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组分相图
- 格式:ppt
- 大小:924.00 KB
- 文档页数:63
二组分相图的原理和应用一、二组分相图的概念二组分相图是指由两种化学组分组成的体系在不同温度和组成条件下所呈现的各种相的分布情况。
它是材料科学和冶金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对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相变行为。
二、二组分相图的原理二组分相图的构建基于以下原理:1.相平衡:在平衡状态下,相图中各个相的组成、结构和比例都是固定的。
相图的绘制需要通过实验数据以及热力学理论来确定各相的存在范围。
2.相变:相图中的相变线表示了不同相之间的过渡区域。
这些相变可以是固态到液态的熔化过渡,也可以是固态到固态的晶体相变。
3.相图的标定:为了绘制相图,需要通过实验测量得到不同温度下的物质组成和相变点。
这些实验数据被用来确定相图中各个区域的边界。
4.相规律:相图中的各个区域代表了不同的相组合和相变行为。
通过对相规律的研究,可以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三、二组分相图的应用二组分相图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以下重要作用:1.材料设计:二组分相图可以帮助工程师和科学家设计新材料,通过研究不同相的存在范围和相变行为,可以选择最合适的材料组合和制备条件。
2.材料改性:相图可以指导材料改性的研究,通过改变材料的组成和处理条件,可以实现材料性能的调控和优化。
3.相变控制:通过研究相图,可以了解不同相之间的相变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从而控制相变过程的速度和温度范围。
4.性能预测:二组分相图可以帮助预测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通过分析不同相的结构、组成和相变行为,可以预测材料的导电性、热导性、机械性能等重要性能参数。
四、二组分相图的应用案例以下是一些二组分相图应用的案例:1.合金设计:通过研究合金的相图,可以确定最佳合金组合、热处理条件以及制备方法,以满足特定的性能要求。
例如,在钢铁工业中,通过研究铁-碳相图,可以设计出不同类型的钢材,如低碳钢、高碳钢和不锈钢等。
2.电子材料:在电子行业中,通过研究半导体材料的相图,可以优化半导体器件的性能。
例如,硅的相图对于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制备非常重要。
图1 实验装置图计算机样品和松香 石蜡 热电阻电炉二组分合金相图1. 引言(实验目的/原理)1) 学习温度的测量方法——用PT100热电阻测量温度 2) 用布冷曲线法测绘Bi-Sn 二组分合金相图 3) 用电脑软件记录数据和处理数据2. 实验操作2.1 实验药品:铋、锡、松香、石蜡仪器型号:调压器 TT-1 热电阻 PT-100 测试装置示意图(如图1)2.2 实验条件室温:24 ℃样品温度:样品先加热至240-300 ℃,之后渐渐降温 2.3 实验操作2.3.1步骤:1) 加热样品至样品熔融 2) 搅拌使样品均匀3) 冷却,由热电阻测量温度,由电脑软件记录步冷曲线 4) 用软件处理步冷曲线,找出相变点,记录相变温度 2.3.2方法要点1) 加热硬质试管和样品时应缓慢调节,因为合金样品和玻璃的膨胀系数不同,骤冷骤热,玻璃管易破裂。
加热时可以同时记录升温曲线,可以预测步冷曲线的平台位置2) 移动硬质试管时注意用钳子,戴手套,防止烫伤3) 记录布冷曲线的过程中不能移动硬质试管上的胶塞以及热电阻3. 结果与讨论3.1 原始实验数据由实测数据,用origin 作图,其中图2-6为样品布冷曲线,图7为水的升温曲线。
由电脑软件对布冷曲线进行线性拟合,并且根据水的沸点进行温度校正,得到如表1所示数据表1Bi-Sn 合金或纯金属的相变点温度及水的沸点*第三、四列数据由电脑软件线性拟合得到3.2 数据处理结果由表1所示数据和已知部分数据[1],由Execl 软件绘制得到Bi-Sn T-X 相图(如图8)相图中共有6个部分,每个区域、曲线和最低共熔物的相数(Φ)和条件自由度数(f’)如下:1.液相Φ=1 f’=2(温度和浓度)2.液相+固溶体1 Φ=2 f’=1(温度或浓度)3.液相+固溶体2 Φ=2 f’=1(温度或浓度)4. 固溶体1 Φ=1 f’=2(温度和浓度)5.固溶体1+固溶体2 Φ=2 f’=1(温度或浓度)6.固溶体2 Φ=1 f’=2(温度和浓度)AB 液体到液体加固溶体1的过渡态AD 液体到液体加固溶体2的过渡态BC液体加固溶体1到固溶体1的过渡态DE液体加固溶体2到固溶体2的过渡态CF固溶体1到固溶体1加固溶体2的过渡态EG固溶体2到固溶体1加固溶体2的过渡态CAE 固溶体1、固溶体2加液体三相共存Φ=3 f’=0由水、Bi、Sn的转折点读书和文献熔点或沸点值做出热电阻工作曲线(如图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