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4
国家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规则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我国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规则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有1:1万、1:万、1:5万、1:10万、1:20万、1:50万和1:100万七种。
普通地图通常按比例尺分为大、中、小三种,一般以1:10万和更大比例尺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图;1:10万至1:100万的称为中比例尺地图;小于1:100万的称为小比例尺地图。
对于一个国家或世界范围来讲,测制成套的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时,分幅编号尤其必要。
通常这是由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图幅分幅和编号系统。
1、地形图的分幅目前,我国采用的地形图分幅方案,是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准,按照相同的经差和纬差定义更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
百万分之一地图在纬度0°-60°之间的图幅,图幅大小按经差6°,纬差4°分幅;在60°-76°之间的图幅,其经差为12°,纬差为4°;在76°-80°之间图幅的经差为24°,纬差为4°,所以在纬度0°-60°之间各幅百万分之一地图都是经差6°,纬差4°分幅的。
每幅百万分之一内各级较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划分,按规定的相应经纬差进行,其中,1:50万、1:20万、1:10万三种比例尺地形图,以百万分之一地图为基础直接划分。
一幅百万分之一地形图划分四幅1:50万地形图,每幅为经差3°,纬差2°;一幅百万分之一地图划分为36幅1:20万地形图,每幅为经差1°,纬差40′;一幅百万分之一地图划分144幅1:10万地形图,每幅为经差30’,纬差20’。
每幅大于1:10万比例尺的地形图,则以1:10万图为基础进行逐级划分,一幅1:10万地形图划分四幅1:5万地形图;一幅1:5万地形图划分为四幅1:万地形图。
1:1 万和1:5000 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及“1:5万图幅新旧图幅号转换说明”1.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为1/100 万、1/50 万、1/25 万、1/10 万、1/5 万、1/2.5 万、1/1 万和1/5000。
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均以1/100 万地形图为基础,按规定的纬差和经差划分图幅,并采用行列式编号,十位数,编码长度相同,编码系列统一为一个根部,便于计算机管理和检索。
国家基本比例尺及代码表:1.2 1/100 万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⑴自赤道走每纬差4 为一行(向两极),依次A、B、C、D…V 表示行号⑵从180°经线走自西向东每经差6 为一列,依次1、2、3、4…60 表示列号1.3 1/1 万地形图分幅和编号以1/100 万地形图为基础,划分96 个横行和96 个纵列,共9216 幅地形图。
⑴行列号自左上至右和下排列⑵纬差6°/96=3′45〃经差4°/96=2′30〃⑶编号由所在1/100 万图幅编号、比例尺代码、1/1 万图幅所在行号和列号组成(十位数),如J50G089007× ×× × ××××××①②③④⑤①1/100 万行号(字符码)②1/100 万列号(数字码)③比例尺代码④1/1 万行号(数字码)⑤1/1 万列号(数字码)⑷图幅编号的求算例:某位置B=46°02′ L=129°16′。
求该点所在1/1 万地形图所在编号。
1)求所在1/100 万图行号(字符码):46°02′/4°=11.5,推算为L(公式为:H=int($/4)+1)求所在1/100 万地形图列号(数字码):129°16′/6°=21.5,推算为52 (公式为:L=int(&/6)+31)由上知L522)确定范围绘图法知L52 范围为B(44°~48°),L(126°~132°)由(46°02′-44°)/2′30〃=48.8 (入位)(129°16′-126°)/3′45〃=52.3 (入位)得1/1 万行号96-49 +1=48列号533)该点1/1 万地形图编号L52G048053另例B=46°03′ L=129°13′ 所在1/1 万编号为L52G047052B=46°16′ L=129°21′ 所在1/1 万编号为L52G0420541.4 1:1万新旧图幅编号的转换以L-52-67-(29)为例(1)求行数a=round(X/12-0.5)×8 =40b= round (Y/8+0.5) =4则新图幅行号为a+b(2)求列数m=(X- round (X/12-0.5)×12-1 )×8 =48n=Y- round (Y/8-0.5)×8=5则新图幅列号为m+n据上述公式可推算上例中对应的新图幅号为L52G044053题目:请你把旧图号L-52-56-(57)、L-52-67-(61)转换成新图图号答案:分别为L52G040057 和L52G0480531.5 1:5万新旧图幅编号的转换1/50000 地形图,每幅图经差15′,纬差10′,代码为E。
