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9月半月考试试题(4
- 格式:doc
- 大小:233.50 KB
- 文档页数:17
2018-2019学年度辛集一中高一10月考生物试卷考试范围:必修二第一、二章;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卡上准确填涂考生姓名、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1、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让纯种的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杂交,F1全是长翅。
F1自交产生F2,将F2的全部长翅果蝇取出,让其雌雄个体彼此间自由交配,则后代中长翅果蝇占A.2/3 B.5/6 C.8/9 D.15/162、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获得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
对于其需要满足条件的表述,错误的是A.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B.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C.F1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D.F2的性状分离比是大量数据统计的结果3、下列有关遗传规律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Dd个体产生的含D的雌配子与含d雄配子数目比为1:1B.若两对相对性状遗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则此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一定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重新组合是互不干扰的D.若杂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一定为常染色体遗传4、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孟德尔得到了高茎:矮茎=30:34属于“演绎”的内容B.孟德尔发现问题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先杂交再测交C.孟德尔提出了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假说D.孟德尔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的正、反交实验5、在下列遗传基本问题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棉花的细绒与长绒B.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而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C.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D.性状分离指杂合体之间杂交后代出现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现象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7、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的为小花瓣,aa的为无花瓣。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数学10月月考试题(441-446,无答案)(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已知向量()()2,,1,1a x b ==-,且//a b ,则=a b ⋅( )A . 0B . 4C . 2D . 4-2.已知的值为( )A .B .C .D .3.O 是平面上一定点, A,B,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O P O A A B AC λ=++, [)0,λ∈+∞,则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 A . 外心 B . 垂心 C . 内心D . 重心4.已知向量,,且,则的值为( )A . 2B . 3C . 4D . 55.若平面向量与的夹角为,,,则向量的模为( )A .B .C .D .6.已知在ABC ∆中,点在边上,且,,则的 值为 ( )A . 0B .43 C . 23 D . 3- 7.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A .B .C .D . 8.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后得到函数的图象,且是R 上的奇函数,则函数在上的最小值为( )A. B. C. D.9.若外接圆的半径为1,圆心为,且,则等于()A. B. C. D.10.在中,,,,则在方向上的投影是()A. 4 B. 3 C. -4 D. -311.将函数2sin(0)6y xπωω⎛⎫=+>⎪⎝⎭的图象向右移23π个单位后,所得图象关于y轴对称,则ω的最小值为()A. 2 B. 1 C.12D.1412.在△ABC中,(+)·=||2,则△ABC的形状一定是()A.等边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直角三角形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函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①函数的周期是;②函数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方程是;③函数在区间上为减函数;④函数是偶函数.14.在边长为6的正△ABC中,D AC为边上的一点,且2CD DA=,则B D C B⋅=__________.15.化简:=________.16.如图,将两块三角板拼在一起组成一个平面四边形A BCD,若=x+y(x,y∈R),则x+y=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17.(10分)已知、、是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向量,其中=(1,2),=(﹣2,3),=(﹣2,m)(1)若⊥(+),求||;(2)若k+与2﹣共线,求k的值.18.(12分)已知是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向量,其中.(Ⅰ)若,且,求的坐标;(Ⅱ)若,且与垂直,求与夹角的余弦值.19.(12分)设两个向量、,满足,.(1)若,求、的夹角.(2)若、夹角为,向量与的夹角为钝角,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0.(12分)已知向量a,b满足|a|=4,|b|=3,且(a-3b)·(2a+b)=35.(1)求向量a与b的夹角;(2)设向量c=a+λb,当λ∈[0,1]时,求|c|的取值范围.21.(12分)已知函数(A>0,>0,<π)的一段图象如图所示.(1)求函数的单调增区间; (2)若,,求函数的值域. 22.(12分)已知向量()1,2a =, ()b cos ,sin αα=.设m a tb =+ (t 为实数). (Ⅰ)若24a πα==,,求当m 取最小值时实数t 的值;(Ⅱ)若a ⊥b ,问:是否存在实数t ,使得向量a -b 和向量m 的夹角为4π,若存在,请求出t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半月考试题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凝结和升华为“见义勇为、大义为先”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浩然正气。
