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竹园HSE管理制度汇编
- 格式:doc
- 大小:3.27 MB
- 文档页数:291
hse规章制度HSE(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即健康、安全与环境,是一种管理体系,旨在保护员工健康、确保工作场所安全,同时也注重环境保护。
HSE规章制度是企业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准则。
本文将详细探讨HSE规章制度的内容和必要性,以及它对企业和员工的重要意义。
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必须重视员工的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以确保可持续发展。
HSE规章制度能够为企业提供一套全面的指导原则,确保员工在工作中遵守相关规定,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和环境破坏的风险。
HSE规章制度的内容HSE规章制度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健康保护: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是企业的首要任务。
HSE规章制度要求企业提供员工必要的医疗保健和健康检查,并采取措施防止职业病和工伤的发生。
例如,要求员工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等。
2. 安全管理:HSE规章制度要求企业建立和实施一套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安全。
这包括制定紧急救援计划、安全操作规程等,并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3. 环境保护:HSE规章制度鼓励企业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环境,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污染排放。
这包括垃圾分类、节能减排、定期环境监测等。
企业应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方案,并定期检查实施效果。
HSE规章制度的必要性HSE规章制度对企业和员工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1. 保护员工健康:HSE规章制度能够帮助企业确保员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减少职业病和工伤的发生。
这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并促进员工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2. 预防事故和减少损失:HSE规章制度推动企业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预防和减少工作场所事故的发生。
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员工的安全和生命,还能减少企业因事故造成的财务和声誉损失。
3.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HSE规章制度要求企业采取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HSE规章制度1 总则为加强公司HSE管理,明确各级人员HSE责任,规范员工安全行为,提高员工HSE意识,做到奖惩分明;为强化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公司的安全生产,防止施工中人员健康的伤害及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促进项目工程优质高效的顺利完成。
根据公司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2 HSE管理制度和要求1 坚持每月组织召开一次HSE领导小组会议制度。
2 坚持每月至少组织一次HSE大检查制度.3 坚持基层队“周一”安全活动和安全检查制度.4 坚持班前安全讲话和班中安全巡检制度。
5 严格执行制定的奖罚制度.3 HSE教育培训1 每年要针对不同的工种人员进行相关安全知识的培训教育.2 特种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知识培训。
3 新入厂人员要进行三级(项目部、基层队、班组)安全培训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4 HSE技术措施1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方法、劳动组织和作业环境制定有针对性的HSE技术措施,实施前应向施工人员进行交底.2 必须编制HSE计划书并组织实施.3 必须针对作业活动、施工设备进行危害识别,评价出重大危害,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4 大型设备或构件拉运、吊装,应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报有关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5 每项工程开工前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交底人、被交底人应在交底记录上签字确认。
5 劳动防护用品1 应根据安全生产和预防职业危害的需要,为施工人员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防护用品的性能应符合有关规定。
2 施工人员应按规定正确穿戴和使用防护用品,并定期对防护用品进行检查.6 HSE管理方针1 严格遵守国家、政府和行业有关健康,安全与环境的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定,自觉接受,工程监理及劳动部门的安全、环境监察。
2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及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指导思想.7 HSE管理目标1员工的HSE管理意识不断提高,自我保护和保护工区环境的能力明显增强.8 HSE安全基础资料管理1 HSE工作记录。
HSE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规范各项作业安全措施,有效预防各类事故发生。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项目施工现场的各种作业。
3.作业安全规范规程为了保证建筑施工作业安全,国家和建筑行业制定了一系列工程安全技术规范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结合本项目特点主要有:3.1.《建筑安装工程技术规程》3.2.《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3.4.《建筑施工企业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3.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3.6.《手持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3.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工人作业和操作的整个施工过程都必须认真执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规程,同时做好安全技术方案的编制、审查和对施工人员的交底工作,并做好交底记录。