第一节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概述一、八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我国把1:5000、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原1:20万)、1:50万、1:100万八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定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地形图的内容包括有:水文、地形、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和境界线。
地形图的特点:(1)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
(2)采用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3)统一的制图规范和图式。
二、分类及用途根据比例尺分为大、中、小比例尺地形图三类,随着比例尺的不同,其内容与精度也有区别,从而他的用途也有所不同。
地形图的主要用途:(1)用于研究区域概况。
(2)提供各种资料和数据。
(3)作为填绘地理考察内容的工作底图。
(4)野外工作的工具。
(5)编制专题地图的底图。
1.大比例尺地形图用途1:5000——1:10万(包括1:5000、1:1万、1:2.5万、1:5万、1:10万)用途:从图上可以直接量取各种精确的数据,并能在图上进行规划设计,可作为专业调查和填图的工作底图和编制专题地图的底图,在军事上,是指挥人员组织战斗或战役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炮兵战斗确定射击要素的主要工具。
2.中比例尺地形图1:25万——1:50万。
精度低于大比例尺地形图,一般作为总体规划用图,也可作为编制小比例尺专题地图的底图,军事上可作为高级司令部组织战役,战略计划时用图。
3.小比例尺地形图小于1:100万。
精度低于大、中比例尺。
特点是综合程大。
用途:概括地表示了区域的地理特征称为‚一览图‛,作为国家、省总体规划和全国性的各种专题图的底图。
军事上,用作战略规划和编绘军事态势图。
比例尺表示实地面积(平方千米)1:5000 51:1万 20多1:2.5万 110多1:5 万 450多1:10万 18001:25万 160001: 50万 640001:100万256000第二节地形图的数学基础为了保证地形图具有良好的精度,对地形图的数学基础,特别是地图投影的要求很高:方向正确,没有角度变形,以保证图上景物形状与实地相似;地物之间的距离和位臵关系正确,以便于量测。
地形图的应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大比例尺地形图是建筑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地形资料。
特别是在规划设计阶段,不仅要以地形图为底图,进行总平面的布设,而且还要根据需要,在地形图上进行一定的量算工作,以便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1.按经纬线分幅的梯形分幅法(又称为国际分幅)2.按坐标格网分幅的矩形分幅法。
一.梯形分幅与编号1、1:100万比例尺图的分幅与编号按国际上的规定,1:100万的世界地图实行统一的分幅和编号。
即自赤道向北或向南分别按纬差4°分成横列,各列依次用A、B…V表示。
自经度180°开始起算,自西向东按经差6°分成纵行,各行依次用l、2…60表示。
每一幅图的编号由其所在的“横列一纵行”的代号组成。
例如北京某地的经度为东经118°24′20″,纬度为39°56′30″,则所在的1:100万比例尺图的图号为J—50。
2、1:10万比例尺图的分幅和编号将一幅1:100万的图,按经差30′,纬差20′分为144幅1:10万的图。
3、这三种比例尺图的分幅编号都是以1:10万比例尺因为基础的。
每幅1:10万的图,划分成4幅1:5万的图,分别在1:10万的图号后写上各自的代号A、B、C、D。
每幅1:5万的图又可分为4幅1:2.5万的图,分别以1、2、3、4编号。
每幅1:10万图分为64幅1:1万的图,分别以(1)、(2)、……(64)表示。
1:5000和1:2000比例尺图的分幅编号是在1:10000图的基础上进行的。
每幅1:10000 的图分为4幅1:5000的图,分别在1:10000的图号后面写上各自的代号a、b、c、d。
每幅1:5000的因又分成9幅1:2000的图,分别以l、2、……9表示,图幅的大小及编二、矩形分幅与编号大比例尺地形图大多采用矩形分幅法,它是按统一的直角坐标格网划分的。
采用矩形分幅时,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一般采用图幅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法。
新旧版1:500 1:1000 1:2000 比例尺地形图图式解读本文通过对新版本《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一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大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的解读,按地形图要素分类比较并归纳新旧两套图式的不同之处,并指出了该《图式》的特点及存在的不足,使广大从事测绘工作的人员能更快适应和理解新图式。
标签:数字地图地形图图式变化及特点1引言地形图(topographic map)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理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
具体来讲,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这种图称为地形图。
