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_Learning与外语学习
- 格式:pdf
- 大小:153.71 KB
- 文档页数:3
全面了解e-learning一、e-Learning概况及特点e-Learning即电子学习,广义的电子学习指运用电子技术进行的学习行为,包括基于电视会议、CD-ROM和网络的学习行为。
而目前通告的电子学习概念,则专指基于网络的学习。
它具有以下4大特点:1.大众化与个性化电子学习可以使每一位员工都有学习的机会,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员培训;同时它又能实现个性化的学习,使员工按所学专业,从事业务和职位的不同选择自己所需的课程,不会再出现众口难调的情况。
2.快速性与一致性快速是指我们所学的课程是美国权威机构(美国管理协会、沃顿商学院)新推出的课程,使我们能与世界五百强同步学习最先进的理念和技能,加快了我们对新知识的学习速度;一致是指电子学习避免了面授的因人而异,传达的不准确、遗漏等弊端,从而保证了我们所学知识的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
3.高效率和低成本每人可根据自己的时间针对自己有待提高的方面进行有效的学习,避免学习一些自己已经了解或用处不大的课程,从而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低成本是指电子学习节省了差旅、住宿、教师、教室、资料等费用,同时可以不脱产,不影响工作,节省了大量的机会成本。
4.可跟踪,可管理通过新为软件的学习管理平台,可以对学员的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学习成绩进行追踪记录,并自动生成培训管理人员所需的各种报表,作为人力资源考核的重要依据。
通行的e-Learning概念约在10年前提出来,美国作为e-Learning的发源地,有60%的企业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员工培训。
1998年以后,e-Learning得到了飞速发展,并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从北美、欧洲迅速扩展到亚洲地区。
中国e-Learning事业在历经两年的开拓后,开始初见成效,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对e-Learning表示了浓厚兴趣,并开始逐步实施e-Learning 解决方案。
据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ASTD)预测,到2010年,雇员人数超过500的公司90%都将采用e-Learning培训,e-Learning正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正确抉择。
什么是e-learning平台及特点在线学习(e-learning)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或是通过手机无线网络,在一个网络虚拟教室与教室进行网络授课、学习的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教育行业在十年前就推广远程教育,通过互联网虚拟教室来实现远程视频授课,电子文档共享,从而让教师与学生在网络上形成一种授课与学习的互动;而现在的4G时代的来临让更加方便的学习不仅仅通过笨重的计算机,只要一个可以有大流量通的手机,通过4G的快速网络推进,我们就能更方便的直接地通过手机等掌上工具在线学习,而无线的网络使得人们的日常互动变得更加的有效!e-learning平台架构e-learning平台即在线学习系统(LMS),英文Learning Managed System的缩写。
中文常用别名:网络培训平台,在线教育系统等。
LMS是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产物,实现网络教育培训管理的一套软件系统。
知行堂的学习教练肖刚认为LMS包括以下主要功能:课件发布管理、在线课件管理、学习资源管理、在线考试管理、报表分析管理、学习社区管理、外部接口管理和角色权限管理等高级管理功能。
e-learning平台的价值e-learning对培训管理者的价值促进向学习型组织的转变,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公司知识的沉淀、管理、传播和创新以更低的成本了解更多知识、更快地进行学习更高的生产率与工作效率加强研发与市场的沟通交流,缩短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增强凝聚力,提高员工忠诚度使学习成为一项关键业务,而不是一次性的活动;缩短与合作伙伴、终端客户的距离提高部门之间的协作和交互能力e-learning对培训管理者的价值减轻培训管理者的工作负担丰富教学手段,提高管理水平提供培训的跟踪管理机制扩大受众范围,增加学习机会可实现因人、因岗位而设置课程培训课程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提供始终如一的高质量培训,而且效果可量化评估e-learning对员工的价值Anytime、Anywhere、Anyone、Anymedia、Anyway个性化的学习达到更高的保持力加强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在工作中可以更快地获取较新信息自主地在工作中安排学习可满足多语言版本学习e-learning平台的需求分析编辑全体员工职业化培训的需要培训课程都是职业化员工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如果每科单独请讲师每次需要3000—10000元不等,每次上课学员人数还不能不超过50人(人数太多效果不好),公司(1200人左右)全部普及则至少需要24次授课。
ENGLISH ON CAMPUS2022年48期总第644期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E-learning ”教学设计为例摘 要: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式,但目前在很多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中,存在文本解读浅层,目标设置涣散,主题意义定位偏离或者缺失,教学过程呈现模式化,教师控制过多等现象。
本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聚焦主题意义探究,以一节阅读课为例,探讨如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开展阅读教学活动。
关键词:主题意义探究;英语阅读;核心素养;立德树人作者简介:王先超,义乌市上溪中学。
一、引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对语篇理解的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
学生进行主题意义的探究,有助于其拓展知识,拓宽视野,提升语言能力,培养思维品质,增强文化意识,进而在英语学习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由此可见,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式。
然而,当前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中很多教师仍存在注重基础知识点的讲解,而对文本解读却相对浅层,目标设置涣散,主题意义定位缺失或偏离,教学过程碎片化、模式化,缺乏对学生思维品质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导致学生生成空间不足。
