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设计要素
- 格式:doc
- 大小:689.00 KB
- 文档页数:1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之电气照明(图)节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10.1 一般规定10.1.1 在进行照明设计时,应根据视觉要求、作业性质和环境条件,通过对光源和灯具的选择和配置,使工作区或空间具备合理的照度和显色性,适宜的亮度分布以及舒适的视觉环境。
10.1.2 在确定照明方案时,应考虑不同类型建筑对照明的特殊要求,处理好电气照明与天然采光的关系;采用高光效光源、灯具与追求照明效果的关系;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与采用高性能标准光源灯具等技术经济效益的关系。
10.1.3 电气照明设计应考虑下列要素:1 有利于对人的活动安全、舒适和正确识别周围环境,避免人与光环境之间失去协调性。
2 重视空间的视场清晰度,消除不必要的阴影,控制光热和紫外线辐射对人和物产生的不利影响。
3 创造适宜的亮度分布和照度水平,限制眩光对人的不舒适影响。
4 处理好光源色温与显色性的关系;一般显色指数与特殊显色指数的色差关系,避免产生视觉心理上的不和谐。
5 有效利用自然光,合理选择照明方式和控制照明区域,降低电能消耗。
10.1.4 在进行电气照明设计时,除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XXXX以及其他各类相关规范的规定。
10.2 照明质量10.2.1 普通工作场所内一般照明的照度均匀度(参考平面上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不应小于0.7。
10.2.2 局部照明与一般照明共用时,工作面上一般照明的照度值宜为工作面总照度值的1/3~1/5。
且不宜低于50lx。
交通区照度不宜低于工作区照度1/5。
10.2.3 照明光源的颜色质量取决于光源本身的表观颜色及其显色性能。
一般照明光源根据其相关色温分为三类,其适用场所可按表10.2.3选取:10.2.4 照明设计应满足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中对不同工作场所光源显色性的规定,并协调显色性要求与设计照度的关系。
10.2.5 照明光源的颜色特征与室内表面的配色宜互相协调,以形成相应于房间功能的色彩环境。
灯光设计知识点总结一、灯光设计的基本原理1. 光的属性:光的颜色、亮度和方向是灯光设计的核心内容。
颜色是由光的波长决定的,亮度由光的强度和密度决定,方向是由光的照射角度决定的。
2. 灯光的艺术表现:灯光设计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通过合理的布光和色彩搭配,可以为舞台表演创造出丰富的氛围和视觉效果,增强观众的情感体验。
3. 灯光的功能:灯光设计既要满足舞台表演的艺术需要,又要满足实际的功能需求。
比如照明、突出重点、烘托气氛等。
4. 灯光的装备与技术:现代舞台灯光设计离不开各种先进的灯具、控制系统以及灯光效果制作软件等。
二、灯光设计的基本要素1. 灯具:灯具是灯光设计的基本工具,包括泛光灯、聚光灯、特技灯、辅助灯等,不同种类的灯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2. 灯光控制系统:灯光控制系统是用来调整灯具的亮度、颜色和方向的设备,包括调光设备、光色设备、机械控制设备和数字控制设备等。
3. 灯光布局:灯光设计需要根据舞台的布景和演员的位置来进行灯光布局,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4. 灯光效果:灯光效果是指通过不同的光线和色彩搭配来营造出适合舞台表演的氛围和效果。
5. 灯光效果的制作:灯光效果的制作需要根据具体的舞台需求,采用不同的灯光装备和控制技术进行设计和调试。
三、灯光设计的方法和技巧1. 基本照明法:基本照明法是灯光设计中最基本的手法,通过合理的灯具布局和照射角度来满足观众对舞台表演的观赏需求。
2. 特技照明法:特技照明法是通过特殊的灯光效果和控制技术来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如闪烁、渐变、闪光等。