地形图图式是地形图上表示各种地物和地貌要素的符号、注记和颜色的规则和标准,是测绘和使用地形图所依据的技术文件之一,由测绘主管部门立法颁布实行。
地形图图式是一个活动的载体,其负载的各种符号、形状、大小、多少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地物地貌等各种形式自然变化和人类人为的各种活动,这样中国就有1964年版、1974年版、1977年版、1996年版、2007年版的《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图式的变化和修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07版图式中各种地物的表示更加简捷,符号更加形象和完整。
新版《图式》的出发点,着眼于数字化地形图的出图及入库,抛弃了手工绘图,便于识图。
更能适应数字测绘现状和信息化测绘的发展趋势。
本文对新版1:500 1:1000 1:2000比例尺地形图图式进行了详细解读。
2解读通过07版新图式与96版旧图式相比,07 版新图式变化较大。
新版图式中符号尺寸的尺寸说明比较详细到位、分类(层)较明确,新版《图式》在符号的尺寸及符号间相互关系上更趋于严谨,便于出图。
调整并规范了《图式》符号的标准结构,提高了在应用领域的兼容性。
新版《图式》的变化及特点有以下几点:(1)地形图颜色规定不同。
96 版图式对于地形图颜色规定采用蓝晒复制或单色印刷,视用图需要可以使用黑棕绿三色印刷。
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我国把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100万七种比例尺的地形图规定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这种地形图有严密的大地控制基础,采用统一投影、统一分幅编号,根据国家颁布的测绘规范和图式测制的。
图上全面反映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需要。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随着比例尺的不同,其内容与精度也有区别,从而它的功用也就各异。
一般说,1∶1万到1∶10万大比例尺地形图,其内容可以表示出:作为方位物的突出地物,如工厂烟囱、古塔、塔形建筑物、纪念碑、城楼、革命烈士陵园、文化古迹、独立树等;对于水系及其附属建筑物,能根据比例尺所允许的完备程度详尽地显示出来;对于居民地不但基本上能全部表示出来,而且还能表示出居民人口数或户数以及行政意义;道路网能按比例尺允许的完备程度加以表示;地貌按规定的等高距显示;土质植被能表示出沼泽、林地、灌木丛、耕地、草地、沙地等;政区界线能表示出国界、省(区)界、县界,必要时也可以表示到公社或乡界。
由于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内容详尽,可用于各项建筑的设计,进行各种勘测,规划与研究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发展等。
此外,它还是编绘较小比例尺地图的主要资料。
中比例尺地形图是指小于1∶10万到大于1∶100万比例尺范围内的地形图。
它们可以表达出不同地区的水系类型和形态特征、河网密度对比、主支流关系、河流的弯曲程度、湖泊分布、水利建设的成就以及水系和其他要素的关系;海岸类型和海岸地貌的基本形态也能显示出来;对于居民地,能正确表示出其位置、外部轮廓的基本特征、行政意义、居民地分布特点、密度以及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对于道路,不仅能表示出铁路、公路和其他道路类型,而且也能表示出道路的等级、质量、道路网的密度、结构特征以及和其他要素的关系;对于境界线,可以正确的表示出国界、省(区)界,必要时可以表示到县界;对于地貌,则能显示出各类地貌的基本形态特征,能保持地貌结构线、特征点位置的正确,至于等高距,则随比例尺不同而有变化,如1∶25万地形图基本等高距为50米,1∶50万地形图基本等高距为100米;对于植被,能反映出森林、经济林、竹林、灌木林、矮林、幼林、苗圃等的种类和分布范围;对于独立地物则能表示出三角点和具有方位意义及革命历史意义的独立物,对于具有经济和科学意义的地物,如发电站、变电所、油库、矿井、水文站、气象站等也能表示出来。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编绘§2.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编绘我国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是指根据需要由国家统一规定(统一的图式规范)测制。
有固定的比例尺系列,并根据保密等级限定发行和使用范围的地形图。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系列包括:1:500、1:1 000、1:2 000、1:5 000、1:1万、1:2.5万、1:5万、1:l0万、1:25万、1:50万、1:100万11种比例尺。
2.2.1地形图基本要求1.图幅规格1)地形图图幅范围采用统一的经纬线分幅、相邻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数成简单的倍数关系。
地形图图幅范围见表4-2-1。
由经纬线构成的图廓线,其东西两边的图廓线为直线表示;南北两边的图廓线以折线表示,对于1:5万及以上比例尺地形图而言,南北两边的图廓可视为直线。
2)地图图名一般选用图幅内的主要居民地名称,无居民地名称的图幅可采用其他地理名称或图内最高高程注记作为图名,图名应注意不与其他图幅图名重名,并尽量选用原地形图图名。
