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的诊治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颅底骨折并发脑脊液漏的护理干预标签:颅底骨折;脑脊液漏;护理干预颅底骨折多为强烈的间接暴力引起,虽不与外界直接相通,但常伴有硬脑膜破裂引起脑脊液外漏,分为颅前窝骨折、颅中窝骨折、颅后窝骨折,可引起脑脊液鼻漏、脑脊液耳漏,多数可经非手术治疗而自行愈合。
因颅底骨折复杂,常合并脑内血肿、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CT诊断率低,若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如颅内感染,可危及病人的生命。
因此,临床上积极实施正确的护理干预,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我科2006年7月~2007年6月收治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病人36例,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龄18~76岁,平均35.6岁,其中,脑脊液鼻漏11例,脑脊液耳漏19例,鼻漏合并耳漏者6例:合并脑内血肿3例,硬膜外血肿10例,硬膜下血肿5例,单纯颅底骨折18例。
均有不同程度流清水样液,均经葡萄糖定量测试,证实为脑脊液。
2治疗方法与结果本组均行非手术治疗,由于早期护理,仅1例脑脊液耳漏迁延至半月愈合,其余约在l周内愈合,无一例感染。
3护理3.1病情观察3.1.1颅内感染观察因颅底骨折常导致颅脑通过耳、鼻腔与外界相通,称其为开放性颅脑损伤,对于开放性颅脑损伤,应积极预防颅内感染。
所以应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瞳孔、意识,有无头痛、呕吐、颈项强直以及四肢活动情况,以了解有无颅内感染的发生。
3.1.2颅内压的观察颅底骨折多数合并颅内血肿的情况,观察病情时应密切观察意识、瞳孔、肢体运动情况,动态评估病人的Glasgow昏迷评分(GCS),观察有无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颅内高压症状,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
尤其应该注意:脑脊液外漏可推迟颅内压增高症状的出现,一旦出现,救治更为困难阅。
一般情况下,护士往往高度警惕高颅压的症状和体征,而对于低颅压的情况重视不够,值得注意的是,当大量的脑脊液外漏时,可导致低颅压,病人表现为意识淡漠、头痛、头昏、视力模糊、尿量减少等症状。
全面护理在颅底骨折脑脊液耳鼻漏患者中的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1-11-02T08:38:46.794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10期作者:郑玉蓉[导读] 此研究中在颅底骨折脑脊液耳鼻漏患者护理中应用全面护理干预,对其护理效果予以探究。
郑玉蓉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市第一医院福建龙岩 364000【摘要】目的:此研究中在颅底骨折脑脊液耳鼻漏患者护理中应用全面护理干预,对其护理效果予以探究。
方法:于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68例颅底骨折脑脊液耳鼻漏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按照简单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施行全面护理干预。
比较分析2组各项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相比较对照组较优(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对照组较低(P<0.05),2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颅底骨折脑脊液耳鼻漏患者护理中应用全面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同时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此种护理方法可在颅底骨折脑脊液耳鼻漏患者的护理中予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全面护理;颅底骨折;脑脊液耳鼻漏;效果分析颅底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多因外力导致发生,例如交通事故、高处跌落等[1]。
此种疾病极易发生多种并发症。
在相关研究中得知,在产生颅底骨折后,可引起患者出现脑脊液耳鼻漏,如果不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有较大的几率引起颅内感染,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较大威胁。
临床上在对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后,常常引起患者产生较大痛苦,同时其护理不全面,效果较差,因此具有局限性。
为此,本研究中于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68例颅底骨折脑脊液耳鼻漏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在颅底骨折脑脊液耳鼻漏患者护理中应用全面护理干预,对其护理效果予以探究。
