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3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
- 格式:doc
- 大小:5.77 MB
- 文档页数:20
成人高考成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关于生态学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B. 生态学是连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重要学科C. 生态学仅关注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D. 生态学的应用广泛,对环境保护和人类生存至关重要2、下列具有碳、氢、氧、氮四个元素的基本有机物质是:_____ 。
A.蛋白质B.植物激素C.植物化学物质D.脂类化合物3.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A.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B.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是使各种生物物种数量保持最大化。
C. 生物多样性保护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
D.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破坏和过度利用资源。
4.在生态学中,下列哪种生物的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A. 蚂蚁B. 蜜蜂C. 蜘蛛D. 苍蝇5、下列哪项不是生态学中研究能量流动的主要方式?A. 食物链B. 捕食者-被捕食者关系C.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D. 生物群落内部的能量流动6、生态学中,种群密度是指A. 同一物种在特定区域内的总生物量B. 特定区域内某一物种个体总数C. 特定区域内的物种多样性D. 区域环境的承载力7、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对变化或干扰的能力。
A. 物质B. 能量C. 环境因子D. 生物种群8.下列哪种生态关系中,一方得益,另一方受到损害?A. 互利关系B. 寄生关系C. 竞争关系D. commensalism9、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能是光能B. 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不会散失到环境中去C.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循环过程D.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消耗主要靠生产者的呼吸作用来完成10.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A. 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相互作用B.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C. 稳定性与可持续性D. 所有选项都是二、Ⅱ卷-填空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生态系统结构图以______ 和______ 为主要组成部分。
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生态学基础》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4章群落生态4.1考点精讲一、生物群落的基本概念1.生物群落的概念(1)生物群落的定义关于生物群落的概念,主要是对群落单元的划分及群落的客观实体性存在争议,生态学界存在两派决然对立的观点。
①机体论观点植物群落在许多方面是表现为整体性的。
群落是自然单位,它们和有机体一样具有明确的边界,而且与其他群落是间断的、可分的,它们独立存在,可重复出现。
因此,生物群落可以像物种那样进行分类。
②个体论观点群落是连续的,群落之间不具有明显的边界,而且在自然界没有任何两个群落是相同或相互密切关联的,人们研究的群落单元是连续群落中的一个片段。
不连续的间断情况仅仅发生在不连续的生境上。
在通常情况下,生境与群落都是连续的,因此应采取生境梯度分析的方法来研究连续群落变化,而不采取分类的方法。
综上所述,可将生物群落定义为: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结构并具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
(2)群落与环境的相互关系①群落对内部的环境的改变作用群落环境是指在群落内部由于群落本身作用而形成的特殊环境,它是群落的一个组成部分,受到当地环境条件的影响。
a.光照群落内部的光照特点是光照强度减弱,光质成分改变。
照射在群落中的太阳光,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被主要层的植物所吸收;第二,被主要层的植物所反射;第三,穿过枝叶间隙射入群落内部。
b.水分群落能截留降水,保蓄水分,使降落在群落中的水分进行再分配,因而能创造群落内部特殊的空气和土壤湿度条件。
群落截留水分的能力与群落类型以及主要种类的生物学特征有关。
c.温度群落内的温度与太阳辐射以及植物群落本身的特征有密切的关系。
在森林群落内,白天和夏季的温度要比空旷地面要低,夜间和冬季的温度比空旷地面高,并且林内温度变化缓和。
d.空气第一,空气的流动在群落内发生很大变化。
群落本身对气流发生摩擦作用,抑制风速,甚至使其完全停止,其能力与群落的结构有关;第二,群落内的空气成分,由于植物的生理活动过程而表现出一定的规律。
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科目考试题型以及分值分布前言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生物学、环境科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成人高考专升本中,生态学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科目。
本文将介绍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科目的考试题型以及分值分布。
考试科目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科目的考试一般包含两个部分: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
理论考试理论考试一般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其中选择题占据了大部分的分值。
选择题选择题是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科目考试的重点。
选择题是一种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综合性较强的考查方式。
选择题一般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
考查范围:•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保护等。
分值分布:•单选题:每题 2 分,一般出 20~25 道;•多选题:每题 4 分,一般出 10~15 道。
填空题填空题相对选择题而言容易许多,考察内容较为简单。
主要考察对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的掌握情况。
考查范围:•生态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原则;•全球环境问题;•生物地理学和生态位等。
考试形式:•短题型:每题 2 分,一般出 10~15 道;•长篇型:每题 5 分,一般出 4~5 道。
简答题简答题通常是开放性问题,要求考生用书面语言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