2.数学基础地形图的定位参考系统为1)地图投影对于大于等于1:50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高斯一克吕斯投影(简称高斯投影),其中1:1万地形图按经差分带投影,其他比例尺地形图按分带投影;对于1:100万地形图采用双标准纬线正等角圆锥投影,其分带方法是由赤道起每纬度4°为一投影带,每幅图经差为6°(每幅图单独进行投影)。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每图幅内平面直角坐标网(公里网)格规定如表4-2-2所示。
1:50万、l:100万地形图上不绘出直角坐标网。
每图幅内经纬网(地理坐标网)规定如表4—2—3所示。
3.地形图的数学精度(1:2.5万~1:10万)地形图上地物点对于附近野外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和等高线对于附近野外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表4—2—4的规定。
4.地图内容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上表示的主要要素包括:测量控制点、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地貌、植被与土质等。
我国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规则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有1:1万、1:万、1:5万、1:10万、1:20万、1:50万和1:100万七种;普通地图通常按比例尺分为大、中、小三种,一般以1:10万和更大比例尺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图;1:10万至1:100万的称为中比例尺地图;小于1:100万的称为小比例尺地图;对于一个国家或世界范围来讲,测制成套的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时,分幅编号尤其必要;通常这是由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图幅分幅和编号系统;1、地形图的分幅目前,我国采用的地形图分幅方案,是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准,按照相同的经差和纬差定义更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百万分之一地图在纬度0°-60°之间的图幅,图幅大小按经差6°,纬差4°分幅;在60°-76°之间的图幅,其经差为12°,纬差为4°;在76°-80°之间图幅的经差为24°,纬差为4°,所以在纬度0°-60°之间各幅百万分之一地图都是经差6°,纬差4°分幅的;每幅百万分之一内各级较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划分,按规定的相应经纬差进行,其中,1:50万、1:20万、1:10万三种比例尺地形图,以百万分之一地图为基础直接划分;一幅百万分之一地形图划分四幅1:50万地形图,每幅为经差3°,纬差2°;一幅百万分之一地图划分为36幅1:20万地形图,每幅为经差1°,纬差40′;一幅百万分之一地图划分144幅1:10万地形图,每幅为经差30’,纬差20’; 每幅大于1:10万比例尺的地形图,则以1:10万图为基础进行逐级划分,一幅1:10万地形图划分四幅1:5万地形图;一幅1:5万地形图划分为四幅1:万地形图;在1:10万图的基础上划分为64幅1:1万地形图;一幅1:1万地形图又划分为4幅1:5000地形图,见表1-1;表1-1: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大小及其图幅间的数量关系;比例尺纬度经度图幅数1:100 6度 4度 1 经差6°,维差4°1:50 3度 2度 4 1 1:100划分为了4幅1:50;毎幅经差3°,纬差2°1:20 1度 40分 36 9 1 1:100划分为了36幅1:20,1:50划分为9幅1:20万;毎幅经差1°,纬差40′1:10 30分 20分 144 36 4 11:5 15分 10分 576 144 16 4 1 1:100划分为576幅1:5,1:50划分为144:1:5;1:20划分为16幅1:5,依次推...1:分 5分 2304 576 64 16 4 11:1 3分45秒分 9216 2304 256 64 16 42、分幅编号地形图的编号是根据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对每一幅地图给予一个固定的号码,这种号码不能重复出现,并要保持一定的系统性;地形图编号的最基本的方法是采用行列法,即把每幅图所在一定范围内的行数和列数组成一个号码;1:100万地图的编号该种地形图的编号为全球统一分幅编号;列数:由赤道起向南北两极每隔纬差4°为一列,直到南北88°南北纬88°至南北两极地区,采用极方位投影单独成图,将南北半球各划分为22列,分别用拉丁字母A、B、C、D……V表示;行数:从经度180°起向东每隔6°为一行,绕地球一周共有60行,分别以数字1、2、3、4……60表示;由于南北两半球的经度相同,规定在南半球的图号前加一个S,北半球的图号前不加任何符号;一般来讲,把列数的字母写在前,行数的数字写在后,中间用一条短线连接;例如北京所在的一幅百万分之一地图的编号为J-50如图14所示;由于地球的经线向两极收敛,随着纬度的增加,同是6°的经差但其纬线弧长已逐渐缩小,因此规定在纬度60°-76°间的图幅采用双幅合并经差为12°,纬差为4°;在纬度76°-88°间的图幅采用四幅合并经差为24°,纬差为4°;这些合并图幅的编号,列数不变,行数无论包含两个或四个并列写在其后;例如北纬80°-84°,西经48°-72°的一幅百万分之一的地图编号应为U-19、20、21、22图1;图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北半球2.2 