为了保证嘉盛二期厂房扩建项目优质高效建成投产,现场施工要在保证安全前提下科学组织深度立体交叉施工,这就对安全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我们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安全规程、规范,针对本项目的特点,提出以下作业安全提要。
作为管理安全生产的重点和着重应该抓好的主要工作。
4.高处作业4.1.在离地面2米以上的高处作业均应搭设脚手架或设置梯子、操作平台。
脚手架、坡道和平台的搭设及拆除应在各自班组长的指挥下进行。
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应经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4.1.1.未经许可的人严禁进入施工区的脚手架、坡道和平台。
4.1.2.施工期间应在下面设置警示区和相应警告标志。
4.1.3.脚手架、坡道、梯子和平台上不应有油腻、泥土或其他不用的物料。
4.1.4.脚手架、坡道、梯子和平台上应标上最大承载量和工号负责人。
4.1.5.用来建造脚手架、坡道、平台和走道的材料应该是安全的,制作围栏不能采用纤维绳等其他类似可燃材料。
4.1.6.梯子应为有专利商标的制造者用金属或木材制造。
4.1.7.在未搭设脚手架的管架、支撑架和结构等区域施工作业,应设有安全网,工人须系好安全带。
HSE 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制度及奖惩办法HSE管理制度及奖惩办法为了保证高质量地按期完成吉航项目工程,树立项目现场员工、CMEC实干、高效、有纪律、讲文明的良好国际形象;做到文明施工,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创建优质工程。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CMEC项目部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在人,机,环,管理上进行综合管控。
达到本质安全,主要目的是营造人人自觉遵守安全制度的氛围;实现项目安全目标:零伤亡,零事故,零环境事件。
第一条项目现场HSES管理制度1、分包单位要严格遵守中国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行业、企业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同时遵守项目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
2、分包单位要严格履行与CMEC签署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3、分包单位要严格服从CMEC现场项目部HSES的监督、检查、管理。
4、分包单位要严格执行CMEC现场项目部HSES相关制度及有关规定。
5、分包单位要按照CMEC现场项目部HSES办公室的要求,参加各类HSES会议、检查及各类活动。
6、分包单位要严格执行CMEC现场项目部的安保制度。
7、对违反以上规定的单位,CMEC现场项目部HSES办公室将根据实际情况对责任单位处以100-2000美元罚款。
8、CMEC现场项目部开具的罚款单,分包单位应在三日内将罚款缴纳到CMEC现场项目部财务,逾期不缴纳罚款,加倍处罚。
9、分包单位拒绝执行CMEC现场项目部HSES的有关决定及罚款,CMEC现场项目部将如实上报CMEC总公司安全生产处并记录在对外承包商安全档案中。
第二条 HSE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管理制度1、各分包单位要严格按照CMEC现场项目部的要求建立健全HSE管理体系(应建立二、三、四级体系文件,即HSE管理方案或计划、HSE管理制度、各类表格)。
2、各分包单位要严格按照HSE管理体系运行操作,做好各类文档、表格、档案的编制、宣贯、填写、记录和存档等相关管理工作。
3、各分包单位要按照CMEC现场项目部的要求按时上报各类HSE报表和文档(包括电子版)。
(规范)HSE责任制管理制度HSE责任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管理的目的和适用范围1、为建立健全各部门、岗位HSE职责,落实各级管理责任,确保公司施工建设安全有序进行,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规定了公司各管理部门及岗位员工的安全、环保、职业健康责任制的内容和管理制度。
3、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门。
4、本制度由公司安全主管部门组织编写,关于该制度的最终解释权归公司安全主管部门。
第二条管理原则规范HSE管理,落实各级管理责任,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
第三条管理的依据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
第二章管理的职责第四条公司所属部门职责1、安全部牵头组织负责各科室、单位HSE职责的制定与考核。
2、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科职及以下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HSE职责的制定与考核。
3、各部门负责按要求进行相关人员HSE职责的考核实施。
第三章管理的内容与要求第五条公司领导安全环保责任制1、公司总经理HSE职责a.公司总经理是公司HSE第一责任人,对公司HSE工作负总责;对公司安全环保、职工职业健康负全责。
b.负责领导公司贯彻落实有关HSE的法律法规,全面领导本公司的安全工作。
c.负责组织制定公司HSE承诺、方针和目标,并指定管理者代表,推动公司HSE承诺、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d.负责委派管理者代表组织建立、健全各级HSE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定期检查和考核落实情况。
e.负责主持召开公司HSE委员会会议,研究和解决有关HSE重大问题,做出HSE管理的重大决策;定期进行管理评审,解决管理体系运行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公司各层次职责和权限的协调、沟通。
f.负责组织审定和批准公司资源配置计划,确保HSE资金的有效投入;督促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决定公司事故的处理,落实整改资金。
g.负责组织(或亲自参加)公司HSE大检查,检查督促各单位的HSE 工作;将安全工作列入本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做到与生产经营管理同计划、同布置、同检查、同总结、同评比、同奖励。
园林行业安全制度汇编模板一、前言为确保园林行业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保护园林植物和设施不受损害,维护园林行业的正常秩序,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园林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汇编。