然而,当今社会中一些人在价值观念上产生混乱,这些人金钱至上,弃精神道义于不顾,发不义之财,得不义之利。
此类以利为上的功利主义,是一种缺乏诚信、道义的危险信号。
对于生活在和平时期的我们,我们的“义利观”应该与时俱进,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应该欣赏、钦佩并推崇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行为。
退一步讲,我们在生活中面对“义”与“利”的冲突时,我们应该合理地平衡这两者的关系,把“义”放在首位,以义统利。
毕竟“好义”和“欲利”是两种人性,其中虽有交集但并不是不可共存。
于个人而言,正确地看待和处理义和利的关系是做人、立身的大事,我们不可陷于个人的利欲之中,为人处事应见利思义,应在道德与利益的抉择中站到“义”的一方。
正如《礼记纂言序》讲“其截然而裁制也,谓之义”。
对于此处之“义”,我认为,截然者,乃界限分明之意;裁制者,乃束缚之意。
“义”于我们,更多的应是一种道德的准则与精神上追求的目标,有了“义”的准则约束,我们在“利”的道路上才不会迷失自我。
朱子《大学章句序》中说“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则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或许也是在表达后世的人们对经典的理解越来越浅薄,知者已鲜矣。
而《大学》的结语又重在义利之辨,颇具深意。
或许我们着实需要铭记《大学》的结语,“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由是则使国人以义为先、见利思义;由是则得以国泰民安而天下平;由是才可以实现“明明德于天下”。
我们当今需要传承与发展儒家文化“义”中以仁义为先、利益在后的精华思想,让“义”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用“义”这种价值观来引导社会稳步发展,这无疑对当世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选自杨喆《义者,宜也——对孟子义利观的思考》,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孔子看来,追求富有和高贵的地位,厌恶贫穷和低贱的地位,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合情合理,不主张“重义轻利”。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半月考试题(无答案)考试时间:40分钟总分:80分选择题(每题只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2分,共80分)1.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这说明封建制度A.催生了中央集权制度 B.与宗法制互为表里C.形成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 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2.西周时期中国人形成了亲戚观念。
父母,祖父母,叔伯、婶婶,姑姑是血缘关系中最近的亲人;外祖父母,舅舅、舅妈,姨妈是血缘关系第二重要的亲人。
材料反映A.宗法制影响了亲戚观念 B.西周亲戚体系较为庞大C.男尊女卑观念开始形成 D.宗族凝聚力在逐渐加强3.楚武王灭权(国)后,派人担任权县县尹,县尹向楚王直接负责,不世袭。
至于郡县关系,当时有“千里百县,县有四郡”之说。
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A.官僚制度已经建立 B.周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强化C.郡下设县已成定制 D.分封制下的统治秩序遭破坏4.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基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
类似的这种“族坟”,在多地考古中均有发现。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宗法关系掩盖贫富悬殊 B.经济发展维系礼乐体制C.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 D.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危机5.周礼确立了一系列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如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据此可知A.西周确立了三纲五常的礼仪制 B.周王借礼乐制强化专制统治C.宗法关系有利于调和诸侯冲突 D.周礼强调的是“差别”的特征6.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内,前后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口。
当时的移民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迁富豪、强族于关中;一种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9-2019学年高一数学10月半月考试题(无答案)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设向量a =(1,0),b =(12,12),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a |=|b | B .a·b =22C .a -b 与b 垂直D .a ∥b 2.已知sin(π+α)=13,则cos2α=( ) A .79 B .89 C .-79 D .4293.已知扇形的周长为8 cm ,圆心角为2弧度,则该扇形的面积为( )A .4 cm 2B .6 cm 2C .8 cm 2D .16 cm 24.已知α是锐角,a =(34,sin α) , b =(cos α,13) ,且a ∥b ,则α为( ) A .15° B .45° C .75° D .15°或75° 5.在△ABC 中,A =15°,则3sin A -cos(B +C )的值为( )A.22 B .32C. 2 D .2 6.已知向量a ,b ,c 满足|a |=1,|b |=2,c =a +b ,c ⊥a ,则a 与b 的夹角等于( )A .30°B .60°C .120°D .90°7.已知α,β为锐角,且tan α=17,sin β=35,则α+β等于( ) A .3π4 B .2π3 C .π4 D .π3 8.将函数y =3cos x +sin x (x ∈R)的图象向左平移m (m >0)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则m 的最小值是( )A.π12 B .π6 C.π3 D.5π69.已知函数f (x )=A sin(ωx +φ)(A >0,ω>0,x ≥0)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f (1)+f (2)+f (3)+…+f (11)的值等于( )A .2B .2+ 2C .2+2 2D .-2-2 210.