对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语音学习造成的影响作分析。
并针对相应问题,提出了较为可行的学习应对方法,希望能为广大英语学习者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二. 迁移学说及方言情况基本介绍(一)迁移学说基本介绍1.迁移学说的基本概念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语音系统。
汉语负迁移对英语音位学习的影响及教学策略探析摘要:汉语负迁移对英语音位学习的影响深远,也更难以消除。
英汉音系有系统差异,对英汉音素采用对比分析的教学法能有效避免负迁移,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负迁移;音位;对比分析中图分类号:h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358-02笔者在多年教授语音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虽然学了七八年英语,但其语音面貌却差强人意,音素,重音,节奏,语调上还是典型的中式语音语调。
其中,音素的发音不标准主要体现在受方言影响太大和借用汉语拼音的相似音两个方面。
当前,多数负迁移对语音学习的影响的研究集中在超音段音位上,对音位方面的研究则多是集中在方言的影响上。
但笔者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体会到,英语重音、节奏和语调有自身的规律和规则,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则,学生多加练习就能有效避免汉语在超音段方面的负迁移。
但音位本身属于心理-运动技能,讲究的是口腔器官的协调。
因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分析汉语负迁移对英语音位学习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应对措施。
一、语言迁移理论简述odlin(1989)认为,语言迁移是学习者以前所学的任何语言与目标语之间的相似和差异给二语习得带来的影响。
语言迁移的实质是如何评价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语言迁移的研究经历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繁荣,六七十年代的衰落和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复兴三个阶段。
语言迁移有正负之分。
其中,母语的语言规则和目标语不一致的地方会引起目标语学习的困难,这种负面的影响被称为负迁移,它主要表现在“学习者的第二语言的言语行为与本族语使用者的言语行为之间的差异”(俞理明,2004:4)。
对比分析理论(contrastive analysis)盛行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行为主义和结构主义语言理论为基础。
lado(1957)认为“通过学习者母语、文化与其目的语、文化系统对比,可以预测造成学习者困难的语言模式”。
对比分析时期的语言迁移研究把sla 中出现的困难和错误全归为母语的干扰,否定了学习者发展阶段上所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错误,所以对比分析法才受到批评,但它仍然提供了研究sla的方法,并通过对比来预测学习上的难易。
汉语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摘要:随着我国国际交往的不断深化,英语交流越来越广泛,掌握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英汉语音系统的比较, 指出汉语几种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现象,诣在使高职学生学会区别英汉两种语言各自不同的发音特点,帮助摆脱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
关键词:方言;语音;负迁移;影响语音是语言的最基本形式,但对于许多在校大学生来讲,学习英语最大障碍则是母语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影响。
本文从母语迁移作用的角度论述方言对英语发音的影响,探讨方言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实质问题,以便有效提升高职学生英语口语水平。
1.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迁移作用及影响英语和汉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两种语言有着非常大的差异,而发音方法和辨音能力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受语言社团的习惯制约, 是很难改变的。
在我国,大多数的英语学习者受母语的影响,特别是方言语音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影响则更为严重。
2.英汉语音系统比较语言具有地域性特点,有着自己独特的发音、语法特点,汉语普通话与英语在元音和辅音方面存在的发音差异主要有:2.1元音方面对照英语元音和汉语普通话韵母我们可以发现:英语比汉语分得细,其中很多音在汉语里找不到对应的成分。
因此,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语音时往往用汉语中近似的音去代替,不知不觉地把汉语的发音习惯带到所学的英语中去。
比如说,学习者在读英语音标[i:]时,会以汉语拼音“i”或汉字“依”的音位来发。
虽然这两个音位有相似的地方,但他们分别在两种语音体系中有明显的区别,即英语音标中[i:]舌前部向上抬起的程度要高于汉语拼音“i”,口型变化也比较大。
另外,英语中的[Λ]这个元音,很多人也念不好,往往念成[a:]。
问题在于舌位太低,口太开了。
还有[ǽ]这个元音,人们也常出错。
他们的舌位放得不够低口张得不够开,因而把[ǽ]和[e]混淆了。
因此,在学习英语元音时,不能简单地用汉语中近似音去代替,而应掌握好发每个音时发音器官中的舌、唇及牙床的活动情况。
关于方言对英语语音影响的研究文献
