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在宫颈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258.51 KB
- 文档页数:1
介入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研究目的:观察介入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对Ⅱb以上及手术和放疗后复发的32例宫颈癌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经皮行双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1~3次,观察临床症状及肿瘤缓解情况。
结果:经介入治疗后26例临床症状完全缓解,2例明显缓解,1例中度缓解,症状缓解率为90.6%。
肿瘤缓解情况,CR 4例,PR 25例,总有效率为90.6%。
27例分期不同程度下降,其中12例患者降期后行手术切除。
结论:对于中晚期宫颈癌进行介入化疗,能明显减轻临床症状,提高肿瘤的根治率,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标签:中晚期;宫颈癌;介入化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近年来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目前采用盆腔动脉灌注化疗、手术及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已成为治疗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的常用方法,使疗效得到明显提高[1]。
现对本院2005年8月~2009年4月介入化疗的32例中晚期宫颈癌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8月~2009年4月,接受介入化疗的宫颈癌患者共32例,年龄35~69岁,平均52岁。
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标准分期Ⅱb 21例,Ⅲb 1例,Ⅳa 1例,术后及放疗后复发者9例。
病理类型:鳞癌29例,鳞腺癌1例,腺癌2例。
合并阴道出血者5例,合并子宫肌瘤者2例。
32例患者中行1次介入治疗者6例,2次者22例,3次者4例。
每次介入治疗间隔3~4周。
1.2方法常规行血液分析,无严重出血倾向,作肝肾功能、心电图、胸透、宫颈细胞学检查,以及碘过敏试验。
腹股沟区备皮。
术前2 h禁食禁水,并放置导尿管。
采用Seldinger技術经右侧股动脉穿刺,将导管分别插入对侧和同侧髂内动脉造影,再选择插入双侧子宫动脉造影,造影后经导管分别在双侧子宫动脉内联合抗癌药物灌注+碘化油栓塞治疗。
抗癌药物选用以CDDP 80~120 mg为基础,联合Fu、12ADM、50~80 mg或MMC10~16 mg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联合化疗方案经导管灌注化疗,之后用平阳霉素(PYM)16 mg+碘化油乳化后经子宫动脉行肿瘤栓塞,最后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主干。
#临床应用#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栓塞的临床应用张帆 许哲(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介入科,内蒙古海拉尔 021008)=摘要> 目的 探讨Ñb~Òb 期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栓塞的临床疗效及病理学改变。
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55例宫颈癌患者实施术前动脉介入化疗,抗癌药物为顺铂、表阿霉素、5-Fu ,灌注化疗后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肿瘤供血动脉。
结果 55例宫颈癌患者经1~2次术前介入化疗后顺利手术切除,术后标本病理切片中可见大量坏死组织及淋巴细胞浸润,其中组织学完全缓解8例。
结论 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栓塞可有效缩小肿瘤体积,减少术中出血,部分患者可达到组织学完全缓解的效果。
=关键词> 宫颈肿瘤; 介入性化疗; 病理评价=中图分类号>R 737.33;R 73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664(2010)02-0131-03收稿日期:2009-11-28作者简介:张帆(1977-),女,硕士,主治医师,从事妇科肿瘤专业。
The preoperative i n terven ti onal che m oembolization for th e treat m en t of cervical cancer :its clin ical app licationZ H AN G Fan ,X U Zhe(D epart ment o f In terventi onal T herapy ,H ulun Be i Er People c sH o spita,l N e iM onggo l 021008,Ch i na)=Abstract > O bjective T o assess t he eff ec ti veness of preope rative interventi onal chmoembo lization in the treat m ent of cerv ica l cancer and to observe the patho log i ca l changes o f the tu m or after the procedure .M ethods D ur i ng the per i od o f Jan .2005-Jan .2009,preope rative i n terventi onal che m oe m bo li zati on w as per -for m ed in 55pati ents w it h cerv ical cancer .T he anti neop l astic drugs i nc l uded c isplati n ,epirubic i n and 5-Fu .In all pati ents ,i nterven ti ona l a rteria l i nfusi on che m otherapy w as carried out before the e m bo li zati on o f b ilater -a l tu m or -f