简答题往往情境化,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考查范围:•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保护等。
考试形式:•短答型:每题 10 分,一般出 2~3 道;•论述型:每题 20 分,一般出 1~2 道。
实践考试实践考试更加注重考生对于生态系统的实际观察和理解。
实践考试通常包括理论和实际操作两部分。
实际操作方面主要包括生态学相关的实验操作,例如生态系统的调查、物种数量的测定等。
考查方式:•理论部分:20 分;•实际操作部分:30 分。
总结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科目考试是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一门综合性考试。
成人高考成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A、生物与环境的关系B、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C、生物种群的空间分布D、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2、下面属于第二级生物群系的是()。
A.阔叶落叶林B.常绿阔叶林C.竹林D.针叶林3、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A、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具体模式B、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和多样性C、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D、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的适应机制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系统是由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一个开放系统B.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自组织、自调节和自更新的特点C. 生态系统是一种静态、稳定的系统D.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遵循法则5、下列关于生态学中碳循环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B. 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形式传递C. 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D. 碳从生物群落返回无机环境的主要途径是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6、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包括哪些?A. 单向流动,不循环B. 双向流动,可以循环C. 可以循环,但能量损失D. 单向流动,能量损失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A、能量流动B、物质循环C、物种演化D、土壤风化8、环境问题的形成与表层元素亏缺和营养物过量有关,土壤与其他环境介质不同,其特点是()。
A. 即使营养物过量也不会出现表层元素亏缺的现象B. 与其他介质相比,土壤所容纳的一个元素种类和数量都更多C. 营养元素的过量会使退化生态系统出现纳德帕米尔现象D. 环境问题不仅仅与环境介质有关,与生产方式、人口问题、资源利用、社会发展等也有很大关系9、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物组成单位是( C )A、种群B、群落C、个体D、生态系统10、生态位是指:A.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位置B. 生物具体的生存环境C. 生物所占的生物量D. 生物在食物链中的地位二、Ⅱ卷-填空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植物界中最低级的是藻类,_______ 通常呈悬浮状态,_______ 呈胶体状态,而真核藻类的聚集体称为_______ 。
200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总分:150分及格:90分考试时间:150分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概念中,由德国科学家海克尔首次提出的是()A. 生态学B. 生物圈C. 生物群落D. 生态系统(2)对冬小麦完成春化过程起决定作用的是()A. 高温B. 低温C. 长日照D. 短日照(3)下列生态因子中,属于间接因子的是()A. 温度B. 光照C. 水分D. 海拔(4)下列不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是()A. 净化环境B. 涵养水源C. 增强温室效应D. 保护生物多样性。
(5)决定陆地植物群落分布的两个最主要气候因子是()A. 风力和降水B. 风力和温度C. 温度和降水D. 温度和光照(6)我国东部森林土壤从北到南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这是土壤分布的()A. 纬度地带性B. 经度地带性C. 垂直地带性D. 非地带性(7)从弃耕地开始发展到森林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 )A. 原生演替B. 次生演替C. 逆行演替D. 周期性演替(8)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结构最复杂的是()A. 热带雨林B. 荒漠C. 农田D. 苔原(9)<A href="javascript:;"></A>A. 内禀增长率B. 瞬时增长率C. 环境容量D. 种群数量(10)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具有的特征之一是()A. 环境变化剧烈B. 结构趋于简单C. 种群数量变化太D. 系统趋于稳定(11)光补偿点是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相等时的()A. 光照时数B. 光照强度C. 光谱成分D. 温度(12)某一森林中的所有马尾松在生态学上可称为一个()A. 群系C. 群丛D. 种群(13)地球上的碳素绝大部分存在于()A. 岩石圈B. 大气圈C. 水圈D. 土壤圈(14)对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环境形成起主导作用的物种是()A. 稀有种B. 伴生种C. 优势种D. 亚优势种(15)下列生态系统中,分解作用最弱的是()A. 热带雨林B. 温带草原C. 常绿阔叶林D. 冻原(16)一个种群的年龄锥体呈下宽上窄的金字塔形,则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A. 稳定型B. 增长型C. 衰退型D. 混合型(17)地球表面全部生物及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总称为()A. 水圈B. 岩石圈C. 大气圈D. 生物圈(18)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典型沉积型的是.()A. 碳B. 氮C. 磷(19)与r对策生物相比,K对微生物一般来说()A. 出生率低,寿命长B. 出生率低,寿命短C. 出生率高,寿命长D. 出生率高,寿命短(20)2007年我国太湖出现蓝藻大发生的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这属于()A. 年间波动B. 种群大暴发C. 生物入侵D. 季节性消长二、填空题:共20个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历年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试卷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首次提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是( )A.奥德姆B.林德曼C.达尔文D.坦斯利答案:D2.