3. 色彩搭配:色彩搭配是灯光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合理的色彩搭配来强化舞台表演的氛围和情感效果。
4. 灯光节奏:灯光设计中需要根据舞台表演的节奏和情节变化来进行灯光效果的配合,以达到最佳的呈现效果。
5. 灯光与舞美的协调:灯光设计需要与舞美、音响等其他舞台元素进行协调配合,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舞台表演效果。
四、灯光设计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灯光: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灯光已经成为了灯光设计领域的发展方向,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和灯具制作软件来实现更加精细和复杂的灯光效果。
城市景观照明一般设计规范1.设计原则:-整体性原则:景观照明设计应与城市整体规划相协调,保持统一的设计风格和形象,使整个城市形成独特的夜间景观。
-运动性原则:照明设计要考虑行人和车辆的流动,确保人们在夜间能够安全通行。
-节能性原则:照明设计要使用节能型灯具和控制设备,减少能源消耗。
2.照明设计要素:-光源选择:应选用符合环保要求、节能高效的LED灯作为主要光源,可以在达到明亮度的同时节约能源。
-光色选择:要根据照明目的选择适当的光色,比如温暖的黄色可以营造温馨的氛围,而冷白色可以增加夜间的视觉明亮度。
-光强控制:根据不同的场景需求,要合理控制灯光的亮度和衰减,避免太强烈的光线刺激人眼。
-照明布局:要根据景观特点,合理布置照明设备,注重景观整体效果,重点突出重要景点和路线。
-照明效果:要利用灯光的渐变、动态和交互效果,创造出生动的景观效果,使城市夜间更加有活力。
3.照明设施规范:-灯具选择:应选择经过防水、防腐蚀等处理的灯具,以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
-灯杆设置:应根据道路宽度和景观需要,选择合适的灯杆高度和间距,保证照明效果均匀。
-照明装置安装:应避免遮挡景观的树木、建筑物等,确保光线的照射范围和效果。
-照明控制系统:应采用先进的照明控制系统,实现定时开关、亮度调节和故障报警等功能。
-安全防护:照明设施要考虑防护措施,如设置防火、防盗等功能,保证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照明效果考虑:-建筑物照明:要突出建筑物的特色和立体感,使用适当的灯光效果,如突出轮廓、勾勒线条等,使建筑物在夜间更具魅力。
-道路照明:要保证道路的亮度和平衡性,使行人和车辆能够正常通行,同时注重路口和转弯处的照明,提高安全性。
-广场照明:要利用照明手法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如彩色灯光、水景、音乐等,增强广场的活力和吸引力。
-植物照明:要利用合适的照明设备和灯光效果,突出植物的形状和颜色,增加夜间园林的观赏性。
综上所述,城市景观照明设计规范是为了保障城市夜间景观的效果和安全性,主要考虑照明设备的选择、安装和控制,注重整体性和节能性原则,并根据景观特点设计照明效果。
灯具设计——创意与制作4模板模板一:灯具设计初期阶段在灯具设计初期阶段,需要明确设计的目标和需求。
下面是常用的模板:1.项目简介:对灯具的用途、场景和风格进行简要的介绍。
2.设计目标:明确设计的目标,例如提高照明效果、突出设计独特性等。
3.需求分析:详细分析项目需求,包括灯具的照明要求、使用环境、使用寿命等。
模板二:灯具设计详细阶段在灯具设计详细阶段,需要进行具体的设计和构图。
下面是常用的模板:1.设计要素:分析灯具的各个要素,例如光源、灯罩、材质等。
2.结构设计:详细设计灯具的结构,包括支架、固定件、连接方式等。
3.外观设计:绘制外观草图,包括灯具的形状、尺寸、细节等。
4.材料选择:对可能使用的材料进行评估和选择,考虑到材料的耐用性和美观性。
5.光效模拟:使用光效模拟软件模拟灯具的照明效果,评估光线的分布和亮度。
模板三:灯具制作阶段在灯具制作阶段,需要进行具体的制作和组装。
下面是常用的模板:1.制作工艺:根据设计要求和结构设计,选择适合的制作工艺,例如注塑、CNC加工等。