已知向量a =(2cos φ,2sin φ),φ∈(π2,π) ,b =(0,-1),则a 与b 的夹角为( )A .φB .π2-φ C.π2+φ D.3π2-φ 11.已知|p |=22,|q |=3,p ,q 的夹角为π4,如图所示,若AB →=5p +2q ,AC →=p -3q ,D 为BC 的中点,则|AD →|为( )A.152 B .152C .7D .18 12.已知=(2,2),=(cos α,sin α),则的模的最大值是( ) A.3 B.3 C. D.18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2sin θ+3cos θ=0,则tan(3π+2θ)=____________.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OA →=(-1,t ),OB →=(2,2).若∠ABO =90°,则实数t的值为__________.15.已知函数f (x )=2sin 2(x +π4) -3cos 2x -1,x ∈[π4, π2],则f (x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16.△AB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已知向量a ,b 满足AB →=2a ,AC →=2a +b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①a 为单位向量;②b 为单位向量;③a ⊥b ;④b ∥BC →;⑤(4a +b )⊥BC →.三、解答题17.(10分) 已知sin(α+π2)= - 55,α∈(0,π).(1)求α-π2-3π2+απ-α+3π+α的值; (2)求cos(2α-3π4)的值. 18. (12分) 已知函数f (x )=sin(ωx +φ)(ω>0,0≤φ≤π)为偶函数,其图象上相邻的两个最高点之间的距离为2π.(1)求f (x )的解析式;(2)若α∈(-π3,π2),f (α+π3)=13,求sin(2α+5π3)的值. 19.(12分) 已知点A (1,0)、B (0,1)、C (2sin θ,cos θ).(1)若|AC →|=|BC →|,求sin θ+2cos θsin θ-cos θ的值; (2)若(OA →+2OB →)·OC →=1,其中O 为坐标原点,求sin θ·cos θ的值.20.(12分) 已知向量a =(cos 3x 2,sin 3x 2),b =(cos x 2,-sin x 2),且x ∈[-π3,π4]. (1)求a ·b 及|a +b |;(2)若f (x )=a ·b -|a +b |,求f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1.(12分)已知函数f (x )=4cos 4x -2cos 2x -1π4+x π4-x .(1)求f (-1112π)的值; (2)当x ∈[0,π4)时,求g (x )=12f (x )+sin 2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2.(12分)已知向量a =(cos α,sin α),b =(cos x ,sin x ),c =(sin x +2sin α, cos x +2cos α),其中0<α<x <π.(1)若α=π4,求函数f (x )=b ·c 的最小值及相应x 的值; (2)若a 与b 的夹角为π3,且a ⊥c ,求tan 2α的值.。
河北省辛集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441-446班)单选题71.日前出土的东汉时期十三幅牛耕图画像石具体分布地区如下,据此可推知当时A.精耕细作技术进一步发展 B.牛耕使用遍及大江南北C.北方的农业生产高于南方 D.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72.《管子·权修》篇说:“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
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而度量不生于其问,则上下相疾也。
……故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人必危”。
结合材料,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自耕农已经出现B.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C.自耕农的生存状况决定着政权的安危存亡D.历代统治者都能落实这一思想73.《礼记·王制》云:“丰年不者,四年不位,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材料说明周代的统治者A.要求百姓生活勤俭节约 B.鼓励消费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C.大力倡导重农抑商政策 D.提倡国家要建立粮食储备制度7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春秋战国农耕时说:“上田,夫食九人。
下田,夫食五人。
可以益,不可以损。
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自然经济正式形成 B.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75.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
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兼并严重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76.下图是逢年过节时乐山人民喜闻乐见的“牛儿灯”表演,生动地用舞蹈形式表现了斗牛、牛犁田、牛戏水等场景。
这项源远流长的传统民俗,表明我国古代农业经济A.以家庭为生产基本单位 B.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方式C.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牛耕在生产中占重要地位77.秦汉时期,关中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司马迁评价它为“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441-446)一、单选题1.周代宗法制度是国家权力继承与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亲亲”、“尊祖”与“敬宗”,希望凝聚国族成员的力量。
但宗法制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无法继续维持封建秩序,下列哪一现象可以说明这种变化?A.宗庙祭祀活动频繁,规模日大,导致民穷财困B.邦国各自发展,亲戚关系疏远,甚至互相兼并C.强宗大族垄断土地,使政府无法获取足够税收D.公卿大夫世袭,握有政权,阻碍官僚体制发展2.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给贵族作为封地,直接派行政官员去管理。
该现象说明当时()A.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变革 B.血缘宗族性组织体系完全解体C.传统的政治体制开始崩溃 D.新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确立3.汉语中“父子”“婆媳”“君臣”“将士”“男女”“父母”“夫妻”等,这些称谓的组成尽管都是并列关系,但是不能把其顺序颠倒,比如“君臣”不能说成“臣君”,“父母”也不能说成“母父”。
