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等高距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9.80 KB
- 文档页数:2
地图、比例尺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一)比例尺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相比,缩小的程度。
又叫缩尺。
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2、表示方法:数字式:如 1 1000000或1/1000000或百万分之一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千米”线段式:3、大小比例尺的大小就是比值的大小。
即比例尺的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结论1:绘制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大些;反之则应小些。
并考虑纸张的大小。
结论2:图幅面积相同的地图,所表达的实地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表达图中的内容越简单;反之,则比例尺越大,表达图中的内容越详细。
结论3:实地范围相同的地图,图幅面积越小,比例尺越小,表达的内容越简单;反之,图幅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大,能表达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的缩放结论:5、比例尺的大小与实地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⑴若图幅大小相同:①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②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⑵若实际范围相同:①图幅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大,此时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②图幅面积越小,比例尺越小,此时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规律:①大范围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
如世界政区图等。
②小范围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
如学校平面图等。
(二)方向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纬网有关地球大小的几个重要数据赤道半径6378km;极半径6357km;平均半径6371km赤道周长40000km;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相差21km地球仪概念: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成的地球模型。
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即地球自转的假想轴(倾斜方向不变)两极:北极: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地形图基本知识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646 更新时间:2007-7-31 11:52:12(1)地形图基本知识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军事地形学的基本知识,主要学习五个方面:(2)一是基本概念;二是地形图比例尺及图上距离的量算;三是点的坐标及其量读;四是方位角、偏角的量读及换算;五是地貌的表示、识别与判读。
下面我们学习第一个问题。
(3)一、基本概念(4)地图是按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在平面上表示地球上的若干现象的图(地图,是地球表面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缩写图)。
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完整的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根据不同用图的目的和用图层次的需要,对所表示的内容进行了有原则的取舍及综合。
(5)地形是地球表面自然起伏的形态和分布在地面上人工或自然形成的固定物体的总称。
前者称为地貌,如山地、丘陵、平原;后者称为地物,如道路、房屋、河流和森林等。
所以地形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
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即比例尺大于1:1000000的普通地图称为地形图。
我国军用系列比例尺地形图有七种,即: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1:250000、1:500000、1:1000000地形图。
(6)地图按其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7)普通地图是综合反映地表物体和自然、社会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
它以相对均衡的详细程度表示自然地理要素(地貌、土质、水系、植被)和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道路网、行政区划分)。
它广泛地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军队作战训练和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而且还可以作为编制专题地图的地理底图。
(8)专题地图,又称“专门地图”或“主题地图”,简称专题图。