2.原型制作:制作灯具的原型,进行实际的操作和测试,检查设计的可行性。
3.零部件加工:根据外观设计和结构设计,进行零部件的加工,例如切割、打磨、喷涂等。
4.组装测试:按照灯具的结构设计和说明书,进行灯具的组装和测试,确保各个部件的协调和功能正常。
5.修饰和包装:对灯具进行修饰,例如刻字、涂饰等,进行包装准备销售。
模板四:灯具设计实施阶段在灯具设计实施阶段,需要进行市场推广和宣传。
下面是常用的模板:1.市场推广:根据设计的特点和目标受众,制定市场推广策略,进行网络宣传和渠道拓展。
2.宣传材料:制作宣传材料,包括产品宣传册、海报、广告等,展示灯具的独特性和优势。
3.销售渠道:确定灯具的销售渠道,例如线上销售、展会、实体店等,进行销售和售后服务。
4.用户反馈:收集用户的反馈和意见,进行产品改进和优化,提高用户满意度。
以上是一个包含四个模板的灯具设计和制作流程,希望对你的灯具设计工作有所帮助。
几何灯具元素设计理念几何灯具元素设计理念灯具是室内装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提供照明效果,还可以为整个空间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在灯具设计中,几何元素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设计理念。
几何元素的设计理念是通过使用各种形状的几何图形来创造出简洁、现代和抽象的效果,使灯具更加富有艺术感和科技感。
以下是几何灯具元素设计理念的几个关键要素。
首先,几何元素的使用可以带来简洁的美学效果。
几何形状往往与直线、曲线、面和体密不可分,这些形状的组合可以产生简明扼要的艺术效果。
例如,使用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组合可以创造出稳重而富有现代感的灯具,而使用圆形和椭圆形的组合则可以创造出柔和且流动的灯光效果。
几何形状的简洁设计也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室内装饰风格,无论是现代风格、北欧风格还是工业风格,几何灯具都可以很好地融入其中。
其次,几何元素的设计还可以带来某种程度上的科技感。
几何形状常常与现代科技产生共鸣,它们都强调精确、准确和规律性。
灯具设计师可以运用这种共鸣,通过使用几何形状来增强灯具的科技感。
例如,可以使用立方体形状的灯身和球形的灯罩来设计一个灯具,这样的设计既精确又规律,并且充满了现代科技的感觉。
另外,通过添加一些光线分布的控制元素,可以进一步提升灯具的科技感,如使用反射板和透镜来改变光线的方向和强度,使灯光更加精确和高效。
最后,几何元素的设计可以创造出抽象的艺术效果。
几何形状往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它们通过简化和重组外在事物的形象来传达出一种无尽的可能性。
在灯具设计中,几何形状可以被赋予特定的寓意和象征意义,用以表达设计师的创意和情感。
例如,使用三角形的灯具可以代表稳定和坚固,而使用菱形的灯具则可以代表创造和创新。
此外,几何元素的抽象特性也可以使灯具具备一定的艺术价值,使其成为室内装饰中的一份精美的艺术品。
综上所述,几何灯具元素设计理念以简洁、现代、科技和抽象为核心要素,通过使用各种几何形状来创造出独特的灯具效果。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使灯具更加美观和富有艺术感,还能够与各种室内装饰风格相匹配,并且能够融入现代科技的追求。
灯饰设计与制作知识点归纳灯饰设计与制作是一个融合艺术、工艺和技术的复杂领域。
不仅需要具备艺术感和创造力,还需要了解材料、光源、电路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对灯饰设计与制作的关键知识点进行归纳,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灯饰设计的基本要素灯饰设计中的基本要素包括灯具形状、灯具材质、灯光效果和灯光色彩等。
在灯具形状方面,设计师需要根据空间需求和审美要求选择合适的形状,例如吊灯、壁灯、台灯等。
灯具材质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美观,还要考虑材料的可塑性、耐用性和安全性。
而灯光效果的调节可以通过灯具外形的设计和光源的选择来实现,透过灯具的投射、折射和散射等方式呈现不同的光影效果。