该现象体现的实质问题是A.汉语语法单一,缺乏变化B.严格的尊卑贵贱宗法观念C.男性占据社会主导地位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4.(题文)《训约十四条》记载“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据此,中国古代族规起到的直接作用是A.维护家族团结和睦B.灌输儒家伦理道德C.稳定封建统治秩序D.强化家国一体观念5.纵观明代,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事情。
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
这是因为A.朋党之争B.内阁的作用C.六部权利削弱D.军机处的设置6.“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民军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
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这表明元代A.行省制度最初是临时机构B.行省制度有利于强化皇权C.行省制度主要管理军事D.行省制度来源于唐代中书省7.直到近代,浙江新安地区“千年之冢不动一坯,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丝毫不紊”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9月半月考试试题(447-460班)考试时间:60分钟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K-39,Ca-40,Mn-55 ,Fe-56, Cu-64 ,Zn-6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说法正确的是A.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B. 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C. 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多少的物理量D. 物质的量是表示微观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它的单位是摩尔2.下列物质含分子最多的是A. 个B. 个水分子C. 标准状况下D. 4mol3.某氯原子的质量为ag,原子的质量为b 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ng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B. m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C. 该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D. 0.5mol该氯分子的质量为4.质量相同的下列气体中,相同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A. B. C. D.5.在标准状况下,m g气体A与n g气体B的分子数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与B两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m:nB. 同温同压下,两气体A与B的密度之比为n:mC. 同质量的A、B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为m:nD. 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气体A和B的质量比为n:m6.从2L物质的量浓度为的NaOH溶液中取出100mL溶液,下面关于这100mL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 物质的量浓度为0.1B. 物质的量浓度为1C. 含NaOH 4 gD. 含NaOH 0.1 mol7.下列溶液中浓度最小的是A. 100mL 溶液B. 200mL 溶液C. 300mL 溶液D. 盐酸8.关于容量瓶的使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使用前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液B.用蒸馏水冲洗后必须要将容量瓶烘干C.为了便于操作,浓溶液稀释或固体溶解可直接在容量瓶中进行D.为了使所配溶液浓度均匀,定容结束后,手握瓶颈,左右振荡9. 1 molL -1 Na 2 SO 4 溶液是( )A.溶液中含有1 mol Na 2 SO 4B.1 L水中加入142 g Na 2 SO 4C.1 mol Na 2 SO 4 溶于1 L水中D.将322 g Na 2 SO 4 .10H 2 O溶于少量水后再稀释成1 000 mL10.容量瓶是用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这六项中的( )A.②④⑥B.③⑤⑥C.①②④D.①③⑤11. 配制100 mL 1.0 molL -1 的Na 2 CO 3 溶液,下列情况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容量瓶使用前用蒸馏水洗,没有干燥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C.俯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D.用敞开容器称量Na 2 CO 3 且时间过长12.某溶液中只含、、、,其物质的量浓度比为:::5:5,若的浓度为,则的浓度为A. 2B. 3C. 4D. 813.V mL Al2(SO4)3溶液中含有Al3+ a g,取1/4V mL溶液稀释到4V mL,则稀释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mol/L B.mol/L C.mol/L D.mol/L14.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B. 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C. 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D. 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15.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数目,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①0.6 mol NH3②标准状况下22.4 L He ③4 ℃ 9 mL水(ρ=1 g/mL)④19.6 g H2SO4A.②①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④③② D.②③④①16.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干冰、铁、氯化氢 B.生石灰、白磷、纯碱C.烧碱、液态氧、碘酒 D.空气、氮气、胆矾(CuSO4•5H2O)17.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区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胶体带电荷,溶液不带电荷B.一束光线通过溶液时没有明显现象,而通过胶体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C.溶液中分散质可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不能通过滤纸D.溶液长时间静置易产生浑浊,胶体长时间静置不产生浑浊18.下列现象或新技术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 )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B.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C.清晨,在茂密的森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D.肾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19.下列能用有关胶体的观点解释的现象是 ( )A.光线能透过CuSO4溶液B.酚酞加入NaOH溶液中显红色C.将一束强光通过蛋白质溶液,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通过溶解、过滤,可以除去食盐中的少量泥沙20.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1微米=10-6米)的可入肺的有害颗粒。