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以下是一些关于方言对英语语音影响的研究文献:
1. "The Influence of 方言 on English Pronunciation"(2006):该论文由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撰写,研究了不同地区英语发音的差异。
论文指出,方言会影响英语发音的纯正度,特别是在元音和辅音方面。
2. "Dialect and English Grammar"(1991):该论文由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撰写,研究了方言对英语语法的影响。
论文指出,方言会影响英语的句型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
3. "The Role of dialects in English Learning"(2001):该论文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撰写,研究了方言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
论文指出,方言会影响英语学习者的听力和发音能力,从而影响他们的英语学习。
4. "Dialectical Variation and English Linguistic Diversity"(2012):该论文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撰写,研究了方言对英语语言学多样性的影响。
论文指出,方言会影响英语的发音、语法和句型结构等方面,同时也会影响英语语言学的研究。
这些研究文献表明,方言对英语语音和语法的影响是显著的,同时也有助于理解不同地区的英语发音差异。
浅谈南北方方言对高中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作者:吴昊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08期摘要英语语音习得是高中英语语言学习的基础,更是重中之重。
它影响着高中英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和词汇积累,更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语言交流,因此,英语语音习得在高中英语语言学习中极其重要。
然而,由于受地方方言的负迁移影响,高中英语语言学习者不能简单地区分某些发音的区别,而无法学得正确的语音发音,对南北方教学环境互换的学生学习正确的英语语音更是困难,因此,笔者将对于以广东和东北方言为例分析南北方方言对高中英语语音的影响,进而对实现有效的南北方地区英语语音的教学和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二语词汇习得英语语音我们都知道,语音对于语言交流的重要性,一个英语语音不正确的人与他人用英语交流,英语本土人会觉得他说的是某种方言,而其他人会认为他说的是外语,仍然是没有人能够理解。
由于受地方方言的负迁移影响,高中英语语言学习者不能简单地区分某些发音的区别,而无法学得正确的语音发音,对南北方教学环境互换的学生学习正确的英语语音更是困难,下文介绍的是母语负迁移对英语语音习得各方面的影响:(1)元音、辅音和声母、韵母。
英语有20个元音、28个辅音。
汉语中的代表语言是普通话,即声母22个,韵母31个。
(2)音节对比。
音节是超音段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单位,汉语中音节的构成是,声母在前韵母在后。
而英语中音节的构成是,通常由节首和韵基构成,韵基中含有节核和节尾,节核是音节的核心,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结尾却有两种情况,"没有结尾的音节叫做开音节",如:go,"有结尾的音节叫做闭音节",如:bed.音节结构存在跨语言差异。
音节可以没有节首,而且节首的位置最多可以有3个辅音,如:split/split/,而节尾最多可以有四个辅音,如:sixths /siks?s/.而在汉语中,对应于节首的位置最多有一个辅音,也就是声母,并且对应于节尾位置的只能有鼻音。
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及解决对策摘要:语言,作为媒介,是一种以任意发音符号组成的系统,是人类交流的手段,而语音在交际语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社会各领域的快速发展及国内外经济贸易、文化、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相互交流学习,学习英语已经成为必须。
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当以语音为首要学习任务,因为语音关系到发音、听力、背诵、口语等诸多方面,很大程度上影响交流和理解。
然而,学生在学习语音的时候难免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在我国一些地区,地方母语方言的负迁移始终困扰着广大英语学习者。
本研究将问卷调查及教学实例相结合,通过观察及列举,分析方言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进而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语音;方言;负迁移;英语学习1 四川、陕西两省的方言实例:笔者接触过四川、陕西两省份的学生,结合教学实践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来自于农村地区,从小他们的汉语发音就有些许方言的味道。
四川学生和陕西个别地区的学生,很多人将发音 [ai]和[an]不分,音节[ai]和[h][b][p][m]相拼时,就容易将[ai]发成[an]。
[zh][ch][sh]和[i]相拼,容易读成[zi][ci][si]。
例如,将还(hái)读成hán,徘(pái)读成pán,是(shì)读成sì,水(shuǐ)读为(suì)。
宝鸡、汉中农村一带方言将拼音/l/和/n/混淆,例如,来(lái)读成nái,南(nán)读成lán,老(lǎo)读成nǎo。
在我班学生关于青岛崂山游记的英语作文中,崂(láo),大部分学生写成náo。