1:50万、1:20万、1:10万地形图的编号一幅1:100万地图划分四幅1:50万地图,分别用甲、乙、丙、丁表示,其编号是在1:100万地形图的编号后加上它本身的序号,如J-50-乙;一幅1:100万地图划36幅1:20万地图,分别用带括号的数字1-36表示,其编号是在1:100万地形图的编号后加上它本身的序号,如J-50-28;一幅1:100万地图划分144幅1:10万地图,分别用数字1-144表示,其编号是在1:100万地形图的编号后加上它本身的序号,如J-50-32;2.3 1:5万、1:万、1:1万地形图的编号这些大比例尺地图都以1:10万地图为基础以1:10万地形图的编号为基础,将一幅1:10万地图划分四幅1:5万地图,分别用甲、乙、丙、丁表示,其编号是在1:10万地形图的编号后加上它本身的序号,如J-50-32-甲;再将一幅1:5万地图划分四幅1:万地形图,分别用1、2、3、4表示,其编号是在1:5万地形图的编号后加上它本身的序号,如J-50-32-甲-1;1:1万地形图的编号,是以一幅1:10万地形图划分为64幅1:1万地形图,分别以带括号的1—64表示,其编号是在1:10万图号后加上1:1万地图的序号,如J-50-32-10;一幅1:1万地形图划分为4幅1:5000地形图,分别用小写拉丁字母a、b、c、d表示,其编号是在1:1万图号后加上它本身的序号,如J-50-32-10-a;。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变换公式及其应用刘宏林(解放军测绘学院地图制图系制图教研室450052)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和1∶100万地形图是我国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其图幅编号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1991年以前地形图分幅编号标准产生的,称为旧图幅编号,另一种是1991年以后新的国家地形图分幅编号标准所产生的,称为新图幅编号。
在使用中就存在一个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之间的变换问题。
本文通过对新旧图幅编号方法和规律的研究,提出了新旧图幅编号之间的变换公式。
测绘信息网一、新旧图幅编号的变换公式1. 旧图幅编号到新图幅编号的变换公式(1)(2)(3)(4)(5)(6)这里,式(1)~式(6)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图号变换公式,H50,H25,H10,H5,H2和H1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新图幅编号中的行代码,取三位,不足三位前面用“0”补足,L50,L25,L10,L5,L2和L1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新图幅编号中的列代码,取三位,不足三位用“0”补足,X50,X25,X10,X5。
X2和X1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旧图幅编号中相应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代码值,简称图幅代码值,如1∶50万地形图的图幅代码是A,B,C和D,则按字母排列顺序赋值分别为1,2,3,4,其他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代码也照此处理,[]表示小数取整,()表示小数取余。
测绘信息网2. 新图幅编号到旧图幅编号的变换公式(1′)(2′)(3′)(4′)(5′)(6′)这里,式(1′)~式(6′)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图号变换公式,公式中各字母含义同上。
由于篇幅所限,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变换公式的原理省略。
测绘信息网二、新旧图幅变换公式的应用1. 已知旧编号求其新的图幅编号为直观明了起见,把计算过程和结果编制成一个表格,如表1所示。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变换公式及其应用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和1∶100万地形图是我国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其图幅编号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1991年以前地形图分幅编号标准产生的,称为旧图幅编号,另一种是1991年以后新的国家地形图分幅编号标准所产生的,称为新图幅编号。
在使用中就存在一个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之间的变换问题。
本文通过对新旧图幅编号方法和规律的研究,提出了新旧图幅编号之间的变换公式。
一、新旧图幅编号的变换公式1. 旧图幅编号到新图幅编号的变换公式(1)(2)(3)(4)(5)(6)这里,式(1)~式(6)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图号变换公式,H50,H25,H10,H5,H2和H1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新图幅编号中的行代码,取三位,不足三位前面用“0”补足,L50,L25,L10,L5,L2和L1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新图幅编号中的列代码,取三位,不足三位用“0”补足,X50,X25,X10,X5。