灯光色彩的选择与空间氛围和功能需求密切相关,可以通过光源的颜色温度和滤光器的使用来实现。
二、灯饰制作的关键技术1. 电路设计与布线灯饰制作中的电路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设计师需要根据灯具的功率和数量来确定电源的负载能力,并选用适合的电源供电。
此外,对于复杂的灯饰设计,电路的布线也需要谨慎考虑,确保电线的安全性和美观性。
2. 材料选择与加工在灯饰制作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和加工直接影响着制作的效果和质量。
例如,对于吊灯的制作,金属、玻璃、塑料等不同材料的选择将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而材料的加工则需要使用相应的工具和技术,如切割、焊接、打磨等,以确保制作过程的准确性和精细度。
3. 光源技术与调光控制灯光效果在灯饰设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不同类型的光源,如LED、荧光灯、白炽灯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能够帮助设计师在实际应用中做出恰当的选择。
此外,对于某些特殊场景,如舞台照明、家庭影院等,还需要掌握光源的调光控制技术,以实现灯光的强度和色温的调节。
三、灯饰设计与制作的重要性1. 美化空间适当的灯饰设计能够为室内或室外空间增添艺术感和美感,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通过合理选择灯具形状、灯光效果和灯光色彩等,可以使空间更加温馨、舒适或者富有个性。
照明灯具项目实施方案
一、背景
1.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照明的要求越来越高,节能减排变得越来
越重要,更新照明灯具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2.照明灯具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照明质量,增强建筑的效果,更新使用照明灯具,也可以极大地减少能耗,减少维护费用。
二、实施依据
1.照明灯具项目的实施,需要依据国家和本地的照明标准,和建筑
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实施方案和设计规范。
2.照明灯具设计规范的考虑要素包括功率、光源色温、景观效果、
照度范围、分布图以及景观照明等设计要素。
三、实施方案
1.照明灯具项目的实施首先需要根据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制定可
行的照明项目实施方案。
2.实施过程中,首先应考虑照明功率,分析各种照明灯具如LED灯具,灯带灯具,点光源,球泡灯等之间的性能差异,确定使用何种照明灯具,并考虑照明设备的安装位置和控制方式。
3.其次,根据建筑空间结构,对照明灯具的分布和布线方案进行设计,并确定使用的照明光源的照度和色温,设计合理的照度分布图,以及
照度范围和景观照明等设计要素。
灯具照明设计的原则要求1.简介灯具照明设计是室内、室外环境中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空间的舒适度和视觉效果。
设计师在进行灯具照明方案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要求,以确保照明效果的优良和人们的舒适感。
本文将介绍几个重要的原则和要求。
2.光的色彩和亮度灯具设计的首要原则是考虑光的色彩和亮度。
光的色彩和亮度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视觉感受和情绪。
在选择灯具时,应根据不同场所的功能需求,选择适当的色温和亮度。
比如,温暖色调适合用于卧室和休闲场所,而冷色调适合用于工作场所和公共区域。
3.光的分布和覆盖面积灯具的照明效果与光的分布和覆盖面积息息相关。
在设计灯具照明方案时,需要考虑到灯具的位置和数量,以及光的辐射范围。
合理的光的分布可以避免强烈的反射和阴影,提供均匀的照明效果。
覆盖面积应符合实际使用需求,提供足够的照明强度。
