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审批表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1
社区就业服务工作制度一、总则社区就业服务工作制度是指为了促进社区居民就业,提高就业服务效能,对社区就业服务工作进行规范和管理的一项制度。
该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旨在加强社区就业服务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做好社区居民的就业服务工作。
二、机构设置社区就业服务工作实行由社区组织设立的社区就业服务中心。
社区就业服务中心负责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三、职责和权限1. 社区就业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责是:(1)负责制定社区就业服务工作计划和制度,指导和组织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的实施;(2)组织开展社区就业需求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就业服务计划;(3)负责宣传和推广各类就业政策和法规,帮助居民了解就业机会和就业技能要求;(4)提供就业咨询、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等服务,帮助居民提高就业能力;(5)与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就业合作关系,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6)开展职业介绍和用工服务,帮助居民解决就业难题;(7)对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援助和再就业培训,帮助其重新就业;(8)建立和维护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及时掌握就业市场动态和居民的就业需求。
2. 社区就业服务中心的主要权限包括:(1)制定和实施社区就业服务工作计划;(2)调查和研究就业市场动态,了解就业需求;(3)建立和维护就业服务信息系统;(4)与企事业单位、职业培训机构等合作,开展就业服务活动;(5)向社区居民提供就业咨询、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等服务;(6)组织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和就业援助工作。
四、工作流程1. 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的流程为:(1)需求调查: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了解社区居民的就业需求和就业意愿。
(2)信息收集:通过与企事业单位、职业培训机构等合作,收集和整理就业信息,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3)就业指导:根据社区居民的就业需求和能力,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帮助居民提高就业能力。
(4)职业介绍:根据企事业单位的招聘需求,向社区居民推荐合适的就业岗位,促进行业匹配。
社区就业服务工作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社区就业服务工作制度是为加强和规范社区就业服务工作,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率,推动就业稳定和经济发展而制定的基本准则。
第二章职责与权利第二条社区就业服务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开展以下工作:1. 提供就业信息:收集、整理和发布就业信息,为求职者提供参考和帮助;2. 职业指导与咨询:开展职业规划与咨询服务,引导求职者正确选择职业,提供就业指导和培训;3. 就业技能培训:组织各类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活动,提高求职者的就业竞争力;4. 招聘和推荐:与用人单位进行联系,协助开展招聘活动,推荐合适的求职者;5. 劳动关系调解:处理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之间的劳动纠纷,提供相关咨询和调解服务;6. 失业救济:协助失业者申领失业救济金,并提供相关帮助和指导。
第三章组织与管理第三条社区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明确各级机构的职责和权限。
第四章保密与信息管理第四条社区就业服务机构应当严格保护求职者的个人信息,保证其信息安全,不得将求职者信息泄露给第三方。
第五章领导与服务人员第五条社区就业服务机构应当设置专门的领导岗位和服务人员岗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
第六章职业培训、职业指导与咨询服务第六条社区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制定职业培训、职业指导与咨询服务的具体规范,确保服务质量与效果。
第七章招聘服务第七条社区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与联系,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提供招聘服务。
第八章劳动关系调解服务第八条社区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劳动关系调解机构,处理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之间的劳动纠纷。
第九章失业救济第九条社区就业服务机构应当为失业者提供失业救济金的申领指导和相关帮助。
第十章监督与考核第十条社区就业服务机构应当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与考核,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并提高工作水平。
第十一章附则第十一条社区就业服务工作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由社区就业服务机构根据需要制定,报相关部门备案后执行。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办法》的通知正文:----------------------------------------------------------------------------------------------------------------------------------------------------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办法》的通知各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规范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程序,现将《内蒙古自治区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20年4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办法为进一步规范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程序,健全就业援助制度,根据《就业促进法》《内蒙古自治区就业促进条例》、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39号)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内政发〔2019〕4号)的精神,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范围和认定标准就业困难人员是指在城镇常住人员中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愿望并已进行失业登记的下列6类人员。
(一)大龄失业人员。
指在常住地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且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1年以上的女性年满40周岁、男性满50周岁及以上失业人员。
(二)残疾人员。
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残疾人。