结果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于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68例颅底骨折脑脊液耳鼻漏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按照简单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男患28例,女患6例;年龄在23-57岁之间,平均35.67±3.25岁;其中因交通事故致伤为21例,高处跌落13例。
64例脑脊液漏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探讨目的总结脑脊液漏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探讨脑脊液漏的规范化护理方法,改善患者预后。
方法对2010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64例脑脊液漏患者的护理方法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做好脑脊液漏的病情观察、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积极的预防感染、有效的避免颅内压升高、良好的宣教工作可以很大程度促进漏口愈合,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使患者早日康复。
结果治愈51例,好转13例。
合并颅内感染者6例,切口感染3例,化脓性中耳炎2例,肺部感染6例。
结论正确有效的临床观察和规范化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脑脊液漏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标签:脑脊液漏;观察;护理外伤所致颅底骨折、腰椎手术、颅脑手术均可以导致脑脊液漏,若得不到及时适当的治疗和护理,脑脊液漏可能引起张力性气颅、颅内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具有潜在的致命危险[1]。
一些顽固性反复性漏处理困难,是神经外科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4例患者中,男32例,女性32例;年龄8~74岁,1.7 mmol/L,则高度怀疑为脑脊液。
③可腰穿注入靛胭脂2 ml,观察漏出液体有无染色,有染色者为脑脊液漏[2]。
免疫学标记法是新近的诊断脑脊液漏的技术,脑脊液中标记物包括:甲状腺运载蛋白、β-2转铁蛋白、前列腺素-D合酶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但费用较高,目前尚未在临床广泛开展[3]。
2.2脑脊液漏的护理脑脊液鼻漏的治疗方法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和脑膜修补手术治疗。
其护理要点为:保持鼻腔清洁,预防逆行感染,促进漏口及早闭合。
切口漏一般采取剪去死肉、暴露新鲜肉芽组织重新缝合,注意观察敷料,发现敷料浸湿需要汇报床位医生,勤换药,保持切口干燥。
2.2.1合理的体位合理的体位在脑脊液漏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4]。
确诊为脑脊液鼻漏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一般头抬高30°,借助脑的重力作用使脑组织压在漏孔处使漏口关闭,以利自行愈合。
颅底骨折并发脑脊液漏的临床治疗观察目的对颅底骨折并发脑脊液漏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分析。
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颅底骨折并发脑脊液漏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
结果在经过3w颅底骨折并发脑脊漏的针对性治疗后发现,采用单纯保守治疗的临床治愈率仅为40.00%,而在此基础加用了腰穿置管持续引流治疗后临床治愈率就达到了83.33%,前后治愈率方面的差异极其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颅底骨折并发脑脊漏的患者,在积极实施治疗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给予腰穿置管持续引流的支持性、辅助性治疗,这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
标签:颅底骨折;脑脊液漏;临床观察;分析颅底部位发生骨折很容易引发硬脑膜的破裂,在硬脑膜破裂后脑脊液就会从破裂处漏出进入到患者的鼻腔或者是耳道中,出现脑脊液鼻漏或耳漏的现象[1]。
统计结果显示在颅底骨折中并發出现脑脊液漏的概率超过了50%,脑脊液漏后发生脑膜炎的风险将会大大的提高[2]。
在本次临床实践中,选取本院收治的颅底骨折并发脑脊液漏患者3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治疗情况进行了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颅底骨折并发脑脊液漏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的年龄为11~53岁,平均为(35.50±0.25)岁;所有患者中,硬膜和硬膜外血肿患者各8例,合并脑挫伤者12例,属于弥漫性轴索损伤者为2例,其余为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在脑脊漏类型方面:属于单纯性脑脊液鼻漏患者有15例,属于单纯性脑脊液耳漏的有10例,而耳漏兼鼻漏者为5例;经过颅骨X线平片或头颅薄层CT诊断发现颅底骨折,对患者漏出液实施检测,发现检查糖定量均大于1.7mmol/L。
所有患者均无脑脊液鼻漏伴有气脑、脑组织脱出、颅内异物以及化脓性脑膜炎等明显的手术指征。
