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N_海波龙预算编制系统概念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645.50 KB
- 文档页数:29
预算编制培训课件一、引言预算编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件旨在通过详细讲解预算编制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方法,帮助财务人员提高预算编制的技能和水平,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预算编制的基本概念1.预算的定义预算是企业根据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规划、控制和评价的一种管理工具。
预算编制是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预测和规划的过程,包括收入预算、支出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等。
2.预算编制的目的(1)明确经营目标:预算编制有助于企业明确经营目标,确保各项经营活动有序进行。
(2)合理配置资源:通过预算编制,企业可以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控制成本:预算编制有助于企业控制成本,降低经营风险。
(4)评价业绩:预算编制为企业提供了评价各部门和员工业绩的依据。
3.预算编制的原则(1)合法性原则:预算编制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2)真实性原则:预算编制应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3)完整性原则:预算编制应涵盖企业全部经济活动。
(4)科学性原则:预算编制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5)可行性原则:预算编制应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三、预算编制的步骤和方法1.预算编制的步骤(1)确定预算编制周期: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求确定预算编制周期,一般分为年度预算、季度预算和月度预算。
(2)收集和整理基础资料:企业应收集和整理与预算编制相关的各种基础资料,如历史财务数据、市场调查报告等。
(3)制定预算编制方案:企业应根据经营目标和市场状况制定预算编制方案,明确预算编制的范围、方法和要求。
(4)编制预算草案:各部门根据预算编制方案编制预算草案,包括收入预算、支出预算和现金流量预算等。
(5)审核和审批预算草案:财务部门对各部门提交的预算草案进行审核,报经企业领导审批。
(6)发布预算:企业领导审批通过的预算,由财务部门负责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