(三)零就业家庭成员。
指同一家庭户口内有2名及2名以上共同生活成员,并且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家庭成员均进行失业登记,且无经营性、投资性收入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员。
(四)失地农牧民。
指依法被旗县级以上政府实施统一征地后,完全失去原承包耕地或草场,女性年满40周岁、男性满50周岁及以上的农牧民。
正在享受的征地补偿月标准高于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的人员不在此类人员范围。
困难职工档案(模板)职工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工作单位:困难职工档案目录1.困难职工申请审批表2.职工 (家庭成员)工资收入证明3.民主评议会议记录4.困难职工名单公示5.困难职工档案表格6.深度困难职工解困脱困联系卡7.深度困难职工脱困退出入户调查证明8.困难职工解困脱困退出评定表附件1困难职工申请审批表以下内容职工本人填写: 一、职工基本情况申报困难类别: 深度困难相对困难 意外致困附件2职工 (家庭成员)工资收入证明同志是我单位职工(或聘用人员),其前个月的月均工资为元,月均实发工资元,年收入为元。
本单位所提供的以上证明内容属实。
经办人(签名):联系电话:单位(盖章)年月日备注:如无法提供此项证明,提供能证明收入情况的银行流水亦可。
附件3民主评议会议记录(样式)时间:地点:参会人数:主持人:记录人:内容:附件4困难职工名单公示(样式)根据职工自愿申请,我单位于年月日召开会议,共有户列入评议对象,经民主评议评选出困难职工户。
根据《困难职工家庭认定标准和建档规范》等有关规定,现予以公示(名单附后)。
公示期为年月日至年月日。
如有异议 ,请从即日起日内向本单位工会反映。
监督电话:困难职工名单单位工会联系人: 联系电话:工会委员会 (章 )年月日附件5困难职工档案表格(*为必填项)- 2 -附件6深度困难职工解困脱困联系卡(帮扶联系人存)深度困难职工解困脱困联系卡(困难职工存)注:此表一式三份,一份由困难职工留存,一份由基层工会保存,一份上报至职工服务中心。
附件7深度困难职工脱困退出入户调查证明经入户调查,困难职工,主要致困原因,经精准帮扶,目前该户(具体描述,请写明脱困原因),人均收入连续6个月超过当地低保标准,家庭生活状况脱离困境。
入户调查人:、单位(盖章):年月日附件8困难职工解困脱困退出评定表- 3 -。
社区就业援助制度第一条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应按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上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求,开展本社区的公共就业服务工作。
第二条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应按照加强效能建设要求,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
第三条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应当对服务对象公开服务内容、服务流程、规章制度、投诉电话。
第四条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应当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橱窗、板报等媒介,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就业政策。
第五条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应整合服务项目,加强相互衔接和配套,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
第六条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应当建立健全各类就业工作台帐,严格执行就业服务工作报表制度,不漏报、错报、谎报。
第七条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对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开展“一对一”就业援助服务。
第八条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不能向服务对象乱收费和“搭车”收费,工作人员应当廉洁自律。
第九条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工作人员应做到挂牌上岗、仪表整洁、语言文明、服务热情。
社区就业援助制度[篇2]一、跟踪服务对象实现就业不足6个月的就业困难人员。
二、跟踪服务机构职责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简称社区)负责跟踪服务具体实施;街道(乡镇)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所(简称街道)负责所辖社区跟踪服务业务指导和日常检查;区、县(市)就业局负责基层跟踪服务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三、跟踪服务程序和方式(一)社区通过开展“回访本人、回访家庭、回访单位”“三回访”活动,了解援助对象的就业情况。
宣传国家在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就业、个人自主创业以及实现灵活就业方面的就业扶持政策。
(二)社区在“三回访”过程中,发现有不稳定因素可能导致援助对象再次失业的,联系所在单位,尽力帮助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使其工作得到稳定。
(三)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用人单位,帮助协调落实税费减免、企业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等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相关就业扶持政策。
困难职工家庭建档申请审批表
- 1 -
附件2
困难职工档案表格(*为必填项)
- 2 -
- 3 -
附件3
困难职工家庭建档申报材料及说明
1.困难职工家庭建档申请审批表(附件1):家庭主要困难情况需说明家庭人员工作情况及家庭收入与支出情况并签字;
2.身份材料:户主身份证复印件和家庭所有成员户口本复印件;
3.收入材料:户主和家庭成员近一年的工资流水(若无法提供则需所在单位开具收入证明并盖章),若无收入的需提供下岗失业或未就业的证明;
4.申报人本地开户的银行卡复印件(注明具体开户行);
5.根据致困原因,提供佐证材料:
(1)经政府救助后仍然困难的低保家庭:提供低保证明,低保证必须有民政部门近一年内的审核盖章;
(2)因病致困(含本人大或家庭成员大病、三级以上残疾):本人或家庭成员大病的提供二级以上(含二级)医院的医疗诊断书,近一年自负医药费票据的复印件;本人或家庭成员残疾致困的提供三级以上伤残证复印件。
(3)意外灾害致困(含自然灾害、重大意外事故):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和费用支出票据复印件;
(4)子女上学致困:提供上学证明材料;
6.离异丧偶需提供证明材料;
7.其他材料。
- 4 -
附件4
困难职工公示
(样式)
本次共有户申请成为工会困难职工帮扶对象并提出困难救助。
根据《湖南工会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现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年月日至年月日。
各位会员如有异议的,请在年月日前向本单位工会反映。
公示内容
单位工会联系人:
举报电话:
工会委员会(章)
年月日
- 5 -。
XX县城乡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
填表说明及要求:
1、申请者必须用钢笔(签字笔)正楷如实填写本表,并附以下材料:
①申请书;
②户口簿、身份证复印件;
③低保证(五保证)、建档立卡贫困户
④疾病诊断书或医疗病历资料;
⑤医疗费用原始收据或农合办出具的原始医疗补偿表(加盖农合办公章)或医保中心出具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结算单(加盖医保中心公章)或大病保险二次补偿费用结算单;
⑥患者本人农商银行账号复印件,使用非本人银行卡(存折)的需提供持卡人与申请人关系证明。
2、对象属别:特困供养人员,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
户,低收入人员,其它特殊困难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