因此,导致崂山的英文Mount Lao 读成Mount Nao,引起了误解。
目前,高中生的发音也存在类似问题。
由于受地域、经济、文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他们在初学英语时(农村学生小学很少接触英语),他们往往不太重视对字母,音标和单词的正确读音,有的学生用汉字或汉语拼音标注读音,再加上方言的混淆,容易形成错误的拼读。
汉语各方言区学生英语辅音发音常误分析摘要:英语语音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发展的起点,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却常偏重讲解英语语音发音方法,忽视对汉语语音(包括方言)的分析研究,影响了英语语音的学习效果。
学生学英语时,会不自觉地用汉语语音代替英语语音,出现很多问题。
本文要找出汉语方言区学生的主要英语辅音发音问题,帮助学生在英语辅音习得中减少汉语辅音负迁移的影响,从而习得标准的英语辅音。
关键词:汉语方言;英语;辅音发音;错误分析一、英语辅音的重要性语音学家奥康纳在所著better english pronunciation一书中认为英语辅音比元音更重要。
理由:理解和弄懂一个英语单词词意时辅音所起作用和元音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口腔受到发音器官形成某种特定阻碍,这种阻碍较易解释,较易理解。
奥康纳认为:“各地所使用的英语口音不同,区别主要是元音不同,辅音大致都是相同的。
”由此认为元音发得不够好还不至于引起误解,若辅音发不好,就会造成意思上的误解。
此看法有利于扭转我们在英语语音教学中过分重视元音,忽视辅音的偏见。
二、英语语音学习失误原因1.语音负迁移任何语言只要相互间接触就会有影响,语言学习者常把母语的特征迁移到第二语言中去,若两种语言结构不同,会产生干扰,即负迁移,使学习者犯错误。
由于汉语的影响,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语音时会不自觉地用习惯的汉语发音方式代替相似的英语发音,出现汉语语音在英语语音学习上的负迁移。
2.o’connor的语音假说按照奥康纳的说法,汉语语音之所以会对英语语音学习产生影响,是因为学生大脑中存在一个个汉语语音“盒子”,他们将英语音素按照与汉语音素的相似程度放在已存在的汉语语音“盒子”中,即用汉语音素代替与它相似的英语音素。
为克服这种负迁移,就需要形成新的英语语音“盒子”,即将英汉相似的音素分别开来,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掌握标准英语语音。
3.汉语拼音与英语音素的相似性汉语拼音与英语都属拼音文字,加之汉语拼音使用罗马字母标音,很多英文字母或音标与汉语拼音字母书写相似甚至相同,学生极容易将其混淆,用汉语发音方式代替英语发音。
语言迁徙与负迁徙的比较第一篇:语言迁徙与负迁徙的比较摘要:本文采用语音实验的方法,以对桂林方言和英语语音的分析为基础,通过对比桂林方言和英语发音,考察口音是否就是母语负迁移在语音层面上体现的实验假设。
以便为纠正和克服不正确的发音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关键词:语言迁移负迁移一、语言迁移的基本理论及其概念语言迁移长期以来一直是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及外语教师所探讨的重要课题。
今天,语言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并已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理论。
语言迁移的概念是美国语言学家Robert Lado在他的著作《跨文化语言学》(LinguisticsAcross Cultures)(1957)中提出来的,这一著作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里曾经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Lado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者广泛依赖已经掌握的母语,经常将母语的语言形式、意义以及与母语相联系的文化迁移到第二语言习得中去。
Lado(1957)的对比分析假说认为:学习者的母语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主要障碍,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异与其可能导致的困难之间成正比,即“差异=难度”。
差异越大,难度就越大。
也就是说,两种语言结构特征相同之处产生正迁移,两种语言的差异导致负迁移。
负迁移造成第二语言习得的困难和学生的错误。
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障碍来自第一语言(母语)的干扰。
因此,教师如果把目的语和学生的母语体系进行比较,以预测两种语言的差异所造成的学习中的难点,在外语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些预测来决定外语课程和教材中哪些项目应进行特殊处理,并采用强化手段突出这些难点和重点,从而在教学中采取预防性的措施,建立有效的第二语言教学法,克服母语的干扰并尽力形成新的习惯。
二、研究方法发音人员:邀请广西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30名会说桂林话的学生(2007年桂林市中英语16个男生中6个得A、4个得B、6个得C,14个女生中6个得A、4个得B、4个得C)请他们分别朗读一段中英文短文。
第21卷第1期2007年2月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Journa l of B aicheng Nor m a l College Vo.l 21,No.1F eb .,2007论不同方言的语音特征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许德华,屈爱平,魏丽英(白城师范学院外语系,吉林白城137000)摘要:形成定势的方言语音注定对外语语音学习产生影响。