二、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生产责任制(1)各级领导必须把安全生产纳入工作计划,做到安全生产与业务工作同时部署、同时落实、同时检查、同时总结。
(2)各级负责人必须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总责,明确安全生产责任,确保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
(3)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
2. 安全生产培训制度(1)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确保员工掌握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2)定期对在岗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再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3)组织安全生产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3.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1)定期对园林植物、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对重大节假日、恶劣天气等特殊时期加强安全检查,确保安全生产。
(3)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改。
4.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1)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
(2)迅速组织救援,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制定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三、安全操作规程1. 绿化施工操作规程(1)绿化施工前,应了解设计意图,熟悉施工图纸。
(2)遵循植物生长规律,合理配置植物,确保植物成活。
(3)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2. 园林设施维护操作规程(1)定期对园林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2)对损坏的设施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3)严格遵守设施维护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
3. 园林防火操作规程(1)加强防火意识,定期进行防火检查。
(2)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3)严格执行用火规定,禁止在园林内吸烟、烧荒等行为。
四、安全防护措施1. 个人防护措施(1)工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
hse管理规章制度一、引言在现代企业中,安全与健康环境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
为了保障员工和公众的安全,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公司制定了HSE (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本文将详细阐述本公司的HSE 管理原则、组织结构、目标与责任、培训与沟通、风险评估与控制、紧急响应及持续改进等方面。
二、HSE管理原则1. 遵循国家和地方法规,以及相关行业标准,确保所有工作活动符合安全与环境要求。
2. 通过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提高安全与健康环境管理水平。
3. 推崇预防原则,通过积极的控制和创新措施,减少事故和环境污染的风险。
4. 强调培训与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与环保意识和专业技能。
5. 与相关方沟通并与之合作,促进信息共享和持续改进。
三、组织结构1. HSE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和维护HSE管理规章制度,并监督各部门的执行情况。
2. 各部门配备HSE管理人员,负责本部门的安全与环境管理工作,并定期报告给HSE管理部门。
3. 公司领导对HSE管理工作负总责,并为HSE管理部门提供充分的支持和资源。
四、目标与责任1. HSE目标的设定与评估:- 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避免工伤和职业病的发生。
- 确保生产活动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 减少事故发生率和污染物排放量,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环境素质。
2. HSE责任的划分:- 公司领导:制定HSE政策和目标,并提供资源支持。
- 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HSE管理工作。
- 员工:执行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报告危险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培训与沟通1. 培训计划:- 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措施等。
- 针对不同岗位和风险级别,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
- 不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沟通机制:- 建立定期例会制度,以全员会议、工作组会议等形式,传达和交流HSE相关信息。
- 鼓励员工提出安全与环境改进建议,并及时反馈和落实。
HSE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1)规章制度项目经理部将建立和完善必要的安全管理制度,以保证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使安全管理和控制工作纳入规范管理范畴,在此按两个方面予以叙述:1.1、安全警示制度项目经理部将在现场施工地点安装“安全标识牌”以便每个员工重视安全工作。
任何有关规定、指示、提示将置于安全标示牌或提示牌上。
在现场办公处提供如下指示:消防报警电话、业主方有关部门工作地点和电话。
在本公司施工范围内对可能造成操作人员或他人伤害的施工机械、施工工艺、施工地点等处悬挂安全警示牌、安全指示灯和其它安全保护装置。
2)安全管理制度为保证施工现场操作者本人或他人的安全,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强制其执行本制度。
2.1、衣服所有人员(包括参观者)进入现场应穿戴紧束,所穿衣服应遮住全身。
2.2、安全帽进入施工现场所有人员(包括参观者)应戴安全帽,女性应头戴压发安全帽,且配戴方式符合安全规定要求。