X2和X1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旧图幅编号中相应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代码值,简称图幅代码值,如1∶50万地形图的图幅代码是A,B,C和D,则按字母排列顺序赋值分别为1,2,3,4,其他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代码也照此处理,[]表示小数取整,()表示小数取余。
2. 新图幅编号到旧图幅编号的变换公式(1′)(2′)(3′)(4′)(5′)(6′)这里,式(1′)~式(6′)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图号变换公式,公式中各字母含义同上。
由于篇幅所限,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变换公式的原理省略。
二、新旧图幅变换公式的应用1. 已知旧编号求其新的图幅编号为直观明了起见,把计算过程和结果编制成一个表格,如表1所示。
2. 已知新图号求其对应的旧图幅编号(1) 1∶50万~1∶10万地形图旧图幅编号的计算1∶50万,1∶25万和1∶10万地形图的旧图幅编号的计算如表2所示。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GB/T 20257.1-2007简介
本部分代替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GB/T2025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现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第2部分: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
---第3部分: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图式;
---第4部分:1∶250000 1∶500000 1∶1000000地形图图式。
本部分为GB/T20257的第1部分。
GB/T 20257的本部分规定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上表示的各种自然和人工地物、地貌要素的符号和注记的等级、规格和颜色标准、图幅整饰规格,以及使用这些符号的原则、要求和基本方法。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2007-10-17
实施日期:2007-12-01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
前言
引言
1 范围
2 符号使用的一般规定
3 地形图分幅和颜色
4 符号与注记。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3)分幅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成4行4列,共16幅1:25万地形图,用[1]、[2]…[16]表示,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1:25万地形图的比例尺代字和行列号.如:J50C001004。
每幅1:25万地形图的范围为经差1°30′,纬差1°。
1:10万地形图
(1)用途:主要用于一定范围内较详细研究和评价地形。
(2)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采用编绘方法成图。
(1)用途:主要用于较小范围内详细研究和评价地形,城市、乡镇、农村、矿山建设
的规划、设计,林斑调查,地籍调查等。
(2)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航空摄影测量或编绘方法成图。
(3)分幅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分为48行48列,共2304幅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1:2.5万地形图的比例尺代字和行列号,即为1:2.5万地形图的编号。
如:J50F045004。
每幅1:2.5万地形图经差7′30″,纬差5′。
1:1万地形图
(1)用途:1:1万地形图主要用于小范围内详细研究和评价地形,城市、乡镇、农村、矿山建设的规划、设计,林斑调查,地籍调查等。
(2)投影:1:1万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成图。
(3)分幅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96行96列,共9216幅1:1万地形图,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1:1万地形图的比例尺代字和
程参考面。
(3)分幅编号:采用正方形或矩形,其规格为50cm×50cm或40cm×40cm。
图号以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为单位编号,X在前Y在后,中间用短线连接,如:1:2000,10.0—21.0;1:1000,10.5—21.5;1:500,10.50—21.75。
带状或小面积测
区的图幅,按测区统一顺序进行图幅编号。
总结:不同比例尺大小,相同的屏幕显示大小看到的范围不同,比例尺越大看到的范围越小。
关于地形图的投影,除了最小比例尺1:100万采用正轴等角圆锥投影,其他基本全部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小于等于1:2.5万的采用6°分带,其余的是3°分带。
最新的分幅标准都是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然后再细分的,编码方式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