本文主要论述了汉语几大方言的语音特征及其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诣在阐明方言持有者在英语语音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语音;方言;迁移中图分类号:H 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3118(2007)0120069203收稿日期:2007-01-04作者简介:许德华(1967)))),女,白城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英语语音学与词汇学的教学研究与多媒体运用;屈爱平(1956)))),女,白城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英语教学法和中学英语教学论;魏丽英(1967)))),女,白城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基础英语教学和英美文化。
前 言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
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要呈现多元化趋势。
这决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提升,但来自汉语方言的语音、语调极大地冲击着英语的发音,给交际带来很多障碍。
本文主要从母语迁移作用的角度论述方言语音对英语语音的影响,来探讨方言对英语学习存在的实质问题,以便利于21世纪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
1 汉语方言对英语学习的迁移作用及严重性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实现交际功能的媒介是语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和载体,是语言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作为语言的物质材料,语音具有多方面的属性,其中社会性是其本质属性,它表现为各种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
而且,这种语音系统具有一定的发音方法。
而这种发音方法和辨音能力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受言语社团的习惯制约的,是很难改变的。
方言对英语学习者语音学习的影响∗李晓梅【摘要】According to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there is language transfer between the mother tongu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Due to the negative transfer of dialects,Chinese students in different areas are greatly affected by their dialects when they speak English.This ar-ticle is to study the main pronunciation problems of English learners in Gansu and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根据二语习得的理论,母语和目的语之间是存在迁移现象的。
由于方言负迁移的现象普遍存在,中国不同地区的学生在说英语时难免会受到方言的影响。
本文拟从语音理论和迁移理论出发,研究甘肃地区的英语学习者语音发音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行之有效的语音教学方法。
【期刊名称】《兰州交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3页(P82-84)【关键词】方言;迁移;英语语音【作者】李晓梅【作者单位】兰州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18.1在英语学习中,准确、流利、地道的语音往往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这是展现一个英语学习者基本语言素质和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
然而,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一直都受到语音学习的困扰,语音不标准,语音问题较多,如错音、加音及吞音问题严重;单词重读音节错误较多;语调、节奏掌握较差等。
---------------------------------------------------------------最新资料推荐------------------------------------------------------二语习得中的负迁移及其对策二语习得中的负迁移及其对策摘要:母语对二语习得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既起着积极的作用,又起着消极的作用,既能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又能妨碍第二语言学习者。
因此,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既存在正向迁移,又存在着负向迁移现象。
本文着重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负迁移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我们认为汉语主要在语音、语法、文化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对英语习得产生负迁移,而且负迁移对语音的影响超过对其它方面的影响,语法负迁移是最普遍的存在的。
论文关键词:母语,二语习得,负迁移,对策刚学会外国语的人总是要在心里把外国语言译成本国语言。
人们掌握外语经常要经历一个自觉到不自觉的过程,先要借助本族语的表达方式和思维等等,然后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逐步改用外语表达方式和思维。