4.照明的功能需求不同场所的照明需求不同,因此在进行灯具照明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功能需求来选择适当的灯具类型。
比如,餐厅需要柔和、温暖的照明来营造舒适的用餐氛围,而办公室需要光线充足、明亮的照明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5.照明与环境的协调灯具的照明效果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灯具的色彩和造型应与整体空间风格相匹配。
在进行灯具照明设计时,应根据室内装饰风格和需求,选择适合的灯具款式和材质,使之与环境相得益彰,营造出和谐的氛围。
6.能源效率和环保在如今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灯具照明设计也需要考虑到能源效率和环保性。
选择节能灯具和使用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使用可再生材料和减少材料浪费也是环保的重要方面。
7.安全性考虑最后,灯具照明设计还需要考虑人们的安全。
灯具的布局要避免在人员活动区域造成眩光和障碍物。
特别是对于公共场所和儿童活动区域,要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灯具,并进行合理的防水和防火设计。
结论灯具照明设计的原则要求包括光的色彩和亮度、光的分布和覆盖面积、照明的功能需求、照明与环境的协调、能源效率和环保以及安全性考虑。
灯具设计要素包括外观、光学系统、热平衡、机械结构、电气附件、工艺、包装等。
灯具设计首先要符合一定的安全要求,同时要关注并提高灯具的各种性能,主要是灯具的光学性能。
引言灯具是装设于光源四周,使光源可靠地发出光线以满足人类从事各种活动时的照明需求的一种用具。
随着各种人工光源的陆续诞生和人们对照明要求的逐渐提高,为了保护光源和提高照明效果,各种灯具得到了迅速发展。
灯具在质的方面解决了空间亮度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合适的亮度对比,限制了眩光,还能实现和谐的色彩组合等等;在量的方面大大提高了照度水平。
不同场合对照明器具的要求各不相同。
例如火车头的灯光要求远而集中,与探照灯类似;室内灯具要求配光分布满足一定的要求;汽车照明前大灯要求能清晰看清路面障碍物,且不给对面驾驶员造成刺目的眩光;道路照明灯具要求光线在道路轴线方向远投,但又不能有过多的水平光线溢出等。
所以灯具设计人员必须相当了解各类照明场所的基本照明要求和标准,才能设计出合理、优质的灯具。
1 灯具和光源的概念1. 1 灯具灯具是指能分配、透出或转变一个或多个光源发出光线的一种器具,并包括支承、固定和保护光源必需的所有部件( 但不包括光源本身) ,以及必需的电路辅助装置和将它们与电源连接的装置。
采用整体式不可替换光源的发光器被视作一个灯具,例如光源不可替换的小夜灯。
自镇流灯不包括在内。
1. 2 光源凡可以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光能,从而提供光通量的设备、器具统称为光源。
而其中可以将电能转换为光能,从而提供光通量的设备、器具则称为电光源。
常用的电光源有: 热致发光电光源( 如白炽灯、卤钨灯等)、气体放电发光电光源( 如荧光灯、汞灯、钠灯、金属卤化物灯等)、固体发光电光源( 如LED 和场致发光器件等)。
2 灯具的分类照明灯具的分类方法繁多,如按用途分类、按CIE 推荐的根据光通量分配比例分类、按灯具的安装方式分类、按灯具使用光源的种类分类、按灯具外部软缆、软线的连接方式分类和按灯具的功能分类等等。
按灯具安全性及使用环境分类如下。
2. 1 按防触电保护方式分类为了电器安全,灯具所有带电部分必须采用绝缘材料等加以隔离,灯具的这种保护人身安全的措施称为防触电保护。
根据防触电保护方式,灯具分为0类、Ⅰ类、Ⅱ类和Ⅲ类。
从电气安全角度看,0 类灯具的安全程度最低,Ⅰ、Ⅱ类较高,Ⅲ类最高,有些国家已不允许生产0 类灯具。
每一类灯具的绝缘性能及适用情况见表1。
表1 灯具的防触电保护等级及其适用情况2. 2 按IP( Ingress Protection) 等级分类按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 529 - 598 和国标GB 4208 规定,灯具根据对水和异物进入的防护程度进行分类,使用IP 等级来表示。
