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比较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38
专题四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临床使用的不同1、亚胺培南在临床应用中易被DHP-冰解,对CNS及肾的毒性大,在使用时必须配合使用降低肾毒性的药物或DHP-抑制剂。
美罗培南在C-1位有一甲基,对DHP- I高度稳定,减轻肾毒性;在C-2位有吡咯烷基团取代,增强了对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又降低了其对肾及中枢的毒性。
2、亚胺培南对葡萄球菌属PBP1和PBP4亲和力强,美罗培南虽对PBP1有较强亲和力,但对PBP4作用低于亚胺培南。
亚胺培南对大肠埃希菌的PBP1a和PBP2a亲和力比美罗培南强,美罗培南对大肠埃希菌的主要靶位是PBP2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主要靶位是PBP3。
3、亚胺培南优先与PBP2结合,可同时抑制内肽酶和糖肽酶,导致G-杆菌形成球状体或椭球形体,同时与PBP1结合,导致细菌细胞迅速溶解。
•美罗培南低浓度可与PBP3结合,抑制细菌内肽酶,使其分裂繁殖受抑制,而产生丝状体。
在高浓度时与PBP2结合,产生球状体。
4、抗革兰阴性需氧菌及厌氧菌的效力美罗培南是亚胺培南的2-16倍,亚胺培南抗革兰阳性菌(特别是金葡菌和肠球菌的效力是美罗培南的2-4倍。
5、给药3h后清除率亚胺培南=38.8%*美罗培南=51.9%*给药后3h体内存留更多的亚胺培南。
& 1g药物30min内静滴,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有统计学差异(PvO.05比美罗培南高出36.6%临床推荐剂量美罗培南1g/q8h相当于3g/d亚胺培南0.5g/q6h,相当于2g/d7、退热时间:亚胺培南明显快于美罗培南用药时间:亚胺培南较美罗培南短8、亚胺培南对大肠杆菌PBP2亲和力较强,因而内毒素释放最低。
9亚胺培南能透过血脑屏障,存在CNS疾病的病人,会导致抽搐、癫痫发作。
美罗培南与亚安培南/西司他丁的区别亚安培南属于碳青霉烯第一代药物,美罗培南属于第二代。
碳青霉烯是ß-内酰胺类抗生素之一,具有超广谱的抗菌活性,覆盖了多数临床常见的需氧及厌氧菌,因而成为治疗严重感染的一线经验性治疗药物,特别是致病菌不明或怀疑为耐药菌株时。
当致病菌对头孢菌素类耐药或治疗困难时,碳青霉烯是非常有效的药物。
此药对产AmpC 酶或ESBL的很多细菌仍保存其抗菌活性。
一、抗菌活性及抗菌谱1.化学结构及作用方式碳青霉烯的ß-内酰胺核中的5环结构内有一个碳原子取代了硫,并在C2、C3有一个不饱和键。
美罗培南与亚安培南的主要区别在于导入了1ß-甲基,因此美罗培南对肾脱氢肽酶具有稳定性,另外在 C2位侧链处有取代,从而增强了美罗培南抗绿脓杆菌的效力。
碳青霉烯通过结合青霉素结合蛋白(PBP)显示其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能力,致使细胞的胞浆渗透压改变和细胞溶解。
2.体外抗菌活性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对大多数革兰阳性、阴性需氧菌、厌氧菌及多重耐药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但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等对本品耐药。
亚胺培南在浓度8mg•L-1时,可抑制90%以上的主要致病菌。
而抗革兰阴性需氧菌及厌氧菌的效力美罗培南是与亚安培南的2~16倍,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是亚胺培南的2-4倍。
亚安培南抗革兰阳性菌,特别是金葡菌和肠球菌的效力是美罗培南的2~4倍。
与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比较,两种药物对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有所升高,但该菌仍对碳青霉烯敏感。
3.抗菌耐药性虽然临床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已数年,但对碳青霉烯耐药的菌株很少,仅有黄单胞菌、粪肠球菌和耐苯甲氧青霉素的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等一般对亚胺培南耐药,但对美罗培南仍可能敏感。
两种碳青霉烯均不被质粒携带的TEM酶(通常是肠杆菌科产生),如广谱ß-内酰胺酶水解,也不受肠道菌属、粘质沙雷菌和假单胞所产生的染色体类ß-内酰胺酶的影响。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与美罗培南比较
1,适应症比较:美罗培南适应症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基本相同,但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说明书明确指出本品不适于脑膜炎的治疗,因其对血脑屏障的透过能力差,而美罗培南可用于脑膜炎的治疗,其在脑膜炎症时可透过血脑屏障,达到有效抑菌浓度。
(摘自药品说明书)
2,抗菌谱比较:两者抗菌谱都极为广泛,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阴性需氧菌及厌氧菌均有抗菌作用,但是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亚胺培南耐药,而美罗培南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有抗菌活性,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无抗菌活性(对万古霉素敏感)。
神经外科感染常见细菌为金葡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因此选用美罗培南较好。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版)。
3,产生耐药机制比较: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相比,进入细菌除通过膜孔蛋白-D通道外,还可通过其他膜孔蛋白通道进入细菌,因此,细菌对美罗培南产生耐药几率远远低于亚胺培南(摘自《美罗培南体外抗菌监测》北京协和医院)。
4,不良反应比较:亚胺培南可致抽搐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不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而美罗培南与中枢神经系统γ-氨基丁酸受体亲和力远低于亚胺培南,故抽搐、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同时所致肾功能损害和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亦少。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版)。
综上所述,对于神经系统感染选用美罗培南较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