河北省辛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由四个部分组成。
其中,第一、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第一节为选择题。
第三部分的第二节和第四部分为非选择题。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 (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19.15. B.£9.18. C.£9.15.答案是B。
1.Why does the man move to New York?A.To work there. B.To look after parents. C.To make a trip. 2.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A.Buying a TV. B.TV channel. C.Sports meet.3.Why will the woman leave before eleven?A.To go home. B.To buy something. C.To make a work plan. 4.What was the man doing at the moment?A.He was listening to the radio. B.He was writing something.C.He was reading a book.5.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A.It’s rainy. B.It’s cloudy. C.It’s sunny.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10月半月考试题(441-446)(考试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N:14 O:16 S:32 CL:35.5 Na:23 Fe:56 Cu:64 Ba:137卷一(共60分)一、单选题(30道,每题2分)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为制冷剂 B 硅是良好的半导体,可用作为光导纤维C. Na2O2具有氧化性,可用作为供氧剂 D. Al2O3可溶于强酸强碱,可用作为耐火材料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下列名词中与环境问题无关的是( )①温室效应②赤潮③酸雨④光化学烟雾⑤臭氧空洞⑥潮汐⑦富营养化⑧白色污染A.②⑥⑦ B.⑥ C.①③⑤ D.⑥⑦⑧3.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共存,能用碱石灰来干燥,也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是( )A.NH3、N2、H2B.HCl、NH3、CO2C.H2、O2、N2D.SO2、H2S、O24.向NaBr、NaI、Na2SO3混合液中,通入—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A. NaCl Na2SO4 Br2 B. NaCl NaBr Na2SO4C. NaCl Na2SO4 I2 D. NaCl NaI Na2SO4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通入足量不能反应生成的是A. NaClO B. C. D. NaCl6.下列物质在光照条件下,不发生分解.....的是()A. HClO B. KCl C. AgBr D. HNO37.3.84g铜投入一定量浓HNO3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1344mL气体(标况)。
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标况下一定体积的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O2的体积()A. 672mL B. 168mL C. 504mL D. 336mL8.碘与氧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被称为碘酸碘,在该化合物中,碘元素呈和两种价态,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 B. C. D.9.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NH4Cl和NH4HCO3受热都能分解,说明可以用加热NH4Cl和NH4HCO3固体的方法制氨气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C. NH3遇到浓盐酸产生白烟,说明二者发生反应生成白色固体D. Fe 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9月半月考试试题(441-446班)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天体运动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它星球都在绕地球运动B.牛顿由于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而成为第一个计算出地球质量的人C.所有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在椭圆的焦点上D.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在近日区域运行的比较慢,在远日区域运行的比较快2.有A、B两颗行星环绕某恒星运动,它们的运动周期比为1:27,则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为() A. 27:1 B. 1:9 C. 1:3 D. 9:13.关于环绕地球运行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B.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C.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D.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4.地球同步卫星离地心距离为r,运行速率为v1,加速度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半径为R,则()①=②=③=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关于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一定在赤道上空运行 B.它运行的线速度介于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C.各国发射的这种卫星轨道半径是一样的 D.所有同步通讯卫星的运行周期是相同的6.“科学真是迷人。
