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N-海波龙预算编制系统概念培训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648.50 KB
- 文档页数:30
预算编制培训课件一、引言预算编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件旨在通过详细讲解预算编制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方法,帮助财务人员提高预算编制的技能和水平,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预算编制的基本概念1.预算的定义预算是企业根据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规划、控制和评价的一种管理工具。
预算编制是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预测和规划的过程,包括收入预算、支出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等。
2.预算编制的目的(1)明确经营目标:预算编制有助于企业明确经营目标,确保各项经营活动有序进行。
(2)合理配置资源:通过预算编制,企业可以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控制成本:预算编制有助于企业控制成本,降低经营风险。
(4)评价业绩:预算编制为企业提供了评价各部门和员工业绩的依据。
3.预算编制的原则(1)合法性原则:预算编制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2)真实性原则:预算编制应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3)完整性原则:预算编制应涵盖企业全部经济活动。
(4)科学性原则:预算编制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5)可行性原则:预算编制应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三、预算编制的步骤和方法1.预算编制的步骤(1)确定预算编制周期: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求确定预算编制周期,一般分为年度预算、季度预算和月度预算。
(2)收集和整理基础资料:企业应收集和整理与预算编制相关的各种基础资料,如历史财务数据、市场调查报告等。
(3)制定预算编制方案:企业应根据经营目标和市场状况制定预算编制方案,明确预算编制的范围、方法和要求。
(4)编制预算草案:各部门根据预算编制方案编制预算草案,包括收入预算、支出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等。
(5)审核和审批预算草案:财务部门对各部门提交的预算草案进行审核,报经企业领导审批。
(6)发布预算:企业领导审批通过的预算,由财务部门负责发布。
市政工程预算员培训讲义二〇〇五年一月第一部分 相关知识及费用定额一、工程造价的构成二、建筑安装工程费的构成(一)基本直接费:工程造价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及税金工程建设其他费(土地使用、拆迁、设计、监理) 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 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0%、5%、10%、15%、30%)建筑安装工程费直接工程费税金利润及税金人工费材料费 机械费基本工程费其他工程费 现场经费临时设施费 现场管理费企业管理费财务费 其他费用计划利润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间接费1、基本直接费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直接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或有助于工程形成的各种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
它可以通过定额直接查得,计算公式如下:人工费=定额工日*工日单价材料费=定额消耗*材料单价(原价+运费+采保费2.5%)机械费=定额消耗*机械台班综合单价+机械进出场费2、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取定原则*人工工日定额中人工以综合工日数表示,不再分工种及技术等级。
工日消耗量包括基本用工和其他用工,基本用工以全国市政工程《劳动定额》为基础计算(85年)其他用工包括人工幅度差、超运距用工及辅助用工。
综合工日=基本用工(来源于劳动定额)×(1+人工幅度差)+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其中:( 1)人工幅度差是指在劳动定额作业时间之外在预算定额应考虑的在正常施工条件下所发生的各种工时损失,包括:• a 各工种间的工序搭接及交叉作业相互配合所发生的停歇用工;• b 施工机械在单位工程之间转移及临时水电线路移动造成的停工;• c 质量检查和隐蔽工程验收工作的影响;• d 班组操作地点转移用工;• e 工序交接时对前一工序不可避免的修整用工;• f 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其他零星用工。
本册人工幅度差综合取定为10%,人工随机械产量计算的,人工幅度差按机械幅度差率计算。
(2) 超运距用工是指预算定额的平均水平运距超过劳动定额规定水平运距部分。
目录第一章系统构成 (2)1.1硬件部分 (2)1.2软件部分 (2)第二章系统原理 (2)第三章系统连接及操作 (2)3.1设备连接 (2)3.2设备操作 (3)3.3铺设设备 (4)3.4开始工作 (4)第四章故障处理 (5)4.1常见故障及处理 (5)4.2特殊情况及处理方法 (6)第五章系统安全规范 (7)5.1基本设施要求 (7)5.2准备工作 (7)5.3设备的使用限制 (8)5.4使用准备 (8)5.5操作过程 (8)5.6设备拆卸 (9)5.7检修设备 (9)第一章系统构成1.1硬件部分计量控制机液位计液位计控制器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等1.2 软件部分Win2000 、Interbase、正星油罐校正系统第二章系统原理通过计量控制机的进/出油计量数据及液位计所测量的罐内油位变位数据经电脑计算而得出实际的罐表。
在整套系统中,计量控制机的功能是对进油或出油进行计量,并实时的将量值数据传输至电脑系统。
液位计的功能是计量油罐内油的高度变化,并实时的将高度数据传输至电脑系统。
电脑系统的功能是实时的采集这两种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通过特定算法,滤去进油或出油时必然会产生的各种波动,并将有效数据(液位高度、对应体积)存放在数据库中。
实际应用中,很难做到罐底无存油和正好加满的情况,所以,电脑系统还必须通过分析精确计算出罐底/顶的容积表。
根据多次试验数据表明油罐的单位高度的体积和油罐高度符合一定的数学模型,将建立的数学模型变换可以得到油罐高度和体积的函数表达式V=f(h),用已经采集的数据可以计算出f(h)表达式中的参数。
这样就可以得到油罐高度和体积的完整函数表达式V=f(h)。
将系统没有采集到的高度点代入方程式就可以得到0~罐底高度、最高采集高度~直径对应的体积。
计算出底量后修正原来电脑数据库记录高度对应的体积值(原来记录的体积值不包含底量体积)形成完整的油罐高度和体积对应关系。
当操作完成时,即可通过系统所配置的打印机输出罐表(通过插值算法可以得到任何一点的体积值),整个过程为全自动化,不需要人工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