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949-1962年间的诗歌
- 格式:ppt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35
1949年歌颂祖国的诗歌1949年,历史的巨轮轧过岁月的长河,新中国像一轮红日喷薄而出。
那是一片饱经沧桑的大地,曾经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百姓在苦难中挣扎,山河破碎,满目疮痍。
但1949年啊,一切都有了新的开始。
天安门城楼上那一声宣告,如同春雷炸响在世界的东方。
祖国啊,你是那昂首的雄鸡,唤醒了沉睡的希望。
田野里的庄稼开始欢呼,城市的街道也重焕生机。
黄河奔腾,似在高歌,长江浩荡,奏响欢乐的乐章。
每一座山峰都挺直了脊梁,每一片森林都挥舞着手臂。
那是自由的风在吹拂,吹走了黑暗的阴霾。
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那是对新生活的憧憬与期待。
孩子们的笑声在街巷回荡,如同银铃般清脆。
工人们干劲十足地建设工厂,农民们辛勤地耕耘土地。
新中国啊,你是希望的灯塔,在世界的舞台上开始闪耀光芒。
你的儿女们团结一心,要把你建设得繁荣富强。
解析:这首诗呢,就是想把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那种激动人心的感觉给写出来。
你看啊,开头就说1949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就像历史的一个大转折点。
以前的中国呢,被战争搞得乱七八糟的,老百姓苦得很。
可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就像太阳出来了,一切都有希望了。
把新中国比作雄鸡,这就很形象,雄鸡一叫,天就亮了嘛,就代表希望来了。
黄河、长江、山峰、森林这些,就像是大自然也在为新中国成立高兴呢。
最后写人们的生活,孩子们笑啊,工人干活、农民种地,大家都为了建设新中国努力,就感觉整个国家充满了活力,向着好的方向大步前进啦。
1949年至1978年红色诗词1、《沁园春·雪》一九三六年二月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七律·长征》一九三五年十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九四九年四月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4、《沁园春·长沙》一九二五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候。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5、《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在无数蓝色的眼睛和褐色的眼睛之中,我有着一双宝石般的黑色眼睛。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在无数白色的皮肤和黑色的皮肤之中,我有着大地般黄色的皮肤,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黄土高原是我挺起的胸脯,黄河流水是我沸腾的热血;长城是我扬起的手臂,泰山是我站立的脚跟。
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先最早走出森林,我的祖先最早开始耕耘。
我是指南针、印刷术的后裔,我是圆周率、地动仪的子孙。
在我的民族中,不光有史册上万古不朽的孔夫子,司马迁,李自成,孙中山,还有那文学史上万古不朽的花木兰,林黛玉,孙悟空,鲁智深。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不光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大声发表着中国的议论,也响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大声高喊着“中国得分”。
二奋斗
历史有燃烧的车轮,用苦难作动力。
在沉默中暴发!绝不在沉默中灭亡!
多少青年,推动绝境中的一股怒潮。
在枪炮中,在硝烟里,在地下,
在荒野,誓用鲜血筑起新的城墙。
黄花岗英魂惊天地,辛亥之火摧枯朽
孙中山,把帝制的庙堂埋葬。
南湖上的星辉,映红了南昌的城墙。
鲁迅以笔为电,划开无边的暗夜。
聂耳以歌为雷,炸开前行的通道!
万里长征,莽原舞银蛇。
国共合作,千山图救亡。
台儿庄,孟良固,松沪抗战。
日寇除尽,国土奏凯歌。
古老的东方,毛泽东挥别旧史,
站起来了!人民!