”如果我们能测出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月球的半径R和月球绕地球的转动周期T,就能够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称量”月球的质量了。
已知引力常数为G,用M 表示月球质量,关于月球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C. D.7.我国在轨运行的气象卫星有两类,一类是极地轨道卫星—风云1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12h,另一类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风云2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风云1号的线速度小于风云2号的线速度B.风云1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风云2号的向心加速度C.风云1号的发射速度大于风云2号的发射速度D.风云2号可在北京上空运行,故可用于我国的电视广播8.为了探测引力波,“天琴计划”预计发射地球卫星P,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6倍;另一地球卫星Q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4倍。
P与Q的角速度之比约为()A. 1:4 B. 4:1 C. 1:8 D. 8:19.将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运动不需要向心力 B.地球同时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和向心力C.地球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提供地球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D.地球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与它运动所需的向心力不相等10.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 A. 0.2g B. 0.4g C. 2.5g D. 5g11.我国发射的某卫星,其轨道平面与地面赤道在同一平面内,卫星距地面的高度约为500km,而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高度约为36000km,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400km,关于该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卫星的线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线速度 B.该卫星的加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加速度C.一年内,该卫星被太阳光照射时间小于同步卫星被太阳光照射时间D.该卫星的发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12.对于万有引力的表达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r趋近于零时,m1和m2之间的引力趋近于无穷大B.m1和m2之间的引力大小总是相等,与m1和m2是否相等无关C.m1和m2之间的引力大小总是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D.m1和m2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距离成反比二、多选题13.已知地球的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分别为7.9 km/s/11.2 km/s和16.7 km/s,对于宇宙速度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行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不可能大于7.9km/sB.在地球上发射卫星的速度可以小于7.9 km/sC.当飞行器的发射速度为13 km/s时,飞行器将会脱离地球的引力场D.当飞行器的发射速度为17 km/s时,飞行器将会脱离太阳的引力场14.假设某“空间站”正在地球赤道平面内的圆周轨道上运行,其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同步卫星离地球表面高度的十分之一,且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空间站”运行的加速度等于其所在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B.“空间站”运行的速度等于同步卫星运行速度的倍C.站在地球赤道上的人观察到它向东运动D.在“空间站”工作的字航员因受到平衡力而在舱中悬浮或静止15.如图所示,三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质量M a=M b<M c,b与c半径相同,则()A.线速度v b=v c<v a B.周期T b=T c>T aC. b与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D. b所需的向心力最小16.某行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行,如图所示,在这颗行星的轨道上有a、b、c、d四个对称点,其中a为近日点,c为远日点,若行星运动周期为T,则该行星()A.从a到b的运动时间等于从c到d的运动时间B.从d经a到b的运动时间等于从b经c到d的运动时间C. a到b的时间 D. c到d的时间三、填空题17.已知地球半径为R,质量为M,自转周期为T.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赤道处的海平面上,则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F=______,重力G=______.18.卡文迪许被称为在实验室里测出地球质量的人。
其实他是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当时已知地球半径为,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由此就算出地球的质量为__________。
四、解答题19.已知一颗人造卫星在半径为R的某行星上空绕该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时间t,卫星运动的弧长为s,卫星与行星的中心连线扫过的角度是θ弧度。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1)该行量的质量M;(2)该行量的第一宇宙速度v1。
20.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原处;若他在某星球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4t小球落回原处。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取,空气阻力不计)(1)求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2)已知该星球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求该星球的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