如“IP65”,其中第1位数字即与表2 中等级6 对应,表示完全防尘;第2位数字与表3 中等级5 对应,表示防止喷水进入,其余依此类推。
表2 灯具防异物等级2. 3 按灯具的支承面材料分类灯具按支撑面材料分为:仅适宜于直接安装在非可燃材料表面的灯具和适宜于直接安装在普通可燃材料表面的灯具。
表3 灯具防水等级2. 4 按灯具使用环境分类灯具按使用环境分为普通正常条件下使用的灯具和恶劣环境条件下使用的灯具。
3 灯具设计灯具是一种电器器具,其中包含改变光源光线在空间、时间、频率上分布的光学系统———反射器、折射器、格栅、滤光片、透镜( 棱镜) 等;保证光源正常工作的电器附件———镇流器、变压器、启动器、电容器等;机械结构件———灯座、外壳、支架、调节( 调焦) 机构、防( 减) 震器等。
光源因其发光体形状不同,发出的光线在空间中的分布也不相同。
光源发出的光线需经过反射器或透镜等加以利用控制,也就是配光( 包括对光色的控制)。
在选择光源时,必须注意光源的发光体形状、大小要有利于灯具设计,容易得到要求的配光。
如方形投照面宜选直线形光源;探照灯宜选用发光体小、亮度高的光源等。
灯具设计必须与应用场合密切结合,要了解各种照明场合的要求和主要指标,同时结合新型光源,不断提高设计水平。
3. 1 灯具外观设计一款新灯具产品的开发,必须融入新的价值点。
在产品设计前,设计人员必须清楚地知道市场需要什么。
设计的质量决定着产品质量,设计的周密性影响着产品的耐久性。
新产品是否是创新的、实用的、有美学设想的、易被理解的、使用方便的、耐久的、拥有细节的、符合生态学的,是灯具产品外观设计中必须特别关注的要点。
图1 所示是几款LED 台灯的外观设计。
图1 几款LED 台灯的外观设计3. 2 灯具光学系统设计灯具光学系统主要作用是把光源发出的光线按一定的要求投射到我们需要的空间或平面上去,形成特定的分布。
其主要由光源、反射镜和透镜3 个部分组成。
设计灯具光学系统除要达到要求的配光外,还要考虑以下几点:如何最节省材料,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如何提高光源的光利用率,提高灯具效率;如何选择最佳的光源以利于设计加工;如何使光源在光源腔内正常工作,对寿命影响最小等。
为此应进一步了解各种光源的配光形状与参数,各种材料特性、几何形状对光输出分布、效率的影响,出射配光的实际效果等。
灯具除需具有合适的配光曲线外还应不产生眩光,限制眩光是照明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一些灯具采用格栅等部件来限制眩光。
3. 3 灯具热平衡设计灯具的热平衡设计是确保光源具有正常工作温度和工作寿命的重要环节。
光源是一个发光体,同时也是发热体,它被灯具包围,热量散发困难。
散热不好,灯具各部件的温升增高,特别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既影响光源的寿命,又对灯具的电气安全和材料的寿命不利,过热的外壳还影响用户的使用。
因此,热平衡设计应考虑光源工作环境对其各种性能指标的影响、灯具零部件各种材料的最高使用温度、灯具的大小等。
各种光源的发光机理不同,使其发出的各类辐射和热损耗情况不同,表面温度有较大差异。
环境温度对光源的发光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环境温度对高压钠灯、卤钨灯、LED 灯的寿命影响很大,因此对灯具外壳的体积设计有一定要求。
对灯具而言,不同的体积应标出其最大使用光源功率,避免装入功率过大的光源后造成过热而影响寿命或灯头松动。
灯具中使用的基本部件如灯头、灯座、导线、绝缘体、外壳、各种塑料件等,因使用的位置不同,具有不同的实际温度,尤其要考虑其不同的最高承受温度,实际使用时必须低于其最高承受温度。
表4 为某PAR64 - 1000W 投光灯的相关测试点热测试报告。
3. 4 灯具结构设计不论灯具功能复杂还是简单,都必须通过机械结构来组合光控元件、电器、外壳等。
机械结构设计对于灯具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用途的灯具,其结构和性能有不同的侧重点。
灯具结构设计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表4 PAR64 - 1000W 投光灯( 向下照射) 热测试报告3. 4. 1 结构强度灯具在使用过程中,绝不允许发生断裂等损坏现象,也不允许发生变形以致影响灯具正常运行。