它是根据专业方面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
如军事交通图、军事部署图、野战医院分布图等。
(9)二、地形图比例尺及图上距离的量算(10)(一)、地形图比例尺1、定义地形图比例尺是图上线段长与实地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项目测绘要求1 测绘内容及范围1.1 测绘内容为项目区内及周边的各种地形、地物及现状地类要素。
1.2 测绘范围测至项目区界址线外50—200米,并标示出与项目区有关的河流、湖泊、水库、水工建筑物、道路、村庄及建(构)筑物等的相对位置。
2 地形测绘2.1 基本比例尺:1:2000。
2.2 基本等高距:平原地区和丘陵山区统一为2m。
2.3 高程注记点密度:每个10cm×10cm的方格网内,平原地区不少于6个高程注记点,丘陵山区不少于12个高程注记点,并标注地形变换点的高程。
2.4 输出的图纸应以项目区为单位整体输出,当整体输出图纸大于1.5m⨯2.0m时,适当缩小比例尺输出,缩小比例尺应不小于测图比例尺的2倍。
2.5 项目区范围的界址点需标注坐标,并列出界址点坐标表。
3 地物测绘3.1 村庄只施测村庄的外围线,内部标注村庄名称。
村庄内与项目区有关的沟、渠、路、桥、水系等应完整绘出。
3.2 坑塘、河道应测注塘底、河道底的高程;河道每隔30米测注一个高程点。
3.3 水闸应测注闸顶高程,并注明水闸的孔数及水闸的宽和高,用孔数⨯宽⨯高表示,单位为米,保留两位小数。
3.4涵洞应测注涵洞底高程,并标示涵洞的规格。
其中,圆涵标注内、外孔径;方涵标注宽和高,用宽⨯高表示。
单位为米,保留两位小数。
3.5 项目区内的沟渠、坑塘、墓葬地、其他草地、盐碱地、沼泽地、裸地、双线田坎、双线道路等要素应根据实际情况依比例测绘,不得取舍。
3.6 项目区内各类道路的位置、长度、宽度、路面高程、类型等属性应根据现状标示。
3.7 现状渠(或水沟)的位置、长度、宽度、深度、类型要明确标示。
3.7.1 宽度:在图上标示为单线时,要在沟渠旁注明其实际宽度。
3.7.2 深度:每隔30米应测注一个沟渠底的高程,沟渠的转弯处必须测注一个高程点。
3.7.3 类型:当沟渠的材料不是土质时,要加注沟渠的材料和尺寸。
3.8 电线杆的位置要准确,输电线路走向应按照规定标示。
地形测量一.概述1.测图比例尺选用1:500—1:1000,城市详细规划,管理,地下管线和地下人防工程的竣工图,工程项目的施工图设计等。
1:2000,城市详细规划和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等。
1:5000,城市规划设计(城市总体规划,厂址选置,区域位置方案比较)。
2.地形图分幅标准:A矩形分幅(梯形分幅)主要用于中小比例尺地形图和大面积地形图B正方形分幅: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图50×50,1:5000采用40×40。
3.地形图基本等高距的规定:平地:地面倾角在2°以下丘陵地:地面倾角在2°—6°之间高山地:地面倾角在25°以上。
二.地形测量1.图根控制测量①图根点的布设密度:②图根点布设方法可用三角锁(网)和图跟导线测量,具体技术要求规范有规定,现在我院基本使用网络GPSRTK方法施测图根点。
③图根点的高程要求:当基本等高距为0.5米时,用图根水准测量(等外水准)当基本等高距大于0.5米,可用三角高程测量。
图根水准路线闭合差不超过±√L (mm)(L=路线长以km为单位)。
三角高程路线角应对向观测,高程路线闭合差不超过±0.1H√m ,(H为基本等高距,m为边数)。
2.地形测图地形图定义:就是在控制测量基础上,测定地面上各种地物,地貌的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然后根据这些特征点,按实地情况,配以相应的符号,绘成一定比例的图。
①地形图测绘的几种方法:A大平板仪测图:简述大平板仪测图过程B经纬仪配合小平板仪测图。
简述一下测图过程C水准仪配合水平板和皮尺测图。
主要用于1/500或更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②地形测图的技术要求:在地形测图中,地形的描绘是依据一定数量碎部点进行的。
碎部点的多少,应视实地情况及其比例尺大小而定。
为保证图上地形与实地地形相似性,特做如下要求:①最大视距高度②图上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③对高程注记点要求:地形图上高程点注记应均匀分布,依据地形类别其密度,图上每100cm2应有8-20个点,平坦区可适当加密,各种特征点均应注记高程,当基本等高距为0.5米时,高程应注记到厘米,当基本等高距大于0.5米时,应注记到分米。
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地形测量的任务是测绘地形图。
地形图测绘是以测量控制点为依据,按以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将地物和地貌测定在图之上,并用规定的比例尺和符号绘制成图。
一、地形图和比例尺1.地形图、平面图、地图 地形图:通过实地测量,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按一定的比例尺,用《地形图图式》统一规定的符号和注记,缩绘在图纸上的平面图形,既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又表示地貌形态。
平面图:只表示平面位置,不反映地貌形态地图:将地球上的若干自然、社会、经济等若干现象,按一定的数学法则采用综合原则绘成的图。
我们测量当然主要是研究地形图,它地球表面实际情况的客观反映,各项建设和国防工程建设都需要首先在地形图上进行规划、设计。
2.比例尺 (1).比例尺:图上任一线段d 与地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D 之比,称为图的比例尺,显然有M D d 1=(2).比例尺种类:a .数字比例尺:直接用数字表示的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式来表示的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即式中M 称为比例尺分母,表示缩小的倍数。
M 愈小,比例尺愈大,图上表示的地物地貌愈详尽。
通常把1:500,1:1 000,1:2 000,1:5 000的比例尺称为大比例尺,1:10 000,1:25 000,1:50 000,1:100 000的称为中比例尺,小于1:100 000的称为小比例尺;b .图式比例尺:直线比例尺和复式比例尺;c .工具比例尺:分划板、三棱尺。