自然界中,伺种植物的不同种群如果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下( )A.会发生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态型B.会发生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活型C.会发生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活型D.会发生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态型答案:D3.光照不足将导致光合作用下降,这时增加C02浓度可减轻光合作用的下降程度,这种现象是生态因子的( )A.综合作用B.限制作用C.补偿作用D.替代作用答案:C4.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通常是指( )A.数量最多的生态因子B.数量最少的生态因子C.对生物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因子D.接近或超过有机体耐受极限的生态因子答案:D5.分布在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比生活在温暖地区的同种个体大,这在生态学上称为( )A.阿伦规律B.贝格曼规律C.谢尔福德定律D.林德曼定律答案:B6.旱生植物不具备的特征是( )A.根系发达B.肉质茎肥厚C.角质层厚D.叶面积大答案:D7.种群呈指数增长的条件之一是( )A.环境资源有限B.多个物种共存C.环境资源无限D.K-对策生物答案:C8.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构成( )A.水圈B.生物圈C.大气圈D.岩石圈答案:B9.有效积温法则公式K=N(T—C)中,N为( )A.发育历期B.生物学零度C.有效积温D.平均温度答案:A10.根瘤菌和大豆的种间关系是( )A.寄生B.竞争C.互利共生D.偏利共生答案:C11.下列关于衰退型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幼龄个体少,老龄个体多B.年龄锥体呈金字塔形C.老龄个体少,幼龄个体多D.幼龄与老龄的个体数大致相等答案:A12.在最适宜的条件下,种群表现出来的最大增长率称为( )A.内禀增长率B.瞬时增长率C.世代增长率D.周限增长率答案:A13.池塘里浮萍在短期内大量增加的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属于( )A.周期性波动B.种群爆发C.种群平衡D.季节性消长答案:B14.按瑙基耶尔的生活型分类,当年完成生活史并以种子的形式度过不利时期的植物是( )A.一年生植物B.地面芽植物C.地上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答案:A15.板状根现象常见于( )A.北方针叶林B.落叶阔叶林C.针阔混交林D.热带雨林答案:D16.根据单元顶极学说,在一个气候区,群落演替到最后只会形成一个( )A.偏途顶极B.土壤顶极C.气候顶极D.地形顶级答案:C17.群落演替到成熟阶段( )A.总生产量远小于总呼吸量B.总生产量和净生产量达到最大C.总生产量远大于总呼吸量D.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答案:D18.下列生态系统中,分解作用最旺盛的是( )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北方针叶林D.苔原答案:A1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B.能量流动是循环波动的C.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增的D.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载体答案:A20.下列概念与“生物地理群落”含义相同的是(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答案:C二、填空题:21~40小题。
2009年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选择题 2. 填空题 3. 判断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选择题1.下列概念中,由德国科学家海克尔首次提出的是( )A.生态学B.生物圈C.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正确答案:A2.对冬小麦完成春化过程起决定作用的是( )A.高温B.低温C.长日照D.短日照正确答案:B3.下列生态因子中,属于间接因子的是( )A.温度B.光照C.水分D.海拔正确答案:D4.下列不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是( )A.净化环境B.涵养水源C.增强温室效应D.保护生物多样性正确答案:C5.决定陆地植物群落分布的两个最主要气候因子是( )A.风力和降水B.风力和温度C.温度和降水D.温度和光照正确答案:C6.我国东部森林土壤从北到南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这是土壤分布的( ) A.纬度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正确答案:A7.从弃耕地开始发展到森林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 )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逆行演替D.周期性演替正确答案:B8.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结构最复杂的是( )A.热带雨林B.荒漠C.农田D.苔原正确答案:A9.在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谛方程中,K表示( )A.内禀增长率B.瞬时增长率C.环境容量D.种群数量正确答案:C10.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具有的特征之一是( )A.环境变化剧烈B.结构趋于简单C.种群数量变化大D.系统趋于稳定正确答案:D11.光补偿点是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相等时的( )A.光照时数B.光照强度C.光谱成分D.温度正确答案:B12.某二森林中的所有马尾松在生态学上可称为一个( )A.群系B.群落C.群丛D.种群正确答案:D13.地球上的碳素绝大部分存在于( )A.岩石圈B.大气圈C.水圈D.土壤圈正确答案:A14.对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环境形成起主导作用的物种是( )A.稀有种B.伴生种C.优势种D.亚优势种正确答案:C15.下列生态系统中,分解作用最弱的是( )A.热带雨林B.温带草原C.常绿阔叶林D.冻原正确答案:D16.一个种群的年龄锥体呈下宽上窄的金字塔形,则该种类的年龄结构属于( )A.稳定型B.增长型C.衰退型D.混合型正确答案:B17.地球表面全部生物及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总称为( )A.水圈B.岩石圈C.大气圈D.生物圈正确答案:D18.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典型沉积型的是( )A.碳B.氮C.磷D.氧正确答案:C19.与r对策生物相比,K对策生物一般来说( )A.出生率低,寿命长B.出生率低,寿命短C.出生率高,寿命长D.出生率高,寿命短正确答案:A20.2007年我国太湖出现蓝藻大发生的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这属于( )A.年间波动B.种群大暴发C.生物入侵D.季节性消长正确答案:B填空题21.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模式即为______。
