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小布偶》参考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52 MB
- 文档页数:13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小布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六课《小布偶》。
教材内容详细介绍了布偶的制作过程,包括设计、剪裁、缝合等基本步骤。
本章通过学习制作小布偶,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布艺的基本技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布偶的基本制作方法,掌握布艺设计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审美观念。
3. 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布偶的设计与制作,特别是剪裁和缝合技巧。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审美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布料、针线、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布料、针线、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小布偶,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布偶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布偶的制作过程,包括设计、剪裁、缝合等基本步骤,并强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布偶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交流: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小布偶,互相交流制作心得,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小布偶》2. 制作步骤:a. 设计b. 剪裁c. 缝合3. 注意事项:a. 安全使用剪刀和针线b. 合理搭配布料颜色和图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小布偶,要求造型独特,色彩搭配和谐。
2. 答案: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自行设计并制作一个小布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剪裁和缝合技巧方面仍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制作布偶,如手绘、拼贴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布偶制作比赛,展示他们的作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布偶的设计与制作,特别是剪裁和缝合技巧。
2023小布偶课件1•基础知识•制作方法•实例展示目录•互动环节•总结与拓展01基础知识小布偶起源于欧洲,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小布偶在欧美国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起源与发展小布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手工技艺闻名,可分为软体布偶、硬体布偶和绒毛玩具等。
特点与分类小布偶简介小布偶的种类与特点•软体布偶•特点:造型逼真,内部结构柔软,可以摆出各种姿势,给人一种真实和亲切感。
•分类:超级英雄、动物、卡通形象等。
•硬体布偶•特点:结构牢固,不易损坏,可长期保存。
•分类:设计感强的艺术造型、仿真动物等。
•绒毛玩具小布偶的材质与制作材质棉质、丝绸、法兰绒、毛绒等。
不同的材质带给人的感觉也不同。
制作过程设计造型→选择材料→制作模具→填充棉花或绒毛→封口与装饰。
其中,模具制作和小布偶的填充与封口是制作小布偶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模具制作小布偶的形状,然后填充棉花或绒毛,最后封口并加以装饰即可完成小布偶的制作。
02制作方法准备材料选择合适的布料、填充物、纽扣、线等材料,并准备缝纫机和剪刀等工具。
根据图纸和技术要求,将布料剪裁成适当的大小和形状,注意留出缝份。
将填充物填充到布偶的身体和头部中,注意填充均匀,然后将开口缝合。
将眼睛、鼻子、嘴巴等细节部分缝制到布偶上,注意位置和形状。
调整布偶的形状和比例,确保布偶的外观符合要求。
小布偶制作的基本步骤设计和剪裁制作细节整理造型填充和封口缝纫机用于缝制布料和细节部分,也可以用来锁边和调整线头。
布料选择柔软、易缝的布料,如棉布、丝绸、绒布等。
剪刀用于剪裁布料和线头,注意选择合适的剪刀,避免损坏布料。
填充物如棉花、PP棉等,用于填充布偶,注意填充均匀。
针线用于缝合和钉纽扣等细节部分,注意选择合适的线和针号。
纽扣、珠子等装饰品用于制作布偶的眼睛、鼻子、嘴巴等细节部分。
制作小布偶的工具与材料制作小布偶的技巧与注意事项注意眼睛、鼻子、嘴巴等细节部分的形状和位置,需要缝制准确,以免影响外观。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6课小布偶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布偶的基本特点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1. 布偶的基本特点:外形、颜色、材质等。
2. 布偶的制作方法:剪裁、缝合、填充等。
3. 布偶的创新设计:外形、功能、材料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布偶的制作方法和创新设计。
2. 教学难点:布偶的创新设计和实际操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布偶样品、制作工具等。
2. 学具:布料、针线、填充物、剪刀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布偶样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布偶的基本特点和制作方法。
3. 示范:示范布偶的制作过程。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布偶的制作。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板书设计1. 板书小布偶2. 板书内容:布偶的基本特点、制作方法、创新设计等。
作业设计1. 制作一个小布偶,要求外形独特,功能新颖。
2. 写一篇关于布偶的制作过程和创新设计的日记。
课后反思1. 学生对布偶的制作方法和创新设计有了深入的了解。
2.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得到了锻炼。
3.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
4. 对教学过程和方法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1. 引入(约10分钟)目的:激发学生兴趣,建立学习布偶制作的背景。
活动:展示不同风格和文化的布偶,如中国传统布偶、日本布偶等,让学生对布偶的多样性有初步认识。
提问:“你们对布偶有什么了解?布偶可以用来做什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2. 讲解(约15分钟)目的:介绍布偶的基本特点和制作方法,为学生后续制作打下理论基础。
内容:布偶的定义、历史和用途。
布偶的基本构造,如头部、身体、四肢等。
制作布偶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布料、针线、填充物、剪刀等。
布偶的基本制作步骤,包括设计草图、剪裁、缝合和填充。
3. 示范(约20分钟)目的:通过实际操作展示布偶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每个步骤。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小布偶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五年级下册美术课程中的第16课,主题为“小布偶”。
学生将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布偶的基本特点和制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布偶的基本特点,掌握布偶的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创作出独特的布偶作品。
教学难点1. 布偶的制作方法,特别是细节的处理。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将想象力和创造力融入到作品中。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布偶制作的相关材料,如布料、针线、填充物等。
2. 学生准备:剪刀、画笔、颜料等美术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布偶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布偶的制作过程和特点。
2. 讲解:教师讲解布偶的基本特点,如造型、色彩、材质等,并示范布偶的制作方法。
3. 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动手制作布偶,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学生完成布偶制作后,进行作品展示,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布偶制作的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课题:小布偶2. 教学目标:了解布偶的基本特点,掌握制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教学难点:布偶的制作方法,特别是细节的处理,将想象力和创造力融入到作品中。
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家后尝试独立制作一个布偶。
2.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带到学校,进行展示和交流。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展示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布偶的基本特点和制作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了各具特色的布偶作品。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制作水平。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6课小布偶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布偶的起源和历史,进一步增强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2.掌握剪纸技巧,能够熟练地剪出小布偶的形状;3.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能够利用多种材料(COCA-COLA瓶盖、毛线、棉花等)来丰富小布偶的形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小布偶的起源和历史;2.掌握剪纸技巧,熟练剪出小布偶的形状;3.利用多种材料丰富小布偶的形象。
2. 教学难点1.对小布偶的历史和起源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2.利用多种材料进行创造,提高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10分钟)教师引入课题,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小布偶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小布偶的文化背景和意义。
2. 示范 (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剪纸技巧,讲解小布偶的形状。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在学会基础技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造型。
3. 练习 (2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利用卡纸进行剪纸练习,并且尝试将纸偶的不同部位进行拼贴、涂色等处理。
4. 丰富形象 (30分钟)学生利用多种材料对小布偶进行丰富处理,如利用COCA-COLA瓶盖来做眼睛,利用毛线和棉花来做头发和衣服等。
鼓励学生提高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尽可能添加更多的创意元素。
5. 评价和展示 (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让同学进行评价和分享。
让学生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同时,再次加深对小布偶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四、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正确的了解小布偶的起源和历史,以及小布偶的文化背景和意义;2.学生具备一定的剪纸技巧,能够熟练地剪出小布偶的形状,并且可以利用卡纸进行创作和涂色;3.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意,利用多种材料来丰富小布偶的形象;4.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能够通过他人的作品来加深对小布偶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五、教学反思1.教师在导入环节不要太过繁琐,用简洁明了的方式来介绍小布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在制作小布偶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创意和想法,提高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3.教师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悉心评价和指导,并且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