颅底骨折致脑脊液漏的临床诊治
于小华
【期刊名称】《浙江创伤外科》
【年(卷),期】2007(012)004
【摘要】颅底骨折是颅脑损伤中常见的一类颅骨骨折,由于颅底颅骨与硬脑膜紧密相连,故颅底骨折容易造成硬脑膜与蛛网膜的撕裂,引起脑脊液漏,如处理不当极易引起颅内感染。
本院于1999至2005共收治颅底骨折脑脊液漏病人117例,效果良好。
【总页数】1页(P313)
【作者】于小华
【作者单位】314200,平湖,浙江省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68例颅底骨折致脑脊液漏患者的诊治分析 [J], 曾一平
2.颅底骨折脑脊液漏的临床诊治 [J], 高金华
3.23例颅底骨折致脑脊液漏患者的保守治疗及护理 [J], 王浦强;江水;高春香
4.颅底骨折脑脊液漏的临床诊治 [J], 姜洪刚
5.对颅底骨折致脑脊液漏患者展开保守治疗时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 [J], 郭振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颅底骨折脑脊液漏的临床诊治作者:姜洪刚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第24期【摘要】目的:具体分析颅底骨折脑脊液漏的临床治疗方法,提高颅底骨折脑脊液漏患者的健康生命质量。
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颅底骨折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诊治方法。
结果:120例患者中,105例患者行保守治疗,其余15例患者行引流、修补手术治疗,120例患者中无一例死亡病例。
结论:对于多数颅底骨折脑脊液漏患者来说,实施保守治疗,均可达到治愈效果,个别严重者需要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关键词】颅底骨折;脑脊液漏;保守治疗;手术修补中图分类号 R605.9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4-0193-02颅底骨折脑脊液漏,作为颅脑损伤的常见类型之一,其发生率约占同期颅脑损伤的2.1%~9%[1]。
颅底骨质相对复杂,所以临床诊治工作相对困难,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均会引发严重临床并发症(化脓性脑膜炎),影响预后效果。
2010年3月-2012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颅底骨折脑脊液漏患者,经过临床治疗、感染处理后105例患者短期内痊愈。
15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未发生死亡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颅底骨折脑脊液漏患者,其中男88例,女32例,年龄6~75岁,平均(38.56±8.32)岁;患者受伤直至入院时间0.5 h~1 d,平均(4.45±0.53)h;患者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79例,高空坠落伤35例,打击或挤压伤6例;前颅底骨折患者63例,颅中窝骨折患者51例,前、中颅底骨折共存者5例,后颅窝骨折1例;所有患者均存在头痛;鼻漏者58例,耳漏者52例,耳鼻漏合并者10例。
本组患者中发生嗅觉减退、听力减退依次为46、52例。
1.2 诊断脑脊液漏判定标准:漏液葡萄糖定量>1.65 mmol/L(30 mg/L)[2]。
投稿邮箱:sjzxyx88@探究对颅底骨折脑脊液耳鼻漏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王艳(贵州省赫章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贵州 赫章)摘要:目的 探究对颅底骨折脑脊液耳鼻漏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
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于本院收治的62例颅底骨折脑脊液耳鼻漏患者,针对护理措施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应用常规护理对对照组的颅底骨折脑脊液耳鼻漏患者进行护理,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护理,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抗生素及脱水药物使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率。
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抗生素及脱水药物使用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护理满意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舒适护理的应用能满足患者全方位的需求,增加其治疗舒适度,对其治疗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的疗效有积极意义,值得在颅底骨折脑脊液耳鼻漏患者治疗中应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颅底骨折;脑脊液耳鼻漏;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8.52.107本文引用格式:王艳.探究对颅底骨折脑脊液耳鼻漏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2):136,140.0 引言舒适护理指的是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有愉悦的感受,以促使患者处于最佳的状态,使其治疗配合度得到提高,对其早日康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1]。