成人高考成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遵循的基本定律是?A. 能量守恒定律B. 能量转换定律C. 十分之一定律D. 能量耗散定律2、在生态系统中,以下哪项不是初级生产者?A、绿色植物B、蓝藻C、消费者D、真菌3、下列哪个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A、森林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草原生态系统4、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指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质转化为有机物质的生物,以下哪项不属于生产者?()A、绿色植物B、地衣C、细菌D、藻类5、以下哪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到分解有机物的关键作用?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环境因素6、下列哪一项不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A. 能量流动B. 物质循环C. 信息传递D. 生物进化7、下列哪种生物属于生态学中的生产者?A、蘑菇B、金鱼C、松树D、蚯蚓8、生态系统的结构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环境因素9、以下哪项属于生态学中的初级生产者?A、消费者B、分解者C、生产者链D、绿色植物10、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范畴?A、生物种群的遗传结构B、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C、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D、化学反应速率二、Ⅱ卷-填空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通过______ 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光合)2、生态学中,描述生物种群在时间上的数量变化规律的是 __________(填入一个词)。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金字塔中,相邻的高一营养级所含能量大约为低一营养级的 _________%,这是因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效率大约为 _________%。
4、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通过多种方式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其中生态位宽度是指一个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 __________ 。
2013年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
1. 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的科学家是 B. 坦斯利同种植物的不同种群长期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将发生A. 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态型下列关于阴性植物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C.A. 耐干旱B. 光饱和点高C. 光补偿点低D. 光补偿点高我国新疆地区瓜果较甜的主要原因是A. 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5. 驯化能改变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性范围,即可改变其A. 生态幅在种群逻辑斯蒂增长模型中,r表示A. 瞬时增长率冬小麦等冬性作物需要经过一定的低温阶段才能开花的现象称为C. 春花现象北半球亚热带的地带性森林植被为D. 常绿阔叶林9下列不属于森林群落物种组成成分的是D. 落叶A. 动物B. 植物C. 微生物D. 落叶“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反映的是植物的C. 密度效应11在生物群种中,物种对环境的潜在综合适应范围属于该物种的D. 基础生态位A. 栖息地B. 生境C. 现实生态位D. 基础生态位下列光谱成分中,可被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主要是B. 红光A. 绿光B. 红光C. 紫外线D. 红外光确定植物群落中优势种的综合指标是 D. 重要值按照瑙基耶尔对植物生活型的分类,高大乔木属于高位芽植物甲乙两个群落的交错区中的物种数通常有多于乙中物种数的趋势16 陆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级数目通常不会超过 D. 5~6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有一部分被自身呼吸消耗掉,余下的能量即为净初级生产量兔子是食草动物,因而处于食物链的第二营养级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典型气相型的是碳A.. 磷B. 钾C. 碳D. 铁20.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可以缺少的组分是B. 消费者二、填空题:2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
21、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栖息环境总称为__生物圈______。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态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一、生态学的概念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非生物环境是指光、温、水、营养物质等理化因素,生物环境则是指同种和异种的其他有机体。
生态学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德国生物学家Haeckel于1869年提出的。
生态学(Ecology)最早起源于两个希腊单词oi.kos(住所或生活所在地)和Logos(研究或讨论),Oikologie从字面上解释为研究生境的科学。
Haeck.el提出的定义为:“生态学是动物与有机和无机环境的全部关系。
”显然,Haeckel在此强调的是相互关系,或称相互作用,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有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同种有机体之间的种内相互作用和异种有机体之间的种间相互作用。
此后,一些著名生态学家也对生态学进行了定义。
l909年,植物生态学的奠基人瓦尔明(E.Warming)认为植物生态学的任务是研究“影响植物生活的外在因子及其对植物结构、生命延续时间、分布和其他生物关系之影响”;俄罗斯6.A.keB/Iep院士给生态学的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生活中的植物在与其结合的特定外界环境条件紧密相互作用中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特点”;一些动物生态学家认为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生活要求和家务习性的科学。
俄罗斯Haymob的生态学定义是“研究动物的生活方式与生存条件的联系,以及动物生存条件对繁殖、生活、数量及分布的意义。
”随着生态学的发展,生态学家认为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以至后来欧德姆(E.P.Odum)认为应把生物与环境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研究一定区域内生物的种类、数量、生物量、生活史和空间分布;环境因素对生物的作用及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规律等。
他的这一理论对大学生态学教学和研究有很大影响,他本人因此而荣获美国生态学的最高荣誉——泰勒生态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