为此,本文将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3拓展阅读“E-learning”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如何开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二、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的内涵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是指授课过程中教师以特定主题语境下的语篇为依托,探究语篇所承载的主题、内容、逻辑结构、文本特征、语言形式是如何服务于主题意义的。
从学生角度而言,学生在获取、分析、归纳语篇相关主题信息基础上,逐渐明确语篇的写作结构思路和发展脉络,深度理解语篇内容和主题意义,并有意识地不断将基于主题阅读所发展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等迁移到相似的主题语境中,逐步提升在真实主题语境中的英语语言驾驭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作者简介:赵忠德(1954-),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外语教学法;宋军(1957-),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收稿日期:2002-08-252002年第12期总第165期外语与外语教学F 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 eaching2002,№12Serial №165E 2Learning 与外语学习赵忠德1 宋 军2(1.大连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 116002;2.大连医科大学外语教研室,辽宁大连 116021) 摘 要:外语学习是一种技能的培训。
E 2Learning 对于知识性课程的传授是很好的媒介,对于像外语这样的技能培养有它优势的一面,但在有的方面则显得力不从心,很难代替传统的实地教学和教师的面授。
关键词:在线学习;外语学习;技能培训 Abstract :F 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s a skill training process.E 2Learning is a very good media for knowledge obtaining.H owever ,it has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its applica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Traditional methodology and personal interaction are still necessary.K ey words :E 2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skill training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2)12-0026-03 当今,互联网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它正以无限的容量、广阔的覆盖面、交互和定制化特色,迅速地改变着传统的做法。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步入一个E 化的世界,其中包括我们关注的E 2Learning 。
1.E 2Learning 的定义根据美国教育部2000年度“教育技术白皮书”的比较权威的论述,关于E 2Learning ,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说法:E 2Learning 是一种受教育的方式,包括新的沟通机制和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
这些新的沟通机制是指: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专业内容网站、信息搜索、电子图书馆、远程学习与网上课堂等。
E 2Learning 指的是通过因特网进行的教育及相关服务;E 2Learning 提供了学习的随时随地性,从而为终生学习提供了可能;学生在E 2Learning 中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学习;E 2Learning 将改变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改变教育的本质;E 2Learning 是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E 2Learning 能很好地实现某些教育目标,但不能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E 2Learning 不会取代学校教育,但会极大地改变课堂教学的目的和功能。
综上所述,可以对E 2Learning 给出如下定义:E 2Learning 是指通过因特网进行的学习与教学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
用郑世良的话来说,E 2Learning 就是在线学习或网络化学习,即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生通过PC 上网,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当然,这种学习方式离不开由多媒体网络学习资源、网上学习社区及网络技术平台构成的全新的网络学习环境。
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汇集了大量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组、新闻组等学习资源,形成了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资源库。
而且这些学习资源对所有的人都是开放的。
从教育模式的应用来看,目前试点高校进行网络教育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分为远程实时授课模式和远程自学课件模式两种。
前一种模式可以简单表示为:直播课堂+网上自学课件+讨论答疑+教学站辅导。
这种模式对远程教育硬件环境的要求较高,试点高校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等。
后一种模式则可以表示为:自学课件+网上讨论答疑+教学站辅导。
这种模式对远程教育硬件环境要求相对较低,采取该模式的高校有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
2.E2Learning的特点何克抗认为,E2Learning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们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整合,即与各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时,它们至少可以体现出以下5种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极为宝贵的特性,从而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1)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2)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3)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4)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5)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探究性学习。