eeding arter i es w it h ge lf oam w as m ade .R esults F ifty -fi ve pa ti ents underwent radical resection surgery after rece i v i ng 1o r 2ti m es o f che m oe m bo li zati on .In postoperative patho log ical ex a m i nati on ,m assi ve necro si s and ly m phocytic infiltrati on we re found w ithin the t umo r and h i sto l og ica l co m plete re m i sson(H CR )w as seen i n 8pati ents .Conc l u si on F or t he treat m ent of cerv i ca l cancer ,t he preope rative interventi onalche m oe m bo li zati on can effecti ve l y decrease the t umo r si ze and reduce b l ood l oss dur i ng opera ti on ,mo reover ,even H cR can be obta i ned in so m e pati ents .=K ey words > Cerv i ca l neop l as m s ; Interventi onal che m othe rapy ; P atho log ica l eva l uati on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最初应用于威胁生命的产后出血、妇科肿瘤晚期难以控制的出血以及子宫肌瘤等。
73例宫颈癌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卜祥静;周新艳;杨尧华;韩姗姗【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Ⅰb2~Ⅱb 期的宫颈癌患者行介入治疗疗效.结果 70例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后,临床症状缓解率100%,介入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Ⅰb2期、Ⅱa期Ⅱb期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前行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近期疗效好,使更多患者获得手术机会.【期刊名称】《宁夏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36)005【总页数】3页(P570-572)【关键词】宫颈癌;介入治疗;疗效;手术率【作者】卜祥静;周新艳;杨尧华;韩姗姗【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银川750004;宁夏青铜峡市医院妇产科,青铜峡751600;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妇科,银川750004;宁夏医科大学,银川7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3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及年轻化趋势。
传统治疗方式以手术或放疗为主,放疗可适用于各期别的宫颈癌患者,但会造成难以逆转的器官损伤。
自1982年Frie将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 NACT)首次应用于宫颈癌的治疗以来,术前动脉介入化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在妇科肿瘤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疗效,可有效缩小肿瘤体积,减少复发或转移机率,同时改善手术环境和条件,争取更好的手术机会。
本文对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Ⅰb2~Ⅱb 期宫颈癌患者经NACT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切除率作一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本院接受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宫颈癌患者73例,所有病例术前均经宫颈活检病理检查证实,且入院前均未接受手术、化疗或放疗。
年龄25~70岁。
按200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确立的标准进行临床分期,其中Ⅰb2期12例,Ⅱa期35例,Ⅱb期26例;病理类型:鳞癌65例,腺癌7例,腺鳞癌1例;病理分级,高分化9例,中分化22例,低分化42例。
介入治疗在宫颈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16-01-26T11:09:49.54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1期供稿作者:王齐
[导读] 河北省二院宫颈癌作为一种妇科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和发病率相对较高,逐渐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
王齐河北省二院实习医生 06300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分析和探讨介入治疗在宫颈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实施髂内动脉介入或者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治疗,所用的药物包括顺铂60mg、表阿霉素30mg、氟尿嘧啶1g,妇科检查使用CT或者B超来对患者化疗前后的肿瘤大小进行比较,并计算肿瘤消退率。
患者在2周之内接受子宫根治性切除,并接受术后病理检查,当其结果显示淋巴结宫旁组织显示为阳性时,则结合患者状况决定其是否需要进行盆腔体外照射。
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之后,所有患者症状都得到了缓解,明显缓解有24例,占患者总人数的80%;部分缓解为6例,占患者总人数的20%。
患者