(3).比例尺精度a .定义:人眼正常的分辨能力,在图上辨认的长度通常认为0.1 mm ,它在地上表示的水平距离M ⨯mm 1.0,称为比例尺精度。
b .意义与作用:○1.比例尺精度与比例尺大小的关系:比例尺精度越高,比例尺就越大,利用比例尺精度,根据比例尺可以推算出测图时量距应准确到什么程度。
例如,1:1 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0.1 m ,测图时量距的精度只需0.1m ,小于0.1 m 的距离在图上表示不出来。
地形图基本知识地形测量的任务是测绘地形图。
地形图测绘是以测量控制点为依据,按以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将地物和地貌测定在图之上,并用规定的比例尺和符号绘制成图。
一、地形图和比例尺1.地形图、平面图、地图地形图:通过实地测量,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按一定的比例尺,用《地形图图式》统一规定的符号和注记,缩绘在图纸上的平面图形,既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又表示地貌形态。
平面图:只表示平面位置,不反映地貌形态地图:将地球上的若干自然、社会、经济等若干现象,按一定的数学法则采用综合原则绘成的图。
我们测量当然主要是研究地形图,它地球表面实际情况的客观反映,各项建设和国防工程建设都需要首先在地形图上进行规划、设计。
2.比例尺(1).比例尺:图上任一线段d 与地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D 之比,称为图的比例尺,显然有M D d 1(2).比例尺种类:a .数字比例尺:直接用数字表示的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式来表示的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即式中M 称为比例尺分母,表示缩小的倍数。
M愈小,比例尺愈大,图上表示的地物地貌愈详尽。
通常把1:500,1:1 000,1:2 000,1:5 000的比例尺称为大比例尺,1:10 000,1:25 000,1:50 000,1:100 000的称为中比例尺,小于1:100 000的称为小比例尺;b.图式比例尺:直线比例尺和复式比例尺;c.工具比例尺:分划板、三棱尺。
(3).比例尺精度a.定义:人眼正常的分辨能力,在图上辨认的长度通常认为0.1 mm,它在地上表示的水平距离M1.0,称为比例mm⨯尺精度。
b.意义与作用:○1.比例尺精度与比例尺大小的关系:比例尺精度越高,比例尺就越大,利用比例尺精度,根据比例尺可以推算出测图时量距应准确到什么程度。
例如,1:1 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0.1 m,测图时量距的精度只需0.1m,小于0.1 m的距离在图上表示不出来。
反之,根据图上表示实地的最短长度,可以推算测图比例尺。
图8-5 等高线示意图
而且测绘有几种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
图8-11 视距测量示意图
⎭
⎬⎫
-+==v i D h kn D αα
tan cos 2 ——仪器乘常数,可取k =100
2.大平板仪的构造
大平板仪的构造由照准仪、图板、基座和附件组成。
(1)照准仪:图8-17为西安光学测量仪器厂制造的
竖盘、支柱和直尺所组成,其作用和经纬仪相似。
平板相当于水平度盘,照准目标后用平行尺来画方向线。
竖直度盘分划值为1°,向两个方向依正负每
望远镜水平时读数为0°。
在竖直度盘右侧附有水准管,读数前必须先调整水准管,当气泡居中时才能读取竖直度盘读数,直读到10′估读到1′,读数窗影像如图
′和+6°23′。
图8-23 按制定坡度选线示意图
称之为。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地形测量一般规定5.1.1 地形图测图的比例尺,根据工程的设计阶段、规模大小和运营管理需要,可按表选用。
地形图可分为数字地形图和纸质地形图,其特征按表 5.1.2 分类。
地形的类别划分和地形图基本等高距的确定,应分别符合下列规定:应根据地面倾角(α)大小,确定地形类别。
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应按表 5.1.3 选用。
地形测量的区域类型,可划分为一般地区、城镇建筑区、工矿区和水域。
地形测量的基本精度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地形图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超过表 5.1.5-1 的规定。
等高(深)线的插求点或数字高程模型格网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表5.1.5-2 的规定。
工矿区细部坐标点的点位和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表 5.1.5-3 的规定。
地形点的最大点位间距,不应大于表 5.1.5-4 的规定。
地形图上高程点的注记,当基本等高距为 0.5m 时,应精确至 0.0lm;当基本等高距大于 0.5m 时,应精确至 0.1m。
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应满足下列要求:地形图的分幅,可采用正方形或矩形方式。
图幅的编号,宜采用图幅西南角坐标的千米数表示。
带状地形图或小测区地形图可采用顺序编号。
对于已施测过地形图的测区,也可沿用原有的分幅和编号。
地形图图式和地形图要素分类代码的使用,应满足下列要求:地形图图式,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l: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7929 和《1:5000 1:10000 地形图图式》GB/T 5791。
地形图要素分类代码,宜采用现行国家标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 14804 和《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 /T 15660。
对于图式和要素分类代码的不足部分可自行补充,并应编写补充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