2.3、眼睛保护装置在可能使眼睛受到伤害的地方,全体施工人员均需戴必要的眼睛保护装置,如护目镜和面罩。
对于参观者不具备上述眼睛保护装置的人员,我们将谢绝其到上述地点参观。
所在从事磨碎、切割的人员均应戴上护目镜,包括协助人员。
焊工焊接和清洗焊缝时应在焊罩下或戴上安全眼镜。
2.4、手的安全保护在处理可能烧伤、划伤或擦伤手的物质或从事可能产生上述伤害的工作时,应戴指定的劳保手套。
在处理金属、热物体、焊接等可能伤害到手的地方时应戴指定的劳保手套。
在处理化学物质时应戴合适的手套以保证不产生副作用。
在操作机械时严禁操作者戴手套作业。
2.5、呼吸保护装置在缺氧或有毒或有窒息性气体或蒸汽或大量粉尘的环境下工作时,必须使用呼吸保护装置。
2.6、安全约束如果需要某人单独在建筑或结构特殊单位工作,为了防止其从建筑或结构上掉下来,要求其必须配备安全带,在工作面下方设置安全网,做好安全预防和保护工作。
安全带、救生绳、安全绳、安全网必须是合格产品,使用者应正确使用。
HSE安全管理规章制度1. 引言HSE(Health, Safety, Environment)安全管理是指组织在进行日常运营活动时,针对人员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开展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为了保障员工和环境的安全,以及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本文档制定了HSE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2. 安全责任2.1 高层管理人员负有最终的安全责任,包括制定安全政策和目标,并向全员传达其重要性。
2.2 中层管理人员应承担安全文化的强化责任,确保员工理解并遵守公司制定的HSE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2.3 员工有义务遵守和执行公司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通过合理的方式提出改进意见。
3. 安全培训3.1 入职培训:所有新员工在入职之前必须接受安全培训,包括公司的HSE政策、紧急情况处理和相关操作规程等内容。
3.2 定期培训:公司将定期开展HSE安全培训,以提高员工对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4. 安全设备与保护4.1 安全设备: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公司将为员工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包括防护眼睛、耳塞、手套等。
4.2 个人防护用品:公司将按照作业风险评估的结果,为员工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
5. 工作场所安全5.1 维护工作场所的清洁和整洁,确保通道畅通无阻。
5.2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设施,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3 配备灭火器和急救箱,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5.4 针对特殊作业场所(如高处作业、危险品仓库等),公司将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操作规程。
6. 事故报告和调查6.1 对于任何安全事故、危险事件或近失事故,员工有义务立即向上级报告,并协助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
6.2 公司将建立健全的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以及防范未来类似事故的预防措施。
7. 紧急情况应急预案7.1 公司将制定应急预案,针对火灾、爆炸、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提供适当的紧急撤离路线和应急联系方式。
7.2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以确保员工掌握逃生和自救技能,并熟悉紧急情况处理程序。
hse管理规章制度HSE(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规章制度,是企业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以及环境保护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定。
它涵盖了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操作规范、安全措施等内容,是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工具之一。
本文将从制度的必要性、制定过程、实施措施以及管理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值得强调的是,制定HSE管理规章制度的必要性。
在现代社会,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各类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伴随着企业规模的膨胀和工作任务的复杂化,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建立起科学、完善的HSE管理规章制度,对于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降低环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制定HSE管理规章制度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程序和步骤。
首先,企业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HSE管理部门,由一支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团队来负责制定管理制度。
其次,该团队需要对企业内部的工作流程、风险点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环境风险。
然后,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出一套系统性、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明确各级员工在工作中的职责和操作规范。
最后,通过内部评审和监督,确保规章制度的完善性和可行性。
制定好HSE管理规章制度并不意味着工作的完成,而是需要企业全面、有效地实施措施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首先,企业需要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对HSE规章制度的认识和理解,使其能够熟悉操作流程和掌握安全常识。
其次,企业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监测机制,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另外,企业也应该强化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对违反规章制度的员工进行处罚,以形成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