治疗前后差异比较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宫颈癌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能够达到缩减肿瘤体积、降低淋巴结临床播散和转移的几率,能够保证宫颈癌手术治疗效果,不断提升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介入治疗;宫颈癌;临床应用
宫颈癌作为一种妇科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和发病率相对较高,逐渐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
传统的治疗方案大都为手术或者放疗为主。
但是,对于中期、晚期患者而言,这种治疗方案难以从根本上清除其病灶。
[1]在化疗方法、化疗药物、放射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下,动脉插管介入化疗逐渐成为宫颈癌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为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介入治疗在宫颈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运用,现选择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分布在34到59岁之间。
所有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之前都进行血小板计数、血常规、肾功能和肝功能测定、心电图检查以及出凝血时间检查等。
1.2方法
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之前要能够接受常规完善的检查,当确定其无显著禁忌症之后,需要通过DSA设备加以引导,并选择Seldinger技术经患者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并把5Fr导管选择性地插入到患者双侧髂动脉后,实施动脉造影。
从根本了解患者肿瘤动脉供血、血管分布、侧支循环等状况。
[2]然后经过一侧靶动脉灌注相应的化疗药物,术后进行拔管,并对其穿刺部位进行包扎。
患者在制动24h之后,对其穿刺部位是否存在足背动脉搏动、血肿的现象进行观察。
控制药物剂量为顺铂60mg,辅助使用表阿霉素30mg等。
患者在介入治疗15d或者1月之后接受手术治疗。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患者相关资料和数据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比较,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的方法来表示,并进行t检验和X2检验,当统计学相关数据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系统的治疗之后,所有患者症状都得到了缓解,明显缓解有24例,占患者总人数的80%;部分缓解为6例,占患者总人数的20%。
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比较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早期宫颈癌患者大都接受手术治疗,中晚期患者肿瘤可能会对其宫旁组织造成侵犯,合并出现盆腔淋巴结复发、转移的现象,导致转危因素不断增加,从而让其中远期生存率逐渐下降,因此,手术治疗效果相对较差。
[3]早期宫颈癌患者大都不存在显著的症状,很多患者发现时已经晚期,从而失去手术切除最佳时期。
[4]选择静脉化疗所用的药物剂量相对加大,局部有效药物浓度相对较低,化疗反应较为显著,导致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很多患者因为无法承受疼痛,而放弃治疗,从而诱发肠梗阻、盆腔组织损伤、重度放射性肠炎、直肠狭窄、直肠阴道瘘等现象。
经导管动脉内进行化疗药物灌注、超选择栓塞治疗逐渐成为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常用的方法,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利用栓塞治疗、子宫动脉选择化疗不但能够实现症状控制,还能够为其争取得到更多的手术机会。
[5]介入治疗能够缩小患者宫颈癌肿瘤体积,还能够降低淋巴结、脉管内亚临床转移灶的现象,动脉化疗配合手术治疗是宫颈癌患者接受的较为显著的治疗方法,对于提升其生存率有着积极的影响,因为宫颈癌大都是需要子宫动脉进行供血,部分为闭孔动脉、会阴动脉、髂内动脉分支供血,在介入治疗中能够把药物通过髂内动脉直接注入到靶血管,整个灌注区域相对集中,从而保证患者阴道、子宫、宫旁软组织药物浓度能够得以提升,强化药物治疗效果,控制患者肿瘤局部病灶,减少其出现其他器官或者淋巴结出现的微小转移。
[6]总之,宫颈癌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能够达到缩减肿瘤体积、降低淋巴结临床播散和转移的几率,能够保证宫颈癌手术治疗效果,不断提升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辛悦,朴龙一,孙抒. 宫颈癌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J]. 吉林医学,2013,04:725-727.
[2]汪国祥,严晓星,黄新宇,汪和平,杨肖华,陈方满. 介入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3,01:57-61.
[3]朱军,罗剑钧,张雯,曹跃勇,黄勇. 术前介入治疗对早期宫颈癌近、远期疗效的影响[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01:28-31.
[4]米建锋,迟博,徐红. 局部晚期宫颈癌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进展[J]. 医学综述,2010,13:1977-1980.
[5]郭彦蓉,罗仕华,石峰高,张辉敏,熊琼. 介入治疗在宫颈癌综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 当代医学,2010,35:695-699.
[6]张建,胡兴,孙亚军,狄镇海,邹容,任重阳,毛学群,王美荣,张爱琴.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宫颈癌33例临床分析[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04:303-307.。