21.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在同一平面上沿相同绕行方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轨道半径分别为2R、8R, R为地球半径,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如果我们把两卫星相距最近称为两卫星相遇,求这两颗卫星每隔多长时间相遇一次?班级:姓名:考号:高一441-446物理答题纸17、 18、19、20、21、班级:姓名:考号:高一441-446物理答题纸17、 18、19、20、21、参考答案1.C【解析】【详解】A. 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它星球都在绕地球运动,故A错误;B. 卡文迪许由于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而成为第一个计算出地球质量的人,故B错误;C. 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在椭圆的焦点上,故C 正确;D.对同一个行星而言,太阳行星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在近日区域运行的比较快,在远日区域运行的比较慢,故D错误;故选:C2.B【解析】【详解】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一定,则有,已知,代入,上式得:,故本题选B.【点睛】本题利用开普勒第三定律即可解题.3.C【解析】【详解】A项: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只要圆轨道的半径与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相等时,两轨道的周期则相等,故A错误;B项: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其中R为地球半径,h为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由于同步卫星的周期必须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所以T为一定值,根据上面等式得出: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h也为一定值,故B错误;C项: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对称的不同位置具有相同的速率,故C正确;D项:轨道平面过地心和北京上空的轨道平面有无限多个,所以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不一定会重合,故D错误。
【点睛】所以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平面必过圆心,万有引力做向心力,轨道可以是圆的也可以是椭圆的,开普勒第三定律中的恒量均相等。
4.B【解析】【详解】因为同步卫星的周期等于地球自转的周期,所以角速度相等,根据a=rω2得:。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解得:,则:.故B正确。
故选B。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同步卫星和随地球自转的物体角速度相等,同步卫星以及贴近地球表面运行的卫星靠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5.B【解析】【详解】同步卫星运行轨道为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空圆形轨道,轨道固定不变,它一定在赤道上空运行,故A正确;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也是最大的圆周运动的环绕速度。
而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要大于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根据可以发现,同步卫星运行的线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B错误;因为同步卫星要和地球自转同步,即同步卫星周期T为一定值,根据,因为T一定值,所以 r 也为一定值,所以同步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是一定值,故C正确;所有同步通讯卫星的运行周期都等于地球自转周期,是相同的,故D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B。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了地球同步卫星的相关知识点,有四个“定”:定轨道、定高度、定速度、定周期.6.A【解析】【详解】在月球表面重力与万有引力相等有,可得月球的质量为,A正确B错误;根据,由于r表示轨道半径,而R表示月球半径,所以CD均错误.7.B【解析】【分析】卫星绕地球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据此分析周期与半径的关系,再分析线速度、向心加速度与半径的关系即可。
【详解】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解得:,可知风云一号卫星周期和半径均小于风云二号卫星的周期和半径。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解得:,所以风云一号卫星的半径小,线速度大,故A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解得:,风云一号的半径小,向心加速度大于风云二号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故B正确;向高轨道上发射卫星需要克服地球引力做更多的功,故向高轨道上发射卫星需要更大的发射速度,故C错误;风云2号是同步卫星,相对地面静止,在赤道的正上方,不会经过北京上空,故D错误。
所以B正确,AC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分析半径与周期的关系,再由半径关系分析其它物理量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8.C【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得P与Q的轨道半径之比为:r P:r Q=16:1,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可得周期之比为:T P:T Q=8:1,根据,可得:,故C正确,ABD错误。
9.C【解析】【详解】A. 地球做圆周运动,地球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运动充当向心力,故A错误;B. 地球在转动中只受万有引力,而向心力是万有引力提供的效果力,故B错误;C. 球围绕太阳的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故C正确;D. 地球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提供地球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