结合临床经验可以发现,颅底骨折脑脊液耳鼻漏患者生理、心理等需要不能得到全面的满足,其所出现的病理现象、周边环境的不良刺激、心理负担过重都会增加其不适感。
为了满足颅底骨折脑脊液耳鼻漏患者的各种需要,将尊重患者的感受落实到实际护理工作中,增加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舒适感,本院对颅底骨折脑脊液耳鼻漏患者进行了舒适护理,取得的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研究对象来自于本院收治的62例颅底骨折脑脊液耳鼻漏患者(2015年4月至2017年7月),针对护理措施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包括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28-55岁,耳漏者19例,耳鼻漏者12例,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29-54岁,耳漏者17例,耳鼻漏者14例,两组患者在临床资料上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创伤性颅底骨折致脑脊液漏合并颅内感染的护理对策探究发布时间:2021-07-01T09:18:39.443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8期作者:李华敏[导读] 目的:探究创伤性颅底骨折致脑脊液漏并发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措施及应用效果李华敏北京北亚骨科医院北京 102445【摘要】目的:探究创伤性颅底骨折致脑脊液漏并发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措施及应用效果。
方法:遴选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时段内创伤性颅底骨折致脑脊液漏并发颅内感染患者60例,根据护理方式差异性设置分组,采纳常规护理30例(记作对照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30例(记作研究组),对比2组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更高,护理满意度更高,均较之对照组(P<0.05)。
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创伤性颅底骨折致脑脊液漏并发颅内感染患者早期恢复,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创伤性;颅底骨折;脑脊液漏;颅内感染正常成年人颅脑为一个封闭腔隙,在受到外力打击创伤后,密闭性被破坏,与外界连通。
脑脊液漏是创伤性颅底骨折常见并发症之一,因颅底骨折致使硬脑膜与蛛网膜被刺破,从破坏骨折裂口处流出脑脊液至患者鼻腔或外耳道,甚至引发颅内感染,对患者生命健康及预后造成严重影响。
创伤性颅底骨折致脑脊液漏合并颅内感染病情凶险且复杂,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极为必要,可保障疾病治疗效果,预防及控制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实现患者早期康复及提高预后的目标。
本次研究以创伤性颅底骨折致脑脊液漏合并颅内感染60例为样本对象,分析临床护理措施及应用价值,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遴选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时段内创伤性颅底骨折致脑脊液漏并发颅内感染患者60例,根据护理方式差异性设置分组。
对照组(病例30):男女21:9,年龄线低至22岁、高至70岁,均龄(50.55±6.48)岁。
研究组(病例30):男女18:12,年龄线低至24岁、高至72岁,均龄(51.09±6.59)岁。
68例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的诊治探讨
目的探讨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对68例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包括患者平卧或半卧位,吸氧、止血、预防感染,保持外鼻道、外耳道清洁通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意识、瞳孔,行腰椎穿刺、腰大池引流;保守治疗无效采用手术治疗。
结果68例患者中,经一般保守治疗治愈55例,经腰椎穿刺、腰大池引流治愈10例,经手术治疗治愈2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颅内感染。
结论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的患者通过正确诊断,及时、积极的保守治疗,绝大多数可以治愈,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标签:颅底骨折;脑脊液漏;诊治
创伤性脑脊液漏是指颅脑外伤引起蛛网膜撕裂,硬脑膜和颅骨的连续性中断导致脑脊液漏出,常见液体从鼻内滴出称为脑脊液鼻漏,液体从耳内滴出称为脑脊液耳漏。