HSE管理规章制度的实施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合理的HSE管理制度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安全性和环境保护意识,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HUNAN SHIZHUYUAN NONFERROUS METALS CO.,LTD.HSE管理制度汇编二O一一年八月目录HSE管理方针管理制度 (6)HSE目标管理制度 (8)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制度 (11)HSE文化建设管理制度 (18)绩效改进方案管理制度 (23)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 (26)HSE管理投入制度 (28)HSE科研管理制度 (30)HSE例会管理制度 (33)能力、培训和意识管理制度 (35)特殊工种、特殊作业人员及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管理制度 (38)内、外部沟通制度 (41)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 (44)HSE会议制度 (46)HSE档案管理制度 (49)采矿工艺管理制度 (51)选矿生产工艺技术管理制度 (53)设计管理制度 (60)变更管理制度 (62)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制度 (65)供应商管理制度 (67)承包商管理制度 (69)交接班管理制度 (74)HSE技术措施审核制度 (76)特殊作业现场管理与审批制度 (78)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81)危险化学品和剧毒品管理制度 (8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87)清洁生产管理制度 (89)污染物防治管理制度 (92)能源及供电用电管理制度 (97)HSE警示标志管理制度 (115)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制度 (117)HSE监视与测量管理制度 (119)HSE检查制度 (122)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128)重大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监控制度 (130)合规性评价管理制度 (132)事故、事件调查管理制度 (134)事故、事件回顾管理制度 (136)事故、事件统计与分析管理制度 (137)HSE责任制管理制度 (144)相关方投诉处理制度 (146)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制度 (148)HSE信息沟通管理制度 (154)HSE信息沟通要求一览表 (156)内部审核管理制度 (159)管理评审制度 (162)安全生产方针 (165)安全生产方针管理制度 (166)安全生产目标 (168)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173)全员安全风险抵押金考核办法 (176)安全生产责任制 (179)安全管理机构与人员配置管理制度 (192)员工参与管理制度 (194)员工拒绝权力管理标准 (196)安全活动管理制度 (198)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 (200)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203)工余安全管理制度 (208)员工安全意识管理制度 (210)任务观察管理制度 (214)防排水系统管理制度 (220)防灭火系统管理制度 (222)供配电系统管理制度 (224)通风防尘及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229)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232)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236)设备计划检修制度 (237)特殊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240)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242)现场安全确认制度 (243)特殊作业现场管理与审批制度 (245)照明管理制度 (248)出入井控制管理制度 (250)顶板分级管理制度 (251)采空区管理制度 (254)井巷、硐室维护与报废管理制度 (256)爆破器材与爆破作业管理制度 (258)地表塌陷区管理制度 (262)紧急撤离管理制度 (263)井巷支护管理制度 (265)职业危害预防制度 (268)人机工效管理制度 (270)尾矿库(坝)安全管理规定 (272)尾矿库运行管理制度 (279)外包施工队伍和临时性用工安全管理制度 (289)HSE管理方针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明确公司健康、安全及环境保护的宗旨和方向,实现矿山持续降低健康、安全和环保风险的承诺,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规定了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和环保方针的制定、传达、回顾等内容要求,适用于公司各单位、部门。
第三条HSE管理方针的制定,由公司总经理组织安全生产委员会、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和职业卫生领导小组成员(以下统称为HSE委员会)、相关单位、部门人员,结合法律、法规和上级的要求,并根据自身风险的特点,制定HSE管理方针政策。
第四条方针的内容需体现:✧中国五矿集团公司的HSE方针要求✧遵守法律、法规的承诺✧企业发展的目标与方向✧防止伤害、预防疾病✧减少财产损害、流程损失✧保护环境及污染防护的承诺✧持续改进第五条方针的传达与沟通1、安环部、宣传文化部负责向员工宣传HSE管理方针:✧将HSE管理方针在员工经常活动的场所张贴✧在公司网站发布并负责对其进行管理✧通过举办竞答的形式2、安环部、人力资源部负责对新进员工进行HSE管理方针的培训3、安环部负责向公众及相关方传达HSE管理方针。
4、各单位、部门负责对本单位、部门员工就HSE管理方针进行传达、解释工作。
第六条HSE管理方针回顾1、公司HSE领导机构每年对方针进行回顾。
2、在发展战略、安全风险、引用的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时,HSE领导机构应及时修订HSE管理方针并重新发布。
第七条HSE管理方针政策的回顾与修订记录保存一年。
第八条本制度由安环部负责解释。
HSE目标管理制度1.目的设立HSE管理风险控制和HSE绩效目标与指标,为公司HSE管理提供指导和方向,实现持续改进。
2.范围本制度规定了HSE目标与指标的设立、实施与监测、回顾与更新的管理要求,适用于公司内部HSE管理目标与指标的设立与管理。
3.引用/应用标准引用《中国五矿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导则》4.14.术语和定义目标:指公司安全、健康、环境绩效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体期望。