站起来了,曾经昌盛,也曾经被奴役的民族!站起来了,曾经辉煌,也曾经被践踏的中国!。
歌颂新中国1949的红色诗集
高扬庆日五星旗,政有中枢国有徽。
华夏壮图推善策,军民戮力竞雄飞。
社会始与时俱进,大化终为众所归。
溢彩流光横世纪,九州生气拂征衣。
雄鸡一唱东方白,万里山河换锦装。
马列坚心谋幸福,人民作主感荣光。
军容检阅多威武,鼓乐佾行尤激昂。
从此乾坤时运转,天安门上国旗扬。
岁月匆匆七十秋,中华百姓庆丰收。
猛醒雄狮终崛起,欣喜,跻身世界史书留。
破旧鼎新黎庶赞,称羡,民强国富七洲讴。
砥砺前行敲战鼓,驰步,兴邦逐梦震寰球。
又是金风送爽时,神州桂菊绽花枝。
南北东西歌舞妙,欢笑,长城内外展红旗。
改革创新宏伟志,迎喜,赶超科技果芳菲。
国泰民安前景好,宣告,山川锦绣万年熙。
第二章:五六十年代的诗歌第一节:五六十年代的诗人一、建国后诗歌领域作家队伍的更迭这首先体现对四十年代国统区文学的选择上。
“七月派”诗人群体(胡风为首,主观战斗精神,艾青、田间、邹荻帆、阿垅、路翎等)和“九叶诗派”(现代主义倾向,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从五十年代的诗坛上退隐了。
袁水拍的歌谣体诗歌被选择。
五六十年代的诗歌创作直接继承了解放区诗歌传统。
但是,解放区的诗歌主要有两种诗歌样式,一是活动在晋察冀的诗人,比如某一阶段的田间、蔡其矫为代表的自由抒情诗,主要从诗人情感心理的反应来表现时代和革命。
一是活动在陕北、太行山区的一些诗人,比如李季(《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漳河水》)、张志民(《王九诉苦》等为代表的民歌体叙事诗。
他们热衷于叙事诗的创作,往往以民歌或吸收民间说唱艺术的成分,表现战争背景下军队和农民的生活。
在五六十年代这种民歌体叙事诗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自由抒情诗则被压抑。
郭沫若、臧克家、冯至、田间、何其芳、艾青等诗人仍然从事着诗歌创作,但是艺术质量下降,田间、何其芳、艾青等遇到了艺术困境,写不出符合人们期待的诗作。
(P52~53)第二节:五六十年代的诗歌创作倾向五六十年代的诗歌创作在理论建构上,诗歌的社会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强化;在艺术形式上,高度强调民族特色;在结构上强调叙事性。
诗歌创作出现了两种基本模式:一是政治抒情诗体,一是叙述性诗体。
前者对社会政治做出积极呼应而充分体现了时代激情,强调政治与诗学相统一,诗人与战士相统一,以贺敬之(《回延安》)、郭小川(《甘蔗林--青纱帐》)为代表诗人;后者作为前者的必要补充,强调对新的世界、新的人物的真切表现,以李季、闻捷、张志民为代表诗人。
总的来说,五六十年代的诗歌强调诗人的阶级立场,关注诗歌与现实的紧密结合,自觉不自觉地抑制了诗人自我的情感抒发和独立思考,模糊了诗歌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艺术特征。
一、闻捷、李瑛、李季的抒情叙事诗闻捷:新中国第一个吟咏爱情的诗人闻捷(1923——1971年),1955年发表《吐鲁番情歌》等诗作,后结集为《天山牧歌》出版。
1949年至1978年红色诗歌
嘿,咱今天就来讲讲 1949 年到 1978 年的那些红色诗歌!那时候的
诗歌啊,就像是燃烧的火焰,照亮了人们的心灵。
你想想啊,那时候的人们满怀激情,用诗歌来抒发对祖国的热爱,
对未来的憧憬。
就好比,它多有力量啊!“他不是将军,却立了无数功勋;他不是文豪,却写下不朽诗文。
”这诗歌就像一把锤子,重重地敲
在人们的心坎上,让人热血沸腾。
还有,“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哇,这写得多深情啊!就好像一个孩子对母亲的深深眷恋,让人感动不已。
这些红色诗歌,不就像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明灯吗?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
当时的诗人们,他们用最简单、最朴实的语言,写出了最真挚的情感。
他们的诗歌就像是一阵春风,吹走人们心中的阴霾;又像是一场
细雨,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记得我爷爷跟我讲过,他年轻的时候,特别喜欢朗诵那些红色诗歌,每次朗诵都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
他说那时候大家都被这些诗歌感染着,一起为了建设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
头越”,这是多么豪迈的气概啊!
那个年代的红色诗歌,是时代的见证,是人们心灵的寄托。
它们让
我们看到了前辈们的奋斗历程,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它
们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着光芒。
我觉得啊,这些红色诗歌是我们永远的财富,我们要好好传承下去,让它们继续激励我们前行!。
1949年红色诗歌1949 年比较著名的红色诗歌有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原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解释:•“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南京钟山的上空,风雨变幻,形势紧迫。
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奋勇渡过长江天险。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解放军渡过长江、进攻南京的壮观场面和磅礴气势。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南京以虎踞龙盘之地形著称,如今回到人民手中,更是胜过往昔。
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为之欢欣鼓舞、慷慨激昂。
此句展现了解放南京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全新气象,以及人民的喜悦之情。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应该趁着现在我军士气高昂、敌军溃败的大好时机,乘胜追击,彻底消灭敌人,不能像项羽那样为了虚名而放走敌人,致使革命半途而废。
这里引用了楚汉相争的历史典故,强调了要一鼓作气取得革命的完全胜利,不能给敌人喘息之机。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上天如果有感情,也会因为朝代的兴衰更替而伤感衰老。
但是,不断地变化、发展、前进是人类社会的正常规律。
这两句体现了毛泽东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也表达了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对新中国美好未来的憧憬。
这首诗是毛泽东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后创作的,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它热情歌颂了人民解放军的伟大胜利,表达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
《有的人》——臧克家原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