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生率为5.0%~24.6%,颅底骨折以线形为主,因骨折线常通向副鼻窦或岩骨乳突气房,分别与鼻腔或外耳道相通,形成隐匿性内开放性骨折,常因基底部脑膜撕裂而伴发脑脊液鼻漏、耳漏或血性脑脊液从鼻腔、外耳道溢出,形成隐匿性颅脑损伤,引起较重的临床症状,甚至有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
探讨本院68例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7年8月~2012年8月68例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13~75岁;脑脊液鼻漏47例,脑脊液耳漏18例,脑脊液鼻漏合并脑脊液耳漏3例。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对所有头部受外伤、伤后有不同程度口鼻腔及外耳道流出淡红色或清亮液体的患者,结合头晕、头痛、“熊猫眼”征、耳后淤斑等,排除鼻腔及外耳道裂伤作出临床诊断。
根据鼻腔或外耳道漏出液做糖定量测定(>30 mg/dl)作出定性诊断。
采用高分辨率CT(HRCT)或CT三维重建对漏口作出定位诊断。
经保守治疗无效者行MRI脑池显影(MRC),再次确定漏口,以便手术。
1.2.2 治疗措施一般保守治疗采用半卧位或平卧位,脑脊液耳漏者应偏向患侧,吸氧,止血,安静休息,适度镇静,清洁且勿堵塞鼻腔或外耳道,并尽力避免擤鼻、屏气、呛咳、打喷嚏,常规给予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变化。
经一般保守治疗后脑脊液漏患者无明显改善,行腰穿、
腰大池持续引流。
采用以上方法多数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患者可治愈,若仍无效者,行手术修补漏口。
2 结果
所有68例患者经一般保守治疗治愈55例;13例经一般保守治疗96 h无明显好转改用腰穿、腰大池持续引流治愈10例;3例经保守治疗无效3周后行脑脊液漏修补术(1例脑脊液耳漏经硬膜下修补,缺损处用自体脂肪生物胶封闭后取自体组织筋膜瓣加固,2例脑脊液鼻漏者配合耳鼻咽喉医生行经鼻切开用自体筋膜加生物胶填塞修补),手术修补后行腰穿持续引流5 d,其中2例治愈,1例死亡(死亡原因为继发颅内感染)。
67例治愈者经3~6个月随访未再次出现脑脊液漏。
3 讨论
3.1 诊断
3.1.1 临床诊断有头部外伤史,伤后常有不同程度的口鼻腔及外耳道出血,颅前凹底部骨折,可撕裂硬脑膜累及副鼻窦,出现脑脊液鼻漏;脑脊液常与血液相混淆,呈淡红色,滴在吸水纸或纱布上,可见血迹外有黄色浸渍圈;被脑脊液浸湿的手帕,不像被鼻涕或组织渗出液浸润干后会变硬的现象,可作为鉴别脑脊液鼻漏的一种简单方法。
颅中凹骨折若鼓膜未破,则血液经耳咽管流入咽部,从口腔溢出或咽部咽下;若颅中凹底部硬膜撕裂伴鼓膜穿孔,即出现脑脊液耳漏或血性脑脊液自外耳道溢出;临床应仔细检查,以排除鼻腔、鼻黏膜出血流入鼻腔或外耳道壁裂伤出血及颌面部裂伤出血流入外耳道所造成的假象[1]。
3.1.2 定性诊断脑脊液鼻漏应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鉴别;鼻腔或外耳道漏出液的糖定量测定>30 mg/dl,一直被认为是确定诊断的有力依据[2]。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糖定量测定有一定的假阳性率,提出行漏出液中β2转铁蛋白(去唾液酸转铁蛋白)的电泳定性测定,β2转铁蛋白存在于脑脊液中,血清、鼻腔分泌物中缺如(血清、鼻腔分泌物中为β1转铁蛋白),鼻漏、耳漏检查的假阳性及假阴性均少见,且仅需少量漏液(2~3周仍无效,或伤后除脑脊液漏者外伴有较多废损脑组织自耳、鼻腔溢出,甚至已有导致颅内感染趋向,经治初愈而又复发者,则应施行裂伤脑膜修补术,可用自体筋膜或骨膜加生物胶经颅内(经硬膜下或硬膜外)、与耳鼻咽喉医生密切配合经颅外(硬膜外或内镜)手术修补漏口。
[参考文献]
[1] 邱绪襄,廖文满.颅脑损伤[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13.
[2] 陈亮,周良辅.脑脊液鼻漏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2,12(6):381-383.
[3] Oberascher G.A modern concept of cerebrospinal fluid diagnosis in oto-and
rhinorrhoea[J].Rhinlogy,1988,26(2):89-103.
[4] Shetty PG,Shroff MM,Sahani DV.Evaluation of high-resolution CT and MR cistemor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cerebrospinal fluid fistula[J].AJNR Am J Neuroradiol,1998,19(4):633-639.
[5] Wilkins R,Rengachary S.Nearosurgery[M].New York:McGraw Hill Education,1985:1637-1645.
[6] Shetty PG,Shroff MM,Fatterpekar GM,et al.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spontaneous sphenoid sinus fistula:MR and CT findings[J].AJNR AM J Neuroradiol,2000,21(2):337-342.
[7] 程先军,唐建建,吴文韬,等.腰穿持续引流应用于脑脊液漏治疗的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04,25(8):884-885.
[8] 只达石,刘暌.颅脑创伤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2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