指标:在一定时期内达到HSE绩效与降低HSE管理风险的期望值。
5.职责5.1分管生产副总经理对公司HSE管理目标与指标的组织制订、审核、批准负责。
5.2安环部主任对HSE管理目标与指标的监督实施及向单位、部门分解目标负责。
5.3各单位、部门负责人对本单位、部门范围内的目标、指标的分解与组织实施、监测、控制负责。
6. 管理要求与方法6.1 目标与指标的制定6.1.1分管生产副总经理组织制定公司中长期以及年度HSE管理目标与指标,并将目标与指标分解到各单位、部门,目标与指标的制定应考虑下列因素:HSE管理方针要求上级单位要求与相关方满意度风险评估结果与风险应对能力水平同类企业平均水平与先进水平绩效评估和管理评审结果实现目标所需的各种资源6.1.2 制定的目标、指标应体现对事故、事件控制和生产运行指标控制的期望以及改善HSE管理管理的努力与行动,并体现持续改进。
6.1.3 目标与指标应可量化、或可定性、可测评、以便于监测、检查和实施。
6.2 目标、指标的实施与监测6.2.1各单位、部门应依据公司批准下达的目标与指标,对其进行层层分解,制定实现目标与指标的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6.2.2 各实施主体根据分解的目标与指标,制定与上级目标对应的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度目标、指标和相应的实施计划。
6.2.3 各职能管理部门负责对工作流程范围内的目标的实施计划进行监督、跟踪与分析。
各单位、部门负责对本单位、部门指标实施计划的跟踪与分析,当目标与指标完成情况与计划相背离时,应及时采取相关的补救措施。
6.2.4各单位、部门每半年对HSE管理目标、指标及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报公司安委会。
6.2.5 安环部负责每半年组织对目标、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每年应对按计划完成目标指标的部门进行认可或奖励。
6.2.6安环部应通过多种渠道对HSE管理目标、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传达,如网站、通报、宣传栏、会议等。
6.3 目标与指标的回顾与更新6.3.1 各单位、部门每半年对目标与指标进行一次回顾,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考虑对目标与指标进行更新;生产活动发生变化所使用的法律法规发生变化目标、指标与现实不符目标与指标已经实现6.3.2每年年底公司最高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组织对HSE管理目标、指标的合理性,科学性及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回顾。
6.4记录保存6.4.1目标与指标文件至少保存两年6.4.2 目标与指标跟踪、分析、回顾记录长期保存7.附则7.1 本制度由安环部负责解释7.2 目标与指标管理流程图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制度1 目的为了正确地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能够控制或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最大限度地识别,从中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并及时更新这方面的信息,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活动、产品、服务全过程。
3 职责3.1 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提供环境因素识别的资料;3.2 各部门负责识别本部门的环境因素。
3.3 安环部负责对各部门的环境因素进行确认和汇总,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价。
3.4 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 工作程序4.1 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重要环境因素确定步骤:b) 供应部负责提供物资有关信息;c) 相关部门负责提供厂区平面图、化学品清单、原材料消耗定额、有关能源消耗资料以及废弃物的资料;d) 企管部负责提供合同方的有关资料;e) 公司办公室负责提供与公司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f) 安环部负责统一收集汇总以上资料并提供其它有关资料;g) 公司的基本概况:包括公司规模、性质、人员等;h) 以往的环境事故、事件、违章行为及其调查处理反馈意见;i) 公司的方针、规划文件等。
4.3 环境因素的识别4.3.1 识别环境因素的范围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能够控制或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4.3.2 环境因素识别应考虑以下三方面内容4.3.2.1 三种状态正常状态:即正常的生产和运行状态;异常状态:即启动和关闭设备的瞬时状态或可合理预见的,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紧急状态:即突发性或偶然性的泄漏或污染事故,设备出现紧急故障,人为无法预测其潜在发生的时间。
4.3.2.2 三种时态过去: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现在:现场的、现有的污染及环境问题;将来:原材料的来源与生产过程,考虑到产品出厂以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将来潜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还有计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4.3.2.3 考虑以下十三种类型a大气排放(大气污染源及危害有采矿、选矿、冶炼、破碎扬尘等);b水体排放(水污染源及危害主要有地下开采矿坑涌水、选矿生产废水、冶炼废水、生活污水等);c废物管理(固体废物主要有露天开采的剥离表土、采矿废石、选矿尾矿、冶炼废渣、炉渣、炮线、检修零配件和生活垃圾等;)d土地污染e释放的能量(如热、辐射、震动等)炸药、雷管在运输、保存、使用中的异常燃烧或爆炸;f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矿产资源开发引起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土地侵占、水文地质变化、移动变形、下沉等)g能源的消耗使用(水、电、油、煤、汽的使用)h对公司周围社区或地区产生的影响i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j噪声污染(主要有空气压缩机、通风机、爆破作业、运输噪声、筛分破碎设备、磨矿设备;机修车间的锻锤、剪板机和坑木加工房的圆锯机等);k火灾;l地下开采过程中顶板的冒落、片帮;m其他:废石、尾矿占地等引起的环境因素变化和影响;办公用纸、用电、用水消耗,生产用电、用水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含木材)消耗,设备使用和检修过程中油脂滴漏、硫酸的保存和使用、废机油,废棉纱产生的影响;尾矿库的环境因素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