综合以上5个方面的分析可知,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若能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有机整合,将具有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等多种宝贵特性,这些特性的集中体现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技能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而这样的环境正是创建新型的教学进程结构所必不可少的。
3.E2Learning的课程体系自19世纪末以来,现代学校课程的基本结构几乎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革。
现代课程的三大板块是:(1)理科课程———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与数学并称“数理课程”;(2)实用性课程———包括速记、打字、木工、烹调、汽车驾驶、婚姻与家庭、健康教育等;(3)人文社会课程———包括公民、历史、文学、哲学、社会研究等。
单美贤和李艺认为,对网络课程体系来说,其类型应该为:基础性课程、发展性课程和创造性课程。
基础性课程是发展性课程和创造性课程的基础,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智力基础;发展性课程是基础性课程的延伸、创造性课程的有力支撑,侧重于学生的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内在素养的培养;创造性课程是基础性、发展性课程的目的,因为真正有创造力的人应当是综合素质高度整合的人。
在三者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形成连贯、开放、整体的课程体系,从而保证学习者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依笔者的观点,现代学校的课程是否可分为两大板块:一块是知识性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历史学、文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等;另一块是技能性课程,包括速记、打字、木工、烹饪、音乐、美术、体育、汽车驾驶等等。
外语课应属于技能课。
Ellis在他的书中比较了5种课堂,其中包括外语教学课堂(1985:151),但是他没有谈到外语课中技能课与知识课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把外语课等同于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将外语课视作知识课,因此产生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要方法的外语教学,出现了投入大、效率低、事倍功半的结果。
笔者认为,外语学习的过程是技能培训的过程,与音乐、美术、体育等专业极其相似,甚至与学烹饪、驾驶等有异曲同工之处。
英语专业开设的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语音、阅读、听力、口语、写作、口译、笔译等课程基本上是技能课,而不是知识课。
学习语言不仅是通过听和读来理解、摄取信息和知识,更重要的是记忆和掌握这些信息和知识的载体———语言,以便日后通过说和写运用这个载体来传递信息和知识。
正如读小说的人很多,但是写小说的人很少,原因之一是读者只理解、记住了小说的情节和内容,而忽略了小说中所使用的语言。
能否学好外语的症结在于是否记忆信息的载体———语言。
如前所述,人是通过读和听来摄取语言和知识的,在大脑这个处理中心,可以只留下信息,也可以将信息、语言全留下。
在外语学习阶段,记忆信息的载体———语言比记忆信息更为重要。
因此,E2Learning课程体系的建立应考虑到外语学科的特殊性。
4.E2Learning中外语学习的利弊利用网络学习外语有很多优势,归纳起来有:(1)网上的资料丰富、详实、地道;(2)利用网络学习外语,直接接触地道的语言,可以减少接触中国教师的语际语(interlanguage)(Selinker,1969: 71);(3)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多次操练;(4)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有足够的学习空间和自由度,促进个性发展;(5)省人力,省时间。
譬如康晓秋、程幼强提出的网络英语阅读与写作,潘志宇提出的中学英语阅读课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赵明提出的MCA LL阅读课件的超文本链接,田海龙提出的计算机辅助英语写作教学,刘菁菁提出的“人机对话”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李德俊提出的用Visual Basic实现口译虚拟教学,文渤燕、田少华提出的用Microsoft W ord制作电子习题等等。
但是有没有问题呢?黄荣怀提出网络教育系统中三个主要的问题:(1)课程内容的优劣是影响远程教育质量的首要因素。
远程教育的学习内容要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并不是传统面授课程的简单翻版。
而网络课程更需要精心设计,需要利用网络优势提供智能化的资源搜索,实现资源共享和提供必要的、充分的学习交互。
(2)网络教育需要通过网络将数据中心的教材内容传递给学生和老师,同时也需要将学生对知识的反馈传递回来。
如果传递系统出了问题,再好的教材也只能待字闺中,孤芳自赏了。
同时,网络教育对传递系统的准确性要求也是很高的。
只有在高质量的网络教育传递系统支持下,才能保证网络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3)网络学习活动的基本特征是师生分离,而学生的学习是无法完全脱离教师指导的。
那么如何保障师生交流的途径通畅?教师给学生答疑的时机与频率如何确定?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活动如何指导?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影响网络教育质量的关键。
我们承认,以超文本方式组织的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一体化电子教材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
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是非常重要的。
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也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
但是,网络上的外语学习有两个问题:(1)课程软件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学生必须按照固定的模式去操练,没有可能自由发挥。
例如对话软件,学生只能模仿软件中角色A或角色B已编好的程序用键盘进行操练,不能和软件进行自由对话。
梅艳介绍了一种教学辅助软件“英语会话精灵”,但这个软件也只提供了1000余句日常英语会话例句,在屏幕顶端自动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