盲目增加尺寸、使用昂贵的材料增加强度可靠性,势必造成材料浪费、成本提高、重量增加、外观粗大笨重。
因此结构设计要兼顾好刚度、耐久性、重量、成本等。
3. 4. 2 寿命对于结构件,必须考虑其在工作过程中的磨损以及反复应力引起的疲劳损坏,同时考虑灯具所有部件的统一寿命。
3. 4. 3 耐热性考虑光源腔内光源及电器部分产生的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对结构件的影响,包括热变形、热老化及紫外辐射所引起的老化和性能改变。
3. 4. 4 工艺所设计的结构件要便于制造加工,适应已有的加工设备、现有制作条件和可行性,满足经济性和批量生产要求。
灯具整体的加工应考虑适宜的装配工艺,降低加工成本。
3. 4. 5 标准化灯具结构件应尽量选用标准件和通用件,有利于降低成本,节约原材料,提高质量。
3. 4. 6 美观性使灯具满足功能性要求的同时还要兼顾其美观性,灯体表面处理可多元化以适应各类消费群体的需求。
3. 5 电气附件的选择应保证电源连接件可靠、安全、布局合理,不影响相关部件的温升。
3. 6 包装设计灯具的包装设计应结合市场或客户的具体要求进行细化,包装设计有工业包装、彩盒包装、吸塑包装、礼品包装等,同时满足一定的运输跌落要求。
4 灯具产品的关注点4. 1 安全方面灯具首先要符合一定的安全要求,包括电、热和机械的安全要求。
有关电的安全要求涉及外部接线和内部接线电气安全要求,要保证防触电保护措施通过目视,泄漏电流符合要求,以及外壳防护满足一定的IP 等级,灯具应有足够的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还应满足最低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对于Ⅰ类灯具还提出具体接地要求———“一定条件下接地电阻小于0. 5Ω”。
有关热的安全要求涉及正常工作热试验、异常工作热试验、控制装置故障条件热试验。
在正常和异常( 工作位置异常、电路异常、光源异常) 使用下,灯具的任何部件( 包括光源)、灯具内的电源接线或安装表面不得达到影响安全的温度,灯具徒手可触及的部件不得过热,灯具不应使被照物体或安装导轨过分受热。
灯具的热试验需使用防风罩。
提供防触电保护的外部绝缘材料部件以及固定载流部件或安全特低电压部件就位的绝缘材料部件,应有足够的耐热、耐火和耐起痕性能。
在机械安全要求方面,灯具的结构应保证在正常使用中搬运时仍然安全。
罩住带电部件的金属部件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固定支架以及防水、防固体异物的结构件应有足够强度且不能倾倒,用弹簧冲击锤、钢球冲击、跌落试验、倾倒试验来验证,还应满足拉力扭矩的要求。
此外,装有灯控制器和调光器的灯具,其传导骚扰与辐射骚扰要满足规定值,强制认证的电器产品应符合电磁兼容标准GB 17743 - 2007、GB 17625. 1 -2003、GB /T 18595 - 2001,以及GB 19510 系列标准。
除了满足以上提到的安全要求外通常灯具须通过一定的安全认证,如3C、CB、UL、CE 等。
4. 2 性能方面灯具性能主要体现在灯具的光度学性能,包括灯具的空间光分布、灯具效率、灯具维护系数等。
灯具的空间光分布数据是各类场所照明设计的基础。
目前我国已有的灯具光度学测量标准有:(1)GB /T 9467 室内灯具光度测试。
(2)GB /T 9468 道路照明灯具光度测试。
(3)GB /T 7002 投光照明灯具光度测试。
(4)GB /T 9473 - 2008 读写作业灯性能要求。
(5)GB /T 7256 - 2005 民用机场灯具一般要求。
(6)GB 14887 - 2003 道路交通信号灯。
(7)GB /T 24827 - 2009 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性能要求。
不同场合用的灯具应采用不同测试标准并满足标准要求。
灯具效率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灯具所发射的光通量值与灯具内所有光源发出的光通量测定值之和的比值。
作为灯具的重要性能指标,灯具效率也是灯具的节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