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二组分系统固液平衡相图
- 格式:ppt
- 大小:298.00 KB
- 文档页数:15
实验三二组份气液平衡相图一、目的1、用沸点仪测定和绘制乙醇和环己烷的二组份气液平衡相图;2、用阿贝折射仪测定液体的组成,了解液体折射率的测量原理及方法。
二、基本原理两种液态物质混合而成的二组份系统称为双液系。
二液体若能按任意比例互相溶解,称完全互溶双液系;若只能在一定比例范围内互相溶解,则称部分互溶双液系。
例如水-乙醇双液系、苯-甲苯双液系都是完全互溶双液系,苯-水双液系则是部分互溶双液系。
液体的沸点是指液体的蒸汽压和外压相等时的温度。
在一定的外压下,纯液体的沸点有确定的值,但对于双液系,沸点不仅与外压有关,而且还与双液系的组成有关,即和双液系中两种液体的相对含量有关。
通常用几何作图的方法将双液系的沸点对其气相、液相的组成作图,即得二组份气液平衡相图,它表明溶液在各种沸点的液相组成和与之成平衡的气相组成的关系。
在恒压下,二组份完全互溶双液系的沸点组成图可分为三类:(1)溶液的沸点介于两纯组份沸点之间,如苯和甲苯、水和甲醇等。
(2)溶液有最高沸点,如氯化氢与水、硝酸和水、丙酮与氯仿等。
(3)溶液有最低沸点,如水和乙醇、苯和乙醇、乙醇和环已烷等。
这三种类型的相图如下图所示图4-1 二组份气液平衡相图的三种类型图中、T 分别表示纯A 纯B 的沸点。
图中两曲线包围的区域为气-液两相平衡共存区。
它的上方G 代表气相区,下方L 为液相区。
C 和C'分别表示最高和最低恒沸物的沸点和组成。
T A *B *测绘这类相图时,要求同时测定溶液的沸点及气液平衡时两相的组成。
本实验用回流冷凝法测定环己烷-乙醇溶液在不同组成时的沸点。
所用沸点仪如图4-2所示,是一只带有回流冷凝管的长颈园底烧瓶,冷凝管底部有一球形小室D ,用以收集冷凝下来的气相样品,液相样品则通过烧瓶上的支管L 抽取,图中E是一根电热丝,直接浸在溶液中加热溶液。
溶液的组成用测定其折射率确定。
折射率是物质的一个特征数值。
溶液的折射率与组成有关,因此测得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溶液折射率,作出该溶液的折射率-浓度工作曲线,就可按内插法求得具有某折射率的溶液组成。
5.4二组分系统的固〜液平衡5.4.1形成低共熔物的固相不互溶系统当所考虑平衡不涉及气相而仅涉及固相和液相时,则体系常称为"凝聚相体系" 或"固液体系"0固体和液体的可压缩性甚小,一般除在高压下以外,压力对平衡性质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故可将压力视为恒量。
由相律:/="= C-^+2-n r=2-d> + 2-l = 3-£Z>因体系最少相数为①=1,故在恒压下二组分体系的最多自由度数 f * =2,仅需用两个独立变量就足以完整地描述体系的状态。
由于常用变量为温度和组成,故在二组分固液体系中最常遇到的是T〜x (温度〜摩尔分数)或T〜①(温度〜质量分数)图。
二组分固〜液体系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最常遇到的是合金体系、水盐体系、双盐体系和双有机物体系等。
在本节中仅考虑液相中可以完全互溶的特殊情况°这类体系在液相中可以互溶,而在固相中溶解度可以有差别。
故以其差异分为三类:(1)固相完全不互溶体系;(2)固相部分互溶体系和(3)固相完全互溶体系。
进一步分类可归纳如下:F『形成简单低共熔物休系固相完全不互溶体棗形成化合物体系彳相合熔点化合物怵系不相合熔点化合物俸系EM体疾「没有最1■嚴最高熔点型固相完全互熔体茶最瞬点型最高熔点型■1固相部分互熔体系,一低共熔点型、转熔点型研究固液体系最常用实验方法为“热分析”法及“溶解度”法。
本节先在“形成低共熔物的固相不互溶体系”中介绍这两种实验方法,然后再对各种类型相图作一简介。
(一)水盐体系相图与溶解度法1 •相图剖析 图5-27为根据硫酸铵在不同温度下于水中的溶解度实验数据 绘制的水盐体系相图,这类构成相图的方法称为 "溶解度法" 纵坐标为温度t 「C ),横坐标为硫酸铵质量分数(以 ①表 示)。
图中FE 线是冰与盐溶液平衡共存的曲线,它表示水 的凝固点随盐的加入而下降的规律,故又称为水的凝固点降 低曲线。
二组分固-液相图的绘制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步冷曲线法测绘二组分金属固液平衡相图的原理和方法;2. 应用步冷曲线法测绘Sn-Bi二组分体系的相图;3.了解采用热电偶进行测温、控温的原理和装置。
二、实验原理用几何图形来表示多相体系的体系中各组分的状态、组成以及他们随温度、压力等变量变化之间关系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图。
二组分固-液相图是描述体系温度与二组分组成之间关系的图形。
由于固液相变体系属凝聚体系,一般视为不受压力影响,因此在绘制相图时不考虑压力因素。
绘制相图的方法很多,其中之一叫热分析法。
它是将某种组成的样品加热至全部熔融,再均速冷却,测定冷却过程中样品的温度–时间关系,即步冷曲线。
根据步冷曲线上的温度转折点获得该组成的相变点温度。
a曲线是纯物质A的步冷曲线。
在冷却过程中,当体系温度到达A物质凝固点时,开始析出固体,所释放的熔化热抵消了体系的散热,使步冷曲线上出现一个平台,平台的温度即为A物质的凝固点。
纯B步冷曲线e的形状与此相似。
图1 步冷曲线b曲线是由主要为A物质但含有少量B物质样品的步冷曲线。
由于含有B物质,使得凝固点下降,在低于纯A凝固点的某一温度开始析出固体A,但由于固体析出后使得B的浓度升高,凝固点进一步下降,所以曲线产生了一个转折,直到当液态组成为低共熔点组成时,A、B共同析出,释放较多熔化热,使得曲线上又出现平台。
如果液相中B组分含量比共熔点处B的含量高,则步冷曲线形状与此相同,只是先析出纯B,如图中曲线d。
c曲线是当样品组成等于低共熔点组成时的步冷曲线。
形状与A相同,但在平台处A、B同时析出。
配制一系列不同组成的样品,测定步冷曲线,找出转折点温度及平台温度,将温度与组成关系绘制在坐标系中,连接各点,即得二组分固液相图。
三、仪器与试剂锡(化学纯),铋(化学纯),6个硬质试管四、实验步骤1. 配制样品配制不同质量百分数的锡、铋混合物100g(含量分别为100%、80%、60%、42%、20%、0%),分别放入6个硬质试管中,样品上覆盖一层石蜡油以防止加热时金属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