在外语教学课堂环境下,学习者的母语对外语的习得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母语的语言形式和结构经常会不知不觉地迁移到学习者的外语学习中。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 理解汉语对1 / 13其英语学习的影响并掌握对应的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Odlin(1989) 把语言的迁移定义为学习者以前所学的任何语言与目标语之间的相似和差异给二语习得带来的影响。
一般意义上说, 语言的迁移有两种: 正迁移和负迁移。
于善志(2007:XV)认为在二语习得的早期,由于备选项范围较小,学生对同一命题的句法选择表现比较单一,句法偏离类型比较少。
另外,于善志在两次调查中发现,汉语作为主题突出语言,其功能结构迁移在中等英语水平学习者的英语句法中相当普遍,如零主语结构。
汉语迁移还可以解释一些偏离句式为什么能在学生的话语中长期存在。
论湘方言对英语元音发音负迁移的影响
摘要:语音是语言的基本形式,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也是实现语言交际功能的基本媒介。
方言对于语音的负迁移将会影响并干扰语言交际。
本文将湘方言对语音负迁移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元音部分的混淆或差异进行对比,并将语料结果汇集成高频负迁移表格,进行对照,形成结果分析,从而为二语习得者纠音创造了条件并提供了参照。
关键词:方言;语音;负迁移;对比
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robert lado提出了语言迁移的概念,我国国内相关的研究起步较晚。
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的应用语言学家以及二语习得方向的研究者主要将赣方言、闽方言、吴方言等与英语语音系统进行了尝试性的对比。
本文则主要对湘方言元音部分的负迁移做集中、有针对性的调查和研究,重点对元音部分的混淆进行对比,并以结果分析的方式给出混淆的原因,以引起二语习得者的重视和关注。
一、负迁移与语音对比
语言的迁移作用指的是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对二语的作用,即在二语习得过程当中,把母语的语言形式、发音方法、文化背景迁移到目的语中。
对二语的积极影响称作正迁移,消极影响称作负迁移。
中国幅员辽阔,语言种类繁多,不同地域的方言也会对二语习得者的语音学习产生干扰,从而形成语音学习的困难。
湘方言指的是以长沙话为代表的湖南方言,使用人数约为4560
万,占汉族总人口的5%。
湘方言有声母23个,韵母41个,而英语有辅音音素28个,元音音素20个。
通过文献查阅整理、实际调研和二者对比,湘方言主要存在两大特点:一是湘方言的韵母数量大于英语元音,且无明显的长短之分;二是湘方言的复韵母发音滑动较快,导致一些湘方言使用者发双元音时不完整、不饱满、不到位。
由此,我们通过湘籍学生英语语音状况的调查,尤其针对其元音的发音错误,找出其学习语音的难点和语音负迁移的规律和特点,为英语语音教学提供参考。
二、语音负迁移的研究与方法
此次研究的主题为:湘方言对英语元音的负迁移,调查及分析方法方法如下:
1.调查对象
此次研究以长沙一本高校2012级湘籍大一新生为调查对象。
共发放问卷120份,挑选了其中56名背景相似、普遍使用方言、家庭及朋友组成来自长沙本地并且主要受当地教育的调查者进行语
料的采集。
2.研究内容
以湘方言对英语语音负迁移的影响作为研究内容,重点是元音的负迁移。
3.研究方法
(1)设计测音文本:查阅相关文献,对湘方言特点进行分类、归纳,总结易混元音,设计包含所有英语元音因素和易混音对比的
测音内容。
总长446个单词。
(2)调查问卷及语料采集:通过120份调查问卷,挑选了其中56名学生进行语料的采集。
4.语料处理
制作语音混淆评判记录表格,将录音笔采集的声音信息进行分析记录,找出发音错误,归纳出主要的元音误读、错读现象,将其数据化。
三、元音负迁移的结果分析
经过对比研究,我们发现受调查者元音负迁移的现状如下:
1.[i:]&[ei]和[i]&[ei]
这两组的元音负迁移情况非常明显,分别达到了17次/56人和16次/56人。
前一组的负迁移主要发生的错误来自单词week,we,he等。
而后一组则产生于listen,accomplish,beginner等单词。
2.[?藜u]&[?蘅:]
这是元音混音中最为严重的混音音标之一,频数达16次/56人。
把[?藜u]混淆成[?蘅:]或[?蘅]主要体现在your,joke,alone 等单词上。
反之,小部分二语习得者把[?蘅:]或[?蘅]用[?藜u]来替代,主要错误来自long,only等词。
3.[ei]&[e]和[ai]&[ei]
音标[ei]与音标[e]混淆现象明显,频数分别为13次/56人和12次/56人,出现的错误主要来自mainly,say,celebrate等单词。
同样,我们还发现,在my,said,sky这三个单词发音中存在比较
集中的将[ai]发成[ei]的现象。
4.[u:]&[?藜u]
这组高频错误主要来自于发音时肌肉放松,自行添加[?藜]的发音,使得单元音的发音变成了双元音。
错误主要有:fool,pool这些单音节的词。
此外,由于长短发音不区分,导致音标混淆的有[i]&[i:]。
其中不少学生简单地把[i]发音为短促的“一”或者开口过大,使发音变异成[e]。
还有些二语习得者发音过于放松,把[i]拖音成为了[i:],主要错误来自accomplish,sit和britain 等。
由上我们不难发现,调查者的元音负迁移主要来自发音时肌肉较为放松,长短音不辨、自行把单元音拖长或加音,双元音发音不到位的情况。
测音者用方言中的相似韵母来替代元音的发声。
不少学生只有在朗读段落时才出现负迁移现象。
四、结束语
通过湘方言对英语元音负迁移影响的研究,我们分析了受调查者在元音负迁移中的现状。
我们建议二语习得者利用录音机记录自己的发音进行听读对比,训练正音,利用绕口令、模仿标准音来强化发音训练等方法强化并改善自身的发音情况,以提高语言交际功能。
参考文献:
[1]乐眉云,凌德祥.湘方言区学生英语发音调查及常误分析——汉英语音对比系列研究(之二)[j].外语研究,1993,(04),
[2]法小鹰.湖南学生英语语音音段音位学习中方言的负迁移作用[j].云梦学刊,2011,(07).
[3]lado r.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m].michigan: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